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A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题

《美学专题》试题(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

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

字母,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历史上第一部美学专著的作者是()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D.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2.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美和美的规律

B.艺术的审美特质

C.人的审美经验

D.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3.原始人的审美意识与原始艺术产生的先后次序是()

A.原始艺术的产生先于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两者是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同时产生的

C.原始人的审美意识产生后,才慢慢有了艺术

4.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个“美”的规律的内涵是()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物种尺度与内在固有尺度的统一

C.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美学专题试题库试题第1页(共7页)

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鲍姆嘉登的《美学》

D.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6.经验派对美的基本看法是()

A.美是人的创造 B.美是理念的外化

C.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D.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

7.从人的心意状态探求美,其合理性是()

A.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关系

B.肯定了美的历史内容

C.重视美的物质基础

D.有利于美的创造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所谓“出乎其外”的基本内涵是()

A.强调感情深入体验

B.保持距离冷静品味

C.超脱生活远离是非

D.强调真实反映生活

9.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客观的精神世界

C.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D.社会的人的实践活动

10.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此时,他与矿物所建立的关系只是()

A.实用关系

B.认识关系

C.伦理关系

D.审美关系

11.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往往会使用“绘声绘色”一语,这是指审美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A.直觉

B.情感

C.想象

D.通感

12.美感欣赏中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实际含义是指()

A.不能用言语表达

B.能够用言语表达

C.难以用言语表达

D.不必用言语表达

13.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之间,其审美趣味()

A.只有差异性没有共同性

B.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

美学专题试题库试题第2页(共7页)

C.只有共同性没有差异性

D.既无差异性又无共同性

14.生产劳动在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审美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和需要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

15.审美主体是指()

A.具有生命力的人

B.从事一定活动的人

C.正在进行审美活动的人

D.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16.从动物快感发展到人类美感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脑的形成

B.美的产生和发展

C.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7.朗吉诺斯在《论崇高》中,把文学作品崇高风格产生的原因归结为()

A.庞大体积的显现

B.欣赏者的宽广胸怀

C.巨大力量的喷发

D.伟大心灵的回声

18.李白《蜀道难》中所发出的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一种()

A.崇高感

B.悲剧感

C.怪诞感

D.和谐感

19.在西方,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所产生的悲剧,人们称之为()

A.命运悲剧

B.社会悲剧

C.性格悲剧

D.现代悲剧

20.悲剧感的心理特征是()

A.悲痛感

B.由痛感到快感

C.愉悦感

D.振奋感

21.在艺术创作中,被称为“化丑为美”的“点金术”的是()

A.表现崇高的主题思想

B.采用美的表现形式

C.遵照典型化原则

D.还丑以本来的面目

22.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这是一种()

A.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B.对模仿的模仿

C.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D.对生活中比我们好的人的模仿

23.表现说与模仿说相比,更接近真理的是()

A.表现说

B.模仿说

C.各有千秋

D.都无真理可言

美学专题试题库试题第3页(共7页)

24.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一种()

A.对比联想

B.接近联想

C.相似联想

D.类比联想

25.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一种()的观点

A.表现说

B.无意识说

C.载道说

D.娱乐说

26.毛泽东的诗词(),属于“有我之境”。

A.《蝶恋花·答李淑一》

B.《七律·为女民兵题照》

C.《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七律·长征》

27.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应,其主要原因是()

A.作品表现了多方面的生活内容

B.作品存在着多种主题

C.形式的完美性、复杂性

D.接受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界”

28.刘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说明艺术作品最先与欣赏者发生关系的是()

A.形式符号

B.主题思想

C.题材内容

D.情节结构

29.在我国近代美育史上,明确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一重要主张的人是

A.蔡元培

B.鲁迅

C.王国维

D.梁启超

30.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是()。

A.美育也就是艺术教育

B.艺术教育是智育,与美育无关

B.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部分 D.艺术中的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

备选答案中,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

字母,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人类历史上,美学思想形成的特点是()。

A.借助语言文学形式记载和传播

B.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

C.有专门的美学专著

D.有代表性的理论权威

E.有科学实验的必要条件

2.美是自由的形象,这种自由表现在()

美学专题试题库试题第4页(共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