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_张心昱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构建一个可行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农民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壤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一、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壤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以及环境因素。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1.土壤物理特性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持水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对于水分保持和根系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2.土壤化学特性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氮、磷、钾等)以及pH值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酸碱度,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3.土壤微生物特性指标: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微生物活性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功能和稳定性,对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4.土壤环境特性指标:包括土壤水分状况、土壤侵蚀和土壤污染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程度,对于土地保护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土壤类型合理选择指标,并确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权重。
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1.直接测量法: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测定,直接测量土壤特性和环境参数。
例如,利用试验田、样点调查和采样分析等方法,测量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等指标。
2.隐含测量法:通过多指标综合分析,间接推断土壤质量。
例如,利用土壤养分循环模型、生态指数模型等方法,综合分析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等指标。
3.专家评估法:借助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评估土壤质量。
例如,采用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综合考虑土壤特性、农田管理措施和环境质量等因素,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
土壤质量评价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质量评价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质量的评价能够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土壤质量与农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一、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1.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评价土壤的理化性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指标有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等。
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养分供应能力,从而指导合理施肥。
2. 土壤微生物指标评价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有机质降解和农作物生长等过程。
常见的土壤微生物指标有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等。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评价土壤的生物活性,了解土壤的固氮能力、矿质养分转化能力以及有机质分解速率等。
3. 土壤酶指标评价土壤酶是土壤中的重要功能性酶,能够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等过程。
常见的土壤酶指标有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等。
通过对土壤酶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评价土壤的酶活性,了解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有机质分解速率等。
二、土壤质量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1. 养分供应能力土壤中的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来源,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从土壤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经过土壤质量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利用率,指导科学施肥,保证农作物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2. 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保水能力强的土壤能够保持较好的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保肥能力强的土壤能够持久供应养分,满足作物的需求,减少施肥频次,节约成本。
3. 抗逆性能土壤质量评价可反映土壤的抗逆性能,如耐盐碱、耐旱、耐水淹等。
通过评价土壤质量,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或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农作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4. 病虫害防控能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能够影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可以帮助农民、研究人员和农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土壤管理建议。
下面是一个包含最全的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1.土壤全氮土壤全氮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氮含量。
根据土壤全氮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氮土壤:全氮含量大于1.6%-中等氮土壤:全氮含量在1.0%至1.6%之间-中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6%至1.0%之间-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2%至0.6%之间-极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小于0.2%2.土壤全磷土壤全磷是另一个重要的养分指标。
土壤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磷含量。
根据土壤全磷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磷土壤:全磷含量大于0.4%-中等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2%至0.4%之间-中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1%至0.2%之间-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05%至0.1%之间-极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小于0.05%3.土壤全钾土壤全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钾含量。
根据土壤全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钾土壤:全钾含量大于6g/kg- 中等钾土壤:全钾含量在3g/kg至6g/kg之间- 中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1g/kg至3g/kg之间- 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0.5g/kg至1g/kg之间- 极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小于0.5g/kg4. 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可溶钾含量。
根据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大于250mg/kg- 中等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50mg/kg至250mg/kg之间- 中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00mg/kg至150mg/kg之间- 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50mg/kg至100mg/kg之间- 极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小于50mg/kg5.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影响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酸性土壤:pH小于5.5-中等酸性土壤:pH在5.5至6.5之间-中性土壤:pH在6.5至7.5之间-碱性土壤:pH大于7.5以上是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保障,而土壤是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土壤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立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评价耕地土壤质量,并为土壤保护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就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耕地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性耕地土壤质量评价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耕地土壤质量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选择土地利用方式,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分配到最适宜的农作物种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评价土壤质量可以指导土壤保护与恢复工作,减少土壤退化和污染的程度,保证土壤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最后,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其中,主要的构建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综合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如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及环境因素等,以全面评估土壤质量的状况。
2.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具备操作简便、实用可行的特点,能够通过简单的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进行测定,减少评价工作的复杂度。
3. 敏感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对不同土地类型和农作物种类的土壤质量变化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准确反映不同土壤质量之间的差异。
4. 时效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土壤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价,及时掌握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
5.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地区和不同研究单位的评价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和参考,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三、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建立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包括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以全面反映土壤质量状况。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可行性研究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可行性研究近年来,土壤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壤质量状况、了解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和决策等。
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土壤质量时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土壤物理性质。
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孔隙特征、容重、持水性、透水性等。
2. 土壤化学性质。
包括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重金属污染等。
3. 土壤生物学性质。
包括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土壤动物数量和多样性等。
4. 土壤生态学性质。
包括土壤质地、坡度、植被覆盖、降雨量、年均温度等。
在各个因素中,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对于评价土壤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壤有机质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不仅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养料来源,也是维持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水分、保持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而pH值、养分含量和重金属污染等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研究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如何确定可行的指标。
指标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指标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因此选取的指标必须符合科学原则,并经过科学论证和实验检验。
2.指标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标体系能否适用于不同环境、时间和区域的评价。
因此,指标的选取必须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3.指标的重要性。
重要性是评价指标体系是否能够对实际问题有决策参考价值。
因此,应该选取那些能够真实反映土壤质量、决策需求和发展方向的指标。
4.指标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标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
指标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能够长期使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特点。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宋芊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研究》
【年(卷),期】2022(28)3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土地资源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安全水平和质量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质量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而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做好土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和基础。
本文基于土地质量复杂内涵的界定,系统总结国内外土地质量评价选取指标及其特点,阐述不同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分析了我国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现状和进展,并展望了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发展方向。
此研究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标准、基本农田监测体系构建,以及不同类型土地质量评价提供指标体系导引和借鉴。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宋芊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5;A
【相关文献】
1.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徐州矿区为例
2.土地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估研究进展和展望
4.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种植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
农业种植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种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是保障农作物生产稳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农业种植中的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进行探讨。
一、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土壤质量评估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准确评估土壤的肥力、耕作利用潜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
常见的土壤质量评估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土壤持水能力、土壤结构稳定性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质量状况,并为农作物的选种、施肥和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质量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目前,土壤质量评估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查包括对土壤层次组成、颜色、质地、湿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室分析则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测试,得出各项指标的数值数据。
同时,现代技术的应用也为土壤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球物理探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对大面积的土壤质量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为土壤质量改善提供科学支持。
三、土壤质量改善的途径与策略针对农业种植中存在的土壤质量问题,科学合理的土壤质量改善策略是重要的保障措施。
首先,通过合理施肥,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
其次,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的适宜性。
碱性土壤可通过施加酸性物质,如硫酸铵、硫酸等进行调整,酸性土壤则可施加石灰、石膏等进行中和。
此外,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覆盖物,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抗旱能力;采用轮作和间作等农作制度,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的重要性土壤质量评估与改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壤质量评估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农业从业者了解土壤肥力状况,避免因肥力不足或过剩而导致的农作物产量下降。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是根据土壤质地、肥力、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因素而制定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评价标准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下面是常见的一些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1. 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的比例和粒径分布,包括砂、粉砂、粘土等三种组成部分的比例。
2. 土壤肥力:包括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如氮、磷、钾等),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等。
3. 土壤酸碱度:用pH值来评价土壤的酸碱性,通常土壤pH
值在6-8之间被认为是适宜的。
4. 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肥力、保水保肥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
5. 养分含量:包括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养分含量越丰富,土壤肥力越高。
6. 土壤质量指数: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因素,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数,用于评价土壤质量的好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应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例如农田土壤的评价标准和林地土壤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差异。
同时,在具体的土壤质量评价中,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农业生产需求、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
土壤健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土壤健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Introduction引言健康土壤能够保障健康食物生产,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
明确土壤健康现状,系统开展土壤健康诊断是培育健康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基础。
然而,以往人们基于单一土壤功能即土壤生产力开展了大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工作,忽视了其他土壤功能,评价指标中土壤生物学特性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土壤过程的动态监测少。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土壤健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正在不断完善。
针对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作物体系,建立多目标协同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成为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热点和前沿。
本文总结了土壤健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分析了生物学指标在土壤健康评价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我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土壤健康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功能和土壤管理等评价方法的进展、优缺点和应用区域,提出了完善土壤健康评价系统的途径。
未来需要构建基于区域自然禀赋环境特征的土壤-作物管理大数据平台,发展生物学指标,建立长期和全程动态监测体系,并与快速无损测试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多目标协同、适用于不同区域和作物体系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通过多主体参与,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01土壤健康的内涵 /FAO 对土壤肥力的定义为:在没有可能抑制植物生长的有毒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土壤能持续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土壤肥力更侧重于对土壤化学和部分物理特性的描述。
土壤质量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它是指土壤作为重要的生命系统行使各种功能的能力,以及在生态系统水平和土地利用的边界范围内,维持生产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的能力,维持或改善水和大气质量的能力,促进植物和动物健康的能力。
“土壤健康”一词最早是由植物保护学界针对影响植物健康的土壤状况而提出的。
土壤健康是指在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的范围内,土壤能持续作为有生命的系统维持生物生产力,保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的能力。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一、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土壤质量一般定义为: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美国土壤学会(1995)把土壤质量定义为: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空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因此,“土壤质量是指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的土壤肥力质量,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维护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土壤健康质量的总和(据曹志洪、周健民)”。
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作物生产力、土壤环境保护,还包括食物安全及人类和动物健康。
土壤质量概念类似于环境评价中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从整个生态系统中考察土壤的综合质量。
这一概念超越了土壤肥力概念,超越了通常的土壤环境质量概念,它不只是把食物安全作为土壤质量的最高标准,还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与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有关的一种固有的土壤属性。
专家认为:土壤科学的研究除了应继续重视土壤肥力质量的研究外,还必须向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方面转移。
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土壤系统组分、状态、结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功能以及时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指标,即定性指标;另一类是分析性定量指标,选择土壤的各种属性,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分析数据,然后确定数据指标的阀值和最适值。
根据分析性指标的性质,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三个方面。
1、土壤物理指标:土壤物理状况对植物生长和环境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及粒径分布、土层厚度与根系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孔隙度及孔隙分布、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性、渗透率和导水率、土壤排水性、土壤通气、土壤温度、障碍层次深度、土壤侵蚀状况、氧扩散率、土壤耕性等。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所具有的生态、生产和环境功能的综合表现。
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现在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质量上,因此,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反映土壤质量的综合状况的指标体系。
这一体系通常由若干个指标组成,每个指标都反映了土壤质量的某一方面。
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生产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等。
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定量评价法是根据土壤质
量的指标数值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指数法、加权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
定性评价法是根据土壤质量的指标的状态或等级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和分级法等。
综合评价法是将定量评价法和定性评价法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综合评价法能够充分体现土壤质量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目前常用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总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指确定用于评价土壤质量的指标,并根
据土壤质量评价的目的和需要,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
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则是根据土壤质量的指标数值或状态进行评价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价法、定性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正确的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是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全面、可靠评价的前提。
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土壤质量评价体系1 土壤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养分和常规化学指标、土壤生物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四类,土壤物理指标中,质地、含水量和耕层厚度使用频数最多,土壤养分与常规化学指标中,有机碳和pH 使用频数最多,土壤生物指标中酶活性、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使用频数最多,但相比于物理指标和土壤养分和常规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的应用较少,污染物指标中重金属指标的使用频数最多;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主观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法的主成分分析占主导地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中综合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应用的最多。
在我国,土壤质量概念较为广泛,也可理解为土壤肥力、土壤地力、土壤生产力、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
通俗地说,土壤肥力、土壤地力和土壤生产力主要关注土壤的肥瘦如何,而土壤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则主要关注土壤干净与否。
2 评价的指标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大致分为:1)物理指标,2)养分与常规化学指标,3)生物指标,4)污染物指标。
基于土壤肥力质量(包括土壤地力、土壤生产力)的评价主要依据前三类指标,而基于土壤环境质量与健康质量的评价则主要依据后一类。
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包括主观法、客观法和主客观综合法三种,主观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模糊分析法和最小平方法等;客观法包括主成份分析法、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最大熵法和简单关联函数法等。
4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应该包括两步:第一是对单一指标进行评价,可以将具体的指标“实测值”与已有的“标准”进行比较,这有助于了解土壤的实际具体问题所在;第二步是针对所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为了了解土壤总体的优劣。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判别法、灰色关联法、神经网络模型法、灰色聚类法、线性回归法、地质累积指数法、物元模型法、T 值分级法。
表1 我国耕地地力评价指标Table 1 Indicators of farm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5 评价原则在土壤质量指标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导性原则,选择对土壤质量影响大的限制性因子;2)独立性原则,选择的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3)敏感性原则,选择空间变异大的指标,以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4)稳定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这样评价结果具有阶段性实用;5)易操作原则,选择获取相对较易或获取成本较低的指标;6)最小数据集原则,在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出于降低评价成本,选择最少的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土壤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需求的不断提高,土壤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研究是帮助人们了解土壤状况并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的相关研究。
一、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1.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评价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保水性和透水性等。
评估土壤质地有助于了解土壤的渗透能力和保水能力,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改良。
2. 土壤pH值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的pH值可以直接反映出土壤酸碱性的程度,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保持土壤的适宜pH值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调整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并改善土壤质量。
二、土壤改良的方法1. 有机物质的施入有机物质在土壤改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质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施入有机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降低人工施肥的需求。
2. 轮作与间作轮作和间作是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轮作是指不同作物的循环种植,可以减少一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间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利用率。
这两种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保持了土壤的健康。
3.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流失和侵蚀,保护土壤的质量。
植树造林、修建沟渠、建立梯田等措施能够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也能够减少土壤流失和侵蚀,同时提高土壤质量。
三、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的重要性土壤质量评价与改良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一、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确定评价目的和依据:评价土壤质量的目的与依据直接决定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向。
常见的评价目的包括农业生产、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对应的依据一般是土壤理化性质、施肥状况、污染状况等。
2.选择评价指标及权重:根据评价目的和依据,选择反映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结构稳定性、水分保持能力等。
为了综合评价土壤质量,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
3.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得出土壤质量评价结果。
评价模型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支持向量机等方法。
4.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根据实际应用和评价结果,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根据评价目标的变化,更新指标体系,并对已有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
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1.野外调查法: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负荷容量等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土壤质量的优劣程度。
2.室内分析法: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等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评价土壤质量。
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土壤覆盖、植被指数等进行分析,从而间接评估土壤质量。
4.生物指标法: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动物数量等,评估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微生态功能,为土壤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5.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常见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支持向量机等。
综上所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是评价土壤质量的关键环节。
需要根据评价目的和依据,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野外调查、室内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法,综合评价土壤质量的综合状况。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来评价土壤质量。
主要包括土壤质地、结构、重金属含量等方面。
1.土壤质地评价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种粒径颗粒的含量和组成比例。
评价土壤质地可以采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手感法、湿度感法和氧浆感法等。
也可以使用仪器进行测定,如激光粒度仪、玻片法等。
2.土壤结构评价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结构,包括砂状土壤、壤状土壤、糠状土壤、块状土壤等。
可以通过田间观察、试验室土柱法和土壤团聚体大小分析等方法来评价土壤结构。
3.重金属含量评价重金属污染是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来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酸溶法、EDTA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二、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来评价土壤质量。
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方面。
1.有机质含量评价有机质是土壤中重要的碳源,对维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湿法脱碳法、燃烧法、光度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2.养分含量评价养分是指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可以通过教条圈法、溶出法、酸浸法等方法测定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三、生物学方法生物学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评价土壤质量。
主要采用了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1.微生物数量和组成评价微生物数量和组成是评价土壤肥力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平板计数法、模式技术法、生物标记物等方法来评价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
2.土壤酶活性评价土壤酶活性是间接反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活性的指标。
可以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酶的活性,如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等。
4.土壤动物评价土壤动物对土壤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可以通过四背鳍虫属数量、表层土壤中的蚯蚓数量等指标来评价土壤的生物学效应。
综上所述,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通过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土壤的质量状况,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依据。
内蒙古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
内蒙古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李海宽;张雅楠【摘要】以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pH值、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共11项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排土场不同复垦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多年人工复垦,排土场土壤质量较自然恢复状态下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样地按土壤综合质量评价值排序为杨树×沙棘样地>紫花苜蓿×沙打旺样地>沙棘×紫花苜蓿样地>杨树×油松样地>杨树纯林样地>紫花苜蓿×披碱草样地>对照样地,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降低。
乔灌混交模式对该地表层土壤质量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沙棘、沙打旺、紫花苜蓿对提高土壤质量有显著作用,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63-65,66)【关键词】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质量评价;内蒙古【作者】李海宽;张雅楠【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水文勘测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天佑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5;S158.3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煤炭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准格尔、霍林河、东胜、伊敏河等大型露天煤矿的设计生产能力均在5 000万t/a以上[1]。
这几大主要露天煤矿的开采均采用外排土的方式,在开采区占用较大土地面积的同时,随着剥采比的加大,排土场占用的土地面积也逐年增加[2]。
在采煤业和化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3],矿区周边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地面裂缝塌陷、煤矸石堆积等方面,土壤质量急剧退化,并由此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土壤质量状况进行评价,以期为退化土壤的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黄佳惠;张瑶;肖凯;李斌;蒋文君;吴龙英;陈稷;孔凡磊;赵珂;黄进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
【年(卷),期】2024(38)1
【摘要】中国现有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类,但当前的指标体系还存在诸如对生物指标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指标检测方法技术落后、指标之间不成体系等问题。
在总结此3类常规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着重
介绍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重金属、微塑料、农药等化学类物质的定性与定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非常规指标的应用,并对土壤分析方法和分析设备的升级和
研发、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及其在农田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此可为中国农田土壤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26-33)
【作者】黄佳惠;张瑶;肖凯;李斌;蒋文君;吴龙英;陈稷;孔凡磊;赵珂;黄进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金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
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1.9
【相关文献】
1.鄂东南花岗岩区不同崩岗侵蚀程度的农田土壤质量评价
2.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3.乌兰布和绿洲区农田土壤质量评价及演化
4.
宁夏永宁地区中产农田土壤质量评价5.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典型绿洲农田土壤质量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土壤监测几种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法的探讨
运用空白值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样品溶液 制备情况明确土壤遭受到严重污染的原因确保了测定环境 的合理性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对样本数据造成较大的干扰 空白值直接反应了纯水质量载气质量试剂纯度及仪器的性 能提升了监测结果精度度
三 准确度评价 在运用准确度开展检测工作时首先需要加大对全量无 机元素的应用力度对数差进行评定要确保每批次的样品中 都需要插入 )23 种无机元素对标准样品中的测定率进行统计 分析分析结果达到样品总数的 )6即认定为本次品定测定工 作是合格的 另外还需要对标准的样品测定值中的对数差进 行测定 其次需要加大对无机元素进行评定对土壤中的有 机含量好进行测定有机含量主要包括锌铜铅铬及氟等物 质测定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将测定值落在标准样品的保 证值区内以判断准确度是否合格 最后对土壤中的有机污 染物回收率进行评定需要将土壤有机氯农药钛酸酯多环芳 径回 收 率 控 制 在 1%62$)%6 范 围 内 在 该 区 间 内 则 表 明 合格( 四 质控图评价 质控图评价主要包括均数控制图及多样控制图两种方法 其中均数控制图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有机率农 药的回收力度如果图中的数据没有连续 1 点位于中性线的同 一侧则表示分布工作合适质量控制图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表 明检测数据正处于受控状态中 而多样控制图方法在实际的 使用过程中由多个铜标准样品构成主要是对数差尽心监控 的过程如果回收率数据能够落在上下控制线范围内及上下辅 助线内则表明数据分布具有较强的合理性确保了质控图的 合理性及可靠性确保了检测数据长期处于受控状态中 四结论 本文对新疆地区的土壤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及评价方 法进行分析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 质量控制图三种 分别针对这四种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相对 应的土壤监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空白值评价精密度评价准 确度评价及质控图评价四种为土壤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 技术依据提升了土壤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 夏新马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几种评价方法探 讨 G &环境科学导刊)%$)%($%32$%1& ) 易友根&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 G &民 营科技)%$)%99929'& ( 黄吉兰&浅谈土壤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 G &资 源节约与环保)%$0$$$1%& 作者简介张欢$'932 女汉族新疆沙湾人毕业于新 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与展望摘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是以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为主,同时兼顾大气沉降、农业灌溉水和主产农作物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综合调查,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基本元素含量来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及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价工程。
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0295-2016),选择其中的23种元素作为评价因子。
一是在划分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土地质量优劣等级;二是根据本地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富硒土壤的分布情况,从中优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基地,建立农业基地土地质量档案卡片,为研究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基地、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展引言土壤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托。
近年来,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在部分区域已经影响到食品安全。
农业种植生态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根据调查走访,研究人员了解到某县出产的重金属超标,当地主要农作物,出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因此,在该区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可以查清局部污染问题的根源,以期为该区土壤环境改善、土壤保护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某省北部,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东经106°42'107°08',北纬27°33'27°48'。
研究区平均海拔978m,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构成半环形特征,地貌西部、东部以丘陵为主,东部、中部和南部以河谷盆地为主。
研究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
全区国土面积601.30km2,土地161.59km2,占国土面积的26.87%,其中旱地101.60km2,占土地面积的62.88%,水田59.72km2,占土地面积的36.96%。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监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环科101令沛鑫2010013234[摘要]: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墓础,土壤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土壤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植物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们的生活与人体的健康。
因此,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很多,目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很多。
常见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和综合指数法等。
单因子指数法只能识别单个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不能反映综合环境质量。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考虑了土壤环境质量的模糊性和综合性。
但对同一土壤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
鉴于此,对几种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特点作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极其优缺点。
关健词: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监测与评价评价方法讨论与进展正文:近30 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和工业污染物向农村和农业环境转移,加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危害特点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
土壤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乃至地球上众多生命形态的生存繁衍有着重要的作用[2]。
所谓土壤环境, 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生长植物、具有一定环境容量及动态环境过程地表疏松层连续体构成的环境。
土壤环境与地球表层环境以及生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均有重大关系[3,4]。
因此, 科学评价土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且还可以为土地、环境等部门提供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壤资源的依据[5]。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在生态型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但由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不象大气水环境质量评价那样有国家标准作为依据,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缺乏评价标准, 这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第3期水土保持研究Vo l.13No.3 2006年6月Research of So il and Water Co nserv atio n Jun.,2006y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张心昱,陈利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摘要:在过去的10年里,土壤质量评价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综述了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土壤质量研究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土壤质量;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进展;展望中图分类号:S152;S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09(2006)03-0030-05The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ZH A NG Xin-yu,CH EN L-i ding(K ey Labor ator y of S y stem Ecology,R esearch Center f or Eco-env iro nmental Sciences,CA S,B eij ing100085,China) Abstract:T he research of soil quality has attr acted many co ncentrations dur ing the last decade.T he soil quality indicat ors and the ev aluatio n methods wer e r eview ed.Some research lim itatio ns and sugg est ions in China in the futur e w ere also pro posed based o n t he analy sis of the soil quality r esear ch perfo rmed aro und t he w or ld.Key words:so il qualit y;so il quality indicat ors;evaluatio n metho ds;pr og ress;prospect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土壤资源受到日益增大的压力。
由于目前存在的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降低、土壤化学和重金属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大气和水体质量降低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土壤质量的概念及其评价的研究兴趣[1]。
我国土壤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壤退化严重。
据统计,因土壤侵蚀、肥力贫瘠、盐渍化、沼泽化、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2]。
只有对土壤质量进行准确评价,才能客观了解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影响,并及时的调整土地管理措施,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土壤质量的概念土壤质量(soil quality)通常被定义为/特定类型土壤在自然或农业生态系统边界内保持动植物生产力,保持或改善大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支持人类健康和居住的能力0[3],或者被简单的定义为/土壤实现各种功能的能力0[4]。
一些重要的土壤功能(或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生产功能,即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环境功能,即土壤是物质过滤、缓冲和转换的反应器,使环境、地下水和食物链免遭污染,土壤又是环境中有害化合物的形成、减毒和降解的缓冲剂,调节和分配环境中水的流动;土壤是很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免遭灭绝的栖息地和遗传库。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对土壤产生不断影响,所以土壤质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不合理的土地管理措施将导致土壤功能的恶化,所以需要一定的工具和方法监测土壤质量[5]。
土壤健康(soil health)是一个与土壤质量类似的概念,多数研究者认为两者可以通用,但农民更倾向于使用土壤健康,用定性的指标来描述土壤状况,而科学家倾向于使用土壤质量,用土壤分析的量化指标来描述土壤特征[6]。
土地质量(land quality)的概念指的是土地的状态或条件(包括土壤、水文和生物特性),及其满足人类需求(包括农林业生产、自然保护以及环境管理)的程度[6]。
土地质量概念把土地条件与土地生产能力、自然保护和环境管理功能联系在一起,所以土地质量研究需要针对土地利用的具体功能和类型进行。
土地的生产能力主要指的是粮食和木材生产能力;土地的自然保护与环境管理功能包括促进营养循环、保持水土、污染物过滤、水的净化、温室气体的源-汇功能、以及动植物基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土壤质量是土地质量中的重要内容。
2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概念评价某一特定土壤的质量是由该土壤的固有属性、预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管理目的决定的。
目前对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多,人们普遍认为土壤质量是不能直接测定的指标,需要通过测定不同的土壤性状来反映土壤质量,所以评价土壤质量必须借助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土壤质量研究的焦点是哪些土壤性质应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可以被简单的定义为对土壤功能变化最敏感的土壤性质和过程,众多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组成最小数据集(M inimum Data Set),用来间接的评价土壤功能。
土壤质量不可能由单一的指标表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必须由足够的代表土壤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和过程的复杂指标组y收稿日期:2005-05-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21101,40371115)作者简介:张心昱(1973-),女,满族,辽宁桓仁人,博士后,从事土地与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通讯作者:陈利顶。
成[7~9]。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是由满足主要管理目标的土壤功能决定的[10]。
土地质量指标(L Q Is,L and Q ualit y Indicator s),描述土地质量及其相关的人类活动,描述土地满足人类需求的条件、这些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的人类行为。
/压力-状态-响应(P-S-R,Pr essure-State-Respo nse)0模型能够衡量土地资源所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这些变化的响应。
按照P-S-R框架,土地质量指标可分为三组[6]:压力指标(Pr essure Indicator s)描述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施加的压力;状态指标(State I ndicator s)指的是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时间变化;响应指标(R esponse Ind-i cato rs)描述各级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土地压力、土地质量状态及其变化所作出的响应。
就土地状态指标而言,一般认为土壤质量是土地质量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状态指标之一,应该包括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质量三个方面[11~13],强调土壤恢复性(Resilence)和抵抗性(Resistance)在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14]。
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1定性指标Kar len等[15]认为土壤质量研究应包括两个重点领域:普及教育和土壤质量评价。
其中采用农民添打分卡的方式可以兼顾这两个目的。
Roming等[16]设计的土壤健康卡,通过农民对耕层、蚯蚓、径流、积水、植物生长状况、耕作难易程度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描述,简单的分成差、一般和好三个等级,获得土壤的部分描述性指标。
该打分卡可以促进农民对土壤质量的认识,激励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认真考虑土地管理措施是否合理[15]。
Er icksen和A rdon[17]也研究了农民对土壤质量的一些定性指标的认识,包括利用干湿状态时的耕作难易程度判断土壤质地、利用灌溉与排水的难易程度判断坡度和利用表层颜色辨别土壤有机质含量。
Pulido和Buc-co[18]研究了农民通过定性分析坡度、坡位、质地和土壤颜色获得的土地质量,证明了其与定量指标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3.2定量指标很多土壤质量评价选择20多个土壤性质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9~20],这些指标可以按照传统的土壤性质分成三类:化学指标、物理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3.2.1化学指标Schoenholtz[21]综述了农业、林业和草原土壤中用来评价土壤质量的土壤化学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指标和营养指标两类,其中土壤有机碳指标有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有机质;营养指标有全N、可交换性N H4-N、N O3-N、矿化N;全P、矿化P、可交换性P、Br ay P、P吸附性;全K、可交换性K;可交换性Ca、M g、S;CEC;pH;EC。
张鹏飞等[22]在干旱区的土壤质量评价中又增加了干残渣含量、CO32-、HCO3-、Cl-、SO42-、N a+含量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化学指标。
3.2.2物理指标Schoenholtz[21]综述了土壤研究者建议使用和已经使用的土壤评价物理指标,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两类,其中静态指标有:土壤质地、土层和表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韧性、饱和导水率、土壤流失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强度、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耕性;动态指标有最小持水量、耕作践踏状况(tr afficability)、淋失潜力和侵蚀潜力。
3.2.3生物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包括:微生物生物量C和N、潜在可矿化N、土壤呼吸量、生物量C/有机总C、呼吸量/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土壤酶活性、土壤动物等指标[23,24]。
为了增强人们对土壤生物指标的认识,1998年在美国举办了题为/土壤健康:管理土壤质量的生物成分0的会议。
土壤生物参数(例如丰度、多样性、食物链结构和群落稳定性)是土壤质量评价的有效指标,一些可见的土壤生物如蚯蚓、昆虫和霉菌非常适合作土壤质量评价指标[25]。
An-der son[26]综述了土壤质量评价的微生物生态-生理指标,认为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标还不足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但是土壤呼吸量、生物量C/有机总C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土壤质量,但是需要进行这些参数在自然界的偏差分析研究。
曹慧等[27]综述了土壤酶活性对土壤质量指示作用的研究进展,认为虽然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P arisi 等[28]建议了一种以土壤微节肢动物为基础获得Q BS(土壤生物质量)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对出现在土壤中的各种微节肢动物类型进行打分(0~20分),反映它们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然后对其得分进行累加获得Q BS,应用QBS 可以作为有效的评价土壤生物质量的工具。
由于该方法利用生物因素进行评价,所以对生物体的诊断能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