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梓莹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周家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周家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b5d57358195f312b3069a55d.png)
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课题一、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小数的知识。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体验到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归纳整理有关小数的知识,形成知识的体系。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猜价格”游戏。
教师出示毛巾,请学生猜猜价格(课件逐一出示条件)(1)比7元贵,比8元便宜。
(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那继续看条件)(2)其中有一个数字是0,去掉这个0不会改变数的大小。
(3)四舍五入后约是7元。
(4)这个小数再加上8个0.1可以得到一个整数。
(教师板书小数7.20)(二)、回顾引题刚才游戏中,我们猜到得7.20这个数,知道这是什么数吗?能快速说出几个生活中的小数吗?尽可能的关注一下小数位数的不同(学生快速说,师随机板书小数,(0.30.2520.900.8172.261.50915.09)像这样的小数还有多少?(数不清)看来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收获(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1、简单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展示着大家智慧的小数7.20,仔细看看它,回顾一下,她让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数学知识?如果需要可以举例说说2、重点梳理一个简单的7.20竟然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大家真的了不起,看看这些知识想一想: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一单元的知识有没有遗漏呢,请大家对照数学书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再次进行整理完善?(1)出示小组合作整理要求:A、快速翻阅书本p32-58,针对已有的这些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B、用图表、图形、文字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结(四)、巩固应用(出示课件)1、判断:(1)750/1000与0.75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2)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万分位。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龙平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龙平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f00d76f327284b73f24250b7.png)
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三溪小学龙平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10、100、1000等类似额度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问题。
2.能够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其他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一些用小数乘(除以)十、一百、一千等数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谈话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
(出示口算题)2.看来在计算一个数乘或者除以10、100、1000、10000这样的数时,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计算出结果也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怎样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揭示课题: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初步了解外币兑换师:丽丽小朋友写了一篇日记,在这个日记中就记录了她遇到的可以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去解决的问题。
我请一位同学帮忙读读日记。
(播放学生日记,生读,)问题1:为什么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呢?(生........)问题2:为什么要说是最新汇率呢?(师介绍:兑换的汇率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等)问题3:你知道1人民币等于0.1593美元是什么意思吗?(生.........)(二)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解决外币兑换的问题(1)师:解决1000元人民币的兑换(读日记)问题1:丽丽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问题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独立思考,然后列出算式,师巡视。
学生上台展示,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了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生:小数点的移动规律)(2)教学计算结果的“检验”读日记引出问题:怎样检验呢?提醒:检验计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是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肯四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肯四生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0c06e794ff00bed5b8f31d6e.png)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
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125×4+54340×2-120(90-25)×32.2.情境引入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
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
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代会兰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代会兰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4640c4673169a4517723a369.png)
教学课题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课时1主备教师代会兰教学目标1、巩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够熟练地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100、10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01、1001、1000 1……,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练习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旧知巩固,引入练习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一)复习旧知。
1、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老师带领小组成员展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成果(2)踊跃举手在班级中展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成果(3)龟兔赛跑抢答练习。
1、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探索解决问题(二)学习新知识1、大胆尝试,探索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1kg海水含盐0.03kg,照这样计算,1t这样的海水含盐多少千克呢?(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要求思考:你认为解答这题的关键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2)你能利用上节课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吗?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发言给同学听。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3)教师出示课件图例帮助学生解题。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学习45页例3(1)课件出示45页例3主题图让学生先说说主题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集体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4)教师用课件出示图例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思路的扩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47页第6、7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独立尝试解决。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获得的信息,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计算。
2、完成教材第47页第8、9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68c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f.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1设计说明例5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在比较中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1.注重审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没有认真审题就稀里糊涂做题。
比如例5情境图就隐含着两条数学信息,如果不认真整体观察就很难发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全员参与。
这里的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
在本节课中,学生审清题意之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
在交流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数学思考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激趣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预设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预设生:北海划船。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元巧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元巧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024bd140844769eae009ede0.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一第6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利用知识经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迁移的思考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情景导入】1.复习旧知(学生完成课件展示的练习)2.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有一位同学准备去美国旅游。
旅游总要买点东西,需要用当地的钱。
那么我们就要用中国的钱兑换美国的钱,也就是用人民币换美元,同学们看图。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师指名回答。
学生自由交流。
概括:(1).我知道了一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也就是1元人民币和0.1563元美元一样多。
我们的钱在美国买东西不方便,需要换成美元。
(2).我们需要兑换1万元人民币。
(3).问题是:1万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大家分小组交流一下吧。
二、【新课讲授】师生交流兑换的方法。
提问:谁说说怎么兑换呢?学生交流发言。
可能是:(1)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元×10000(2)也就是把0.1563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
(3)这个用乘法我知道,但是怎么算呢?(4)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乘10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5)老师补充,得数就是1563美元。
学生讨论后汇报。
归纳: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美元1563元,如果这是对的话,1元人民币可以换1563元的万分之一,就是把1563缩小到万分之一。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海梅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海梅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0cd6778ebed5b9f3f80f1c5f.png)
解决问题(3)人民币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进行整十整百人民币的兑换。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和日常十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学生学数学的习惯,用数学的习惯,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迁移能力。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计算下面各题。
0.48×10=0.48×100=0.48×1000=3.2÷10=3.2÷100=3.2÷1000=二、探究新知1.情景导入,我们去美国旅游,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方便人民币兑换--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6~9题。
教学目标:1.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
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小数点移动解决问题,当数位不够用0补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移动小数点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那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应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单位换算或人民币兑换)板书:人民币兑换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游玩,欣赏过很多美丽的风景。
老师相信你们不仅大开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
老师这有一幅图片,来看(PPT:美国哈佛大学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美国生活需要用当地的钱,你们知道美国用什么钱币吗?美元(稍作停顿5秒)谁还知道其它国家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和银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和银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7121f492fad6195f302ba663.png)
小数的近似数(例2、例3)教学设计金庄完小和银花教学内容:小数的近似数例2、例3教学目标: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数教学重点、难点: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以“亿”为单位的小数,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要求一、复习旧知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70000910000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400000000600000000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2(课件展示)(1)读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学生读题发现例题中数据较大,书写起来不方便,能把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一万分之一,也就是把小数向左移动四位,然后点上小数点。
(3)怎么表示384400km=38.44km正确吗?(4)应如何表示(因为把384400变为38.44在38.44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缩小到了原数字的一万分之一)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2、出示例3(1)读情图你能读出什么信息已知:木星离太阳778330000km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2)区分与上面的问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上面的问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题是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且保留一位小数(3)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为单位的数与用“万”为单位的数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一个小数表示的数,所以都应该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4)探索改写过程(学生独立尝试)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5)总结方法: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6)保留一位小数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三、总结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加上“万”字,把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加上“亿”字。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尚颖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尚颖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79a04c416c85ec3a87c2c5db.png)
实验小学公开课教学设计课题观察物体(二)学科数学教师尚颖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了解不同方向观察组合图形看到的形状同。
2.通过书空等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4.在操作中,发展合作意识。
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难点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多个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图形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准备学具:每人四个小正方体,10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教具:6个正方体平面图,及10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及12个磁力扣、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由观察一个小正方体切入本课:1.一个正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2.最多我们能一次看到物体的几个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由多个小正方体组合图形的一些知识。
二、板书课题三、活动过程:(一)观察两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图形1、动手摆①说摆法②小组活动(多种摆法)③汇报展示④根据老师的描述,闭眼说出它的正面、上面和左面的图形。
2、观察:逐一汇报每个图形看到的三个面并板书、板演3、训练学生按列说看到的图形。
4.快训。
(二)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观察由三个小正方体摆出的的组合图形教学过程1、动手摆①说摆法②小组活动(多种摆法)③汇报展示2、观察:3、快训。
(三)老师这有一个考眼力的题,如果给你出示图形的两个面所看到的图形,你能找到缺失的这个组合图形的全貌吗?那要知道我们摆出的由四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图形,我们至少要知道物体的几个面才能摆出来?(四)组织学习由四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图形1、动手摆①说摆法②小组活动(多种摆法)③汇报展示2、观察:逐一汇报每个图形看到的三个面并板书、板演3、训练学生按列说看到的图形。
4.快训。
四、练习:1、给了组合图形的两个面,你能找到老师缺失的那个立体图形吗?给了你正面呢?你能找到吗?要确定组合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知道几个面的形状?教学过程2、看一看,说一说:3、下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请你把它摆出来。
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玲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玲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f848c311e53a580216fcfee0.png)
(每筒12个)
(1)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25 =(8+4)×25 =8×25+4×25
=200+100
=300(个)
× 12×25
=3×4×25 =3×(4×25)
=3×100
12×25 =10×2×25 =10×(2×25)
=10×50
=300(个)
=500(个)
小试牛刀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小试牛刀
1.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000÷125÷8
=2000÷(125×8) =2000÷1000 =2
智力 大拼 比
在下面的等式○里,填上运算符号
64000÷125÷8 = 64000 ÷○(125 ×○8) 3200÷(40 ×8)= 3200 ÷○ 40 ÷○ 8 5600÷25÷4 = 5600 ○÷( 25 ×○ 4 )
答: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25册。
我们学了加减乘除的一些简便计 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多动脑筋, 灵活运用,有时在一道算式中要 运用几个运算定律,在计算 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计算。
15×2= 30 25×4= 100 125×8= 1000 12×30= 360 18×20= 360 24×40= 960
25×4= 100 25×8= 200 125×4= 500 125×8= 1000
记住!
这些算式是我们做简便计算题的好朋友, 我们要永远记住它!
(每筒12个) (1)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2)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3)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4)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5)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6)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少花了多少钱?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呼延慧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呼延慧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e3bc2791fc4ffe473268ab63.png)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
【教学目标】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探究和解决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方法,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及探索规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学会解决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方法,正确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些小数去掉小数点,原数大小有什么变化?0.70.6040.562.把下面的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引入新课:计算这些算式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得到结果,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根据移动小数占就能解决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情境图。
(1)仔细观察,看看外币兑换处的阿姨遇到了什么间题?从图中你还知道些什么信息?(2)指名回答后师提问:知道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你能帮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该怎么解决呢?(3)多指几名学生回答,师归纳: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1万元人民币就是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就是0.1563×10000;也可以看成是求10000个0.1563美元是多少,列式为0.1563×10000。
(4)第二个因数是10000,乘这么大的数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交流。
(5)小组代表汇报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4位。
(6)这样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小组内交流检验。
2.出示教材第45页“做一做”。
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张A4纸有多厚?这样的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同时指名学生板演),完成后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再指名两三个同学说算法,再集体订正。
3.师评价,归纳后提问: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在你学会了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1011001100010.0.050.005323.20.320.0.060.00611111001吗?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册 九 总复习《解决问题》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册 九 总复习《解决问题》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26738227916888486d769.png)
小学数学北京版四年级下册九总复习《解决问题》公开课优质课
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植树中三类问题不同种情况中数量关系。
2、能够独自审题后正确画示意图,探索数量间的数量关系。
3、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较为抽象。
学生在之间已经掌握了份数、每份数与总量的关系,因此在植树问题中,对于“全长÷间隔长=间隔数”这一数量关系能够很容易理解。
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对于题目中所给的问题不能准确判断,是植树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
因此在找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上很容易出错。
3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画明白示意图(需要其中一小部分即可),明确两个数量关系: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以及“全长÷间隔长=间隔数”的关系。
难点:明确题意并能正确判断问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之前讲过的植树问题。
有哪几类呢?(三类) 活动2【讲授】新授
1、现在跟老师再来复习一遍我们的三种情况。
(过程中板书)(学生边回忆边看PPT回答问题)
2、师:通过刚才的进一步观察,你能发现这三类中什么是相同的吗?
(1)如果已知全长和间隔长(板书),间隔数怎么求?
(2)那如果想要求两棵树之间相距多远,是在求什么?应该怎求?
(3)要想求全长,应该如何求呢?
3、同学们。
其实你们认为植树问题难吗?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使得问题就不复杂了么?。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张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张英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12432416be23482fb4da4ced.png)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先读一读下面的数,再按要求写数。
1.2010年上海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约七千三百零八万次。
横线上的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太阳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三十八万九千千米。
横线上的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习例2:出示数据和问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1)提问:把384400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和同桌讨论交流,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
(2)同桌交流(3)汇报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4)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师: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2.学习例3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1)交流并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2)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讨论:读一读等号左右俩边的数有什么感觉?师:当数据较大时我们为了读写方便可以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师:看着这俩个数的改写你有问题要问吗?生提问生解决。
(3).小组讨论:为什么改写后7.7833亿千米与近似数7.8亿千米两个数的区别,第一步用“=”连结,而第二步用“≈”连结?(第一步是把“千米”改写成“亿千米”,所求的是准确数,所以用“=”连结,第二步是求近似数,因些要用“≈”连结。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能芳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能芳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21bc08c32b160b4e777fcf77.png)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3【教学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知识,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2.体验观察、概括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情景图。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明明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生: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明明想知道用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3、对于“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你是怎么理解的?(1元人民币和0.1563美元同样多)4、问题:1万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小组讨论一下,再列出算式。
(生回答:0.1563×10000=)5、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生:1万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10000。
)6、怎样计算呢?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生:可以根据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
乘10000就是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师板书:0.1563×10000=1563(美元)7、怎样检验我们算的对不对?(生: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看是不是0.1563。
)8、延伸分别用人民币10元,100元,1000元兑换美元,各可以兑换多少呢?(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算式是怎样列的?)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引导学生看图,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列式,教师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市一等奖】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522c3b9ef5335a8102d220fe.png)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重视课前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此,课前让学生按照学习内容收集相关的汇率知识,可以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提高其自学能力。
2.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本节课教学时,通过呈现数据,让学生进行观察,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同时让学生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加深对外币兑换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
3.突出学科特点,培养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严谨的思维,合理的推理都是不可缺少的数学素养。
基于以上认识,尽管本节课知识难度不大,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实例让其口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这些训练都能较好地凸显数学学科的特点。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相关的汇率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3分钟)1.直接说得数。
0.36×100= 4.08×1000=30.2÷100=12÷1000=2.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2)把3.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3)把0.03扩大到它的()倍是30。
学生回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4.谈话引入师:谁知道一些关于货币的知识吗?预设1:我知道美国用美元,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等。
预设2:我还知道:如果我们去这些国家旅游,就不能直接用人民币购买当地的商品,要使用当地的货币。
预设3:货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
师: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和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牛岩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牛岩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4c076dd23b3567ec102d8ad9.png)
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准备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前口算(通过每节课这样的课前口算,提高孩子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也能使孩子很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刚才有的同学很快就算出了结果,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计算的)二.出示目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出示课题,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找同学读)(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知道这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学习才更有方向性。
)三.创设情境,小组合作1.出示主题图,李叔叔出国旅行要带些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我们来帮帮他好吧?2.通过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赶紧写在你的题单上,写完后和组内同学交流。
四.小组交流,汇报成果1.小组汇报,0.1568×100.1568×1000.1568×10000.1568×10000(板书)对于这些小组汇报的结果你同意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我想知道10000元人民币换成美元怎么换来的)2.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出门不能带太少的钱,也不能带太多,这节课就以10000元人们币能兑换多少美元这个问题为例,我们来重点解决?你能例算式吗?能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吗?(找学生说算理)谁来说说计算的结果?你是怎么算的?(通过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五.小结规律,出示幻灯片。
问题解决完了,每次做完题老师说的最多的是什么?(认真检验)你有什么办法来检验李叔叔兑换的钱正确呢?(可以用换的1563美元÷10000,看等于0.1563吗)1563÷10000你是怎么计算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出示幻灯片六.课堂练习。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春莹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春莹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614d7df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f.png)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李春莹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小数的近似数-------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在生活中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下面我来考考大家;1、(示课件)先读一读下面的数,再按要求写数。
(1)2010年上海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约七千三百零八万人次。
横线上的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2)太阳的直径大约是一百三十八万九千千米。
横线上的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2、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二、探究新知1、探究例2、(1)(出示例2课件)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学生汇报得出数据和问题。
(3)同桌合作学习研究汇报,说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演示说明: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2、探究例3、(1)(出示例3课件)观察,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学生汇报得出数据和问题。
(3)独立完成问题1,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要求保留一位小数,你该怎么办?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板书。
3、求近似数与改写的区别问题:在上面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有的则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示课件)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从意义上、方法上、符号上、小数末尾0的处理上说明。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池素丽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池素丽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e2c33b630066f5335a81216d.png)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再求近似数。
2.通过学生的探索,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迁移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0000320000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9000000001500000000(课件出示,指名答。
)师:把一些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我们都会了,那么,怎样将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2。
(课件出示)(1)从图中我们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384400km,数据比较大,书写起来也不方便,你能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吗?(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尝试把上面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4)小结: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师过度: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2.学习例3。
(课件出示例3)(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请同学们试着独立完成。
(3)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那么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呢?(4)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你能写出改写过程吗?①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
(指生黑板上写)生板书:778330000km=7.7833亿千米②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梓莹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陈梓莹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4f45587ef8c75fbfc77db2ec.png)
布置作业
作业: 第47页练习十一,第7题、第8题。
课堂练习——2、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数字 2.001 × 10 =20.01 0.0134 × 100 =1.34 8.4 ÷ 10 =0.84 28 ÷ 1000 =0.028
课堂练习——3、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后各扩大多 少倍?
(1)0.6 扩大10倍
(2)2.05 扩大100倍
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答:100kg小麦可磨85千克面粉,1000kg可 磨850千克面粉。
典题精讲 (P45 做一做) 100张A4纸摞起来厚1cm,1张A4纸有多厚?
1÷100=0.01(cm) 答:1张A4纸有0.01cm。
小数点向左移, 整数数位不够 时,要用“0” 补足。
一个数除以100,就是把它缩小100倍,将小数点 向左移动两位。
典题精讲
甲数是0.35,缩小到它的
1 10
和乙数相等。乙数是多少?
0.35÷10=0.035 答:乙数是0.035。
课堂练习——1、判断 (1)3.06去掉小数点后所得的数是原数的100倍。(√) (2)一个小数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0.375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37.5。(×) (4)10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它的大小不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解决问题
复习旧知——1、计算
9.99×10= 99.9
99.9÷100= 0.999
课堂练习——2、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数字 0.29 × 100 =29 0.0135 × 1000 =1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在学习使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来计算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
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好的学习方法。
并练习使用,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3.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
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将知识引入生活,用该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计算:
9.99×10=
99.9÷100=
2、在圆圈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二)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与其他钱币的换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同学到银行去兑换美元的过程。
(教师出示课件)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1、教材第45页例3.
(1)教师请学生齐读题,并提出思考问题:怎样进行兑换?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那么1万元人民币就是(1×10000)元,所以也应该是(0.1563×10000)美元。
(2)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动手写一写,算一算。
(3)教师板书:0.1563×10000=1563(美元)
(4)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进而揭示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再用其他例子验证。
2、教材第45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提出思考问题:要求1张A4纸有多厚,应该用什么方法?(除法)
(2)学生独立列式:1÷100.
(3)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100,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学生独立得出答案,全班订正。
(5)针对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整数数位不够的情况,教师向学生强调这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3、典题精讲
(1)学生读题,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将一个数缩到它的几分之几,就要用什么方法?(除法)
(2)列式:0.35÷10
(3)分析计算方法:将一个数除以10,就相当于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三)课堂练习
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趁热打铁挑战一下自己吧!
有没有信心呢?
1、判断
2、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数字
3、下面各数去掉“0”后大小有什么变化?
4、解决问题
(1)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分析:单位不一致,需要单位换算,每千克可磨面粉数×小麦数量=面粉数量。
1吨=1000千克
0.85×1000=850(千克)
答: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850千克。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表述:
1、将一个数分别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时,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
…也就是把其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
2、将一个数分别缩小到原数的
101、1001、10001
…
时,就是把这个数分
别除以10、100、1000…
…就将其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点向左移,整数数位不够时,要用“0”补足。
(六)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万元=10000元
0.1563×10000=1563(美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景,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的移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让学生
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来源:21·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