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有害气体净化原理及装置

合集下载

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ppt课件

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ppt课件
料参与或 引出的过程 D.对有悬浮固体颗粒或有淤渣的
思索题
11.采用液体吸收法,选用吸收安装时;不需求 思索的要素是( )。 A.处置才干B.压力损失C.操作弹性D.任务
场所 12.以下属于液体吸收法中的化学吸收的是 ( )。
A.减压 B.加热 C.萃取 D.电解
思索题
13. 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处置有害气体,普遍采
滤器 等;
对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有泡钟罩塔、 放射 洗涤器、气泡塔和气泡搅拌槽等。
〔四〕吸收安装设计
1.吸收剂 水、碱性吸收剂、酸性吸收剂、有机
吸收
剂、氧化剂吸收剂
2.吸收安装选用时应思索的要素: 处置才干大、压力损失小、构造力求 简单、
吸收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等。
四、活性炭吸附法 1.吸附剂和吸附质:
再 生法、烟道气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减压
再生 法、微生物再生法和微波再生法等。
其中前四种方法为常用。
五、电子束照射法 1.生成游离基 2.脱硫、脱硝反响 3.生成硫酸铵、硝酸铵 适用于含有SOX、NOX的锅炉烟气的 净化,如电站锅炉〔燃煤〕脱硫脱硝。
其是一种防止大气污染的高新技术。
六、生物法
1.定义及分类: 利用微生物分解恶臭成分使其无臭化
的方法
称之为生物法。
生物脱臭法分为吸收型和吸附型两大 类。
2.活性污泥法:是以生活污水为微生物营 养液,
加以曝气对恶臭成分起到吸收分解作用而 到达脱
七、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 影响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分散的主要要
素: 1.排气立管高度 2.烟气抬升高度 3.大气温度分布及大气风速 4.烟气温度 5.周围建筑物高度及布置等
照射法、生物法等净化处置方法和高 空稀释排
放两大类。

有机废气净化器工作原理

有机废气净化器工作原理

有机废气净化器工作原理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机废气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机废气净化器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

二、有机废气的成分及危害有机废气是指含有有机物质的废气,其主要成分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等。

这些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有机废气净化器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式对有机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1. 物理吸附有机废气净化器中的物理吸附剂通常是多孔吸附剂,如活性炭。

当有机废气通过净化器时,有机物质会在吸附剂表面吸附,从而使废气中的有机物浓度大幅降低。

物理吸附主要适用于有机物质浓度较低的废气处理。

2.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指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质与吸附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较为稳定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吸附剂包括活性氧化剂、氧化还原剂等。

化学吸附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适用于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废气处理。

3.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通过合适的反应器和微生物培养条件,可以使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但对处理条件和微生物的选择有较高的要求。

四、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应用范围有机废气净化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印刷、涂装、制药等行业。

这些行业中常常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如果不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有机废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机物质的浓度,减少有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五、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有机废气净化器的处理效率将不断提高,以满足不同行业对废气净化的要求。

2. 多功能有机废气净化器将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具有同时处理不同成分废气的能力,提高净化器的适用范围。

工业通风课件:第五章 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

工业通风课件:第五章   通风排气中有害气体的净化
二、浓度的表示方法 1.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是指气相或液相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该混 合气体或溶液的总摩尔数之比。
液相
气相
§5.2 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2.比摩尔分数 被吸收气体称为吸收质 气相中不参与吸收的气体称为惰气 吸收用的液体称为吸收剂
液相
气相
[例5-1] 已知氨水中氨的质量百分数为25%,求氨的摩尔分数和 比摩尔分数。
§5.1 概述
➢燃烧法 热力燃烧:明火下的火焰燃烧
燃烧法 催化燃烧:在催化作用下,使CH化合物在 稍低的温度下氧化分解
§5.1 概述
➢冷凝法 液体受热蒸发产生的有害蒸气(铬酸蒸气)可以通过冷 凝使其从废气中分离。这种方法净化效率低,仅适用于 浓度高、冷凝温度高的有害蒸气。
§5.2 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吸收法的特点: 1)广泛应用于有害气体的净化,尤其是无机气体; 2)同时除尘(同湿式除尘器),处理气体量大,费用低; 3)对排水需要进行处理,净化效率难达到100%。
§5.2 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一、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物理吸收是单纯的物理溶解过程,例如用水吸收氨。物理 吸收是可逆的,解吸时不改变被吸收气体的性质。 化学吸收则伴有明显的化学反应,例如用碱吸收二氧化硫。
一、吸附的原理 吸附过程是由于气相分子和吸附剂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气 相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
吸附和吸收的区别
➢吸收过程,吸收剂是液体 ➢吸附过程,吸附剂是固体 ➢吸收时吸收质均匀分散在液相中
➢吸附时吸附质只吸附在吸附剂表面
§5.8 吸附法
吸附过程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 物理吸附单纯依靠分子间的吸引力(称为范德华力)把吸附质 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物理吸附是可逆的。 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力。 化学吸附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一种吸附剂只对特定的物质有吸 附作用

第五章 气源系统及净化处理装置

第五章 气源系统及净化处理装置

它有两个填满吸附剂的 桶并联,当左边的桶将 空气中的水分吸附输出 干燥空气到供气系统。 同时,右边的就进行再 生程序,如此交替循环 使用。吸附剂再生方法 有加热再生和无热再生 两种。
注意事项
吸附干燥器在使用时,应在其输出端安装 精密过滤器,以防止吸附剂在压缩空气的 不断冲击下产生的粉末混入压缩空气。并 要减少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中的油份,以 防止油粘附在吸附剂表面使吸附剂降低吸 附能力,产生所谓“油中毒”现象。
1、冷冻式干燥器
冷冻式空气干燥器的工作原理是:是湿空气冷 却到其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 水滴并清除出去,然后再将压缩空气加热至环 境温度输送出去。
进入干燥器的空气 首先进入再热器预冷 却,然后,空气再进 入制冷器,使空气进 一步冷却到2~5℃, 使空气中含有的气态 水份、油份等由于温 度的降低而大量进一 步地析出,经冷凝水 分离器排出。冷却后 的空气再进入热交换 器加热输出。
视油器9上部和节流阀8用以调节滴油量,可在0 ~200滴/min范围内调节。
普通型油雾器能在进气状态下加油,这时只要拧松油塞 10后,油杯上腔c便通大气,同时输入进来的压缩空气将 截止阀阀芯2压在截止阀座4上,切断压缩空气进入c腔的 通道。又由于吸油管6中单向阀7的作用,压缩空气也不会 从吸油管倒灌到油杯中,所以就可以在不停气状态下向油 塞口加油,加油完毕,拧上油塞。
(2)、按结构形式分类
(3)、按空压机输出压力大小分类
低压空压机 0.2~1.0MPa 中压空压机 1.0~10 MPa 高压空压机 10~100 MPa 超高压空压机 >100 MPa
(4)、按空压机输出流量分类
微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1m3/min 1~10 m3/min 10~100 m3/min >100 m3/min

第六章 2(有害气体的吸收净化)

第六章 2(有害气体的吸收净化)

即 N = KG(p-p*)
式中: p—— 气相主体中溶质气 体的分压,毫米汞柱; p*—— 与液相主体浓度 c 平衡时气相溶质气体的分压, 毫米汞柱;p* = c / H KG—— 气相吸收传质总系 数,即包括气膜和液膜阻力在 内而将液膜阻力折算成气膜阻 力的总传质系数,公斤分子 / 米2· 时· 毫米汞柱。
N——扩散传质速率,公斤分子/米2· 时; p——气相主体中溶质气体的分压,毫米汞柱; pi——界面处溶质气体的分压,毫米汞柱; (p-pi)——分压差推动力 (气膜吸收推动力),毫米汞柱; ci——界面处吸收剂中溶质的浓度, 公斤分子/米3; c——吸收剂液相主体中溶质的浓度, 公斤分子/米3; (ci-c)——浓度差推动力(液膜吸收推动力), 公斤分子/米3; kg——气膜吸收传质系数, 公斤分子/米3· 时· 毫米汞柱; kl——液膜吸收传质系数,米/时。
N = kg (p-pi) = H kl (pi-p*) 改写上式为 : N = (p-pi)/(1/ kg)= (pi-p*)/(1/ Hkl) 合并整理后,得将总的传质推动力折算成总体的分压差 (p-p*)来表示吸收速率: N = [ (p-pi) + (pi-p*)]/[(1/ kg)+(1/ Hkl)] = (p-p*)/[(1/ kg)+(1/ Hkl)] = KG(p-p*)


相界面上的分压 pi 与浓度ci 实际上难以测得,而两相主 体中的分压p 和浓度c 可以测定,设: p*为气相溶质气体与液相主体溶质浓度 c 平衡时,气相溶 质气体的分压,毫米汞柱; c*为液相溶质与气相主体溶质分压p 平衡时,吸收剂液相 溶质浓度,公斤分子/米3。
则在ci与pi之间, c与p*之间,c*与 p之间,存在着气液平衡关系。

气体净化器的结构原理

气体净化器的结构原理

气体净化器的结构原理
气体净化器是为实验室中H2、N2、Ar、Air等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小型净化装置。

可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有机合成、物理化学、元素分析、光纤材料、半导体材料、无机材料、金属冶炼、环境分析、食品分析和气相色谱等实验室及工艺流程中的气体净化。

气体净化器的净化系统由(标准配置)三组变色硅胶与分子筛室组成,可以同时并连和独立使用能有效祛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份。

为分析仪器提供洁净可靠的气源,从而可大大提高纯净度。

气体净化器主要用于各种材料分析.元素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和气相色谱实验室,仪器带有气源在工艺流程中对载气,辅助气和其它气源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气体纯度。

气体净化器的原理:
气体净化器具有三源独立的气路流程。

对气体有害杂质进行双向双滤净化处理。

例如:脱除水份、可填装变色分子筛、脱除烃类(CH2),可填装活性碳;脱除CO2,可填装烧碱石棉等。

根据不同的要求,还可以将三路串接使用,达到三级深度净化的要求。

标签:
气体净化器。

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

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

01
通过过滤网等装置,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尘埃、花粉等物质拦
截下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吸附法
02
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分子,达
到净化的目的。
紫外线消毒
03
利用紫外线杀菌技术,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
到净化的效果。
化学净化原理
01
02
03
光催化氧化
利用光催化原理,将空气 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分子 分解为无害物质,达到净 化的效果。
PART 03
空气净化设备的应用场景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家庭空气净化
去除室内空气中的微粒、尘埃、 花粉、宠物皮屑等物质,提高 室内空气质量。
去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 苯等有害气体,降低室内空气 污染。
减少室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的传播,预防呼吸道疾病。
办公室空气净化
去除办公室内空气中的微粒、尘埃、细菌等物质, 提高办公室空气质量。
噪音水平
低噪音运行的设备,确保在使 用过程中不会影响家庭成员的 休息和工作。
能效与功耗
选择能效高、功耗低的设备, 有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 本。
品牌与售后服务
选择知名品牌和有良好的售后服 务支持的空气净化器,确保产品
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可靠性。
使用与维护方法
开机与关机
按照说明书正确开启和关闭空气净化器,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
优点
对颗粒物有良好的过滤效果,价格 相对较低。
缺点
需要定期更换滤网,否则会影响过 滤效果。
静电式空气净化设备
1 2
工作原理
通过静电场吸附带电微粒,如尘埃、细菌等。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课件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课件
将吸收液倒入圆底 烧瓶中,然后连接冷凝器和干燥管。当需 要吸收气体时,可通过旋塞将气体通入圆 底烧瓶中,利用吸收液对气体进行吸收。
干燥管的构造和使用
干燥管的构造
干燥管通常由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棉 花塞和干燥剂组成。其中,棉花塞可 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干燥剂则用于吸 收气体中的水分。
碱性气体,则选用酸液或酸性溶液作为除杂试剂。
对于某些难以用酸碱反应去除的杂质,可以选择物理方法进行
03
分离,如吸附、蒸馏等。
吸收法除杂
01
02
03
吸收法是利用气体混合 物中各组分在特定溶剂 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杂 质组分从气体中分离出
来的方法。
常用的吸收剂有水、碱 液、酸液等,根据需要 吸收的杂质成分选择相
净化装置的搭建
搭建净化装置时,需要注意各个装置之间的连接和配合。例如,在吸收瓶之后 可以连接冷凝器,将吸收后的气体进行冷却,再通过干燥管进一步干燥。同时 ,需要注意各个装置之间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04
气体制取和净化的应用
氧气的制取和净化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氧气疗法
为患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以治疗各种疾病,如CO中毒、哮喘 等。
定期进行演练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响应能 力。
保持实验室安全卫生
定期清洁实验室,保持安全卫生,避免因环境问题引发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干燥管的使用
在使用干燥管时,需先将干燥剂放入 玻璃管中,然后连接棉花塞。当需要 干燥气体时,可将气体通入玻璃管中 ,利用干燥剂对气体进行干燥。
净化装置的组合和搭建
净化装置的组合
在实际情况中,往往需要将多个净化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可以先使用 吸收瓶对气体进行初步净化,再通过干燥管对气体进行进一步干燥。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标准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标准

《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坚持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学以致用,推行顶目教学,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1.依据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目标,以各种工业场所通风设计为依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不同的技能要素,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单元。

采取任务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知识,熟练掌握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技能。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2.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他们的现有经验相联系,以及今后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关模块和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公共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要求。

3.按照课程的具体目标,采取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事故案例讲解、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岗位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为目标设计学习内容。

三、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现场工业通风除尘设计、评价、检查、监测与监督、预防控制与技术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利用相关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1.知识素养(1)了解粉尘的基本特性和对人体的主要危害,熟悉粉尘的主要来源;(2)理解控制粉尘及有害物的通风方法,重点掌握局部排风设施的基本型式及设计要点;(3)掌握目前国内外用于通风除尘技术的除尘器类型及原理;(4)掌握通风管道系统压力分布规律,重点掌握除尘管道设计方法;(5)理解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分类,重点掌握通风机性能参数表示方法及关系;(6)掌握通风净化系统测试技术,重点掌握粉尘特性测定、通风机性能测定和除尘器性能测定方法;(7)了解国内外其他防尘技术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净化法修

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净化法修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易溶体系 pA=0.36cA pA=0.0136cA
*
二 亨利定律(Henry’s law)
pi-xi关系 pi-ci关系 xi-yi关系 Xi-Yi关系
定义:用来描述稀溶液或(难容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当总压不高时,互成平衡的气液两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混合气体总压不高(P<5atm,气相可视作理想气体) 稀溶液(可视作理想溶液 ,x<0.05) 由于气液相组成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故亨利定律 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 气相:pi,yi,Yi 液相:xi,ci,Xi
原料气 A+B
吸收剂 S
尾气 B(含微量A)
溶液 S+A
气体吸收的原理
吸 收 塔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液相(吸收剂)
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
分离物系
气体混合物
传质原理
五 气体吸收的原理和流程
气体吸收的流程
添加标题
吸收过程
添加标题
吸收过程:溶质溶解于吸收剂中
添加标题
逆流操作
添加标题
03
04
05
定律形式
常数含义
备注
P*=Ex
E,亨利系数
P*,稀溶液中溶质(被吸收组分)平衡分压,x为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对于一定体系,E是温度的函数,一般,温度上升,E增大,不利于气体吸收。 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E值大
P*=C/H
H,溶解度系数
C为被吸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Kmol/m3 ) H为溶解度系数,(kmol/(m3Pa)),实验测定。 H为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升高减小,其数值等于平衡分压1大气压时的溶解度 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H值小 E=(1/H)*(den/M) den为溶液的密度,M是溶剂A的相对分子质量

空气净化原理及其装置

空气净化原理及其装置

5)排尘口直径
切向进入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几种常用的旋风除尘器 (1)多管旋风除尘器 (2)旁路旋风除尘器(3)长锥体旋风除尘器
XLT-A型旋风除尘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2.4 湿式除尘器
1. 湿式除尘器的机理
1)通过惯性碰撞和截留,尘粒与液滴 或液膜发生接触; 2)微细尘粒通过扩散与液滴接触; 3)加湿的尘粒相互凝并; 4)饱和状态的高温烟气在湿式除尘器 内凝结时,要以尘粒为凝结核,可以 促进尘粒的凝并。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1.1 净化装置的性能 全面地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应该包括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一般常以处理气体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及负荷适应
性等特性参数来表示;
点击这里
经济指标: 主要包括设备费、运行费和占地面积等。
除上述基本性能外,还应考虑装置安装、操作、检修的难易程 度等因素。
∽∽∽∽∽∽∽∽∽∽∽∽∽∽∽∽∽∽∽
• 如较大粒子的密度比气体分子大得多,则可利用重力、惯 性力、离心力(统称为质量力)进行分离,统称为机械分 离方法;
• 又如粒子的尺寸和质量较气体分子大得多,则可采用过滤 层,进行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
• 利用某些粒子易被水湿润,凝并增大而被捕集,可采用湿 式洗涤进行分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1 概述
本章主要阐述空气污染物的一般净化方法和净化装置的典型 结构,重点介绍粉尘的净化。
大气污染物的净化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物的分离问题。 1. 气溶胶污染物 2. 气态污染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气溶胶污染物
分离方法:属于非均相混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依据:气体分子与固体、液体粒子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废气净化设备工作原理

废气净化设备工作原理

废气净化设备工作原理
废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1. 吸附:废气经过吸附剂或活性炭床时,污染物会因为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而附着在吸附剂表面,从而被去除。

2. 吸收: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溶解或化学反应与液体吸收剂接触,会被吸收到液体中,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3. 氧化:废气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经过高温燃烧或与氧气反应进行氧化处理,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4. 过滤:废气通过滤网或滤纸时,颗粒状污染物会被截留在网格或纤维上,从而达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

5. 催化:废气经过催化剂时,可以通过催化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氮氧化物可以通过催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氮和水。

6. 生物处理:废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分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例如利用微生物解决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污染。

为了提高废气净化效率,常常会采用多种工艺和设备的组合,以确保对废气中污染物的去除达到标准,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工业通风与除尘》多项选择题

《工业通风与除尘》多项选择题

D. 分隔室工作 62. 袋式除尘器机械振打方式有(AC)。100
A. 水平方向振打 B. 前后振打 C. 垂直方向振打 D. 左右振打 63. 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有(ABCD)等。100 A. 中心喷吹 B. 环隙喷吹 C. 顺喷 D. 对喷 64. 静电除尘器工作过程错误的是(BCD)。102 A. 电晕放电→气体电离→尘粒荷电→尘粒捕集→振打清灰 B. 尘粒荷电→气体电离→电晕放电→尘粒捕集→振打清灰 C. 尘粒荷电→振打清灰→电晕放电→尘粒捕集→气体电离 D. 电晕放电→振打清灰→尘粒捕集→气体电离→尘粒荷电 65. 静电除尘器本体包括(ABCD)和外壳等。103 A. 电晕极 B. 收尘极 C. 清灰装置 D. 气流分布装置 66. 电除尘器的供电装置包括(ABC)。105 A. 升压变压器 B. 整流器 C. 控制装置 D. 降压变压器 67. 颗粒层除尘器具有高温 、(ABD)、除尘能力不受粉尘比电阻影响等特点。 107 A. 耐磨损
第三章 排风罩
23. 排风罩的主要作用是捕集散发在空气中的(AB)。38 A. 粉尘 B. 有害物 C. 氧气 D. 汞蒸气
24. 按照密封范围的大小,全密闭罩可分为(ABD)。43 A. 局部密闭罩 B. 整体密闭罩 C. 防尘密封罩 D. 大容积密闭罩
25. 影响罩内正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有(ABC)。44 A. 机械设备运动 B. 物料运动 C. 罩内温度差 D. 粉尘的种类
第四章 粉尘净化原理及装置
33.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有(ABC)。67 A. X 射线衍射法 B. 红外分光光度法
C. 焦磷酸法 D. 萃取法 34. 与粉尘控制技术有关的主要特性除了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的密 度、电荷比和比电阻等外,还有(ABCD)。67 A. 安置角 B. 黏附性 C. 润湿性 D. 摩损性 3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D)。67 A.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越严重 B.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一般较原物料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高 C.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可以用 X 射线衍射法测量 D.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不能用焦磷酸法测量 36. 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的(AB)。68 A. 密度 B. 真密度 C. 比重 D. 相对密度 37. 粉尘呈自然扩散状态时,单位容积中粉尘的质量称(AB)。68 A. 堆积密度 B. 表观密度 C. 真密度 D. 质量浓度 38. 粉尘的比表面积对研究粉尘的(ABCD)燃烧和爆炸等性能有重要作用。69 A. 润湿 B. 凝聚 C. 附着 D. 吸附 39. 促使尘粒凝聚和附着的外力有(ABCD)等。69

第5章气体吸收

第5章气体吸收

内流体做层流流动,主要依靠分子扩散传递 物质,浓度变化大,因此,传质阻力主要集 中在气膜和液膜双膜内。
气体溶质从气相主体到液相主体,共经历 了三个过程,即对流——溶解——对流
三、 吸收速率
吸收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质面积
所吸收的吸收质的量。 增大吸收系数、增加气液传质面积、提高吸 收过程推动力(选择吸收剂、降低吸收温度、 提高系统压力),均能提高吸收速率,强化 吸收过程。
废气吸收填料塔流程
废气吸收填料塔结构图
2、吸收剂的Leabharlann 择 (1)溶解度 吸收剂对混合气体中被吸收组分 的溶解度要尽可能大 (2)选择性 吸收剂对于要吸收组分有很好的 吸收能力, (3)挥发性 要求吸收剂的挥发性能力差 (4)粘性 吸收剂的粘度低 (5)其它 所选收剂还应尽可能无毒,不易燃、 化学性能稳定,无腐蚀、不发泡、冰点及比热 尽可能低,价廉易得等优点。
三、气体吸收的分类
1、根据吸收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可将吸收
操作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2、根据吸收过程中吸收剂吸收组分数目的 不同,可分为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 3、根据吸收体系中液相中的温度是否有显著 变化,可将吸收分为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
第二节 吸收的基本原理
一、气-液相平衡关系
3、温度的影响
低温操作可以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对气体吸收有利 但温度太低时,对吸收又是不利的。所以要 选择一个适宜的吸收温度。
4、压力
增加吸收塔系统的压力,但过高地增加气体
系统压力,会使动力消耗增大,设备耐压性、 密封性增强,设备要求高,使设备投资和日 常性生产费用加大。 一般能在常压下进行吸收操作的就不要无故 地提高压力。
三、工业上常用的解吸方法

废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

废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

废气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废气处理装置可以有效地处理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气,使其达到环保标准。

其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 收集废气:废气处理装置首先需要将产生的废气收集起来。

收集的方式根据废气来源的不同,可能采用不同的收集装置。

比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以通过管道或集气罐等方式收集;而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房油烟、洗浴废气等,则需要通过抽风机或排风扇等装置进行吸附和收集。

2. 预处理:废气收集后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预处理的方式也因废气来源和污染物种类的不同而异。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过滤器或洗涤塔等设备进行粗处理,并加入化学反应剂,使污染物转化成易于处理的物质;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安装油烟净化器、活性炭过滤器等设备对废气进行初步处理。

3. 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气进一步进入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阶段。

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但大多都是基于物理化学原理进行的。

比如,运用吸收、吸附、膜分离等物理技术,将有害气体分离并转移;运用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或者直接运用燃烧、氧化等方式,将污染物热分解或氧化转化。

4. 排放:经过废气处理装置处理的气体,在达到处理效果后,将经过管道或排风扇等设备,以安全的速度排放到大气中。

综上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产生的废气通过收集、预处理、处理和排放等环节,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处理和净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废气处理装置在结构和技术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升级和改良,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和废气污染物处理的需求,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组成均以摩尔分数表示:
y mx
*
y*——平衡状态下气相中吸收质平衡浓度。
m —— 相平衡常数。
X——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注意:亨利定律的不同表示方式和系数的单位、换算方法。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mX Y 1 (1 m) X
Y mX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2吸收过程的机理
• 吸收的理论:双膜理论
① YA和XA分别是气液相
主体浓度。
② Y*i和X*i分别是相界面
上气相和液相浓度, 平衡浓度Y*i=mX*i
③ 气相动力YA –Y*i克服 气膜阻力,从a到b ④ 液相动力XA –X*i克服 液膜阻力,从b’到c’
亨利定律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溶质A溶 解速度 平衡分压, pA* 摩尔分数, yA 摩尔比, YA 相际动态平衡
…….
气体
液体
饱和浓度 质量浓度,A 物质的量浓度,cA 摩尔分数,xA 摩尔比,XA
溶质挥 发速度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吸收质分压力
• 定义:当溶液中吸收了某种气体后,由于分子扩散会在溶 液表面形成一定的分压力。其大小和溶液中该吸收质浓度 有关。
5.1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概论
• 2)吸附法 • 吸附操作是通过多孔固体 物质与某一混合组分体系 (气体或液体)接触,有 选择地使体系中的一种或 多种组分附着于固体表面, 从而实现特定组分分离的 操作过程。
5.1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概论
• 3)燃烧法 •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也就是化学能转变成 热能的过程。利用废气中某些污染物可以氧化燃烧的特 性,将其燃烧变成无害物的方法。
5. 1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概述
5.2 5.3 5.4
吸收与吸附原理
吸收与吸附装置 其他气体净化方法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1.物理吸收 2.化学吸收 特点: 特点: 1)一般没有明显化学 1.伴随明显的化学反应(有 反应,可以看做单纯物 新物质生成) 理溶解(NH3溶于水)。 (2NaOH+SO2=NaSO3+H2 O) 2)一般可逆,溶解过 程不改变被吸收气体的 2.效率比物理吸收高,常采 性质。 用化学吸收方法。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3吸附原理和特性
• 吸附特性 • 静活性:吸附剂在吸附一定 量的气体后,会达到饱和, 达到饱和时单位质量吸附剂 所吸附的气体量。 • 动吸附:气体经过固定的吸 附层,从开始吸附到气体出 外处出现吸附质为止,单位 质量吸附剂平均系的气体量。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1、摩尔分数 • 定义:气相或液相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该混合 气体或溶液的总摩尔数之比

nA xA n
组分A的摩尔分数

组分A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
当混合物为气液两相体系时,常以x表示液相中的
摩尔分数,y表示气相中的摩尔分数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标准状态下活性炭对单一气体的吸附量
• 同一个吸附剂对不同的气体吸附量与该气体的沸点成 正比,气体的沸点越高越容易吸附。 • 活性炭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是由煤或木质原料加
工得到的产品,通常一切含碳的物料,如煤、木材、果核、 秸秆等都可以加工成黑炭,经活化后制成活性炭。 • 炭化:把原料热解成炭渣,温度:200~600℃ • 活化:形成发达的细孔。两种办法: 气体法:通入水蒸气,温度在800~1000℃; 药剂法:加入氯化锌、硫酸、磷酸等。 • 比表面积:500 ~ 1700 m2/g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基本概念:吸收质被吸收剂吸收的过程。 • 在吸收操作中,被吸收气体称为吸收质,气相中不参 与吸收的气体称为惰气,吸收用的液体为吸收剂。
• 浓度的表示方法 • 基本概念:摩尔数:6.0221415 × 1023个。 • 它的正式的定义是0.012kgC12中包含的C12的原子的 数量。 • 作用:1mol任何粒子,以g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其 相对分子质量。
• 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是降低的,因此, 亨利系数E是增大的。 • 气体在各种条件下的亨利系数E通常可以在手册中查到。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典型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25℃时 E (kPa/mol) CO 5.88 106
CO2
H2S
1.66 105
0.552 105
• 吸附质从吸附剂表面逃逸到另一相的过程——解吸
• 吸附过程发生在“气-固”或“液-固”非均相界面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3吸附原理和特性
• 按作用力性质分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物理吸附: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分子间存在的范德华
力(静电引力)所引起的,也称为范德华吸附。
• 吸附热较小(放热过程,吸附热在数值上与冷凝热相 当),可在低温下进行; • 过程是可逆的,易解吸; • 相对没有选择性,可吸附多种吸附质;
• 该分压力的大小,表示吸收质返回气相的能力,也可以说 是反抗吸收的能力。 • 当气相中吸收质分压力等于液面上的吸收质分压力时,气 液达到平衡,把这时气相中吸收质的分压力称为该液相浓 度下的平衡分压力。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时,液相吸 收质浓度与气相的平衡分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xNH 3
0.25 na 17 0.26 n 0.25 0.75 17 18
摩尔比 xNH 3
0.25 na na 17 0.352 n na nb 0.75 18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吸收的气液平衡关系:特定条件下溶质A溶解速 度和溶质挥发速度相等,此时相际动态平衡
SO2
0.413 104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如果溶质的溶解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则亨利定律可写为:
C P H
*
p* ——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C —— 溶质A在液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kmol/m3 ;
H —— 溶解度系数,kmol/(m3. kPa) 。
•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引力越大,吸附量越大;
• 可形成单分子吸附层或多分子吸附层 。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3吸附原理和特性
• 按作用力性质分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 化学吸附:又称活性吸附,是由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发生 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其强弱取决于两种分子之间化学键作 用力的大小。
• 如石灰吸附CO2 → CaCO3
5Hale Waihona Puke 1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概论• 6)非平衡等离子体法 • 利用气体放电形法形成非平衡等离子体,可以分 解气态污染物,并从气流中分离出微粒。
5.1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概论
• 7)光催化转化法 • 定义:基于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的 氧化还原能力而净化污染物。 • 适合:室内挥发性污染物。
CONTENTS
• 几乎不溶解的组分——惰性组分
• 吸收后得到的溶液——吸收液
• 吸收后的气体——净化气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2吸收过程的机理
• 吸收的理论
• 吸收过程是一种典型的由气相向液相的传质过程,一
般可分解为三个基本步骤:
① 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至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传递; ② 溶质在两相界面由气相溶解于液相,即相际传递; ③ 溶质由界面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传递。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2吸收过程的机理
吸收速率方程式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3吸附原理和特性
• 原理:吸附操作是通过多孔固体物质与某一混合组分 体系(气体或液体)接触,有选择地使体系中的一种 或多种组分附着于固体表面,从而实现特定组分分离 的操作过程。 • 单位质量吸附剂具有的总表面积(㎡/kg),称为吸 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 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组分——吸附质 • 吸附吸附质的多孔固体——吸附剂 • 吸附质附着到吸附剂表面的过程——吸附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 亨利(Henry)定律: • 稀溶液条件下,温度一定,总压不大时, • 气体溶质的平衡分压和溶解度成正比:
P Ex
*
p* ——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 ——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 —— 亨利系数,kPa/mol。
• 亨利系数E越大,说明气体越难以溶解于溶剂。
*
当溶液浓度很低时,X很小,:
Y*——平衡状态下气相中吸收质平衡浓度kmol(吸收质)/kmol (堕气)。
m —— 相平衡常数。
X——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kmol(吸收质)/kmol(吸收剂)
m值越小越容易吸收,m值越大越难吸收。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m值的作用
1.判断吸收的难易程度 2.判断吸收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
方法:已知吸收质起始浓度XA,查图 表找到平衡浓度Y*,与被吸收气体的 起始浓度Y相比。△Y越大,吸收越容 易。 △Y越小吸收越难。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1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
5.2吸收与吸附原理
5.2.2吸收过程的机理
• 吸收是混合气体分离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之一。
工业通风与除尘
郑州工商学院 赵鲁炎
CONT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