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PR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概念
激发态分光子将能量转移给与其他相作用的分子,后者被激发,本身回到基态。这就是能量在转移过程。这种能量转移过程称为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non-radiativ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有时就简称激发能转移或能量转移(energy transfer )。
● 产生条件
能量供体(D)与能量受体(A )分子间的距离要在5-10nm 之间。
供体的荧光光谱必须与受体的吸收光谱要有重叠,重叠越大转移效率越过,通常不同分子间的光谱重叠要比相同分子的重叠要更大一些。
供体必须是发荧光的分子,并且在没有受体存在时,供体的荧光量子效率越大则能量转移效率也越高。
● 能量转移的Föster 公式
2324168.810T D D k k n r J φτ----=⨯
40()()D J F r r r dr ε∞
-∆=⎰ 式中D φ 是供体的荧光量子效率。n 是溶液的折射率,D τ 是供体荧光的寿命,r 是供受体分子间的实际距离,J 是光谱重叠积分。
当1T D k τ-= 时,即1T D k τ= 时,r 的数值即为0R ,称临界距离,也即能量转移效率为50%时分子间的距离()r 。
0R 也就是能量转移率()T k 等于无受体时的供体衰变率1()D τ- 时的分子间的距离,带入上
式,得
6252408.810()D R k n J φ--=⨯
在实际应用中,能量转移率效率()E 比能量转移率()T k 更方便,转移效率可写成: 1T
T D k E k τ-=+ 而601()T D R k r τ=代入上式则得到:6660
R E r R =+或11/6(1)r R E -=- Föster 公式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转移效率与6r
- 成正比。
共振能量转移二个前提
供体荧光的猝灭(或减小)都是由于能量转移的结果。若是要有其他衰变过程则也可降低荧光或减小寿命,这样测得的E就比实际的大。
供受体间的距离在激发态期间不会改变,若是要改变就要考虑扩散能量转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