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二模分析及措施紧张的高三复习进入了最后阶段,这是接近“临门一脚”的阶段,也是一个冲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学生会“越来越苦”“越来越紧张和焦虑”“越来越拉开距离”,有的“越来越松弛”;另一方面,老师的引导、帮扶、辅导、“放手”能力越来越讲究。
抓准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往往能加速提升考生综合能力,下面提供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语文学科管理方面齐抓共管,科学备考,提高效益!具体地说,做好的工作包括:
1.认真做好二模分析、反思工作反思一模前后制定的复习备考策略,判断“有效”的则坚持,效果不大可以加强反思调整。
从本次二模成绩可见,一模后制定的复习策略适合本校学生实情(特别是符合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得分目标定位的),但是执行得较落实到位的程度有待提高,这是耐人寻味的。
语文学科,就一模相比,略微退步,但与上位学校南渡的均分文科保持在1分之内相差0.8分,加试这次有惊喜,超过南渡0.3分,但低于竹箦0.2分屈居第五,理科语文也与南渡相差0.6分。
说明语文学科,正常,但被冒头的燕山部反超,实属不该。
目前为止,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两种考生,一种是考的上的,另一种是考不上的。
语文老师教师一定要追加分析,结合多次大考摸准目标生和临界生的在智力因素(通常是“知识基础和能力优势与不足)和非智力因素(通常包括心理、信心、意志、情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等)上不足,扬长为主,适当弥补不足,寻找增分点,实行单独辅导。
落实增分策略。
3.调整好各位语文老师的心态,无论一模、二模成绩如何,给予他们信心、鼓励和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也好好反思和整理,明确下阶段备考的方向,精心选好每一道题)。
4.后阶段的选题中,语文学科要再次研究考纲、课标和等纲领性资料,合理选用各地模拟题,以便能够理智、规范、科学的对待各种信息、模拟题,做好适合自己学生的“加减法”。
5.课堂教学、自修训练和学习要高效、逼真,按高考学科的节奏、题型完成的状态等来要求,提醒学生不可在具体题目或知识点上过多纠缠,防止学生过多耗时,要充分利用老师的资源。
二、语文教师的复习和学生的备考方面
(一)强化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二模后的复习,除了必要的综合训练,总体上应把更多的时间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纠错、整理与提升,实现从厚到簿”“而且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层次水平越高的学生,就越要更早、更多地腾出时间让他们自由掌握。
因为最终走上考场的是学生,因为到最终,学生只能全部依靠自己解决考题。
为此,最后一个月复习,适当运用“放羊式(放牧式)”复习是相当必要的,应该有计划逐步放手(例如从二模后开始从每周放1 节到放2 节,作为学生问询时间,临近高考逐步增加放手节数)、有指引的“放”而不是“乱放”,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放”的程度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
二模之后,“教师应逐渐从‘牵夫’变为‘牧者’可以针对所教学生水平、特点,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安排应包括(1)教材回归、主干知识重温、“边角”知识回顾、典型错题整理;
(2)限时训练自我组织和适当的热身训练题;
(3)答题规范小结、审题方法、解题规律方法和应试技巧总结;
(4)各种难度感觉下考试心态调整等诸多方面,教师应给学生明确建议,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出的建议,也可以自由制定自己复习计划。
(二)精选题、精练题,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1.精选题:
经典题、常错题是选题的重点,不需刻意求新,“好题只做一遍实在可惜”。
在这一阶段除了训练经典题之外,可以有意的收集学生前阶段做过的错题重新让学生训练。
具体地,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层次选题。
(1)尖子生(冲击一本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个小课室让其自主复习,适当见识部分新题,教师只作个别巡堂辅导;
(2)学优秀生(重点线临界生)应更多地给予分他们自由把握的时间,适当见识少量新题;
(3)中等(本科临界生)或中等以下(本科临界生)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引下“坚持做经典题、常错题(或说错题重做,旧题重温)”为主,对每个学科应逐步掌握一批典型题,适当见识个别新题。
(4)应急小专题训练:教师对临时发现的目标临界生存在知识或能力缺陷,或者对收集到的其它“信息”(包括命题导向信息)设立“临时应急小专题训练”是可以的,信息必须建立在基础上才有作用的,而且信息是通过转化为能力训练才能发挥效果的,不必挂在嘴头上多说。
2、精练题:
(1)加强限时训练,少空想多动笔:本阶段训练宜加强模似高考训练,讲
究限时写出来,平时就养成有适当的紧张感情况下限时答题的良好习惯。
一句话要求就是“抓紧时间,少空想多问多动笔。
”对于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要抓紧时间,提高时间的效率。
做题时,有些同学由于知识缺陷,思路不够开阔,往往在解一道题时思考半天也做不出来,从而浪费了许多时间。
为了提高时间效率,不能把太多时间耗费在上面。
最好的办法是定一条规矩,一道题目如果10 分钟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放弃,这是可以看参考答案,或者请教老师同学,然后对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习和揣摩,这样做既掌握了知识,也节约了时间。
(2)科学安排综合模拟训练,模拟考次数每周一练:上午考8:30到11:30考语文。
加试也要放在考察之列,让学生适应在高考相应时段做对应学科模以试题。
除集中安排模拟训练之后,其它时间仍以加强其它形式限时训练、做解题小结反思整理和完善学科知识结构等活动为主。
(3)抓训练细节的落实,最后阶段要抓好训练细节的三个落实:答题策略、答题顺序、答题规范。
根据语文学科、学生特点,不同学生要形成自己的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
答题规范则是后阶段各学科增分的不容忽视的细节。
建议做法是:
(1)多看标准答案或优秀答卷,抓好答题规范训练。
(2)考生在解题时应要有书写计划,答题前不要急于下笔,要看清题目和所考的知识点,不要丢弃原始的解题方法。
(3)解题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要表达清楚,要抓“采分点”,不要放过每一个得分的机会。
(4)平时思维跳跃很厉害、做题步骤不规范的考生,要特别重视书写表达
的训练。
同时要保持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洁的卷面往往会给考官一个好的印象。
总之,考生应学会分步列式,适应评卷时的分步给分需要,答题时学会揣摸评卷教师心理。
(三)以语文学科知识网带动最后阶段全面回顾复习。
在高考最后阶段,复习要有一种回归感,就是语文学科的复习要回归到基础上来,查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的不足和漏洞,加强识记与知识网构建。
每一位同学对每一科都应建立一份自己知识网络表(学生自主构建的图表,可以是树型网络式,也可以是提纲式,更可以是所有纵横交错图列式,把学科主干知识和解题基本思路(通式通法)、解题关键、易错点加以归纳、典型题出处提示等等,都“标识”于知识网上,使自己脑海中形成条理分明的知识网络图,“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都能轻易融会贯通,解题时能加快检索速度,左右逢源,举一反三。
考生和老师都应认真对待《考试说明》,明确各科考试内容和要求,加强对知识的梳理、提炼,不要一味钻难题、怪题、生题,避免盲目的拓展和延伸,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在考试中无谓丢分。
(四)做好老师的心理调节,给他们最大的自主权
针对老师的问题二模后,考得不好的老师容易出现紧张后的懈怠、或长期压力后的焦虑、或大考后成绩不稳定的迷茫情况,也会因高考竞争产生比较、计较情绪而损耗集体力量,以及迷失在各地大量新涌现的试题之题海中,领导要关注语文老师的工作状态,既要指挥、协调、规范,也要加强对老师的理解和贴心的关心,让老师有安全感、归宿感,在此基础上强化备考的责任感和创新感。
三、几条行之有效的辅导学生复习方法我归纳出最后阶段的几条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以供参考,重点是研究学生最后阶段“怎样学”(即研究怎样辅导学生组织我复习),而不是重点研究教师“怎样教”(即不是研究剩下的每一节课“怎样教”:)
(1)让学生讨论或反思:怎么样减少非水平性失分,使自己水平没有实质飞跃的基础上仍然有较大的分数提高空间(每科多得8-10 分)。
每个学科教师都应围绕本条基本原则辅导学生怎答题?怎么复习?
(2)让学生切实形成科学的应试技巧,切实培养出科学应试心理(仿真题训练与限时训练)
(3)好学生应重视把自己思维过程(或思考过程)呈现给教师或其它好学生审视,让别人帮助自己找到思维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毛病,使自己能加以纠正——过程对比法与个别辅导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4)加强审题能力培养,加快审题准确度和速度,学会抓住关键字审题,从这次学生失分的角度来看,审题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5)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最后阶段应重视对课本的阅读,阅读理科课本时应重视课本上的诗词、课外阅读材料和一些“边角”知识整理,阅读文科课本时应重视课本上文章、或平时不太重视的知识阅读、整理,思考命题者怎么样命题?
关于回归教材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有几条可以参考:①对照考纲考点,逐点翻翻书,看书上对考点知识的表达②根据做题发现某些知识点不太熟悉再去翻翻书③根据一定目的去翻翻书,例如查看回顾一些唐诗宋词的金典篇目等;④流水式随便翻翻。
正如鲁迅先生于读书有“随便翻翻”之说,读书和
旅游漫步有些相似,翻翻看看,总有所得。
附:最后近段行事历(以微专题为主要复习材料,学案+拓展案+综合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