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城市发展模式与案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二、港口城市案例研究 (2)
(一)港口城市发展模式 (2)
(二)“港兴城兴”发展模式的典型发展路径 (4)
(三)港口城市典型案例研究 (6)
1、新加坡 (6)
2、宁波 (10)
二、港口城市案例研究
港口城市是指位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沿岸,拥有港口并具有水陆交通枢纽职能的城市。港口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能为港口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其强大的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还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发展,为商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商业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港口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连接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对于港口城市来说,如何进一步发挥港口在城市中的作用,使两者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已经成为港口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主题。
(一)港口城市发展模式
早期港口的功能,主要侧重水的条件(如水深等)和海岸的条件(如海岸线长度等),后来在发展中逐渐认识到,仅有港口码头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港口的陆地条件、经济腹地等对于港口发展也同样重要。因此,对于港口自身的发展来说,港口条件、陆地条件与腹地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有的港口不能进一步发展,就是因为不具备优越的陆地条件和腹地条件。港口城市的发展并非必然建立在与港口同步发展的基础上,港口和城市有可能同步发展,也可能相互背离。以港口与城市各自发展程度为基础,可以将港口城市发展模式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资料来源:产城会
资料来源:产城会
(二)“港兴城兴”发展模式的典型发展路径
“港兴城兴”发展模式比较适合港口、陆地和腹地三个条件都优良的城市,例如新加坡、香港、上海、宁波等港口城市都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获得巨大成功,同时鼓舞了具备类似条件的其他港口城市以类似的发展战略指导城市发展。
防城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港口区和防城区提供了大量陆地面积建设港口物流设施,同时又可以利用北部湾经济区乃至大西南的广阔经济腹地。防城港市作为同时拥有港口条件、陆地条件和腹地条件的港口城市比较适合“港兴城兴”发展模式。
“港兴城兴”发展模式的港城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伴随港口和城市发展规模及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依据港城关系的变化可以将港口城市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图表3“港兴城兴”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
资料来源:产城会
图表4港城关系的发展阶段示意图
资料来源:产城会
防城港市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进程,已经进入港城相互关联的发展阶段。
(三)港口城市典型案例研究
先进港口城市的成功经验对防城港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选取典型案例时主要遵循可比性、代表性、参考性三条主要原则,选取新加坡和宁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读。
图表5港口城市案例的选取原则
1、新加坡
(1)城市概况
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连同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关键水道,由于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海上十字路口”。新加坡处于亚、非、澳、欧国家来往重要的海上通道上,关系到各国石油、矿石、粮食等战略物质的运输,是战略物质的主要运输通道,也是中国服装、纺织等加工产品的出口通道。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到现在仅有50多年历史,但它已从昔日的一个小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2011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达291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936美元,超过日本人均水平。(2)发展历程
新加坡最早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新加坡的经济转型经历了转口贸易——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型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制造业从下游加工生产向上游的设计、创新等提升。与此同时,港口从单一的转口贸易向石化、物流等临港工业发展,港口的功能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和提升。
资料来源:产城会
图表8新加坡产业发展路径
资料来源:产城会
(3)成功经验总结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对区位优势的利用、对港口功能转变、对政府职能加强三个方面。
图表9新加坡成功经验
资料来源:产城会
2、宁波
(1)城市概况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沟通长江流域腹地与广阔国际市场的空间优势。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大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矿石、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
图表10宁波区位图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宁波工业的主要门类为石油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电子、建材。其中,化工、纺织服装、机械为宁波工业的三大支柱。2013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78亿元。
(2)发展历程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的确立始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伴随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化,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
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表11宁波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产城会
(3)成功经验总结
宁波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利用港口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政府改革三个方面。
图表12宁波成功经验
资料来源:产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