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闽教版
新闽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套
![新闽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8c49b2d3cf84b9d528ea7aec.png)
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一、教学目标1.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2.学会应用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4.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表格展示实验数据、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2.教学难点(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设置自定义动画播放顺序、时间及效果;(3)将Word制作表格知识迁移至在幻灯片中制作表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并保存。
2.演示法:演示如何制作自定义动画,设置播放顺序,控制播放时间、编排播放效果。
3.练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应用设计模板、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并修饰。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多媒体教室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片树叶的研究.jpg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活动二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的方法。
3.学会给幻灯片配音。
4.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5.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有声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2.教学难点给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并在幻灯片中播放Flash文件。
2.学生演示法:学生创意活动,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旁边配音的方法。
3.演示讲解法:观赏“樱花浪漫”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该幻灯片所用到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渐变、路径曲线、变化大小和旋转等动画效果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4.小组讨论法:通过选取Flash文件和GIF文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自主探究,教师帮忙归纳总结。
闽教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导案七年级下册第课时《探究函数管理》(1)
![闽教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导案七年级下册第课时《探究函数管理》(1)](https://img.taocdn.com/s3/m/33b5ca6eee06eff9aef807c9.png)
1.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较大数据表一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展示奥运会奖牌榜,分别找出获得金
牌、奖牌总数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并思考哪个
洲得到的奖牌最多,获得金牌最多的10个国家
和地区有哪些。
同学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准确地找出
来呢?
2.演示操作并讲解。电子表格具有强大的
通过这个活动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板报评分表的制作过程。
2.掌握数据排序规则,学会按要求对数据进行排序。
3.了解数据筛选的意义,学会按要求筛选数据。
4.学会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数据排序规则,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
(2)数据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4.讲授:电子表格的数据类型有数值型、
字符型、日期型……他们的排序规则是什么样
的呢?请阅读教材第74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
问题。
①数值的排序规则是什么?文本数字的排
序规则呢?二者是否相同?
②英文的排序规则是什么?
③汉字有什么样的排序规则?
④空白单元格的排序规则有什么特点?
5.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李四、
电子表格中的排序是什么意思呢?
对工作表中的数据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
顺序。
2.讲授:在电子表格中,排序分为升序和
降序两种: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叫升序;相
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叫降序。
3.举例:
“123456”是升序排列还是降序排列,为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034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7.png)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的运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4. 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和应用。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图片、视频等内容,讲解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知识点;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有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评估方式:1. 口头答辩:要求学生口头回答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问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操作实验: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实验,检测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3.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计算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接下来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第二课: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子邮件的定义、发送和接收邮件的过程、电子邮件的优缺点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子邮件的重要性,掌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1. 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发送邮件的方法:编写邮件、添加附件、选择收件人等;3. 接收邮件的方法:查看邮件、下载附件、回复邮件等;4. 电子邮件的优缺点: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安全性等。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a02a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4.png)
2.教学活动设计: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动画设计师,为特定场景设计补间动画;
-实验:学生亲手操作Flash软件,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
-游戏:设计一个与补间动画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补间动画的创意和设计,互相分享经验和技巧。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讨论和互动等;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等;
-项目成果:评价学生制作的补间动画作品,如创意、制作技巧和完成度等;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补间动画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补间动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寻找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Flash软件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并理解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3.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有趣、实用的补间动画作品;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展示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流程;
-视频:播放成功的补间动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补间动画的应用和制作技巧;
-在线工具:使用在线动画制作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操作,熟悉软件功能;
-互动式教学平台:利用互动式教学平台,进行实时提问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评估: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_闽教版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_闽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2a5b81ec3a87c24028c429.png)
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第一节Word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
2.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汉字的输入方法。
2。
窗口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课件、Word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
例如,通知、决定等,使用Word 更加简单和快捷。
Word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是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Word是一款非常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
目前有:Word97、Word2000、Word XP、Word2003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
(二)讲授新课1、Word的启动和关闭启动:开始→程序→ Microsoft Word或右击窗口–> 新建→ Microsoft Word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2、观察窗口。
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演示操作:展示一段通知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Word的窗口,也看到了这篇文稿,这些标点是如何输入的呢?4、文本的基本操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两种方法,因人而异)方法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输入法方法2: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活动四 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活动四 感受电子表格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cc4c5711ee06eff9aef807b5.png)
第二单元电子数据表格应用
活动四感受电子表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数据表,感受Excel电子表格魅力。
2.认识工作表和单元格地址,感受电子表格的整齐排列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作表的数据输入和修改,并对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基本计算。
2.学会电子表格的格式编辑。
3.学会保存电子表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Microsoft Excel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电子表格,
2.教学难点:单元格的地址,修饰电子表格,单元格、行、列,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
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任务出示让学生知道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
2.演示法:通过步骤演示,学生掌握建立修饰电子表格的方法。
3.比较法:比较Excel与Word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4.练习法:自主进行数据计算,建立修饰工作簿。
5.交流、评价讨论法: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互相帮助,通过《学习效果反馈自评表》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感受电子表格魅力.ppt,我的零用钱支出统计表。
五、课型:新授课、任务型
六、教学课时:2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d687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f.png)
1. 分支结构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关于分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智能语音助手、自动售货机的硬币识别、游戏中的选择关卡等。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支结构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分支结构:介绍一些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分支结构,如Python、Java、C++等。这些不同的编程语言中的分支结构虽然有差异,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通过了解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分支结构,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更好地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
3. 随堂测试:教师将设计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随堂测试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编程题等。通过随堂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编程实践:教师将评估学生在编程实践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编写代码、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调试程序等。通过编程实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编程技能。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支结构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分支结构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7. 分支结构的扩展:介绍一些关于分支结构的扩展内容,如递归、动态规划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
8. 分支结构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介绍一些关于分支结构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如决策树、神经网络等。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分支结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作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6)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022—2022学年闽教版(2022)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2022—2022学年闽教版(2022)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5fc2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e.png)
2022—2022学年闽教版(2022)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活动主要是创作具有声音、动画效果的“古典动画”幻灯片,其操作步骤较繁琐,要求较为细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把做好的作品演示一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技巧,然后具体演示讲解过程,最后让学生有创意地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2)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2、教学难点: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3)学会灵活运用自定义动画的工具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如何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教室、ppt软件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用flah做好的视频“古典动画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主题。
1)该动画运用什么软件制作而成?2)我们学过什么软件可以完成这个动画?2、新授:(1)、引导学生分析动画中包含哪些元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在“古典动画效果”中包含,声音、图片、动画。
(2)、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教师活动:请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演示,如何插入声音,设置声音播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展示,学生观看操作。
练习操作。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代表的操作。
(3)、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设置图片出现效果。
教师活动:请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演示,如何插入声音,设置声音播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展示,学生观看操作。
练习操作。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代表的操作。
(4)、分析花瓣逐一飘落的动画效果。
1》渐变:花瓣逐一飘落。
2》曲线:花瓣飘落的路径呈曲线状。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2.6探究函数应用 教案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2.6探究函数应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63b9b767f5acfa1c7cdd0.png)
探究函数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函数的定义、组成和使用方法。
2、掌握SUM、AVERAGE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3、能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选择函数对数据进行运算和统计。
4、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修饰表格。
教学重点:掌握SUM、AVERAGE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对表格进行适当的修饰和处理,让表格更有层次,更加美观。
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参数,设置函数参数的格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家庭收支表.xls,教学操作视频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出示活动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
2、演示讲授法:向学生演示如何在单元格中直接书写函数、插入函数并设置函数参数,利用填充柄将函数复制到其他单元格,实现快速计算的功能。
3、类比学习法:Excel格式工具栏的功能与Word格式工具栏的功能基本相同,可以与Word的操作进行对比。
教学过程:一、导课1、课件展示:家庭收支表2、讲授:以提问的方式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有关心过家里的开支状况,有没有统计过家里的开支情况?同学们看到的这张表格,是老师根据某位同学家里的收支情况制作的家庭收支表。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表,可以发现它还需要计算每月的收入小计、支出小计、每月结余、每月平均支出等项。
请问,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求收入小计和支出小计?3、请大家用已学的公式,求1月的收入小计和支出小计?(学生演示)。
4、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吗?用公式计算支出小计时,因为参考计算的单元格太多,容易重复或遗漏有关单元格,造成计算错误。
5、课件出示课题:探究函数应用二、用Excel管理家庭收支1、课件显示导语:Excel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函数时,用户只需输入函数名和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实现相应的计算过程。
2、讲授:求和函数和求平均值函数是Excel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函数,利用这两个函数可以计算出指定区域中数据的总和或平均值。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cdc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b.png)
闽教版2020修订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教材在内容选材、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围绕着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培养而展开。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尽可能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信息技术的奥妙,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已经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的学生基础较差,甚至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这些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区别对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基础知识教学,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和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2.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4. 让学生了解初步的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5. 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难点: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1. 精讲多练,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量精讲少讲,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练习,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闽教版七下信息技术,1 1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案
![闽教版七下信息技术,1 1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c8fc52f60ddccdb38a021.png)
闽教版(xx)七下信息技术,1 1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案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第一节)活动背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分工对总是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材料、提交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与他人交流讨论等。
交流成果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利用 Word 的排版功能,以电子期刊和电子板报的形式来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 1.了解研究性学习是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认识交流成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3.通过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认识演示文稿是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重要手段。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通过学习制作,使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模板。
3.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设计模板,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在制作活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彼此友谊。
2.在制作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实践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活动内容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确定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内容架构2、演示文稿模板设计的应用二、难点:演示文稿模板设计的应用活动方法边演示边讲解、任务驱动法、交流讨论法活动准备活动环境、活动资源包活动内容任务一:设计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框架报告的框架因不同研究问题而不同,但通常涵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表达架构、技术运用等内容。
活动主题:设计“树叶变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框架 1 1、、确定“树叶变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的内容架构(学生准备)⑴问题⑵理论依据⑶调查数据⑷实验结果⑸原理分析⑹树叶趣闻 2 2、、选择“树叶变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示文稿的幻灯片设计模板获取幻灯片设计模板的途径:⑴系统自带的幻灯片设计模板⑵从网上获得个性化的设计模板⑶自行设计幻灯片设计模板活动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后学生练习制作)⑴准备好制作模板的素材⑵新建一个 PPT 文件,单击菜单栏中“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⑶右击图中左侧的缩略图,选择“新标题母版”⑷右击幻灯片,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背景”,在“背景填充”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填充效果”,在弹出的“填充效果”对话框中选择“”,将设计好的“树叶的研究”设置为幻灯片的背景⑸选择路径,插入,在“背景”对话框中选择“全部应用”⑹保存设计模板,将文件命名为“树叶”,文件扩展名为“.ppt ” 3 3 、学生练习制作,老师指导,完成后上交。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分支结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9615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f.png)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将涉及一些编程实验,因此需要准备计算机和相应的编程软件。确保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学生的操作安全。
内容逻辑关系
①分支结构的概念与类型
重点知识点:条件分支、多分支、嵌套分支
词:条件、判断、执行、多路选择
句:分支结构是根据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代码路径。
②条件分支的应用
重点知识点:if语句、else语句
词:条件、判断、执行、代码路径
句:条件分支允许根据条件判断,执行不同的代码路径。
③多分支和嵌套分支的应用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的讨论区,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并及时给予解答。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分支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以写下自己对分支结构的定义和应用场景的理解,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疑问。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分支结构概念和逻辑的讲解,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代码编写技巧,并通过实例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分支结构》的教材,包括课本、练习册和相关的学习资料。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253d14d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4.png)
闽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备课本闽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期______活动⼀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教学⽬标1.学习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演⽰⽂稿2.学会应⽤演⽰⽂稿的模板设计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幻灯⽚⾃动播放⾃定义动画4.掌握在幻灯⽚中运⽤表格展⽰实验数据、⼆、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演⽰⽂稿的模板设计;(2)应⽤幻灯⽚⾃动播放⾃定义动画。
2.教学难点(1)演⽰⽂稿的模板设计;(2)设置⾃定义动画播放顺序、时间及效果;(3)将Word制作表格知识迁移⾄在幻灯⽚中制作表格。
三、教学⽅法1.讲授法:讲解如何设计幻灯⽚模板并保存。
2.演⽰法:演⽰如何制作⾃定义动画,设置播放顺序,控制播放时间、编排播放效果。
3.练习法:学⽣⾃主学习如何应⽤设计模板、在幻灯⽚中插⼊表格并修饰。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络教室、互联⽹环境、多媒体教室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图⽚树叶的研究.jpg六、教学反思活动⼆汇聚⼤⾃然的声⾳⼀、教学⽬标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稿。
2.掌握在演⽰⽂稿中添加视频的⽅法。
3.学会给幻灯⽚配⾳。
4.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的幻灯⽚。
5.学会在演⽰⽂稿中插⼊Flash动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有声演⽰⽂稿,在演⽰⽂稿中添加视频,幻灯⽚配⾳,制作有动画与声⾳的幻灯⽚,在演⽰⽂稿中插⼊Flash动画。
2.教学难点给幻灯⽚配⾳,制作有动画与声⾳的幻灯⽚。
三、教学⽅法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然的声⾳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稿中插⼊⾳频、视频⽂件,并在幻灯⽚中播放Flash⽂件。
2.学⽣演⽰法:学⽣创意活动,学⽣到台前演⽰教学,让学⽣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中插⼊旁边配⾳的⽅法。
3.演⽰讲解法:观赏“樱花浪漫”幻灯⽚,引导学⽣分析该幻灯⽚所⽤到的技巧⽅法,培养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演⽰操作过程,让学⽣掌握利⽤渐变、路径曲线、变化⼤⼩和旋转等动画效果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2.7探究数据管理 教案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2.7探究数据管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5794c2866fb84ae45c8df2.png)
探究数据管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数据的排序 2。
数据的筛选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Excel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1.提问:前一节课讲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2.条件格式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并请个别同学回答。
引入课题:我们知道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谁能告诉我Excel 操作对象是什么或者说是针对谁进行操作的?很好,是单元格。
现在快临近期末了,每次考试你们会产生成绩,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年段也是如此。
(二)讲授新课1、数据的排序?重点这张表显示的是一个班组一次考试的成绩,我如何要看出谁是这次考试的大赢家,各自的成绩处在什么位置?但是这张杂乱无章的表中不能直观地看出。
我们需要把它整理好,方便我们进行分析,大家也才会知道自己在班级和年段中的位次。
这时候就需要用Excel的排序功能。
我们回到这张成绩表,大家想一下,成绩应该怎么排才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对了,从大到小排。
这种排序方式称为降序。
相对的,就有升序。
操作步骤:①计算好总分和平均分,单科的总分和平均分;②选取要操作的范围,这里我们选择A3单元格到F5单元格区域;③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弹出“排序”对话框;④从“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总分”作为排序的主要关键字,并单击右侧的“递减”单选项,这将使数据按总分的递减顺序来排列;⑤从“次要关键字”下拉表中选择“数学”作为排序的次要关键字,也就是将“数学”作为第二考虑对象。
同样也选择“递减”单选项;⑥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注意:①“排序”对话框中“递增”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②通常我们在使用排序功能时只使用主要关键字;③常用工具栏上“升序”和“降序”两个按钮,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快速排序。
2015-2016新闽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2015-2016新闽教版七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7931c543323968001c9281.png)
活动一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一、教学目标3.通过制作动感标题,学会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4.掌握在幻灯片中运用表格展示实验数据、二、教学重难点〔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应用幻灯片自动播放自定义动画。
〔1〕演示文稿的模板设计;〔2〕设置自定义动画播放顺序、时间及效果;〔3〕将Word制作表格知识迁移至在幻灯片中制作表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如何设计幻灯片模板并保存。
2.演示法:演示如何制作自定义动画,设置播放顺序,控制播放时间、编排播放效果。
3.练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应用设计模板、在幻灯片中插入表格并修饰。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电脑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多媒体教室六、教学反思活动二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的方法。
3.学会给幻灯片配音。
4.学会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5.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二、教学重难点制作有声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插入Flash动画。
2015-2016新闽教版七年级下全册教案给幻灯片配音,制作有动画与声音的幻灯片。
三、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并在幻灯片中播放Flash文件。
2.学生演示法:学生创意活动,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旁边配音的方法。
3.演示讲解法:欣赏“樱花浪漫”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该幻灯片所用到的技巧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利用渐变、路径曲线、变化大小和旋转等动画效果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4.小组讨论法:通过选取Flash文件和GIF文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自主探究,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五、教学过程2015-2016新闽教版七年级下全册教案六、教学反思活动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联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2.8创建数据图表教案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2.8创建数据图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5fb8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9.png)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2.8创建数据图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第2章第8节,主要内容为创建数据图表。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创建数据图表,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主要内容包括:1. 数据图表的类型和作用2. 创建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基本数据图表3. 数据图表的编辑和美化4. 数据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掌握了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和探索。
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模仿和尝试,逐步掌握数据图表的创建和编辑方法。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创建数据图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图表(如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不够了解,导致难以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编辑和美化数据图表:部分学生可能对电子表格软件中的图表编辑和美化功能不够熟悉,导致创建出的数据图表不够美观和实用。
(3)数据图表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对数据图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不够了解,导致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图表的类型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案例研究使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数据图表的创建和应用。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e44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4.png)
4.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关注声音与信息、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 创新能力:通过声音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6. 文化理解:通过声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声音与文化、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5.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和实验操作方面表现良好,但在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方面还有待加强。此外,学生在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但在主动提问和深入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
6.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艺术素养。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闽教版(2016)七下信息技术 1.2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闽教版(2016)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汇聚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生已经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
例题2:声音的特征
问题: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解答: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题3:声音的利用
问题: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解答: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通信、音乐、警报等。
例题4:声音的感知
问题:人耳是如何感知声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册-闽教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第一节 Word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
2.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汉字的输入方法。
2。
窗口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课件、Word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
例如,通知、决定等,使用Word更加简单和快捷。
Word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Word是一款非常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
目前有:Word97、Word2000、Word XP、Word2003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
(二)讲授新课1、Word的启动和关闭启动:开始程序 Microsoft Word或右击窗口–> 新建Microsoft Word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2、观察窗口。
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演示操作:展示一段通知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Word的窗口,也看到了这篇文稿,这些标点是如何输入的呢?4、文本的基本操作1)选择汉字输入法:(两种方法,因人而异)方法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 ”图标选择输入法方法2:Ctrl+Shift+组合键选择2)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输入完整汉语拼音:如新世纪:sinshiji输入声母:如计算机 jsj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如信息:xinx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键翻页。
拼音中的ǚ用v代替:如女同学 nvtongxue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数字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
4)标点符号的输入中西文标点选择;,。
和,.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 \ 与《》---< >3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或“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5.知识应用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运用本节知识,体会文字的基本操作。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
本届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写作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世纪学生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面貌。
(三)小结Word是我们日常处理文字的必备软件,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它的窗口和基本操作,希望大家尽快熟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4七、教学反思:本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熟悉在Word平台下文字的输入(尤其是标点符号),通过教师操作,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文本的编辑方法,掌握文字的设置与修饰。
2.掌握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与修饰的方法3.段落的设置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设置与修饰;难点:段落设置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练习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5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ord中窗口的基本操作及汉字的输入方法。
谁能说一说。
简单提问:(如文件在哪保存女字用智能ABC如何输入)(二)讲授新课学生看一段已经排版好文稿,复习输入法的操作。
如果我们要对其中的一部分文字做修改,该怎么操作呢?1.文本编辑的方法1)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2)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 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3)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4)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取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5)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6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2.文字的美化1)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2)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3)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4)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5)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3.简单排版71)调整段落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更改文字位置(左对齐、居中、右对齐)2)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3)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4)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上机操作1: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瑞雪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推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
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要求:①在F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②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文章8③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效果”④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⑤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⑥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⑦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加着重号、“俗语”加底纹⑧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磅⑨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我们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图文并茂,非常漂亮,你们知道是怎么实现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
展示图1—4的效果。
4.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 / 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9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5.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图片的格式设置:选定→格式→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伴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上机操作2: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住:作“尽”。
104.万重山——万层山,万道山,这是夸张的说法。
[简析]诗人告别云彩缭绕的白帝城,沿江而下,只一天便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
从白帝到江陵,山势雄奇,上有变幻多姿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险滩急流,只听得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诗人夹道送行。
轻快的小船一路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
[评点]这首诗写描了三峡秀丽的风光,诗情畅快,意境开阔。
最后两句是名句,体现了壮丽的山川,畅快的归途和诗人的飘逸潇洒。
要求:①标题:隶书、小一、加粗②作者:黑体、加粗、三号③诗文:宋体、加粗、小三④注释:仿宋、小三号⑤简析:宋体、小三号⑥注释和简析的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⑦“白帝”、“江陵”、“住”、“万重山”加着重号⑧插入一张适当的插图,将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调整到合适位置。
⑨将简析的内容放入文本框,将文件框的线条颜色选择为“红色”、线型选择为“双线型”、虚实选择“实线”、粗细选择“4.5磅“⑩以“早发白帝城.doc”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下。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本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本框、图片的操作方法,希望大家努力掌握。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文本以及排版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建立与编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表格的操作,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
2.掌握文本和表格的互换方法3.知道如何在Word的表格中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表格编辑的方法难点:文本和表格的互换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练习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文本框以及图片的设置方法。
谁能说一说。
(二)讲授新课我们在学习过程,要填许多的表格,这些表格是如何排列的?展示表1—1,我们看到这里有一张排列整齐、美观的个人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