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理论方法
一、历史与历史学
1、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2、历史学(也常简称为历史):是指人们对历史比较系统的认识、记录和解释。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因素。
3、真实的历史:已经发生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但要认清真实的历史,困难重重。
①我们所认识的历史永远是残缺的,有时还是被篡改的。原因在于:史料只能反映部分的过去;史书作者受制于环境、能力、素养等,不能使史书完全反映真实历史;政治权势篡改历史;史家各有侧重也各有所忽略,如古史侧重帝王将相,疏于记录民众。②真正的历史学可以求真求实:历史工作者不可能求得过去的全部的真,但可以求得部分的真并逐步接近真相。这要求学习和研究历史:谨遵求真求实的职业道德;依靠科学的历史观指导;视野开阔;方法多样;技术手段不断改进。
二、主要史观
1、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文明史丰富而多样的,他们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看,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2、全球(整体)史观整体史观认为,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整体历史观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3、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4、唯物史观
认为历史发展是具有其特定规律的,其核心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从生产力看,人类社会经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社会形态来看,则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三、史料认识
史料:一切存储有关过去信息的资料,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
1、史料的分类
(1)分法一
①文献(文字)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
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刊、杂志、书信等;
②实物史料: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证据,如遗迹、遗址、遗物、出
土文物等,它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验证文献的正误。但它只是历史的碎片,不能展现历史的全貌。
③口述史料:
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主要通过调查采访获得(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各种史料的方法),离原貌可能差距大,需非常谨慎。如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
④图片、影像史料:
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
(2)分法二
①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资料,直接反映研究
对象的情况。
②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
情况。
实物史料一般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以二手居多,也有不少是一手资料;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仔细鉴别。一手史料相对价值较高,二手史料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但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当事者有可能“当局者迷”,甚至因利益驱动而捏造,研究者需要整合起来,对比研究,揭示原貌。2、基本的史料处理
(1)获取史料的途径
①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②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③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④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⑤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
(2)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②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③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④时代的局限性等。
(3)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多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②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鉴别;③对史料做到求真求实,综合分析,合理利用;④坚持正确的史学观;⑤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料考证
就是依据资料对史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史料考证一般分为本证,即指利用史料发现问题,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旁证,即指利用史料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史料的真伪问题,具体又分为书证、物证和理证。考证史料的原则主要有: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比间接史料(第二手或第三手史料)可信;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判断史料价值以时间、地域、亲见或传闻为主;第二手史料不能代替第一手史料;不能依据孤立的史料下结论;注意记载人记载事实的动机和态度等。
四、西方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