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合集下载

绿僵菌功能简介

绿僵菌功能简介

绿僵菌
【适用范围】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

【产品特点】
绿僵菌的寄主范围比较广,能寄生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8个目42科200多种昆虫,还能寄生螨类和线虫等。

绿僵菌对人、畜和作物无害,是当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世界各地已用绿僵菌对近百种农作物、林木及卫生害虫进行室内防治效果评价,对150多种昆虫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从防治规模来看,已发展成仅次于白僵菌的真菌杀虫剂。

绿僵菌对寄主的入侵,以体壁途径为主要方式,也可通过气门、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侵染宿主。

主要过程为分生孢子附着昆虫表皮,孢子萌发,菌丝穿透表皮,菌丝在昆虫体腔内生长,产生毒素,寄主死亡,菌丝在寄主内大量繁殖,菌丝从体内穿出,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并发生扩散。

作为微生物杀虫剂,绿僵菌已经被许多国家登记注册并投入大规模使用。

当前国内外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绿僵菌商品制剂主要是金龟子绿僵菌,对棉铃虫、桃小食心虫、玉米螟、甘蔗草秆螟、甘薯华叶甲、斜纹夜蛾、刚竹毒蛾、橄榄星室木虱、松褐天牛、白杨透翅蛾、马尾松毛虫、德国小和黑翅土白蚁等害虫均有明显效果。

【主要成分】绿僵菌分生孢子,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白僵菌和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白僵菌和绿僵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迟钝 ; 体 渐 变 为 淡 黄 色 , 肿 胀 , 现 僵 直 症 虫 略 出 状 。死亡 虫体 长 出 白 色菌 丝 , 续 保 湿 培 养 , 继 虫 体将 被 白色分生孢 子覆 盖 l 。 4 在绿 僵 菌 的作 用 下 , 体 活 动 减 弱 , 分 试 虫 部
虫还 抽搐 、 翻腾 , 头部 扬起 亦 左 右 晃动 , 色 逐 渐 体
AbtatT ecnrl bet, x y po tx e hns ma r l i sa dcnrl f c w r s c: h ot jcst i sm tm, i m c ai r oo oc oc m, i f mua o n ot f t e no tn o ee e
a io i o Co t o rc lu a n e t n spl ae t n r lAg iu t r lI s c
L u p ng, AIYo — e ZHANG n —e g De gf n
(ntueo l t rtco , i hi cdm f giu rl n oet , ii Q nh i 0 C ia Istt f a o t n Qn a A a e yo A r ha adF rs y X ng iga 8 hn ) i P nP ei g e r 1 1 0 6,
害生物 , 有益 生 物 包 括 微 生 物 、 类 、 等 植 物 , 藻 高 甚 至 昆虫和 哺乳动 物 。 它 利用 了生物 物种 问 的 ,
相 互关 系 , 以一种或 一 类 生物 抑 制另 一 种或 另 一 类生 物 。 白 17 8 8年 俄 国 人 Me H K B首 次 利 用 qHO 金 龟 子 绿 僵 菌 ( triu ns l e 防 治 奥 地 Me h i a i pi ) a zm o a 利 金 龟 子 ( n ol utaa 和 甜 菜象 甲 ( l — A ipi a s i ) s a rc Ce o r S u ai nr ) t n t ets 以来 , Up v i 昆虫病 原 真 菌在 农林 害虫 的防治 方 面得 到 不 断 的应 用 与 发 展 。本 文 就

绿僵菌特点及使用方法

绿僵菌特点及使用方法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寄生菌,对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200多种害虫有寄生性,可用于防治农、林和卫生等多种害虫。

绿僵菌是,不会产生类似化学农药的副作用,对目标害虫作用专一,不杀伤自然界中的害虫天敌,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害虫不会产生等优点。

其真菌形态接近青霉素,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

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5%,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绿僵菌已成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一种有广阔前途的微生物制剂。

绿僵菌有金龟绿僵菌和黄绿绿僵菌等变种,生产上主要用金龟绿僵菌来防治害虫。

一般情况下只要害虫10%左右的个体感染病后,便可控制整个群体。

与白僵菌相比,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高温和低湿条件下,绿僵菌作用效果优于白僵菌。

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在25~32℃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在温度高于40℃和低于7-8℃时,分生孢子不萌发。

绿僵菌对湿度要求严格,生长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3%以上,98%-100%为最适。

其油剂在空气相对湿度达35%时,即可感染蝗虫死亡。

绿僵菌寄主范围广,主要用于防治飞蝗、地下害虫、蛀干害虫、桃小食心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

(1)蝗虫:对飞蝗、土蝗、稻蝗、竹蝗等多种蝗虫有效。

尤其对滩涂、非耕地的飞蝗,亩用1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喷雾,或亩用10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50~500毫升,或6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00~250毫升,用植物油稀释2~4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飞机喷雾时有效喷幅可达150米。

也可将相同用量的菌剂喷洒在2~千克饵剂上,拌匀后田间撒施。

一般于蝗蝻3龄盛期施药,由于该药速效性差,着药后3~7天蝗蝻表现出食欲减退,取食困难,行动迟缓等中毒症状,7~10天集中大量死亡。

由于速效性差,不宜在蝗虫大发生的年份或地区使用。

(2)蛴螬:防治蛴螬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的多种幼虫,可在花生、大豆等中耕时,采用菌土或菌肥方式撒施。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

真菌源农药的种类及主要剂型1、白僵菌: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

2、绿僵菌: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

3、淡紫拟青霉:内寄生性真菌,其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

4、木霉菌: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主要剂型为粉剂和可湿性粉剂。

5、蜡蚧轮枝菌: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

一、白僵菌1、白僵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虫,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

它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

2、白僵菌的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防治对象有蛴螬、玉米螟、松毛虫、介壳虫、水稻叶蝉、飞虱、蓟马、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蚜虫、蝗虫等,尤其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很有用,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二、绿僵菌1、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其防治害虫的应用面积已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它对人畜无害,对天敌昆虫安全,不污染环境。

2、绿僵菌在生产上常用的剂型有粉剂(每克含孢量23亿-28亿个或50亿以上)、10%颗粒剂、20%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防治对象有金龟子、象甲、金针虫、蛾蝶幼虫、蝽和蚜虫等。

三、淡紫拟青霉1、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功效高、寄主广、易培养等优点。

2、淡紫拟青霉菌剂是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能有效的防治柑桔、柠檬和马铃薯等多种作物根结线虫,对大豆孢囊线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木霉菌1、木霉菌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可有效防治土传性真菌病害,杀菌谱广,无残留毒性,对作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生物农药 4虫生真菌

生物农药 4虫生真菌

昆虫病理学之父
证明球孢白僵菌是家蚕白僵病的病因
证明除家蚕外其他昆虫对球孢白僵菌也敏感
Илья Ильич Мечников (Ilya Ilich Metchnikov ) (1845—1916)
试验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麦田的奥地 利金龟子——害虫微生物防治的首次尝 试(1873)
在啤酒筛上大量生产金龟子绿僵菌
白僵菌对鞘翅目害虫有独特的防治效果,日益引起研究者重视。
七十年代初,法国用布氏白僵菌芽生孢子制剂成功地防治森林 西方五月鳃金龟(Ferronetal,1974),其液体发酵产品曾经达到 半商品化的程度。 已有十几个国家将布氏白僵菌用于田间防治试验,防治对象 达十余种,并有一些大面积防治成功的实例,日本防治桑树、无 花果树的黄星天牛(Shibata et al,1988,1993;Kashio et al,1988); 中国用于防治花生、大豆和苗圃的大黑鳃金龟(邓春生等1996, 林莲欣等)等均获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简史
简史
1879:揭开序幕,开辟新纪元 1880:美.Forbs Beauveria--麦长蝽 Thaxter <<美国的虫霉>>至今为经典 20-30's 美、苏、日 二战:欧美、日本两个真菌所关闭 60's: 日本、欧美重振旗鼓 中、苏走在前头 南美: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活跃 国内: 1987 专业组 1994. 虫生真菌中心
虫霉 绿僵菌 白僵菌
4、真菌制剂生产与应用
杀虫真菌目前主要有白僵菌和绿僵菌。白僵菌用于防 治松毛虫、玉米螟;绿僵菌主要防治金龟子。 影响因素:温度 20-30℃ 湿度 95-100%相对湿度 光线 强度 时间
白僵菌属(Beauveria Vuillemin)属于丝孢纲、丛梗孢 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 原真菌,对700多种有害昆虫都能寄生, 致病性强、 适应性强。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都取得了 明显成效。例如在中国防治玉米螟和松毛虫、在巴 西防治小蔗螟、在欧洲防治西方五月鳃金龟等,都 获得了成功。由于其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虫口,同 时不伤害其他天敌昆虫和有益生物,从而可以有效 地与其它杀虫因子协同作用并维持物种的多样性, 完全符合IPM的宗旨,同时由于其容易大量生产, 防治成本较有竞争力,因而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

绿僵菌

绿僵菌
Tulloch将该菌分为两个变种,即小孢变种和大孢变种。小孢变种即原变种分生孢子小,(5-8)μm×(3-4) pm,世界性分布,寄主广泛,至少寄生8个目200余种昆虫及一些螨类和线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已开 发为真菌杀虫剂,并已在巴西等国家注册。大孢变种分生孢子大,(10-16)rm×(3-4)μm,较少见,寄主范 围较窄。
感染过程
绿僵菌侵染前后对比绿僵菌对寄主昆虫的感染与其它虫菌基本上相同。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很容易附着于寄主 昆虫皮肤的节间处,当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分生孢子即行萌发,产生芽管,并形成菌丝。菌丝可分泌能够溶解几 丁质的酶,溶解昆虫体壁。并借助菌对寄主侵入产生的压力,使菌丝侵入寄主的表皮,进而逐步向内侵染,侵入 昆虫的脂肪组织和肌肉。菌丝在昆虫体内繁殖,进而导致昆虫死亡。当寄主昆虫被绿僵菌初感时,在体壁可见到 黄褐色的斑点,由于受到绿僵菌毒素的作用,昆虫开始表现神经系统障碍的现象。幼虫取食停止,对刺激的反应 降低,最终死亡。死亡后的尸体僵化,虫体内的菌丝开始向体外伸延,虫尸很快被一层白色菌丝所包被,之后一、 二日,在菌丝上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则变为绿色或暗绿色。
黄绿绿僵菌( Metarhizium flavoviride)在察氏培养基上,菌落呈黄绿色,培养2周菌落直径达55mm。分 生孢子梗疏松轮状分枝,其上着生1-2个瓶梗,瓶梗杆状,顶部尖,大小为(7.2-12.5)μm×(1.8-3.0)μm。 分生孢子单胞,卵圆形,具不同的端部,大小为(7.2-9.3)μm×(3-4)μm,在瓶梗上形成向基性的链。
发现
最早发现绿僵菌的是梅契尼科夫,他在1879年观察到一批死亡的金龟子在昆虫死后两天,从它们身上生出菌 丝,尤其显著的是菌丝环绕着气门的周围。菌丝初为白色,随后变为绿色,最后呈暗绿色。

绿僵菌简介

绿僵菌简介

-
四、绿僵菌的应用现状
杀虫剂 生物发酵 对 1 6 a , 1 7 a 一 环氧黄体酮进行 1 1 a
羟基化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甾体药物合成的 一个重要反应, 得到的产物是生产醋酸 强的松、 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等许多甾 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
黄绿绿僵菌(1,2,3,小,大) 白色绿僵菌
-
一、绿僵菌属的系统分类
特征描述:菌丝分枝,有隔,无色光滑。 分生孢子梗从气生菌丝生出,直立、短小 或分化不明显;分生孢子直接生长在菌丝 上或由菌丝分化的分生孢子梗上,而不是 生长在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器内;分生 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都为无色,分生
-
二、绿僵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绿僵菌属的系统分类
和Milner: 门:真菌( E u m y c o t a )
亚门:子囊菌( As c o m y c o t i n a ) 纲:核菌( P y r e no m y c e t e s ) 目:球壳菌( S p h a e r i a l e s ) 科:麦角菌( C l a v i c i p i t a c e a e ) 属:绿僵菌(Metarhizium) 种:金龟子绿僵菌(1,2,小,大)
分离方法: 1.从体表有明显真菌感染症状的僵虫上分离。 2.从土壤中直接分离。 3.诱饵法收集。 鉴定方法——PCR法
-
三、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绿僵菌的生活力
温度:15℃~35℃
生长温度
20℃~30℃
生长适温
25℃
最适生长,孢子形成
湿度:<93%
98%~100%最适
温度与湿度对孢子的影响是相关的

生物农药之白僵菌简介

生物农药之白僵菌简介

生物农药之白僵菌蔡永欢白僵菌隶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丝孢纲(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 白僵菌属(Beauveria),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适应性强,对温血动物无害且容易培养,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继B.T之后最有望成功实现产业化的新型生物农药。

生物学特性白僵菌菌丝体具隔膜,直径1.5~2μm,无色透明,菌落平坦,粉状,表面白色至淡乳色,在马铃薯胨粉培养基底部无色。

分生孢子梗的分梗或小枝可多次直角分叉,聚集成团。

分生孢子球形,直径2~2.5μm,生于自瓶状细胞延伸而成的小枝梗顶端。

瓶状细胞多变化,由腹端逐渐变细,与主枝或侧枝着生的部位常对称成直角。

白僵菌可以在不同条件下通过产生分生孢子、芽生孢子、节生孢子、内生孢子、厚壁孢子、菌丝断裂等方式进行不同类型的无性生殖。

另外,白僵菌能通过不同的接合方式产生异核菌丝,异核体内的不同基因型的核融合可进行准性生殖。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侵入虫体,长出的菌丝体可分枝和再分枝。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在25℃,相对湿度90%以上,PH4.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菌丝在13~36℃间均能生长,生育适温为21~30℃,相对湿度为98%以上、PH4~5。

在30℃,相对湿度70%以下,PH为6的情况下,最适于分生孢子的产生。

白僵菌属好氧性菌,在培养基上可保持1~2年,在干燥条件甚至可存活5年,在虫体上可维持6个月,阳光直射很快失活。

分类由于白僵菌属寄生范围广,不同条件下可产生多种孢子形态,先后有许多新种出现。

目前被承认的白僵菌共有8种(李增智),包括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白色白僵菌、蠕孢白僵菌、粘孢白僵菌、多形白僵菌、蜘蛛白僵菌及苏格兰白僵菌等。

侵染及致病机理白僵菌寄主广泛,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及多种螨类,约200种以上。

必须要了解的新型的生物杀虫剂__白僵菌!

必须要了解的新型的生物杀虫剂__白僵菌!

必须要了解的新型的生物杀虫剂__白僵菌!必须要了解的新型的生物杀虫剂__白僵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半知菌亚门,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的真菌。

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农药中的白僵菌药剂特性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微生物杀虫剂。

菌落为白色粉状物,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

菌体遇到较高的温度自然死亡而失效。

其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

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生长菌丝侵入虫体内,产生大量菌丝和分泌物,使害虫生病,约经4-5天后死亡。

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

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

主要剂型粉剂。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白僵菌杀虫剂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磷翅目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玉米螟等,对松毛虫有特效。

(l)喷菌法。

菌粉用水溶液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1亿以上。

用菌液在蔬菜上喷雾。

(2)喷粉。

苗粉与2.5%敌百虫粉均匀混合,每克混合粉含活孢子1亿以上,在蔬菜上喷粉。

(3)将病死的僵尸虫收集研磨,配成每毫升含活孢子1亿以上(每100个虫尸加工后,兑水80-100公斤)即可在蔬菜上喷雾。

注意事项(l)家蚕养殖区不能使用。

(2)菌液要随配随用,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孢子过早萌发而失去治病的能力。

与化学杀虫剂混用,也应随配随用,以免孢子受药害而失效。

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3)白僵菌会使部分人皮肤产生过敏,如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使用时应注意保护皮肤。

昆虫病原真菌及其应用近代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趋向是细菌和病毒的研究快于真菌,直至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到因真菌引起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而引起重视。

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有利用虫生真菌的白僵蚕入药的记载。

冬虫夏草、僵蚕作为药物的记载都是虫生真菌的结果。

白僵菌和绿僵菌感染榕管蓟马成虫试验

白僵菌和绿僵菌感染榕管蓟马成虫试验

白僵菌和绿僵菌感染榕管蓟马成虫试验曾丽琼;何学友;蔡守平;黄素兰【摘要】采用孢悬液浸渍法测定了3株金龟子绿僵菌和3株球孢白僵菌对榕管蓟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筛选出MaZPTR-01-01和MaQZ-02为优良菌株,在接菌9 d后,此两菌株对榕管蓟马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了80%,僵虫率分别为68.68%和73.96%,LT50分别为6.08 d和5.25 d,均好于其他菌株.这两株绿僵菌感染榕管蓟马效果良好,在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榕管蓟马;绿僵菌;白僵菌;菌株;榕树【作者】曾丽琼;何学友;蔡守平;黄素兰【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7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是为害榕树(Ficus microcarpa)、垂叶榕(F.benjamina)、小叶榕(F.microcarpa)等的主要害虫之一。

榕管蓟马在福州一年发生13~15代,几乎全年可见[1],主要在植物嫩叶、幼芽、当年生的老叶上危害,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被害叶内以锉吸式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吸取汁液,被害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成饺子状的虫瘿[2],危害严重时造成树叶卷曲、畸形、变色、脱落,常以榕树幼苗受害较重,榕树制作的盆景受害更重[3],影响了榕树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_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_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收稿日期:2006-08-10基金项目:河北省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3220185D )作者简介:宋入梅(1980-),女,河北武安人,硕士,主要从事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工作单位为河北省邯郸市畜牧水产局;董建臻为通讯作者。

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绿僵菌后的病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宋入梅,王云滨,李瑞军,董建臻,李 静,王瑞晓(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甜菜夜蛾感染白僵菌和绿僵菌后,虫体颜色及外部形态均发生相应变化。

其组织切片观察研究表明:两种供试菌株的致病过程基本一致,只在侵染速度上有所差异:绿僵菌侵染速度较快,而且其破坏裂解组织的程度远大于白僵菌。

白僵菌菌株015处理24h 后肠道内未见萌发的孢子,组织没有发现变化;48h ,附着于甜菜夜蛾体壁外的孢子开始萌发;72h 体腔内明显的菌丝段,各组织器官均受到感染,之后进入体内的菌丝不断增殖,脂肪体、肌肉组织、消化道发生病变解体;120h 后,菌丝突破虫体,在体外形成菌丝层。

较之于绿僵菌菌株060,72h 时菌丝充满血腔,肠壁细胞也受到严重侵染,肠腔内出现菌丝,部分菌丝突出体表,菌株086,96h 时各组织均解体。

关键词:甜菜夜蛾;白僵菌;绿僵菌;外部症状;组织病理中图分类号:S43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91(2006)增刊-0171-04Study on H 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aphygma exigua (H ubner)I nfected by Beauveria bassiana and Metarhizium anisopliaeS ONG Ru-mei ,WANG Y un-bin ,LI Rui-jun ,DONGJian-zhen ,LI Jing ,WANG Rui-xiao(C 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 :Laphygma exigua Hubner was in fected by tw o is olates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and tw o is olates ofBeauveria bassiana.There were s ome changes in color and m orphology on the Laphygma exigua Hubner .The result ofParaffin sections showed that the invasion process by Beauveria bassiana were similar by Metarhizium anisopliae .But the invasion speed was different.The invasion speed of Metarhizium ansopliae was faster than Beauveria bassiana..The spore in the intestine was not bourge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aphygma exigua Hubner was not change at 24h.A fter 48h ,the spore was bourgeon on the cuticular.By 72h ,the hypha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blood and began to reproduced in hem ocoele.And then ,the fattiness ,muscle tissue and alimentary tract carryeg on a serie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hypha emerged through the cuticle and formed hyphal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ad insect 120h postinoculation.The hypha emerged through the cuticle when Laphygma exigua Hubner was in fected by Metarhizium anisopliae 060at 72h By 96h ,the organization of Laphygma exigua Hubner by Metarhizium anisopliae 086was destroyed entirely.K ey w ords :Laphygma exigua Hubner ;Beauveria bassiana ;Metarhizium anisopliae sym ptom histopathology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e Hubner )属鳞翅目(Lepidoptera )夜蛾科(Nocruidae ),是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

白僵菌详细介绍

白僵菌详细介绍

白僵菌
又名:杀虫真菌
【适用范围】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的应用。

【产品特点】
白僵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病原真菌之一,它符合生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即对温血动物和植物无害,容易人工培养,致病力强,防治害虫效果好,是一种广谱病原真菌。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无公害要求,除大面积防治林业害虫外,已扩展到防治果树、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害虫。

白僵菌主要通过接触从体壁侵入,也可经口、气门及伤口等途径侵入虫体内。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接触了虫体后,如条件适宜,即可在昆虫体表上萌发,借助芽管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和分泌毒素(白僵毒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干扰新陈代谢,2-3天后昆虫即死亡,死虫因体内水分很快被菌丝吸尽而干硬,产生分生孢子再感染其他的虫,对害虫次代还有持效作用。

白僵菌具触杀效果,对防治刺吸类和地下害虫是很有利的。

白僵菌的杀虫谱广,可寄生15目、149个科、700多种昆虫和婢螨类,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高粱螟、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象鼻虫、马铃薯甲虫、茶小绿叶蝉、天牛、美国白蛾、稻苞虫、稻叶蝉、稻飞虱等及蝼蛄、挤槽、金针虫、地老虎、韭蛆、蒜蛆等地下害虫。

【主要成分】白僵菌分生孢子、发酵代谢产物、固态发酵基质。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

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类: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卵孢白僵菌。

球孢、小球孢、卵孢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

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

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

卵孢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两种:一、白僵菌(beauveria)名称又为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

是生物源杀虫剂。

原药外观为乳白色粉末,制剂外观为乳黄色粉状物。

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植物源杀虫剂。

本产品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可以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白僵菌形态特征

白僵菌形态特征

白僵菌形态特征白僵菌(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它属于虫草科,是一种寄生性真菌,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

白僵菌在中国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食品保健品领域。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白僵菌的形态特征。

1. 外观特征白僵菌的子实体(子实体是指真菌的可见部分)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白僵菌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1.1 子实体大小和形状白僵菌子实体通常较小,直径约为2-6厘米,呈现出柱状或圆柱状的外观。

子实体表面光滑,并且通常有纵向纹理。

1.2 子实体颜色白僵菌子实体颜色因生长条件而异。

正常情况下,它们呈现出鲜艳的橙红色或红色。

然而,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它们也可以出现白色、黄色或紫色。

1.3 子实体顶端白僵菌子实体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小孔,这是孢子释放的位置。

这个孔称为颖孔,直径约为1-2毫米。

1.4 孢子囊在子实体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囊状结构,称为子囊。

每个子囊内含有许多孢子。

这些孢子是白僵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手段。

2. 细胞结构除了外观特征外,白僵菌的细胞结构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以下是细胞结构方面的详细描述:2.1 菌丝白僵菌生长时会形成一种分枝多样、丝状延伸的结构,称为菌丝。

菌丝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链条,通过生长和分裂来扩展其长度。

2.2 分生孢子器在白僵菌的菌丝上形成了许多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器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用于产生和释放孢子。

它们通常呈现为圆锥形或圆柱形,位于菌丝的末端。

2.3 孢子白僵菌的孢子是其繁殖的主要手段。

孢子是由分生孢子器产生的,它们非常微小,只有几微米大小。

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芽成为新的菌丝。

3. 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关系白僵菌的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生长环境相关的形态特征:3.1 温度白僵菌对温度非常敏感。

在较低温度下(约15-20摄氏度),其子实体通常呈现出白色或黄色。

绿僵菌与白僵菌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绿僵菌与白僵菌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绿僵菌与白僵菌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陈红梅(福建省三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365000)白蚁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虫之一,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其为害面积约占全球总面积的50%,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白蚁为害更为突出(李桂祥等,1989)。

福建省的白蚁种类之多位居全国第三。

由于白蚁的种类多、繁殖快、危害的范围又大,对建筑物、农林作物、水利、交通、文物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白蚁对森林树木、园艺作物的危害非常广泛,果树方面有葡萄、柑桔、荔枝、龙眼、李、杏、桃、无花果等;用材林方面有杉、檫、樟、桉、桤木、黑荆树等;经济林方面有油茶、油桐、板栗、茶树、桑树、咖啡、可可、橡胶等;绿化树种则有悬铃木、垂柳、凤凰木、白杨、剌槐等(林树青等,1988)。

其为害程度,轻则减产或影响生长,重则使植株死亡,特别是苗木和幼树更易遭受白蚁危害。

危害树木的白蚁种类很多,主要有土白蚁(Odontotermes )、大白蚁(Macrotermes )、家白蚁(Co p totermes f or mosanus Shiraki )、散白蚁(Reticulitermes )、树白蚁(Glyp totermes )、新白蚁(N eoterm es )、堆砂白蚁(Cryp totermes )、木鼻白蚁(Sty lotermes )与原白蚁(H odotermop sis )等。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 or mosanus (Shiraki )是福建省为害树木最严重的主要白蚁种类之一,也是危及三明市各地林木生产的主要害虫种类。

以药物防治树木白蚁为主的措施,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慢性中毒,因此,迫切需要探讨一类既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防治效果又好的替代农药(包括微生物杀虫剂),这也是林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最早发现绿僵菌属(Metar hiz ium )是梅契尼科夫,他在1978年从一批死亡的麦金龟子中提取到了绿僵菌。

白僵菌和绿僵菌不同菌株对橙斑白条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白僵菌和绿僵菌不同菌株对橙斑白条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vr e e g n t d v / l ra a d b o sa v u f n o B. a s r n iu n e a a s B. a / s av e. l i d n iasye a a o f bs/m a d l i a a i p ie a an t d y slr a s c rid o t ns l g s o a i B. a / a v e wa are u d/ tr u h d p i g i p r u p n in T e r s l h we h tt e c mu a ie c re td mo tl y o 且 d vd lr a a r d al h o g i p n n s o e s s e s . h e u t s o d t a h u l t o rc e r i o s v at f a i& ave W ga ul s y
M ea hii m io i g i s a v e o t c r a i i t r z u an s pl ae a a n t l r a fBa o e a d vd s
TONG e — a g W ngn ‘
( o syDsae n et C n o adQ aat eSao f inhn , inh n ,Fj n3 60 C ia F r t i ssadP s ot l urni t i o aeeg Laee g ui 620, hn ) e r e s r n n tn L a
d y atr io u ae i l Dp0 .r l s a d n a a e t f a v e i o u ae t a fe n l t w t c d l Bb - 6 I e mu e r i e c d v rr eo r a n l t d w h ' I a l c i

白僵菌绿僵菌

白僵菌绿僵菌

小麦白粉病
小麦锈病
稻瘟病
3、真菌与其它生物的区别
• 1)、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 2)、以孢子进行繁殖; • 3)、营养体简单,典型的营养体为菌丝体 ,少部分为原质团、单细胞; • 4)、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养方式 为异养型,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4、真菌的其它特性
• (1)种类多 • 真菌是一群数目庞大的生物类群,据估计全世界有真菌 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10万种,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在 8000种以上,占植物病害的80%。 • (2)分布广 • 分布非常广泛,从热带到寒带,从大气到水流,从沙漠、 淤泥到冰川地带的土壤,从动植物活体到它们的尸体均有 真菌的踪迹。因此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农田、果园、森 林、草原、空气、流水、海洋等场所。 • (3)生活方式多样 • 真菌有腐生、寄生和共生三种生活方式。腐生性的真菌最 多,寄生性和共生性的真菌较少。寄生性真菌中才可以引 起病害。
2、六界系统说
• 五界系统由于没有病毒、类病毒等非细胞 结构生物的分类地位,因此在五界系统的 最前面加上病毒界,从而构造了生物六界 分类系统。
植物界 菌物界(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动物界
虽然六界分类系统,将病毒界放在了五界之首,虽然可 以反映出生物从无细胞结构向有细胞结构进化,从单细胞向 多细胞,从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规律。但也间接给人 造成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病毒是低等生物,但从病 毒的生物特性来看,病毒跟低等生物有着很大区别,有些生 物特性比高等生物还高级,说它是高等生物吧,但它却没有 基本的细胞结构。因此病毒既不能说是低等生物,但也不能 说是高等生物,它的分类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为了结合五界、六界系统说的各自优点和克服不足, 一般将五界和六界结合起来,称为五(六)界系统说。目前 生物五(六)界分类系统在植物病理学中使用最为普遍。 目前,最新的分类系统还将生物分为八界,即真菌界、 动物界、胆藻界、绿色植物界、眼虫动物界、原生动物界、 藻物界(假菌界)。真菌(菌物)主要包括藻物界(丝壶菌、 卵菌)、原生动物界(粘菌、根肿菌)、真菌界(其它真 菌),但学没有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

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类: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卵孢白僵菌。

球孢、小球孢、卵孢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

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

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
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

卵孢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两种:
一、白僵菌(beauveria)名称又为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

是生物源杀虫剂。

原药外观为乳白色粉末,制剂外观为乳黄色粉状物。

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植物源杀虫剂。

本产品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可以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进而致死目标害虫。

外观为土灰色条状。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高温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

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土壤含水量5%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

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的速度缓慢,经4~6天后才死亡。

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
农药(25%对硫磷微胶囊、48%乐斯本等)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注意事项
(1)养蚕区不宜使用。

(2)菌液配好后要于2小时内用完,以免过早萌发而失去侵染能力,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3)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4)人体接触过多,有时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施用时注意皮肤的防护。

(5)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绿僵菌绿僵菌
中文通用名: 绿僵菌
类别:真菌杀虫剂
其他名称: 黑僵菌
性状: 本剂为活体真菌杀虫剂,真菌的形态接近于青霉素。

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

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

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5%。

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绿僵菌属半知菌类、丛梗菌目、丛梗霉科、绿僵菌属,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应用其防治害虫的面积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的一类真菌,通过体表或取食作用进入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不断增繁殖通过消耗营养、机械穿透、产生毒素,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使害虫致死。

绿僵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中国研究开发绿僵菌起步晚,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在菌株选育、生产工艺、剂型和防治对象上已有长足进步。

目前,重庆大学基因研究中心完成了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研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生产的产品已在国内多个省份示范试验。

与传统的化学药物不同,绿僵菌复合剂用虫生真菌消灭白蚁、蝗虫等害虫。

田间大规模应用试验的结果显示,绿僵菌能适用于室内外,在防治桉树白蚁方面具有用量少、成本低,保证苗木成活率95%以上的特点。

据悉,目前绿僵菌灭白蚁、蝗虫的方法已经作为国家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农田、林木、桥梁等多个领域的防治工作。

每株桉树增加2分钱的成本,就能使95%以上的桉树逃脱白蚁的摧残。

注意事项
应用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应与虫情预报、气象预报紧密配合,掌握好施药时机,才能提高杀虫效果。

绿僵菌剂加水配成菌液,应随配随用,不可超过2 小时,以免孢子发芽,降低感染力。

绿僵菌与少量化学农药混合施用,有增效作用,掺和3% 敌百虫有增效作用。

家蚕饲养区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