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
![围手术期处理【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e95abc6580216fc710afd14.png)
围手术期处理一、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1.心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心脏彩超,心梗6月内不建议择期手术,心力衰竭患者,最好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在实施手术。
术前继续口服降压药物至术前,检测血压,控制血压在160/100mmHg以内。
术前1周停用利血平等长效降压药,房颤伴心率〉100者,术前应用心房纤颤伴心率增快(100次/分以上)者,术前应用毛花苷C或口服普萘洛尔,尽可能使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以下)者,术前可皮下注射阿托品0。
5~1mg增加心率。
2.脑血管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近期有脑卒中病史者,择期手术推迟2周-6周。
3.肺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高危患者,术前完善肺功能检查,术前戒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诊手术,可加用抗生素,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喘气发作者,择期手术应推迟。
4.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术前10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血小板小于5×109 ,需要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达到7。
5以上,脾亢所致者不建议输注。
易栓患者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间断气袋加压下肢。
5.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6.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药物选择,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
7.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停服2—3天停服长效降压药如氯磺丙脲,口服降糖药物或应用胰岛素至术日晨,术后禁食病人以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正常糖代谢,维持血糖轻度升高(5。
6-11.2mmol/L,尿糖+~++),如应用降血糖药或长效胰岛素,均应改用短效胰岛素,可皮下注射,4~6小时一次。
8.营养不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轻34-28 中27-21 重〈21)白蛋白低于30g/l,需应用肠内或肠外营养()。
9.妊娠期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指南]限制性输液
![[指南]限制性输液](https://img.taocdn.com/s3/m/20a13c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7.png)
限制性输液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不合理的液体必然导致液体正平衡、全身水肿和体质量增加,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目前,关于围手术期补液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术前禁食禁水致患者出现血容量不足,术中麻药应用使血液重新分布及手术创伤均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因此主张术中充分甚至大量补液,此为传统输液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并应用于临床中;(即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另一种观点认为围手术期应限制性输液,原因之一是手术造成体内大量激素分泌,导致水钠潴留,另外限制液体的输入可减少出血量,已有临床试验证实其优越性,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在创伤性休克领域限制性输液已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临床上广泛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在择期手术中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
(限制性输液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理念)历史回顾:60余年来,围术期液体治疗经历多次重大改变。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限制性补液的观点,认为术中应激产生的代谢反应,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引起水钠潴留以维持体液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因此,强调围手术期应适当限制液体补充量,避免机体液体负荷过重。1961年,Shires等以“第三间隙”学说为基础提出了“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围手术期的输液量应包括:(1)由于术前禁食、肠道准备、术中失血和失液等引起的绝对血容量不足的需要量;(2)神经阻滞或使用麻醉药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及由于血管内膜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液体向第三间隙转移导致的相对容量不足的需要量;(3)围手术期的生理需要量。输液量应保证充足,以助于保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这就是所谓的开放性液体治疗的理论基础。但不论是Moore的限制性补液、还是Shires的开放性液体治疗策略,均输注晶体太多,且以固定的目标做为治疗目的,很少考虑个体化的需要。Lowell等在90年代初发现入住外科ICU48 h后,40%的患者血管外液体过量(定义为体质量增加超过术前10%)。液体负荷过量患者死亡率高(31.6%比10.3%),且死亡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还会进一步增加。由于外科患者液体负荷增加伴随着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增加,近年来又重提围手术期限制性液体治疗。直到2002年Lobo等再次提出了“限制性输液”,此理论才重新被重视。尽管限制性输液在改善肺功能和氧合方面优于常规输液,但限制性输液有可能发生亚临床的低循环血量和器官功能不全,特别是肾功能衰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增高。所以,限制性液体治疗仅能减少围手术期液体量,有可能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不得不损伤其他脏器功能(如心、脑、肾)。基于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数十年的发展,2001年,Rivers等提出了GDT(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理念。限制性补液的优势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择期手术应用限制性输液的研究,围手术期限制性输液较传统输液有以下优势:(1)维持较佳的微循环灌注,利于组织的生长愈合、器官功能的稳定。
围手术期补液管理
![围手术期补液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7b4546ad02de80d4d84042.png)
液体治疗是麻醉医师临床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部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输液的种类、量和速度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所患疾病以及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不同而千变万化。
液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氧供,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和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液体治疗的观点比较保守,基本上倾向于采取限制性策略。
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有关液体治疗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些观点甚至尖锐对立,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但是,即便是在激烈的争论中,学者们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有着近平共同的认识。
1.体液、电解质生理1.1正常体液分布人体含水量随性别、年龄及脂肪分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一般成年男性身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为50%。
婴儿体内含水量较多,约占体重的70~80%。
体内水分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
其中组织间液中可与血浆交换的部分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功能性细胞外液对体液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2电解质对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钙、镁以及氯离子。
在生理情况下,机体有着精确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各部分体液成分内电解质含量的稳定。
在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最主要的阴离子是C1-,二者的生理浓度分别是(135~145)mmol /L和(96~106)mmol/L。
它们对于维持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约占血浆总渗透压(280-320mOsm/L)的(77~90)%;而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最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Ca+和Mg2+在体内的含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存在于骨组织中,体液中的浓度很低。
但是他们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神经电活动的形成和传导、肌肉收缩、酶活性等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和调节总是相互伴随、相辅相成的,机体通过四种方式来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在体内各生理间隙的移动,包括渗透作用(osmosis)、扩散或弥散(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transpt)和过滤(filtration)。
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篇
![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fcd23fa8114431b80dd813.png)
•
高热(》38.5 ℃)
• ④中心静脉插管感染(术后5-7天左右,体温 不太高)如病情允许,应拔管,换成PICC等。 可予以血培养,或中心静脉管细菌培养,如更 换为特治星、喹诺酮等2-3天仍未见好转,加 用抗球菌药,请呼吸会诊。
• ⑤真菌感染:舌苔发白发腻,咽拭子培养,血 真菌培养,血真菌涂片,痰真菌涂片,尿真菌 涂片等
•
谢谢!
高血压
• 多有高血压病史:含服心痛定、洛汀 新等;如不能进食,BP》200/-mmHg,可泵入佩尔地平/硝酸甘油, 如合并冠心病,最好用硝酸甘油: 30mg+NS50ml:2ml/l泵入。
高血糖
• 一般《25mmol/l,如已有中和量胰岛 素,可+胰岛素泵泵入,胰岛素 50U+NS50ml:2-4ml/h泵入,Q1h监 测血糖,如控制不理想,可逐渐加量 (注意:大液体滴完一定关闭胰岛素 泵)
•
意识模糊、淡漠
• •
• • •
•
6. 如为离子紊乱, K+↓:严重:泵钾,最好由中心静脉泵入,因外周 易痛 一般:静脉补钾 Na+↓:高张钠 7. 低血糖:10%GS 500ml 静点,正常速度,点过 后化验血糖 8. 血气异常:如单纯异常,常为肺部问题;如合并 上述异常,则常为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时注意:宁 酸勿碱。
高血糖
•
• • •
• •
特高》25mmol/l,如指尖不能测出,则需急 检静脉血糖 降糖:胰岛素泵4u/h起泵入 补钾:如K+<2.2mmol/l,需泵入KCL. 补液:如能口服,可以大量喝纯净水,如不 能口服,且心功能正常,可NS500ml全速进 入。 化验:尿常规、血气分析 请内分泌会诊。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 (新版)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 (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a84e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3.png)
总热量
▪ 在气温18至25摄氏度时成年男子的基础
需要量为1kcal/kg/hr,即24kcal/kg/24hr
▪妇女比男子低2%~12%,能量供应理论 上应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特 殊动力作用三方面的总和;
▪中等手术或创伤后代谢可增高10%;
总热量
▪体温升高1摄氏度时能量需求约增加13% ▪一般原则至少供应30kcal/kg/24hr,变动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 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 伤愈合
三大消耗:基础代谢的能量、体力活动 的能量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需要的能量
必要性:
为什么需要应用全胃 肠外营养?
术后禁食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时,机体的代谢虽有降低,但仍需 消耗能量。此时,机体只能动用自身的 营养储备。但体内碳水化物的储存很有 限(肝糖原约200g,肌糖原约300g),蛋 白质在体内都和一定的机能结构相联系 ,没有单纯作为能源储备的机体蛋白。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 及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外科补液
每日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额外丧失量+已丧
失量
补液方案的制定
➢每日补液总量:生理需要量、已丧失量和
额外丧失量三个部分。
➢还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创伤的
程度,考虑是否给予营养支持。
➢补液成份包括:水、钠、钾、氯、碳酸
• 能满足所有病人对能量的需求 • 比以葡萄糖为基础的胃肠外营养更合乎
生理要求
• 减少高糖血症 • 防止多尿
双能源系统的优点(二)
• 加强机体代谢效能,减少水负荷 • 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的危险,保护肝功 • 防止和治疗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 减轻呼吸应激反应 • 在败血症和创伤病人中,脂肪比葡萄糖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https://img.taocdn.com/s3/m/6e5fdb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1.png)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1)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指在手术期间和手术后,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合理地给予机体所需的液体,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在手术期及术后,正确的补液处理可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一、围手术期的补液目的1、保持机体内液量平衡:手术期间机体脱水严重,导致肾脏等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因此要适当地给予生理盐水等明胶液体进行补液。
术后还需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不同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补液。
2、维持电解质平衡:电解质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组分。
手术期间患者泌尿系统排液能力受限,导致体内电解质异常。
因此,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并在有必要时进行补充。
3、保障心血管功能:病人有心血管障碍或血容量不足时,要强化补液过程中的监测和管理。
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二、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围手术期的补液方式主要有经口、经静脉和经胃肠道等途径。
在术前进行液体预处理,术中持续动态监测,术后则要适当地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纠正和调整。
1、经口补液:适用于一般手术、年轻健康患者。
一般给予糖盐水、咖啡或茶等饮料,避免营养素摄入过多。
术前给予足量的水分,术后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2、经静脉补液:适用于一些特殊手术、高龄病人、病情较重的患者等。
一般先给予生理盐水,根据病情和电解质情况在术后恰当调整。
3、经胃肠道补液:适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有减少术后口干、口渴、胃痉挛等优点。
通过胃管、肠道等途径给予营养液、生理盐水等液体。
三、围手术期的补液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病人身体状态,确定补液方案。
2、术中注意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恰当调整液体治疗方案。
3、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如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4、避免补液过多或缺少,以免对病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伤。
五、结论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的补液处理能够保证机体正常的代谢及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补液量计算举例
![围手术期补液量计算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68774925c52cc58bd6be33.png)
补钾量
每日生理需要量:10%KCL 30ml 低钾血症:没有可靠公式计算,一般补10% KCL 10~30ml 总量: 10%KCL 60ml
确定补液量
血容量:如上所述1000ml 当日生理需要量:2000ml 累计损失量 :该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缺水,丢失细 胞外液量4%~6%,按6%计算,故: 累计损失量=50x6%=3kg=3000ml 当日补一半:1500ml 额外损失量:发热38 ℃,丢失体液量200ml,
围手术期补液量计算举例
体液平衡失调的病例
患者女,40岁,体重50Kg 入院诊断“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诉: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少而黄 入院时体检 T 38℃,P138次/分, Bp9.3/6.7Kpa(70/50mmHg)。 一般情况差,表情淡漠,呼吸深而快,有酮味 化验检查: 血[HCO3-]10mmol/L,Na+122mmol/L, K+3mmol/L。 问:第一天补液应如何进行?
诊 断
低渗性水钠缺乏 中度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钾
确定补液成分,即补什么? 确定补液量,即补多少? 综合确定补液成分和补液量
确定补液成分
补充血容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补钠 补钾
补充血容量
患者存在休克,故应首先补充血容量。中度休克丧失血容 量20%~40%(本例取30%)。由于正常血容量约占体 重的7%,故: 应补充血容量=50x7%x30%=1050(ml)=1000(ml) 根据病情可以代血浆、冰冻血浆、白蛋白、血、中分子右 旋糖酐等补充。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一)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6549c9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e.png)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一)对于一位正在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补液处理旨在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从而确保手术期间生理功能的稳定运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以下是对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的详细分析。
1.预防术前低血容量在短期内进行适当的补液可以缓解术前低血容量,尤其是对于存在失水、脱水等情况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下饮用足量的水,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需要大量饮水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
2.术中适当补液术中,要根据手术时的失水量和出血量来补液,术中需要密切监测,并随时调整补液的量。
手术期间可能需要输注输液,静脉内肝素,输聚丙烯酰胺钠等药物。
此外,还可能需要补充适当剂量的血小板输注,以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
3.控制术后失水手术后,体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失衡,这就需要适当的补液来维持生理平衡。
一般情况下,术后第一天,饮食要以流食为主,患者只能饮水或吃果汁或汤。
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床旁存在喝水杯,并随时监测患者所需要的水和电解质。
4.术后反应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感到口渴,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这是由于患者失去了相应量的水分,这个时候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在此过程中,特别是在心脏和肾脏患者中,应当避免使用含钠食品或饮料,以防止钠过多。
总之,围绕手术期的补液处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医疗风险很高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调节和监控。
患者应该向医生询问所有相关问题,以确保获得最好的补液效果。
在一些非高危患者的情况下,不应盲目进行补液处理。
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应当及时向医生寻求建议并调整治疗方案。
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6daf61f46527d3240ce093.png)
涂永久 解放军一七四医院普通外科
1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 是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做好术前准 备,使病人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 机体条件,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术中 精心手术,是成败的关键。手术后,要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尽快恢复生理功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38
六、缝线拆除时间 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 人年龄来决定。 头、面、颈部在4~5日拆线, 下腹部、会阴部6~7日,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 四肢10~12日, 减张缝线14日, 青少年病人可缩短拆线时间,年老、营 养不良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有时可采用间 隔拆线。
39
切口愈合分类: 1 清洁切口(Ⅰ); 2 可能污染切口( Ⅱ); 3 污染切口 ( Ⅲ ); 切口愈合分级: 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级愈合欠佳,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 丙级切口化脓; 记录方法: 甲状腺切口愈合优良 Ⅰ/ 甲; 胃大部切除切口血肿 Ⅱ/ 乙;
40
七、引流物的处理
34
施行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 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施行颈、胸手术后,多采用高半坐位卧式, 便于呼吸及有效引流。 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卧式或斜坡卧位, 以减少腹壁张力。 脊柱或臂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腹腔内有污染的病人,在病情许可情况下, 尽早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 休克病人,应取平卧,或下肢抬高15- 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的特殊体位 (∨形体位)。 35
41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手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掌握其发 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后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术后处理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术后并发症可分为二类:一类是 各种手术后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另一类是 与手术方式相关的特殊并发症,如胃大部分 切除术后的倾倒综合征。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ebb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1.png)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一、围手术期概述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术后康复出院为止的整个时期。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制定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围手术期应急预案1.术前准备(1)患者入院后,应详细询问病史、体征,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耐受能力。
(2)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
(3)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4)根据手术需要,做好术前特殊准备,如备皮、胃肠道准备、抗生素皮试等。
2.术中应急预案(1)患者入手术室后,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患者正确身份识别、手术部位正确标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术中失血较多、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防止心衰和肺水肿。
(4)若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术后应急预案(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切口情况及引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术后康复计划,包括饮食、活动、功能锻炼等。
(3)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例如:针对术后出血,应立即拆除伤口缝线,清除积血,重新止血;针对术后感染,应及时拆除感染部位的缝线,充分引流脓液,应用抗生素治疗等;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抬高患肢并适当制动,同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
4.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1)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通知麻醉科医生协助处理。
(2)如发生呼吸抑制或低氧血症,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或气管插管吸氧,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3)如发生严重低血压或休克,应立即加快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进行治疗。
医学专题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
![医学专题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a4ab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d.png)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生理性缺水(quē 的特点 shuǐ)
• 在正常情况下皮肤出汗,尿液及肺部的不感蒸发 等都是存在的,但这部分是计算在生理需要量里 的,这也是生理需要量补液的来源(一般是 2000ml)我们可以看出生理丢失量都是低渗液或 者干脆(gāncuì)是纯水。所以正常情况的每一天包括 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高渗性脱水的。只 不过是我们每一天都在喝水,从而缓解了由于高 渗性脱水而产生的口渴感。
补液量的估计(gūjì)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
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
为什么要“先盐后糖”
• 在不知是那种缺水的情况下原则就补充等渗的盐水,机制 (jīzhì)是这样的:当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的细胞间液体渗透 压减低细胞内的水外移,输等渗盐水后就能和细胞外液低 渗液发生中和,也就提高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即使是提 高不到正常。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组织(zǔzhī)之间水多了也不能说明组 织(zǔzhī)细胞内就不缺水了?
• 细胞(xìbāo)内外的水流动是取决于细胞(xìbāo)外液的 晶体渗透压的。
• 晶体渗透压高了,细胞内液就向细胞外流动,即 使是细胞内也缺水。
• 相反细胞外液的渗透低了,细胞外液就向细胞内 相对较高的渗透压区流动的,即使细胞内不缺水 。
.补液就是(jiùshì)输盐水或葡萄糖就行 了?
• 这是很普遍的问题。 • 补液的液体包括(bāokuò)晶体和胶体液。 • 而晶体液又分盐和糖。
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适当 的胶体? (shìdàng)
围手术期处理及补液
![围手术期处理及补液](https://img.taocdn.com/s3/m/1c5aadc1f61fb7360b4c65d7.png)
围手术期处理及补液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浓度增高为特征的常见代谢疾病。
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和(或)胰高血糖素增多所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该类病人手术可导致代谢紊乱加重,其血糖控制与预后密切相关,由于此类病人对手术耐受性差,在糖尿病尚未控制前,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正确而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1糖尿病诊断(1).诊断标准血糖正常范围3.9~5.6mmol/L。
诊断标准:有症状,空腹血浆葡萄糖(血糖)≥7mmol/L或随机测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 5.6~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FG),餐后2h7.8~11.1mmol/L为糖耐量低减(IGT). 1mmol/L=18mg/dL(2).分型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
•前者治疗时非用胰岛素不可,后者大多数只需通过饮食控制或同时口服降糖药。
临床上90%以上糖尿病为Ⅱ型。
2糖尿病对手术病人的特点(1)可加重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易切口愈合延迟病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相对不足,糖代谢有不同程度的紊乱,血糖升高,肝糖原储备少,麻醉、手术可使血糖进一步升高,•代谢紊乱也相应增加。
糖原异生作用加强,尤其脂肪的迅速动员和利用,使血内乙酰醋酸等大量增加而形成酮血症和酸中毒。
(2)抵抗力降低,易并发感染由于小血管的病变,外周血供减少,其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伤口内细菌易繁殖而引起感染,且由于其白细胞吞噬活性减退及组织渗透压增加,•一旦发生感染,感染也较难控制。
同时血糖大于16.7mmol/L降低任何抗生素的作用效果。
(3)微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肾功能不全,神经病变→胃瘫、尿潴留、低体温、低血压等(4)大血管病变:易发生心脑周围血管等并发症如心梗、心衰,脑梗和静脉血栓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化和处理困难。
围手术期补液
![围手术期补液](https://img.taocdn.com/s3/m/043b2d9b65ce05087632136b.png)
能量分配
女性,体重约60Kg。热量按照25-35Kcal/Kg/d来供给, 按照30Kcal/Kg补给。
总热量为:60*30=1800kcal。
其中糖占60%,另40%为脂肪乳。
需补充的糖为:1800*60%÷4=270g; 需补充的脂肪乳为:1800*40%÷9=80g。氨基酸按照1g /kg体重来补充,大约需60g。
尿量=2647+出血量+术中尿量
体损失量(即禁食禁饮);体重为1~10kg按4ml/kg/h,11~ 20kg按2ml/kg/h,21kg以上按1ml/kg/h。重60kg的病人其 禁食禁饮损失量估计为:10×4+10×2+40×1=100(ml/h)。 还应包括呕吐、腹泻、高热、异
术后补液:1.能量分配
糖尿病病人术后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胰岛 素。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 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手术是一个应激 ,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b糖尿病病人, 根据具体血糖情况。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 升高,如3:1可降糖。
围手术期补液
体液排出体外的四种途径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 2、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
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
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 4、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如有发热,
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 约2000—2500mL
如何估算液体及能量
隐性失水 机体能量消耗的25%用于隐性失水的散 失,每1kcal能量消耗可引起0.5ml水分 丢失 机体每日能量消耗的估计方法 ①以体重为单位计算方式:0~10kg为100kcal/kg/d;11~20kg为50kcal/kg/d; 20kg以上为20kcal/kg/d ②以体表面积单位计算1800~2000kcal/m2/d 显性失水 每100kcal能量的消耗约可引起65ml水 份丢失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内容详细)
![外科围手术期补液与肠外营养(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d20df6859eef8c75fbfb3bd.png)
医学精制
18
腹部手术
热卡需求量增加10%~30% 氮需求量增加50%~100%
医学精制
19
每天总能量和氮需要量
正常 中度增加 大量增加
能量(kCal/kg) 25
30-35
>40?
氮量(g/kg) 0.15 0.2-0.3
>0.4?
医学精制
20
术后脂肪代谢
脂肪氧化增加 脂肪廓清加快 加速利用脂肪
那么,对于一个70KG的病人来说,他的 生理需要量就是: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70-20)kg=2750ml
注意:是在没有其他损耗的情况下。
医学精制
5
额外丢失量
指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 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 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 ,多补3-5ml/kg·d。
医学精制
15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而肌 糖原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于是,体 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 生所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因 此,在最初几日内,每日尿内排出氮714 ~107lmmol(10~15g).
医学精制
16
禁食时机体代谢变化
禁食时间延长后,脑组织等逐渐适应于 氧化酮体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糖异生减少,从而降低了氮 的耗损,故每日尿内氮的排出可减至214 ~286mmol(3~4g)。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将对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带来影响,出现 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和肌无力等。
医学精制
3
生理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 其他所有因素,一般禁食情况下,每天 生理需要水量为2000-2500ml。 人体每日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为: 100ml/kg×10kg+50ml/kg×10kg+25ml /kg×以后每个10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先晶后胶体”
• 其机制是这样的:脱水时说的是组织细胞的,而 不是血管,你如果先输注胶体,胶体不能流出血 管的,也就提高了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提 高了血管内的总渗透压-------血管外组织之间的 水就流向血管从而也就间接地提高了组之间的渗 透压,细胞内的水发生了水外移,不但不能纠正 脱水,相反还发生进一步的脱水。
胶体的用处
作用就是把一部分的晶体从组织中吸引到血管内, 这样就可以: • 维持血压 • 维持血管的张力 • 维持血管内外液体的平衡,组织就不会发生水肿。
什么东西过了不好
• 但过多的补胶体液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就把大 量的水从组织内吸引到血管内,而组织中就缺水 了,同时血压也可升高。但组织灌注必然发生了 障碍的。故晶胶应该是成比例的。
那么怎样调节细胞外液的晶体渗 透压呢?
• 晶体渗透压是金属离子形成的,主要是钠和钾离子 (细胞外主要是钠,细胞内主要是钾),故我们一般用 氯化钠液来进行输液的。
• 0.9%的氯化钠是等渗,就是和细胞内的渗透压相等的。
• 而葡萄糖的渗透压开始是高渗的,但到达人体后很快 葡萄糖就分解了,也就变成无渗的液体了,这样就用
骨科病人缺水的特点
• 骨科手术的患者一般存在这样的丢失体液的问题,一是出 血及组织液的渗出,这当然是等渗的体液丢失;二是 由于切口的长时间的暴露导致的水分的挥发,这种改变当 然就是导致体液出现高渗性改变,三是全麻下由于气 管通气导致的肺部不感蒸发加速,水分的丢失,也是出现 高渗性的改变的。而体液补给的唯一来源就是麻醉师 的术中输液。总体来说术中的体液的丢失的性质是高渗性 的,这真是许多术后液体未补足的患者出现术后较明显的 口渴的原因所在。故术后总的补液原则应该是补给低张 力或等张力液。而且补给总量应比可见的失液量要多 很多,原因是有不感蒸发加速及切口内的不感蒸
• 糖尿病的患者糖原储备更低,所以不论是在上下午手术都 应该进行补糖的,补糖时一定要在糖液中加胰岛素,至于 补糖的量的问题,可适当掌握,但重病患者进食不佳可使 糖原消耗无几了。加之手术时间较长,所以补糖就必要了。
补糖的注意
• 4—5g糖可加1个单位的胰岛素,这样就既增加了 糖原储备,又不引起血糖过高。增加了手术的安 全性。
围手术期的补液处理
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
几个基本概念
• • • • • • 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张力 补液量的估计 监测的指标(CVP/BP/HR/患者的临床表现) 检验指标(HB/Na/Cl/K)
几个基本原则
• 先晶体后胶体 • 先盐水后糖水
临床案例的个人分析
体液类型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 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存在于细胞 之外的液体。 • 细胞外液包括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液,及存在于血管外的组织 细胞间的组织液,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分泌液,如脑脊液、 关节液、及胃肠分泌液等。
(一)水的代谢
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 • 1、 :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每日尿量至 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 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 2、 :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 500mL。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 减少。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 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不要忽略脉压差
• 精确计算输液量必须从麻醉记录单开始,麻醉记录单 上的记录较全面的,包括出血量、尿量、输液量及输 液成分,胶体多少,盐多少糖多少。你还要必须了解 术后回房时的血压是多少,血压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 同时不要忽略了脉压,血压偏低往往表示容量不足, 在这里要注意一种情况就是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在正常 范围,但脉压差偏大也是表示容量不足的,机制是在 容量不足的早期血管收缩性良好在收缩期在良好血管 张力的影响下而收缩压正常,但在舒张期由于血容量 的下降,在血管舒张下血压就偏低了,故压差就增大 了。
张力
• 等张溶液是指溶液中电解质所造成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所谓“张力”
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 例如NaCI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9%NaCI既是等渗溶 液,也是等张溶液;但如尿素,因为它是能自由通过细胞 膜的,1.9%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但红细胞置入其中 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 另外,5%葡萄糖虽然 也是等渗的,但是输入体内的葡萄糖被迅速氧化,并共给 能量或者转变为糖原储存,很快变为无张力,不能维持渗 透压,因此在输液时被视为无张溶液,用于补充水分和部 分热量。
补水是因为缺水,所以一定要低 张力液体
• 如果是高渗性脱水就必须配置低张力液(一般是 1/3张力液) • 如果是低渗性脱水就必须配置高张力液(2/3张力 液) • 如果是等渗性脱水就配置等张力液(一般是1/2 张力液)
补液量的估计
为什么要“先盐后糖”
• 在不知是那种缺水的情况下原则就补充等渗的盐水,机制 是这样的:当低渗性脱水时细胞外的细胞间液体渗透压减 低细胞内的水外移,输等渗盐水后就能和细胞外液低渗液 发生中和,也就提高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即使是提高不 到正常。 • 当细胞外液是高渗时,等渗盐水就可降低细胞外的渗透压, 相反地事情就发生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输液原则先 盐后糖就是这个道理。 • 因为你先输糖可能降低细胞外液本已很低的晶体渗透压, 有进一步发生细胞外水内移的可能,从而加重组织细胞水 肿。而发生危险(这种急性的水异常转移是很容易发生意 外的)。
发的存在。
口渴是个好指标
• 这时你需问一下患者是否有口渴的存在如果存在 口渴就表示患者体内缺水的,不存在口渴就表示 体内缺水不明显或不缺水或补水过多了。
• 有的医师担心老年人心功能等问题认为不可多补液, 尽量少…….这是很错误的,因为老年人机体的缓冲能 力弱,如果补液不足或不恰当更容易出现问题了(如 容量不足就血流缓慢,就易发生栓塞等,容量不足或 水电失衡更易发生心脏的问题的,如容量不足心脏就 得加强做功),我们强调更精确而不是越少越好,把 任何人置于一个不正常的内环境下,肯定是不利的, 不论你出于什么目的。当然心功能我们也不是一点不 考略的,而且必须要考虑。一个患者既然已能承受了 你的手术了,没放到台上,就说明还有一定的承受能 力,一般不至于输几瓶液就心衰了,当然我们还要采 取必要的措施,首先就是精确计算补液量,二是输液 速度要适当的慢,三是尽早进食及口服电解质液等,
量。
有些器官是必须由葡萄糖提供能量的,如: 神经细胞和红细胞,每天消耗的糖原约
100—150g。
补糖的原因
• 手术较大的情况下术前给点糖,进行适量的糖原储备是必 要的,还有在下午进行的手术也有必要进行糖原储备的, 因为在下午进行手术禁食的时间很长的,所以糖原消耗较 多的,同时许多麻醉师又不愿意在术中进行补糖,这样就 加重了患者糖异生的程度,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增加了机 体的负担,对病情不利的。 • 正常人体内成人糖原储备约300-----400克
葡萄糖来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
有差别,水才有动力
• 大家一定清楚这样的一个事实,就是只有当细胞 内外的渗透压存在压差时,组织细胞内外才有水 流动的,否则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细胞内外等渗 的情况也不存在水流动转移的。 • 这就解释了输注葡萄糖的重要性,只有输注葡萄 糖才能使细胞外也就是组织间液的渗透压下降, 只有细胞间液的渗透压下降了才能 使水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的,也就才能补充细 胞内的缺水情况。
• 500ml 10%的葡萄糖含50克的糖,必要时为增加 补糖效率可适当加入50%的葡萄糖,但不可使糖 的浓度过高,应控制在20%以下为好。
.补液就是输盐水或葡萄糖就行了?
• 这是很普遍的问题。 • 补液的液体包括晶体和胶体液。 • 而晶体液又分盐和糖。
适当的胶体?
• 如果你全用晶体液,是不是(在术中出血胶体物 质白蛋白减少)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减小,并和 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的压差减小。液体在血管内 不能有效的长时间的被保留,血压不能很好的维 持,同时输的液体过多的话,大量的液体流向组 织而不能保留于血管内,可引起各种组织水肿。 脑组织的水肿就很危险的。所以必须要补适当的 胶体。
体液转移
•体内vs体外 •血管内vs血管外 •细胞内vs细胞外
体液转运
• 血管内外之间的转化是这样的:晶体液可以自由进出血管 的,而胶体是由大分子物质组成的不能通过血管壁的,故 只能留在血管内,这样血管内比血管外多了一个胶体
液,血管内的胶体物质主要是血管内的白蛋白。
• 组织液和血管内的晶体渗透压是相等的,所不同的是血
肾排尿
皮肤的蒸发和出汗
• 3、 :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 400mL。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
• 4、 :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 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 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
肺呼出水份
消化道排水
•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 叫不显性失水。 •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 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 —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 约200—400mL。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 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
• 同时胶体液的粘滞系数很高的,在血液粘稠的情 况下,先用胶体容易发生血管栓塞的情况的。
• 大量的补给液体,很容易出现低钾。 • 但骨科的病人一般术后第一天可不补钾的,原因是创 伤较大有大量的细胞破坏,可释放血钾。 • 还有的输入库存血也可提升血钾的。 • 但到了第二天就得注意补钾了,应常规复查血离子的。 补钾的原则是见尿补钾、浓度不能大于千分之三,速 度不能过快。(当然能吃饭的话尽量口服的 • 有的时候还应适量的补钙的,相对钾钠来较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