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推进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新时代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推进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新时代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推进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新时代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领导讲话近年来,国家和省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也相继出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等重要文件,高等教育发展形式日新月异,各高校都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提升质量。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以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指引,迎难而上、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大力深化教学改革。

(一)强化“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以理念转变带动行为的转变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各高校的发展主要是规模扩张,发展是粗放的,外向的,是追求学校利益最大化的,很难实现“以生为本”。

在强调内涵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以生为本”在内涵发展中的实质性意义。

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都多次提出,一切改革要坚持“以生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的教学改革也要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角度着眼推进改革,提升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话语权、监督权,改革要依靠学生,要为了学生。

我们将会陆续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接地气,惠师生。

(二)以增强应用性为重点,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规模发展至今,专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我们将以应用性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专业集群为抓手,通过以下途径开展专业结构调整。

一是要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对于报考率低、就业前景差,转专业情况突出的专业,经过论证,我们将建议学校,有的进行改造,有的进行减少招生,有的要暂停招生,有的甚至要停办。

二是要整合专业资源,打造一批应用性突出、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品牌专业,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专业集群,抱团发展,把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三要以学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估和调整的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新专业,对需求量大、学生满意度高的专业要优先支持,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和同事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 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学科布局。

根据社会需求,我校对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增了若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并淘汰了一批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

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我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一校一策”课程建设方案,加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程质量。

3.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 完善教师引进和培养机制。

我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我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三、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视野1. 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2. 加强留学生教育,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

我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留学生教育,提高我校的国际影响力。

四、加强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新篇章。

本指导意见旨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意见,各高校和教育机构应按照以下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贯彻学生为本原则,突出全面素质教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教育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各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术与职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和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朝着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落地,加强评估和监督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落地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机制,推动高校内涵发展和外延拓展。

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实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

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化,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创新,推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目标的长期实现。

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我参加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深感这是一次深化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

本次讨论涉及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让我对本科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本次讨论中,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

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本次讨论中,我们必须确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讨论中,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本次讨论中,我还意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五、深化实践与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将其转化为实践应用更是关键。

通过本次讨论,我意识到要将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大讨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理解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将把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课程思政的文件解读

课程思政的文件解读

课程思政的文件解读篇一:标题:课程思政的文件解读正文: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份文件是教育部针对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而发布的,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份文件中,课程思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本科课程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文件要求,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教师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业成就。

这份文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而课程思政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此外,文件还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推动教师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结起来,这份文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拓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

许多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些高校开设了课程思政相关专业,为本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一些高校还开设了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理论。

篇二:标题:课程思政的文件解读正文: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9.29•【文号】教高〔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教育教学管理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2.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要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

本科教育大会工作发言稿

本科教育大会工作发言稿

本科教育大会工作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能够在本科教育大会上发言,谈一谈关于本科教育的一些问题。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谈一谈我对本科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想谈一下本科教育的意义。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科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科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我想谈一下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理念是在时代背景下对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

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立足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兴起,给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在线教学,开设慕课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何防止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谈一下本科教育的课程建设。

在当今社会,课程建设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应当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设计和制定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

教育部发文取消本科毕业“清考”

教育部发文取消本科毕业“清考”

51关注 /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推出22项举措,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

意见明确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

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所谓“清考”,是指课程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也没有通过,学校会在毕业前再给一次或两次考试机会。

一般来说,“清考”的考试要求都不太高,目的是让绝大部分此前“挂科”的学生都通过。

取消“清考”制度,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放水”现象。

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网友们普遍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大学不是用来混文凭的,取消毕业“清考”正当时。

教育部发文取消本科毕业“清考”06多维解读取消“清考”只是从严治学第一步在大学校园里,学生通识课不愿上、选修课不想上、专业课人到心不到已是常态,反正一场“清考”就可以让各种求学态度的同学在形式上殊途同归。

结果是大学严进宽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说,还间接导致不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而现在,“清考”取消,学生们的保护墙被打破,毕业门槛随之提高,同学们除了老老实实补足之前欠下的“学业债”以外,将没有其他退路可言。

由此,高校毕业生输出的质量也有望进一步改善。

当然,取消“清考”、完善考核制度值得提倡,但这不应该成为提高高校人才质量的根本方法。

毕竟,“清考”制度的实施或取消,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手段。

如何让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目的,如何采取更多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取消“清考”之后整个社会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例如,教育部下发取消“清考”的通知后,不少网友提议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更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一些不作为的老师进行考核。

网友的呼声反映了当下高校教育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即部分高校更注重学生端的管理而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案多年不更新,上课照着PPT 念,醉心于科研项目马马虎虎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培养自己……这样的教师虽是少数,却也是腐蚀教学质量的一大因素。

教务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1

教务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_1

教务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教务处在学校党委与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团结奋进,积极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一、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1.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根据《长春工业大学“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开展了”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共有139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重大项目18项,重点项目31项,一般项目90项。

2. 为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吉发[2013]10号文)精神,全面实施“强校工程”,制定了《长春工业大学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协助省教育厅高教处起草了《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计划》。

3.开展了2010年(第二批)“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评审工作,共有122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加强了“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管理,确保了项目研究取得实际成效。

4. 组织召开了“2013年教学工作交流研讨会”,16位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创新、创新竞赛、课堂教学等多角度介绍了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总结了工作经验,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成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试点专业,目前我校已有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完成了教育部部署的“卓越计划”进展情况调查工作,向教育部递交了《长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6.开展了2013年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共有95项成果申报,为历届最多,共评出校特等奖4项、校一等奖18项、校二等奖26项、校三等奖36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当前,中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需求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

为迎接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当前,教育体系仍然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很多学生缺乏机会进行实践和探索。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学校应该与企业、社会机构等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知识和信息。

三、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改革要注重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比如,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等。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展多种能力,包括社交交往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改革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他们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21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21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2021在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揭示了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这份报告应运而生。

二、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总体状况1.教学质量的提升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2.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高校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如推行OBE教育理念,强调成果导向,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

3.学生发展状况报告指出,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在学术成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同时,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得到了加强,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教学质量差距虽然总体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报告中仍揭示出高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

部分高校在师资、设施、科研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报告指出,我国普通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仍然突出。

部分高校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较低,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人才培养模式待改进当前,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较为传统,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尊重。

此外,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报告建议,高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提升教学质量。

2.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现就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要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党政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2.按照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树立全员育人思想和好的教风,规范教师与管理人员教书育人活动和岗位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3.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

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有关规定,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

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支出力度。

4.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教学评估发言稿(3篇)

本科教学评估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XX学院XX专业的一名本科生,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同学在这里发言,与大家共同探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一、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本科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本次评估工作,对于我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做好本次评估工作,对于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评估工作将全面审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促进教育公平。

评估工作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 推动教育改革。

评估工作将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部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源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4.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

三、对本次评估工作的建议为做好本次评估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评估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确保评估工作顺利开展。

2. 完善教学资源配置。

加大投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高校本科教学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目标和举措

2024年高校本科教学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目标和举措

2024年高校本科教学重点推进的工作任务、目标和举措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我们将继续深化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2024年高校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和相关举措。

二、工作任务1. 课程结构优化:重新审视并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模式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实践教学强化: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工作目标1.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 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四、具体举措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4. 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价,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五、结语通过以上工作任务、目标和举措的推进,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思想

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思想

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思想第一篇: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思想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基本思想问题1: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本科教育教学与专科教学的本质区别?为什么本科教育要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科研工作对本科教育的支撑作用、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科研先行等问题的理解及问题。

“产学研”是提高工程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大改革。

问题2:学校办学定位的深刻理解。

实践能力、专业能力、技能;创业与就业竞争能力;特色科技大学;行业背景和地方经济;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包括课程、教材、基地等。

问题3: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专家指出“专业设置过窄”、学分不断减少等问题。

本科基本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牢固、知识(专业面向)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冶金、石油工程技术背景,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基础、精简内容、优化课程、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怎样实施这些内涵?问题4: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加大投入,建设实验室、平台、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产学研”平台;“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

问题5:教师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尤其是新教师能力培养。

问题6:教与学同步协调、规范教学运行程序、严格过程管理。

文化建设与环境建设。

问题7: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理论教学的重点在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手段与方法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教学的重点在实践教学改革、专业能力与创新教育。

问题8:本科评建工作的常态化。

从“人、财、物”、“环境、管理、保障体系”几个方面认识“20字方针”。

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指导思想:转变观念是关键,基本建设是前提,准确定位与特色办学是核心,实践教学与教育手段方法改革是抓手,教与学严格管理是保障。

制订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制订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XX师范学院制订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工作、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要求,现就制订202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订原则和要求总体原则: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四个转变”的理念引导人才培养改革,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从以专业教育为主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从以结果评价为主转变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我校特色,突显教育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具体要求:(一)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跨学科综合学习、研究、创新能力。

为实现拓展学科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努力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 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培养基础教育的合格师资围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师范类专业优势,构建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潜在的教师素质, 增强学生适应基础教育工作的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努力适应社会需求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包括课程实验、教育(专业)实习、专业见习(考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锻炼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育改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 xx 党校 201501 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专题学习上的讲话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学校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

这就要求我校必须下决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调整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

学校经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即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随着高等教学进入新常态,学校必须审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全校各专业必须依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根据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服务面向。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明确学生毕业要求(即毕业生的能力标准)。

各专业要根据国家专业培养标准、学校标准,并参考专业认证标准、美国 ABET (EC2000)标准、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通用标准,确定各专业能力标准。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一是通识与专业的关系,以全人教育理念规划通识课程体系,科学设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合理确定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比例;二是基础与专业的关系,以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原则,综合专业特征、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等因素,合理确定比例;三是主修与辅修的关系,重视学科交叉与复合,规定跨学科学分,制定辅修计划;四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引领理论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主动型实验教学模
式。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能力素质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不再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突破学科导向培养模式,探索能力导向培养模式。

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标准细化,通过重组课程和教学环节逐一落实。

将每一门课程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贡献落实到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中;将工程实践项目贯穿各个学年,加强理论的应用。

二、推动课程不断改革
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将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集成于同一学习空间,使学生提高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性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项目、问题等的驱动增加团队合作项目,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的配套改革,强调一体化设计的落实,完成共有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培养计算思维、编程规范、编程能力,程序调试全部机考;数学课培养系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的美和建模思想与方法应用;思政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与思考(开放性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大学物理课强调物理知识及其应用,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观察与数据分析;英语课应强调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体育课不仅使学生强健体魄,掌握一种或多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胜任职业岗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

培养学生正确应对竞争、耐力、抗挫折能力,应对挑战的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推进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明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将核心课程建设成专业的王牌课程。

三、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

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须改变,树立教学本质是教学生学的理念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其中会学是教学的核心,会学是会自己学、会思中学、会做中学;树立教为不教,
学为会学的理念。

教为不教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大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之主体在于学,教之目的在于学,教之效果在于学。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

大学课堂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改变大学是高四(上课、作业、考试)的状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SCL:Student Centred Learning),将教学的中心要从老师转化为学生自己要学和要做,赋予学生权利,让其更充分地参与,更好地被激发,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SCL 的效果超越对孤立事实的死记硬背,强调高层次的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规模开放式课程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程等越来越多的课程出现,BB、尔雅、卓越等各种教学平台不断涌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将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鼓励教师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积极探索将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颠倒教室之类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四、完善考核考试办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现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上是期末一张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造成许多学生仅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临阵磨枪,突击应试。

这种刻板单一的考核方式,不鼓励学生的自助学习和深入的探究式学习,忽视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变得功利。

为此必须实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过程化考核。

实现多形式-多方位-全过程考核,体现综合水平。

多方位评价指平时考核,包括到课情况、作业、课程参与度;实验考核,包括准入测试、过程、报告、考试;考试考核,包括随堂考、期中考、期末考;其它考核,包括设计性作业、课程设计项目等。

考试时间由 2 小时逐步延长至 2 天、2 周、2 个月直至课程整个学习过程。

目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多集中在教上,教学是否认真,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内容是否充实,表达是否清晰等等。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必须从过去注重教的评价到关注学的评价,从讲清讲透到互动思考,过分关
注结果到更多地引入过程要素。

如:是否有师生、生生互动?能否让学生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课外投入的学习时间大约多少等等。

五、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对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综合设计型、探究型实验内容;以问题为纽带,增加基于问题、基于任务的开放式实验内容;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科教互动,开展综合型的课程项目设计;加强过程监管;加强实验过程检查和提问;改革实验报告方式(实验后当场完成);增加实验成绩比例;提高预习要求并进行实验准入测试;增加实验操作考和相关内容理论考。

改革实习方式,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百万元,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每年校级项目 200 余项,省级和国家级项目 70 多项。

学生们经历科研项目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竞赛活动,每年有 5000 余名学生参与,对于优秀的推荐参加省、国家级竞赛,每年有数百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各种竞赛的实施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舞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探索多样化的学生培养(成长)路径为使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体现以学生为本,学校探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培养(成长)路径,如创新实验班:前 2 年大类培养,后 2 年个性化培养;艺术类大类培养: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按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前 3 年在校内培养,后 1 年在企事业单位培养;国际合作培养,本科生采取 2+2/3+1 等模式,即在国内培养 2(3)年,后 2(1)年去国外学校完成学业,或引进国外教师,或派出教师出国培训与学习,或引进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

开展辅修专业教学,即在学习完主专业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学习另一个专业的主要课程,全部通过后,毕业时可以获得主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时获得另一个专业的辅修专业证书。

开展双学位培养,即在学习完主专业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学习另一个大类专业的学位课程,全部通过后,毕业时可以在获得主专业所属类的学位证书的同时获得另一个大类的学位证书。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新常态,学校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之间的竞争,根本上还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

为此,我校必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