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鱼雷自导技术

合集下载

一种具有舷侧阵自导鱼雷的弹道设计与仿真

一种具有舷侧阵自导鱼雷的弹道设计与仿真
g i a c e e t n d sa c nd r srci n i a g ti e t i ai n me nso l o wa d—o k n efg i - u d n e d tc i it n e a e tito n t r e d n i c to a fo d fr r - o i g s l- u d・ o f l -
第3 2卷 第 2期
20 1 1年 2月

工 学 报 V0 . 2 1 3 NO. 2
Fe b. 2 O11
ACTA ARM AM ENTARI I

种 具 有 舷 侧 阵 自导 鱼雷 的 弹 道 设 计 与仿 真
高立 娥 ,刘 铎 ,刘 卫 东 ,于 莉
( .西 北 工业 大 学 航 海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0 7 1 1 0 2;
GA0 — 一 ,LI o 一 ,LI W e — o g 一, YU Li Lie U Du U id n ( . olg fMaie 1 C l eo rn ,Notwetr oye h ia U iest,X ’n7 0 2,S a n i e r h s n P ltc nc l nv ri e y i 0 7 a 1 h a x ,Chn ; ia
中 图 分 类 号 :T 6 0 3 J3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2 1 ) 2 0 6 —6 0 0 1 9 ( 0 1 0 -130
T a e tr s n a d S mua in o ln r y S l Gud n eTo p d r j co y Dei n i lt fF a k Ar a e - i a c r e o g o f

水中导弹鱼雷制导技术

水中导弹鱼雷制导技术
• 在二战期间,德国、日本都先后推出了有人操纵的鱼雷。这种鱼雷通常采取 半潜式推进,鱼雷上有操作人员1名,通过操纵杆、潜望镜来判断、修正鱼雷 的航向,以确保命中目标,提高命中率。德国的人控鱼雷在发射半程后,操 作人员跳水逃生,由母舰派小艇救回;而日本的回天鱼雷则是让鱼雷上的操 作人员与鱼雷一起爆炸,进行所谓的“神风特攻”,与“樱花特攻队”如出 一辙,其残酷程度令人叹息,但实际战果并不明显。
• 采用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数字 计算机来分辩真假目标。
• 原理:计算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 谱分析,并与计算机内存的目标信息 对照以识别目标;或者对目标进行频 率响应测量,根据它的特征值进行鉴 别。
• 随着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小型 计算机的出现,鱼雷制导性能将会大 大改进。
制导技术趋向
• 利用水下污染自导
系统、导引控制系统和动力推进系统等。
制导技术的产生
• 现代鱼雷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 ,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
制导技术的发展
制导技术的历史时刻
•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 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方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 的命中精度。
谢谢
• 70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增强了抗干扰和 识别目标的能力。
•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研究、改进和制造,目的是使鱼雷更轻便, 进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标的能力。
制导技术的发展
• 直航鱼雷
• 从鱼雷问世到二战前所用的鱼雷都是无制导的直航鱼雷,是一种近程快速、 威力大的反舰武器,但是由于鱼雷上没有自导装置和非触发引信,单发命中 概率很低,为了达到攻击目的必须几条鱼雷同时齐射。

鱼雷自导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设计

鱼雷自导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设计

鱼雷自导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鱼雷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下攻击武器,被广泛应用于海军中。

鱼雷的自导系统是鱼雷攻击的关键,而鱼雷自导信号和信息处理是实现自导系统的核心技术。

因此,对于鱼雷自导信号和信息处理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远景应用。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基于鱼雷自导信号的原理和特点,通过对鱼雷自导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鱼雷目标的描述、跟踪和攻击,进而深入探讨鱼雷自导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二、课程设计内容1. 鱼雷自导信号的特点和分析通过对鱼雷自导信号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了解其发射特点、传播过程、接收机制等。

并讨论如何通过自检、预处理等方式,对鱼雷自导信号进行有效地捕获、处理和提取,以实现对鱼雷攻击目标的跟踪、描述和识别。

2. 鱼雷自导信息处理的优化和实现根据鱼雷自导信号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合适的信息处理模型和方法,包括信号预处理、信噪比分析、跟踪算法、目标识别算法等。

通过MATLAB等编程软件,模拟和实现鱼雷自导信息处理的优化和提高。

3. 鱼雷攻击的实现与仿真基于鱼雷自导信息处理的结果,实现对鱼雷目标的准确定位和实时追踪,并探讨如何应用鱼雷自导技术进行攻击。

通过搭建虚拟仿真环境,模拟鱼雷攻击过程,验证鱼雷自导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课程设计目标与评估标准1. 课程设计目标•理解鱼雷自导信号的特点和传播原理•掌握鱼雷自导信号的捕获、分析和提取技术•建立鱼雷自导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型和方法•掌握目标跟踪和识别的算法和实现技术•实现鱼雷攻击的模拟仿真和效果展示2. 课程设计评估标准•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课程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鱼雷自导信号分析和处理的精度和效率•鱼雷攻击的模拟仿真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四、课程设计阶段和时间安排1. 阶段一:题目确定(1周)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并初步了解鱼雷自导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鱼雷跟踪目标

鱼雷跟踪目标

鱼雷跟踪目标鱼雷跟踪目标鱼雷是一种水下武器,它是一种能够利用推进器在水中自行航行的导弹。

鱼雷通常用于海战中,能够迅速打击敌舰,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而要使鱼雷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就需要鱼雷具备跟踪目标的能力。

鱼雷跟踪目标的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程。

它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声纳探测、目标识别、自动导航等。

一般来说,鱼雷跟踪目标分为主动引导和被动引导两种方式。

主动引导是指鱼雷利用自身携带的声纳设备主动搜索目标并进行跟踪。

鱼雷的声纳设备会发出一束声波,然后通过接收回波来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

由于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声纳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

在跟踪过程中,鱼雷可以根据目标的位置变化调整自己的航向和速度,以确保能够准确命中目标。

被动引导则是指鱼雷通过接收来自目标的信号进行跟踪。

这种方式通常使用声纳设备来接收目标发出的声音或者其他信号,比如发动机声音、水流声等。

鱼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特征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航向和速度。

被动引导的优势是不会泄露自己的位置,隐蔽性较高,但对目标的依赖性较大。

无论是主动引导还是被动引导,都需要鱼雷具备一定的智能化能力。

鱼雷必须能够识别目标,判断目标的类型、大小和速度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跟踪和攻击。

同时,鱼雷还需要具备自动导航的能力,以确保在跟踪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准确运行,避开障碍物并躲避反鱼雷系统的攻击。

跟踪目标是鱼雷的关键能力之一,它决定了鱼雷能否有效打击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鱼雷跟踪目标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逐渐出现了更加先进的鱼雷系统,包括使用激光、红外线、磁力等技术进行跟踪的新型鱼雷。

这些新技术使得鱼雷的跟踪目标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目标并进行打击。

总之,鱼雷跟踪目标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技术。

它需要鱼雷具备声纳设备、目标识别、自动导航等多种技术,并能够随时调整航向和速度以确保命中目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鱼雷跟踪目标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得鱼雷的打击能力更加强大。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反鱼雷鱼雷自适应滑模导引律李宗吉;张西勇;练永庆【摘要】针对在目标机动性加大的情况下常规鱼雷导引方法不能满足反鱼雷鱼雷迎面拦截来袭鱼雷需求的问题,为提高反鱼雷鱼雷拦截概率,提出了利用滑模观测/微分器对来袭鱼雷视线角速率进行估计的方法,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根据准平行接近的原理,推导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将该方法运用于反鱼雷鱼雷跟踪拦截,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对干扰和参数摄动具有强鲁棒性,与传统比例导引法相比,其对机动目标的导引精度高,脱靶量小,可以满足反鱼雷战技术的需求。

%For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s,the guidance law of traditional torpedo can’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anti-torpedo-torpedo frontally intercepting incoming torpedo.Aiming at this problem,the LOS angular rate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sliding mode observer/differentiator. An adaptive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 was proposed based on Lyapunov’s stability theory.The method was applied in tracking and interception of anti-torpedo-torpedo.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uidance law is highly robust to noise and parameter disturbance.Ca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 guidance law,the proposed law has high accuracy,and the miss distance is small.The proposed law can satisfy the tactic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anti-torpedo torpedo.【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24-26,39)【关键词】反鱼雷鱼雷;导引律;变结构控制;鲁棒性【作者】李宗吉;张西勇;练永庆【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 430033;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武汉 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3Keywords:anti-torpedo-torpedo;guidancelaw;variablestructurecontrol;robustness鱼雷的导引方式直接影响鱼雷的弹道,鱼雷的弹道则体现了对鱼雷机动性的需求。

反鱼雷技术——精选推荐

反鱼雷技术——精选推荐

反鱼雷技术什么是反鱼雷技术反鱼雷技术是指各国海军为其水面舰艇和潜艇提供足够的对抗鱼雷攻击所研制和应用的技术。

反鱼雷技术的类型水面舰艇是未来海战的主要兵力之一。

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发展,鱼雷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水面舰艇发展的因素之一。

随着鱼雷从自控鱼雷、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逐渐发展到最先进的尾流自导鱼雷,各国海军研制的反鱼雷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反鱼雷防御系统。

为了抗击鱼雷的攻击,目前世界各国研究开发的反鱼雷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被动防御,二:是主动进攻。

被动防御主要是通过在舰艇上涂层、贴片、敷设橡胶等措施来降低舰艇的噪音,使舰艇隐身,以降低被敌声纳发现的概率和减小声自导鱼雷的自导作用距离,从而达到减少被声自导鱼雷命中的目的。

如原苏联潜艇表面的吸声材料“集束卫士(Clusterguard)”,能吸收入射波的1/3,而且由于吸声层使入射声波成漫反射,类似尾流层回波,影声纳工作,使声纳探测和鱼雷自导装置的作用距离缩短约1/3。

潜艇指挥塔部分涂敷这吸声材料,使声纳识别图象中的最显著特征消失,难以识别。

同时,在舰艇两侧或尾部拖带防鱼雷网,以阻拦鱼雷,使舰艇免受损伤;或改进舰艇装甲,采用钛等高强度合金材料;或将舰艇外壳作成耐冲压隔层(称舰舷防雷结构)或防雷隔舱(一般用在潜艇上,使固壳和外壳间有一段距离),以对抗鱼雷战斗部的穿甲和杀伤力。

个别舰艇还进行了消磁处理,降低磁探仪的探测效果,并且导致磁和电磁引信鱼雷失效。

主动防御又可分为战术防御和器材对抗防御。

战术防御主要通过改变舰艇的航向、航速及航深(用于潜艇)的方法来规避直航鱼雷的雷迹和自导鱼雷的探测,从而达到避开被敌雷击中的目的。

器材对抗措施又包括软杀伤(软对抗)和硬杀伤(硬对抗)两种。

软杀伤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诱饵、干扰器和气幕弹等,使来袭鱼雷跟踪或攻击假目标或偏离航向,迷盲、消耗鱼雷的动力,造成鱼雷攻击失效。

硬杀伤主要是使用反鱼雷浮标、反鱼雷深弹(炸弹)、反鱼雷水雷、反鱼雷鱼雷等,把来袭鱼雷拦截、摧毁或让其失去战斗力。

声自导鱼雷目标特征分类与识别

声自导鱼雷目标特征分类与识别

声自导鱼雷目标特征分类与识别摘要声自导鱼雷主要通过水声技术对目标进行自动搜索、跟踪、攻击的一种鱼雷。

本文主要针对声自导鱼雷的目标特征分类以及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声自导鱼雷的目标以及干扰进行了分类,从而有效地提高鱼雷对目标的分类以及识别能力,并且就信息综合能力也在其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期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声自导鱼雷目标特征分类与识别能力。

关键词声自导鱼雷;目标特征;分类;识别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声自导鱼雷的出现严重地威胁着舰艇的安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舰艇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人们就需要针对声自导鱼雷进行具体的对抗方式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经研究出了对抗声自导鱼雷的相关器材,也就是通过干扰、破坏以及欺骗等方式实现对声自导鱼雷的攻击。

1 简述水声对抗技术在对声自导鱼雷进行攻击的过程中,如果舰艇发现鱼雷,就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干扰器材,对鱼雷的攻击进行有效的干扰,这样就能充分地降低鱼雷的命中率,从而使舰艇的安全系数得到保证。

2 声自导鱼雷的目标特征信息以及识别能力2.1 声自导鱼雷的目标特征声自导鱼雷要实现对目标的对抗,首先要对目标的特征进行提取,通常情况下,目标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在运动的过程中,其辐射宽带噪声,与此同时是伴有比较强的线谱,如果距离较近,其辐射源通常范围比较大,如果距离相对较远,那么就可以将其看作是目标尾部的一点[1]。

另外,目标本身的反射特性极强,当目标被射入波照射以后,就会出现散射或者反射的现象,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其表现为多点发出,如果距离比较远,则表现为单点发出,多点反射中,反射强度相对较大的称之为“亮点”。

其次,目标通常情况下代表具有一定尺度的比较大的物质,其长度往往是鱼雷本身发射波长的数万倍。

最后,声自导鱼雷通常情况的目标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2.2 对目标的分类以及识别声自导鱼雷要想实现对目标的有效识别,其系统中就必须有对目标特征进行识别的相应的功能。

美国超空泡鱼雷专利技术新动向

美国超空泡鱼雷专利技术新动向

第14卷第1期2006年03月鱼 雷 技 术T ORPE DO TECHNOLOGY Vol .14No .1Mar .2006收稿日期:2006201213;修回日期:2006203217.作者简介:向耿(19702),男,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工程师;杨海(19582)男,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美国超空泡鱼雷专利技术新动向向 耿, 杨 海(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100036)摘 要:近几年来,美国海军研究署持续投资美海军水下战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用于开展超空泡武器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美海军近期对超高速鱼雷的最迫切需求是将其应用于鱼雷防御系统,以对抗尾流自导鱼雷。

这里介绍2004年以来公布的4项由美海军水下战中心的研究人员作为发明人的美国专利,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反映了可供参考的对超空泡航行体的空泡产生、保持、控制的一系列措施,这将有助于了解美海军在超空泡鱼雷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水下航行体;超空泡鱼雷;专利;美国海军中图分类号:TJ630.1;T V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48(2006)0120047207An I n troducti on to Supercav it a ti n g Torpedo Pa ten ts of the Un ited St a tesX I AN G Geng,YAN G Hai(China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I nf or mati on Center,100036,China )Abstract:The Naval Undersea W arfare Center (NUWC )of the U.S .navy and the App lied Research Laborat ory of the Pennsylva 2nia State University (ARL /PS U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U.S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ONR )for basic and app lied researches of supercavitating weapon technol ogies during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ntr oduces four pat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published since 2004.These patents,devel oped by the researchers of NUWC,deal with the technical s oluti ons t o the creati on,maintenance,and contr ol of gas/vapor cavity on supercavitating vehicle surface,which illustrate the devel opment of supercavitating t or pedo technol 2ogy of the U.S .navy .Key words:under water vehicle;supercavitating t or pedo;patent;the U.S .navy0 引言目前,如何利用“超空泡”实现高速,已成为高速水下航行体研究的一个重点。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鱼雷制导技术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导引装置对鱼雷进行精确制导,使其能够准确命中目标。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感知目标鱼雷制导系统首先需要能够感知目标,通常采用声纳系统来探测周围环境中的目标。

声纳系统能够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目标发出的声音波纹,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关键信息。

1.2 数据处理感知到目标后,鱼雷制导系统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目标的距离、速度、运动轨迹等信息进行计算和预测,为后续的制导控制提供依据。

1.3 制导控制通过数据处理后,鱼雷制导系统将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制导控制。

根据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况,制导系统计算出鱼雷的航向角、俯仰角、速度等参数,通过对鱼雷的尾部进行控制,实现对鱼雷飞行路径的调整和修正,以确保鱼雷能够准确地追踪和命中目标。

2. 应用鱼雷制导技术在海军战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水下攻击鱼雷制导系统常常被用于水下攻击中,它能够使鱼雷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精确命中目标。

鱼雷在水下航行过程中,通过制导系统的精确调整,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追踪目标并进行自主攻击。

这种水下攻击技术在海上作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 水下探测鱼雷制导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水下探测任务中。

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鱼雷制导系统可以对海底地形、水下障碍物等进行探测和测绘。

这对于海洋研究、资源勘探和水下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3 威慑和防御鱼雷制导技术还可以用于威慑和防御目的。

通过将鱼雷作为一种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够有效地阻止敌方舰艇或潜艇的侵略行为,提高海上防御的能力。

3. 优势和挑战鱼雷制导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海军武器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挑战:3.1 优势•高精确度:鱼雷制导技术能够实现对目标的高精确制导,大大提高了打击目标的效果。

•自主性:鱼雷制导系统能够自主追踪和攻击目标,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高了作战灵活性。

鱼雷制导技术

鱼雷制导技术

迄今为止,鱼雷制导技术有以下几种:1、声自导;2、主/被动声自导;3、线导+声自导;4、线导+主/被动声自导;5、尾流制导+声自导;6、光纤制导+声自导;7、光纤制导+主/被动声自导;8、拖曳基阵制导;9、智能数字化制导。

这些制导方式均以声场理论为基础,大多已广泛应用于鱼雷,只有几种还在研究发展之中。

重型鱼雷往往采用以上的第4种制导方式,即线导+主/被动声自导;而轻型鱼雷一般无需线导,只有主/被动声自导。

这是因为前者航程较远,所以要光用线导把鱼雷导向目标近,最后转换成主/被动声自导。

如果没有线导,鱼雷声自导不可能捕获远距离目标;而没有主/被动声自导,鱼雷的命中精度就不高。

这与反舰导弹需要中段惯性制导加末段主/被动雷达寻的的道理是一样的。

鱼雷线导控制系统由导线、放线器和信号传输设备等。

导线具有较强的拉力和抗腐蚀有力。

鱼雷发射后,射击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传输指令,控制鱼雷的航向、航速、航深和姿态;鱼雷则通过导线向发射舰艇连续传回自身的工作状态、位置、运动姿态、以及目标的方位、距离、干扰情况等信息。

射击控制系统根据目标和鱼雷的运动参数,经处理后形成制导指令并向鱼雷发出,把鱼雷导向目标。

当鱼雷进入声自导作用距离时,启动自导系统,先以被动声自导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转入自动跟踪、识别,在一定时候转入主动声自导,对目标精确定位和攻击。

美国MK50轻型鱼雷的声纳系统能以很快的速度在很大的水域内搜索和发现目标。

其声纳基阵能以多种频段连续发射单脉冲和调频脉冲,然后通过选择发射及接收波提高数据的采集量量。

自导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后检测信息处理技术,2台数字式计算机可以用来估算声纳回波,辩别真假目标。

瑞典TP43X0虽然是轻型鱼雷,却有线导部分。

它采用在一根导线上进双向分时多路传输方式,允许传输80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鱼雷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向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数字计算机技术使鱼雷自导智能化:采用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数字计算机可分辩真假目标。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鱼雷是一种具有自主引导和攻击能力的水下武器,广泛用于海军作战中。

鱼雷动力系统是鱼雷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鱼雷的性能和作战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鱼雷动力系统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趋势也变得更加值得关注。

一、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历程鱼雷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当时主要采用蒸汽动力或者外置螺旋桨推进系统。

20世纪初,鱼雷开始采用内燃机和蓄电池动力,提高了鱼雷的速度和航程。

到了20世纪50年代,核动力鱼雷开始出现,将鱼雷的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还有声纳制导、惯性导航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现状目前,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已经成熟,主要包括传统内燃机和蓄电池动力、核动力、锂电池动力等几种形式。

传统内燃机和蓄电池动力鱼雷速度快、航程远,但续航能力和潜行能力有限;核动力鱼雷具有长航程、长续航能力、高速度、高机动性等特点,但体积大、造价高、辐射问题难以克服;锂电池动力鱼雷是一种新型的动力形式,其续航能力和潜行能力明显提升,但需要面临充电问题。

三、鱼雷动力系统技术未来趋势1.新动力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动力技术将会逐步应用于鱼雷中,以提升鱼雷的性能和战斗力。

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可提供更长的续航能力;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可解决锂电池动力鱼雷的充电问题;全电动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鱼雷的潜行能力。

2.智能化和自主化未来,鱼雷的动力系统还将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提升鱼雷的自主导航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激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鱼雷的通信效率和抗干扰能力;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鱼雷的定位精度和航线规划能力。

3.低能源消耗技术未来,鱼雷动力系统还将更加注重低能源消耗技术的研发。

生物能源技术的应用可提供更加环保的动力来源;新型节能材料和结构的应用可降低鱼雷的阻力和能耗;储能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鱼雷的能量利用率。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鱼雷是一种以自身动力推进的水中自导武器,具有高速、迅猛灵活的特点,是海军军事行动中的重要装备之一。

鱼雷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动力系统向新型技术动力系统的转变,未来的鱼雷动力系统将呈现出更高的智能化、自主性和可控性。

本文将对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历程鱼雷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是一种以蒸汽机或燃烧发动机为动力的水中推进器。

这些鱼雷在性能上具有很大限制,包括速度慢、射程短、导航不稳定等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鱼雷动力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传统燃烧发动机到涡轮喷气发动机、核动力系统等,鱼雷的推进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1. 传统燃烧发动机传统的燃烧发动机是最早期的鱼雷动力系统,通常采用内燃机或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推进装置。

这种动力系统比较成熟,但是所需燃料数量大、灵活性差、速度低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2. 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是20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鱼雷动力系统,它采用高速流动的气体作为推进介质,具有功率密度高、速度快、灵活性好等特点,是现代鱼雷常用的动力系统之一。

3. 核动力系统核动力系统是当代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前沿,它通过核反应堆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鱼雷前进,速度和续航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核动力系统需要处理放射性废物、造价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未来鱼雷动力系统将朝着更高的智能化、自主性和可控性方向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清洁的动力系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的鱼雷动力系统将更加重视能源的清洁和高效利用。

以太阳能、氢能、电能为动力的鱼雷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些动力系统具有零排放、续航能力强、可再生能源等优点,符合未来军事发展的趋势。

2. 智能化导航系统未来的鱼雷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导航系统的研发,包括先进的传感器、人工智能、自主规划路径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鱼雷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智能化的自主导航和打击。

先进制造技术与新型鱼雷研制

先进制造技术与新型鱼雷研制

先进制造技术与新型鱼雷研制在现代科技的海洋中,先进制造技术如同一艘装备精良的潜艇,静悄悄地潜行于深蓝之中,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而当这艘潜艇搭载了新型鱼雷——即新型鱼雷研制项目时,它的威力和影响力便如同深海中的惊雷,震撼着每一个关注国防安全和科技进步的人。

首先,让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如果将科技创新比作一场激烈的战斗,那么先进制造技术便是战士们手中那把锋利无比的剑。

没有它,战士们即使有着再高的战斗技巧和策略,也难以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同样地,没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作为支撑,再前沿的科技理念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现实中具有革命性影响的产品。

再来谈谈新型鱼雷研制的重要性。

鱼雷,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是海军作战的重要武器之一。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和技术的进步,新型鱼雷的研制成为了提升海军作战能力的关键所在。

它不仅要具备更远的射程、更高的速度和更精准的制导能力,还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稳定工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智能化攻击。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

新型鱼雷的研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创新思维的碰撞。

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电子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必须被充分利用起来。

这就像是在烹饪一道复杂的菜肴时,需要将各种食材和调料恰到好处地搭配在一起,才能呈现出最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不可或缺。

它就像是那位技艺高超的大厨,能够精确地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例如,通过精密铸造和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鱼雷壳体;利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可以将各个部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而采用新型涂层技术则可以提高鱼雷的隐身性能和耐久性。

当然,新型鱼雷研制的过程也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这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时,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滑落谷底。

因此,研发团队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船舶的鱼雷与反鱼雷作战技术

船舶的鱼雷与反鱼雷作战技术

船舶的鱼雷与反鱼雷作战技术1. 鱼雷的定义与分类鱼雷是一种水中兵器,它通过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依靠声纳系统制导,用以攻击潜艇、舰船和其他水中目标。

鱼雷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动力来源分,可分为电动鱼雷和蒸汽鱼雷;按制导方式分,可分为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按作战用途分,可分为攻击型鱼雷和防御型鱼雷。

2. 鱼雷的作战原理鱼雷的作战原理主要依赖于其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战斗部。

动力装置为鱼雷提供推进力,使其在水中高速航行;制导系统通过声纳或其他传感器探测目标,并引导鱼雷准确命中目标;战斗部则用于对目标进行破坏。

3. 反鱼雷作战技术反鱼雷作战技术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敌方鱼雷攻击成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防御鱼雷防御鱼雷是指通过发射干扰信号、施放声纳诱饵等手段,干扰敌方鱼雷的制导系统,使其无法准确锁定目标。

此外,还可以利用声纳系统对周边水域进行监测,发现敌方鱼雷的信号,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3.2 硬防护措施硬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采用消声材料降低舰船的噪声,以及安装防护装甲板,提高舰船对鱼雷攻击的生存能力。

3.3 软防护措施软防护措施主要是指利用电子战手段,对敌方鱼雷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例如,通过发射强烈的电磁干扰,干扰鱼雷的导引系统;或者利用声纳系统发射干扰信号,干扰鱼雷的声纳系统。

3.4 综合防御系统综合防御系统是将多种防御手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例如,可以结合防御鱼雷、硬防护措施和软防护措施,以及对敌方鱼雷的预警和跟踪系统,实现对鱼雷攻击的全方位防御。

4. 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鱼雷与反鱼雷作战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一方面,鱼雷的隐蔽性、精确性和威力不断提高,对舰船的威胁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反鱼雷作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力求破解敌方鱼雷的攻击。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智能化、无人化、多功能化、网络化等。

同时,这也给反鱼雷作战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以适应新的作战环境。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引言鱼雷制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导弹制导技术,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和毁伤力。

本教案将介绍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

二、鱼雷制导的原理鱼雷制导主要依靠以下原理:1. 惯性导航鱼雷内置惯性测量装置,通过测量速度、加速度和方向等参数,计算出鱼雷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较长时间内的高精度制导。

2. 主动制导鱼雷内置了主动制导系统,它可以通过自主感知和决策来调整鱼雷的运动轨迹。

主动制导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和执行机构等组件,用于感知目标、判断规避策略并控制鱼雷的飞行。

3. 被动制导鱼雷还可以利用声纳等被动传感器来感知目标并跟踪其位置。

被动制导系统主要用于目标定位和跟踪,以及制导鱼雷进行打击。

4. 电子对抗鱼雷制导系统还可以通过电子对抗手段来干扰敌方的防御系统,提高鱼雷的命中率。

常用的电子对抗手段包括干扰信号发射和欺骗性信息传输等。

三、鱼雷制导的应用鱼雷制导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以下应用:1. 军事应用•反潜作战:鱼雷制导在海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迅速定位和摧毁敌方潜艇。

•海岸防御:鱼雷制导可以用于保卫海岸线,防止敌方舰艇的进攻。

•海上安全巡逻:鱼雷制导可以用于监视和巡逻海上边境,确保海上安全。

2. 民用应用•海洋勘探:鱼雷制导可以用于海洋资源的勘探和调查,如海底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勘探。

•水下搜寻救援:鱼雷制导可以用于水下救援和搜寻失踪人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水下科考研究:鱼雷制导可以用于水下环境的科研研究,如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

四、教案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雷制导原理和应用,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与鱼雷制导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 你了解鱼雷制导吗? - 鱼雷制导有哪些应用领域?2. 理论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鱼雷制导的原理和应用。

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

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研究一、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鱼雷的动力系统技术主要包括内燃发动机、电池和涡轮发动机等类型。

在早期,鱼雷主要采用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其优点是具有较大的续航能力和速度,但由于内燃发动机燃油对于鱼雷来说是宝贵的资源,且在水下燃烧燃油会减少氧气含量,因此不适合长时间的水下作战。

电池作为鱼雷的动力系统得到了发展。

电池具有高效、零排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鱼雷的作战需求。

电池的续航能力仍然不足,且其寿命有限,无法满足长时间水下巡航的需求。

随着涡轮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涡轮发动机逐渐成为鱼雷的新一代动力系统技术。

涡轮发动机具有高效、低噪音、长续航能力的特点,能够满足鱼雷长时间水下作战的需求。

涡轮发动机逐渐成为鱼雷的主流动力系统技术。

1. 噪音控制技术在水下作战中,噪音是鱼雷作战中的一大隐患。

传统的鱼雷动力系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容易被敌方水下舰艇探测到。

未来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噪音控制技术。

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精密制造技术,降低鱼雷动力系统的噪音产生,提高其隐蔽性,增强作战能力。

2. 高效能源技术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新型高效能源技术将成为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太阳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新型能源技术将逐渐应用到鱼雷动力系统中,提高其续航能力和持久作战能力。

未来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动力源本身,还将涉及到智能化控制技术。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自主导航和自主控制等技术,使鱼雷能够实现更加精准、自主的作战能力,提高其打击效果和生存能力。

4. 模块化设计未来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还将趋向于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能够使鱼雷动力系统的维护更加便捷,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多能源混合动力在未来,鱼雷动力系统技术将趋向于多能源混合动力。

通过多种动力源的混合应用,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利用,提高鱼雷动力系统的续航能力和多样化作战能力。

三、结语鱼雷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趋向于高效、低噪音、智能化和可持续的方向。

对抗宽带自导鱼雷的一种声诱饵实现技术

对抗宽带自导鱼雷的一种声诱饵实现技术

meho s gv n t e l e a o si c y whih t e r a ba d sg a i i e n o d f r n h n es, n t d i i e o r a i c u t de o z c c h b o d— n in ld v d d i t i e e tc a n l a d f t n n ro a d tc n lg s a p i d T s m eh d as a e lz h o ly i l p o b lt fh mi g he a r wb n e h o o y i p le . hi t o lo c n r aie t e v le n a l r ba iiy o o n
1 基 本 的声 诱 饵 模 型
舰 船 和潜 艇 的物 理 尺 度 要 远 远 大 于 鱼 雷 自导 信
号 的 波长 , 部分 结构 在鱼 雷 自导 信号 的照射 下形成 散 射 亮 点 。实际 上 , 这些 亮 点 对 高频 散 射 起 主要 作 用 。 因此 , 以用所 有这 些亮 点 的贡 献 的叠 加来 描述 整个 可
材, 通过 接收 鱼雷 发 射 的 声 自导 脉 冲信 号 , 拟 潜 艇 模
的 回 波 特 征 , 引 鱼 雷 实 施 攻 击 , 过 消 耗 鱼 雷 航 程 吸 通
从 工程 角 度讲 , 目前 水下 声 系统 的宽 带 响应远 不 如 窄带 那样 平 坦 , 用 信 道 化 技 术 , 加 有 利 于 声 诱 采 更 饵 的频 响补 偿 。
目标 的 反 射 , 就 是 通 常 称 之 为 亮 点 模 型 的 物 理 基 这
A e hn l g fa o tc de o o a a o i e br a ba d h m i o pe t c o o y o c usi c y t nt g n z o d- n o ng t r do

鱼雷技术

鱼雷技术

鱼雷技术鱼雷技术是一种水下作战武器系统,是一种能够在水中迅速移动并打击敌方舰艇的可自行推进的武器。

它们的发展源远流长,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人力推进的水雷,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鱼雷已经成为先进科技的产物。

鱼雷技术主要包括鱼雷的制造、发射和制导系统。

在制造方面,鱼雷通常由炸药、推进装置和引爆系统组成。

炸药是鱼雷的核心部分,它能够提供强大的杀伤力,通过弹头内的引爆系统来实现对目标的摧毁。

推进装置则能够为鱼雷提供足够的速度和动力,使其能够迅速潜入水中并击中目标。

制导系统则是鱼雷技术的核心,它能够准确地指引鱼雷到达目标。

鱼雷的发射方式也经历了多次革新。

最早的鱼雷是通过人工力量将其推入水中,后来出现了气压发射器和鱼雷发射管,使得鱼雷能够更远距离地发射。

现代的鱼雷则多采用舰船、潜艇和飞机等平台进行发射,通过高科技设备来实现远程打击。

鱼雷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在水下迅速移动,不易被敌方发现,从而成功地实施突袭和打击。

鱼雷通常具有高命中精度和强大的杀伤力,能够有效地摧毁敌方舰艇和潜艇,对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军事演习和实战中,鱼雷技术常常被用于测试和验证海洋作战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鱼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现代的鱼雷采用了先进的制导系统和传感器技术,能够在海洋环境中获取目标信息,并进行精确制导和打击。

同时,鱼雷的推进系统也得到了改进,能够提供更高的速度和较长的射程。

这使得鱼雷成为一种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水下作战武器。

然而,鱼雷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敌方也在不断研究和发展防御鱼雷的手段,比如反制措施和反鱼雷系统。

其次,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也给鱼雷技术的研制和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水流、噪声等因素会影响鱼雷的性能和精确度。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研机构和军事部门一直在不断努力,致力于提高鱼雷技术的性能和效能。

他们通过不断进行研究和试验,改进制造工艺和技术,提高制导和推进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鱼雷声光双自导的新方法

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鱼雷声光双自导的新方法

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鱼雷声光双自导的新方法
赵鉴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创新》
【年(卷),期】2017(000)021
【摘要】声光双自导是一种全新的自导设计,本文通过应用信息融合技术,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声光双自导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这种方法的运算方法、关键技术、优点和发展前景。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赵鉴
【作者单位】海军装备部,陕西西安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0.34
【相关文献】
1.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的解算 [J], 毛俊超;李长文;高建亭
2.声自导鱼雷双雷齐射有关技术与战术问题分析 [J], 张静远;王鹏
3.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措施及尾流自导鱼雷的对策 [J], 朱邦元
4.尾流自导鱼雷双雷齐射射击诸元优化模型 [J], 武志东;朱伟良;张靖康
5.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鱼雷声光双自导的新方法 [J], 赵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一种新的鱼雷自导技术
作者:苏丽萍, 任德明, 曲彦臣, 钱黎明, 胡孝勇, SU Li-ping, REN De-ming, QU Yan-chen, QIAN Li-ming, HU Xiao-yong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刊名:
弹箭与制导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ROJECTILES, ROCKETS, MISSILES AND GUIDANCE
年,卷(期):2005,25(1)
被引用次数:1次
1.蔡平水面船尾流的声散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声学学报 2000(01)
2.李本昌尾流自导鱼雷及其设计控制的关键技术
3.E W Miner;Q M Griffin Bubble motions in sea water 1987(01)
4.Mark V Trevorrow;Svein Vagle;David M Farmer Acoustical measurements of microbubbles within ship wakes 1994(04)
5.王启阳;杨坤涛蓝绿激光雷达海洋探测 2002
1.苏丽萍.任德明.曲彦臣.胡孝勇.钱黎明.SU Li-ping.REN De-ming.QU Yan-chen.HU Xiao-yong.QIAN Li-ming 海水中悬浮粒子归一化体散射函数的研究[期刊论文]-激光杂志2006,27(5)
2.罗笛.李本昌.李原.LUO Di.LI Ben-chang.LI Yuan尾流自导鱼雷技术优势及应用局限性[期刊论文]-鱼雷技术2008,16(3)
3.张静远.袁志勇悬浮式深弹的被动测距技术[期刊论文]-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3,15(4)
4.陈忠强.陈航.徐小虎.CHEN Zhong-qiang.CHEN Hang.XU Xiao-hu基于多普勒信息的近程目标参数估计技术[期刊论文]-微处理机2006,27(4)
5.张国锋.王明洲.Zhang Cuofeng.Wang Mingzhou海洋环境对声自导鱼雷的影响[期刊论文]-舰船电子工程2007,27(6)
6.张晓晖.葛卫龙.朱东华鱼雷激光尾流自导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激光2004,31(11)
7.禹平石.蔡志明鱼雷共形阵方位高分辨算法的研究[会议论文]-
8.罗修波.徐德民水声对抗器材对抗能力评估指标研究[会议论文]-2008
9.张江.蒋兴舟.陈喜.ZHANG Jiang.JIANG Xing-zhou.CHEN Xi基于方位起伏方差的目标识别方法[期刊论文]-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17(3)
10.刘慧开.杨立.孙丰瑞.张毓芬舰船尾流横截面上的激光散射特性[期刊论文]-热科学与技术2004,3(2)
1.张勇平.张静远.尹文进.胡伟文对抗作战条件下鱼雷自导性能分布式仿真[期刊论文]-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3(4)
引用本文格式:苏丽萍.任德明.曲彦臣.钱黎明.胡孝勇.SU Li-ping.REN De-ming.QU Yan-chen.QIAN Li-ming.HU Xiao-yong一种新的鱼雷自导技术[期刊论文]-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