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解析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数控机床;传动系统;进给系统1 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数控机床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提高传动部件的刚性数控机床的直线运动定位精度和分辨率必须达到微米级,回转运动的定位精度和分辨率必须达到角秒级,伺服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尤其是起动、制动时的转矩也很大。
假设传动部件的刚度不强,一定会使传动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动态稳定性和响应快速性。
而加大滚珠丝杠的直径,对滚珠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进行预紧,进行预拉伸等,均为提高传动系统刚度的有效办法。
1.2 减小传动部件的惯量驱动电动机,传动部件的惯量直接决定进给系统的加速度,这是影响进给系统快速性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高速加工的数控机床,因为对进给系统的加速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满足系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要减小零部件的质量、直径,以降低惯量,提高快速性。
1.3 减小传动部件的间隙在开环、半闭环进给系统中,传动部件的间隙直接影响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在闭环系统中,它是系统的主要非线性环节,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动系统的间隙。
消除传动部件间隙的措施是对齿轮副、丝杠螺母副、联轴器、蜗轮蜗杆副以及支承部件进行预紧或消除间隙。
而采取措施后将可能增加摩擦阻力,降低机械部件的寿命,因此,必须统筹各种因素,使间隙减小到允许范围。
1.4 减小系统的摩擦阻力进给系统的摩擦阻力会降低传动效率,产生发热;同时,它还直接影响系统的决速性;因为摩擦力的存在,动、静摩擦系数的变化,会导致传动部件的弹性变形,产生非线性的摩擦死区,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闭环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等高效执行部件,能减少系统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精度,避免低速爬行。
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主要形式2.1 滚珠丝杠螺母副它的特点是: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丝杠螺母之间预紧后,可消除间隙,提高传动刚度;摩擦阻力小,它与运动速度无关,动、静摩擦力的变化会很小,也不可能产生低速爬行现象;工作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4.4 齿轮齿条副与双导程蜗杆副传动
• 4)双导程蜗杆副的蜗杆支承直接安置在支座上,只需保 证支承中心线与蜗轮中截面重合,中心距公差可略微放宽 ,装配时,用调整环来获得合适的啮合侧隙,这是普通蜗 杆副无法办到的。 • 5)双导程螺杆副不足之处是制造困难。
图4-14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原理
进给传动系统
• 4.3 数控机床用丝杠传动副
• 2.特点 • 1)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可达90%~96%,功率消 耗只相当于常规丝杠螺母副的1/4~1/3。 • 2)采用双螺母预紧后,可消除丝杠和螺母的螺纹间隙, 提高了传动刚度。 • 3)摩擦阻力小,动、静摩擦力之差极小,能保证运动平 稳,不易产生低速爬行现象。 • 4)不能自锁,有可逆性,既能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 动,又能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 5)运动速度受到一定限制,传动速度过高时,滚珠在其 回路管道内易产生卡珠现象。 • 6)制造工艺复杂。
进给传动系统
• 4.1 概述
• 3.弹性联轴器
无键联接;
依靠弹性钢片 组对角联接传 递转矩。
图4-4 直接联接电动机轴和丝杠的弹性联• 4.安全联轴器 防止过载造成整个运动传动机构零件损坏。
图4-5 安全联轴器工作原理
进给传动系统
• 4.1 概述
• TND360型数控车床的安全联轴器
图4-6 TND360型数控车床的纵向滑板的传动系统图 1—旋转变压器和测速发电机 10—滚珠丝杠 2—直流伺服电动机 3—锥环 11—垫圈 12、13、14—滚针轴承
4、6—半联轴器
5—滑环 7—钢片 8—碟形弹簧 9—套
15—堵头
16—压紧螺钉 17—压紧外环 18—压紧内环 19—压紧套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A
10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
滚珠丝杠副的消除间隙调整和预加载荷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不允许有间隙,不仅因为它会 造成反向冲击,更重要的是产生定位误差,影响机 床的精度稳定性,为了提高进给系统的刚度,使滚 珠丝杠在过盈条件下工作更为有利,即进行预加载 荷或称为预紧。 双螺母法消除间隙和预加载荷。
了体积。
(2) 不存在中间传动机构的惯量和阻力的影响,直线电动机直接传动反应速
度快,灵敏度高,随动性好,准确度高。
(3) 直线电动机容易密封,不怕污染,适应性强。由于电机本身结构简单,
又可做到无接触运行,因此容易密封,可在有毒气体、核辐射和液态物质
中使用。
(4) 直线电机散热条件好,温升低,因此线负荷和电流密度可以取得较高,
钢带缠卷式丝杠防护装置
A
16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 3.2 静压丝杠副
静压蜗杆蜗条副和齿轮齿条副
❖ 丝杠传动的局限性:长丝杠制造困难,且容易弯曲下垂,轴 向刚度和扭转刚度较差。
静压蜗杆蜗条副
❖ 工作原理:同静压丝杠螺母副。其中,蜗杆相当于丝杠,蜗 条相当于螺母。
❖ 配油问题:由于蜗杆是旋转的且与蜗条的接触区只有120° 左右,必须解决压力油从蜗杆进入静压油腔的问题。
A
31
3.4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实例
MJ-50车床外形图
A
32
MJ-50数控车床传动链示意图
A
33
横向进给传动装置 ❖ AC伺服电动机15经同步带轮14和10以及同步带12
带动滚珠丝杠6回转,其上螺母7带动刀架21(如图 5-12b)沿滑板1的导轨移动,实现X轴的进给运动 。 ❖ A-A剖面图表示滚珠丝杠前支承的轴承座4用螺钉 20固定在滑板上。滑板导轨如B-B剖视图所示为矩 形导轨,镶条17、18、19用来调整刀架与滑板导轨 的间隙。 ❖ 图中22为导轨护板,26、27为机床参考点的限位开 关和撞块。镶条23、24、25用于调整滑板与床身导 轨的间隙。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一.进给传动体系图纵向和横向进给传动体系图二.体系图的重要构造和功用电念头:1. 步进电念头步进电念头是一种将电脉冲旌旗灯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驱动元件。
步进电念头是一种特别的电念头,一般电念头通电后都是持续迁移转变的,而步进电念头则有定位与运转两种状况。
当有一个电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念头就反转展转一个固定的角度,这角度称为步距角,一个步距角就是一步,所以这种电念头称为步进电念头。
又因为它输入的是脉冲电流,也称作脉冲电念头。
当电脉冲持续赓续地输入,步进电念头便跟随脉冲一步一步地迁移转变,步进电念头的角位移量和输入的脉冲个数严格成正比例,在时光上与输入脉冲同步。
是以,只需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念头绕组的通电次序,便可获得所需转角、转速和偏向。
在无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念头的转子保持原有地位,处于定位状况。
步进电念头的调速范围广、惯量小、灵敏度高、输出转角可以或许控制,并且有必定的精度,常用作开环进给伺服体系的驱动元件。
与闭坏体系比拟,它没有地位速度反馈回路,控制体系简单,成本大年夜大年夜降低,与机床配接轻易,应用便利,因而在对精度、速度请求不十分高的中小型数控机床上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2. 直流伺服电念头因为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驱动装配的请求较高,而直流电念头具有优胜的调速特点,是以在半闭坏、闭坏伺服控制体系中,获得较广泛地应用。
直流进给伺服电念头就其工作道理来说,固然与通俗直流电念头雷同。
然而,因为机械加工的特别请求,一般的直流电念头是不克不及知足须要的。
起首,一般直流电念头转子的迁移转变惯量过大年夜,而其输出转矩则相对较小。
如许,它的动态特点就比较差,尤其在低速运转前提下,这个缺点就更凸起。
在进给伺服机构中应用的是经由改进构造,进步其特点的大年夜功率直流伺服电念头,重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小惯量直流电念头。
重要构造特点是其转子的迁移转变惯量尽可能小,是以在构造上与通俗电念头的最大年夜不合是转子做成细长形且滑腻无槽。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详细描述
刚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进给 传动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刚度的数控机 床能够减小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提 高加工质量。
速度与加速度
总结词
速度与加速度是衡量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动态性能的指标。
详细描述
速度与加速度是指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 进给传动系统能够达到的最大移动速度和加 速度。高速度和高加速度的数控机床能够缩
更换磨损件
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 换,保证进给传动系统的 正常运行。
调整参数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进 给传动系统的参数进行调 整,优化其性能。
常见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诊断与排除
噪音异常
温度过高
检查进给传动系统是否有异常噪音, 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轴承或齿轮。
检测进给传动系统的温度,如温度过 高,需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03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分 类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
总结词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是数控机床中最常用的进给传动方式之一,具有高精度、 高刚度、高可靠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滚珠丝杠螺母副传动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实现工作台的进给运动。 其优点在于传动效率高、传动精度稳定、使用寿命长,且具有较高的刚度,能 够满足大多数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需求。
运行抖动
观察进给传动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有 抖动现象,需检查传动轴是否松动或 损坏。
06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未 来发展
高精度化
总结词
随着制造业对产品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需要实现更高程度的 精度控制。
详细描述
高精度化是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高 性能的传动元件和精密加工技术,可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加工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图5-30 直线电动机进给驱动系统 1-位置检测器 2-转子 3-定子 4-床身 5、8-辅助导轨 7、14-冷却板
流电,次级就在电磁 力的作用下沿初级作
6、13-次级 9、10-测量系统 11-拖链 12、17-导轨 15-工作台 16-防护 直线运动。
尽管直线电动机有很多优点,但在选用时应注意以下不足之处: 1)与同容量旋转电动机相比,直线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要低, 特别在低速时更明显。 2)直线电动机,特别是直线感应电动机的起动推力受电源电压的影 响较大,故对驱动器的要求较高,应采取措施保证或改变电动机的有 关特性来减少或消除这种影响。 3)在金属加工机床上,由于电动机直接和导轨、工作台做成一体, 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磁力和热变形对加工的影响。
5) 滚珠丝杠螺母副制造工艺复杂,滚珠丝杠和螺母的材料,热处理 和加工要求相当于滚动轴承。螺旋滚道必须磨削,制造成本高。
2. 静压丝杠螺母副 静压丝杠螺母副是通过油压在丝杠和螺母的接触面之间,产生一
层保持一定厚度,且具有一定刚度的压力油膜,使丝杠和螺母之间由 边界摩擦变为液体摩擦。当丝杠转动时通过油膜推动螺母直线移动, 反之,螺母转动也可使丝杠直线移动。静压丝杠螺母的特点是:
2. 减少各运动零件的惯量
传动件的惯量对进给系统的启动和制动特性都有影响,尤其是高速运转的零件,其惯量的 影响更大。在满足传动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执行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 直径和质量,以减少运动部件的惯量。
3. 减少运动件的摩擦阻力
机械传动结构的摩擦阻力,主要来自丝杠螺母副和导轨。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为了减 小摩擦阻力,消除低速进给爬行现象,提高整个伺服进给系统稳定性,广泛采用滚珠丝杠和 滚动导轨以及塑料导轨和静压导轨等。
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分析第5章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原理 •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结构 •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性能分析 •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维护与保养 • 结论
01 引言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是实现切削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 责将主轴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工作台或刀具上,以完成工件的 加工。
进给系统的热误差分析
热误差产生原因
热误差是由于进给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热源影响,导致机械部件受热变形和温度升高, 从而影响进给系统的运动精度。热误差主要来源于传动元件、轴承、导轨等部件的受热
变形。
热误差补偿技术
为了减小热误差对进给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采用热误差补偿技术。热误差补偿技术包括温 度检测、误差建模和补偿算法等环节,通过实时监测进给系统的温度变化,建立热误差模型
进给系统由电动机、传动装置、丝杠、工作台等组成,通过 控制电动机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传动装置,最终转化 为工作台或刀具的直线运动。
进给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重要性
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实现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 着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 进给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进给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性 能和市场竞争力。
,并采用相应的补偿算法对热误差进行补偿,可以有效提高进给系统的运动精度。
05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维护 与保养
进给系统的日常维护
每日检查
01
检查进给系统各部件是否正常,如导轨、丝杠、轴承等,确保
无异常声音和振动。
润滑保养
02
数控机床技术(第六章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2)滚珠丝杠副的特点 1)传动效率高。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达92 %-96%,是普通梯形丝杠的3-4倍,功率消耗减少 2/3-3/4。 2)灵敏度高、传动平稳。 3)定位精度高、传动刚度高。 4)不能自锁、有可逆性。 5)制造成本高。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下图所示是静压丝杠副的结构图。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螺纹面上油腔的连 接形式与节流控制方 式有两种,如图所示。 图 a 中每扣螺纹每侧 中径上开 3-4 个油腔, 每个油腔用一个节流 器控制,称为分散阻 尼节流。图 b 是将分 布于同侧、同方位上 的 3-4 个油腔用一个 节流器控制,称为集 中 阻 尼 节 流 。
第六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一、滚珠丝杠副
中小型数控机床中,滚珠丝杠副是减少运动部件摩擦 阻力和动静摩擦力之差最普遍采用的结构。
1.滚珠丝杠副工作原理及特点 (1)滚珠丝杠副的工 作原理
滚珠丝杠副是回转 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转 换的新型传动装置,是 在丝杠和螺母之间以滚 珠为滚动体的螺旋传动 元件。
在开环、半闭环进给系统中,传动部件的间隙直接影 响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在闭环系统中,它是系统的主要 非线性环节,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常用的消除传动部件间 隙的措施是对齿轮副、丝杠副、联轴器、蜗轮蜗杆副以及 支承部件进行预紧或消除间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采 取这些措施后可能会增加摩擦阻力及降低机械部件的使用 寿命,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统
四、双齿轮—齿条副 在大型数控机床(如大型数控龙门铣床)的直 线进给运动中,可采用的另一种传动方式是齿轮— 齿条结构,它的效率高,结构简单,从动件易于获 得高的移动速度和长行程,适合在工作台行程长的 大型机床上用作直线运动机构。但机构的位移精度 和运动平稳性较差。 当负载小时,可采用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分别与齿条齿槽左、右两侧贴紧,从而消除齿侧间 隙。当负载大时,采用顶加负载双齿轮—齿条无间 隙传动机构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章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进给系统组成:伺服电机及检测元件、传动机构、运动变 换机构、导向机构、执行件 常用的传动机构:一到两级传动齿轮和同步带; 运动变换机构:丝杠螺母副、蜗杆蜗轮副、齿轮齿条副等; 导向机构:滑动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轴承等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缺点
由于结构复杂,丝杆和螺母等元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要求高,故制造成本高。 由于不能自锁,特别是垂直安装的滚珠丝杆传动,会 因部件的自重而自动下降。当部件向下运动且切断动 力源时,由于部件的自重和惯性,不能立即停止运动。 因此必须增加制动装置。
结论: 由于其优点显著,虽成本较高,仍被广泛应用在
4.4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按丝杠与螺母的摩擦性质分: 滑动丝杠螺母副:主要用于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经 济型数控机床等; 滚珠丝杠螺母副:广泛用于中、高档数控机床; 静压丝杠螺母副:主要用于高精度数控机床、重型机 床。
滚珠丝杠螺母副是滚动摩擦,它的特点是:
摩擦因数小,传动效率高,所需传动转距小;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图例
1-丝杠 2-滚道 3-螺母 4-滚珠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优点
传动效率高,摩擦损失小
滚珠丝杆螺母副的传 动效率η=0.92~0.96,可实现高速运动。 运动平稳无爬行 由于摩擦阻力小,动、静摩擦 系数之差极小,故运动平稳,不易出现爬行现 象。 传动精度高,反向时无空程 滚珠丝杆副经预紧 后,可消除轴向间隙。 磨损小 精度保持性好,使用寿命长。 具有运动的可逆性 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 线运动,也可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即 丝杆和螺母均可作主动件或从动件。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原理与自动控制方法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原理与自动控制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控机床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控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速度和位置。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原理和自动控制方法。
一、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原理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原理主要基于数学模型和控制理论。
它通过传感器采集工件的位置信息,再经过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最终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
进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编码器和控制器。
伺服电机是进给系统的驱动源,它能够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来调整自身的转速和转矩,从而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
滚珠丝杠则负责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通过滚珠丝杠的螺距和转动角度,可以精确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和位置。
编码器则用于测量工件的实际位置,将其反馈给控制器,以便及时进行误差修正和调整。
控制器是进给系统的核心,它根据预设的加工参数和工件的实际位置信息,计算出伺服电机的控制指令,并将其发送给伺服电机。
在控制器中,通常会采用PID 控制算法来实现对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
PID控制算法通过比较工件的实际位置和预设位置的差异,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使工件能够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进给运动。
二、数控机床的自动控制方法数控机床的自动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手动控制是指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或手柄手动调节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和位置。
在手动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掌握加工过程。
手动控制在数控机床的调试和维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自动控制是指通过预设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参数,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操作。
在自动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只需输入加工参数和工件的几何信息,数控机床就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完成加工过程。
自动控制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加工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4. 种类:双齿轮错齿式、压力弹簧式、碟形弹簧式 5. 双齿轮错齿式 6. 套装构造拉簧式双薄片直齿轮相对回转调整齿槽间
隙
7. 压力弹簧式 8. 套装构造压簧式内外圈式锥齿轮相对回转调整齿槽
间隙
9. 碟形弹簧式 10. 碟形弹簧式双薄片斜齿轮轴向移动调整齿槽间隙
3.3 进给传动系统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措施 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间隙旳调整 1.偏心套调整 只能补偿齿厚误差与中心距误差引起旳齿侧间隙, 不能补偿偏心误差引起旳齿侧间隙。
偏心套间隙 消除机构
3.3 进给传动系统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措施 2.垫片调整
调整两齿轮在轴向旳相对位置即可到达消除齿侧间 隙旳目旳。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1、经过调整垫片旳厚度使左、右螺母产生轴向位移,
就可到达消除间隙和产生预紧力旳作用; 2、简朴、刚性好、装卸以便、可靠; 3、调整困难 ,调整精度不高。
双螺母垫片式构造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1、用键限制螺母在螺母座内旳转动。调整时,拧动圆 螺母将螺母沿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在消除间隙之后用 圆螺母将其锁紧; 2、简朴紧凑,调整以便,但调整精度较差,且易于松 动。
双螺母齿差式构造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滚珠丝杠旳预拉伸
滚珠丝杠在工作时会发烧,其温度高于床 身。丝杠旳热膨胀会使导程增大,影响定位精 度。为了补偿热膨胀,可将丝杠预拉伸。预拉 伸量应不不大于热膨胀率。发烧后,热膨胀量 抵消了部分预拉伸量,使丝杠内旳拉伸力下降, 但长度却没有变化。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3.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旳基本形式 从旋转电动机到直线电机旳演化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数控机床是以数字化控制系统为基础的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数控设备。
其进给传动系统作为数控机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将会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传动方式、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构成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是由电机、减速箱、传动装置和运动控制系统等组成的。
电机作为驱动设备,通过减速箱将高速低扭矩的电机转换成低速大扭矩的动力,传动装置则将动力传递到物料上,最终由运动控制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状态。
二、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的驱动下,通过减速箱将高速低扭矩的动力转变为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经过传动装置传递给物料上,再由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其中,进给传动系统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三、进给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式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方式主要有液压、机械式和电子式三种。
其中,液压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高功率、高切削力和大型工件的传动,具备很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机械式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中等功率、中等切削力和中等体积工件的传动,具备可靠性和速度调整灵活度;电子式进给传动系统适用于高精度、高速传动,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范围大等优点。
四、技术要求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传动精度和传动稳定性。
传动精度是指传动装置的转速精度、位置精度、运动精度和位置控制精度等因素;传动稳定性是指传动装置的噪声、振动、温度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因素。
为保证数控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对于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不仅在传动装置上,还需要考虑到运动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传动装置方面,还需考虑到其寿命和安全性等因素。
五、发展趋势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也在不断革新和升级。
从原来的液压和机械式进给传动方式不断升级发展到电子式进给传动系统,近年来更是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3.2 联轴器
机械式
刚性
固定式-套管联轴器、凸缘联轴器及夹 壳联轴器等
可移式-齿轮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及 万向联轴器等
弹性
金属弹性联轴器-簧片联轴器、膜片联轴 器及波形管联轴器等
非金属弹性联轴器-轮胎式联轴器、整 圈橡胶联轴器及橡胶块联轴器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联轴器
下面,介绍几种数控机床常用的联轴器。 1.套筒联轴器 如图3-2所示,套简联轴器由连接两轴轴端的套简和连接套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2 联轴器
止振松,用螺母加弹簧垫圈锁紧。图3-3( b)为十字滑块联轴 节,接头槽口பைடு நூலகம்研配,适于负载较小的传动。
2.凸缘式联轴器 如图3-4所示,凸缘式联轴器是把两个带有凸缘的半联轴器分
别与两轴连接,然后用螺栓把两个半联轴器连成一体,以传 递运动和扭矩。 凸缘式联轴器有两种对中方法:一种是用一个半联轴器上的凸 肩与另一个半联轴器上的凹槽相配合而对中(图3-4( a)另一 种则是共同与另一刘分环相配合而对中(图3-4(b))。 凸缘式联轴器的材料可用HT250或碳钢,重载时或圆周速度 大于30m/s时应用铸钢或锻钢。它对于所连接的两轴的对中性
与轴的连接件(键或销钉)所组成,一般当轴端直径d≦80mm 时,套简用35或45钢制造;d>80mm时,可用强度较高的铸铁 制造。 此种联轴器构造简单,径向尺寸小,但其装拆困难(轴需作轴 向移动)且要求两轴严格对中,不允许有径向及角度偏差,因 此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由于伺服电动机性能的提高,目前许多场合采用伺服电动机 与丝杠直接相联,如图3-3所示。图3-3(a)用锥销连接,为防
这种联轴器传递功率大,转速高,使用寿命长,能适应较大 的相对位移,能在受振动和冲击载荷等恶劣条件下连续工作, 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作用于系统中的负荷小、噪 声小,因而在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分析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床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影响重大。
本文将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一、传动方式选择常见的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方式主要有螺杆副、滚珠丝杠副、液压传动、齿轮传动和软件控制等。
不同的传动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螺杆副螺杆副具有传动精度高、刚性好、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慢速大力的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效率低、摩擦力大、易磨损、不适合高速运动。
2、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相对螺杆副来说效率更高,适用于高速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传动精度受制于滚珠杆的制造精度,而且滚珠很容易受损。
3、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具有传动力矩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铣削和切削加工中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是,液压传动的系统复杂,维护不易,而且液压油需要定期更换。
4、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传动精度高、能承受较大的力矩,适用于高速进给运动。
但是,它的噪音较大,容易出现波动,而且需要灵活的齿轮摆动机构。
5、软件控制软件控制是一种新的进给传动方式,它通过精确的计算控制电机的旋转角度和速度,精确实现进给精度。
但是,软件控制的成本较高,需要高精度的编码器。
根据不同的机床类型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可以在传动效率、精度和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
二、传动控制技术传动方式是进给传动系统的核心,而控制技术也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传动控制技术包括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种。
1、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传感器将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器,通过对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差进行比较和调整,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角,以实现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但是需要更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成本较高。
2、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系统只控制电机的转速,不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反馈调整,只能通过实验调节来实现控制精度。
开环控制具有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精度和稳定性不如闭环控制,容易受到噪声和温度等环境影响。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互转换的新型传动装置。它的结构特点是在具有螺旋槽的丝杠 螺母间装有滚珠作为中间传动元件,以减少摩擦。
2.滚珠丝杠螺母副分类
滚珠丝杠螺母副按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 图3-13(a)所示,滚珠循环过程中与丝杠始终接触称为内循
间的夹角,理想接触角β等于450。 此外还有丝杠螺纹大径d、丝杠螺纹小径d1、螺纹全长l、滚珠直径db、螺母螺纹大径D、
螺母螺纹小径D1、滚道圆弧偏心距e以及滚道圆弧半径R等参数。
二、滚珠丝杠副的特点
1.滚珠丝杠副的优点 (1)传动效率高 (2)运动平稳 (3)高精度 (4)高耐用性 (5)同步性好 (6)高可靠性 (7)无背隙与预紧
1.双螺母消隙
(1)垫片调隙式单螺母消隙
四、滚珠丝杠的支撑结构
图3-19 滚珠丝杠的支承结构
(1)一端装止推轴承(固定-自由式)。这种安装方式如图319a)所示。其承载能力小,轴向刚度低,易产生弯曲变形, 仅适用于的长度较短丝杠。
2)一端装止推轴承,另一端装深沟球轴承(固定-支承式) 这种安装方式如图3-19b)所示。当滚珠丝杠较长时,一端装 止推轴承固定,另一端由深沟球轴承支承。为了减小丝杠热变 形的影响,止推轴承的安装位置应尽量远离热源或安装到冷却 条件较好的地方。
图3-20所示为数控卧式铣镗床主轴箱进给丝杠的制动装置示意 图。
六、滚珠丝杠的防护
滚珠丝杠副和其他滚动摩擦的传动器件一样,应避免硬质灰尘 或切屑污物进入,因此必须装有防护装置。如果滚珠丝杠副在 机床上外露,则应采用封闭的防护罩,如采用螺旋弹簧钢带套 管、伸缩套管以及折叠式套管等。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1.外循环
外循环方式则在循环过程中滚珠与丝杠 脱离接触,制造相对容易些,刚性差, 噪音大,易磨损
2.内循环
内循环方式指在循环过程中滚珠始终保 持和丝杠接触。这种方式结构紧凑, 但要求制造精度较高。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外循环式
a) 螺旋槽式
垫片式消隙 1-螺钉 2-调整垫片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2.螺纹调隙式 通过转动螺母改变两个螺母间位移来消除传动副
的轴向间隙。 优点:调整方便,在出现磨损后还可以随时进行补充调整。 缺点:轴向尺寸较长,会增加丝杠螺纹部分的长度。
螺纹式消隙 1-圆螺母 2-销紧螺母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
• ②双圆弧型面。图b,当偏心决定后,只在滚珠直径滚道内相 切的两点接触,接触角不变。
螺旋滚道形状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特点:
1)传动效率高 2)给予适当预紧 3)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高 4)有可逆性 5)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缺点 制造工艺复杂 不能自锁
二、滚珠丝杆螺母副的循环方式
通常用图文格式进行标注 。
滚珠丝杠标注方法
第二节 进给传动机构
滚珠丝杆的支承与制动 1)支承方式 ①一端装推力轴承 ②一端装推力轴承,另一端装深沟球轴承 ③两端装推力轴承 ④二端装推力轴承及深沟球轴承
滚珠丝杠的支撑方式
(a)仅一端装推力轴承;(b) (c)两端装推力轴承;(d)两端装推力轴承和深沟球轴承
么?何为内循环和外循环方式? • 7.12 丝杠支承有哪几种?特点是什么?各适用
于什么情况下? • 7.13 滚珠丝杠副精度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 7.14 试述滚珠丝杠螺母副消除问隙及预加载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介绍

2024/3/25
7
四、滚珠丝杠副的应用
(一)滚珠丝杠副的支承 常见安装方式有以下四种情况:
(1)固定—自由 适用于低转速,中精度,短轴向 丝杠。
(2)支承—支承 适用于中等转速,中精度。 (3)固定—支承 适用于中等转速、高精度。
(4)固定—固定 适用于高转速、高精度。
2024/3/25
8
(二)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
L 50 fh ft fc fa fw
3 C F
L—额定寿命(km) C—额定动载荷
F—工作载荷
—f硬h 度系数
ft—温度系数
f
—精度系数
a
—接fc 触系数 —载fw 荷系数
2024/3/25
19
滚动导轨块寿命计算的公式为:
10
L 100 fh ft fc fa C 3
fw
F
如果寿命以h计算,
螺母2
螺母座 螺母1
内齿圈
齿差调隙式
2024/3/25
34
固定
危险转速(临界转速)
危险轴向载荷(容许轴向载荷)
自由
2024/3/25
35
支承
危险转速(临界转速)
危险轴向载荷(容许轴向载荷)
支承
2024/3/25
36
固定
危险转速(临界转速)
危险轴向载荷(容许轴向载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程导引
进给传动系统
•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实现。
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信息,进
行放大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
同时还要精确控制刀具相对工件的移动轨迹和坐标位置。
•
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闭环控制进给系统通常由位置比
较、放大元件、驱动单元、机械传动装置和检测反馈元件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4)工作进给调速范围宽,可达3~6000mm/min(调速范围 1∶2000);在精密定位,伺服系统的低速趋近速度达 0.1mm/min;快速移动速度应高达15m/min。
• 5)提高传动刚度。预紧及加大轮廓尺寸均是方法。
• 6)稳定性好、寿命长。便于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减 小维修工作量,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
• 4.2 齿轮传动副
• 1.直齿圆柱齿轮副消除间隙的方法
• (1)偏心轴调整法
如图4-7所示为偏心轴套式调 整间隙结构,电机装在偏心轴套2 上,可以通过偏心轴套2调整齿轮1 和齿轮3之间的中心距来消除齿轮 传动副的齿侧间隙。
进给传动系统
图4-7 偏心轴套式调整间隙机构 1、3—齿轮 2—偏心轴套
机械式联轴器
刚性
固定式——套筒、凸缘、夹壳联轴器等 可移式——齿式、滑块及万向联轴器等
弹性
金属弹性件——簧片、膜片及波纹管联轴器等 非金属弹性件——轮胎、橡胶金属环、橡胶块联轴器等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1.套筒联轴器
套筒联轴器由联接两轴轴端的套筒和联接套筒与轴的 联接件组成。轴端直径d≤80mm时套筒材料为35或45制造, > 80mm时套筒材料为强度较高的铸铁。
如图4-10所示为斜齿轮垫片调 整法,其原理与错齿调整法相同。
进给传动系统
图4-10 斜齿轮垫片调整法 1、2—薄片斜齿轮 3—垫片4—宽齿轮
• 4.2 齿轮传动副
进给传动系统
• (2)轴向压簧调整法 图4-11是斜齿轮轴向压簧错齿消隙结构。
图4-9 双片薄齿轮错齿消隙结构
刚性调整法是指 调整后齿侧间隙 不能自动补偿的 调整法,齿轮周 节及齿厚要严格 控制,结构简单, 传柔动性刚调度整好法。是指 调整后齿侧间隙 仍能自动补偿的 调整法,齿轮周 节及齿厚不需严 格控制,结构复 杂,轴向尺寸大, 传动刚度差。
• 4.2 齿轮传动副
• 2.斜齿圆柱齿轮副消除间隙的方法 • (1)轴向垫片调整法
• 4.2 齿轮传动副
• (2)锥度调整法 如图4-8所示为用一个带有锥
度的齿轮来消除间隙的结构。
一对啮合着的圆柱齿轮,若 其节圆沿齿厚方向制成较小锥度, 只需改变垫片3厚度就能实现齿轮 间轴向位置的改变,从而消隙。
进给传动系统
图4-8 锥度齿轮调整法
• 4.2 齿轮传动副
进给传动系统
• (3)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图4-9所示为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构造简单、径向尺寸小,但要求被联接两轴同轴度高 且装拆困难。
图4-2 套筒联轴器 a)键联接 b)锥销联接 c)十字滑块联轴节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2.凸缘联轴器
凸缘联轴器是把两个带有凸缘的半联轴器分别与两轴 连接,然后用螺栓将两个半联轴器连成一体以传递动力和 扭矩。
图4-3 凸缘式联轴器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凸缘联轴器材料可采用HT250或碳钢,重载时或要求 圆周线速度大于30m/s时应用铸钢或锻钢。
构造简单、成本低、可传递较大转矩,但对两轴同轴 度要求高,如不能达到要求会产生附加载荷。
• 4.1 概述 • 3.弹性联轴器
进给传动系统
无键联接; 依靠弹性钢片 组对角联接传 递转矩。
• 1)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小和动、静摩擦力之差小,以使数 控机床进给系统获得较高的快速响应性能和运动精度。
• 2)转动惯量小,以减少对伺服机构的起动和制动特性的 影响。如减小旋转零件的直径和质量。
• 3)进给传动装置有高的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对采用步 进电动机驱动的开环控制系统尤其如此。消除传动间隙, 减小反向误差,减小运动部件如蜗杆副的啮合侧隙对传动、 定位精度的影响,如采用双导程蜗杆蜗轮或预紧。
数控机床结构与故障检修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of NC
第4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The Feed Drive System of NC
2012.2.10
CONTENTS 目 录
一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概述 二 齿轮传动副 三 数控机床用丝杠螺母传动副 四 齿轮齿条副与双导程蜗杆副传动 五 数控机床导轨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4.1.2 联轴器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进给机构的两根轴,使之一起回转, 以传递转矩和运动的一种装置。机器运转时,被联接的两 轴不能分离,只有停机后,将联轴器拆开,两轴才能脱开。 目前联轴器的类型繁多,有液压式、电磁式和机械式;而 机械式联轴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借助于机械构件相 互间的机械作用力来传统
图4-1 数控工作台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图 1—直流伺服电动机 2—滑块联轴器 3—滚珠丝杠 4—左螺母
5—键 6—半圆垫片 7—右螺母 8—螺母座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4.1.1 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 为确保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等,
在设计机械传动装置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图4-4 直接联接电动机轴和丝杠的弹性联轴器
• 4.1 概述
进给传动系统
• 4.安全联轴器 防止过载造成整个运动传动机构零件损坏。
图4-5 安全联轴器工作原理
• 4.1 概述 • TND360型数控车床的安全联轴器
进给传动系统
图4-6 TND360型数控车床的纵向滑板的传动系统图 1—旋转变压器和测速发电机 10—滚珠丝杠
2—直流伺服电动机
11—垫圈
3—锥环
12、13、14—滚针轴承
4、6—半联轴器
15—堵头
• 4.2 齿轮传动副
进给传动系统
在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中,齿轮传动副被广泛 应用将执行元件输出的高转速、低转矩转换成被控对 象所需的低转速、大转矩的场合。而数控机床进给系 统工作时经常处于自动变向状态,齿轮副的侧隙会造 成反向时丢失指令脉冲,从而影响加工精度,所以必 须采取措施消除齿轮传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