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课程设计模拟计算器事件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程大学
《虚拟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计算器模拟
姓名:张振兴
学号: 090030301
班级:测控三班
完成日期:2012 年 6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思路 (2)
二、实现过程 (2)
1、面板键入感应 (2)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2)
3、无操作时的默认输出 (3)
4、数字的键入1-9的输入 (3)
5、数字0的输入 (4)
6、小数点的键入 (5)
7、结果去零操作 (5)
8、“+/-”键的设计 (7)
9、“+、-、*、/”四则运算 (7)
10、等号键 (8)
11、开方运算 (9)
12、取倒数倒数运算 (9)
13、退格键CE的设计 (10)
14、清零键C (11)
15、停止键OFF (12)
三、整体程序 (12)
四、前面板的设计排版 (12)
五、while循环中寄存器能 (13)
六、此计算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13)
一、设计思路
完成标准型计算器的一般功能。

输入第一个数,进行存储并显示输入运算的类型并存储输入第二个数,存储并显示按“=”或则按其它运算符号“+、-、*、/”进行连续的运算,最后显示运算结果。

二、具体的实现过程
1、面板键入感应
在前面板上建立22个布尔量,其中包括0--9十个数字键,1个小数点键,4个“+、-、*、/”运算键,1个等号键,1个开方键,1个符号转换键,1个倒数键,1个清零键,1个退格键,1个退出键。

如下图所示: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在运行程序之前,首先对需要用到的变量进行初始化,如图所示
3、无操作时的默认输出
当键盘上的键没有任何一个按下时,系统仅执行顺序结构第一帧,系统处于初始化状态输出。

4、数字1--9的输入
以数字“1”为例,当按下数字“1”后,布尔量为值改变,进入时间结构结构,将1输出到显示中,布尔量再次改变时。

(图1.4.1)若再次输入1,为避免出现01这样的字符串,先判断之前显示的数据是否为0,若为0,则直接输出1,(图1.4.2)若不为0,则将这两次输入的数据通过
连接字符串连接到一起,在显示中输出。

数字2到9也是同样的道理。

(图1.4.3)
(图1.4.1)
(图1.4.2)(图1.4.3)
5、数字0的输入
当第一次输入0时,与上述真的情况相同,现在就零输入时的多零问题进行设计。

虽然以多个零开头不影响输出的结果,但考虑到显示形式的正确性,只在小数点前显示一个零。

当数据输入后,通过连接字符与00比较,若不等,则将数据直接输出(图1.5.1)。

若相等,则直接输出0(图1.5.2)。

(图1.5.1)(图1.5.2)
6、小数点的输入
在小数点的输入时,最多只能显示出一个。

若直接点击小数点,则以“0.”输出(图1.6.1)。

若之前已输入数据,此时再输入小数点首先利用判断已输入的数据中是否含有小数点,若不含有,则后输出T,执行程序“真”(图1.6.2);若含有小数点,则输出F,执行程序“假”(图1.6.3)
(图1.6.1)
(图1.6.2)
(图1.6.3)
7、结果去零操作
在进行“+、-、*、/”运算及取负,取百分数,去倒数,开放运算之后程序默认为以保留6位小数的形式输出。

而为了显示结果的简便,将末位不影响结果的零及小数点进行省略。

利用层叠式顺序结构,首先将得出的结果经过N-1位的偏移后与零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进行去零操作,运用while循环结构,直至末位数字不为零,循环结束(图1.7.1------上图表示末位为零,下图表示末位不为零)
(图1.7.1)
在进行去零操作之后,进行层叠式顺序结构的第二层,对无关的小数点进行清除。

(图1.7.2------上图表示末位为小数点,下图表示末位不是小数点)
(图1.7.2)
8、“+/-”键的设计
首先进行扫描字符串,将字符串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经过取负数后再转换为字符串形式输出。

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顺序结构为去末尾零和去无关小数点的操作。

9、“+、-、*、/”四则运算
以加法为例,当簇中输出的数据表示进行加法运算时,程序进入五层的层叠式顺序结构,首先将字符串进行扫描,转换为数值变量(图1.9.1),之后,对之前的数据进行运算,以保证连续运算时得到正确的结果:当第一次输入时,默认进行空条件下的程序(图1.9.2),若以前已有运算,以加法为例,先将之前的两个数进行相加运算,并进行去零操作,之后再将本次的运算符号送入“运算符号”的局部变量,以便于进行下次运算(图1.9.3)。

(图1.9.1)
(图1.9.2)
(图1.9.3)
10、等号键
实现最终的运算结果,将结果进行去零操作后输出到“显示”中,同时将代表运算符号的移位寄存器置为空字符串。

以加法为例。

11、开方运算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后进行开放运算,再转换为字符串输出,并进行去零操作。

(顺序结构的后两层为去零操作)
12、取倒数运算
原理与上述开方运算相同。

(顺序结构的后两层为去零操作)
13、退格键CE的设计
在点击退格键时,要实现从末位开始的依次退格,直至输出为0。

首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进行分离,运用实现此功能。

连接方式如图1.13.1
(图1.13.1)
分离后,将小数部分的字符串长度与0进行比较,若大于0,则进入到条件结构的“真”,将字符串长度减1后与整数部分连接,得到新的显示输出。

(图1.13.2)
(图1.13.2)
若原字符串只有整数部分或者小数部分已经过退格键清除,则进入到条件结构的“假”。

、若整数部分的字符串长度大于1,则进入到子条件结构的“假”,将整数的字符串长度减一后输出(图1.13.3)。

(图1.13.3)
若整数部分的长度不大于1,即小于等于1时,则进入到子条件结构的“真”,直接输出0.(图1.13.4)
(图1.13.4)
14、清零键C
将程序中所有用到的变量均进行复位,达到清零复位的目的。

15、停止键OFF
程序结束,将T输入到while循环的停止键上。

三、整体程序
四、前面板的设计排版
五、while循环中寄存器功能
从上到下的寄存器功能依次为:最上面的用来存储“显示”的数据,第二个用来前一次运算后输出的数值,第三个用来存放四则运算的符号,最底下的用来给出控制变量。

六、此计算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经过调试,此计算器可以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开放,取负数,取倒数的运算。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四则运算的连续运算,并输出正确结果;对结果进行报错(对0取倒数,报错Inf;对负数开放,报错NaN);对结果进行修正(第一位为零或多零,多小数点,结果末位不影响结论的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