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与角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对于拍摄角度的定义就可以看到,形成 拍摄角度的两方面原因: 1.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在平面中的位臵不 同、正逆不同。(水平夹角) 2.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在高度上的落差。 (垂直夹角)
另外,摄影机距离被拍摄对象的远近, 也决定着夹角的大小: 距离越远,夹角越不明显,角度越小; 距离越近,夹角越明显,角度越大。
4.平视的拍摄角度。
纪录片拍摄时,需要临时进入各种现场,面对 形形色色的人;而运动摄影中的摄影师,通常是 以站立的姿势肩扛或手执摄影机。这种情况下, 如果被拍摄的人物比摄影机高度更低,比如孩 子或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残疾人,就会造成俯 拍,显得不尊重对方,并且,不利于平等的对 话与交流。所以,需要尽力设法避免这种不尊 重被拍摄对象的俯拍。
4.平视的拍摄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 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 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 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 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儿童视角和动物视角
5.仰视的拍摄角度。
当摄影机镜头低于被拍摄的对象时,就形 成了仰视的角度。仰视的角度使被拍摄的 对象显得更高大,有一种从上往下倾轧的 动势。 仰视的拍摄角度用于表达威严、景仰与崇 敬。 刻画伟人的形象时,通常使用仰视的角度; 而刻画强有力的男性形象,也可以使用仰 视的角度。
5、特写
特写指用于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 特征的一个景别。 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 物主观视点。例如,希区柯克在影片《迷 魂记》中,拍摄男主人公进行跟踪时,使 用了一系列主观视点的特写镜头(图), 把悬疑的心理效果逐步积聚、推进。
5、特写
和远景一样,特写镜头也是一种超常规的 视点,日常生活中,特写或远景的视觉经 验较少遇到。 一般表达非常亲密的两个人之间的视野, 或者表达某种特别的凝视,可能会用到特 写的景别。 两种景别都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特殊的 视点。
3.背面的拍摄角度。
背面的拍摄角度与正面的角度方向相逆,如果 说,正面所呈现的人物面部最多、演员所表达 的信息更丰富,那么,背面所呈现的,是人物 的后脑勺和背影,演员表演所呈现的信息非常 少。因此,人物背面面对镜头时,观众得到的 信息很少,也就积聚了越来越大的悬念。 背面的拍摄角度,是恐怖片里的常用手段。 举例:影片《闪灵》中(图),大段的背面跟 拍,将悬念与恐怖逐步推进。
对于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而言,近景、 特写镜头就是他的风格(图《蓝色》)。 他的电影更为关怀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个 体生命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此时更需 要的,是摄影机近距离地逼近人物。
三、角度
摄影机与被拍摄物体之间,不仅会有距离 上的差异,还会有角度上的差异,因此有 了拍摄角度的概念。 对于拍摄角度的定义为:摄影机与被拍摄 对象的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的综合。
景别的作用
1、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
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有利于把事件讲清 楚,把场面更全面的展现。 在同一场景中,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也 是电影的特性之一,使电影区别于戏剧舞 台。 对于坐在戏剧舞台前的观众而言,他们的 视点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他们所直接看到 的视野范围只能是局限于一个景别。
拍摄的近距离往往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同景别的组合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 影片《巴顿将军》的开场,展现巴顿的形 象时,就结合了不同景别,同时展现了巴 顿将军的身材和服饰,特别是多个特写镜 头的组合,以细节勾勒出巴顿将军的身份、 个性。(图)
全景通常是指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的 景别,表现相对于局部的整体景观与场面。 从定义可以看到,对于全景的界定具有相 对性。全景可大可小,大到可能等同于远 景,小到仅仅囊括某一个人。
2、全景
全景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 说明。它与表现局部的景别组合使用,可 以表现人物全局、空间整体。
2、全景
机位距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不同,造成了 景别的差异;机位与被拍摄物体的水平夹 角和高低落差不同,造成了拍摄角度的差 异。
二、景别
景别,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形成景别的原因包括: 1、机位距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不同: 2、焦距的不同。
景别的定义:
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 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3、不同景别的运用,决定了影像的 风格、作品的风格、导演的风格。某 些导演会偏好某一类型的景别。
比如侯孝贤,在他的影片中偏好中景、全 景、远景,摄影机距离人物,通常会选择 比较远的机位。在拍摄人物行动时,机位 距离比较远,把人物臵于他所身处的整体 空间里进行观察(图 《悲情城市》)。
到了抒情性的段落,侯孝贤的长镜头,呈 献给观众的,是台湾乡土一川山水的远景, 借景抒情。 (图 《恋恋风尘》)。 侯孝贤作品中的叙事态度与立场、观照世 界的方式,与中国的美学和视觉观念是一 脉相承的。
我们依据画框中所摄取的景物范围大小的 不同,来划分景别。 划分景别的标准,是根据画框中所截取的 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来确定的。
景别的界定:
1 远景:广阔的场面。 2 全景:人物的全身。 3 中景:膝盖以上的部分。 4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5 特写:颈脖以上的部位或被 摄物体的细部。
1、远景
远景用来表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 场景等的宏大,属于超常规视点的景别, 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新视点,从而拓 展影像的表现力。一般,我们在外景拍摄 中,展示开阔的空间、显示场景的全貌, 要运用远景。 远景有抒发情感、渲染气势的效果,常常 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 篇和结尾。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17岁的单车》中有这 样四个镜头(图)前面三个镜头都是表现 人物局部的中景镜头,第四个镜头就是展 现人群全体的全景镜头,如果没有这个全 景镜头,我们就不可能对人群在空间中的 位臵关系建立完整的认知。 全景与中、近景组合使用,便于我们既掌 握全局,又看清局部。
3、中景
中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 部分的景别(图《17岁的单车》)。 中景既能看到人物的部分面部表情,又能 看到部分身体动作与姿态,当我们展现舞 台的演员或主持人,需要既表现它们的部 分动作与身体的姿态,又要让观众看到它 们表情时就可以使用中景。 (图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垂 直 夹 角
镜头与被摄主 体在同一水平 高度 镜头高度低于 被摄主体 镜头高于被摄 主体对象
仰 视 俯 视
被摄物体显得高大,有从上往下倾轧的态 势,表达景仰、崇敬的态度 被摄主体显得低矮、渺小、受压迫,表达 蔑视,贬义的态度。
1.正面的拍摄角度。
一般而言,人物面部在镜头中显现的越多, 演员表演所能呈现的信息也就越丰富。当 我们需要完全展现演员的面部表情时,就 可以选择一个安全正面的拍摄角度。
3.背面的拍摄角度。
在纪录片、新闻采访中,画框中采访者的 背面镜头,则会给观众造成一种引导感 (图)。 也有的影片,在交代主要人物出场时,如 果首先给一个背面角度的镜头,再切入正 面角度,则会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的效果,在正面角度还未出现的时刻,给 观众以强烈的期待。
4.平视的拍摄角度。
平 夹 角
正 面
镜头正对着被 摄主体的正面 拍摄
介绍人或物的全貌,是表现面部表情最有 效的角度,也称“表情角度”
侧 面
背 面 平 视
镜头与被摄主 体成90度左右 的夹角
与正面相反
适合表现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谈,也 称“运动/动作角度”
适合表现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含蓄的引发 观众的想象,是一种用来制造悬念的角度 典型的新闻摄影的角度,表达平等、平静、 客观、公正的态度。
平视的角度表达平等与尊重。
实例: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在表现日本人日 常家居生活时,有意识地把摄影机的机位放的 更低。因为日本人的家居生活通常都是坐在榻 榻米上交谈、吃饭、饮茶,小津放低机位,拍 摄他的电影中的人物,从而取得了平视的角度 (图《东京物语》)。在小津的电影中,平视 的视角成为他个人叙事态度与风格的一个重要 方面:更平和,更冷静。
5.仰视的拍摄角度。
特殊例子: 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拍摄王后在宫廷 的长廊里走着,忽然停下,疾病发作,由平视 角度的特写镜头(图)切入一个仰视的镜头 (图),塑造出此时此刻饱受身心折磨的人物 形象。
6.俯视的拍摄角度。
俯视的拍是角度与仰视的相反,当机位高于被 拍摄对象时,形成俯视。 在俯视的角度里,被拍摄对象直观上显得更低 矮、渺小、卑微。因此,俯视的角度往往用于 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或者表达怜悯的情感。 俯视视线发出的一方,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 如果表达身高相对更高的人的主观地位,可以 使用俯视。
1、远景
例如吕克▪贝松在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 的开篇,使用的是一组航拍的远景镜头, 让我们鸟瞰整个城市的外观(图),然后 把视野逐步缩小,切入到城市中具体某个 地点,即故事发生的现场。
1、远景
远景的拍摄通常需要利用某个较高的地势 (比如山坡或大厦高层),也可能需要借 助航拍或升降臂。
2、全景
2.一些特殊的景别(如特写和远景),或 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 表现特定的视角。 例如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头,表 现莱昂和他老板两人的对话,吕克· 贝松 使用一组特写镜头,引领我们去注意场 景中的细节(图):牛奶、墨镜、烟头、 照片……直到整个这一场对话完毕,我 们也没有看到主要人物莱昂的脸,营造 出一种悬念,也烘托了莱昂所从事的杀 手这一职业的神秘感。
2.侧面的拍摄角度。
侧面的拍摄角度,如果严格区分,还包括 正侧面(标准的90度夹角)和斜侧面,斜 侧面又分为前侧面和后侧面。
2.侧面的拍摄角度。
标准的过肩正反拍镜头,拍摄两人面对面 对话时,对于其中每个机位而言,画框中 会同时呈现一个人物的前侧面、另一个人 物的后侧面(图《撞车》)。 侧面的拍摄角度可以用于表现人物的轮廓, 如果配合逆光,就会清晰地看到人物侧面 的剪影。
5.仰视的拍摄角度。
有些影视作品中,在刻画独裁者、暴君的 形象时,也使用仰视的角度,但这不表示 对于被拍摄对象的尊重与景仰,而是表现 被拍摄人物不可一世的独裁者形象。
5.仰视的拍摄角度。
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成年人与成年 人在高度上的落差不可能过大,所以,相 比较于平视的角度,仰视是一种更为主观、 反常规的视角,可以用于抒发情感、烘托 气氛、刻画特定的人物形象。
2.侧面的拍摄角度。
从审美效果而言,侧面的拍摄角度,蕴含 着一种潜在的动势。拍摄赛跑时,在赛程 中途,多数时候需要从侧面拍摄运动员。 这样不仅可以表现运动员之间,因为速度 的差异而造成的前后距离上的差距,更可 以表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那种不断前 进的动态与速度感(图,彼得.威尔《加 里波底》)。
景别与角度
机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拍摄的景别和角 度,而景别和角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 景别的分类主要包括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特写; 角度的分类主要包括仰视、俯视、平视以 及正面、侧面、背面。 选择特定的景别和角度进行拍摄,可以表 达特定的叙事内涵。
一、机位
机位(也叫“镜位”),是指在任何镜头 开始时,摄影机(有时候也需要考虑到灯 光的配合)在真实空间中位臵。 如果下次拍摄必须移动摄影机,改变摄影 机的位臵,或者仍然在相同的位臵,却使 不同的透镜,那便称之为另一个机位。
4、近景
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 别,主要用于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 (图《四百下》又名《四百击》)
4、近景
近景通常需要与全景、中景、特写景别组 合起来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较近距离的机位或者长焦镜 头拍摄人物的近景。 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的次要,演 员的面部表情则相当重要。(图《那山那 人那狗》)
1.正面的拍摄角度。
举例:演播室里的主播,在镜头中通常就 会呈现为一个正面的近景,便于全面地展 示自我,同时也给观众制造一种近距离、 无障碍沟通的幻觉。因为观众仿佛是在面 对着镜头前的人物,会觉得人物面对着说 话的那个“对象”就是自己。
1.正面的拍摄角度。
如图黄建新《 求求你,表扬我》 这是导演通过镜头把观众的视点缝合进叙 事情境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