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2、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其弟 叔虞为唐侯,叔虞的儿子后改 国号为晋。晋国的位置是右图中的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4、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 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D ) A.启 成汤 B.启 盘庚 C.禹 盘庚 D.禹 成汤
一、夏朝
“禹建夏,父传子”
1、禹建夏: 禹,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启 2、父传子:
公天下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
标志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末代暴君: 桀
大禹治水
桀骑人车
关于夏桀的昏暴行为,古书记 载很多,如刘向《列女传》说 他:“昏乱失道,骄奢自恣, 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 者,笑之以为乐。”还说他 “自比于日”,自夸说:“天 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 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 百姓们才骂他:“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史记· 殷本 纪》与《尚书· 汤誓》)后一句 译成白话意为:“什么时候你 这个太阳灭亡啊,我们愿意与 你同亡!”
交战 典故 国家 魏(庞涓) 围魏救赵 赵、齐(孙膑)
魏(庞涓) 齐(孙膑) 减灶计
影响
齐国强大起来
秦(白起)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 赵(廉颇、 抵御秦军的进 赵括) 攻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 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 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 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 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 中间为公田。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井田制逐渐瓦解。
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 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 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C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5、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 中国”首重生 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 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 即( ) D A.“兼爱”和“非攻” B.“顺其自然,无为而 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斧斤以时入山林” 6、资阳市某校七年级三班举行了一次“班级管理”的主 题班会,李怡同学主张“制定严格的班规,对违反班规 的同学严惩”。影响李怡同学主张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是 D ( ) A.庄子 B.孟子 C. 墨 子 D.韩非子
材料二:.《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
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 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烽火戏诸侯”
课堂练兵
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 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 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 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B )
主题一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 夏商周时期
东周 夏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牧野 大战
西周
公元前 771年
公元前 770年
春秋
公元前 476年
公元前 475年
战国
公元前 七争 雄鸣
考点一: 夏、商、西周的兴亡
大 克 鼎
青 铜 时 代
考点四:百家争鸣
1、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体现了“平民教育”、 “均衡教育”的思想
2、孟子:反对涸泽而渔,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
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体现了热爱和平的思
5、韩非子: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学而时习之”
考点三: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1、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平王东迁 东周: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 洛阳),东周开始,分为春秋时期和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生产力发展状况:青铜工具广泛使用,铁器开
始出现。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政治局面:1、周王室日渐衰微,无力控制局面。
儒家 孔子 庄子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道家
法家 墨家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兵家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 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 )
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 历史时期( ) 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 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 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 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 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这场战役是( B )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
三、西周
1、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2、都城: 镐(今陕西西安西北) 3、西周的分封制: 4、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国人暴动 5、末代暴君: 周幽王
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考点二:西周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链接
材料一:《史记· 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 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 祝,……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 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 于曲阜,曰鲁。”
二、商朝
1、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甲骨文)
2、盘庚迁殷:阳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原因:水患;政治动乱;)
3、末代暴君: 纣 (造宫室园林,“酒池肉林”
设炮烙之刑 )
殷 墟 遗 址
约公元前 300年盘庚迁 都到殷(今河 南安阳西北, 殷是我国历史 上著名的古都 之一,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于 2006年7月将 殷墟遗址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先后起来争霸。
一、春秋争霸
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 (葵丘会盟)
2、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 3、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
春秋争霸形势图
※争霸战争的影响: 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蒲 松 龄
吞越胆卧天苦属秦舟破事有 吴甲三薪不心楚关百釜竟志 可千尝负人 终二沉成者
晋军“退避三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产力发展状况:铁器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政治局面: 1、周王室衰微,成为名义上的君主。 2、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出现了七个大国 相互攻伐的局面。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二、战国七雄
1、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
楚、秦、燕
2、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3、主要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3、主要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前4世 桂陵 纪中期 之战 前4世 马陵 纪中期 之战 战国 后期 长平 之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