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正式)
中低渗枯竭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难点及对策
0. 62
5. 4
5. 0
如果水平井采用 62 mm 油管采气 ,井口压力为 2. 9 M Pa ,地层压力为 5~8. 5 M Pa 时 ,考虑了最小 携液量及冲蚀流速的影响 ,水平井采气能力为 (4~ 13. 1) ×104 m3 / d 。 2. 2. 4 下限压力 ZL 油气藏为低渗油气藏 ,按照国外经验 ,此类 油气藏的库容利用率比较低 ,一般在 30 %左右 ,按照 ZL 油气藏的 11. 94 ×108 m3 库容计算 ,30 %的工作 气量为 3. 58 ×108 m3 。对应的储气库运行压力区间 为 6~8. 5 M Pa 。故储气库下限压力取 6 M Pa 。 2. 2. 5 工作气量和垫气量 根据储气库运行压力区间可以得出 ,储气库的 供气气量为 3. 58 ×108 m3 ,垫气量为 7. 82 ×108 m3 。 2. 3 ZL 油气藏建库方案设计 2. 3. 1 储气库运行方式与周期 ZL 储气库设计用于季节性调峰用气 ,气库运行 采取先注气 ,后采气 。采气期为 : 11 月 15 日~3 月 15 日 ,共 120 d ;注气期 : 4 月 1 日~10 月 31 日 ,共 200 d ;由于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储气库采用相对平 稳的均匀注采方式 ,储气库日采气量稳定在 300 × 104 m3 ,日注气量稳定在 179 ×104 m3 。 2. 3. 2 注采层系划分 根据 ZL 油气藏的储层展布规律 ,储气层沉积厚 度在 50 m 左右 ,砂体厚度 30 m 左右 ,最厚可达 43. 4 m ,但整个砂体互为连通 ,为同一渗流系统 ,因此作 为一套开发层系进行开采 。 2. 3. 3 井位部署 注采井布置在构造高部位和储层厚度大 、物性 较好的区域 ,以发挥气驱重力作用和提高储气库注 采气能力 。以井组为单元 ,每个井组井数 6~8 口不
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丁国生,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博士;长期从事地下储气库的规划、研究与设计工作,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地下储气库研究中心副主任。
地址:(065007)河北省廊坊市万庄44号信箱储气库中心。
电话:(010)69213415。
E -mail:dg s69@petr 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丁国生 王皆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丁国生等.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天然气工业,2011,31(5):87-89.摘 要 到2020年,中国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需求量将超过500@108m 3,其中60%~70%的工作气量将通过枯竭型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而获得。
为此,分析指出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建设与气藏开发本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两者在建库与开发条件、开采方式、设计准则、运行过程、工程要求、储层改造及监测7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在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过程中,不能照搬气藏开发的模式,必须关注地下储气库建设的5个关键问题:库容参数设计、井网部署、气库安全、气库监测和气库运行优化。
做好以上5个方面的工作,将会大大缩短建库周期,提高枯竭气藏改建储气库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枯竭气藏 地下储气库建设 气藏开发 差异性 库容参数 井网部署 安全 监测 库群优化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05.023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产业中上下游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地下储气库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的地下储气库绝大部分是由枯竭气藏改建而成的,根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需求量将超过500@108m 3[1],而其中60%~70%的工作气量将通过枯竭气藏改建而获得,因此,抓住枯竭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关键,做好枯竭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对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枯竭砂岩型储气库结盐机理及处置措施
枯竭砂岩型储气库结盐机理及处置措施摘要:文96气藏改建储气库后随着注采交替运行,因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注采过程中大量天然气对地层水强烈的抽提作用,导致盐垢极易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且在井筒、炮眼以及近井地带等生产设备或生产通道内沉积堵塞,进而严重影响储气库正常生产。
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地层结垢实验及建立气井井筒结盐预测模型,明确储气库注采交替生产模式下地层及井筒结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处置措施。
优选与地层水配伍性好,清防盐效果好的抑盐剂,并通过现场实施达到减缓注采井结盐速度和疏通气流通道目的,降低结盐对储气库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储气库;地层结盐;井筒结盐;抑盐剂;防治措施0 引言文96气藏类型为弱边水、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1],注采层系ES2下1-4、8~ES3上1-3砂组。
储层属中高孔隙度、中高渗储层,砂体连通性好,地层水为CaCl2型,总矿化度为26-30×104mg/L,CL-含量为16-18×104mg/l,属高矿化度地层水。
气库运行至第四周期发现部分注采井井筒结盐,随着注采交替运行,结盐情况逐渐加剧,表现在结盐井数增多,通井遇阻位置逐年上升。
注采井中轻度结盐井3口,重度结盐井有5口。
注采效率与应急调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且维护成本高,直接影响储气库库容,甚至可能导致储气库寿命缩短。
1 结盐类型确定该储气库地层产出水中含有Ca2+、Mg2+等成垢阳离子以及SO42-、HCO3-等成垢阴离子,且取出的垢样在水中完全溶解,为可溶性盐垢。
根据注采井12水样分析,氯根含量占62.03%,钾钠32.63%,钙5.27%,三者总占比99%,形成的盐垢主要是NaCl、KCl、CaCl2三种可溶性盐。
其中NaCl溶解度最小,也是最早析出和析出最多的成分,因此将NaCl作为注采井结盐分析的主要考虑成分。
2 气井结盐机理2.1地层结盐机理选择文96储层天然岩心,通过室内模拟地层条件下盐垢形成实验,由岩心渗透性的变化反映结盐对地层的危害[2-3]。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标准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标准版)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
因此,应从钻井设计、施工作业、设备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此部分内容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钻井专业书籍)。
(1)井口集输方面安全对策措施:①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用双向屏蔽暂堵技术对储层进行保护,防止在钻井完井期间对产层造成较大伤害。
②采用耐腐蚀材料生产的管柱,并且油套环空充填防护液。
③井口布置方案采用丛式井组,井口采气树采用法兰式连接双翼双阀结构。
④选用的地面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a.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可以自动关井;b.在井口压力异常时,可以自动关井;c.在采气树遭到人为毁坏和外界破坏时,可以自动关井;d.在发生以上意外,自动关井没有实现时,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井时,可以在近程或远程实现人工关井;e.能够实现有序关井,保护井下安全阀。
⑤开井前必须先检查流程,重点检查分离器、安全阀和压力表,进站前要确保井和站内的各项联系;同时各设备、仪表、流程必须保证完好、准确、灵活、可靠及畅通。
⑥气井在未进行清水或泥浆压井时,严禁在井口装置无控制部位动火及进行维修作业。
⑦井口放空管道必须固定后方可使用。
大庆油田利用枯竭油藏建设战略储气库可行性浅析
大庆油田利用枯竭油藏建设战略储气库可行性浅析作者:朱天玉林立君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4期一、引言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自1960 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23 亿吨,累计上缴利税等资金超3 万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作为一个老油田,大庆油田已经持续开发建设了58 年,产量从5000 万吨高产稳产27 年之后,逐渐降至了3000 万吨年产量的级别,并且产量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大庆油田目前面临的最大矛盾是资源接替的矛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对天然气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结合目前大庆市资源接替的最大矛盾,在大庆市推动天然气工业发展是解决大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正确方向,作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重要节点和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庆油田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储气库尤其是战略型储气库,不但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提高天然气供应连续性,同时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大庆市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二、可行性分析大庆油田利用枯竭油气藏建设战略储气库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未来天然气工业发展提出了储气库建设的要求,二是大庆本身地质资源具备建设大型储气库的优势条件,三是大庆拥有油气田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势利用,四是大庆油田目前油气田开发人才储备有利于储气库的建设开发管理使用。
1. 对天然气需求方面目前,我国为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正在大力推动发电燃料由煤转变为天然气,加大力度推动使用天然气为工业、民用燃料的各项举措,预计到2030 年我国天然气总的需求量将达到6000 亿方,届时天然气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之一,正因如此根据国家天然气发展计划,我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东线购销协议》,中俄东线合同气量为380 亿方/ 年,5年渐增期气量分别为50-100-150-220-300 亿方/ 年,第六年后合同气量稳定为380 亿方/年。
吉林油田枯竭型气藏储气库固井技术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2024年第02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2.024吉林油田枯竭型气藏储气库固井技术贾聚全(吉林油田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0)摘要:地下储气库运行时井筒需要承受注采交变载荷,对一次固井质量及水泥石长期性能要求高。
枯竭型气藏储气库固井施工过程中存在漏失、井筒封闭困难、注采管柱要求高等技术挑战。
为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从分析储气库井井口带压原因出发,通过优选韧性材料和韧性水泥浆体系、采用凝胶堵漏技术、优化固井施工参数等措施,保障了吉林油田双坨子储气库一期工程3口先导试验井各层次套管固井水泥浆一次返地面,固井质量合格率为100%,固井胶结平均优质率达到75.03%。
关键词:储气库;韧性水泥;凝胶堵漏;顶替效率中图分类号:TE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2-0088-03当前国家将油气储运的重点工程作为油气工作的重点事项,其中吉林双坨子储气库为在建储气库重点工程之一。
双坨子储气库分2期建设,一期工程涉及新钻井3口,其中泉三段1口定向井(坨库X1)、泉一段1口水平井(坨库X2)和1口直井(坨库X3)。
要保证储气库井的长期安全运行,不发生天然气泄漏等严重事故,首先要确保套管及环空水泥环长期有效密封。
从分析储气库井井口带压原因出发,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才能保证储气库井筒密封的完整性。
1 储气库井井口带压原因分析及预防带压措施分析各储气库建设和运行情况,储气库井环空带压主要原因如下:①油管和套管泄漏。
由封隔器密封失效或内管柱螺纹丝扣连接差等情况引起。
②固井时钻井液顶替效率差。
提高顶替效率是保证层间封隔和防止环空带压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防止环空带压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固井时的顶替效率。
③水泥浆设计不合理。
水泥浆的性能除满足施工要求外,还要考虑水泥石(如杨氏模量、泊松比等)的力学性能由于井下温度、压力、应力变化能否满足长期封隔的需要。
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建设范文
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建设范文一、引言储气库是供应天然气的重要储备和调峰设施,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满足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天然气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储气库运行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制度内容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储气库运行的安全性。
储气库运行涉及到天然气的储存、调峰、输送等重要环节,必须确保操作规范、设备安全、泄漏监测等方面的管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提高储气库运行的效率。
储气库是在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的设施,需要确保天然气的储存和调度高效、准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保护环境和资源。
储气库的运行管理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相应的排放控制、环境监测和能源消耗评估等制度。
三、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的建设目标1.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
储气库运行管理机构需要明确各级权限、责任和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层级清晰、职责明确。
2.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
根据天然气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制定储气库运行管理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合规、安全。
3.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储气库的运行监测应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泄漏风险、压力变化等方面,建立远程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对储气库运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运行管理人员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逃生、救援、联络等方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储气库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1.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
明确储气库运行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各级权限、责任,确保管理层级清晰、职责明确。
2.设备管理和运行规程。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制定运行规程,明确各类操作规范,确保运行的安全、高效。
3.监测和预警机制。
建立储气库运行监测的指标体系、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气库安全生产管理总则范文(二篇)
气库安全生产管理总则范文一、引言气库是利用地下空洞储存、输送和分配天然气及其他气体的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气库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气库运营效率,制定本管理总则。
二、安全生产责任1.气库所有人是气库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气库安全运营。
2.气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操作规程,保证工作流程的安全可控。
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明确工作流程,确保安全管理的层级性和连续性。
2.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掌握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
3.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生产措施1.制定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措施,包括防火防爆、防触电、防滑倒等安全措施,确保气库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性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2.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事故发生。
3.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机制,监测气库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管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指明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应急处置的工作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序处置。
2.加强应急演练和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3.建立健全事故调查制度,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宣传教育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向员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经验,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结语气库安全生产管理总则对于保障气库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燃气储存安管理制度
燃气储存安管理制度一、燃气储存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燃气储存作业,防范燃气泄漏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燃气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燃气储存的责任人员1. 企业负责人:负责燃气储存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燃气储存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燃气储存作业的具体管理和安全检查。
4. 员工:应严格执行燃气储存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过程安全。
三、燃气储存安全作业规程1. 燃气储存区域内禁止吸烟、明火。
2. 燃气储存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3. 燃气储存区域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燃气储存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燃气储存操作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操作。
6. 燃气储存设备应经常保持通风通畅,避免气体积聚。
7. 燃气储存区域内建立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发生事故能及时处理。
8. 燃气储存区域内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四、燃气储存的安全检查和监测1. 定期对燃气储存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燃气储存区域内应设置监测设备,随时监测气体泄漏情况。
3. 定期进行燃气储存区域内的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燃气储存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燃气储存事故的处理和报告1. 如发生燃气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燃气源,疏散人员。
2. 发生燃气泄漏事故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
3. 发生燃气泄漏事故后,及时做好事故记录和总结,以便以后的安全工作参考。
六、燃气储存安全教育和培训1. 对燃气储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燃气储存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3. 对新进员工进行燃气储存安全操作和防护知识培训。
七、燃气储存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1. 通过宣传栏、安全警示标语等形式,加强燃气储存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
天然气储备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天然气储备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成立天然气储备库安全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库内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库长为本库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库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4.各岗位人员为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三、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入厂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四、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2.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发现隐患立即停机检修。
3.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库区安全管理1.库区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加强库区巡查,确保库区内安全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3.加强库区消防管理,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消防通道畅通。
六、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落实责任,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监督检查1.库内各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安全委员会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
3.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八、附则1.本制度由天然气储备库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工程安全风险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化 工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 GAS 2011
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工程安全风险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
杨 琴 余清秀 银小兵 周大为 熊 军
(中 国 石 油 西 南 油 气 田 公 司 安 全 环 保 与 技 术 监 督 研 究 院 )
4 封隔器
封隔器密封失效
气体泄漏。泄漏气体产生 的压力可能使生产套管密 封 失 效,外 管 柱 受 压,会 导 致 井 口 窜 气 或 层 间 窜 流 ,会 对 人 身 、井 口 设 备 及 环 境 造 成很大的危险。
注采井地 6 下设施
储气库附近的采矿作业 可能造成注采井地下设 施的破坏
注 采 井 损 坏、气 体 迁 移、火 灾 、爆 炸 等 事 故 。
操作失误压力温度与液位等监测仪表失效安全阀失效防雷与防静电设施失效等都可能引发容器爆炸导致系统发生意外伤害事133注气压缩机目前地下储气库注气压缩机多采用的是往复式压缩机组其主要危险是燃烧爆炸振动危害机械事故机械伤害等具体分析见表3压缩机的振动造成危害压缩机发生机械事可能发生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因设计制造缺陷安装不当管理维护不善等原因造成活塞杆断裂气缸开裂曲轴断裂连杆断裂和变形活塞卡住与开裂机身断裂烧瓦等机械事1设备运转部分防护不当或未设防护装置造成人员伤害
关键词 储气库 安全风险 预防控制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3426.2011.04.021
鉴于天然气消费存在季节不均衡性和管网系统 对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能 力 差 的 缺 陷 ,具 备 储 气 量 大 、安 全 系数高、调峰应急能 力 强 等 优 点 的 地 下 储 气 库 已 成 为输配气 系 统 的 重 要 一 环 。 [1] 目 前,世 界 上 有 600 多座地下储 气 库,主 要 分 布 在 欧 洲 和 北 美 洲,其 中 76% 的 地 下 储 气 库 是 枯 竭 型 油 气 藏 改 建 而 成 的 。 中 国的地下储气库起 步 较 晚,开 始 研 究 地 下 储 气 库 是 在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 到 目 前 为 止,国 内 已 建 成 大 张坨、板 876、板 中 北、板 808、板 828、板 中 南、江 苏 金坛盐矿和江苏 刘 庄 气 田 等 地 下 储 气 库。 同 时,即 将 在 华 北 、西 北 、西 南 等 地 开 展 地 下 储 气 库 建 设 。
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事故分析及风险识别
与其地理位置及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 19 世纪后半叶至 20 世纪早期 ,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活 动密集 ,仅洛杉矶盆地就有 70 余个油田 ,并且大多 数油井井位紧密相邻 。以 PDR 枯竭油田为例 ,改建 而成的地下储气库距洛杉矶盆地大约 64 km ,其间 遍布数百口油井 。如今大多数油井已废弃 ,但未经 妥善处理 ,位置亦难以探明 ,从而为储气库气体迁移 提供了有利条件 ,埋下安全隐患 。油田进行新井开 发或二次开采时提高了该区块的地层压力 (或者储 气库运行压力过高时) 迫使地下储气库气体迁移离 开储层 ,沿着固井不良或套管锈蚀的老井上升 ,最终 泄漏到地表 。这些老井周边大多新建了住宅 ,因此 气体迁移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严重 后果 。此外 ,加利福尼亚州正处于地震活动期 ,该区 域承受板块构造引起的挤压力 ,其大小通常与构造 作用力有关 。在此过程形成的背斜使得大片地层发 生断裂 。众多断层为地下储气库气体提供了良好的 泄漏通道 ,是除了废弃老井之外 ,造成气体迁移事故 的另一主因 。
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研究——以文23储气库为例
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研究——以文23储气库为例王志战【摘要】井筒封闭性对储气库的建设至关重要.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断层发育,在其建设过程中,存在井漏频发、盐膏层段固井质量难以保证等工程技术难题,对井筒完整封闭性构成潜在风险.为此,以文23储气库为例,研究了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利用文23储气库注采气井的钻井录井资料,并结合前期勘探开发资料,从盖层封闭性、断层封闭性2个角度评价了井筒封闭性,建立了该储气库沙三段盐膏层断缺条件下的盖层识别与评价方法,形成了基于钻井液出口流量曲线变化形态的井漏原因判别模式和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为了提高井筒封闭的完整性,建立了该储气库沙三段盐膏层发育和断缺2种条件下钻穿盖层底界5.00~10.00 m卡准中完井深的方法.应用实例表明,以上述方法为核心形成的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录井关键技术,从地质和工程2方面解决了储气库井筒封闭性录井评价难题,有助于提高录井对储气库建设的技术支持力度与技术服务质量.【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7页(P156-162)【关键词】枯竭砂岩气藏;地下储气库;录井;封闭性;井筒完整性;文23储气库【作者】王志战【作者单位】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2地下储气库是将长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1],在天然气供应链中发挥着天然气调峰、安全保供、管网平衡优化等重要作用[2-3]。
地下储气库主要有气藏型[4-5]、含水层型[6]、盐穴型[7-8]、油藏型[9]、岩洞及废弃矿井型[10]等类型,其中枯竭气藏型数量最多。
例如,中国石化在建的全国最大储气库—文23储气库便是枯竭砂岩气藏型储气库[11],该储气库以沙三段盐膏层为封闭层,以沙四段砂岩为储气层。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措施 - 制度大全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大全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
因此,应从钻井设计...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
因此,应从钻井设计、施工作业、设备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此部分内容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钻井专业书籍)。
(1) 井口集输方面安全对策措施:① 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用双向屏蔽暂堵技术对储层进行保护,防止在钻井完井期间对产层造成较大伤害。
② 采用耐腐蚀材料生产的管柱,并且油套环空充填防护液。
③ 井口布置方案采用丛式井组,井口采气树采用法兰式连接双翼双阀结构。
④ 选用的地面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a. 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可以自动关井;b. 在井口压力异常时,可以自动关井;c. 在采气树遭到人为毁坏和外界破坏时,可以自动关井;d. 在发生以上意外,自动关井没有实现时,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井时,可以在近程或远程实现人工关井;e. 能够实现有序关井,保护井下安全阀。
⑤ 开井前必须先检查流程,重点检查分离器、安全阀和压力表,进站前要确保井和站内的各项联系;同时各设备、仪表、流程必须保证完好、准确、灵活、可靠及畅通。
⑥ 气井在未进行清水或泥浆压井时,严禁在井口装置无控制部位动火及进行维修作业。
⑦ 井口放空管道必须固定后方可使用。
(2) 站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法规执行,满足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各种检测仪表自控仪表、报警设施要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防静电接地:场区内所有的容器、机泵、设备、管线的始末端及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1OOm均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3) 防雷接地。
中国石化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注采技术及发展建议
第56卷第3期2020年5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Vol.56No.3May,2020(油九资源(doi:10.12134/j.dzykt.2020.03.013中国石化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注采技术及发展建议何祖清,何同,伊伟错,孙鹏,艾爽(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摘要]经长输管线输送的天然气注入到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人工气藏称为地下储气库。
国内外现有储气库大多数是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中国石化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同时与国内外已建成储气库相比,中石化储气库建设面临的地质条件和注采工况也较为复杂。
以中国在建最大储气库项目中原文23储气库为例,其复杂地质条件以及面临的“快瞬变非稳态增压”注采难题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分析了目前中石化枯竭型气藏储气库建库现状,提出了建库技术挑战,总结了现阶段取得的注采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中国石化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注采技术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提出了国产化技术完善、智能化注采营运、一体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建议和要求,为持续加强规模化储气库群建设的支持提供参考。
[关键词]储气库枯竭气藏建库运行人工智能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JTE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J0495-5331(2020)03-09He Zuqing,He Tong,Yin Weikai,Sun Peng,Ai Shuang.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of Sinopec's gas storage of depleted gas reservoir type[J]・Geology andExploration,2020,56(3):0605-0613・0引言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天然气储存和调峰矛盾日益突出。
经长输管线输送的天然气注入到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人工气藏称为地下储气库,已成为全球天然气调峰运行安全保供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吴忠鹤和贺宇,2004;吴洪波等,2009),储气库建设对整个中国石化及全国供气管网安全平衡供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浅谈地下储气库的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
浅谈地下储气库的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发布时间:2023-03-03T03:26:34.01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月19期作者:孙嘉晨史章方[导读] 我国天然气规模化发展的管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孙嘉晨史章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应急救援中心河南濮阳 457001摘要:我国天然气规模化发展的管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作为天然气调峰的主要手段,已成为储气保供的“一号主角”。
下面我将从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角度对油田储气库进行交流分析。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消防安全;应急救援一、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安全风险识别(一)注采气井或套管损坏注采气井在超长期反复的注采气过程中,地下储气库的注采气井的套管、水泥环、井壁岩石都受到高压注气、循环载荷、地应力不均匀及腐蚀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可能造成注采井损坏,从而使天然气泄漏至地表而引发事故。
(二)注入气迁移地下储气库的主要危险是气库的密封性遭到破坏,造成气体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
储气库区域内煤矿的采矿作业、其他类型新井钻、探等活动;老井的封堵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注气过程中由于注气量超负荷、有地质断层、第三方破坏、发生强烈地震等都可能对储气库气密性造成破坏,造成注入气体发生迁移,最终泄漏至地表,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三)地面设施失效1.管道。
设计安装存在缺陷、承压能力不足、管道焊缝未焊透、管道未熔合、焊接工艺存在缺陷、管道腐蚀导致壁厚减薄、应力腐蚀导致管道脆性破裂、安全泄压装置失灵或随意关闭安全阀进口阀门、因操作不当或阀门密封不严造成高压气窜入低压系统引起超压,以上几种危害因素会导致天然气泄露火灾爆炸。
2.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危险是容器爆裂或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
设计制造存在缺陷或长期运行后产生新的缺陷,导致容器承压不足或受外力冲击;焊接材料或焊接工艺不满足规范要求,造成脆性破坏;压力元件失效,承压能力不足;操作失误、压力温度与液位等监测仪表失效、安全阀失效、防雷与防静电设施失效等都可能引发容器爆炸,导致系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一、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指储气库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手册、应急预案等,这些文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储气库安全管理的基础,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是储气库安全管理的总纲。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储气库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规定,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细则等,是储气库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
3、安全管理手册:安全管理手册是储气库安全管理制度的操作手册,包括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标准等,是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操作指南。
4、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储气库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预案,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修订等,是储气库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指导。
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储气库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它规范了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安全管理的责任、职权和义务,有利于提高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储气库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了一系列的内容,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
这些规定了储气库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操作细则,为储气库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
储气库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保证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储气库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加强对安全责任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保证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储气库应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操作能力,做到心中有责、行中有规。
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注气能力评价方法与设计方案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注气能力评价方法,枯竭油气藏是利用已经开采枯竭废弃的气藏或开采到一定程度的退役气藏而建造的储气库。
由于部分油气田天然气欠产,导致储气库建设初期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足够气源进行试注试验,无法落实清楚储气库的注气能力。
本技术采用氮气代替天然气作为注入介质,评价储气库的注气能力,从而确定注气工作制度和设计注气管柱。
本技术针对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提供一种利用试注氮气评价储气库注天然气能力的方法,确定注气工作制度和设计注气管柱,为储气库设计提供依据,进而节约投资。
技术要求1.一种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注气能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天然气井产能试井方法,设计3~4个氮气稳定注气量,按照注气量从小逐步加大的顺序注入氮气,将电缆直读式压力计下入枯竭油气藏储层中部深度H,记录每个氮气稳定注气量下的流动压力和温度,直到流动压力达到稳定,测量氮气稳定注气量qN、相对应的稳定流动压力pwf、稳定流动温度Twf、稳定井口压力pwh和稳定井口温度Twh,最后关井测量地层压力pR;(2)根据Standing-Katz图版求取氮气在地面压力为0.101MPa和地面温度为25℃的偏差因子Z1、氮气在稳定流动压力pwf和稳定流动温度Twf的偏差因子Z2、天然气在地面压力为0.101MPa和地面温度为25℃的偏差因子Z3、天然气在稳定流动压力pwf和稳定流动温度Twf的偏差因子Z4;(3)计算氮气稳定注气量qN对应的天然气注入量qg:Z1——氮气在地面压力为0.101MPa和地面温度为25℃的偏差因子;Z2——氮气在稳定流动压力pwf和稳定流动温度Twf的偏差因子;Z3——天然气在地面压力为0.101MPa和地面温度为25℃的偏差因子;Z4——天然气在稳定流动压力pwf和稳定流动温度Twf的偏差因子;(4)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注天然气的产能曲线,即与qg的关系曲线;(5)根据产能曲线,回归出二项式产能方程:(6)根据气井节点分析法,得到不同地层压力pR条件下注气井的最大注气量:式中:pwh≤p工艺限制λ——油管阻力系数,取值0.015;pwh——稳定井口压力,MPa;Tav——井筒内平均温度,K;Zav——井筒内平均压力pav和井筒内平均温度Tav下的天然气偏差因子;pav-井筒内平均压力,MPa;γg——天然气相对密度,0.6;H——储层中部深度,m;p工艺限制——井口设备压力,铭牌上有标注;d——油管内径,从注采井基础参数取得,m。
气库安全生产管理总则范本
气库安全生产管理总则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气库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和设施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气库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管理总则。
本总则适用于所有气库及其管理单位。
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2. 负责制定并完善气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
3. 落实安全生产双重责任制,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4.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气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1. 气库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配备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建筑、设备和工具。
2. 对气库内涉及安全的设备、管道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定期进行安全设施的检修、更新和改造,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
四、人员培训和教育1. 对从事气库作业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 建立健全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岗位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证书。
五、风险评估和控制1. 对气库的工艺流程、操作环节和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2. 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六、事故应急管理1. 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2. 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习,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详细调查,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七、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2.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台账进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705-77 枯竭气藏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通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知,地下储气库存在潜在井喷失控、天然气泄漏及至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以及噪声和毒性危害性。
其中,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事故是井喷。
因此,应从钻井设计、施工作业、设备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对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此部分内容本书不作详细介绍,请参考相关钻井专业书籍)。
(1) 井口集输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①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用双向屏蔽暂堵技术对储层进行保护,防止在钻井完井期间对产层造成较大伤害。
②采用耐腐蚀材料生产的管柱,并且油套环空充填防护液。
③井口布置方案采用丛式井组,井口采气树采用法兰式连接双翼双阀结构。
④选用的地面信号采集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a. 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可以自动关井;
b. 在井口压力异常时,可以自动关井;
c. 在采气树遭到人为毁坏和外界破坏时,可以自动关井;
d. 在发生以上意外,自动关井没有实现时,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关井时,可以在近程或远程实现人工关井;
e. 能够实现有序关井,保护井下安全阀。
⑤开井前必须先检查流程,重点检查分离器、安全阀和压力表,进站前要确保井和站内的各项联系;同时各设备、仪表、流程必须保证完好、准确、灵活、可靠及畅通。
⑥气井在未进行清水或泥浆压井时,严禁在井口装置无控制部位动火及进行维修作业。
⑦井口放空管道必须固定后方可使用。
(2) 站场平面布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法规执行,满足防火防爆安全要求,各种检测仪表自控仪表、报警设施要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防静电接地:场区内所有的容器、机泵、设备、管线的始末端及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1OOm均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3) 防雷接地。
场区内工艺容器及塔器均利用设备壳体自身做接闪器,并与接地装置相连。
天然气压缩机厂房为二类防雷建筑,屋顶设避雷带保护。
(4) 所有压力容器均设安全阀,可对容器进行超压保护。
(5) 单井井口、集注站应设有ESD,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自动连锁关断并放空。
(6) 站场设备噪声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法规要求,一般主要噪声源有天然气注气压缩机组、节流阀组、分离器、各种机泵、放空系统以及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大功率柴油机等,主要分布在井场及集注站内。
噪声作用于人体能引起听觉功能降低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
高发。
另外,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使人员误操作率上升,影响安全生产。
因此,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应将噪声源与值班室保持适当距离,并按相关标准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所有工艺管线及放空管线均经严格计算,防止流速过高产生振动和噪声。
(7) 对超标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可能对人员、管线和设备的伤害,应制定意外情况下人员急性中毒或窒息的应急预案,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8) 所有较高设备及框架平台均应设有安全保护设施,平台设有护栏及双梯,并涂有明显标识色。
(9) 站场内有毒物质甲醇和乙二醇,虽不是厂区内生产过程的产品,而是为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在站场内一些管线上设甲醇和乙二醇注入点,甲醇和乙二醇注入系统、乙二醇再生系统均采用可靠的密封技术,不会造成泄漏,对该系统的操作、维修、排放处理及补充甲醇和乙二醇等生产活动必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还应配置人员保护用具,诸如防毒面具、胶皮手套等。
加强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而且还应设置
印有“小心”字样的标识物。
(10) 集注站消防道路完整、畅通,宽度能满足消防要求,有回车场地。
站内沿主要道路设环状消防管网。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