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

合集下载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古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一首关于洞庭湖山水的七言绝句,望洞庭全诗描写洞庭洞的风景细致而且生动,把人与自然描写的生动,是一首富有浪漫色彩的山水小诗。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彩的望洞庭古诗相关文章,欢迎欣赏。

望洞庭古诗1【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阅读训练】:一、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品味“蒸”与“撼”。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2分)6.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7.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分)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3分)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分)10、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

(3分)11、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二、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1分),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的诗句是:_________(2分)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望洞庭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诗词译文:.2.专家解读:《望洞庭》这首著名的风景诗,是刘禹锡在月夜下远观美丽的洞庭湖时写的。

描绘出秋天的夜晚,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那样澄澈而碧绿,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一个“和”字巧妙地表现出水天一色、山水交融的美好画面。

而“镜未磨”三字却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辽阔的洞庭湖,在风平浪静安宁温柔时的静美,在月光下显得是如此别具一格。

“遥望洞庭山水翠”,从色彩上写出远望湖中青山倒影的美丽。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句巧妙的比喻,把浮在水中的山,比作放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从侧面写出了洞庭湖浩浩荡荡的壮阔气势。

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吸引无数文人墨客,使历代著名文人为之倾倒。

洞庭湖不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物产极为丰富,它还是楚文化的摇篮。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湖中最著名的山就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峰峰灵秀。

刘禹锡从视线转移的角度,把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

在皓月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宛如一只雕刻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这样既写出了湖美,又恰当地表现出山秀,升华了诗的主题,使这首山水小诗,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文采,诗中的山和水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3.知识拓展:诗人刘禹锡写诗以精炼含蓄而著称,他的诗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水有过赞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湖的意思

望洞庭湖的意思

望洞庭湖的意思1. 望洞庭湖啊,那可不就是像在看一幅超级大的自然画卷嘛!你看,湖水那么浩渺,就好像天空掉下来一块在那呢!我每次站在湖边,都感觉自己好渺小啊,就像一只小蚂蚁。

这感觉,难道你不想体验体验?例子:“哇,那洞庭湖一眼望不到边,跟大海似的,太震撼啦!”2. 望洞庭湖,不就是感受那无边无际的壮阔嘛!那湖水的涌动,不就像我们内心的波澜嘛。

当风刮起来的时候,那波浪可不就像我们激动时的心情一样澎湃呀!你说是不是呢?例子:“嘿,你瞧这洞庭湖的浪,多有气势!”3. 望洞庭湖呀,简直就是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呀!那湖水的颜色,有时蓝得醉人,这不就跟蓝宝石一样嘛。

每次去望洞庭湖,我都觉得自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难道你不想去感受感受?例子:“哇塞,这洞庭湖的颜色也太美了吧!”4. 望洞庭湖,不就是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嘛!那湖边的空气,清新得让人陶醉,就像给肺做了一次按摩。

站在那,感觉一切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啦!你难道不觉得吗?例子:“哎呀,在这湖边呼吸一口,真舒服呀!”5. 望洞庭湖,就是在探寻一个神秘的世界呀!那湖底到底有什么呢,会不会有宝藏呀。

看着那湖水,我就忍不住瞎想,哈哈!你难道不会这样吗?例子:“我跟你说,我老想着这洞庭湖底有啥秘密呢!”6. 望洞庭湖,不就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嘛!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去看看那湖水,瞬间就觉得心里敞亮多了。

这就像给心灵洗了个澡,多棒呀!你还没试过吗?例子:“哎呀,那次我心情不好,去望了洞庭湖,马上就好多了!”7. 望洞庭湖,那可是超级有趣的呀!可以在湖边玩耍,还可以坐船在湖上飘荡,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多有意思呀,你不想去玩玩?例子:“哈哈,我们在湖上玩得可开心啦!”8. 望洞庭湖,就是感受那种宁静和悠远呀!当太阳落山的时候,那景色,美极了,就像一幅画。

每次看到,我都舍不得离开,难道你不会被吸引?例子:“哇,那夕阳下的洞庭湖,真是太美啦!”9. 望洞庭湖,不就是在拥抱大自然的怀抱嘛!那湖水的温度,那风的抚摸,多舒服呀。

【古诗词】望洞庭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古诗词】望洞庭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古诗词】望洞庭古诗的诗意及原文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
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
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
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
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
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
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
庭湖中的君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什么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什么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什么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望洞庭》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2、湖光:湖面的波光3、相:相互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5、潭面:泛指水面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赏析】《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

望洞庭译文及注释《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一、作品原文望洞庭⑴湖光秋月两相和⑵,潭面无风镜未磨⑶。

遥望洞庭山水翠⑷,白银盘里一青螺⑸。

二、注释⑴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⑵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⑶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⑷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⑸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三、白话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四、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

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五、作品鉴赏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望洞庭》原文及翻译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望洞庭古诗原文: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濛濛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的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济:渡。

楫:划船用具,船桨。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坐观:一作“徒怜”。

徒:只能。

一作“空”。

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翻译赏析

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翻译赏析

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翻译赏析《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

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诗、诗意]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二: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

望洞庭湖全文解释《望洞庭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名篇,全诗分为三段,正反对立,构思精巧,深刻入微。

诗中通过对洞庭湖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精神。

第一段:登高望远望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滟滟随波平,人生代代无穷已。

此段诗以景为情,描绘了洞庭湖秋日的壮丽景色。

先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描绘了湖水借助月光的映照形成的奇妙光景。

然后是“潭面滟滟随波平”,通过对湖水波澜、光影变化的描写,展示出湖水的美丽和恢宏。

最后,通过“人生代代无穷已”这一千古名句的呼应和强化,把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感悟和沉思。

第二段:历史文化江抵青山绕绿水,郡邻白鹭飞何处?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此段则呈现了洞庭湖地域、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

诗人以“江抵青山绕绿水”开篇,表明洞庭湖流域辽阔,蜿蜒曲折,景色优美。

而“郡邻白鹭飞何处”则表现了这里丰富的自然生态,美丽的生物景观。

接下来,“闲云潭影日悠悠”表现出景色的悠闲和恬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留情和缅怀,暗示了诗人对一种闲适安详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物换星移几度秋”则更进一步把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板块相融合,强调了时间和沧桑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催化作用。

第三段:哲人思辨望中千里目,思君万里心。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以及他的哲思与诗情。

通过引用晚唐诗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名句“望中千里目,思君万里心”,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注入到对自然景色的观感之中。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对自然景观和文化生态的崇敬和爱戴,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总结。

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底蕴和精神品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远看洞庭湖,湖中的君山青翠,就好像是白银的盘子里托了个小巧的青螺。

【出典】刘禹锡《望洞庭》注:1、《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3、译文1: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译文2:湖光秋色两相辉映,多么和谐,平静如潭水无风,迷蒙似铜镜未磨。

遥望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4、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

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江苏徐州)或河南洛阳(有待考证),洛阳(今属河南)人。

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

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

名句很多,广为传诵。

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_关于洞庭湖的诗句_古诗大全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关于洞庭湖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诗句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全文诗句如下: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

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

其全文诗句如下: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

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翻译】南湖的秋水,夜寒无水雾,就好像可以乘水波直通银河上青天。

姑且把洞庭湖赊买给月宫嫦娥,再驾船到白云边上买桂花酒去。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赏析】《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其中一次,刘禹锡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观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写下了此诗。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望洞庭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望洞庭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望洞庭的诗意一句一句的解释
1、古诗原文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每一句的解释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

和:指水光与月光融为一体。

第一句写水光月光的交融不分,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昔人的镜子用铜制造、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好像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
明白。

两说均可。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体现夜晚湖面的清静。

遥望洞庭山水翠: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洞庭山翠绿的颜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第四句用比喻,将浮在水中的洞庭山景色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
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形貌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
意见意义。

3、写作背景
作者被贬逐南荒,多次到洞庭湖畔游览。

4、诗文寓意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1. 刘禹锡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4. 杜甫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 白居易 宿湖中》:“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6. 贾至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7. 李群玉 洞庭风雨二首·其一》:“浪翻孤月三更雨,风蹴平湖万顷秋。

8. 刘长卿 送僧归岳阳洞庭山》:“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9. 温庭筠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东风复来吹稚子,湘水
暮愁飒飒生。

莫道风波恶,别离情更苦。

10. 李频 洞庭干》:“楚客乘流去,西风水上闻。

烟波千万里,日暮几回分。

”。

望洞庭湖古诗

望洞庭湖古诗

望洞庭湖古诗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水与秋月相映成趣,池面无风。

看洞庭山水,银盘里有一只青螺。

注释:
1.洞庭:湖的名字,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的是水色和月光的融合。

3.池面:指湖面。

未完成的镜子: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和地面制成的。

这里说水面无风,波光如镜;首先,王源湖的景色模糊不清,就像镜子没有擦亮时看不清东西一样。

不管怎样。

4.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古代妇女用来画眉毛的蓝黑色蜗牛形墨水。

这是用来形容洞庭湖君山的。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相映成趣,水面如铜镜般光滑。

从远处看,洞庭湖的景观是绿色的,就像一个银盘托着一只绿色的蜗牛。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
“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

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

他在和白居易写《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注释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

相和:相互映衬。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望洞庭湖潭面:指湖面。

潭,水很深的湖。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绿色的螺壳。

螺是一种软件小动物,体外有螺旋形硬壳。

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

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洞庭湖介绍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

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

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

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

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

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

望洞庭湖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

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

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

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

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

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

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

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

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

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

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

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

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

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

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

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

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

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

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

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

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

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君山,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

弃舟登山,可先谒舜帝二妃之墓。

墓两边的石刻对联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这泪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寻夫来到洞府山,忽闻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

二妃因悲恸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从二妃墓翻过一道山梁,走不远。

就到了柳毅井。

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西山有杨么寨,相传是南宋初年洞庭湖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兵营的遗址。

从此出走,便到酒香山。

传说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

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听说后,便派文士栾巴到君山求酒。

酒求回后,便被东方朔俞喝了,后来闹出一场笑话。

君山地形独特,为洞庭湖中最大岛屿,岛上历有36亭,48庙、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等珍贵文物遗址。

君山银针荼叶誉满中外,唐代以来就列为贡品。

汨罗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

此外,景区还有慈氏塔、襟代文庙、鲁录墓、黄盖湖、三国古战场等名胜古迹。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

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