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已确诊为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图像特征做出总结。结果:CT平扫均显示为肝内低密度包块,其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界欠清晰,接近肝表面者可有外凸征象;行三期增强扫描后包块体积较平扫时减小,内部呈花瓣样或蜂窝状,延时强化时间较长。结论: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影像具有特征性,其诊断不典型肝脓肿的价值极高。
标签: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
依据肝脓肿影像学检查是否具有特征性将肝脓肿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国内外学者将病变中央有液化坏死区、病变周围可见环征、病灶内积气者称作典型肝脓肿,而把不具备上述影像学特征的肝脓肿统称为不典型肝脓肿[1];目前,不典型肝脓肿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临床误诊率高。笔者回顾性分析了1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螺旋CT影像资料,旨在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成像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年龄23~61岁,平均56.2岁,其中男15例,女3例;表现为高热者5例,低热者11例,无发热者2例,肝区疼痛者14例;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者18例。
1.2 方法
本研究中检查仪器为美国GE Hispeed双排螺旋CT,扫描时间及螺距设置分别为0.75 s、0.8,电压及电流分别为120 kV、180 mAs,扫描层厚及层距多数设置为10 mm,少数为6 mm。
1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于一次性屏气内从肝脏膈顶部开始扫描至肝下角;用60%碘海醇经患者肘静脉以2~3 ml/s的速度行静脉团注,碘海醇总剂量为70~80 ml;于注射后30 s、57 s、3 min 时分别各行三期增强扫描;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所显示的病灶数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密度、有无强化及延时强化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CT平扫
18例螺旋CT平扫均显示有肝内低密度包块影,密度介于液体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包块内密度不均质,边界欠清晰,于包块内部可发现更低密度区,CT值大概为22~40 HU;包块居于肝表面者可有外凸征象;有6例患者于肝内胆管或胆总管内显示有积气影。
2.2 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见图1。(1)18例患者均行三期增强扫描,所显示的肝内包块影小于平扫结果,有4例病例动脉期增强扫描于包块影和周围正常肝组织交界部位显示有环状强化,且为一过性,而在门静脉期增强扫描时环状强化消失,包块影同周围正常肝组织交界处显示为等密度,未有清晰的分界。(2)有10例患者包块影显示为花瓣样或蜂窝状或簇状,此征象在门静脉期及肝实质期增强扫描时显示较显著,但部分患者于动脉期增强时也可具有。(3)有4例患者表现为延时强化时间长,在肝实质后期依然可有强化表现,清晰可见液性密度区。
图1 增强扫描
注:图1示,平扫可见右肝低密度灶,可见多发极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病灶蜂窝样,极低密度灶周围环形强化,静脉期强化延及低密度灶区,延迟期低密度灶区进一步强化,极低密度灶区三期增强均未见强化
3 讨论
不典型肝脓肿多出现于脓肿初步形成期[2],此时病变部位尚未发生或仅有少部分液化,其密度比水略高,故在螺旋CT影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包块,边缘欠清晰,内部密度呈不均匀改变;行增强扫描后发现存在边缘及病变内部征象[3],而其更多的特征通过三期增强扫描可显示出来:(1)动脉期病灶周围一过性环状强化是由于肝脓肿边缘的正常肝组织发生炎症性充血后所致;(2)蜂窝状或花瓣样、簇状改变是脓肿早期的不同表现,无论花瓣征还是簇状征,病理基础均和蜂窝征相似[4];蜂房征是病灶被强化后内部有多个分隔状,表现为多房样改变,此种征象是由于脓肿未均匀液化或脓肿本身是由较多小的肝脓肿融合形成,而残留的各个房间隔组织的炎症反应被强化后使病灶呈蜂房样改变。(3)延时强化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肝组织、炎症性肉芽组织内对比剂向外渗透及廓清速度均较缓慢而导致。
不典型肝脓肿需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原发性肝癌。肝癌肿块同不典型肝脓肿在CT平扫时均显示为低密度包块,而实施多期增强扫描则可对二者做出鉴别诊断;快进快出是肝癌强化的特征,癌肿包块内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通常处于包块中央,无蜂窝征、包块增强后体积缩小及延迟时间长等改变,同时包块具有凹凸不平的较厚边缘[5]。(2)肝内转移瘤。CT成像表现多样化,一般肿块数目较多,增强扫描可显示有“牛眼征”,囊性转移病灶的边缘可显示强化,结合患者有无原发性肿瘤病史便可做出鉴别。(3)肝血管瘤。CT增强扫描图像非常有特征,且每期的图像征象均异于肝脓肿。
綜上所述,不典型肝脓肿螺旋CT影像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而增强扫描尤其是多期增强扫描图像更具特征性,一般较易做出诊断,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既往病史,通常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罗春霞,夏进东,张炜,等.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肝脓肿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51-452.
[2]张本善,白卓杰,王小进,等.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诊断[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139-1140.
[3]赵秀平,胡振民.不典型肝脓肿26例螺旋CT诊断[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5):366-367.
[4]江汉联,张庆锐,张美君.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95-2496.
[5]吴华超,魏小宾.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63-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