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设计参数和要点(精)
悬架设计
![悬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78caafed630b1c58eeb513.png)
第六章悬架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悬架结构型式分析 第三节 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第四节 弹性元件的计算
1
汽车设计
第一节概述
一、悬架功用:
1.传递力 2.缓和动载荷
3.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
汽车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二、要求:
1.保证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3.有合适的减振性能 4.制动、加速行驶时无“点头”和 “后仰”现象
3、独立悬架的结构型式分析:
比较内容 等双横 不等 单横臂 单纵臂 双纵 斜置 麦弗
臂式 双横 式
式 臂式 单臂 逊式
臂式
二
轮距 变化大 变化 变 不变 不变 变化 变化
小
小
小
分
轴距
不变 不变 不变 变化 变化 变化 不变 小
类 轮胎磨损 快
慢
快
慢
慢
慢
慢
主销倾角 不变 变化
变 变化大 后倾角 不变 变化 变化
3
汽车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二、要求:
5.强度高、寿命长、成本低,能可靠传 递力和力矩 6.良好隔声 7.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4
汽车设计
第二节 悬架结构型式分析
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
5
汽车设计
6
汽车设计
7
汽车设计
8
汽车设计
9
汽车设计
10
汽车设计
第二节 悬架结构型式分析
一、组成:
弹性元件: 导向装置: 减振装置: 横向稳定杆: 缓冲块:
28
3汽)车、设计根据不同用途的车确定偏频(依据ISO2631《人体承受全身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aa07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0.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车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首先介绍了悬架结构的作用,包括提供悬挂和减震功能,保障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然后对悬架结构进行了分类,包括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等。
接着讨论了悬架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指出通过减轻重量和提高刚度可以改善悬架性能。
材料选择也是关键的一环,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悬架的强度和耐久性。
最后分析了影响悬架结构的因素,包括行驶路况、车辆载重等。
综合以上内容,总结了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强调了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升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
【关键词】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作用,分类,优化方案,材料选择,影响因素,总结1. 引言1.1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设计良好的悬架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车身的颠簸以及提升车辆的稳定性,让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和安全。
悬架结构的作用是支撑汽车的车身,同时将车轮连接到车身上,使得车轮可以相对独立地运动。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环境,悬架结构可以分为独立悬架、半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等多种分类。
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悬架结构。
优化悬架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减轻悬架重量、提高刚度和强度、降低噪音和震动等方面。
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悬架结构设计的重要一环,常用的材料有钢铝合金、碳纤维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悬架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车辆的使用环境、车辆的负荷、悬架结构的几何形状等。
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更优秀的悬架结构。
在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汽车底盘悬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悬架结构的功能、分类、优化方案、材料选择以及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更卓越的底盘悬架结构。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与设计的要点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与设计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382e8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f.png)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与设计的要点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的普及率逐步提高,而且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带动我国汽车相关行业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汽车设计显著提升。
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频繁的代步工具,现在人民们对汽车的舒适性与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优化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能对汽车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很大提高,能让汽车行业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对汽车使用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汽车从业人员或者对此方面感兴趣的人员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汽车底盘;悬架结构;麦弗逊汽车底盘悬架的工作就是让车辆的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最大限度的增加,这样能够提供良好的车辆操纵性与稳定性。
我们平常开车行驶与路面时,路面不是百分百平整的,经常会是去凹凸不平,这种路面作用在车轮上,从而发生车轮的颠簸。
如果此时车轮直接与车身连接一起,车轮的颠簸直接就会传递到车身,造成很糟糕的驾乘体验。
那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车轮与车架的中间结构,就是悬架结构,能够起到了吸收竖直方向的车轮加速动能作用。
车轮的垂直加速力先通过悬架结构一部分的吸收与释放,最后一小部分才传到在传到车架上,这样避免车轮在颠簸的路面上出现车轮离开地面的状态。
通常我们常见的悬架系统主要包含减振器、稳定杆、弹簧、导向连接件等零件组成。
一个良好的悬架设计能够很好匹配路面的隔离性能、轮胎的抓地性能、转弯的性能。
一、汽车底盘悬架结构类型我们按照悬架的刚度与阻尼会随着不同的路面情况而改变,悬架系统可以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三大类。
主动悬架涉及众多的电子感应装置,能够主动地根据路面信息情况自发地调节悬架的刚度与阻尼。
如果悬架系统按照导向机构来分类,可以分成独立悬架系统和非独立悬架系统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传统车大多数车型采用的被动悬架中的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设计。
(一)非独立悬架系统如图1所示,非独立悬架系统简单的理解就是前轮或者后轮的左右两个轮子会相互作用,左边的轮子会受到右边的轮子的影响。
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
![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8f1296eff9aef8951e064c.png)
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实例一、设计的主要数据载质量:6000kg 整备量:5000kg空车时:前轴负荷:2500kg 后轴负荷:2500kg 满载时:前轴负荷:3350kg 后轴负荷:7650kg尺 寸: 总 长:8470 总 宽:2470轴 距:4700 前 轮 距 :1900 后 轮 距:1800 满载重心高度:1180二、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 悬架的静挠度c f悬架的静扰度 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 c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c F f w c /=货车的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因汽车的质量分配系数近似等于1,因此货车车轴上方车身两点的振动不存在联系。
货车的车身的固有频率n,可用下式来表示: n=π2//m c式中,c 为悬架的刚度(N/m ),m 为悬架的簧上质量(kg ) 又静挠度可表示为:c mg f c /=g :重力加速度(10N/kg ),代入上式得到: n=5/c fn: hzc f : cm分析上式可知:悬架的静挠度直接影响车身的振动频率,因此欲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就必须正确选择悬架的静挠度。
又因为不同的汽车对平顺性的要求不相同,货车的后悬架要求在 1.70~2.17hz 之间,因为货车主要以载货为主,所以选取频率为:1.9hz.。
2 悬架的动挠度d f悬架的动挠度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容许的最大变形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的垂直位移。
通常货车的动挠度的选择范围在6~9cm.。
本设计选择:cm f d 0.83 悬架的弹性特性悬架的弹性特性有线性弹性特性和非线性弹性特性两种。
由于货车在空载和满载时簧上质量变化大,为了减少振动频率和车身高度的变化,因此选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
4 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图1 货车主、副簧为钢板弹簧结构的弹性特性如何确定副簧开始参加工作的载荷k F 和主,副簧之间刚度的分配,受悬架的弹性特性和主,副簧上载荷分配的影响,原则上要求车身从空载到满载时的振动频率变化要小,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平顺性,还要求副簧参加工作前后的悬架振动频率不大。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00443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2.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悬架结构的设计也成为汽车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底盘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1. 悬架结构的类型要点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悬架结构的类型。
常见的悬架结构包括双叉臂式、麦弗逊式、复合式、多连杆式等。
每种类型的悬架结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车型和用途来选择合适的悬架结构。
双叉臂式悬架适合高性能及大功率车型,麦弗逊式悬架适合一般家用车,复合式悬架适合跨界车型,多连杆式悬架适合豪华车型。
在选择悬架结构类型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整体性能需求、成本、制造难易度以及可维修性等因素。
2. 悬架构件的材料悬架构件的材料是影响悬架结构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材料有钢材、铝合金、碳纤维等。
钢材强度高、价格低,是汽车悬架结构最常用的材料。
但随着汽车轻量化、节能化及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铝合金和碳纤维等新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悬架结构中。
这些新材料在提高整车轻量化的同时还能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减少燃油消耗。
在选择悬架材料时,需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3. 悬架减震器的选型悬架减震器是影响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的关键部件,其选型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驾驶品质。
常见的悬架减震器包括气压式、液压式、电子控制式等。
不同类型的减震器具有不同的减震特性,如气压式减震器可以根据路况和行驶速度自动调整减震力,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电子控制式减震器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和路况实时调整减震力,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用途和价格。
4. 悬架系统的调校悬架系统的调校是悬架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悬架系统的调校包括悬架几何参数的设计和悬架部件的强度设计。
悬架几何参数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如悬架几何参数的合理设计可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和降低车辆的侧倾,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悬架的参数计算公式
![悬架的参数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82d4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8.png)
悬架的参数计算公式悬架系统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悬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其中包括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悬架几何参数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悬架的参数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悬架系统的设计原理。
1. 弹簧刚度计算公式。
弹簧刚度是指单位位移下所受的弹簧力,通常用N/mm或N/m来表示。
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K = F / δ。
其中,K表示弹簧刚度,F表示弹簧所受的力,δ表示弹簧的变形量。
在实际设计中,弹簧刚度需要根据车辆的质量、悬架的类型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2. 阻尼系数计算公式。
阻尼系数是指单位速度下所受的阻尼力,通常用N/(m/s)来表示。
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 = F / v。
其中,C表示阻尼系数,F表示阻尼器所受的力,v表示阻尼器的速度。
阻尼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悬架系统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悬架的类型来确定。
3. 悬架几何参数计算公式。
悬架几何参数包括悬架的几何结构、悬架的位置和角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悬架几何参数包括悬架的下摆臂长度、上摆臂长度、悬架的前后距离等。
这些参数的计算需要结合车辆的设计要求和悬架的类型来确定。
4. 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包括悬架的质量、弹簧、阻尼器等参数,可以用来描述悬架系统的运动规律。
常见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单自由度模型、双自由度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悬架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响应特性,对悬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5. 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
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的综合影响,包括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悬架几何参数等。
优化设计的目标通常包括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多次模拟和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
总结。
悬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悬架几何参数等。
汽车悬架参数介绍
![汽车悬架参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c4b1cdaa00b52acfc7ca10.png)
侧倾评价:
1)0.4g横向加速度下,车身侧倾角应小于6°; 2)0.5g横向加速度下,车身侧倾角应小于2°~ 5° ; 3)日本汽车研究所给出1987年轿车的平均侧倾角增益为7.46°/g, 1996年的平均值为7.00°/g。
其他:
1、1984年,美国通用对29辆轿车试验,轿车前侧倾中心高度 0~14cm,后侧倾中心高度为0~40cm; 2、独立悬架侧倾中心高度 :前0~120mm,后80~150mm; 3、悬架的侧倾角刚度越大,相应桥上发生的轮荷转移量就越大; 4、增加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有利于趋于不足转向,增加后悬架的 侧倾角刚度有利于趋于过多转向。
衰减力特性
临界衰减系数 Cc
衰减系数 C(F=C×v) 悬架衰减力特性 C/Cc
小阻尼情形, C/Cc<1; 对于轿车,一般C/Cc取0.25~0.35(参考); 不同类型的车, C/Cc都是不一样的,需综合考虑,获 得C/Cc。
侧倾
术语:侧倾中心、侧倾轴线、侧倾角刚度、侧倾角
侧倾图片 侧倾中心的确定方法:
F/R Suspension
悬架的设计要求: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 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 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 寿命。
以运送人为主的轿车对平顺性的要求最高,大客车次 之,载货车更次之。 对普通级以下轿车满载的情况,前悬架偏频要求 1.00~1.45Hz, 后悬架则要求在1.17~1.58Hz。 原则上轿车的级别越高,悬架的偏频越小。 对高级轿车满载的情况,前悬架偏频要求在 0.80~1.15Hz,后悬架则要求在0.98~1.30Hz。 货车满载时,前悬架偏频要求在1.50~2.10Hz,而后悬 架则要求 在1.70~2.17Hz。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f5b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e.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行驶舒适性、安全性、稳定性密切相关。
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包括设计目标与要求、悬挂形式选择、弹簧悬挂参数、减震器的设计和优化、悬挂支撑部位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一、设计目标与要求底盘悬架的设计目标是确保车辆在运行中能够满足悬挂系统的工作要求,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安全。
在设计之前,需要先明确以下要求:1、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符合车辆的整体设计要求,满足人机工程学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3、考虑悬挂系统的修理和保养方便性,确保悬挂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4、考虑悬挂系统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在达成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二、悬挂形式选择底盘悬架主要有自悬架、独立悬架和半独立悬架等形式。
自悬架适合小型车和低速、不平路面,独立悬架适应于高速车和平路面,而半独立悬架则一般用于SUV等。
在选择底盘悬架形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汽车的使用对象:对于商用车、越野车等行驶在复杂路面上的车辆,应该采用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独立悬挂;而对于轿车来说,可采用独立悬挂和半独立悬挂。
2、车辆的动力性能:采用不同类型的底盘悬架形式,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动力性能的提高和发挥不同的作用。
3、税费和制造成本:不同的底盘悬架形式,其结构和生产制造成本也不同,需考虑综合成本问题。
三、弹簧悬挂参数弹簧悬挂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着底盘悬架系统的工作性能。
其参数应根据车型及用途进行设计调整。
具体参数有弹簧初始刚度、加载刚度、行程和自由长度等。
1、弹簧初始刚度:弹簧初始刚度是指弹簧在未受压缩时所具有的刚度。
在设计时,应选用合适的弹簧材料和直径,以满足车辆的负荷及动力性能要求。
2、加载刚度:指弹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刚度。
在设计时,应考虑弹簧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及车辆的平稳性。
3、行程:行程是指车辆悬挂系统的垂直位移距离。
在设计时应根据车辆的用途及车型选择合适的行程,以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
悬架设计
![悬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8ab606b52acfc789ebc956.png)
悬架设计三、设计要求:1)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簧上质量 + 弹性元件的固有频率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匹配:乘:前悬架固有频率要低于后悬架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簧上质量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小。
2)减振性好:衰减振动、抑制共振、减小振幅。
3)操纵稳定性好:车轮跳动时,主销定位参数变化不大;前轮不摆振;稍有不足转向(δ1>δ2)4)制动不点头,加速不后仰,转弯时侧倾角合适5)隔声好6)空间尺寸小。
7)传力可靠、质量小、强度和寿命足够。
§6-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1、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A、侧倾中心: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垂直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转动中心,叫侧倾中心。
B、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C、侧倾中心位置影响:位置高:侧倾中心到质心的距离缩短,侧向力臂和侧倾力矩↓,车身侧倾角↓;过高:车身倾斜时轮距变化大,加速轮胎车轮外倾角α磨损。
2)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α,主销内倾角β,主销后倾角γ,车轮前束等会发生变化。
主销后倾角γ变化大→转向轮摆振车轮外倾角α化大→直线行驶稳定性;轮距变化,轮胎磨损3)悬架侧倾角刚度A、车厢侧倾角:车厢绕侧倾轴线转动的角度B、影响:车厢侧倾角与侧倾力矩和悬架总的侧倾角刚度有关,影响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4)横向刚度:影响操纵稳定性转向轴上悬架横向刚度小,转向轮易摆振, 5)空间尺寸:占用横向尺寸→影响发动机布置和拆装;占用高度尺寸→影响行李箱大小和油箱布置。
2、不同形式悬架比较(表6-1)问:A、车轮跳动时,为什么α、β、γ如此变化?B、轮距为什么如此变化?C、应用?1)双横臂式:A、α、β均变,∵非平移,选择四杆结构,可小;B、四杆;C、应用:中高轿前悬,不用于微轿(空间)。
2)单横臂:A、α、β变化大,∵绕一点横向转动;B、绕一点横向转动;C、应用:后悬,少用于前悬。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5c4001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7.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摘要:在车辆结构中,底盘结构是车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传动车身与车轮直接的力矩。
目前,悬架设计和性能评估主要基于设计师的经验和主观感受,但是往往准确性和效率并不高,很难满足市场对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日益增长设计要求。
基于此,本文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优化进行分析,以期提升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与安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汽车使用的需求。
关键词: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1、汽车底盘悬架设计特点1.1电子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在汽车底盘悬架设计中,电子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电子化技术包括车速感应器、转向感应器、ABS系统、悬挂感应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监测底盘悬架系统并向处理器反馈数据,使得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可以更加自适应地调整悬架刚度、减震器阻尼和地面跟随性等参数,这不仅提升了驾驶舒适性,也进一步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1.2集成化集成化指的是汽车底盘悬架设计中各个部件之间的集成和协作。
在实现集成化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各部件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考虑系统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悬架系统的性能优势。
悬架系统的集成化设计包括悬挂支撑、弹簧、减震器等部件,这些部件在协同工作时,需要有一定的共性和协作性,确保汽车悬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2、汽车底盘悬架设计要求汽车底盘悬架设计要求高度保障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根据汽车制造标准和技术规范,汽车底盘悬架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强度和耐久性:汽车底盘悬架负责承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负荷,因此悬架设计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才能够保障其性能和安全。
在强度方面,悬架系统需要在各种复杂的路面运动环境下保持稳定,承受高速行驶和剧烈变向等异常条件,同时还需要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要确保悬架系统支撑汽车重量,并且不会发生弯曲和破坏。
在耐久性方面,需要考虑部件的材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以确保悬架系统在使用寿命期间不会出现易损部位的磨损和损坏,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特性,以确保悬架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持久性。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ebee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e.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直接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且对整车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悬架结构的类型选择汽车底盘悬架结构一般包括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种类型。
独立悬架具有较好的路面适应性和舒适性,但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非独立悬架在成本低廉的同时,也存在着路面适应性和舒适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车辆使用场景和制造成本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类型。
2. 弹簧的选用弹簧是悬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用应根据悬架结构和整车质量来确定。
常见的弹簧有螺旋弹簧和气垫弹簧等。
螺旋弹簧简单、成本低廉,但在路面不光滑的情况下不能保证舒适性。
而气垫弹簧则具有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舒适性,但成本较高。
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整车的使用场景和成本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弹簧。
3. 阻尼器的设计阻尼器是悬架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在运动中的弹性振动和减少车身的摆动,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常见的阻尼器有液压式和气压式等。
液压式阻尼器成本较低,在提高车辆稳定性方面表现较好;气压式阻尼器则在提高乘坐舒适性方面表现更优异。
在设计时要根据整车使用场景和成本因素来选择相应的阻尼器类型。
4. 轮胎的设计车辆的行驶安全和乘坐舒适性也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性密切相关。
所以在悬架结构的设计中,要结合车辆使用场景和行驶安全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轮胎。
常见的轮胎类型有冬季胎、夏季胎、全季胎和运动轮胎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
5. 前后轮悬架结构的协调设计前后轮悬架结构的协调设计可以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和路面适应性。
常见的前后轮悬架结构有麦弗逊式悬架、独立两臂式悬架和独立多连杆式悬架等。
在设计时,要考虑前后轴重量分配的差异和车辆在行驶中的姿态变化等因素来协调设计前后轮悬架结构,从而使整个悬架系统具有更好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悬架设计参数和要点
![悬架设计参数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26b0c98bd63186bcebbcf5.png)
© Ricardo plc 2005
5
步骤 5:悬架垂直刚度的设定
主要调校参数: – 弹簧刚度和杠杆比 – 反弹限位块间隙及刚度特性 – 上跳限位块间隙及刚度特性
开发中要反复调校
© Ricardo plc 2005
6
步骤 6a:轮心处侧向力作用下柔顺性
各点受力大小的影响 反向加载看悬架部件的影响 侧向力作用下toe-out
调整参数: 下控制臂的长度和倾斜角度
侧倾中心高度
© Ricardo plc 2005
3
步骤 3:抗点头和车轮退让功能的设定
调整参数: 下控制臂倾斜角度
要协调好抗点头和车轮退让功能
α
© Ricardo plc 2005
4
步骤 4:前束调节杆的位置确定
考虑因素: – 跳动时前束变化 – 前后运动时前束变化 – 转向梯形 – 转向传动比
© Ricardo plc 2005
7
步骤 6a:轮胎接地点处侧向力作用下柔顺性
反向加载看悬架部件的影响 对车轮外倾的影响 侧向力作用下toe-out
© Ricardo plc 2005
8
步骤 7:侧向力作用下的柔顺性
纵向力作用下各点受力大小的影响 下控制臂、副车架、车身安装处的刚度及各点连接关节件的刚度 很容易调整轮心处的性能 前束变化
悬架设计主要参数及要点:
基于麦弗逊悬架系统
基于实际实用的悬架参数测量设备 多次反复调整以达到折衷方案
A B
© 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ardo plc 2005
A B
悬架设计
0
主要悬架参数相关性步骤
1. 2. 3. 4. 5. 6. 7. 8.
要讲解的悬架设计
![要讲解的悬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ab7bd6ad51f01dc281f1d8.png)
3、悬挂质量与非悬挂质量 所谓悬挂质量是指由悬架弹簧承担的质量,也就是 弹簧以上的质量,即簧载质量;
非悬挂质量是 指不由弹簧承 担的质量,即 非簧载质量, 也就是弹簧下 面的质量,例 如车轮和转向 节的质量,在 非独立悬架中 还包括连接左 右车轮的从动 桥的刚性梁, 或整体式驱动 桥的质量。
具体每个悬架承担的(空/满载)悬挂质量,先由(空/满载)整 车质量按照(空/满载)轴荷分配系数求出前后桥的分配质量, 再除以2得到每个车轮承担的总质量,然后计算非悬挂质量,由 每个车轮承担的总质量减去非悬挂质量就是悬挂质量。
设 1.选择结构方案; 计 2.设计钢板弹簧结构总成,确定各主要参数: 要 1.确定悬架的主要参数,包括簧载质量、满载 求 静挠度、动挠度、总成弧高、偏频、刚度; 2.确定钢板弹簧的主要参数,包括片数、断 面参数、各片长度; 3.计算板簧满载静止时的应力; 4.计算板簧的最大应力和各种极限工况下的 应力; 5.计算弹簧销的直径; 6.计算卷耳最大应力; 7.计算板簧的曲率半径; 8.绘出悬架总成装配图; 绘出主片和至少一片非主片的零件图。
悬架设计可以分为结构型式、主要参数选择 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有时还要反复交叉进行。 悬架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汽车有良好 的行驶平顺性。这主要是靠弹性元件的缓冲以及 减振器衰减振动能量来实现。 与悬架有关的一些概念: 1、前后悬架的偏频 它表示前后悬架的自由振动频率,偏频越小, 那么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越好。对于采用钢板弹簧 的载货汽车或客车,前后悬架的偏频分别是1.3 和1.5Hz,非常接近人体步行时的自然频率。
下面介绍主要参数选择和详细设计过程。 由书中450页公式(13-4)
1 n1 2
1 n2 2
C s1 ms1
Cs 2 ms 2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b1a63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f.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程技术,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悬架系统的种类、材料选择、设计原则和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悬架系统的种类常见的悬架系统有独立悬架系统和非独立悬架系统两种。
独立悬架系统是指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的悬挂装置,能够独立地对路面进行响应。
常见的独立悬架系统有麦弗逊悬架、复合悬架和多连杆悬架等。
二、材料选择在悬架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悬架材料有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钢材具有强度高、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悬架系统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部位。
三、设计原则1. 悬挂刚度的选择:悬挂刚度对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悬挂刚度过高会导致悬挂系统僵硬,造成悬挂不能很好地对路面起伏进行适应;悬挂刚度过低则会导致悬挂系统过于柔软,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
需要根据路况和车辆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悬挂刚度。
2. 悬挂行程的设计:悬挂行程是指悬挂系统在压缩和拉伸过程中的可移动距离。
合理的悬挂行程可以增强汽车通过不平路面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过小的悬挂行程会缩小悬挂系统的作用范围,容易造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晃动;过大的悬挂行程会导致汽车底盘离地间隙太大,影响行驶稳定性。
3. 悬挂减振器的选择:悬挂减振器是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车轮通过不平路面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减振和控制。
悬挂减振器的选择应考虑其减振效果、寿命和成本等因素,以满足汽车悬挂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四、优化设计在悬架结构设计中,优化设计是提高悬架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参数优化、材料优化和悬挂参数优化等。
结构参数优化是通过改变悬挂系统的结构尺寸和形状等参数,以实现悬挂系统性能的优化。
通过改变杆件的长度和形状等参数,可以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行程,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材料优化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悬挂系统在强度、刚度和重量等方面的要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精)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精)](https://img.taocdn.com/s3/m/ba01ece8240c844769eaeea5.png)
第三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一、悬架静挠度c f悬架静挠度凡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c f = Fw /c 。
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
因现代汽车的质量分配系数ε近似等于1,于是汽车前、后轴上方车身两点的振动不存在联系。
因此,汽车前、后部分的车身的固有频率1n 和2n (亦称偏频)可用下式表示:π=2/111m c n π=2/222m c n (6-1)式中,1c 、2c 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 /cm);1m 、2m 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当采用弹性特性为线性变化的悬架时,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可用下式表示111/c g m f c = 222/c g m f c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g=981 cm /s ²)。
将1c f 、2c f 代人式(6-1)得到 11/5c f n = 22/5c f n = (6-2)分析上式可知:悬架的静挠度c f 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n 。
因此,欲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必须正确选取悬架的静挠度。
在选取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值1c f 和2c f 时,应当使之接近,并希望后悬架的静挠度2c f 比前悬架的静挠度1c f 小些,这有利于防止车身产生较大的纵向角振动。
理论分析证明:若汽车以较高车速驶过单个路障,21/n n <1时的车身纵向角振动要比21/n n >1时小,故推荐取2c f =(O .8~O .9) 1c f 。
考虑到货车前、后轴荷的差别和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取前悬架的静挠度值大于后悬架的静挠度值,推荐.2c f =(O.6~O.8) 1c f 。
为了改善微型轿车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有时取后悬架的偏频低于前悬架的偏频。
用途不同的汽车,对平顺性要求不一样。
以运送人为主的轿车对平顺性的要求最高,大客车次之,载货车更次之。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0f6c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3.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以
及安全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悬架结构类型选择
在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中,应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行驶环境选择合适的悬架结构类型。
常见的悬架结构类型包括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以及空气悬架等。
独立悬架可以提供更好
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而非独立悬架相对简单且成本低廉。
空气悬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用于高端汽车和越野车等。
2. 悬架刚度设计
悬架刚度是指悬架系统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合理的悬架刚度设计可以
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一般来说,前悬架的刚度较大,以提高转向的精确度和操控
性能;后悬架的刚度较小,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悬架刚度的设计还应考虑到车辆的整体
刚度,以保证整个车身的稳定性。
3. 减震器设计
减震器是悬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减少车身的颠簸和抖动,提高车辆
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在减震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减震器的工作特性和调节性能。
工作特
性包括阻尼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而调节性能主要包括减震器的硬度和软度可调节范围。
合理的减震器设计可以使汽车在不同行驶条件下都能保持较好的悬架控制和减震效果。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悬架结构类型选择、悬架刚度设计、减震器设计以
及悬架布局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747f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f.png)
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汽车底盘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身和悬挂系统的重量,同时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汽车底盘悬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悬架结构的类型、材料的选择、减震器的设计、悬挂系统的调校等。
下面我们将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悬架结构的类型目前,常见的车辆悬架结构主要包括麦弗逊式悬架、双叉臂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以及空气悬架等。
在选择合适的悬架结构时,需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定位要求、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麦弗逊式悬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型、经济型车辆;双叉臂式悬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适用于中高档客车和SUV车型;多连杆式悬架结构可实现更好的悬架调校和动力传递,适用于高性能跑车和豪华车型;空气悬架结构可根据需要调整车身高度,提高车辆通过性和行驶稳定性,适用于越野车和豪华车型。
二、材料的选择在设计汽车底盘悬架时,选择适当的材料能够提高悬架的刚度和强度,同时降低悬架的重量和成本。
常用的悬架材料包括铝合金、钢材和碳纤维等。
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重量轻,适合用于悬架的部分结构;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适合用于悬架的主要结构;碳纤维具有超强的强度和轻质特性,但成本较高,适合用于高端车型的悬架结构。
三、减震器的设计减震器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对于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减震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减震器的阻尼调校、弹簧的选用和减震器的结构等因素。
良好的阻尼调校能够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同时保证行驶舒适性;适当的弹簧选用可以平衡车身的姿态和悬架的支撑性;减震器的结构设计要牢固可靠,保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和高性能。
四、悬挂系统的调校悬挂系统的调校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和路感反馈。
在悬挂系统的调校中,需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稳定性和操控性的要求。
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几何参数、弹簧硬度和减震器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悬架调校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倾中心高度
3
© Ricardo plc 2005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3:抗点头和车轮退让功能的设定
调整参数: 下控制臂倾斜角度 要协调好抗点头和车轮退让功能
α
4
步骤 4:前束调节杆的位置确定
考虑因素: – 跳动时前束变化 – 前后运动时前束变化 – 转向梯形 – 转向传动比
5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5:悬架垂直刚度的设定
主要调校参数: – 弹簧刚度和杠杆比 – 反弹限位块间隙及刚度特性 – 上跳限位块间隙及刚度特性
开发中要反复调校
6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6a:轮心处侧向力作用下柔顺性
各点受力大小的影响 反向加载看悬架部件的影响 侧向力作用下toe-out
Y X
9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8:回正力矩作用下的柔顺性:
各点受力大小的影响
反向加载时前束杆的影响 同向加载时转向系统的影响
10
© Ricardo plc 2005
7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6a:轮胎接地点处侧向力作用下柔顺性
反向加载看悬架部件的影响 对车轮外倾的影响 侧向力作用下toe-out
8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7:侧向力作用下的柔顺性
纵向力作用下各点受力大小的影响 下控制臂、副车架、车身安装处的刚度及各点连接关节件的刚度 很容易调整轮心处的性能 前束变化
悬架设计主要参数及要点:
基于麦弗逊悬架系统 基于实际实用的悬架参数测量设备 多次反复调整以达到折衷方案
A A
B
B
悬架设计
0
© Ricardo plc 2005
主要悬架参数相关性步骤
1. 运动学方面: 主销静态参数 2. 运动学方面: 侧倾中心高度和外倾补偿 3. 运动学方面: 抗点头和车轮退让功能的设定 4. 运动学方面: 前束调节杆的位置确定 5. 运动学方面: 悬架垂直刚度的设定 6. 柔顺性方面: 侧向力作用 7. 柔顺性方面:纵向力作用 8. 柔顺性方面:回正力矩作用
运动学方面: 与衬套柔顺性没有关系,悬架只在机构运动。 柔顺性方面:与衬套柔顺性有关系。
1Hale Waihona Puke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1:主销静态参数
主销通过两个硬点进行定义: – 滑柱上安装点 – 下控制臂外球销点
2
© Ricardo plc 2005
步骤 2:侧倾中心高度和外倾补偿,也同时验证单侧轮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