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中国区域地理之青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看视频,结合课前微课的学习,让学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以气候特征作为探究重点,学会描述一个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高原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势高,树立整体性的观念;

2.评价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让学生认识到高寒的自然地

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河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教会学生辩证统一地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建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的思想,;

3.借助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青藏地区经济的发

展必须处理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走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以青藏地区为例,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面向

高考,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并及时进行课堂学习的反馈,自评、组内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补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河谷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河谷农业品质优,单产高的原因分析

【课堂探究】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导入青藏地区

【考情展示】列出2014---2016年高考考查情况

一、自然地理特征——雪域高原

【知识回顾】观看视频,结合微课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

生物、土壤五个方面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承转】突出高寒特征,重点探究气候特征及成因。

【学生活动】依据图示资料描述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注重答题思路

的指导。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图3 藏民服饰图1 中国年太阳能分布图

图2 拉萨与杭州的气温降水分布

【归纳提升】构建青藏地区地形、气候与水文、生物、土壤特征的联

【学生评价】自评

【承转】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看一下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二、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河谷农业

【学生活动】在图上指出青稞、牦牛两种农产品的分布地区,

并说明理由。

【小结】强调河谷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

图5 青藏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走进雅鲁藏布江谷地,通过高考题,重点分

析河谷农业的发展条件。

图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示意图

(2013年海南卷)西藏年楚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

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

品质优的自然条件。

【归纳提升】注意答题思路的点拨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强调青藏地区

发展的高寒牧业与河谷农业都是由高寒环境所决定的,体现了“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思想,同时,劣势也可以变优势,形成辩证的思维。

【学生评价】组内互评

【承转】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深受高寒环境的影响,那么其它产业的发展呢?

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

【学生活动】创设情境,观看视频《青藏地区光伏发电产业》

【探究】你是否赞同在青藏地区大规模开发光伏发电,并说明理由。【归纳提升】强调青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开发资源带动建设,这是因地制宜的表现。但是因为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所以,一切发展都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只要这样区域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学生评价】小组互评

【课堂总结】以青藏地区为例,总结区域复习的一般方法:在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因地制宜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后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为文科普通班,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

从知识掌握程度看,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中国地理,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了自然地理要素、农业活动区位条件分析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没有对本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学习能力差,在获取、提取地理信息,表达论述地理观点,归纳概括基本方法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更善于接受知识,而不善于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效果分析

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总体来看,课堂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情境,播放视频,让学生一下进入现实情境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的投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课堂上活动多样,自主学习,同位之间合作交流,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学生展示,学生点评等等,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去展示自己,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3、精选精讲习题,通过优质高考题的分析,让学生站在阅卷人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素养和分析能力。

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有限。

2、缺乏亲和力,上课感觉太严肃。

3、对学生的引导还不是太到位。

教材分析

一、教材

没有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有四本教材,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学习,很显然,在高中阶段,无论是从高考的高度,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从课时的现有数量来看,我们都不可能再使用这四本教材去复习。我们高中教师也只能对原有初中知识进行重组,进行授课,而且授课过程中还要涉及到高中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相关知识,可以说难度巨大。

二、课时不足,“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其无相关要求,“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自高一至高三无相应的学分及课时分配。

三、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

近3年高考地理试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区域实体,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社会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