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1卷化学试题评析与详解
![2017年高考全国1卷化学试题评析与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81ea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d.png)
2017年⾼考全国1卷化学试题评析与详解复习时我们有专门做⼀些STSE类的题⽬,并对纤维素、蛋⽩质、粘胶纤维、合成纤维进⾏了介绍,上新课讲到尼龙时还特意趣谈了⼀下它名字的来历。
这题充分说明积累⼀些化学常识的重要性。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砒就置⽕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中涉及的操作⽅法是A.蒸馏 B.升华 C.⼲馏 D.萃取杂谈:答案B。
题⽬中 “将⽣砒就置⽕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从这⼏句可知是固体在加热时直接转化为⽓体,类似于碘的升华。
2015年考了古代⽂化科学知识,然⽽2016年没考,所以在许多的⾼考模拟题中认为2017年不考此类题⽬,谁知世事难料。
这题⽬⽐2015年的难度⼤,对⽂⾔⽂的⽔平要求很⾼,中学学科⽹当时抢先版给出的答案就是错的,专家们去做都翻了车,那考⽣就更加迷茫。
复习时我们觉得此类题⽬不能忽视,毕竟传统⽂化知识是⾼考的导向,当时⼆轮复习时有专门做“步步⾼”中的⼀个专项训练,但此题要求甚⾼,复习效果达成得不是很好。
杂谈:答案D。
有机选择题如期再现,但难度⽐往年的要⼤,利⽤苯的结构发现的化学史实,综合考查了同分异构体,⼆氯代物,碳碳单键双键的化学性质,原⼦共⾯等问题。
A项中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d和p两种,A错误;B项中d分⼦中氢原⼦分为2类,根据定⼀移⼀可知d的⼆氯代物是6种,p的⼆氯代物是2种,B错误;C项中b、p分⼦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锰酸钾溶液发⽣反应,C错误;D项中苯是平⾯形结构,所有原⼦共平⾯,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所有原⼦不可能共平⾯,D正确。
答案选D。
复习时我们对有机选择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有过关,同分异构体,⼆氯代物,有机物的化学性质都⽐较重视,尤其是原⼦共⾯问题有重点强调。
原来的⾼考题都是考查单个考点,此题的综合性强,对学⽣的能⼒要求⾼。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e5842d5a8102d276a22fa4.png)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设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好的落实了国家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命题的四层考查目标,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及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即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不同类型的三种试卷体现了对不同省份的不同要求。
实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二、得分情况理科综合客观题总难度0.61,即化学学科难度大于理综平均水平。
表2:近5年河南省考生主观题得分统计:17年理科综合主观题部分难度系数为0.35,也就是说,主观题部分化学学科难度略低于理综平均水平。
三、试题分析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
选择A、B、C、D的学生分别有69%、11.5%、6.5%、13.4%。
最近几年化学试题的第1个选择题,多为这样的联系生产生活类的题目。
如2017年第7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该类试题多为送分题,所考查内容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学生只要关注了化学物质的用途,答题时善于抓住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点,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全国卷)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c5de512f31126edb6f1a10f6.png)
(一)物理 (略) (二)化学 2017 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Ⅱ、Ⅲ卷化学试题落实。"一点四面"考查要求, 贯彻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考试大纲》的理念,精心挑选试题内容,……全面检测 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1.以学科基础为本,考查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有…………精髓、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 想。 试题对基础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进行复习备考。例如三套理综化学试题均 设计…………等内容,所以四套试卷中Ⅱ卷的第 8 题、Ⅲ卷的第 10 题均以这种式考 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再现科学研究及实验过程,强化综合性和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技
【答案】C 【分析】化学无处不在,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 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宣传正确使用化学制品和妥 善处理废旧化学物质,推广绿色化学工艺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题各选项均与环 境有关,旨在考查考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项 A 是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空气质量问题,其关于 PM2.5 的叙述是正确的,不 是本题的答案。
3.联系实际呈现真实情境,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査 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从…………实际问题。 4.呈现新颖的信息,探索创新能力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其魅力在于…………今年的高 考试题对这个方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创新数据形式,考查数据推理能力 全国理综 1 卷第 13 题,…………规律。 (2)拓展化学知识,考查学习潜能 全国理综 I 卷第 36 题,要求………… 。 5.坚持立徳树人、关注社会发展、体现绿色化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 2017 年高考化学试题从…………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等理念。 (1)展现化学价值,引导正确认识 三套理综化学试卷均设计了…………。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ce440ce2bd960590c67746.png)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评析一、坚持立徳树人,传承优秀科技文化1.呈现中国成就,传递爱国情怀通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的合适资料,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化学,为国奉献。
例如I卷以我国古代由砷矿提取三氧化砷技术为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分离基本操作方法;II卷以我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化合物为题材考查物质结构基础理论。
2.渗透研究过程,激发科学精神对于苯结构的阐释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
I卷第8题以3个分子式均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
这三种物质结构是19世纪中后期,三位化学家提出苯的三种结构。
包括1865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1867年由杜瓦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瓦苯。
1869年拉敦保格提出来的三棱柱结构。
由于凯库勒结构比较符合苯的化学性质,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这结构还不能解释苯的某些性质,所以在凯库勒之后仍有一些科学家继续探索研究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道试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事实和证据,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健全考查体系,科学选拔优秀人才1.落实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必备知识内容2016年底对高考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善了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贯彻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设计试卷结构,落实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
首先是落实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有自己的科学体系,又有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法。
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体现在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两个层面,以两大理论为指导,学习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反应和应用。
必备知识内容,包括熟悉最为基本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及其相互转化规律,化学反应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精髓,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
![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f224f38e9951e79a892703.png)
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2017-06-22 11:49:36)转载▼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高陵三中邢丽娟2017年理综化学内容按照新考纲,在以往题型模式基础上取掉了选做题《化学与技术》内容,由以前的三选一变成了“结构”与“有机”的二选一。
与往年相比,命题风格基本相同,必做题型与之前相比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存在一些变化,贯彻了新大纲的思想,个别题难度略有所提升。
试题所考察知识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所选取素材贴近生产生活。
一、试卷内容、知识点分析化学卷依然采用“7+3+1”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3道必做填空题、一道选做题,总分为:42+43+15=100分。
知识覆盖了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三部分必考内容,选修三、选修五作为选考内容二选其一。
1.选择题部分题号7化学与生活8阿伏伽德罗常数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9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0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实验11电化学(电解池,联系生产实际)26题是化工流程图题,比较常规的题目,通过调PH值等方法达到除杂效果,是我们平日练习中常用的手段,二氧化硅的性质近几年考察并不多,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可谓出其不意,最后计算涉及到氧化还原的配平,整体难度适中。
27题是以丁烷为背景,涉及到涉及到盖斯定律、平衡图像、勒夏特列原理、转化率、动力学因素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等多个反应原理问题,虽然背景与去年不同,但考查方式非常类似,后一部分有一定的区分度,如果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和对图像的认真分析和识别,将找不出正确答案。
总体而言此题较基础,题设比较平和,而平日里常训练的三段式、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这些往年的热点难点都没涉及,也没有涉及电化学部分。
28题作为实验题,与往年相比稍有差异,并没有装置图和物质的制备、除杂等思想,而是以测水中的溶氧为出发点,更接近生活实际,整个实验题的主导方向是以选四为重点,综合了反应原理、元素化学、实验操作的“滴定”,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尤其后面两问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计算和误差分析,难度相比以往有所提高,更加考察学生的细节分析能力。
2017高考全国卷化学试卷评析含与16年对比
![2017高考全国卷化学试卷评析含与16年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81267700029bd64793e2c97.png)
必做题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16
必做题
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明确以下要点: ①题目有无特殊要求; ②题给的药品、装置的数量; 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 ④会画简单的实验装置图; ⑤注意仪器的规格; ⑥要防倒吸、防爆炸、防燃烧、防暴沸、防氧化、防吸水、冷凝、冷却、水浴加热时采取相应措施; ⑦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相应作用等; ⑧要严格按照“操作(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的格式叙述。
14
必做题 实验题26是多仪器串联型实验题,以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测定经典方法——凯氏定氮法及其分析测定作为一个陌生载体,明确 了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考查了化学仪器的识别和用途,实验操作的原因分析,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滴定中的甘氨酸 中氮的质量分数、和样品纯度的计算等。 实验的第一部分考察了实验操作、实验评价,知识紧扣课本,注重基础。第二部分内容是化学实验分析,此题题目难度不大, 但是运算能力要求高,考生在思考此题的时候能不能进入题境就成了关键,此题最后两空有一定的区分度。 2016年第26题以氮的氧化物和氨气为载体,考查气体的制备,装置连接,现象推测及原因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今年的 考查难度较去年略有增加。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fc2f0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f.png)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2017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为了帮助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们了解高考的命题趋势,积极备考,现就今年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命题的特点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选择题:注重基础、考查常识对比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今年的化学试题从题型上看,今年全国Ⅰ卷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7个选择题分别考查了化学与生活、古典文献中的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电化学(金属的防护)、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这些题型都是近几年全国Ⅰ卷常考的,也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强调较多的,应该说从形式上本次的选择题并不出乎大家的意料。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连续两年考查的阿伏伽德罗常数今年并未出现,这体现出全国卷命题的一些变化。
具体内容方面,今年的选择题体现出了注重基础、考查常识的特点。
第7题化学与生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了解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区别,并能够举出实例,具体来说能说出羊绒与棉花分别属于上述哪个类别,题目难度不大。
此类题型要求学生注意积累生活常识中的化学知识。
第8题以古典文献为载体,考查其中的化学原理(区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
第9题题干中提供了苯的凯库勒式以及其两种同分异构体的键线式,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考查同分异构体、烃的化学性质和结构。
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二氯取代物和共平面判断。
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一般采用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即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注意不要重复。
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第10题提供了一套启普发生器制氢气并在净化后用它还原三氧化钨的装置,形式上不同于平时练习中常见的表格判断(判断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的正误)和四项小实验装置的判断,但同样对学生化学实验基本素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考查。
2017年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bb2576af45b307e971972f.png)
2017年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2017年高考化学质量分析报告一、2017年高考试卷命题情况分析2017年化学试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注重基础,稳中求变,知能并重,强调学科素养,考查能力。
1.注重基础,知能并重,重视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考查2017年化学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热点知识。
试题既立足基础,又强化技能,加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具有较强的选拔性。
充分体现出了“能力立意、双基为主、学以致用,引领课改”的命题思想。
2.试卷题型稳定、难度层次分明。
整个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延续往年的一贯做法: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三个部分,题量总数为21题,并且在各模块中考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等方面,也与往年保持基本一致。
试题在编排方面,依以上三个模块,鲜明地呈现出从对化学知识点的全面而基础的考查逐渐过渡到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学科方法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试题难度也逐渐增大。
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试卷时,平静心绪、渐入佳境。
3.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基础、全面而又不失新颖与创新。
化学试卷保持了以往的命题风格,在化学基础知识的中融合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关注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尤其是将学科观念融合于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之中的命题方式较为新颖而别致。
如选择题10中在控制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与实验方案的评价、选择题14中的对称思维的应用等,都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
在非选择题的16题中两次电解过程:一是电解Al23得到金属Al 和2是教材中的内容,落点非常基础,将此与电解Na23溶液相联系,又变得十分有趣。
二、我县考生得分情况分析2017年我县高考化学达B情况如下:我县847人参加化学高考,25人达A+,86人达A,占比为13.11%;84人达B+,179人达B,占比为31.05%;380人达,占比为44.86%;93达D,占比为10.98%。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Ⅰ)试题分析及思考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Ⅰ)试题分析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5bc7ca3186bceb19e8bbbf.png)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Ⅰ卷)试题分析与思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相衔接的基础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全国(Ⅰ)卷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高度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落实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目标,高考试题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考查,多数试题采取了多点多维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应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2017年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延续了全国卷理综化学的一贯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
试题情境较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和化学发展史的育人功能;重视化学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图表的作用和功能,图表中隐含众多解题信息,需要学生认真读题、观察、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整套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信息量大,需有较强的推理与计算能力。
一、试卷的结构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卷(全国课标Ⅰ卷)符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大纲》的要求,在题型结构、内容与分数分布、能力结构等方面与往年试卷基本一致。
7道选择题每题赋分6分共计42分、3道解答题共计43分,选做题为35和36两大题,分别对应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每一题赋分15分,两题任意选做一题;试卷总分100分。
二、试题考查内容及所属教学模块三、近三年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考题考点比较1. 新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选择题考点比较2. 新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解答题考点比较3. 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选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比较4. 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考点比较干知识和热点问题。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e59f07647d27284b73519b.png)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2017年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省(区市)进行了新课改高考,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地区进入新课改高考。
纵观2009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新课改试验区试卷命题日趋成熟,非试验区的命题也明显与新课改接轨。
本文将对2017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2018年的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2017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内容和范围都立足课本,遵循考纲,考查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没有出现难题、偏题、怪题,试题呈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稳中求变,不避热点09年高考化学题同前几年一样,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对热点、重点问题没有回避。
附:近十年高考化学主干知识重现次数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热考的主要知识点有离子共存、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性质、原子推断、化学平衡的图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微粒浓度大小排序、电解及其计算、有机框图、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
2.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重视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09年高考化学有一些试题新颖、灵活,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断和计算相结合,体现了向新课改的过渡。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上海化学试卷的第 28题,考生须将两条生产流程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分析对比,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无误地解题。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68a0141ed9ad51f01df2d4.png)
2017全国普通高考化学卷分析一、试卷整体结构分析从试卷结构来看,化学卷依然是7+4形式,即7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包括选做题),总分100分。
涉及知识覆盖了人教版两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内容(其中,选修4为必考内容;选修3、选修5为二选一)。
整体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二、试卷知识点分析总体而言,选择题侧重基础;必做大题中,实验综合、、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仍然是常规考点。
选做题中的物质结构题和有机推断题都在以往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
整体来看,今年理综化学卷保持了往年的命题风格,知识点基本覆盖了主干内容;并且突出体现了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三、题目特点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基本实验操作、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原理、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水溶液中的平衡综合等知识点。
总体立足平稳,重在基础,并凸显新大纲的特点。
如:第7题考查了尼龙绳、宣纸、羊绒衫、棉衬衣等物质,与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大纲“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第8、10题以物质制备为依托,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进行了考查;第10题从同分异构体与原子共面对有机物性质进行了考查;第11题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的腐蚀为背景考查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第12题为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对“位-构-性”有充分的认识;第13题借助图像考查学生对于水溶液中平衡的综合运用,难度较大。
三道必做大题的出题模式遵循了往年规律,涉及实验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原理三大板块。
如:26题以定量实验为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陌生实验装置的使用评价,滴定实验原理的考查,说明重视基础仍是实验题的首要立足之地;27题以锂电池的基本原料为背景,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延续了历年高考借“化工”考“元素”的命题思路,综合性较强,在计算部分涉及到了沉淀溶解平衡,体现出了良好的区分度;28题以硫化氢为背景,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转化率、化学平衡计算等多个反应原理问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2017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7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23aee351ed9ad51f01df265.png)
2017年高考全国卷I化学试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作者:马治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第17期2017年的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让人很是欣慰,因为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下面就本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试题结构1、今年任然采用7+3+1模式,七道选择题、三道必做简答题和一道选做题,其中一卷42分,二卷58分。
2、试题变化,今年化学试题的最大变化是后面的选做题,由以往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化学与技术》这个选修模块的试题。
二、试题分析从整个试题来看,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说整体上回归基础,选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同时也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保留传统试题的基础上做到恰当的创新,从而使整个试题看似简单,但做起来需要我们认真、细的阅读和审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1.选择题部分选择题涉及了化学与生活、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电解池)、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探究、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总体上是重基础,并体现新的考试大纲的要求。
选择题在题型上也稍有变化,将历年必考的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改为有机实验题,让学生解答时感觉稍有难度。
2.简答题部分(1)简答题第26题。
本题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要求全面扎实,涵盖基础知识的正确复述,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应用能力,化学计算的应用能力;有实验、有分析、有原理,有计算,是一道常规性的综合试题,试题充分体现了“考纲”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要求。
本题属于难度系数中等有一定区分度的题目,由应用广泛的建筑原材料“水泥”为主考查一系列问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能力,以及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用能力,也能将有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选拔出来。
(2)简答题27题。
本试题对中学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要求比较全面,涵盖基础知识的正确复述、再现、辨认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数形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9346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1.png)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一、概述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讲解是我们关注的主题。
在这一年的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涉及到许多学生的学习和备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为主要内容,对其中的试题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评估和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试题解析1. 选择题部分在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中,选择题部分涵盖了化学的各个知识点,考查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第一题中涉及化学式的计算,需要考生掌握化学式的写法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巧;第二题涉及到化合物的定性分析,需要考生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认识;第三题考查了对反应物的计量关系和物质转化情况的理解,需要考生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
2. 非选择题部分在非选择题部分,考生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解答,例如第四题中需要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第五题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的求解,第六题考查了考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能力,第七题涉及到电子结构的填充规律等。
三、总结回顾通过对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考察了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们在备考高考化学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训练。
四、个人观点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掌握上,更需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五、结语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大家对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1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备考高考化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训练,相信大家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Ⅰ)试题分析及思考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Ⅰ)试题分析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af2d1a7b4daa58da1114a5c.png)
9.已知 (b)、 ( d)、 (p)的分子式均为 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 d 和 p 两种 B.b、d、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 中只有 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知识与原理凝结着化学家丰富的学识与 智慧,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的建立是最好的体现。 本题重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涉 及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同分异构体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基础知识。 C6H6 的同分异构体除了 环状还有线状等多种异构的可能, A 选项错误; d 为非完全对称结构,其二氯代物多于三种, B 选项错误; b 和 p 结构稳定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C 选项错误; b 属于平面型分子, 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 和 p 分子中都有碳原子采取 sp3 杂化,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 平面中, D选项正确。通过对化学史的考查体现了化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与智慧,弘扬优
(4)由熔沸点判断晶体类型; (5)石墨烯、金刚石 1 个原子 连几个环、每环中原子数、 共面原子数
4. 高考全国新课标( I )卷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考点比较
年份
载体
2017 年
2016 年
用苯甲醛制备有机光电材料 中间体 (1)有机物结构的推断及命名;
秸秆合成聚酯类高分子 (1) 判断糖类的结构和
式的计算等
育九年级
27 工艺流程:以钛铁矿制备锂电池电极材料 Li 4Ti O 5 12 和 LiFePO4为 必修 1、必修 2、
背景,考查信息形式离子方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图表数据的 选修 4、义务教
分析、溶解平衡和化学式的计算等
育九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邱桂云一、总体评价
2017年全国新课标二卷理综化学试题内容选取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察;整个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上,包括7道单项选择题(6×7= 42分)、三道必考题(43分)和两道选考题(二选一,15分)。
其中三道必考主观题内容为“化学实验分析题”、“化学平衡”“化学实验测定题”,选考题分别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
试题鲜明呈现出从对化学知识点的全面而基础的考察逐渐过渡到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学科方法的应用和思维能力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学生在完成试卷时平静心绪、渐入佳境。
在试题设计上重视代表性题目的选取,希望考生更好的掌握普遍原理,用以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在试题的难度分布上,梯度设置合理,区分度明显相较于2016年,试卷的整体难度上稳中有升,是一份出色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与分析
选择题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同时弱化有机,强化了对化学实验的考察。
第7题考查生活中简单的化学常识,侧重考查基础(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
第8题是最经典的以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
第9题属于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常规考察。
第11题通过电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12题借助图像考查溶液中
的电离平衡,难度较大。
第10、13题为化学实验题的考查,而且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推断结论,这也是今年高考化学试题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往年选择题通常至少包括一道有机题,但今年被实验题所替代,更突出了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三道大题继续传承经典,还是大家熟悉的题型和套路,同时又有所变----进一步加大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其中26题和28题分别以“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和“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学的基本规律和化学实验,包括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仪器的选择、实验基本操作、现象描述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计算等,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高。
第27题属于原理题,涉及到盖斯定律的应用,重点借助图像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选做题保持相对稳定,但有所创新。
选3结构题以氮元素为基础,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扩展,整体难度不大。
只是在几问引入了大π键、氢键的表示及坐标参数等,较为新颖。
选5有机题涉及到有机合成,但思路及方法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考点仍旧分布在反应类型、有机物命名、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反应方程式书写等基本知识点上。
三、备考建议
1、选择题的限时训练;选择题一定要限时,要当成一个整体来训
练,千万不要做一道题看一个答案,这是非常忌讳的。
做选择
题一定要有一个节奏感,在15分钟内把7道题全部做完,慢慢
地对比看看自己哪里还存在问题?在高考之前或者一模考试之前,你要争取做到最多只能有一个题出错。
2、大题专项备考;
1)有机化学;把近几年高考模拟试题中出现过的这种有机题目综合
记录在一个小本上,整体去看时,你就会发现最常考的还是几个套路。
有机的规律性还是非常明显的,不要光傻傻的在那做题,要多去体会。
2)工业流程;多做模拟题,并且去熟悉、去整理、去记录,一定要
落在笔头上,不要眼高手低。
3)反应原理;做这种题不要太死,不要慌,如果把图像、图表拆解
开来,把坐标含义搞清楚,其实它还是高中课本的那些知识,只不过它的衣服变化了一下,比较新颖。
4)探究性试验;以模拟题和高考题为准,如果你对模拟题有一个深
入的了解和总结的话,你会发现在高考真题中你见到过,虽不是一模一样的原题,但是它的命题思路基本一样。
3、标准化的答题用语训练;在做题时如果你写不出来,就多看看标准答案,看着看着你就会表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