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捉迷藏|人音版(简谱)
秋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课《捉迷藏》课件
![秋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课《捉迷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2cac58011ca300a6c3904a.png)
五线谱
(钢琴独奏)
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用图示或颜色表现出来。
乐曲赏析:
乐曲《捉迷藏》通过对儿童所喜爱 的游戏“捉迷藏”的描绘,塑造了孩子 们机智灵活的音乐形象。乐曲可分为三 段:
第一段音乐材料简洁,乐曲的力度 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演奏 的音区时高时低、时隐时现,好似小朋 友们捉迷藏时,躲躲藏藏、追逐、逗趣 的情景;
第二段的音乐舒展,共同音反复 被强调,描写了孩子们在捉迷藏时摸 索、推测,从犹疑到确定的情景;
后段为再现段,乐曲由弱至强, 不断向高音区模进,在热烈欢快的情 绪中结束。让学生在这首乐曲中再一 次感受钢琴的音色,感受乐曲所描绘 的孩子们生动、活泼捉迷藏,嬉戏、 玩耍的情景。
请你说说乐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有 怎样的变化?你能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中所描绘的孩子们捉迷藏、嬉戏、玩 耍的情景吗?
(钢琴独奏)
丁善以分为几个部分?用图示或颜色表现出来。
乐曲背景:
钢琴组曲《儿童组曲》,由描绘儿童 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 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蹈等,形象地 描绘出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和幸福美 好的生活。作者通过标题,用故事情 节将乐曲贯穿起来,塑造了生动的艺 术形象,给人以完美的艺术感受。我 们在课本中只选用了《捉迷藏》这段 音乐。
您生活愉快!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原速)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原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a7f7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9.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原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的快乐场景。
歌曲采用降调原速的方式演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教材中,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熟悉简单的音符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乐器。
然而,对于降调原速的演奏,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学习《捉迷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降调原速的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演奏效果。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协作,提高演奏水平。
3.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趣味性的故事引入《捉迷藏》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让学生聆听降调原速的演奏,感受乐曲的魅力。
3.学唱: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旋律和歌词。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降调原速的演奏练习。
5.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互相学习、交流。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捉迷藏》、降调原速的演奏技巧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1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1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https://img.taocdn.com/s3/m/bc0401b408a1284ac9504342.png)
《捉迷藏》教学目标:一.喜欢歌曲<<捉迷藏>>,喜欢本课的学习活动,乐于感受,乐于体验,乐于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二.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有步骤地聆听、感受和体验歌曲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掌握歌曲的速度特点,初步学会用轻快、活泼的音色演唱《捉迷藏》。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表演歌曲,能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
教学准备:钢琴,四季头饰,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2.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四位小朋友,第一个是春娃娃,第二个是夏娃娃,第三个是秋娃娃,第四个是冬娃娃。
他们是来邀请同学们到各自的家里去做客。
春娃娃说:“来我家吧,我家有美丽的桃花,嫩绿的柳条,青翠的小草,成片的油菜花。
”这时夏娃娃……………,听完了他们的介绍,你最想去谁家里做客啊?生:夏娃娃…….因为…….;秋娃娃…….因为……(二)模仿体验,感受歌曲。
师:他们邀请同学们去家里做游戏,他们还为游戏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1、初听歌曲(第一遍聆听)师: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啊?(捉迷藏)(板书)师:你听了这首歌,觉得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2、复听歌曲,(第二遍聆听)师:再听一遍,听听歌词中四个娃娃都躲到哪里去了?(生说,师板书)3、解析附点节奏、三拍子师:这首歌曲情绪十分欢快,那是因为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玩捉迷藏的游戏非常——(开心)师:对,同学们听出歌曲速度上有什么特点? (速度非常快)师:速度快的歌曲容易让人有愉快的情绪,那么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呢?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的呢?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师生用多种方式拍击节拍,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好,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可以试着打打拍子。
(第三遍聆听)师:乐曲的欢快除了是三拍子和速度快这两个还有什么原因?请来听老师用不同的节奏来唱两段歌曲,来听听他们有什么区别,哪一段更活泼?(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用八分音符,第二段用附点八分音符,形成对比)师:听完之后你觉得哪段更活泼?师:是因为有附点节奏使旋律更欢快!附点节奏的特点就是“点”前面的字要唱长一点,强调一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d31bc462bceb19e8b9f6bab7.png)
《捉迷藏》教学设计课题:《捉迷藏》课型:音乐歌唱课教材: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授课时数: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歌曲是3/4拍,F宫调式,为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在旋律上采用了模仿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四季娃娃“东躲春来,秋躲夏呀,你找我来我找他”玩耍游戏的情景。
歌曲发展到第二乐段时节奏稍宽松,第一乐句分别运用六度、五度的跳进与第二乐句的向下八度跳进形成了旋律上的较大起伏,它不仅通过“花丛”、“草帽”、“谷堆堆”、“棉褂褂”揭示了四季的特征,仿佛让人们还感觉到四季气候的变化,融自然科学知识于情趣之中。
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捉迷藏》,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
激发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2、通过表演《捉迷藏》,引导学生学习以动作表现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3、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1附点八分节奏;2三拍子强弱;3一字多音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二、新课学习:1、激趣导入。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娃娃的图片。
设问:1)这四个娃娃分别代表了什么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导入:四季娃娃就像四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捉迷藏,你来找我我找他。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2、初次聆听。
在聆听过程中让学生跟着音乐轻轻拍手或做律动,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感。
3、歌曲《捉迷藏》学习:(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歌片中的十六分节奏处。
2)乐器演奏《捉迷藏》旋律(附点音符模拟)3)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4)自由唱熟练歌曲的旋律。
5) 录音伴奏演唱歌曲。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 《聆听 捉迷藏》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 《聆听 捉迷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9b90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0.png)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聆听捉迷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课程教材为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主要内容为《聆听捉迷藏》。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乐器的基本分类和演奏方法,同时通过声音的聆听和识别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声音的聆听和识别。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类型的乐器,了解乐器演奏的方法。
2.能够聆听声音并识别其来源,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课前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乐器: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可以是真实的乐器或者图片、绘本等。
2.准备较为安静的环境,保证教室内没有嘈杂的声音。
3. 上课时间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节45分钟的课程。
4.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该课程主题和目的,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并引起学生注意。
(2)讲解乐器(10分钟)老师分别展示不同类型的乐器,并介绍其名称和演奏方法,并让学生观察、辨认并尝试演奏(可使用真实乐器或者图片、绘本等)。
(3)聆听声音(15分钟)老师播放几段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后猜测出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并与同桌讨论、比较,最后向全班展示答案,增强学生对声音的聆听和识别能力。
(4)小游戏(1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其中藏家用不同乐器演奏声音,其他学生通过声音的聆听和识别来寻找藏家,同时认识和了解乐器的声音。
(5)小结(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乐器的基本分类和演奏方法,同时复习学生对声音的聆听和识别能力。
5. 教学反思该教学设计强调通过声音的聆听和识别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在游戏环节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实际感受和认识不同乐器的声音,并通过互动游戏方式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体验乐器的乐趣。
改进之处可以考虑增加实际演奏乐器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乐器的实际演奏过程,并得到更加全面的音乐体验和认知。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钢琴独奏《捉迷藏》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钢琴独奏《捉迷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ee240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1.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钢琴独奏《捉迷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目以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捉迷藏的游戏场景。
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捉迷藏的主题。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到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和童年的美好时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
在学习《捉迷藏》这首曲目时,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从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熟悉《捉迷藏》这首钢琴独奏曲的旋律和结构。
2.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捉迷藏》,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捉迷藏》这首钢琴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捉迷藏的游戏场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演奏、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体验音乐。
2.使用钢琴、音响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
3.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演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简短的捉迷藏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聆听:让学生聆听《捉迷藏》这首钢琴曲,感受乐曲的童趣和生动。
3.学习: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学会演奏这首曲目。
4.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演奏水平。
5.展示: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演奏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乐曲的结构、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以及捉迷藏的游戏场景等内容。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捉迷藏》这首乐曲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演奏《捉迷藏》的熟练程度、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捉迷藏》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捉迷藏》人音版(五线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06695aa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b.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五线谱识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对五线谱或《捉迷藏》歌曲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歌曲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通过示范、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将情感融入演唱中,提高演唱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捉迷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玩过捉迷藏游戏?”这个游戏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兴趣,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捉迷藏奥秘。
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在识读五线谱过程中的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提高课堂讨论效率,明确讨论主题,适时引导学生,确保讨论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
3.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课后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五线谱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具体的识读过程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实践,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该在下次活动中明确讨论要求,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捉迷藏》|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捉迷藏》|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9e0678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b.png)
今天的课堂,我们走进了《捉迷藏》这首歌曲的世界。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捉迷藏游戏,大家很快产生了共鸣,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种方法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简谱知识,让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案例分析这一部分他们非常喜欢,觉得很有实际意义。但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音高、音长的掌握仍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内容,采取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捉迷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玩过捉迷藏游戏?”(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捉迷藏》。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举例:《捉迷藏》歌曲中的“sol-mi”旋律跳动,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音高变化,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和示范。
2.教学难点
-简谱视唱:学生往往在视唱过程中出现音准、节奏不准确的问题,需要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和指导。
-音乐表现力:如何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情绪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小组在讨论和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不够,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简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简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0831b9d683c4bb4cf6ecd180.png)
《捉迷藏》教案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教材第六课四季的歌的教学内容,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3/4拍子,F宫调式,为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比拟成四个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表现了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歌词密集,多处一字一音,且多附点节奏,对吐字要求比较高。
所以要求学生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掌握歌曲的节奏、能欢快地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捉迷藏》,流畅地唱好3/4拍子强弱弱的节奏。
过程与方法:用快板、律动、演奏打击乐器等方法,熟悉歌曲节奏、旋律,吐字清晰、情绪欢快地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四季“捉迷藏”的乐趣,在情趣中感受四季气候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你知道一年中有什么季节吗?他们是同时出现的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一个学生回答,引出捉迷藏)二、熟悉节奏、歌词1、节奏训练。
师:你们心目中的春夏秋冬就像四个调皮的娃娃玩在玩捉迷藏游戏。
接下来老师来形容你们心目中的春夏秋冬。
请你听听看,吴老师形容的有没有道理。
x•x x x | x•x x x| x•x x x x•x | x - - |春夏秋冬,四个娃娃,爱捉迷藏来玩耍冬躲春来,秋躲夏呀,你找我来我找他年年躲藏,季季找呀,四个娃娃长不大(1)练习节奏前半段节奏Q:这段节奏是几拍子的呢?3/4拍强弱规律是什么样的?读节奏:考考大家,谷老师两小节打一句快板,你们能不能按节奏念出来,!拍节奏:你们能用手和老师一起合作将这段节奏打出来吗?生念词(2)示:四个娃娃:你们看,春夏秋冬,他们来了,他们非常感谢你们这么热情地欢迎他们,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礼物和一个挑战,一个礼物是:歌曲《捉迷藏》一个挑战是:听《捉迷藏》这首歌,并且用节奏的形式来说出他们分别藏在哪儿?•初听歌曲:回答问题:PPT出示:师(以先问再听,听后再问):x•x x x x x | x - - |春天藏在什么中夏天躲到什么下秋天钻入什么堆冬天缩进什么褂问答:1:复听:一对一提问,师:刚才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听到的,真理掌握在歌曲中,我们再次听一下歌曲,验证一下,是不是如同学们听到的那样。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慢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慢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2b680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8.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降调慢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这首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捉迷藏场景。
降调慢速的处理使得歌曲更加柔和,更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演唱。
本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降调慢速的歌曲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在学习中慢慢体会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捉迷藏的游戏较为熟悉,但将游戏与音乐结合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捉迷藏》这首歌曲,把握降调慢速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
3.通过学习《捉迷藏》,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降调慢速的演唱,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2.重点:让学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音乐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游戏法:将捉迷藏游戏融入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创编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捉迷藏》的降调慢速版本,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示范。
3.教学场地:教室,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捉迷藏的游戏场景,引导学生回忆游戏过程,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捉迷藏》的降调慢速版本,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 (1)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 ︳人音版 (五线谱) (1)](https://img.taocdn.com/s3/m/46fdae4bdd3383c4ba4cd280.png)
课题:《捉迷藏》教案教材版本:执教:设计理念:1.应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2.课程核心与教学目标:音乐元素: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型、节拍(3/4拍)歌曲:《捉迷藏》教学策略:律动、跟随、即兴、模仿节奏、演唱教学目标:1.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唱歌曲《捉迷藏》,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
激发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2.感受音乐,在音乐中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能准确的跟随音乐歌唱与律动。
3鼓励孩子积极地加入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附点八分节奏;2三拍子强弱;3一字多音;4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游戏导入1.感知交流,跟着音乐走。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按照你的感受自由的行走。
2.发掘有创意的造型或动作,请该学生独秀后,让其他学生模仿进行。
3.介绍钢琴独奏曲《捉迷藏》二、展开部分,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季节娃娃的到来,你们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指名四人交流)2.师:是的,春华秋实、夏雷冬雪,每一个季节都是大自然奏出的华彩乐章!3.师:在音乐中你能感知到它是一群怎样的季节娃娃?(高兴的;蹦蹦跳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表扬:你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呢!)4.师:而造成这种跳动感的关键是什么?听老师哼唱一次,就能发现原因了。
(Da哼唱无附点乐句)生听辨,交流。
(音的长短、断音和连音演唱的方法不同)(表扬:你的耳朵真是灵敏!)5.引导比较,发现附点节奏师:(出示第一乐句曲谱。
)看!乐句旋律中出现了许多这样的节奏!我们称之为“附点节奏”6.感知附点八分节奏师: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在原音符后附加了一个点,使音符的时值增加了本身的一半,因为小点点附在八分音符后面,我们就叫它附点八分节奏(先后板书八分,附点,节奏)来认识一下!(生看着板书念);7.节奏练习:看曲谱读节奏。
音哼唱第一乐句:你能轻快、活泼地唱一唱吗?提醒第三拍上的附点八分节奏不要忽略。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2014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ee72cb420b4c2e3f572763e4.png)
《捉迷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捉迷藏》二、学习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捉迷藏》,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
激发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2通过律动,感受歌曲3/4拍的强弱弱的关系。
3通过表演歌曲《捉迷藏》,引导学生来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学习难点:1附点八分节奏;2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在歌曲中的应用;3一字多音。
四、学习重点:学生学会歌曲《捉迷藏》五、教具准备:钢琴课件六、学情分析:这首歌曲曲调规整、旋律轻快、活泼,歌曲中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但这首歌曲的难点是附点八分音符、一字多音节奏唱准确;音唱准,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在歌声中体现出来。
更重要的使学生的歌声融入到音乐中,融自然科学知识于情趣之中。
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捉迷藏》,请听这首歌曲,歌曲中都是谁在玩捉迷藏呢?生:春、夏、秋、冬师:瞧!这四个季节娃娃悄悄的向我们走来。
第一个出场的是“春娃娃”,春娃娃用问答方式来和大家见面了。
请听!(三)节奏练习:1、教唱节奏(1) 师:师示范节奏 34 春 天 开 着 什 么 花夏 天 开 着 什 么 花秋 天 开 着 什 么 花冬 天 开 着 什 么 花春天 开 着 桃 花 啊 夏天 开 着 荷 花 秋天 开 着 菊 花 冬天 开 着 梅 花(2)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按节奏读一读吧。
点评:同学们读的很整齐,如果把附点节奏读的再准确些,就会更好了。
(3)师生按节奏再读一遍。
点评:同学们读的很棒,老师来扮演春娃娃问,你们按节奏回答好吗?(4) 问答练习(点评:很棒)(5)师生互换2、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依依出来来考考同学们问题了,看看你们能不能按节奏回答呢?生:能点评: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四个季节娃娃很想和同学们做朋友,邀请你们一起捉迷藏。
人音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上册《捉迷藏》说课
![人音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上册《捉迷藏》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2cb35275af1ffc4ffe47acaf.png)
《捉迷藏》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之《捉迷藏》。
接下来我从以下四方面做教学设计的分析及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本课是溶歌曲、律动、表演、创编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将歌曲设计成一堂集演唱和表演策划为一体的综合课,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策划,并能在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价。
这恰好迎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创编歌词,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较好地解决附点部分的节奏。
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说教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协助学习活动的助手,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学习”。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了激趣诱导,引导感受,体验学习、启发创造等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聆听——演唱——创造——表现”等一系列活动中,促进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我在学法指导上,坚持以学生反复听赏、参与体验、创造实践、自信表演等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4捉迷藏|人音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6a326c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7.png)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掌握,如歌曲中的跳跃性旋律、音程的准确性;同时强调歌词的吐字清晰,确保学生在演唱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1.教学难点
(1)节奏掌握: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在本节课中能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捉迷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有没有感受到快乐和紧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这首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捉迷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如何表现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名简介:
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 列的,每个键上的固定高度的音就是音名。 现代音乐用七个英文字母、C、D、E、F、 G、A、B(或其小写)来标记音名。这七 个不同高低的音,其相邻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E与F、B与C之 间为半音关系,其余相邻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
五线谱
听一听:
(钢琴独奏 )
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用图示或颜色表现出来。
乐曲赏析:
乐曲《捉迷藏》通过对儿童所喜爱的 游戏“捉迷藏”的描绘,塑造了孩子们机 智灵活的音乐形象。乐曲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音乐材料简洁,乐曲的力度 源自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演奏 的音区时高时低、时隐时现,好似小朋 友们捉迷藏时,躲躲藏藏、追逐、逗趣 的情景;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捉 迷藏|人音版(简谱)
2020/9/3
捉迷藏
简谱
(钢琴独奏)
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图示或颜色表现出来。
乐曲背景:
钢琴组曲《儿童组曲》,由描绘儿童 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 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蹈等,形象地 描绘出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和幸福美 好的生活。作者通过标题,用故事情 节将乐曲贯穿起来,塑造了生动的艺 术形象,给人以完美的艺术感受。我 们在课本中只选用了《捉迷藏》这段 音乐。
第二段的音乐舒展,共同音反 复被强调,描写了孩子们在捉迷藏时 摸索、推测,从犹疑到确定的情景;
后段为再现段,乐曲由弱至强, 不断向高音区模进,在热烈欢快的情 绪中结束。让学生在这首乐曲中再一 次感受钢琴的音色,感受乐曲所描绘 的孩子们生动、活泼捉迷藏,嬉戏、 玩耍的情景。
想一想:
请你说说乐曲的节奏、速度和情绪有 怎样的变化?你能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中所描绘的孩子们捉迷藏、嬉戏、玩 耍的情景吗?
钢琴简介:
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 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 板组成。音域范围广,从A2至C5,几乎包括了 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普遍用于独奏、重奏、 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 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 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钢琴因为 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