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描写手法及作用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诗中描写了绿草、芳树、涧水、春山、鸟 语等宜人的景象。 作用: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着以“自” 和“空”,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写寂, 渲染了荒凉、孤寂的氛围。衬托出诗人 凄凉的心境。 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2.意象描写方法 (1)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 (2)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 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 的手法。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 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 衬托相关。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 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本诗中间四句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写景的?
试简要分析。
三、四句都是写两人相聚时的景
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 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 “临其 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 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 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 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 情感纯洁等。
物。三句取视觉角度,四句取听觉 角度。 五、六句都是写送别时的景物, 五句从现实(实)的角度,写严士 元乘船从江上离开时的情景;六句 从想象(虚)的角度,写严士元将 要去的湖南的情景。
祭常山回小猎①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谳②,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③,白羽犹能效一挥。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眷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指蓝田县辋川谷口,钱起筑 别墅于此,名之曰“故山草堂”。②辛夷, 木兰树的花
写出了谷口暮春之景:黄骘的鸣
唱已稀,辛章夷否花已谢。说春 色固然美好,但毕竟短暂易改, 以此来反衬不改清阴。待“我” 始终如一的窗下幽竹。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
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 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三、方法总结 1.意象的作用 明确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 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 落寞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 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 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 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作用在山水诗
注释:①诗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 诗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来路上 和同官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举行了一次习射 会猎。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 凉薄: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 无数。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此诗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
答案: 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比鲜 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映 衬了诗人雄姿英发、豪气勃发的人 物形象。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 “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 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
析其作用?
手法: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
静。 作用:“孤灯无焰”,闻声才 知“穴鼠出”,听到踩踏枯枝发 出的声响,推想是“邻犬”在行 走。渲染出深夜的静谧。刻 画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 诗人内心的悲凉。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⑥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
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 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⑦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 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 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 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 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 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 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等等。
教学要点:
掌握意象描写的方法及意
象的作用
二、高考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Hale Waihona Puke Baidu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
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 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 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5)正面描写———光影(明与 暗)、色彩的渲染(色彩多)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 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触觉;远近、高低。)
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问: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其作用是什么? 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 口、月初上等意象。 这些景象的作用有两点:交代时令景象,渲染 了郁郁的离情;烘托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