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

(5)

(6)

学案编号:15 时间:2016年 12月 姓名

九年级化学莞高班第十四讲

课题

推断实验题 课型 达标

学习目标

掌握推断题常见突破口 重点难点 推断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重要方程式

1、1、⑴ ⑵ ⑶ ⑷

(5) (6)

2、⑴

3、固体颜色:红色:

黑色:

4、同种元素组成:

5、二氧化碳的吸收: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 2,溶液变为红色:

(2)通入CO 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3)刚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过一两天墙壁会出汗的原因

(4)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 重难点突破

突破一:推断题

例1:有一无色液体A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② + E ①

通电

+黑色固体G

△ ④ +黑色固体G ,点燃⑤

A B 黑 色 固体D 高温③

红色固体E

+气体H

F A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丙为黑色固体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

(3)将A、C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填名称);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4、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色金属;(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B为;甲为。

(2)H和E反应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甲+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甲C

甲E

D

突破二:气体制备实验题

例1:

(1)把H与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C至H”中选择仪器(填序号)组装一个同样功能的装置;若用H2O2和MnO2制取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E(或F)和____组合。(2)若用图Ⅰ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_(填“a”或“b”)。

(3)用图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 _,应作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下图为制取H2并还原Fe3O4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

.......组合部分相当于上图装置(填字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若现象为,则气密性良好。

举一反三

1、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填写甲或乙),其具体优点是.(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如图装置(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

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__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改正的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G装置,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气体应该从____端通入;也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端通入.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也可以氧气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亚硫酸(H2SO3)。

(1)试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与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反应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硫时,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____装置(填代号,下同);收集二氧化硫气体时应选用下图所示_______的装置。

(3)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气体常温下混合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气体不能被稀硫酸吸收,可被水吸收,用碱液(如NaOH)吸收效果最好。因此我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_______洗气装置(填代号),在洗气时,二氧化硫气体应从该装置的_______端通入。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与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相似)

突破三还原氧化铜实验

例3 如图是一气化碳与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的实验装置.

(1)A处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一气化碳具有_________(A.还原性、B.氧化性).

(2)B处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装置考虑的不周全、缺漏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的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弥补的措施是在C处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点燃A处酒精灯,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正确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停止通入CO,后熄灭酒精灯.

②先熄灭酒精灯,后停止通入CO.

③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CO直至试管冷却,并点燃C处排出的气体.

举一反三

1、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实验刚开始时,应先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强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CO的有关性质,根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弹簧夹①还是②_____,为什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是先夹上弹簧夹①还是②_____,为什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在导管a、b处都需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反映实验目的.符合如图装置的设计意图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③说明CO得氧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空气污染.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基础巩固

突破三、探究题

例3

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_,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______.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②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举一反三

1、小强、小明和小梅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小强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小明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小梅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实验装置如下

图(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强的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

是;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

是;如果小梅的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据上述实验及学习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2、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资料: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有吸水性]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碳的氧化物成分是一氧化碳;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碳的氧化物成分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三,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______;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F装置中______.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

(3)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三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问题讨论]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初三化学_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实验专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专题附答案 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 2H 2O ;乙COH 2O ;丙NH 3CO 2H 2O ;丁CO 2COH 2O . 你认为丙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 A 、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否. (2)实验中用纯净0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杂质,会引起实验干扰. (3)实验中观察到A 中无水CuS04变蓝,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乙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 2===CaCO 3I +H 2O 、高温 Fe 2O+3CO 高温Fe+^CO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 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第一是提供足够多的空气或者氧气,第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的接触面积. 2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 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至耳IT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IT 除去氧气f 局司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 装置的作用是出去二氧化碳气 体A 装置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变化气体.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图C 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B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 甲烷 燃烧f

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

(5) (6) 学案编号:15 时间:2016年 12月 姓名 九年级化学莞高班第十四讲 课题 推断实验题 课型 达标 学习目标 掌握推断题常见突破口 重点难点 推断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重要方程式 1、1、⑴ ⑵ ⑶ ⑷ (5) (6) 2、⑴ ⑵ ⑶ 3、固体颜色:红色: 黑色: 4、同种元素组成: 5、二氧化碳的吸收: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 2,溶液变为红色: (2)通入CO 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3)刚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过一两天墙壁会出汗的原因 (4)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 重难点突破 突破一:推断题 例1:有一无色液体A ,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② + E ① 通电 +黑色固体G △ ④ +黑色固体G ,点燃⑤ A B 黑 色 固体D 高温③ 红色固体E +气体H F A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丙为黑色固体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 (3)将A、C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填名称);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⑤ 4、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色金属;(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B为;甲为。 (2)H和E反应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甲+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甲C 甲E 乙 丙 D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初三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初三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碳和碳的氧化 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 B.在炉子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 D.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毒气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4.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5.碳单质存在形式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下图中体现活性炭用途的是()

A. B. C. D. 6.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7.下列关于对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 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 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8.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 A. CO2可以使人窒息 B. CO2可以作气体肥料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1 .(2013 •营口)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A 、E 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 ,则装置F 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 ”或“b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若用F 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 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13•咸宁)如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择仪器后,连接装置并检查 . (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 (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13•绥化)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4)如图的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溶液(用化学式填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看到紫色石 蕊试液变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2013•陕西)化学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探究实验: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验证实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请解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1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试管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说明石灰水未变质 说明制的气体中有 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出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有HCl气体有HCl气体

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碳及化合物性质探究

初三化学一模复习专题:碳及化合物性质探究 1、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①点燃两支梯形架上的蜡烛(如右图),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②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 里(如右图);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 题: Ⅰ.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如 图所示)。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①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它们分别是: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Ⅱ.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所 示);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①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化 学式),C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通过D处现象得 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②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4、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中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C装置 的作用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实验二中,先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目的是;D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的作用是。 ④设计实验证明储气装置中的一种气体成分。 步骤现象及结论 a 石灰石 石蕊石灰水 实验一 木炭氧化铜 储气装置 E F 实验二 CO2 稀盐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12 O~16 Ca~40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 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 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 为()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 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 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 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 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CO和CO2 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1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错误;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错误; C、有机物数目异常庞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正确; D、氦原子与氖原子性质相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稳定结构,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可以导致酸雨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正确;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氧化铜,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 D、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其溶于水,pH≈5.6,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酸雨的pH<5.6,错误。故选A。 3.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 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 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4.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石墨连接在电路 中 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B.产生耀眼白光,生 成白色固体 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 色 D.灯光亮了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 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 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故选C。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除去CO 气体中的少量CO,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2 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2.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3.“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当温度及压强达到一定值时,二氧化碳形成气态和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它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流体之一,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B.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 C.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 D.该物质为混合物 4.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甲图装置的气密性,并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图像记录如乙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0 s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由0~20 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C.由20~80 s的图像可知,该同学推(拉)注射器活塞后,立刻松手 D.若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注射器中装有水,则只要测量出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 5.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的辩论赛中,某小组为正方(空气中氧气会耗尽),下列事实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地球人口增多,其呼吸和所用的燃料越来越多 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达30%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KC1O 3并用排水法收集O 2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C.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先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并迅速将燃烧匙放入集气瓶中,再夹紧弹簧夹。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 2中混有少量的 CO,可通过点燃混合气体的方法把 CO 转化为 CO 2 B.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 D.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8.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1.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灭火B.生产汽水C.气体肥料D.供给呼吸 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5.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仪器连接 C.加入药品D.收集气体 7.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8.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

碳及碳的氧化物推断题

2013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1) ——碳及碳的氧化物、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物质的特殊性质: 黑色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作建筑材料的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制作发酵粉的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作光合作用的气体原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相同组成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具有相同组成的液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_ 。相对分子 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①写出有特殊反应条件(高温、通电、催化剂)的分解反应 ②课本出现过的置换反应 例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 质的知识网络(“T”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密度最 小的气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B 是 (1) A 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2 It C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 练习1.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 C 是单质, 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 (1) 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_ 、C _________ 、D _________ 。浅绿色溶液 B 中溶质的化学 式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 S D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2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 A B C 、D 、E 为化合物,且 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 C 、丙均为黑色粉末,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 和D,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练习2 . A 是常见金属单质,B 、C 是非金属单质,且 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 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 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 的优点。 解题步骤: (1) D 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 T 甲+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T E : ________________ _ _ _ 甲 T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B ]- A - f ----------------------------------------------------------- 叵- (3 — ® ------------------- 高温 化物。试回答 (1) 推断C 、甲、乙的化学式.为:C _____________ ,甲 __________ ,乙 _________ ;

2020年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H 3+HCl=NH4Cl B.H 2CO3=H2O+CO2­ C.Cl 2+2KI====2KCl+I2D.MgCl 2 +2NaOH====2NaCl+Mg(OH2)↓ 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安装好仪器②注入稀盐酸③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气密性⑤收集气体.以上操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①④③②⑤ 3.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 B.C、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4.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起到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利用石墨: A.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B.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C.密度小D.导电性 5.下列气体能用集气瓶开口向下法收集的是() A.N2B.O2C.H2D.CO2 6.使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①固体锌粒与稀硫酸溶液制取并收集氢气(密度最小) ②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 ③KMnO4制取、收集氧气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收集氧气 A.①B.②④C.①②④D.都不正确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第1页共9页

第 2 页 共 9 页 A .2CO 不能燃烧 B .2CO 不支持燃烧 C .2CO 密度比空气大 D .蜡烛燃烧生成2CO 和2H O 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可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9.如下图所示的4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A .该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 .烧杯b 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常温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说明通常状况下 CO 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10.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墨汁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 A.字画保存得好 B.因为墨汁是黑色,黑色不易褪色 C.颜料的质量好 D.墨汁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A.还原 B.吸附 C.导电 D.消毒 3.(浙江宁波)下面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4.(湖南邵阳,改编)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煤炉旁放一盆水来防止CO中毒是不科学的 5.(陕西)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 的各项对比中,有错误的是( )

6.(重庆B卷,改编)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Y可以是Ca(OH)2溶液 D.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发生了反应② 7.下图中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注:NaOH的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A.装置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B.装置②: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C.装置③:制取氧气 D.装置④:干燥、收集CO2气体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专题 例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 (1)A是CO 漏斗内应注入。 (2)B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的现象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故可用来。 (5)链接问题:从A瓶中放出的CO2是否纯净干燥吗?答。若要制取纯净干燥CO2,我们可以把B、C两瓶中的试剂换成饱和NaHCO3溶液(能吸收HCl气体)和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此时A瓶中一定盛,B瓶中一定盛;若试剂位置颠倒,则不能达到的目的。

例3、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存在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练习 1、下列实验装置甲和乙分别表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和CO还原氧化铜,请观察比较,回答问题 甲乙 (1)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表现出C和CO都具有性;但反应条件有差异,说明;实验现象也相似,即 (2)从装置看,甲和乙都将导管尾部插入澄清石灰水,目的是证明有生成,为防止CO污染环境,在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处应放;从操作步骤看,甲实验在结束时需注意先再 而乙实验在开始时需注意先再,以防止爆炸;在结束时需注意先,待试管冷却后再,以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

甲 乙 2、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实验与结论]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 。 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止水夹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图19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保定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题(提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证明CO2密度比

空气的大 3.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H2O、CO2、KMnO4和O2中均含有氧元素 B.变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KC1O3)都属于化合物 D.微粒观: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B.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60分子 C.转化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3g镁在2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5g氧化镁,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O2可助燃,CO2可灭火 B.乙炔(C2H2)与O2反应产生高温时,生成物只有CO2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实现O2和CO2的相互转化 D.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是维持空气中O2、CO2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的主要途径 6.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小木条 B.食盐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C.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铁粉和碳粉——加水,观察能否溶解 7.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的鉴别 B 环保知识 蔗糖和食盐:看颜色 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积极植树种草减少雾霾:用燃烧法处理秸秆 C 物质的宏观组成 D 化学史 ①氮气是由氮元素构成的 ②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元素①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 ②门捷列夫: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