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定义对象和
现代汉语修辞学

长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爱做作
的,爱谈笑的,浑名“九娘子”
的
肥胖妇人。
短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肥胖妇人,
爱021/10/10
2.用否定词来简化表示条件、假 设关系的复句,避免分句间词语 的重复。如:一个青年一定要有朝气,要有坚
强的意志,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否则就不是一位 新时代的革命青年。
结论:修辞是以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 言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 有表达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 效果,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
12
2021/10/10
二、修辞学的范围 修辞学A (广义): 修辞哲学 修辞学(核心)B:修辞学C(狭义)、
修辞术、修辞工程 边缘修辞学:语境学、语体学、文风学、
3.用“的”字结构使句子尽量变 简。如:整个阵地都被我军占领了,敌人溃不成
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35
2021/10/10
4.用重复分散法
A.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 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奋 斗着、希望着的英雄。
B.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英 雄,是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 心的英雄,是奋斗着、希望着的英雄。
另一种是改变词语的适用环境。(降用、易色)
二、改变词性
25
2021/10/10
第三节 词语的代用 一、相关的借代
借代由本体和借体两部分组成,重在事物的相关 性 。分为:1.特征代本体 ;2.具体代抽象 ;3.部分 代整体 ;4.材料或工具名称代与之有关的事物 ;5. 地点、作者、商标等代替与之有关的事物。; 6.典型人物代一般;7.结果代原因 ;
22
现代汉语修辞 ppt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 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 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 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
12
• 2、词语的语体 (风格)色彩 要鲜明
• 3、词语的形象 色彩要鲜明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二、整句与散句
•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 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 句子叫散句。
-
18
三、主动句与被动句
• 运用被动句的两种情况: • 1、强调受事,而施事不需要说出,或不需
要说出,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句。 • 2、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
-
13
声音的锤炼
-
14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 句式选择的依据大体是: • (1)根据内容的需要和不同句式本身表意
的鲜明程度; • (2)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 (4)照顾上下文的协调统一等。
-
15
一、长句与短句
•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 则相反,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修辞 学著作,以拓宽视野和增强对修辞的 理解。
持续学习
提醒学生保持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 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汉语 修辞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 成更为丰富的研究领域。
语言技术的运用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文学表 现力。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押韵
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音乐美感。
反复
通过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对偶
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使诗歌更加工整、优美。
讲解了句子的结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顶真等,以提高 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完整 的文章或语篇,包括文章 的开头、结尾、过渡、呼 应等方面的技巧。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实践
建议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修 辞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讨论群体,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现代汉语修辞的 基本概念…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句子修辞
篇章修辞
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 的定义、特点、原则和功 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讲解了如何通过语音手段 ,如押韵、节奏、语调等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探讨了词语的选择、搭配 、锤炼等方面的技巧,以 及如何通过词语的巧妙运 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第二章修辞学

(二)修辞学的地位
• 1、学科应有的地位 • 一言之辩 ,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 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 文心雕龙· 强于百万之师 。 ( 刘勰 《 文心雕龙 · 论 说》) • 夫辞者所以尊君重身 , 安国全性者也, 夫辞者所以尊君重身, 安国全性者也 , 故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刘向 《说苑》) 说苑》) • 晏子使楚;诸葛亮舌战群儒
2、言语性
•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 它和语言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学的其他各部门( 词汇、 语法、 语音) 学的其他各部门 ( 词汇 、 语法 、 语音 ) 密切相关, 而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密切相关 , 而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 它不 是词汇学、语法学的附属物。 是词汇学、语法学的附属物。 • 它是研究词汇、语法、语音的运用。它 研究词汇、语法、语音,是从表达态度、 表达果发表 • 课题申报 • 自身的问题
二、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 1、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 “ 修辞学非批评也 , 非美学也 。 盖 修辞学非批评也, 非美学也。 自有其独立之范围。 ”“修辞学研 自有其独立之范围 。 ”“ 修辞学研 究之范围, 究之范围 , 乃由想而移为辞中间之 过程。 过程 。 ” ( 王易 《 修辞学通诠 》 , 王易《 修辞学通诠》 1930) 1930)
(完整版)现代汉语修辞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二、整句与散句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 否定句有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 否定句只有一次否定。双重否定句最常见 的是先后连用两次否定,有两个否定词。 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 词或反问语气。
五、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 我们可以把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娱里 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做口语句式;把书面 语里经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 叫做书面语句式。
• 三、修辞同语音了、词汇、语法的关系
•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 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与语 音、词汇、语法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 修辞不是语言的第四要素,它同语音、词 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 属关系。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
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 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 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一种艺术,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巧。
修辞,在古人那里,称为“文”,即写作;在今人眼里,则称为“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学为指导,遵循认识论、方法论和创作论三大原理,注重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效果,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修辞的本质,二是研究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主要研究什么是修辞?怎样运用修辞?一般说来,我们对修辞的基本定义是:“利用语言符号和人类普遍共同的生活知识,对语言进行选择或调整,使其所表达的意思更鲜明、更强烈、更生动,更完美。
”(黄伯荣《现代汉语》, 2002年第3版),这也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的全部内容。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就是现实的口语表达活动中存在的各种语言现象,包括运用什么修辞格,怎样用这种修辞格等问题,目的是创造出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从词义上讲,修辞是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表达技巧。
汉语的修辞是研究在言语交际中如何选用词语,如何安排句子结构,怎样掌握语言节奏,如何处理停顿等技巧。
这里不但包含着语法修辞,还涉及到逻辑修辞。
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修辞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以修辞在汉语表达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修辞手段的创造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感情色彩很浓的活动,是语言感情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反映。
因此修辞活动必然会与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状态密切相关。
为此,我们要从现代语言观出发,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去考察修辞现象。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修辞格。
1、标志性特征一,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根据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同时又是广泛被人们承认的。
二,灵活性和简练性。
这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必须了解它们的规律和作用。
语言表达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一、修辞什么是修辞?“修辞”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并不多,到了现代,使用的频率才逐步提高。
修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那个事物:一是指人们对它的认识或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
前者是客观存在物;后者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修辞”,而把后者称之为“修辞学”。
客观存在:修辞修辞主观认识:修辞学在给修辞下定义的时候,首先应当把这两者区分开来。
到底什么是修辞呢?修辞,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所有方法、技巧,以及调整语言的一切活动。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
修辞学是语言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修”与“辞”本来是两个词。
它们何时开始连用的?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它们最早出现在《易》经的《乾·文言》中: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也。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儿“修辞”的含义,与今天理解的不同。
唐代孔颖达疏:“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因此,“修辞立其诚”是从政治的要求出发,作为君子居业的条件提出的。
宋代王应麟解释说:“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困学纪闻·易》)认为指的是既要求有内容、情感的真实,又要求言辞、文辞富有文采。
之后“修辞”两字连用,在古代是指修饰、整理争讼用辞的本领,最初主要指口语表达的技巧。
到了现代则既指调整和修饰书面语,又指调整和修饰口语。
“修辞”不能混同于“修词”。
“词”应指一个个具体的词儿;而“辞”指的是语辞,应包括词句和篇章,两者不能混用。
二、修辞现象(一)什么是修辞现象在修辞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都是修辞现象。
什么是修辞过程,一篇文章或一席演说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1.材料收集前提2.主题确定,材料取舍前提3.写说发表修辞过程前两个阶段虽与修辞的关系密切,是修辞的前提,但终究不是修辞本身,第三阶段写说发表的全过程,才是修辞过程。
《现代汉语修辞学》课件

02
多种媒介、传播广泛
总结词
03
广告体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大。
详细描述
客观公正、事实准确
总结词
新闻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事实,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偏不倚地反映事件原貌。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内容严谨、语言规范
总结词
信息量大、时效性强
详细描述
1
2
3
修辞学研究正与其他学科领域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进行交叉融合,以更全面地揭示修辞现象的本质。
跨学科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在修辞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数据和实验来验证理论假设,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实证研究
对语境的深入研究是当前修辞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探讨语境因素如何影响修辞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修辞的运用。
总结词
语境特定、语言变异
详细描述
口语体常常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语言变异较大,有时会出现俚语、俗语等。
总结词
格式固定、表达规范
详细描述
书信体有固定的格式和规范,如称呼、正文、结尾等,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用词考究。
总结词
情感真挚、语言亲切
总结词
语言得体、文采斐然
详细描述
修辞学与文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这些学科也涉及到语言的运用和理解。
02
CHAPTER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
将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总结词
拟人通过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情感、动作或语言,使描述更具情感色彩和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用某一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的本身。
(完整版)现代汉语修辞学【全】

修辞的原则是“得体性原则 ” “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
,那就是得体性原则” 。”它“
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原则 ,是决定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因 素”;“抓住了得体性原则也就 是抓住了修辞学的要领。尤其对 实用修辞来说,得体性原则就是 它的生命线,它的总纲”。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二)修辞原则的最基本方面
里程碑——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62年)、第三 座里程碑 —— 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1996年)。总
之,许多学者经过精心探索,汉语修辞学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显示了其年轻的生命力,但这只不过是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所 以说,汉语修辞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是一个多 义概念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与修辞有关系的具体的 事项自然极其复杂,……但以为最有关涉的不过六个问 题,就是‘何故’、‘何事、‘何人’、‘何地’、‘ 何时’、‘何如’等六个‘何’”。
这六“何”可组合为一句话:“什么人为达到什么 目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法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它分别概括了说写的目的、说写的事项、说写者与 听读者的关系、说写的地点、说写的时间、怎样说写等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过程和修辞现象。修 辞过程(包括运用语辞的心理过程),是根据 特定目的惊心地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或方 法的过程。修辞现象是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种 种的具体的语文现象。可以说,修辞现象出现 在何处,修辞学就应该研究到何处。
修辞学研究的范围:语音的配合,词语的运 用,句子的运用,平常语辞和修辞格的选择运 用,语言风格的选择和运用等。这些运用都是 以适应题旨和情境为前提的。
达到什么样的修辞效果。
“一奔马践死一犬”的事在北
宋有六种说法: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修辞-PPT精选文档

三、借
代
1.类型:(1)特征代本体。 (2)专名代泛名。 (3)具体代抽象。 (4)部分代整体, (5)质料代本体。 (6)定数代不定数。 (7)处所代本体。
2.借代与借喻区别
(1)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是相关性;借喻是相似性。 (2)作用不同 借代重代,借体代本体; 借喻重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3.比喻的用法
(3)迂回设喻
通过“否定”喻体以引出本体,否定喻体是假 ,更巧妙地将喻体和本体联系起来是真。 例: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 原是新开么路上岭来。 (青海民歌《站在高山上》) (4)喻中有比 进一步把本体同喻体比较,为的是更强调事 物的特性。 例:“南霸天比豺狼还凶狠。”
二、比
拟人和拟物两种合为比拟。
拟
1.拟人:也叫“人格化”,把人所具有的动作、 感情等赋予物。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甲物当作乙物写。
二、比
拟
比拟的应用要注意: 根据事物特点比拟; 思想性和感情色彩; 比拟与比喻区别: (1)意义上比喻重在喻,突出事物相似点; 比拟重在拟,干脆把甲当乙写。 (2)形式上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词语身份 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的成分一般是描 写性的往往是动词性词语充当。
4.比喻的运用
(4)比喻要贴切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必须有相似点。而“宏伟的教学楼就像高 楼大厦”“劳动一天累得像一朵花一样没 有一点力气”不贴切。
4.比喻的运用
(5)比喻与平语要配合恰当 原文: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最 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改文:……一幕,…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 (6)比喻要新颖 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第一讲现代汉语修辞学课程概说一第一讲的重点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2、了解汉语修辞学发展简史及不同时期的特点二本课的范围、性质、目的和功能三本课的学习方法四汉语修辞学发展简史1、汉语修辞学的发展简史先秦时期:《易·小取》的“立诚”说、《论语》“辞达”说汉代: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魏晋: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隋唐:刘知己《史通》史论修辞的原则韩柳等的文论修辞司空图、白居易、杜甫诗论修辞宋元:陈骙《文则》第一部汉语修辞学专著王构《修辞鉴衡》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书明清:胡震亨《唐音癸签》断代修辞学资料汇编《李笠翁曲论》、金圣叹的文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2、汉语修辞学的分期及其特点据袁晖、宗廷虎主编《汉语修辞学史》的观点以20世纪为分水岭,分为古代和现代汉语修辞学。
古代汉语修辞学内容丰富,但分散于经解、文论等论著中,未形成独立学科,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现代汉语修辞学吸收西方修辞学理论又基础传统修辞学的基础,具有科学性、体系性、系统性特点。
第二讲修辞学概说一、第二讲的重点1、“修辞”的不同含义2、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二、“修辞”的含义“修辞”可以指修辞学、修辞现象、修辞活动所谓修辞现象就是修辞活动所产生的“痕迹”。
它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
古代的活用、今天的活用,古代的诗歌音乐美、今天的诗歌音乐美都有内部一致性,都是为了追求特殊修辞效果而进行一定修辞活动之后所留下的有明显规律性、系统性的可观察、分析的现象。
所谓修辞活动就是为追求一定的修辞效果而利用语言材料所进行的言语交际行为。
三、修辞学及其研究对象修辞学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过程中影响表达及接受效果的规律的学科。
修辞学探讨的是隐藏于修辞现象、修辞活动背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规模的体现出一定系统性的抽象又客观存在的规律。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与语言材料的运用有关的有一定交际目的的具体修辞活动、修辞现象背后的规律。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一、什么叫“修辞”?修辞,就是表达者(写说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应和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对象:研究现代汉语运用中的诸种修辞现象。
范围:由于各民族语言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方面就存在差异,比方说汉语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的一切可能性,而在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就未必都能做到。
同时,由于各民族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修辞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修辞学都有自己的传统,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就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古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辞格、字句锻炼、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除了在中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上述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之外,还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等。
即如修辞文本(即传统所说的“辞格”)的分析,亦不仅仅局限于表达一个方面,而是从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来进行。
三、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的关系如何?与语法学的关系:修辞学和语法学是一种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两个学科。
两者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任务上有很大的不同。
修辞学是系统地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题旨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升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的种种规律的科学。
而语法学则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与逻辑学的关系:修辞学与逻辑学也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诸种规律的科学。
而逻辑学则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
”“从说话写文章的内容上考察思维符合不符合逻辑规则及规律,也就是反映、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正确不正确,这是逻辑的事。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课程课件

(3)现代“修辞”的定义:“修辞”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指一种修辞现象,如“《芙蓉镇》在修辞方面很有特色。
”;――也可以指一种修辞活动,如“语言大师都善于修辞。
”;――还可以指修辞学,如“学点儿修辞能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在现代,“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1)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3)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一般情况下,总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进行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二、修辞的性质和原则:1 、性质:修辞是一种以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的言语活动。
一切形式的言语活动都是离不开修辞。
2 、原则:(1)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变易的适度性。
(2)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
三、修辞的途径人们通过对各种语言单位或者言语材料的选择、安排或加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这种选择、安排、加工的过程就是修辞的途径。
四、修辞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是为了恰当地表现写说者写说的内容。
所谓恰当是指合度。
合度一是指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融洽,二是指信息量合度,三是指说话要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
第二节词语锤炼一.什么叫词语的锤炼?(又叫“炼字”)二、原则:――切合题旨和语境1 、因文制宜:2 、因人制宜:3 、因地制宜:―因场所、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要求:1 、准确2 、得体――适合一定的语境。
3 、简炼(不用“烦字”)四、内容:一般从词语的内容(意义)和词语的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
(一)词语意义的锤炼:A 、利用词语同义关系进行锤炼: 1、“同义词语”的内容(1)意义相近的词语(又叫近义词语)a 、语汇意义略有些不同。
b 、适用范围、对象不同。
c 、语法特点不同。
(2)同指词语:a 、临时性同指的词语b 、非临时性同指词语2 、同义词语锤炼的内容:(1)同义词语的选用a 、语体色彩不同的语境,选用不同的同义词语。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及辞格2

我梦见了夕阳,披着灿烂的霞光,在巍峨的雪山上, 雪莲盛开的地方。 缭绕的云气在阳光下流动,那是庄严的佛光,传说 雪山的顶上连接着仙人居住的地方,是沟通人间和 仙界的桥梁,有缘的人才能看到。 闪耀的光芒是仙人在给过往的行人赐福。 哦,等一等,让我和你们一起。 我做你们虔诚的信徒,拜倒在你们的身前,请告诉 我那个困惑已久的秘密吧。
语言越来越——鲜活?陌生?
叫板比喻主动挑战,参与竞争。 亮点比喻引人注目的优点。 洗牌比喻对事物进行调整组合。 接轨比喻使不同体制、法规、做法纳入 统一的规范。 盲区比喻尚未被认识的领域。 瘦身比喻对机构的精减压缩。 大鳄比喻很有势力、举足轻重的人物。 放电比喻用眼神或微小的动作传递情感。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4
修辞的含义
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即修辞规律。 人们对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的调整和把握,即修 辞活动。 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 达方式,力求使话语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以收 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 或修辞著作。 我们这门课是在第三种意义上使用“修辞”这个术 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练习以及语言运用当中的 修辞,是修辞活动。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4
1 、比喻的含义
㈠ 字面义——比:并列,并排;喻:告晓、明晓
㈡ 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 以彰之——王符 ㈢ 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 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袁辉 ㈣ 比喻定义: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的表达方式。 比喻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构成比 喻 三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性。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

如日常对话中,“你吃饭了吗?”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询问、肯定、疑问等不同的 情感和意义。
03 词语修辞
比喻
比喻的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 达思想或情感。
比喻的分类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明喻是直接用“像”、“如”等词将本体和喻 体连接起来,暗喻则通过比喻词来表达相似之处,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的运用更加广泛 和深入。作家通过修辞技巧来刻画人 物形象、描绘场景、表达情感,使作 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广告文案中的修辞运用
广告语言
广告文案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 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双 关、对仗、押韵等,使广告语言
更加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品牌形象
通过修辞手法塑造品牌形象也是 广告文案的重要任务。通过比喻 、拟人等手法,将品牌形象化、 人格化,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
详细描述
整句由于结构紧凑、匀称,更加强调整体效果, 使语言更加严谨、庄重。散句则更加强调个别词 语的表现力,通过个别词语的运用来突出整体效 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05 篇章修辞
起承转合
总结词
文章结构的有机组合
详细描述
起承转合是汉语修辞中常用的篇章结构方式,它强调文章的开头、承接、转折 和结尾要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开头部分要引人入胜,承接部分要 自然流畅,转折部分要巧妙过渡,结尾部分要收束有力。
跨媒体修辞
跨媒体修辞是指跨越不同媒体平台的修辞方式,如将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全新 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这种修辞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互 动性,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现代汉语修辞》

(六)反复和同语
1.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 反复。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 呵,你在哪里?
(六)拈连和移觉 1.拈连
两个事物一起说时,顺势把用于甲事物的
词语拈来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拈连。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 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
肯定的说法,语意强些,否定的 说法,语意弱些。
双重否定比一般的肯定语气强, 更加肯定。
试比较
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不坏。
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修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 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 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 表达效果 而发挥作用。
什么是修辞学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研究 怎样运用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语音、词 语、句子等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规 律的科学。 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文 字学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和同一层次。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
(三)“修辞”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 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
修辞把语音的双声叠韵、叠音、 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 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在特定题 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 较好的修辞效果。
2.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修辞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就声 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 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 表达效果的重要语言手段。
3.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是靠句子传达 修辞感受的。一般说,修辞要在合乎 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 语法规则。修辞往往是从同义手段选 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同义语言手段选择 活动中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关的种种规 律规则。
三 修辞学的任务和范围
修辞学的任务,是在那些为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 而对语言进行加工的现象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 修辞学研究的范围是根据这个任务而确定的。从 这任务看,修辞学研究者对修辞学研究的范围有 过宽和过窄两种倾向。所谓过宽,就是把说和写 的整个过程全部纳入修辞学,主张“以作文的全 般过程为修辞的范围”,把修辞学和文章作法等 同起来。所谓过窄,就是用修辞格代替整个修辞 学;或者认为修辞学就是美辞学,超常搭配学。
修辞就是使我们能够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 有说服力的一种艺术或规范的科学。(高名凯 《普通语言学》下册80页)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问题: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活动还是修辞规 律?
交际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的、 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多方面的因素。人们从 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便构成不同的科学门类: 语法学、词汇学、语音学、逻辑学、心理学、医 学、社会学等。修辞学以交际活动中的修辞规律 为研究对象。它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修辞是讲词句加工的法则。(朱星《语言学概论》 156页)
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 或写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北 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讲义》199页)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三、修辞学: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研究语言的 社会功能的科学,研究如何依据语境和题旨,运 用语文的各种材料(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 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方法、规则 即修辞规律的科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学 科,和文学、美学、文章学、逻辑学、诗律学等 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非语 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二、修辞学只研究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 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并非所有语言的加工即“对语辞的调整和修饰” 行为都属于修辞学研究的内容:
1、由于实际表达内容的改变而引起的语辞改动不 属于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2、由于思想认识的变化而对语言的加工,也不是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3、只有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的 加工,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即只有在表达意 图(表达内容、语义)不变的情况,而对语言进 行的加工,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坚强(强硬)地指着, “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吃官司?”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 利用民族各因素以美化语言。(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 1页)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二、修辞规律:如何依据语境和题旨,运用语文 的各种材料(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来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方法、规则。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是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 的基础上提高表达效果的手段和技巧。(吉林师 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语言学名词简释》)
第二讲 现代汉语修辞学 的定义、对象和任务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三 修辞学的任务和范围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在汉语中,修辞是一个多义词。可以做动 词用,也可以做名词用。作动词用时,指 修辞活动。作名词用时,有两种含义,一 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修辞活动的方法和技 巧”,即修辞规律。一是指人们对前者的 认识和描述。前者常被人们称作“修辞规 律”,后者则常被称作“修辞学”。研究 和学习修辞的时候,必须把“修辞活动”、 “修辞规律”、“修辞学”区分开来。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一、修辞活动:为达意传情适切题旨和情境而修饰和调整 语辞的活动。
在我国,除陈望道的“修辞”定义外,影响比较大的修辞 活动定义还有:修辞:依据题旨惰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 活动。(《辞海》242页)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 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1297)
……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神色)。 (《多收了三五斗》)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到、 过)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泊 瓜州渡》)王安石]
修辞活动是同义语言手段选择的活动。修辞学的 研究对象主要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能够用 以表达相同或相近内容的词语和句式的手段、方 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