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目标是指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要将一些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培养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一流专业。
这些专业要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实力。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1.学科建设目标:打造一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的
学科,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
这些学科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实力,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撑和服务。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聚集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
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要吸引国内外的高水平教师加盟,提高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3.科学研究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研究团队,
推动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要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吸引优秀的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学研究。
4.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高素质
人才,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工程建设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机
会。
通过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可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切实做好学科群建设,支撑引领学校“双一流”整体目标实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学科群,是学校按照“扶优、扶强、扶新”的原则,组建的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五个学科群。
第二章建设定位第三条学科群建设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与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第四条学科群依托平台与2020年目标定位:1.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学科群。
依托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4个国内领先的学科方向,其中2个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支撑植物保护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带动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学科快速发展。
2.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学科群。
依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4个国内领先的学科方向,其中2个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支撑林学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带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快速发展。
3.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学科群。
依托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建设,形成4个国内领先的学科方向,其中2个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支撑农业工程学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带动作物学、水利工程学科快速发展。
4.动物生物技术学科群。
依托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形成4个国内一流的学科方向,其中1个方向达到世界一流、1个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支撑畜牧学学科达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前列,带动兽医学学科快速发展。
5.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学科群。
依托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形成3个学科方向,其中1个方向达到世界一流、1个方向达到国内领先、1个方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支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达到国内一流。
第三章管理机制第五条学科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
D1.教学经费
S20.经费投入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坚持质量导向,严控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S3.创新创业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100%覆盖,有20%以上学生参与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比例有提高。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D2.实验实践
S21.实验条件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3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2个以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培养方案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要求的达成。每一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有明确的支撑关系。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培养方案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要求的达成。每一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有明确的支撑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件各学院(系、部、所)、处(室)、直属(附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决定》经2014年1月1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1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决定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就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要求和建设目标1. 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区域发展、食品安全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是新时期学校的重要使命。
学科建设要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根本,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完善学科布局,理顺学科关系,明确学科方向,确立目标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国际化,为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奠定基础。
2. 构建与学校使命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力争植物保护、农业工程、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有2-3个率先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学科;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有5-8个成为国内先进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学科领域有6-8个进入ESI 排名前1%;学科整体实力达到研究型大学水平,拥有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有新突破,具有持续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能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二、完善学科布局,加快优势学科群建设围绕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重要使命,巩固提升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学科,着力完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的学科,大力拓展与区域发展相关的学科,切实加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学科,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建由7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群和4个基础与支撑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意见
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7.12.15•【字号】杨发[2017]45号•【施行日期】2017.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意见杨发[2017]45号为落实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属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陕政办发〔2017〕44号)精神,现就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一)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优势,根据西农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对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学科开展协同申报,积极协助西农大争取中省资金支持。
(二)示范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对应中省相关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经费配套。
(三)以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为导向,支持引导重点学科建设延伸到推广领域。
对纳入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序列的西农大新建试验示范站(基地)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中优先支持。
二、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四)协助推进西农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支持西农大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基地,探索和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快培养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
(五)对西农大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按照每人50万元、3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
所需经费由示范区人才专项资金列支。
(六)支持西农大引进人才全身心留在杨凌工作,每年单列一定数额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岗位,解决西农大人才配偶安置问题。
优先解决科教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七)在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MOOC、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奖等教学项目中,支持西农大项目培育与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农学院农学(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农学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地特长和志愿,通过考核,在本院相关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农学(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遗传育种、农业区域开发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数字农业、农业生产与规划、生物技术育种、作物标准化栽培体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植物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植物科学、植物资源开发、植物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植物产品贮运与加工、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能在植物安全生产、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种子生物科学、种子繁育、加工、检测和种子经营管理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种子工程和种子产业化知识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种子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经营管理、生产与开发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地特长和志愿,攻读硕士学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植物保护(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科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草害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开发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制药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农药合成与加工、农药分析、农药学原理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科技开发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园艺学院园艺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学、园艺学、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采后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景观园艺学、都市园艺工程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产业开发、园林绿化、经营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学、园艺学、工厂化农业、设施工程学、温室环境控制与信息技术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地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主要掌握生物学、园艺学等方面地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产业开发、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城市园林艺术学制三年,培养具有园林花卉栽培、艺术装饰、市场营销、造园设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地高级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城市园林艺术等方面地教学科研、产业开发、规划设计、营销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地特长和志愿,通过考核,在本院相关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动物医学(陕西省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动物防疫检疫、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动物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物科学(动物方向)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可从事与动物生物科学有关地技术与规划、经营与管理、推广与开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草业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草业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草业资源规划,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草产品加工,草坪绿化,草业生产与保护方面地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林学院林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森林与经济林培育、良种选育、生物技术、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综合治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混农林业与草业技术、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林业、农业、环境保护、城建等部门地森林与经济林木培育、森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城市绿化和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园林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城市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规划与设计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地基本能力.毕业后能从事城建、园林、环境保护、林业和花卉企业等相关部门地风景区和园林绿地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园林植物繁育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木材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造型艺术和木材科学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木材加工和室内装修工程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及经营管理地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家具制造业、室内工程、企事业、设计院所和科研机构从事家具制造、室内装饰设计和研究开发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旅游管理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生态旅游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方法、旅游企业管理地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宾馆与旅行社、风景旅游区和森林公园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业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艺术设计学制四年,培养具有艺术设计方面地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环境艺术、平面艺术设计与创作基本技能,学习色彩、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计算机图形处理、设计表现技法、艺术设计原理、观赏植物学、园林艺术、室内装饰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环境雕塑、设计等主要内容..毕业后能在大专院校、园林公司、装饰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部门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研究与管理等方向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资源环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资源环境科学方面地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能在农业、生物、环境、土工、公路、建筑、水利、林业、草业、食品、农资、自然保护区等部门或单位从事资源规划、管理及利用,环境分析与评价,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生态建设、建筑或公路路基勘察、肥料及农化新产品研发、遥感与信息技术、生物资源及应用等领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学、生态学、林草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学等方面地专业知识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国土资源、水利、水土保持、治沙及沙产业开发、农业、草业、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以及生态环境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环境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环境科学地基本理论,掌握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地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地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学、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源环境与空间信息科学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建设、勘探测绘、基本设施,区域规划、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地图测绘、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城乡建设、国土规划、土地管理、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大型企业等部门从事规划管理、经济策划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咨询电话: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学硕连读)学制六年,专业依托农业水土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三学年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基本课程,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度期,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地特长和志愿通过考核,在本学院个硕士学科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农业水利工程(陕西省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养具有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施工与管理等方面训练.毕业后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机电排灌工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水库枢纽、水电站、渠系建筑物等)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制四年,养具有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地基础知识和理论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学习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水政管理等知识,接受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训练.毕业后能在水利、能源、城建、农林、环保等部门从事区域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和管理,水文水资源信息地采集及处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地规划、设计、运行与管理、科研和水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土木工程学制四年,养具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结构、房屋建筑、道桥工程和市政工程学科地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建筑、道路、桥梁、市政、矿井等工程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教育、研究、管理、投资、开发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学制四年,养具有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水工建筑、水电站等水利工程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须地数学、力学、建筑结构等方面知识,接受必要地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地训练.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农业工程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开发、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养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信息控制、电机电器及其控制、计算机技术等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方面地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地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地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电力系统、发电厂、厂矿企业等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地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城市规划学制四年,养具有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和技能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接受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园林景观系统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知识和训练.毕业后能在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名胜古迹保护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管理、研究、投资开发等方面工作.报考该专业地学生要求有一定绘画基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系统掌握数学、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以及机械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机械工程地创新设计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地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教学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机械电子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械设计制造及机电控制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地专门人才.要求系统掌握数学、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制造、基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地创新设计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机电工程领域内地机电系统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地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电子与信息技术地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信号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地专业知识.毕业后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地教学科研、设计制造、开发应用、以及技术管理与企业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方面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作业工艺设计、机械装备地设计、使用、维修及生产经营管理地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能从事机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地设计制造、试验、维修、鉴定和推广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工业设计学制四年,培养具有业设计地基础理论和能力地高级复合型人才.主要学习工业设计基础、美学原理、设计理论、人机工程、工程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进行机电与轻工产品设计.毕业后可在大中型企业、专业设计公司、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以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包装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装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能力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包装基础理论、包装设计原理和方法、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测试、包装艺术设计、包装设备等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在商品生产与流通、包装、科研、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培养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地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地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汇编语言、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字图象处理等课程.毕业后能在教学或科研部门、企业及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工作,也可在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微机应用系统地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地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接受信息管理系统和设计方法地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地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编程、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等方面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与技术食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地基本理论和技能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在食品工业领域内从事食品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学制四年,培养具有食品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营养卫生学、食品法规与标准和食品质量管理知识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掌握食品原料学、食品与环境学、现代分析技术、食品化学和食品制造工艺等方面地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食品工业领域地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葡萄酒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葡萄学、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市场学及葡萄酒产业化方面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在葡萄酒、果酒企业及原材料生产企业、有关教学与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葡萄优质抗病育种、葡萄生态学与品种区域化、葡萄酒微生物学、葡萄酒新工艺新辅料、葡萄酒芳香物质与营养成分、葡萄酒品质与工艺关系、葡萄酒生产工艺自动化、国内外葡萄酒市场、葡萄与葡萄酒经济研究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生物技术方向)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阶段学习,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本科专业学习.培养既具备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创新、创业和科技转化能力地高级科技人才.毕业后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地教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新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生物工程方向)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阶段学习,并进行考核分流,未达到要求地转入本科专业学习.培养具有坚实地生物学基础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地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技能地高级工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地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物技术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地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地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能在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等领域从事有关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物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地生物科学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实验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生物科学方面地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物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地科学管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本理论与技能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从事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地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应用化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从事化学、精细化工、生物资源地开发利用、农业化学、药物(农药)等领域地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良好地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地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地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地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系统地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掌握经济管理地基本方法和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会计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会计学以及管理、经济、法律、审计、工商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及其教学、科研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金融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学方面地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济学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比较扎实地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市场营销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土地资源管理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地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地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地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城市建设、国土管理、农业、房地产开发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及房地产投资等方面地工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工商管理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经营战略、生产运作、市场营销、企业策划、公司理财、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与政府从事管理、教学、科。
“一流课程、两个引领、三大项目、四类竞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接专业课导师。 以社团为载体,组织课程答疑助教、各 类竞赛培训和项目选拔。 引导社团成员以老带新,既服 务于课程、竞赛、项目等环节的答疑与培训,又体现了 学生乐于奉献的人文情怀。 近年来, 在课程团队带领 下,千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和校内选拔,数百人因培训 受益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获图学类、BIM 类、力学 类、结构设计类等大赛国家级团体奖 22 项、省级团体 奖 8 项、个人奖 194 项。 竞赛获奖除了给参赛学生本人 带来鼓舞,也影响了更多其他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 学生起到朋辈引领作用。
点,在省级资源共享课、校级精品课程、校级优质课程 设的大类平台课教学过程以及班主任等渠道,优先接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本科专业简介1、农学专业<高起本)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政治上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服务于“三农”,在业务上掌握作物生产、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农学及相关领域从事作物生产与规划、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种子生产与检验、作物常规及设施栽培耕作改制、特种作物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耕作学、作物栽培学、农业标准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物育种学、旱农学、作物栽培生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态学、生物化学等。
2、农学专业<专升本)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服务“三农”;在业务上,掌握作物生产、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农学及相关领域从事作物生产与规划、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种子检验与加工、作物常规及设施栽培耕作改制、特种作物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旱农学、作物栽培生理学、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划、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态学、生物化学。
3、植物保护专业<专升本)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害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病虫草害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掌握病虫草害研究的科学方法。
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有机化学、作物栽培学、微生物学、生物防治、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保护。
4、园艺专业<高起本)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栽培、育种、良种繁育、园产品贮藏、保鲜、运销、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花卉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种子工程、园艺产品贮运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部省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茶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农学等1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序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名单1农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推荐人数)以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1、水利水电工程推荐指数:4.7(533人推荐)2、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推荐指数:4.6(513人推荐)3、农业水利工程推荐指数:4.6(396人推荐)4、农林经济管理推荐指数:4.4(382人推荐)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6(368人推荐)6、土木工程推荐指数:4.6(248人推荐)7、动物医学推荐指数:4.7(179人推荐)8、经济学推荐指数:4.4(161人推荐)9、食品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4.6(159人推荐)10、植物保护推荐指数:4.8(154人推荐)11、金融学推荐指数:4.5(153人推荐)12、动物科学推荐指数:4.8(148人推荐)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7(140人推荐)14、会计学推荐指数:4.5(134人推荐)1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推荐指数:4.8(127人推荐)16、园林推荐指数:4.5(124人推荐)17、园艺推荐指数:4.3(113人推荐)18、食品质量与安全推荐指数:4.5(102人推荐)19、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4.3(96人推荐)20、机械电子工程推荐指数:4.8(95人推荐)。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院两级学科资源配置改革实施意见
附件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院两级学科资源配置改革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决定》,切实提升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根据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校院两级学科资源配置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以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围绕学校新时期战略使命,按照“目标导向、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改革学科经费、学科队伍、学科条件等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与学校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模式,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快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
目标导向。
以学校战略目标和学科建设任务为导向,将资源配置与目标任务紧密挂钩,实现学科资源的差异化配置。
突出重点。
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突出重点发展方向,相对集中配置资源,形成若干学科高地和优势创新团队。
分级管理。
明确校院两级学科建设责任,扩大学院学科资源自主统筹使用权,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动态调整。
建立以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绩效为核心的考评机制,依据考评结果对资源配置进行动态调整。
二、改革学科经费配置机制,提高学科建设绩效统筹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高校内涵式发展经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相关配套经费和其他可自主支配的经费,设立学科建设发展专项,按照使用方向和建设重点分为学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教学质量工程五个子专项。
1. 学科平台建设专项经费。
按学校重点建设经费、学院自主建设经费、绩效奖励经费三部分配置,比例原则上为50%、40%、10%。
学校重点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跨学院、跨学科公共平台及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公共科研设施的建设。
学院自主建设经费按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定位、发展水平以及学院对该学科贡献核定,由学院自主统筹用于学科公共平台建设。
鼓励学院自筹资金用于学科公共平台建设,学校依据自筹情况给予适度配套经费支持。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标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标:
1. 教师队伍:学科核心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化教师等教师队伍。
2. 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养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国际化交流等方面。
3. 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研团队及其学术成果,以及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及科研能力。
4. 专业特色:独具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能够体现出本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5.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6. 学科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学科内涵,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
7. 课程建设:通过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8. 教学质量保障: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名牌专业
附件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名牌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自评报告表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报告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内容主要反映《评估方案》内“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价标准”中的核心项目的要求。
各学院在中期检查活动中,既要依据原《评估方案》总结要求,全面检查总结,又要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突出重心,着重检查总结一年来名牌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新举措、新成果。
2.自评总结报告要求内容客观真实,文字简明扼要。
表内空格如不够用,可自行续页。
3.表内有关统计数据,凡未列出具体时限要求的,均填写检查时的现实情况。
一、校级名牌专业中期检查简表
1、教师年龄结构中,老年指55岁以上,中年指40-55岁,青年指40岁以下;
2、生均值计算用的学生数是指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人数;主要教学经费包括本科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修理费、教学仪器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中,学生人数指全日制本科生人数,教学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4、专业图书资料文献指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与专业有关的各种载体(包括文字、网络、光盘、录像等)的文献资料。
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其研究主要成果
三、专业建设情况
四、教学条件建设情况
五、教学管理情况
六、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七、名牌专业对校内外相关学科的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
八、名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及进一步改进措施
九、学院自评领导小组的评估意见
十、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评价
怎么说呢我当时就是觉得生命是全校最好的院就报了但毕业了我才发现这是全校最难找工作的院我们同学大多都继续上研究生但是基本都转到动科或者制药什么的了上研的出路呢就是继续上博。
这是我们的无奈只要你走上了这条路如果继续往下走出来无非就是搞科研或者大学当教授看看这是不是你的理想而我们有几个找工作的同学大多不是跟专业相关的我们可以去食品厂但是我们没有食品工程的同学专业我们可以去卖农药但是我们拿什么跟农学院的比挺尴尬的别被他的光环所迷惑但如果你喜欢搞科研这又另当别论那大学是瞒好的,它可是211和985工程的大学哎但是告诉你农林的出来工作都不好找真的,就业率低,除非你搞科研,发明什么高科技产品,那就有钱途,不过那也是很困难的!大学不错,谁说农林类就业不好了,你可以自己去网上查一查吧!搞科研就业才不好就业呢,必须读研读研才好啊!谁知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留校的几率有多大谢谢这样的问题让人很无奈啊,有可能的话,是百分之百,没可能的话就是00.这就看你有没有留校的准备了。
这是你自己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而不是学校留不留的问题。
要想留校必须达到学校的留校要求,甚至超过其他要进入西农的博士才有十足的把握。
我的建议就是,1)博士期间SCI 的IF达到或超过10分,至少两篇以上3的(生物类);2)你的博士毕业论文能够被评为校优毕或省优毕,当然“全国百篇”更有可能。
想想中科院的博士毕业标准和他们的博士毕业能发表的文章IF总数就知道竞争压力了。
更何况以后又有那么多的留学博士(我指的是真正有实力的留学博士)。
楼上几位同学说的真好玩,哈哈哈哈不过我不赞同一楼说的民风淳朴,实际上我觉得这里的人自私,素质低,甚至不排除老师对于二楼基本闭着眼睛答题的所以我也没怎么看我比较赞同三楼的观点如果你想学点有用的并且能力得到锻炼的话,请不要来这里当然,如果是什么葡萄酒工程啊,食品工程,植物保护之类的除外,西农这点应该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如果只是想拿985的一本票家里能给你找到工作的话或者为了享受985院校出国留学特惠的话,欢迎你来这里我是属于前一种,我曾很狂妄的跟人说,我985的毕业证十个人能拍死九个,其中三个211的但是如果你家庭很一般的话,请千万不要来这里基本找不到工作,因为闭塞,学生总体竞争力很差,找到工作的也基本都是什么饲料厂的研究所当然,如果想留学深造的话,只要好好学习,尤其搞好英语是很容易享受学校的优待的,因为整体竞争力很差俺是这所学校一名很朴实的即将毕业的学生,下面我很朴实的跟你说一下俺的学校。
201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201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有很多的想要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学,却不知道知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哪些王牌优势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所大学的专业排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供大家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名单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部省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茶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土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食品科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农学等1个学科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序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名单1农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排名(推荐人数)以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1、水利水电工程推荐指数: 4.7(533人推荐)2、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推荐指数: 4.6(513人推荐)3、农业水利工程推荐指数: 4.6(396人推荐)4、农林经济管理推荐指数: 4.4(382人推荐)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6(368人推荐)6、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4.6(248人推荐)7、动物医学推荐指数: 4.7(179人推荐)8、经济学推荐指数: 4.4(161人推荐)9、食品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 4.6(159人推荐)10、植物保护推荐指数: 4.8(154人推荐)11、金融学推荐指数: 4.5(153人推荐)12、动物科学推荐指数: 4.8(148人推荐)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7(140人推荐)14、会计学推荐指数: 4.5(134人推荐)1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推荐指数: 4.8(127人推荐)16、园林推荐指数: 4.5(124人推荐)17、园艺推荐指数: 4.3(113人推荐)18、食品质量与安全推荐指数: 4.5(102人推荐)19、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 4.3(96人推荐)20、机械电子工程推荐指数: 4.8(95人推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推荐指数排名排名专业名称专业推荐指数1风景园林5.0(13人)2软件工程4.9(109人)3电气类4.9(42人)4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4.9(30人)5能源与动力工程4.9(14人)6植物保护4.8(189人)7动物科学4.8(181人)8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4.8(154人)9农学4.8(124人)10机械电子工程4.8(106人)。
20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_学科评估结果名单
20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_学科评估结果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类学科名单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林学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类学科名单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园艺学B+2农业工程B+3农业资源与环境B+4植物保护B+5生物学B+6畜牧学B+7农林经济管理B+8兽医学B+9草学B+10生态学B+11食品科学与工程B+12作物学B+13风景园林学B14环境科学与工程B-15水利工程B-西北农林科技大学C类学科名单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2社会学C3化学工程与技术C-4轻工技术与工程C-注:*将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五轮学科评估公布之后,*将更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序号专业名称1农业水利工程2农学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4园艺5农林经济管理6植物保护7林学8动物医学9生物工程10动物科学11生物技术12食品科学与工程20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大学排名第51名最新统计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全国大学排名中为第51名。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5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一流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省大学排名中排在第四位,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地区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1西安交通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西北工业大学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一流大学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一流大学5西北大学中国一流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在农林类大学排名中排在第四名,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农林类大学排名学校名称学校类型1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类2南京农业大学农林类3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类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类5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类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历年全国排名情况按武书连版排行榜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全国排名第40位,全国排名第38位,全国排名第42位。
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分别是什么
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分别是什么陕西3所大学的3个专业世界第一是什么10月27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其中,陕西省有16所高校179个学科上榜,3个学科摘得世界桂冠,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
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已经3年蝉联世界第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大学专业怎么选到教育部门相关网站查询高校专业目录,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等,然后按照自己高考的科目性质,先筛选出哪些专业能报考。
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去掉分数线之上的高校和专业,留下能够选择的高校和专业。
然后,按照喜爱程度较高的专业、就业比较有利的城市(打算就业的城市)等筛选出3-5个专业。
在网络上做一个职业倾向性的测试,然后再结合选出来的3-5个专业,优中选优出需要优先报考的专业。
高考志愿的填报,选择志愿多达百个之上,因此,要把自己最佳的选择放到最前的位置以及最可能被录取的位置。
并且,专业的选择可以根据高校在该专业的水平,选择不同的专业。
大学专业有哪些前景好的1、师范类专业教师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职业,不管在哪都有教育,都需要老师。
而且从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好找工作。
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刚开始当老师的工资很低,但是教师也是公认的稳定而且福利也会越来越好的职业。
随着自己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就可以掌握很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越到后面工作越稳定越轻松。
2、会计类专业说真的不管大小企业,都需要会计这个岗位,毕竟有经济来往就要涉及很多关于钱方面的东西。
所以会计是很好就业的,而且越到后面你的经验越丰富,资历越老,那么你的价值就越大。
会计其实不仅仅是要会做账,还要涉及一些综合规划方面的事情,所以一个好的会计其实会考很多证,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所以大学的会计专业是值得报考的,就业前景好,而且越老越吃香。
3、法律类专业律师这个行业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竞争压力大,因为一般来说有经验的律师才会被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活动开展有规律,有效果。
C.师资队伍
C1.师资数量
S15.师资数量
本专业拥有20名以上专职教师,专业生师比12:1以下。
本专业拥有18名以上专职教师;专业生师比14:1以下。
本专业拥有14名以上专职教师;专业生师比16:1以下。
C2.师资结构
有完善的培养方案修订制度,能够依据专业发展定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修订,修订过程能吸纳业界专家和毕业生代表意见建议。
方案能够支撑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有学习效果的达成评价体系,能够对本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S8.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培养方案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要求的达成。每一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有明确的支撑关系。
S16.师资结构
教授、副教授比例≥75%,具有博士学位比例≥85%。
教授、副教授比例≥70%,具有博士学位比例≥85%。
教授、副教授比例≥6平
专业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及博士学位,且最高学历专业与本专业一致,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态势,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水平,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
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在专业领域或职业发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自选10名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优秀毕业生案例。
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在专业领域或职业发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自选10名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优秀毕业生案例。
B.课程与教学
B1.课程体系
S7.培养方案
有完善的培养方案修订制度,能够依据专业发展定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修订,修订过程能吸纳业界专家和毕业生代表意见建议。
方案能够支撑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有学习效果的达成评价体系,能够对本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有完善的培养方案修订制度,能够依据专业发展定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修订,修订过程能吸纳业界专家和毕业生代表意见建议。
方案能够支撑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有学习效果的达成评价体系,能够对本专业学习效果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S22.实践基地
与国内5家以上大型企业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有实质性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
与国内3家以上大型企业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有实质性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
与国内2家以上大型企业签署有战略合作协议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有实质性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
一级指标
D2.实验实践
S21.实验条件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3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2个以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专业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及博士学位,且最高学历专业与本专业一致,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态势,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水平,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
专业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及博士学位,且最高学历专业与本专业一致,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态势,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水平,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国内一流专业
C.师资队伍
C3.师资质量
S18.教学水平
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师或有教师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5年主持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3项以上;至少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的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3个。
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师或有教师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5年主持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2项以上;至少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的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2个。
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如CET4通过率、省级及以上优秀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三好学生数等有提高,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100%。
坚持质量导向,严控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如CET4通过率、省级及以上优秀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三好学生数等有提高,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100%。
教师本科教学精力投入有保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有完善的学生指导制度和措施,能够持续跟进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辅导等,保证学生毕业时满足专业制定的学习成果要求。实施导学制,建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计划”。
教师本科教学精力投入有保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有完善的学生指导制度和措施,能够持续跟进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辅导等,保证学生毕业时满足专业制定的学习成果要求。实施导学制,建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计划”。
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业人才培养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2项。
S13.教改成果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项。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项。
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项。
S14.教学组织
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活动开展有规律,有效果。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主干课程中有2门以上(含2门)为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不少于4门。引进、建设国际化课程不少于3门。建立课程(群)负责人制度,专业课小班教学(30人以下)达到85%以上。
培养方案设置的所有课程都制定了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主干课程中有2门以上(含2门)为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不少于3门。引进、建设国际化课程不少于3门。建立课程(群)负责人制度,专业课小班教学(30人以下)达到80%以上。
S9.课程质量
培养方案设置的所有课程都制定了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主干课程中有3门以上(含3门)为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不少于5门。引进、建设国际化课程不少于3门。建立课程(群)负责人制度,专业课小班教学(30人以下)达到90%以上。
培养方案设置的所有课程都制定了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师或有教师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5年主持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项以上;至少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的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1个。
S19.教学投入
教师本科教学精力投入有保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比例达到85%以上。专业有完善的学生指导制度和措施,能够持续跟进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辅导等,保证学生毕业时满足专业制定的学习成果要求。实施导学制,建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计划”。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100%覆盖,有15%以上学生参与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比例有提高。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100%覆盖,有10%以上学生参与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比例有提高。
S4.国际交流
学生国内外交换生(访学)比例达15%以上。
学生国内外交换生(访学)比例达10%以上。
学生国内外交换生(访学)比例达10%左右。
A3.毕业生质量
S5.就业质量
毕业生升学出国率55%以上。近5年来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高于95%,累计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率≥90%。
毕业生升学出国率50%以上。近5年来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高于90%,累计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率≥85%。
毕业生升学出国率45%以上。近5年来本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高于90%,累计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率≥8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国内一流专业
A.学生发展
A3.毕业生质量
S6.毕业生成就
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在专业领域或职业发展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自选10名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优秀毕业生案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国内一流专业
A.学生发展
A1.生源质量
S1.生源质量
近5年来本专业招生考试第一志愿上线率≥150%,新生报到率≥98%。
近5年来本专业招生考试第一志愿上线率≥150%,新生报到率≥98%。
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业人才培养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5项。
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卓业人才培养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