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分析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其油气藏控制因素
分析
一、前陆盆地概述
前陆盆地即前陆构造背景中发育的盆地,为沿造山带大陆外侧分布的沉积盆地。

前陆盆地最早是由Dickinson(1974)[1]提出的。

Dickinson将盆地分为裂谷盆地和造山型盆地、陆块未完全裂开情况下形成的盆地等5小类。

其中前陆盆地属于造山型盆地,并将前陆盆地定义为与造山带变形翼部毗连的克拉通边缘前陆环境中形成的盆地。

Jordan [2]( 1981 )将前陆盆地定义为前陆逆冲带周缘的狭长沉降槽地。

是世界范围内造山带的伴生体;Allen等[3](1986)将前陆盆地定义为处在造山链和克拉通之间的并与大陆碰撞带密切相关的高度不对称盆地;何登发等[4](1996)对前陆盆地的定义是沿造山带大陆外测分布的沉积盆地;田作基等[5](1996)的定义是前陆盆地与造山带(冲断带)毗邻,在其运动前方的挤压下不对称挠曲所形成的沉积盆地。

前陆盆地是挤压造山带和稳定克拉通之间的长条形沉积盆地,一般有如下特点:①位于盆地毗邻的褶皱-冲断层带的构造负载促使盆地弯曲下沉;②盆地的横剖面具有明显不对称性;③在盆地演化期间盆地的靠造山带一冀遭受变形作用;④盆地靠克拉通一翼逐渐与地台层序相合并[6](图1)。

图1 前陆盆地剖面示意图
图1示前陆盆地发生奠基在某一时期的克拉通或陆壳向活动带或洋壳的过渡带上,
即被动大陆边缘之上,被动大陆边缘层序构成前陆盆地的基底。

前随盆地的演化记载着由伸展边缘到聚敛、碰撞(陆-陆、弧-陆碰撞)的过程。

盆地结构的不对称性表现在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靠近克拉通一侧宽缓。

由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可划分为三部分:①褶皱-冲断带(常为薄皮构造)构成的活动翼或造山楔形体;②紧邻活动翼活伏在冲断带下盘的深凹陷;③连接深凹陷进一步向克拉通方向延伸的稳定前陆斜坡及前缘隆起。

前陆盆地基本类型
Dickinson, W.R.(1974)在沉积盆地分类中正式引入了前陆盆地这一术语[1],并见将其划分为周缘前陆盆地(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和弧后前陆盆地(backarc foreland basin)两种成因类型[1](图2)。

图2 前陆盆地的两种成因类型(据Dickinson,W.R.1974)
(a)周缘前陆盆地;(b)弧后前陆盆地
在中国西北地区新近纪—第四纪早更新世还发育—类陆内前陆盆地[7](孙肇才等,2001),这类盆地与Dickinson,W.R.(1974,1976)称作的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有些差异。

它们均邻近造山带,位于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属于在造山带活动前缘受到挤压挠曲作用形成的前陆盆地。

但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纪近一第四纪前陆盆地(如准噶尔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哈密盆地北线、酒泉盆地南缘等)在时间上不是发生在紧接古生代洋壳消亡和陆—陆或弧—陆碰撞之后,而是在碰掩后间隔了较长时间出于造山带再活动产生的;在空间广这类盆地不是位于喜马拉雅期缝合带的附近,而是位于远离喜马拉雅期缝合带的大陆内部。

(2001)。

中国的地质学家将其称为类前陆盆地(陈发景,1996[8])、再生前陆盆地(Lu Huafu 等,1994[9])或陆内前陆盆地(孙肇才等,2001[7])美国一些学者,如Graham,S.A 等(1993)[10]和Hendrix.M.S.(2000)[11]称之为碰撞后继盆地(collisional successor basin),Bally,A.W.等(1980)称之为中国型盆地。

图3 前陆盆地发育的三种基本类型图示
A-弧后前陆盆地;B-周缘前陆盆地;C-陆内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形成于大陆壳表面向岛弧造山带的后侧方向下拖曳处,相邻造山带是遥远地倒向这类台地,蛇绿岩消减杂岩体比岩浆岩带和火山岩带更远离这类盆地(图3A)。

周缘
前陆盆地指的是形成于大陆壳表面向下拖曳与碰撞造山缝合线带相接之处,相邻造山带倒向盆地,蛇绿岩缝合线带比岩浆岩带和火山岩带更接近于盆地(图3B);陆内前陆盆地的形成与C型俯冲带有关,C型俯冲带位于陆内前陆盆地与再生造山带的边界处,推测可能是古A 型俯冲带的再生和复活[5, 19]。

陆内前陆盆地的几何形态与用缘或弧后前陆盆地相似,一般为不对称的山前逆冲断陷盆地,它们为强烈挤压和挠曲作用造成(图3C)。

表1 前陆盆地的类型构造背景和构造特征(据田作基 1996)
二、中国前陆盆地发育背景、分布及勘探现状
2.1 前陆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海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南缘,受特提斯洋多期俯冲消减活动控制;海西期是中国大陆小型克拉通聚敛拼合的主要时期,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古亚洲洋的消亡与中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东段的关闭,塔里木、华北、扬子、羌塘等小型克拉通的碰撞拼合,形成古海西-印支造山带的隆起,塔里木、川西、鄂尔多斯西缘等周缘前陆盆地(及冲断带)的形成,及塔里木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的形成;其动力学机制主要为大陆碰撞造山作用(A型俯冲)[21]和大洋俯冲造山作用(B型俯冲)。

喜山期是新特提斯洋俯冲消亡,印—藏碰撞与欧亚大陆内部变形时期;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北推挤,古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造山带重新活动,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快速沉降,形成环青藏高原外围的巨型盆山体系和前陆盆地群;在海西—印支期周缘、弧后前陆盆地基础上形成喜山期再生前陆盆地(及冲断带),发育陆相前陆盆地沉积体系与逆冲—走滑构造带其地球动力学机制为板内造山作用(陆内俯冲)[20]。

2.2 中国前陆盆地区域地理分布
早在1994年,罗志立等在论述C—俯冲带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形成作用时,提出与C—俯冲有关的8个前陆盆地[12,19],它们是:四川盆地西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酒泉盆地南缘;
柴达木盆地北缘;准噶尔盆地西缘;准噶尔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2001年,翟光明等提出中国西部有油气资源潜力的前陆盆地有15个,即:库车;塔西南;塔东南;准噶尔南缘中西段;博格达山前(乌鲁木齐以东);喀什;博格达山南吐哈盆地北缘;柴北缘;祁连山前;柴西缘;鄂尔多斯西缘北段;鄂尔多斯西缘南段;龙门山前;大巴山前;楚雄盆地。

据前述地学者发表文献对中国前陆盆地不完全的统计,中国前陆盆地共有15个[13](图4)。

这些前陆盆地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重力梯度带为界(或以东经110°东西两侧的岩石圈、软流圈结构差异,划分的中国东西两部),中国前陆盆地在西部有13个,占86%,且主要集中在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以西地区,占全中国前陆盆地60%;东部只有2个。

图4 中国板块构造、盆地分类和前陆盆地分布图
1-准西前陆盆地;2-库车前陆盆地;3-准南前陆盆地;4-酒泉前陆盆地;5-川西前陆盆地;6-川东北前陆盆地;7-塔西南前陆盆地;8-鄂西前陆盆地;9-柴北前陆盆地;10-柴西前陆盆地;11-吐哈前陆盆地;12-塔东南前陆盆地;13-楚雄前陆盆地;14-合肥前陆盆地;
15-下扬子前陆盆地
2.3 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上述15个前陆盆地经过不同程度的勘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有在20世纪50年代准西前陆盆地发现的克拉玛依大型油田;有90年代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中发现的特大型克拉2号气田;有在川西前陆盆地的侏罗—白垩系红层中发现的浅层次生大气田,其中除塔东南、楚雄、下扬子和合肥等前陆盆地未获油气勘探突破,尚需进一步工作外,其余8个前陆盆地均获得有工业价值的油气层和油气田(图2)。

如在鄂西前陆盆地发现8个中、小型油田;酒泉前陆盆地勘探逾半个世纪,发现几个第三纪次生油田,近年来又在酒西盆地窟窿山变质岩推覆体之下喜获白垩系大油田。

三、中国前陆盆地特征
中国前陆盆地,虽在全球构造背景、盆地规模和前隆特征以及成因机制等方面,与国外前陆盆地不同,但在前陆盆地基本结构上是相似的,有冲断带、前渊、前陆斜坡、前缘隆起等4 个构造单元。

中国前陆盆地存在以下主要特征:
(1)前陆盆地多发育在中国大陆拼接后的大陆内部,属中国大陆构造的一种特殊地质构造现象。

(2)前陆盆地规模。

因中国大陆多为中、小陆块群拼接后,由陆内俯冲形成,故其前陆盆地规模小,一般为数千至数万平方千米[13]。

(3)前陆盆地开始发育的时间。

是以塔里木、华北、扬子三个古板块和准噶尔及柴达木两个块体,由广海沉积转为陆盆的时间计,多在晚古生代至三叠纪;晚中、新生代为其发育期。

(4)无岩浆弧和蛇绿岩套。

因为微陆块间的软碰撞和陆内俯冲作用,在前陆盆地的冲断带未见同造山期的岩浆弧,更未见到蛇绿岩套。

(5)一般为陆源碎屑充填的海盆或内陆盆地,缺乏海相碳酸盐岩沉积。

(6)热流值低,一般为冷盆。

(7)前陆冲断带样式。

多为前展式,冲断序列一般从造山带向前渊方向发展,时间从晚古生代断裂向中、新生代断裂发育。

(8)前渊和前陆斜坡。

靠近前陆冲断带充填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层,向前陆斜坡减薄甚至尖灭,前渊狭窄。

沉积体系配置,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由稳定大陆边缘转为陆相盆地后,一般多为陆相沉积,由冲积扇砾岩—河流相砂岩—湖泊体系组成,纵向上频繁交替具旋回性,
显示磨拉石堆积特征。

(9)前缘隆起(前隆)。

因受克拉通盆地边缘基底断裂(如川西前陆盆地东缘的巴中—三台—龙泉山基底断裂)和古隆起(库车前陆盆地的塔北隆起)的控制,加之前陆盆地规模小,故中国前陆盆地前缘隆起不明显,认识有分歧。

(10)前陆盆地构造演化较为复杂,活动性大。

发生多次冲断、不整合,地壳沉降为主,但有时抬升;以挤压为主,但有时发生拉张。

这对油气成藏条件产生重大影响。

四、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成藏条件研究
前陆盆地及与之毗邻的褶皱冲断带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已被各国的勘探活动所证实。

据Bally和Halbuty等人的统计,前陆盆地内的油气资源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0%- 50%左右。

1992 年 D.G.Howell 等人则撰文指出世界上主要油气资源(包括沥青砂和重质油)赋存于褶皱逆冲带及与之相伴生的前陆盆地中。

因此,,研究前陆盆地的成藏条件对指导油气勘探和预测、评价新的油气远景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4.1 烃源条件
我们所说的前陆盆地并不是整个时期都是前陆盆地,而是早期被动陆缘、残留洋、地台与晚期前陆盆地的叠加,或者是早期大陆内裂谷、伸展或弱伸展坳陷、稳定大陆内坳陷与晚期陆内前陆盆地的叠加。

前陆盆地一般不发育烃源岩,烃源岩主要位于前陆盆地下伏的被动陆缘等层序中,由于下伏层序的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差异,烃源岩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不同。

前陆盆地对油气分布的意义仅仅在于其下降幅度大,使下伏烃源岩埋藏加深,促使其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

中国前陆盆地形成于大陆拼接之后,拼接前的稳定大陆边缘海相沉积,如天山、祁连山、西昆仑山和龙门山等小洋盆在古生代也有海相烃源岩,但因多旋回的造山运动和后期洋盆关闭的变质等作用,海相烃源岩多受破坏,难能成为前陆盆地主要的烃源层。

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形成中国前陆盆地,多为河、湖、沼泽相沉积,受陆内俯冲和造山带脉动的影响,活动性大,岩相变动频繁,只有较稳定期形成的湖相和沼泽含煤相为较好的烃源岩,以Ⅲ型陆相有机质为主;其中以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

加之深埋藏,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因而近10年来勘探的前陆盆地多以产气为主,如川西、库车、准南等前陆盆地。

4.2 生储盖组合
因前陆盆地一般不发育烃源岩,储盖层发育主要取决于海(湖)进海(湖)退旋回、平
面上的沉积分异作用和气候条件。

周缘前陆盆地储层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浅海—岸线附近的裂缝碳酸盐岩和砂岩,陆内前陆盆地储层主要为陆相碎屑岩。

海相碎屑砂体、溶孔(溶洞)—裂缝型碳酸盐岩与礁、丘、滩相的沉积颗粒灰岩和白云岩,陆相冲积扇砂体、扇三角洲砂体、河道砂体、滨浅湖砂体以及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砂体等,均可成为良好的储集层,储集层多受沉积相控制呈带状展布。

盖层条件对油气藏的形成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区域盖层。

发育于不同构造背景的掩伏构造具有不同的盖层发育特征,区域性蒸发岩(膏盐岩)、较纯泥质岩为最好盖层[14],其次为区域性泥页岩、泥晶灰岩以及粉砂质—钙质泥岩[15],另外,被掩覆的可塑性泥岩、页岩和膏盐层易形成异常高压,利于油气保存[16]。

一般认为中国川西前陆盆地总的构造背景是:震旦纪一早中三叠世为前陆盆地期前盆地层序,其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震旦纪一石炭纪为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层序(发育陆棚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二叠纪一早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可能为弧后裂陷海槽层序(主要发育碳酸盐岩、蒸发岩和碎屑岩,碎屑岩占次要地位);三叠世一白垩纪层序可以分为第1个海进、诲退旋回(从晚三叠世须一期至须三期沉积旋回,最后以须三期末期运动而告结束)和后3个湖进湖退旋回(即须四期一须五期、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旋回,每期以陆内造山活动而告结束),反映了第1期地台—残留海盆—前陆盆地和后3期造山后弱伸展助陷—陆内前陆盆地的叠置。

由于上述多期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升降,在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发育腐泥型偏油烃源岩和蒸发岩盖层。

在目前找到的气田中,除了中坝气田雷口坡组中天然气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外.其他如上三叠统和侏罗、白垩系中天然气均来源于上三叠统烃源岩。

川西盆地上三叠统为一套千余米厚(最厚达4000余米)的煤系地层,烃源岩主要为水进旋回中的须一段和须三段海湾、泻湖、滨海沼泽相和须五段湖沼相泥质岩、炭质页岩及煤层。

储层主要为水退型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段六段在一些地区被剥蚀)砂岩、水进型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水退型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和下白垩统河湖相砂岩;盖层主要为须三段、须五段、下侏罗统自流并群、中侏罗统遂宁组泥质岩和上白垩统灌口组钙质泥岩。

生储盖组合如表2所示。

表2 川西盆地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表2 川西盆地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
由表2可见,上三叠统中的气藏为自生自储气藏,抹罗系中的气藏为下生(下部上三叠统烃源岩)上储(上部侏罗系储集层)气藏。

自生自储气藏有九龙山、白马庙、大兴西、平落坝等须二段气藏和平落坝、孝泉、新场、魏城须四段气藏;下生上储气藏有白马庙、孝系、新场、苏码头、平落坝等侏罗系气藏[17](图5)。

图5 平落坝气田气藏剖面示意图
T3x3一须三段 J2s一沙溪庙组 2R;J3s—遂宁组 J3p一蓬莱镇组
4.3 前陆盆地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
在前陆盆地中,油气常常沿逆冲断裂、不整合和储层进行侧向向和垂向的二次运移:侧向运移的主要特征是:
1)大多数油气藏分布在远离烃源岩区的周围;
2)分布很广的区域盖层,受断裂作用较小;
3)油气往往沿一个未曾受破坏的区域单斜层向上倾方向运移。

垂向达移的主要特征是:
1)大多数油气藏分布在成熟烃源岩区之上或者邻近烃源岩区;
2)不同时代的储层含有同一成因类型的油气;
3)连接不同时代储层的逆冲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

由于前陆盆地的地质结构不同,其各个单元中的油气运移方式有很大差别。

4.4 前陆盆地的油气聚集
前陆盆地地质结构的差异控制了不同的油气聚集和圈闭类型,它们常常呈带状分布。

在前陆褶皱—冲断带,油气聚集带和圈闭类型主要有:同心背斜、破裂背斜、盐拱背斜、冲起背斜、与断层相关的断展背斜、断弯背斜、双重构造、被动双重构造等背斜和断层遮挡闭;在向斜区斜坡带和古隆起翼部,油气聚集带和圈闭类型丰要为地层超覆、岩性尖灭和透镜体圈闭;在前缘隆起斜坡区发育与反向正断层有关的断鼻、断背斜构造圈闭;在大陆内伸展断陷和大陆内坳陷盆地基础上发育的逆冲断裂断阶带,圈闭类型主要有断块和和地层超覆、岩性尖灭以及地层不整合遮挡类型。

在川西盆地中,其构造单元可分为:I一龙门山逆冲推覆带;II一龙门山前缘中、北段构造带;III—梓潼—绵阳凹陷;IV一北段东斜坡构造带;V一鸭子河—丰谷境内横向隆起带;VI一龙门山前缘南段雾中山—高家场构造带;VII一彭灌—名山凹陷;VIII一南段东侧熊坡、苏码头、龙泉山构造带和IX一米苍山前缘构造带[18](图6)
图6 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其中龙门山山前中北段西缘构造带可进一步分为海棠铺—厚坝叠瓦状冲断带和中坝—安县隐伏断裙带。

目前在后右发现有中坝气田(图7),主要由上三叠统须二段和中三叠统雷三段气藏组成。

中坝油田可能为陡翼被冲断层切割的不对称背斜。

根据构造演化和埋藏史,中坝构造在印支初期已初具规模,为一背斜,后经喜马拉雅运动再次稍皱成为现今构造形态。

在三叠纪末,坳陷深处的雷口坡组海相烃源岩以及更早期的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生成的海相原油聚集成藏,由于晚印支运动地层抬升剥蚀,早期生成的油藏遭到严重的生物降解,并被破坏殆尽,留下一些储层沥青[17]。

侏罗纪末,须家河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

白垩纪未,须家河组烃源岩主要处于高成熟阶段,以生成高成熟度的湿气为主,形成须二段气藏;雷口坡组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生成下气,形成雷三段气藏。

后来气藏经历了喜马拉雅运动抬升,
由于构造运动不太强烈,气藏未受破坏。

图7 中坝构造须二段和雷口坡组气藏成藏模式图
J2q—千佛岩组 J1b—白田坝组 T3x—须家河组 T2l—雷口坡组在鸭子河—丰谷井横向隆起带分布有合兴场、孝泉、新场气田。

新场气田位于该隆起带上的孝泉背斜向北东东方向倾没的一个低缓鼻状构造。

南段西缘雾中山—高家场构造带可进一步划分为芦山—雾中山和高家场—怀远两个次一级构造带。

其中在后一个次一级构造带分布有平落坝气田。

在南段东部前缘构造带分布有苏码头—盐井沟和龙泉山构造,其中分布有苏码头三皇庙和洛带气田。

在南段名山凹陷南端分布有大兴场、白马庙气田、白马庙气田系位于凹陷内燕山期大兴鼻状古隆起上的低缓背斜构造,轴部被断层切割(如图8)近年来勘探发现白马庙气田具有多层系含气特征,但目前的主力勘探层系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

白马庙蓬莱镇气藏成藏模式(见图8)。

须五段烃源岩在晚白垩世达到高成熟,断层为油气垂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与断层伴生的一系列微裂缝改善了储层的输导条件,大大促进了
气藏的形成。

图8 白马庙侏罗系气藏剖面图
J1z—自流井组其他地层代号同上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前陆褶皱—冲断带中的油气聚集一般成带分布,但并不是每—个构造带都富含油气,甚至一个构造中的局部构造,其含油气程度也不尽相同。

这取决于以下因素:①局部构造是否邻近前陆盆地层序下伏的烃源岩凹陷中心.如邻近油气凹陷中心,油气在以侧向运移方式为主的运移过程中首先充注其中,如远离生油气凹陷中心则取决于油气能否经过断层、砂层和不整合向输导层以侧向和垂向运移方式长距离运移至圈闭;②局部构造的规模(包括面积大小和构造幅度)和古构造,古构造在历史上常常是油气运移有利的指向地带,也是脱溶游离气产生的有利地带;③储层好坏;④有无厚的膏盐层、高压泥岩层作为盖层;⑤油气藏的保存条件。

五、结论
(1)中西部前陆盆地烃源条件较好,以生气为主;储集条件相对较差,储集层具低孔渗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非均质性;盖层条件较好,为形成大油气田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中西部前陆盆地圈闭发育,类型多样,以背斜、断背斜为主,闭合幅度和闭合面积均较大。

(3)受多期构造演化和后期改造的影响,中西部前陆盆地保存条件较差,尤其是靠近山前的构造挤压带,由于断裂的发育,导致油藏的破坏和调整。

(4)前陆褶皱—冲断带中的油气聚集一般成带分布,但并不是每—个构造带都富含油气,一个构造中的局部构造,其含油气程度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 Dickinson W R. 1974.Plate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In:Dickinson W R, ed.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Tulsa; Spec.Publ. Soc. Econ. Plaeont. Miner.,22,1~7.
[2] Jordan T E.1981. Thrust loads and foreland basin evolution, Cretaceous, western United States. Bull. A.A.P.G. , 65:291~329
[3] Allen P A,Homewood P,Williams G D.1986.Foreland Basin:an introduction .In: Allen P A, Williams G Ded. Foreland Basin.Lond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ition, 3~12.
[4] 何登发, 李德生, 吕修祥. 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 石油学报[J] .1996 .17(4).
[5] 田作基, 罗志立, 罗蛰潭,等. 新疆阿瓦提陆内前陆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J]. 1996. 17(4)
[6] 魏国齐, 李本亮, 陈汉林等.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构造特征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2.
[7] 孙肇才, 叶德燎. 前陆盆地的风格和共性—以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为例.朱夏油气地质理论应用研讨文集[C] .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1.
[8] 陈发景, 汪文新, 张亚光等. 中国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地球科学[J]. 1996. 21(4).
[9] Lu Huafu, Howell D G, Jia Dong. Rejuvenation of the kuqa foreland basin, northern flank of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1994 .36.
[10] Graham,S.A, Hendrix M S, Wang L B. Collisional successor basins of western China: Impact of tectonic inheritance on sand composi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993. 105.
[11] Hendrix.M.S.Evolution of Mesozoic sandstone compositions, southern Junggar, northern Tarim, and Western Turpan basins, northwest China: a detrital of the ancestral Tian Shan.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2000.70.
[12] 罗志立.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C].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288 -316.
[13] 罗志立,李景明,李小军等. 中国前陆盆地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分析[J].石油地质.2004.2.
[14] 何登发, 贾承造, 周新源, 等. 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控油原理[J]. 石油学报, 2005, 26(3): 1-9.
[15] 陈丽华, 许怀先, 万玉金. 生储盖层评价[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16] 宋岩, 夏新宇, 洪峰, 等. 前陆盆地异常压力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模式[J]. 科学通报, 2002,
47(增刊): 70-76.
[17] 赵孟军, 宋岩, 秦胜飞, 等.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地学前缘. 2005. 2(4).
[18] 陈发景, 陈昭年, 汪文新. 前陆盆地分析[M]. 2007. 266.
[19] 罗志立, 刘树根, 等. 试论C型俯冲带及对中国中西部造山带形成作用[A].见:罗志立主编.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C].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288-316.
[20] 何登发, 等. 前陆盆地分析[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21] 罗志立. 试评A俯冲带术语在中国大地构造学中的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16(4):317- 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