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思政课赛教活动方案

思政课赛教活动方案

思政课赛教活动方案
以下是 7 条主题为“思政课赛教活动方案”的内容:
1. 咱这思政课赛教活动,一定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比赛呀!你想想看,就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老师们就是球员,他们要设计出最厉害的战术,把思政知识完美地传递给学生们。

老师们得精心准备,把教学内容设计得既有趣又有深度,这多带劲呀!
2. 还有课堂展示环节呢!这个可不能马虎,这就好比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最佳状态拿出来。

他们要生动有趣地讲解,让学生们沉浸其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是不是很让人期待啊?
3. 怎么能少了学生互动呢!让学生参与进来,这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大家一起玩,一起学习。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积极回应,那场面,肯定超热闹,超有活力呀!
4. 评委打分也得严格呀!这就像裁判员给运动员打分一样,要公平公正,不能有丝毫马虎。

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多方面去考量,这样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老师,对不对?
5. 赛后的交流分享也很重要呀!这就仿佛是一场经验交流会,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大家一起讨论怎么把思政课上得更好,这多有意义呀!
6. 给获奖老师的奖励也不能少哇!这就像是给胜利者颁发奖杯,那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和鼓励。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能激励更多老师努力提升呀,对吧?
7. 总之,这次思政课赛教活动一定要办得有声有色,真正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魅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展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采,特举办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

二、参赛对象全体思政课任课教师,包括专职专任教师和行政兼课教师。

参赛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思政课教学事业,近三年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三、比赛内容与形式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思政课的特点和要求,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注重创新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2. 课堂教学:参赛教师需进行一堂15分钟的现场教学展示。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设计相一致,注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3. 教学反思:教学展示结束后,参赛教师需进行3分钟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应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比赛时间与地点比赛时间:2023年12月1日至12月5日。

比赛地点:一楼教室。

五、评奖办法与奖励措施1. 评奖办法:比赛采用百分制评分方式,其中教学设计占30%、课堂教学占60%、教学反思占10%。

评委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确保评分公正、客观。

2. 奖励措施: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对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同时,将优秀选手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思政课教学竞赛。

六、活动组织与保障1. 活动组织:本次活动由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协办。

设立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

2. 活动保障:组委会将为参赛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包括提供教学设备和场地、安排工作人员协助比赛进行等。

同时,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参赛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竞赛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竞赛方案(3篇)

思政课实践教学竞赛方案(3篇)

第1篇一、竞赛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决定举办思政课实践教学竞赛。

本次竞赛旨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进一步深化对思政课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竞赛目的1. 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

三、竞赛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主题,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竞赛对象我校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五、竞赛内容1.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要求参赛者结合所学专业和思政课知识,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方案。

2. 实践教学活动实施:参赛者根据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 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展示:参赛者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展示活动成果。

六、竞赛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者填写报名表,提交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2. 初赛阶段:由专家评审团对参赛者的方案进行评审,选拔出优秀方案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参赛者根据决赛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

4. 评选阶段:由专家评审团对决赛选手的实践成果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七、竞赛评分标准1.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30分):方案的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2. 实践教学活动实施(30分):活动的组织、实施、效果。

3. 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展示(40分):成果的展示形式、内容、价值。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

2. 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

3. 三等奖:3名,奖金500元。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思政课比赛组织方案设计

思政课比赛组织方案设计

一、比赛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特举办本次思政课比赛。

二、比赛目的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促进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兴趣。

4. 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三、比赛主题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理论,增强“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比赛对象1. 全体思政课教师。

2. 全体思政课教学辅助人员。

五、比赛时间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

六、比赛形式1. 初赛:参赛教师根据比赛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准备一节思政课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复赛:参赛教师根据初赛成绩,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以课堂教学展示为主,评委现场打分。

3. 决赛:复赛胜出的选手参加决赛,以现场答辩和教学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七、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2022年9月1日至9月15日):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教学设计。

2. 初赛评审阶段(2022年9月16日至9月30日):组织专家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复赛的选手。

3. 复赛阶段(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进入复赛的选手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评委现场打分。

4. 决赛阶段(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复赛胜出的选手参加决赛,以现场答辩和教学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5. 颁奖阶段(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颁发证书和奖品。

八、比赛组织1. 成立比赛组委会,负责比赛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评审小组,由知名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代表组成,负责比赛的评审工作。

大学思政技能大赛教案模板

大学思政技能大赛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政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和比赛规则。

2. 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思政技能大赛的基本概念和比赛规则。

2. 思政素养的培养方法。

3. 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提升。

三、教学难点1. 思政素养的深度挖掘和运用。

2. 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思政技能大赛的背景和意义。

(2)说明本次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2. 讲解思政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和比赛规则(1)介绍思政技能大赛的赛制、参赛对象和评选标准。

(2)分析大赛中常见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3. 思政素养的培养(1)讲解思政素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分析思政素养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3)分享培养思政素养的方法和技巧。

4. 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提升(1)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2)分享沟通表达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介绍创新思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5. 案例分析(1)选取往届思政技能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2)分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6.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7. 总结(1)回顾课程内容,强调思政素养、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技能大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思政素养: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

3. 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通过模拟比赛和课堂互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思政技能大赛相关资料,如往届优秀作品、比赛规则等。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

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思政教师的基本功是保证思政课程教学的根本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举办思政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以推动思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思政课程教学水平,进一步服务学校素质教育目标。

二、活动内容:1. 初赛选拔:参赛教师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并进行初步评选。

2. 复赛展示:初赛入围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技能考核。

3. 决赛PK赛:最终入围的教师进行答辩PK赛,包括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理念阐述等环节。

三、具体流程:1. 报名阶段:思政教师积极报名参加竞赛,提交个人教学设计与课件。

2. 初赛选拔:由专业评审团进行线上评审,评选出初赛入围教师。

3. 复赛展示:初赛入围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和技能考核,展示时间和题目由主办方提前通知。

4. 决赛PK赛:最终入围的教师进行答辩PK赛,分享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四、活动细则:1. 参赛资格:全校思政教师均可报名参加,需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2. 评审机制:专业教育评审团负责评审各阶段的参赛作品和现场展示,按照专业能力、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

3. 奖项设置:包括初赛入围奖、复赛精英奖、决赛冠军奖等奖项设置,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奖金及荣誉证书。

4. 参赛要求:参赛教师需按时提交作品,遵守竞赛规则,服从评审结果及组织安排。

五、活动宣传:1. 宣传策划: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校园广播、校内海报等多种途径宣传活动,吸引更多思政教师参与竞赛。

2. 参与动员:学校领导及思政教师代表进行动员,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竞赛,并表彰优秀参赛教师。

六、活动效果评估:1. 参赛教师满意度调查:对所有参赛教师进行调查,了解竞赛过程中的体验和意见,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依据。

2. 教学成效观察:对入围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观察,了解竞赛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当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

为了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搭建一个交流、学习与竞赛的平台,实现教师间的技能互补和教学方法进步,设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本活动预计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由各院系先行筛选参赛选手进行大区赛,大区赛的优胜者晋级复赛。

复赛的优胜者将代表本校赴省市参加省市比赛。

地点:本活动地点定为高校校园内的教学楼。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赛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测试、教学设计与演示、课件制作和现场教学四项。

1.理论知识测试:考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功知识,并针对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等政治时事进行应用。

2.教学设计与演示:要求选手根据一个特定的课程或者教学单元进行课程设计,构思整个教学过程,并进行演示。

3.课件制作:选手要求制作一份精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PPT,体现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深入理解。

4.现场教学:每个选手要在规定时间内现场授课15分钟,针对该课程或者教学单元进行现场教学演示。

四、活动参与者:本活动的参与者主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选手报名需获得所在院系的首席教师认可并推荐,经过校区初选后方可参加大区赛。

五、活动评分:比赛采用专家评审和观众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理论知识测试、教学设计与演示、课件制作和现场教学四个环节进行综合评分。

四个环节得分分别占比40%、20%、20%和20%。

六、奖项设置和颁奖方式:本项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颁发获奖证书。

同时设立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教学演示奖、最佳课件制作奖、最佳口语表达奖四个单项奖励。

大学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教案设计

大学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明确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2. 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吗?(二)新课讲授1.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 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

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精神支柱,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3. 案例分析: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案例一:某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 案例二:某企业诚信经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三)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视频、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思政比赛教案模板及范文

高校思政比赛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政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作用,掌握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思政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作用,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思政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2. 讲授新课(1)讲解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结合时事热点,分析思政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运用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思政要素。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思政教育启示。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思政课学习中的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思政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作用,掌握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思政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作用,思政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思政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思政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实施方案一、竞赛课程范围非思政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二、竞赛内容和方式比赛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附件1)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竞赛设置三个环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说课与课堂教学展示,竞赛成绩占比为20%、20%和60%。

(一)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选取某2个学时为参赛单元,依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指南》(附件2)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按要求完成授课教案的编制(简案+详案),教案模板见附件3。

教学设计要突出显示该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说课参赛教师针对提交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组织,以及思政育人功能的融入方式、具体思路、取得的效果与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规定时间不超过5分钟。

(三)课堂授课选取2课时中具有课程思政元素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展示。

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师素养、教学效果和课程思政特色等方面进行评审。

授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授课结束后现场提问3分钟。

换场2分钟。

(四)竞赛评审组织5位校内外专家,依据评分标准(附件4)进行评审。

得分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保留2位小数)。

三、竞赛组织形式(一)系级选拔赛各教学系(院部)以课程承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本教研室内教师参赛,共计55个教研室(见附件5)。

1.各教学单位每个教研室内部进行选拔赛,选拔出1名教师代表教研室参加系级比赛。

2.每个教学单位,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系级比赛,每个教研室选拔赛获胜教师参加系级比赛。

3.每个教学单位按本单位教研室数量的30%比例,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校级比赛(四舍五入计算参赛教师数,不足1人,按1人计)。

学院首批立项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非思政类)课程团队(附件6),每个团队可以推荐1名教师,直接参加校级比赛。

课程思政能力比赛方案模板

课程思政能力比赛方案模板

一、比赛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特举办本次课程思政能力比赛。

通过比赛,激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比赛组织1. 主办单位: [学校/机构名称]2. 承办单位: [相关部门或学院]3. 协办单位: [如有,请列出]三、比赛对象参赛对象为我校(院)在职教师,包括但不限于: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等。

四、比赛内容1. 教学方案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包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现场教学展示:参赛教师需进行15分钟的现场教学展示,展示内容需与教学方案相一致,体现课程思政的融入。

五、比赛流程1. 初赛:- 各参赛教师提交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 组织专家对提交的教学方案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教师。

2. 决赛:- 进入决赛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

- 评委根据教学方案和现场教学展示进行综合评分。

六、评分标准1. 教学方案设计(50%):-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和广度。

-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

- 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 现场教学展示(50%):- 教学内容的呈现质量。

- 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

- 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教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态度。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若干名2. 二等奖:若干名3. 三等奖:若干名4. 优秀奖:若干名5. 最佳创新奖:若干名八、其他1. 比赛期间,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比赛,分享课程思政教学经验。

3. 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九、实施时间本次比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报名时间:[具体时间]- 初赛评审时间:[具体时间]- 决赛时间:[具体时间]十、联系方式[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地址]注: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科思政教学比赛方案

学科思政教学比赛方案

学科思政教学比赛方案一、背景分析思政课是高校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为了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本次比赛旨在鼓励教师们针对各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思政教学方案。

二、比赛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2. 探索各学科思政教学的创新模式,促进思政课程的跨学科融合;3. 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比赛内容1. 参赛教师需针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设计一节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案;2. 教学方案要求能体现学科特色,加强思政理论的渗透和应用;3. 方案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能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

四、比赛要求1. 参赛教师需提交教学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等;2. 方案中需体现创新,可采用多媒体、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3. 方案应具备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五、评选办法1. 专家评审:邀请思政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从方案的创新性、实施可行性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2. 学生评价:请学生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评价,考虑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评选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案。

六、比赛日程安排1. 报名时间:XX年XX月X日至XX年XX月X日;2. 方案提交时间:XX年XX月X日至XX年XX月X日;3. 评审时间:XX年XX月X日至XX年XX月X日;4. 结果公布时间:XX年XX月X日。

七、奖励办法1. 一等奖:1名,奖励XXX;2. 二等奖:3名,每名奖励XXX;3. 三等奖:5名,每名奖励XXX;4. 优秀奖:若干名,每名奖励XXX。

八、备注1. 比赛结果将在学校官网上公示;2. 比赛方案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将用于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方案一、大赛目的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致力于推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内化为学生价值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比赛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二、大赛组织主办:中共XX省委高校工委 XX省教育厅复赛承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各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决赛承办:XX师范大学三、复赛安排(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信阳师范学院2.复赛时间:2022年10月13-14日。

10月12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4.联系人:(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XX财经政法大学2.复赛时间:2022年10月20-21日。

10月19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4.联系人:(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XX大学2.复赛时间:2022年9月19日,9月18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4.联系人:(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中原工学院2.复赛时间:2022年9月29-30日。

9月28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4.联系人:(五)“形势与政策”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复赛时间:2022年10月16-17日,10月15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4. 联系人:(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复赛1.承办单位:XX中医药大学2.复赛时间:2022年10月12日,10月11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XX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金水东路与明理路交叉口)校内专家公寓一楼大厅(总台电话0371-********)。

4.联系人:四、决赛安排1.承办单位:XX师范大学2.参赛人员:经各门课程复赛后推选出的决赛选手。

昭通学院2020-2021学年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

昭通学院2020-2021学年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

昭通学院2020-2021学年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昭通学院2020-2021学年基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一、比赛宗旨:为振兴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我校教师教学风采,学校决定举办2020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二、主办单位:教务处、各学院三、赛程安排(一)准备阶段(9月20日至30日)学校对比赛进行安排部署,发布通知。

(二)初赛阶段(10月8日至18日)各学院广泛宣传、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比赛。

在10月18日前完成初赛,并按规定遴选出学院前2名教师参加学校决赛,于10月20日前将参赛人员统计表(附件1)签字盖章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报送至教务处105办公室。

(三)决赛阶段(10月25日至28日)决赛拟定于10月25日至28日进行,决赛分理工科组、文科组(含艺术和体育)进行。

具体事宜后续通知。

四、比赛内容(一)课堂教学(占70%)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15分钟。

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课程思政融入点、教学方式、教学特色五个方面进行考评。

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

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参赛选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现场进行5分钟的口头教学反思。

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

不允许携带书面或电子等任何形式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占30%)参赛选手提交45分钟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反应本节课程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引领)、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特别是有关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

五、评委组成分管教学校领导、教务处领导、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六、奖项设置比赛理工科组、文科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教学大赛思政设计方案

教学大赛思政设计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教学大赛思政设计方案。

二、设计理念1.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 突出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设计目标1. 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提升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四、设计方案1. 课程选择与思政元素挖掘(1)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课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2)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 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1)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思政教育课件,增强教学效果。

(3)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开展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3. 教学评价与反馈(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道德品质。

(2)定期开展教学反馈活动,了解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4. 教学团队建设(1)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2)开展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五、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课程选择与思政元素挖掘(1个月)2. 第二阶段: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2个月)3. 第三阶段:教学评价与反馈(1个月)4. 第四阶段:教学团队建设(1个月)六、预期成果1.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教学大赛思政设计方案(2篇)

教学大赛思政设计方案(2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教学大赛特设计思政课程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程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播放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 讲授环节(1)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思政课程中的关键问题。

(2)结合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3)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4. 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表现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思政课比赛活动方案

教育思政课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教师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教学水平,激发教师对思政课的热爱和投入,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特举办本次教育思政课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思政课的认识,强化思政课在教学中的地位。

2. 促进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

三、活动主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展现思政课教学风采”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五、活动对象1. 全体思政课教师2. 相关教育工作者六、活动内容1. 比赛形式(1)教案评比:参赛教师提交教案,评委根据教案的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2)课堂展示:参赛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评委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课堂气氛等方面进行评审。

(3)互动交流:评委与参赛教师进行现场互动,解答疑问,交流教学心得。

2. 比赛流程(1)报名阶段: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相关材料。

(2)初赛阶段: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教案。

(3)复赛阶段:优秀教案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评委进行评审。

(4)决赛阶段:复赛胜出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评选出优秀选手。

3. 活动安排(1)报名阶段(10月15日至10月31日):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相关材料。

(2)初赛阶段(11月1日至11月10日):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进行评审。

(3)复赛阶段(11月11日至11月20日):优秀教案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

(4)决赛阶段(11月21日至11月30日):复赛胜出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

七、评选标准1. 教案评比: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

2. 课堂展示: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课堂气氛。

3. 互动交流:解答疑问的能力、教学心得的分享。

大学思政技能大赛教案

大学思政技能大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四个自信”的内涵,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青年中的意义。

2. 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四个自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四个自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四个自信”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践行“四个自信”。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四个自信”的内涵:(1)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文化自信: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分析“四个自信”在新时代青年中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

(2)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讲解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四个自信”:(1)坚定道路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四个自信”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四个自信”对新时代青年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撰写一篇关于“四个自信”的论文。

2. 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四个自信”。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将“四个自信”融入日常生活。

教学技能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工作方案

教学技能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工作方案

教学技能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工作方案教学技能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工作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发挥广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承担起“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学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

为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活动目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

三、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1.学院专兼职教师,包括已经上课的教师和即将上课的教师。

2.已经上课的教师: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良,近1 年内未发生教学事故、教学差错。

3.即将上课的教师:工作已满 1 年。

4.按照各部门专兼职教师人数不少于 30%的比例报名参赛。

四、比赛内容要求根据《AA 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新乡)第八届教学技能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编制指南》(见附件1),充分梳理课程里的德育元素,适当选择列入教学设计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需要重点阐明课程里包含的德育元素以及将其如何与课程教授的内容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
动方案
一、大赛目的
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致力于推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内化为学生价值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比赛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带动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二、大赛组织
主办:中共XX省委高校工委 XX省教育厅
复赛承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各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
决赛承办:XX师范大学
三、复赛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2.复赛时间:2020年10月13-14日。

10月12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
4.联系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XX财经政法大学
2.复赛时间:2020年10月20-21日。

10月19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
4.联系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XX大学
2.复赛时间:2020年9月19日,9月18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
4.联系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中原工学院
2.复赛时间:2020年9月29-30日。

9月28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
4.联系人:
形势与政策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复赛时间:2020年10月16-17日,10月15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
4. 联系人: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复赛
1.承办单位:XX中医药大学
2.复赛时间:2020年10月12日,10月11日下午报到。

3.报到地点:XX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校内专家公寓一楼大厅。

4.联系人:
四、决赛安排
1.承办单位:XX师范大学
2.参赛人员:经各门课程复赛后推选出的决赛选手。

3.决赛时间:2020年11月10-11日,11月9日下午报到。

4.报到地点:XX师范大学校内近园宾馆一楼大厅。

5.联系人:
五、工作要求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要将此次大赛作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挥以赛代训、以赛代练的作用,以此为契机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状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2.各高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比赛,并为教师参赛在课程调整、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参赛教师能够全身心参加比赛。

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者,视为放弃。

3.此次比赛各环节为开放式比赛,鼓励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负责人带队参加比赛,鼓励支持相关课程教师现场观摩。

4.参赛人员及带队、观摩人员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由所在单位按财务规定核销。

5.未尽事宜,请与省教育厅思政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