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使用的不同材料及禁忌症
埋线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埋线禁忌症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9df59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e.png)
埋线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如必要时,不宜强刺激。
2、过饥、过饱、过劳、大醉、精神紧张者不宜运用。
3、妇女有习惯性流产者禁用。
4、胸、背部施术时需注意埋线的深度,不宜过深。
埋线的注意事项
1.埋线当天最好不要洗澡,如果一定要洗的话选要择淋浴。
2.羊肠线要保证充分浸泡,如果浸泡时间太短,操作时刺激性就会比较大,痛感加强。
3.埋线后可能会出现疲劳、饥饿、饱腹、酸胀以及埋线部位的轻微痛感都属于正常反应不必担心。
4.由于埋线时可能会刺破毛细血管埋线后可能会出现皮下出血,如果未及时按压止血,埋线部位会有发青的淤斑的情况,不用担心,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吸收。
5.埋线之后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发物(比如海鲜和韭菜)。
6.埋线之后应该休息5到10分钟,不要立即起身。
7.如果有过敏史请慎重选择。
埋线注意事项
![埋线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ea7b071a26925c52cc5bf20.png)
1、首先说明的是穴位埋线用的线都是铬制羊肠线,解释一下:羊肠线分两种一种是铬制羊肠线一种是平制羊肠线,铬制羊肠线是绿色的主要用于穴位埋线,铬制羊肠线在人体的吸收时间为20天左右。
平制羊肠线是白色透明的主要用于伤口缝合,平制羊肠线在人体的吸收时间为3天左右,平制羊肠线对人体反映相当小几乎没啥反映。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为何穴位埋线必须用绿色的铬制羊肠线了吧。
所以穴位埋线若是用白色的平制羊肠线等于是白作,病人遭了罪临床效果一点没有。
好多朋友打电话咨询购买白色的蛋白线、说白色的羊肠线埋后没有反映病人都愿意接受;我解释说穴位埋线的目的要的就是铬制羊肠线对穴位的这种长效的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
2、生物线、经络疏通线、蛋白线、胶原蛋白线等都是羊肠线,埋线用的必须是铬制羊肠线,羊肠线在中药浸泡以及在磁化液浸泡从理论讲一点也不会吸收不要存在误区;穴位埋线用铬制羊肠线100%没错。
3、按照正规的生产工艺羊肠线必须经过伽玛射线消毒后才能临床放心使用,使用前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纱布擦干备用。
请不要用盐水浸泡,因为浸泡后线体膨胀再进针就进不去了。
4、有的厂家用环氧乙烷对羊肠线进行灭菌处理是错误的5、穴位埋线必须按照无菌手术严格规范操作,必须在无菌手术室里边进行。
否则感染了很难处理6、穴位埋线的原理:羊肠线实际是蛋白质,人体可以吸收羊肠线,羊肠线埋到穴位后产生一种反映这种反映产生的信号持续地传给大脑皮层,正是利用这种反映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针灸是临时刺激穴位而羊肠线埋到穴位后持续不断地刺激穴位;所以穴位埋线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7、穴位埋线手术前一定要询问病人有否过敏史,对鱼虾过敏的、青霉素,璜胺药等药物过敏的、对花粉,异味过敏的以及严重的哮喘、糖尿病、过敏性鼻炎、癌症都不能做穴位埋线手术。
总之只要病人有过敏病史就不要做穴位埋线手术。
8、因为人体穴位是在肌肉层,所以埋线一定要埋到肌肉层;若是埋浅了埋到脂肪层了羊肠线不会被脂肪吸收而是形成一种疤痕疙瘩,表面一摸老是一个硬结。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程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4b92ee90c69ec3d4bb75e4.png)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程一、用物准备用物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线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及棉球等。
二、禁忌症1、皮肤局部病变,破损,有感染、溃疡。
2、有特殊疾病者如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者、长期服用激素、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
3、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高血压,晕针,体质虚弱者。
4、免疫缺陷综合症。
5、过敏性体质。
二、操作程序1、患者俯卧位和仰卧位,暴露所需埋线的部位。
2、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3、准备针具和线体,采用一次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作针芯,镊取一段线体。
臵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
4、根据进针部位不同,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前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提针。
迅速刺入皮下,并根据穴位解剖特点,进一步深入到穴位适当深度。
5、在获的针感后,边推针芯,边推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皮下组织或深层肌层内。
6、针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贴医用胶贴。
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
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一般来说,线体深度为1;5~2.0厘米四肢端末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用埋线。
有些穴位下方有大出血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三、注意事项1、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羊肠线应埋于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且线头不得外露,以防感染。
2、在同一穴位作重复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进、出针点。
3、肌腹、肌腱处治疗时,先进行穴位按摩,然后再埋线。
4、术后1~5天内,少数患者有时出现肿、痛、低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可不处理,1周左右可自行消失。
局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者,应抗炎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eec583f705cc17552709be.png)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特色疗法穴位埋线操作常规(一)名称:穴位埋线。
其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的可吸收性,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适应症:多用于偏瘫、面瘫、腰腿痛、痿证等。
(三)禁忌症:1·所选埋线穴位处,皮肤有破损、感染等,2·病人不愿接受此项治疗者;3·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4·体质特别虚弱,严重心脏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孕妇等。
(四)器械准备埋线包1个(包括消毒孔巾、弯盘、消毒纱布等)、腰椎穿刺针1支、羊肠线一根、无菌手套1副、消毒液(碘伏)1瓶、砂轮1枚、棉签1包、胶布1卷。
(五)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
2.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3. 向患者和(或)法定监护人说明穴位埋线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
5.术者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六)操作步骤:1.穴位选择: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
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
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一次。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当出现“得气”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
(七):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
中医技术第十五章 埋线技术
![中医技术第十五章 埋线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cf87737dd36a32d7375815b.png)
第十五章埋线技术穴位埋线技术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技术,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常用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肥胖症、湿疹、慢性荨麻疹等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一次性埋线针操作方法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选择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埋线工具。
其中一次性埋线针可由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配适当粗细的磨平针尖的针灸针改造而成。
或用选择类似于腰椎穿刺针的一次性埋线针(见图1),针尖为坡形,较为锐利,常用的为7号、9号、12号、16号。
使用前需将相应型号的无菌羊肠线从针头装入针管内备用。
图1 一次性埋线针示意图1.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
2.选好穴位,做好标记,进针点一般选在穴位的下方1cm处。
3.皮肤常规消毒。
4.进针(见图2):左手示指和拇指绷紧已消毒的穴位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夹乙醇棉球,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持针,快速进入皮肤,然后缓慢推针到治疗所需的深度,用右手示指边推针芯边退针,到皮下时快速出针,同时左手用棉球按压针眼。
图2 进针示意图3.针眼处理:用75%乙醇消毒,然后用棉签按压数分钟不出血即可。
4.操作要领即“两快一慢”操作方法。
“两快”为进针时手腕用力,针尖快速刺至皮下;出针时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
“一慢”为过皮后缓慢推针至治疗所需的深度。
(二)陆氏埋线针操作方法采用69式陆氏埋线针(见图3),适用于需较大量刺激和需较长时间治疗的病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针具可重复使用,须常规消毒。
图3 69式陆氏埋线针示意图1.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先进行背部选穴埋线治疗。
2.选好穴位,做好标记,进针点一般选在穴位的下方1cm处。
3.皮肤常规消毒。
4.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先在进针点打出皮丘,然后向治疗要求的深度边推麻药边进针至穴位处,一般一穴用药0.5~1ml左右。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40ab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d.png)
心包穿刺术技术操作规程【目的】穿刺心包放液,解除心包填塞。
对心包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适应症】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2、解除心包填塞;3、心包积脓的治疗;4、心包开窗的术前推断【禁忌症】1 .出血性疾病、严峻血小板削减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 .医学I教育罔搜集整理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 .不能很好协作手术操作的患者。
【用物预备】<1)物品预备:基础治疗盘一套、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套件含穿刺针、导丝、止血钳2把、纱布数块、孔巾1块、弯盘1个),50ml、IOm1、2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治疗碗一个、量杯一个、无菌手套2副、试管数支、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
(2)药品预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阿托品、多巴胺、局麻药,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1、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打算穿刺部位及估量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施术。
2、选择相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3、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赐予适量的冷静剂。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①心前区穿刺,于左第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
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马上布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
,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
其余操作同上。
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留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术中严密心电、血压监护。
(3)抽液速度宜缓慢,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内。
(4)首次抽液量以IOOmI左右为妥,以后每次抽液300~500ml,以免抽液过多引起心脏急性扩张。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及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d2c0348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b.png)
穴位埋线注意事项及禁忌症穴位埋线,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穴位上埋入一些细小的线,这样一来,线就像个小“定时炸弹”一样,时不时地刺激你的穴位,调整身体的状态。
看起来挺神奇的吧?但就像做任何事一样,埋线并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要是没搞清楚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可能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哪些人不合适,得特别留意点什么。
说到注意事项,别急着拿针扎人,得知道前期准备得做足。
比如,做之前,身体得是个“好状态”,比如说,不能刚吃过重餐啊,或者有明显的疲劳。
试想一下,吃了个大餐,肚子鼓鼓的,就像被填充了过多的“压力锅”,这时候做埋线,岂不是要给身体添乱?如果你自己本来就有个脾气暴躁的胃,这时候别提做了,可能还会让胃不高兴,反而给身体增加麻烦。
然后,做之前的消毒也是不能省略的。
虽然说埋线不需要大手术那样,什么切开皮肤啦,但消毒工作也得做到位。
毕竟,咱们的皮肤可不是铁打的,万一不小心感染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有点小疑问:“哎,埋线不就给针扎一下,怎么还那么讲究?”埋线就像给身体“下指令”,针线不扎好,身体也听不明白,效果就打了折扣。
再说到禁忌症,这个可真得小心了。
比如,你要是怀孕了,最好就别尝试这项操作。
怀孕的妈妈们,体内激素波动大,随时都有些细小的不稳定因素,像埋线这种刺激性较强的手段,万一刺激过了,搞不好就有些不良反应。
怀孕期间,妈妈本身的免疫力也比较弱,这种时刻做埋线,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特殊时期,比如月经期、哺乳期,或者正在治疗某种急性病,最好都还是稳稳当当的,别图一时之快。
再有,埋线并不适合那些患有血液疾病的人。
比如血友病患者就不建议做这个,因为你一旦做了埋线,可能会发生出血现象,毕竟血液循环的问题,谁也不好判断。
别觉得只是“扎个小针”就无所谓,身体的反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强烈得多。
如果你正在用抗凝药物(比如肝素或者华法林),那就更得小心,免得伤了身体不自觉流血。
穴位埋线技术课件
![穴位埋线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b59e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穴位埋线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 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关键点
穴位 线体 针具 操作步骤
穴位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线
各种型号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1、医用羊肠线 2、改性羊肠线 3、埋线用胶原蛋白线 4、高分子聚合物埋线 5、其他埋线
穴位埋线的优势
长效刺激,减少就诊次数增加疗效, 适合门诊患者
穴位埋线的适应症
应该根据疾病的特点、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 的针灸方法。
埋线疗法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
疗程的确定
治疗间隔及疗程根据病情以及所选部位对线 的吸收程度而定。
间隔时间可为1个星期至1个月;疗程可为1-5 次。
穴位埋线术后反应的处理
注意事项
5 随访 埋线后应该进行定期随访,并及时处理
术后反应。
注意事项
6 慎用 孕妇的小腹部和腰骶部 患者精神紧张 大汗、劳累后 饥饿时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慎用埋线疗法
禁忌
禁忌1
埋线时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
埋线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
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
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 2 穴位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 定点:根据解剖和疾病特点确定,针刺径路
上无大血管、神经干及重要的组织器官,以 免产生对他们的损害,这是所有定点必须遵 循的原则。
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3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
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还
应符合GB15980的有关规定。
操作步骤与要求
中医埋线减肥
![中医埋线减肥](https://img.taocdn.com/s3/m/7787ea0a81c758f5f71f6736.png)
中医埋线减肥1.什么是中医埋线减肥?中医埋线减肥就是通过针灸刺激身体穴位,把人体可吸收的手术线或者是羊肠线穿入针灸针头埋进人体特殊的穴位,通过控制中枢神经的活动性抑制食欲,达到瘦身减肥的效果。
2.埋线减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脂肪堆积致体质量超过标准体重20%或BMI超过25kg/m2禁忌症:(1)受针人在饥饿、体弱、疲劳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晕针,应避免;(2)少儿,孕妇,皮肤病、传染病患者、容易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
3.中医埋线所需材料埋线针头、可吸收蛋白线(10号、1.2cm)4.中医埋线的操作方法选取腧穴,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医者左手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放置有可吸收蛋白线(10号、1.2cm)的埋线针管,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时,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埋在穴位的肌肉层与脂肪层之间。
出针后,针孔处覆盖医用敷贴。
每次选取6~8个穴位埋线,2周一次,6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嘱患者埋线减肥后要适当活动,注意休息和保养,合理膳食,远离激素类药物。
5.中医埋线疗效中医埋线减掉的是人体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弹率较低,腹部赘肉减少,肢体活动能力增强,食欲、睡眠、体力、心情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6.并发症及预防穴位埋线减肥要求将可吸收蛋白线一半植入脂肪层,一半植入肌肉。
如果失当,线单纯植入了脂肪层,就会引起脂肪液化,埋线部位会因此而出现凹陷;倘若扎错了穴位,严重的还会损伤人体的神经;个别人埋线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身体局部发红、发胀,高烧以及过敏反应。
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熟悉人体的穴位或解剖结构,严格无菌操作,根据不同部位选择埋线的角度和深度,防止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7.并发症的处理(1)埋线部位有瘀青,是因为埋线时小毛细血管渗血造成皮下出血,一般一两周后可自行吸收消散,热敷可加快吸收。
(2)埋线后有低烧,一两天后可自行退热,可不用药。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72b25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4.png)
穴位埋线疗法的技术操作规范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包括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个方面。
具有疏通经,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常用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肥胖症等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标准,我们选择套管针埋线法作为基本操作。
1、工具选择:根据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选择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埋线工具和医用线。
其中套管针一般可由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符合GB15811要求,一次性针灸针符合GB2024的要求。
2、体位: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先埋背部穴再埋正面穴。
3、穴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
4、环境:环境要求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5、消毒: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医疗器械用品还应符合GBl5980的有关规定。
部位消毒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环行消毒,也可采用2%碘酒擦拭,再用75%- 1 -乙醇脱碘的方法;术者消毒医生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流水冲净,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擦拭,然后戴无菌手套。
6、施术方法: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周皮肤消毒,取一段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8号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的前端,后接针芯,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只手持针刺入穴位,达到所需的深度,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
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
7、针眼处理:出针后按压片刻不出血即可;对出针后出血的患者,可让其自行流出几滴血液,再压迫针眼片刻即可,无需包扎处理。
8、操作要领:即“两快一慢”操作方法。
“两快”为进针时手腕用力,针尖快速刺至皮下,出针时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精)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精)](https://img.taocdn.com/s3/m/c943da349b89680202d825a8.png)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吴向农一、穴位埋线疗法的概述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
它在中医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 把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 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
针灸疗法 +埋藏疗法 +无菌操作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埋线疗法是中医埋藏疗法的发展, 自古有之。
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 它的操作方法类似针灸。
因此, 卫生部在 05年14号文件中将其定性为针灸的延伸, 属于中医学的一部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0年月发文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正式推广。
20世纪 60年代初,解放军医疗队在石家庄北宋村应用埋线疗法治疗哮喘,当时的治疗方法是在穴位上用手术刀割开一口, 放入羊肠线, 然后再缝合,结果发现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从而开创了埋线疗法的先河。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器械1、一次性埋线针 7#、 9# 根据不同患者及操作部位选择2、 PLGA 高分子植物蛋白线或 00# 手术缝合线(羊肠线(按埋线部位截取相应长度。
羊肠线 :由羊的小肠粘膜下层制成 , 人体对其吸收有明显个体差异 , 反应比较大 , 其优点是可被吸收 , 不存异物。
胶原蛋白线 :又称医用缝合线, 可被人体吸收,安全无副作用,但对蛋白过敏的人群禁用。
埋线专用线 :高分子植物淀粉纤维线,组织反应轻, 无过敏人群,埋线后无硬结,吸收时间长,有抗菌作用,水解后的羟基乙酸有抗菌作用 , 最终会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一次性塑料弯盘、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4、皮肤消毒碘、棉签、灭菌手术剪刀、灭菌镊子三、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1、根据中医诊断辩证拟定穴位处方,安排病人合适体位 , 一般俞募配穴法交替进行。
2、选好穴位,做好标记。
3、常规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直径 5-10cm 。
4、局麻 :外涂利多卡因乳膏,也可不用。
5、把羊肠线放入埋线针针口,提捏进针,埋植入羊肠线后迅速出针。
6、棉签按压针孔,取埋线贴或输液贴封住针眼。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培训讲义.pptx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培训讲义.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dced064376baf1ffc4fad5b.png)
(二)针刺效应
针体越粗,其刺激强度就越大, 通过针具对穴位的提插、摇摆、 松解、剥离手法,可以用压倒优 势的“兵力”很快抑制病理信息, 具有良好的“穿甲”作用,从而 保证”首战告捷”。
现代医学证实人体是一个多极 化的磁场,有生物电现象。埋 线粗大的针具,传导容量较大, 接触面广,相对多极,在机体 中的大跨度对生物体的调整作 用相应较大。
针刺效应
针体越粗大,对机体组织细胞的破坏 量及程度也越大,产生的活性物质增 加,可较好地起到镇静和调整功能的 作用。
(三)埋针效应
《灵枢·终始》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 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 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能散也”。 故针灸临床中,为了使之得气或诱发循经感传,延 长针效时间,同时为多次施行补泻手法创造条件, 多采用留针之法。
注药后1-3分钟内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 神经及神经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 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性传导受阻从而 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 恢复正常功能活动。
局麻后期,穴位局部组织器官活动能力增 强,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迸血液循环及淋 巴回流,大大提高了局部新陈代谢能力, 改善其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 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作用于相应患病 部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
定义: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学的脏腑、气 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植 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 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 的一种疗法。
中医埋线疗法是中医埋藏疗法的发展,自古有之。 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它的操作方法类似 针灸。因此,卫生部在05年14号文件中将其定性为 针灸的延伸,属于中医学的一部分。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10年月发文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正式推广。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ppt课件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b7c6ac767f5acfa0c7cd81.png)
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后针感得气的反 应。体质较柔弱或局部经脉不通者更明显,一般持续时间为2-7天左右。
31
穴位埋线疗法的注意事项与治疗反 应
2、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的物理刺激作用及羊肠线 或生物蛋白线(均属异体蛋白)刺激造成的反应。 埋线手术后,由于刺激的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 的刺激,一般在1-5日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 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且部分病例反应较重,有少 量白色液体自创口流出,均属正常现象,一般不 需处理。若渗出液较多凸出于皮肤表面,可将白 色液体挤出,用75%酒精棉球擦去,覆盖灭菌纱 布。施术后患处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日。
32
穴位埋线疗法的注意事项与治疗反 应
3、个别患者在治疗后4-24小时出现体温上升,一般在38℃左右,也 有极少数的病人上升到39℃-40℃,持续2-4天可自行消退,血常规检 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5天,可自行恢复正 常,反应证状较重时,作对证处理。
33
穴位埋线疗法的注意事项与治疗反 应
11
陆氏69式埋线针操作方法
12
一次性埋线针
现在,较新的一次性埋线针(见图)类似于西医的 腰椎穿刺针,也分7号、9号、12号、16号等。埋线 用的羊肠线根据情况可剪成0.5、1、1.5、2、2.5、 3厘米长线段。
.埋线疗法针与线的对应关系如下:
7号针——000号线;
9号针——00号线;
3、埋线时如有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露出皮肤外, 一定要拔出,以免感染。如局部红肿热痛,说明 有感染,轻者热敷即可,重者应作抗感染处理。 如已化脓,应放出脓液,再作抗感染处理;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f4928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1.png)
穴位埋线疗法(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遗尿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精神分裂症、痔疮、腰腿痛)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病情将铬制羊肠线埋藏于相应的经络穴位中,利用羊肠线(异性蛋白)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一、用具的准备弯头血管针(12~14寸)、持针钳、剪刀、短无齿镊、手术刀(尖头)、腰盘、药杯、针管(5~lOml),三角缝针(大号),铬制或羊肠线“00”、“0”、“1”、“2”号各若干,0.25~1%普鲁卡因500ml,龙胆紫1小瓶。
二、埋线方法外科无菌操作,洗手,戴消毒手套,用硫柳汞液消毒皮肤,铺消毒洞巾。
1.缝合针埋线法(1)病人采取卧位,确定穴位以后,如为单穴,则以该穴为中心,在其上、下或左右各约1.5cm处,用龙胆紫液作进、出针点标记。
如透两个穴位,只在各穴作好标记即可。
(2)常规皮肤消毒后,用普鲁卡因液,在进出针点标记处作皮丘麻醉(进针时针头的斜面紧贴皮肤,斜面的一部分进入皮内即注药,使在皮肤表面产生一桔皮样隆起,即皮丘。
常用药为普鲁卡因),铺好洞巾,进行穿线。
(3)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用持针钳钳住已经穿好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从进针处入针,穿过皮下组织,将针由出针处穿出,紧贴皮肤将羊肠线末端剪断,然后放松皮肤,羊肠线就自然地全部埋于皮肤组织里。
2.腰椎穿刺针埋线法.操作步骤大致与前法相同,仅是由于采用腰椎穿刺针进行埋线,在埋线的具体操作上与前法稍有不同。
如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取上脘,中脘两穴,在两穴上作皮丘麻醉,将所需长度的羊肠线置入针腔,再将针芯插入针腔的后端,然后将腰椎穿刺针管由上脘速刺,穿过皮下,送到中脘,即缓慢退针,边退针管,边推针芯,将羊肠线留在两穴间的皮下组织。
【主治病症】一、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取穴以胃俞透脾俞(双)、中脘透上脘两组为宜。
若间隔1~2月,肠线仍未完全吸收,则可选用足三里透上巨虚(双)。
若已完全吸收,则可在原穴处继续埋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埋线使用的不同材料
在不断的临床实验及经验中发现虽然铬制羊肠线曾作为埋线材料被广泛使用。
但是组织反应大,埋线处容易出现红肿、疼痛、肤温升高、局部组织坏死形成腔道等不良反应。
而产生这种反应的主要原因为异型蛋白引起的严重组织反应,导致机体过敏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机体消除率和材料降解速率不平衡。
随着埋线疗法在临床中不断地应用,埋线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在穴位埋线发展过程中埋线材料也从铬制羊肠线发展到各种人工合成材料。
聚乙丙交酯(PGLA)[12]是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按照一定比例共聚而成的一种新型生物材料。
最终产物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经尿液排出的原型聚合物很微量,体内没有蓄积现象。
PGLA是人工合成纤维,组织反应较小,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降解性,无刺激,吸收快等优点。
刘慧敏[13]的聚乙丙交酯新型埋线材料[14]与羊肠线的临床应用比较中,选取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PGLA作为新型埋线材料,与传统羊肠线相比疗效无显著优势。
但是羊肠线的物理性刺激较PGLA强,更容易产生炎症反应。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PGLA更适合广泛使用。
聚乙醇酸(PGA)缝合线基本成分是化学合成聚乙二醇酸,表面覆盖具有惰性、无抗原性和不热解性的聚内酰胺—硬脂酸钙涂层。
PGA纤维强度较高,延伸度适中,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组织反应极微,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充分吸收、代谢。
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埋线是新兴生物可降解材料。
PPDO可用于长期埋线治疗。
PPDO在体内降解时间较长,因此在体内穴位注入后,具有更长效的刺激作用,可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PPDO具有强度高、组织反应小,在体内强度保持率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
规范操作
按照穴位埋线操作步骤与方法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处,在埋线处画十字定位,用0.5%的碘伏在施术穴位处由中心向外环行擦拭或采用碘酒擦拭、酒精脱碘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
选用一次性埋线针。
一般在四肢,线要1-1.5cm,在腹部、背部、臀部线长2cm为宜。
埋线时间、埋线穴位的多少应根据个人而异,一般一次埋7-13个穴位,15天左右埋线一次,6次为1疗程。
埋线后24小时内局部严禁沾水,如有红肿可稍作冰敷。
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或左右交替治疗,以免穴位疲劳,影响疗效。
禁忌症与慎用症
①禁止在皮肤炎症、破损、溃疡处针灸埋线,以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②凡患有严重皮肤病、严重糖尿病及因各种疾病所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修复功能低下者均不宜使用穴位埋线疗法。
③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穴位埋线。
④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慎用穴位埋线。
⑤女性月经期慎用穴位埋线。
⑥孕妇禁止在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处埋线。
⑦
7岁以下儿童慎用或禁用穴位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