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预混燃烧.

合集下载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1.混合介质:全预混空气燃烧的关键是气体混合介质,通常使用的是空气和燃料气的混合物。

燃料气可以是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甲烷等,其选择根据不同燃烧设备和使用环境而定。

2.空气质量:全预混空气燃烧要求空气质量良好,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一般要求氧气含量在20%-21%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燃烧效果和燃烧产物生成。

3.混合速度:混合速度是影响混合气体的均匀程度的重要因素,通常是通过调节燃料和空气的流量来实现。

混合速度越快,混合气体的均匀性越好,有利于燃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进行。

4.混合比例:混合比例是指燃料气与空气的配比,通常表示为燃料气的体积或质量与空气的体积或质量之比。

混合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的燃料类型和燃烧设备来确定,一般在理论(化学)配比附近进行调整,以保证充分的燃烧。

5.点火条件:全预混空气燃烧需要通过点火来引发燃烧过程。

点火条件包括点火位置、点火能量和点火方式等。

点火位置通常选择混合气体的最外围,以保证燃烧的快速蔓延。

点火能量要足够大,以快速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方式可以是火花点火、火焰点火或其他方式。

6.燃烧温度:全预混空气燃烧的燃烧温度是影响燃烧效率和燃烧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

燃烧温度需要根据具体的燃料和燃烧设备来控制,一般要求在合适的范围内,既能够保证高效燃烧,又能够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7.燃烧室设计:为了实现全预混空气燃烧,燃烧室的设计是关键。

燃烧室的形状、大小、通风等布局要考虑空气和燃料气的充分混合,以及燃烧过程的稳定进行。

总之,全预混空气燃烧的技术条件包括混合介质、空气质量、混合速度、混合比例、点火条件、燃烧温度和燃烧室设计等。

通过合理调整这些条件,可以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过程,满足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全预混空气燃烧是一种常用的燃烧方法,它将燃料与空气完全混合后再进行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NOx和CO排放低等优点。

下面将从燃料预混比例、混合均匀度、混合方式和点火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全预混空气燃烧的技术条件。

1.燃料预混比例:全预混空气燃烧的关键是要将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可燃的气体。

燃料的预混比例通常以理论空气与燃料的摩尔比来表示,如过剩空气系数。

一般来说,过剩空气系数在1.2-1.4之间可以保证燃烧效率较高,同时降低NOx和CO的排放。

2.混合均匀度:混合均匀度是指燃料和空气混合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生成。

为了保证混合均匀度,可以采用多个喷嘴进行喷燃,增加混合时间和混合区域。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混室等装置,通过增加通道长度、设置导流板等手段来增强混合效果。

3.混合方式:全预混空气燃烧的混合方式有横向混合和纵向混合两种。

横向混合是指燃料和空气在横向方向上进行混合,如多喷嘴同时喷燃。

纵向混合是指燃料和空气从上至下进行混合,如预混室等装置。

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设备结构决定。

4.点火方式:全预混空气燃烧的点火方式通常采用强电火花点火或高能点火等技术。

这些点火方式具有点火能量大、点火可靠性高、点火延迟时间短等优点。

点火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到燃料的燃点和点火延迟时间等因素,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几个技术条件外,还需要考虑燃料和空气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温度和压力对燃料的气化和混合有重要影响,通常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湿度对于混合物的形成和燃烧也有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导致燃烧性能下降。

总之,全预混空气燃烧技术的条件是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过合理的预混比例、混合均匀度、混合方式和点火方式等来实现。

合适的燃料预混比例、良好的混合均匀度和适当的点火方式可以保证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以及降低排放物的生成。

预混燃烧灶具燃烧技术升级方向

预混燃烧灶具燃烧技术升级方向
产制造企业也在挖 空心 思 ,加大对燃 气燃烧器的研制 ,不断的改进和提升燃烧性
能。 鼓风燃烧技术便是在此背 景下诞生 的, 笔者就重点对 鼓风燃烧进行分析 , 从整 个鼓风 燃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分析出灶具燃烧技术升级 的大势所趋 。
灶具燃烧技术 升级方 向
■ 孟德奇
要 有 多孔 陶 瓷 板 ,双 层 金 属 纤 维 ,催 化棉 等 。他 们 原 理 一 般 器 头部 可 燃混 气 从 头部 火 孔 流 出被 点 燃 生 成 本 生 火 焰 。 都 为 通 过 加 大腔 体 小 负荷 来 等 同 实现 全 预 混 并 通 过 上 述 结构 装置 来 实现 稳 定 燃 烧 。
在欧洲等 发达 国家 .近年来运 用全预混燃烧技开发的燃 气 为 此 需 要 足 够 的 二次 空气 进 口 面积 。
气热水 /采暖两 用炉 , 在短短数年 时间内已迅速达到 4 % 的 O
完全预混式燃烧 :预先 混入燃烧所需要的全部空气再进
销售份额 国内的燃气具行业 全预 混燃烧技还处于初级基础 行燃烧的一种燃烧 方式 。此种燃烧方法的特点是火焰短 ,附 研发阶段 , 已有个别企业研发 出可 实际运用 的产品 , 华帝、 着 于 燃 烧 表 面 ,看 不 到火 焰 ,故 称 无 焰 式 燃 烧 方 法 ,或 称 其 如 万和 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 具有高效节能 、 低 为完全预 混式 燃烧 方法 。这种燃烧方法的稳定性较差 .稳 定 N O 排放 的全预混燃烧技的运用将是 国内燃气具行业新 的经济 燃烧的范 围较 小 必须采 用防止离焰与回火的稳焰措施。目
增长点。 矿
墨■ 2 1 .8● 理代囊皤 0 00
红 主 ( 责编 朱禹 前 家用燃气灶 当中, 外线 燃烧在全预混方式 中比较常见 韬)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在现代暖通空调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燃烧室作为燃烧能源的核心部分,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设计要点涉及到燃烧室的形状、材质、进气和排气系统等方面,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节能性能。

本文将重点探讨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设计要点、优势和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部分:介绍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设计的要点,以及该结构的优势和特点,探讨燃烧室结构的发展趋势。

3. 结论部分:总结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燃烧室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结束语总结。

通过这些部分内容的分析和讨论,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设计原则、优势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1.3 目的: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是现代壁挂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壁挂炉的燃烧效率、环保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要点,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以及展望未来燃烧室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壁挂炉设计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2.正文2.1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设计要点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燃烧室结构设计要点:1. 燃烧室容积大小要适中:燃烧室容积大小的设计要兼顾燃烧效率和节能性能,既要保证燃烧稳定性,又要减少热量损失。

2. 燃烧室内形状合理:燃烧室内的形状设计应该能够有效地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加热水管道中,同时要考虑到燃烧室内的气流分布,以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预混燃烧器是指在燃烧前,燃料和空气经过预混合后再一起进入
燃烧室进行燃烧。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混合方式:预混燃烧器的混合方式通常有强制混合和自
然混合两种。

强制混合是通过多种方式(如喷雾嘴、旋流器等)将燃
料和空气强制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自然混合则是利用燃烧室内的湍
流和涡流作用,使燃料和空气自然混合。

2. 确定燃烧室结构:预混燃烧器的燃烧室结构通常由进气口、
混合室、燃烧室和排气口等部分组成。

其中混合室是燃料和空气混合
的关键部分,其结构应尽可能地使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以提高燃烧
效率。

3. 确定燃烧条件:预混燃烧器的燃烧条件包括燃料和空气的混
合比、燃料喷射速率和燃烧室的温度等。

这些条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
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4. 优化燃烧过程:预混燃烧器的燃烧过程涉及燃料喷射、燃烧
和排放等方面。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
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包括燃料选择、喷射方式、氧化剂选择等方面。

总之,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混合方式、优化的燃
烧条件和精细的燃烧过程,实现高效、稳定的燃烧过程,以满足不同
应用领域的需求。

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氧气去极化两项技术[1]

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氧气去极化两项技术[1]

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一、技术名称: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二、适用范围:任何需要火焰加热工艺的产业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预混燃烧技术相较于传统扩散式或大气式等后混燃烧方式而言,不但燃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燃烧更完全、废弃物更少。

乔大全预混式燃气燃烧技术应用在有色金属熔化工艺,节能17.6%,效率提升27.2%;应用在陶瓷烧制工艺,节能26.82%;应用在化工固碱提炼工艺,节能11.38%,效率提升14.26%,产量增加17.44%。

四、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燃烧效率取决于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混合状态,目前市面燃烧装置普遍利用各种调节阀或装置控制燃料与空气达成一定比例的供量,然后在燃烧室进行混合及燃烧,这种方式受到空间(扩散混合需要足够空间)及时间(燃烧速度与扩散速度匹配)的限制。

而预混式技术则是将燃料与空气在进入燃烧室的喷嘴前已完全混合,经过预混腔将气体分子充分搅散混合,使得混合更完整,同时得以让燃烧速度不再受限于气体扩散速度等物理条件,燃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因此更节能、更环保。

2.关键技术自动化预混控制技术,保证混合比例精确,同时保证工作安全,不会产生回火现象。

3.工艺流程以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作为火力调节,同时考虑实际使用状况有压力波动,因此在气路配有压力传感器,综合流量、压力讯号后自动匹配调整变频风机送风量,首先保证进气量比例精确。

燃气及空气进入预混腔体进行预混,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混合效果,同时将燃气及空气的压力、流速经过预混腔达成一致,不会有出口速度不等的情况发生。

经分流火孔喷出后燃烧,由于已完成精确比例混合,燃烧完全,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

五、主要技术指标:可使用各种可燃气体作为燃料,除一般常见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人工煤气、发生炉燃气、二甲醚、氢气等,低热值气体如高炉燃气亦可利用。

六、技术应用情况:2005年1月经江苏省节能技术中心检测,高效节能效果明显2005年4月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全预混燃烧

全预混燃烧
第四章 全预混燃烧技术
一、燃气全预混燃烧的特点 1.燃气全预混燃烧是指燃气在燃烧器前与足够的空气进行充 分混合,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供给空气的燃烧方式。 全预混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室容积热强度很高,一 般可达28~56x103kW/m2或更高,且能在很小的过剩空 气系数下达到完全燃烧(通常α=1.05~1.1),几乎不存 在化学不完全燃烧现象。因此,燃烧温度很高,但火焰稳定 性较差,易发生回火。为防止回火,应尽可能使气流速度场 均匀,保证在最低负荷下燃烧器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均大于火 焰传播速度。同时,气流分布均匀也保证了燃烧器表面火焰 的均匀,避免在燃烧器表面上火焰过长,接触到换热器表面 导致不完全燃烧。 2.全预混燃烧方式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1)全预混燃烧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首先,全预混燃烧不产生燃料型氮氧化物;其次,全预混燃 烧不产生快速型氮氧化物;最后,全预混燃烧降低了温度型
Company Logo
1-燃气进口;2-安全电磁阀;3-调节阀;4、6、9-联通孔;5-伺服 电磁阀;7-指挥阀;8-指挥阀膜片;10-调节阀膜片;11-比例调节 阀;12-鼓风压力信号管;13-燃气喷嘴;14-空气进口;15-文丘 里混合器;16-混合气(燃气+空气)出口;17-零点调节螺丝;18比例调节螺丝
Company Logo
另外,由于是用于全预混燃烧系统,因此从防爆的角度考虑,风 机采用抗静电叶轮。这种风机比普通型壁挂炉中使用的风机具有 更高的扬程,因为在冷凝式壁挂锅炉中使用鼓风式全预混燃烧系 统要克服比普通型壁挂炉更高的阻力;其次,燃气比例调节阀在 工作时需要较高的空气压力驱动。 四、文丘里型混合器 在全预混燃烧系统中,一般采用文丘里混合装置来保证燃气与空 气的充分混合。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可以在风机出口进行(后预 混),也可在风机入口进行(前预混)。 1.后预混型文丘里混合器

全预混燃烧原理

全预混燃烧原理

全预混燃烧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全预混燃烧原理。

你看啊,这全预混燃烧就像是一场精妙绝伦的舞蹈表演!燃料和空气,就好比是那配合默契的舞者,它们要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完美的比例融合在一起,才能跳出那令人惊艳的舞步。

想象一下,燃料就像是一个急性子的家伙,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燃烧起来,释放自己的能量。

而空气呢,就像是个慢性子,慢悠悠地晃荡着。

但在全预混燃烧里,它们可不能各自为政啊!得相互迁就,相互融合。

燃料得耐着性子等等空气,空气也得加快脚步跟上燃料,这样它们才能携手共舞,产生那神奇的化学反应。

全预混燃烧的好处可多了去啦!它能让燃烧更充分,就像我们吃饭要吃得饱饱的才有劲儿一样,这样能源利用效率不就高了嘛!而且啊,它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多好呀,对我们的环境那可是大大的保护呢!咱再打个比方,全预混燃烧就像是一个厨艺高超的大师傅在做菜。

燃料是食材,空气就是调料,只有把食材和调料精确地搭配好,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

如果搭配得不好,那这道菜可就砸了呀!燃烧也是一样,如果燃料和空气的比例不对,那燃烧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在实际应用中,要实现全预混燃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这就需要我们像个细心的管家一样,精心地调控一切。

要保证燃料和空气能够均匀地混合,不能这儿多一点儿,那儿少一点儿。

这就好比是做蛋糕,面粉和鸡蛋得搅拌得特别均匀,不然做出来的蛋糕可就不松软啦!而且啊,不同的燃料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全预混燃烧的要求也不一样呢!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这可就考验我们的技术和经验啦!总之呢,全预混燃烧原理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我们打开高效、清洁燃烧的大门。

我们可得好好研究它,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呀!这全预混燃烧,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全预混冷凝低氮燃气锅炉 低氮原理

全预混冷凝低氮燃气锅炉 低氮原理

全预混冷凝低氮燃气锅炉实现低氮排放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预混燃烧技术:
- 在全预混燃烧模式下,燃气与空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就预先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合,形成理想的燃烧气体混合物。

这种精确匹配的空燃比(燃气与空气的比例)有助于实现近乎完全的燃烧,减少了未燃烧燃气的排放。

2. 低温燃烧:
- 冷凝技术使得燃烧温度相对较低,高温会促使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NOx),低温燃烧可以有效抑制这一过程,从而降低NOx的生成。

3. 金属纤维燃烧器:
- 高效的金属纤维燃烧器能够提供更均匀的火焰分布,使得燃烧更为充分,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防止局部高温区产生大量NOx。

4. 分层燃烧和二次风量调节:
- 通过精细调控燃烧器的燃气和空气供给,实现分
层燃烧,降低燃烧中心温度,同时合理引入二次风,以进一步稀释燃烧区的氧气浓度,减少NOx的生成。

5. 热效率提高与余热回收:
- 冷凝式锅炉能够回收烟气中的潜热,从而提高整体热效率,而燃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同等热负荷下消耗的燃气减少,间接降低了由于燃烧过程产生的NOx 总量。

综合上述技术,全预混冷凝低氮燃气锅炉在保障高效供热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符合当今对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利用的要求。

3.完全预混式燃烧器

3.完全预混式燃烧器

可得
A1 X 2 2 X A1 0
X
1 1 A1 A1
• 作为高压引射式燃烧器计算的判别式,它与低压引射式燃烧器判别式
的不同在于 A1 值随燃气压力 H 而变化。
如果 A 1 ,则 X 1 ,即 F1 Fop ,表明燃烧器计算工况与最佳工况一致。 如果 A 1 ,则 X 无实数解,表明燃烧器不能保证所要求的引射能力。 如果 A 1 ,则表明燃烧器有多余的燃气压力。为了缩小燃烧器尺寸,可 以非最佳工况作为计算工况或采烧器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 完全预混式燃烧器火焰短、燃烧热强度大,因而可缩小燃烧室体积。
• 燃烧温度高,容易满足高温工艺要求。
• 过剩空气少(α=1.05~1.10),用于工业炉直接加热工件,不会引 起工件过分氧化。 • 设有火道,容易燃烧低热值燃气。 • 完全预混式燃烧器燃烧完全,化学不完全燃烧较少,节约能源。 • 可以采用引射器引射空气,不需鼓风,节省动力。
h 2 2 2K (1 u)(1 us) " H H F F ( F F ) 2
H —
考虑燃气可压缩性而引入的校正系数;
K2 1 B K
"
B
u s (1 u)(1 us)
2
K2
2 en 1
2
en 2
• 高压引射器的最佳无因次面积
K ①当 K 2 、 和 K 2 随燃烧器工况改变时;
②当燃烧室与空气吸入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时; ③当燃气在高(中)压下工作时;
④当燃气和空气预热温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相对密度发生变化时;
⑤当燃气成分发生变化时。 • 尽管如此,在一定的负荷变化范围内,工程上仍可近似认为高压引射 式燃烧器具有自动调节特性。

什么是全预混冷凝燃气锅炉?

什么是全预混冷凝燃气锅炉?

什么是全预混冷凝燃⽓锅炉?所谓全预混冷凝燃⽓锅炉,就是将⽬前最节能的两个技术——全预混燃烧技术和冷凝技术,融合于⼀体的新型锅炉。

全预混燃烧技术,是将空⽓与天然⽓预先混合后输送到⾦属纤维燃烧头内部,利⽤炉内先导引燃,在⾦属纤维表⾯形成⽆数细⼩低温⽕焰,从⽽达到稳定超低排放的燃烧技术。

全预混表⾯燃烧技术可以⼴泛的应⽤在热辐射、烘⼲、⼯业窑炉等场景,更适合配套铸铝材质的冷凝锅炉,通过其顶置燃烧室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出超低排放、运⾏稳定的技术特点。

冷凝就是把天然⽓燃烧产⽣的⽔蒸⽓冷却成⽔,这个过程中会放出部分热量,然后把这部分热量利⽤吸收,这样可使排烟温度⼤⼤降低(50度⾄95度,普通锅炉排烟温度在170度⾄240度),使烟⽓中的⽔蒸⽓饱和析出,在冷凝过程中带⾛部分有害⽓体,真正达到⾼效,节能,环保的⽬的。

冷凝技术是锅炉领域⽬前最顶尖的技术,多采⽤硅铝合⾦的材质,该材料特点:耐⾼温,耐腐蚀,流动性强,便于铸造,体积轻便,优越的导热性,⽆最⼩⽔温及流量要求,可以使冷凝锅炉达到最佳运⾏状态。

全预混冷凝燃⽓锅炉的优势更⾼效最⼤负荷80~60,热效率在97.4%~98.5%最⼤负荷50~30,热效率在103%~106.80%负荷50~30,热效率可达108%⽬前国家标准⼀级能效标准是94%更节能根据热要求,伺服调整输⼊功率,强⼤的控制系统使每台锅炉处在最节能的范围内运⾏;⽆论是酒店,医院,商场,⼯⼚,市政热⼒改造以及区域集中供暖等场所,通过使⽤冷凝技术可以从本质上实现节能,排烟温度接近回⽔温度,如使⽤PVC烟囱,较常规锅炉节能最⾼可达20%,最多可实现节能40%;全预混冷凝燃⽓炉还可根据热量需求的多少,实现怠速10%-100%变频调节,精确进⾏⾃适应变频输出热量,为您节省更多燃⽓。

更环保使⽤热管式预热器,把烟⽓降到⽔蒸⽓露点温度以下,有效降低了排烟温度,烟⽓中⼤部分的SO,CO等酸性物质都能够很好的凝结下来,有效的控制了烟⽓中的有害⽓体的排放:⼀氧化碳CO<60mg/m3,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可以控制在18mg/m3~30mg/m3,并随冷凝⽔流⼊中和池。

全预混锅炉原理

全预混锅炉原理

全预混锅炉原理
1.预混燃烧:
在全预混锅炉中,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与空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就被预先精确地按照化学当量比混合。

这意味着在燃烧前,天然气与所需量的空气就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预混气,确保了空气与燃料的比率正好满足燃烧反应的最佳需求。

2.精确配比:
为了实现预混,全预混锅炉通常配备有先进的空气燃气比例调节装置,如文丘里管、精密燃气电磁阀和变频风机等,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实际负荷需求精确调整进入燃烧室的燃气和空气比例,确保燃烧效率最高,同时减少NOx等有害物质的生成。

3.燃烧过程:
预混气通过燃烧头进入燃烧室后,在点火装置的作用下点燃,由于空气与燃气预先混合均匀,燃烧反应非常充分且迅速,减少了燃烧不完全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燃烧温度,有助于减少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

4.热效率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燃烧,全预混锅炉可以大大提高热效率,因为它能更充分地利用燃气的化学能,并通过冷凝技术回收烟气中大量的潜热(即水蒸气冷凝释放的热量),进一步提升热效率至超过100%,通常称为冷凝式全预混锅炉。

5.污染物减排:
由于燃烧温度较低且空气与燃气比例控制得当,全预混燃烧技术有助于大幅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现代环保法规的要求。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一、引言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低氮燃烧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燃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和锅炉中。

本文将对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工作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和展望等方面。

二、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工作原理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核心在于将燃料与空气进行充分预混,使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达到最佳的空气燃料混合比,从而实现低氮排放。

在预混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气体。

这种均匀的混合气体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达到低氮排放的目标。

三、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优势1.低氮排放: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通过精确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低氮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高效节能: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能够实现燃料的高效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

3.减少烟尘排放:由于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能够实现燃料充分燃烧,因此烟尘排放量大幅减少,改善了环境质量。

4.易于控制: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应用场景1.工业炉窑: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适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如熔炼炉、加热炉、热处理炉等,能够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的低氮排放。

2.锅炉: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在锅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电站锅炉、工业锅炉、余热锅炉等,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3.其他领域: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还可应用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领域,以及石油化工、冶金、陶瓷等行业的加热炉和工业炉中。

五、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智能化控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全预混低氮燃烧工艺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燃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优化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

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锅炉。

它通过将燃料和空气在预混室中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然后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燃烧气体的热量转化为水蒸汽,从而提供给相关设备或工艺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可以分为预混阶段、燃烧阶段和冷凝阶段三个阶段。

首先是预混阶段。

燃料和空气通过各自的供应系统输送至预混室,在预混室中进行充分混合。

通常,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在进入预混室前需要经过压力调整、过滤等处理。

空气则是经过风机供给,通过风量控制阀调节空气的流量。

预混室内的燃料和空气在合适的比例下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接下来是燃烧阶段。

混合好的燃气从预混室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内配有点火器,用于点燃可燃气体。

点火器可以是电极式点火器、火花塞点火器、红外辐射点火器等。

一旦燃气点燃,将会产生高温燃烧气体,主要成分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等。

在燃烧室内配有辐射面(燃烧室内壁)和对流面(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用于传递热量到工作介质。

最后是冷凝阶段。

燃烧室内经过燃烧后的高温燃烧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同时供给工作介质,通常为水。

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器,通过冷凝室内燃烧气体的余热,将其辐射和对流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工作介质发生相变,从而形成饱和蒸汽。

燃烧室内的燃烧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却下来,热量传给工作介质,从而使燃烧气体冷凝成液体排出。

在这个过程中,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提高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它的特点是燃料和空气的预混,使得燃烧更加均匀稳定;通过冷凝技术降低排气温度,提高热效率;冷凝水回路中,由于水蒸汽的凝结和蒸发作用,使得工作介质发生相变,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使得热量更大程度地转移到工作介质中。

总的来说,全预混冷凝式燃气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燃料和空气预先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形成饱和蒸汽,实现热能的转化和利用。

全预混燃烧

全预混燃烧
Company Logo
当需要提高燃烧负荷时,首先提高风机转速,使风量增加,此 时文丘里混合器入口静压Pa1增加,经空气取压管12,使得 膜片8上侧压力增加,指挥阀的阀口7被关小。其结果使得原经 过指挥阀阀口7、联通孔6的燃气泄流阻力增加,进而使得经联 通孔9导入调节阀膜片10下侧的压力增加,调节阀3被开大, 燃气流量增加,此时建立的压力平衡关系为:
四、文丘里型混合器 在全预混燃烧系统中,一般采用文丘里混合装置来保证燃气与空
气的充分混合。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可以在风机出口进行(后预 混),也可在风机入口进行(前预混)。 1.后预混型文丘里混合器
Company Logo
上图为混合气的结构,空气流过文丘里混合气,将在文丘里管喉 部产生负压,燃气从文丘里管喉部进入后与空气混合。在文丘里 管入口处设有取压环室,取出的静压用于控制燃气调节阀,实现 燃气流量与空气流量的同步调节,并保持恒定比例,后预混式混 合器的负荷调节范围一般为1:5。下图给出了两种不同型号混 合气的特性曲线。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当提高风机进口压力时, 在保持混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负荷。文丘里混合气安装在风 机出口。
24kW 1175.8mm2
20.4W
/ mm2
再如,另一个金属纤维表面的全预混燃烧器,输入功率为 33.5kW,金属纤维表面积为37680mm2,则计算得到燃烧器 表面热强度为0.89W/mm2。
Company Logo
三、燃气/空气比例调节系统 1.对于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特别是在符合变
Company Logo
在分析大气式燃烧热水器的热交换过程时,必须注意到燃烧 产生的是不发光火焰。因此,火焰辐射式依靠三原子气体 (没有固体粒子辐射)。而气体燃料所产生的三原子气体所 占份额很小。更为重要的是,热水器燃烧室尺寸都很小,其 辐射层厚度很小,气体辐射能力很弱,辐射热交换吸热在总 吸热中只占较小的部分。

燃气燃烧方法—完全预混式燃烧

燃气燃烧方法—完全预混式燃烧

燃气燃烧方法—全预混合燃烧在燃烧之前,将燃气与空气按α′≥1预先混合,然后通过燃烧器喷嘴喷出进行燃烧,这种燃烧方法就称为全预混合燃烧或无焰式燃烧。

这时,燃烧过程的快慢,完全取决于化学反应的速度。

实际上,因为燃气与空气不再需要混合,一旦可燃混合物到达燃烧区域,即可立即燃烧。

全预混合燃烧的主要特点是:(1)因为空气和燃气是预先混合,因此,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更小,一般为1.02~1.05;(2)燃烧速度快。

容积热强度Q<font size="2">v比火焰燃烧时大l00~1000倍之多;(3)燃烧高温区比较集中。

而且由于所用的过剩空气量少,因此,燃烧温度也高于火焰燃烧温度;(4)由于燃烧速度快,燃气中碳氢化合物来不及分解,火焰中的游离碳粒比较少,因此,火焰的黑度小于火焰燃烧的黑度,火焰辐射能力较弱;(5)因为燃气与空气要预先混合,所以它们的预热温度不能太高。

原则上不应高于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点火温度,实际上一般都控制在350~500℃以下;(6)为了防止脱火和发生回火爆炸,烧嘴的燃烧能力不能太大。

完全预混合燃烧的条件是一定比例的气体和空气在燃烧前均匀混合,还需设置专门的火道或网格等以保持燃烧区稳定的高温。

完全顶混式燃烧的燃烧速度很快,但火焰稳定性较差。

工业上的全预混合燃烧器,常常用一个紧接的火道来稳焰。

图3—5—12所示为火道中火焰的稳定。

来自燃烧器1的燃气—空气混合物进入火道3,在火道中形成火焰2。

由于引射作用,在火焰的根部吸入炽热的烟气,形成烟气回流区,是一个稳定的点火源。

如果火道有足够的长度,则火焰将充满火道的断面,燃烧就稳定。

但火道较短时,火焰仅占火道的一部分,可能吸入周围的冷空气以中断燃烧。

另外,如果火道的壁面未达到炽热状态,也将增加烟气向周围介质的热损失,使烟气温度降低而失去点燃混合物的能力,因此必须对燃烧室采取良好的保温措施。

全预混合燃烧过程的热强度与火道有很大的关系。

燃气具的全预混燃烧、换热技术浅析

燃气具的全预混燃烧、换热技术浅析

燃气具的全预混燃烧、换热技术浅析摘要:用更有效、更清洁的先进技术取代旧系统可以节省至少25%的能源效率,这是一项巨大的潜能。

舒适性,就像噪音一样,也是消费者测试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可靠的高(负荷)调节比已经能实现。

数字化与年轻人相结合,将使我们传统的采暖和生活热水领域发生变化。

冷凝器具,是指能够通过冷凝技术,将烟气中的水蒸汽冷凝,该技术可节省更多的能源。

关键词:高调节比舒适性冷凝能源全预混燃烧不锈钢换热器调节比1.背景在热水器、采暖炉等常见燃气具产品中,燃烧、换热技术是该类产品的核心指标。

全预混燃烧技术搭载冷凝换热技术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燃烧和换热效率。

笔者将从燃烧、换热角度,对其核心特性做简单浅析。

2.全预混燃烧器Pre-mixed 燃烧即为全预混式燃烧,空气会通过文丘里混合器,与燃气阀输出的燃气进行汇合,形成空气、燃气混合气体。

在后续的燃烧过程中,无二次空气的参与。

全预混还可根据预混组合结构的不同,分为前、后预混。

前预混指文丘里混合器和燃气阀组件设置在防爆风机前端,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风机入口处完成汇合;后预混则指的是文丘里混合器和燃气阀组件设置在防爆风机后端,空气、燃气混合气体在风机出口处完成汇合。

全预混燃烧的主要特点有1.能实现燃烧完全,实际过剩空气相对较小(通常理论。

2.燃烧的强度相对较高,理论可达。

3.燃气燃烧火焰传播相对较快。

目前,全预混燃烧器均为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按形状可分为:平板式、半球状、圆柱形。

按燃烧头表面材料可分为:不锈钢型、陶瓷型、金属纤维编织物型。

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不同款的燃烧器在各个性能上,如燃烧性能、防止回火、避免共鸣音、TDR及成本上表现均不同,具体优劣如下表。

在实际选型中,须结合整机结构来综合考虑。

表1.全预混燃烧器不同性能表现全预混燃烧的火焰传播相对较快,当无金属纤维编织物时,其火焰稳定性相对较差。

通过设计一个相邻的专门火道结构来稳焰。

例如:某款燃烧头设计材质为不锈钢,头部结构由SUSU 316材质冲压而成,增加了稳焰效果的火道设计,其火孔结构包含条状主火孔和圆形稳焰孔,混合气体均可通过主火孔和稳焰孔后进行燃烧,因稳焰孔阻力相对较大,混合气体流速会低于主火孔,故不容易脱火。

全预混冷凝炉 效率

全预混冷凝炉 效率

全预混冷凝炉效率
全预混冷凝炉的热效率较高,一般在106%~107%左右,最高可以达到108%。

相比之下,常规壁挂炉的热效率最高只在91%左右。

全预混冷凝炉采用全预混燃烧技术,将燃气与空气按照最佳比例预先混合,然后送入燃烧器进行燃烧,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损失,同时还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全预混冷凝炉还采用了冷凝技术,可以将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燃烧的热效率。

这种技术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因此,相比于普通壁挂炉,全预混冷凝炉在热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2)机械式燃气/空气比例控制技术。目前在冷凝式燃气壁挂炉 中广泛使用的是第二种技术,即利用风压变化自动调节燃气流量 的机械式燃气/空气等比例控制技术,原理图如下:
Company Logo
考虑到燃烧的稳定性,燃烧器火孔热强度应适当。以某一个 24kW天然气全预混燃烧器为例,使用不锈钢圆筒形燃烧头,其 火孔总面积为1175.8mm2,则其火孔热强度为:
24 kW 2 20 . 4 W / mm 1175 .8mm 2
再如,另一个金属纤维表面的全预混燃烧器,输入功率为 33.5kW,金属纤维表面积为37680mm2,则计算得到燃烧器 表面热强度为0.89W/mm2。
Company Logo
对流换热的概念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 现象。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的热量传输。对流换热是在 流体流动进程中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它是依靠流体质点的移 动进行热量传递的,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当流体作层 流流动时,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以热传 导(亦有较弱的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对流换热与热丢刘不 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对流换热的特点:(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 递过程。(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 必须有温差。 辐射换热的概念 两个温度不同且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通过电磁波进行的换热过 程,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冷凝式燃气壁挂炉采用全预混燃烧器 目前,冷凝壁挂锅炉上使用的全预混燃烧器均为鼓风式全预混燃 烧器,主要有:平板形、半球形和圆柱形,如下图所示,其中圆 柱形应用居多。实践证明,圆筒形和半球形表面与平面相比,比 较容易形成均匀的气流分布。全预混燃烧器的组成主要包括:燃 烧头、鼓风机、混合气以及燃气电磁阀. 燃烧头的表面材料主要有两种:不锈钢和金属纤维编织物,其中 前者应用较多。对于不锈钢圆柱形头部,是在一个不锈钢圆筒的 筒壁上,按照设计的要求形成许多小孔。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从 小孔中喷出后被点燃;对于金属纤维编织物表面的燃烧头,燃气 与空气的混合物透过金属纤维表面均匀渗出后被点燃。由于是全 预混燃烧,因此只在筒壁上形成非常薄的一层蓝色火焰。同时, 圆筒壁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形成一个高温辐射源。因此,这种 燃烧器与普通壁挂锅炉中使用的大气式燃烧器的另一点不同之处 在于,前者对于换热器既有对流换热又辐射换热;而后者主要为 对流换热,辐射换热所占比例很小。

Company Logo
三、燃气/空气比例调节系统 1.对于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特别是在符合变 化过程中始终保证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恒定,是保证稳定、高 效、低排放燃烧的先决条件。因此,有一个精确可靠的燃气/空 气比例调节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普通的大气式燃烧器,由于引射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动调 节能力,即当燃气喷嘴的流量发生变化时,被引射进入的一次空 气量也会随之相应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燃气/空气比 例的恒定。而在鼓风式全预混燃烧器中,由于燃气与空气的混合 方式不同,燃气流量与空气流量失去了在大气式燃烧器中所具有 的相互关联,因此需要使用调节装置来实现对燃气/空气比例的 控制。实现这一功能的技术通常有两种: 1)电子式燃气/空气比例的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流量传感 器检测空气流量信号,控制器根据该信号经相应的运算后控制燃 气比例调节发,以维持燃气与空气流量比例的恒定。这种控制方 法多用于大型的燃烧系统,特别是非线性系统。由于目前技术条 件限制,应用于如燃气壁挂炉这样的小型燃烧系统上,其控制精 度不够理想。
Company Logo
在分析大气式燃烧热水器的热交换过程时,必须注意到燃烧 产生的是不发光火焰。因此,火焰辐射式依靠三原子气体 (没有固体粒子辐射)。而气体燃料所产生的三原子气体所 占份额很小。更为重要的是,热水器燃烧室尺寸都很小,其 辐射层厚度很小,气体辐射能力很弱,辐射热交换吸热在总 吸热中只占较小的部分。 而全预混燃烧器在圆筒形燃烧器的壁面上形成一层非常薄的 蓝色火焰,圆筒壁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形成一个高温辐射 源,因此在全预混燃烧器的热交换过程中,辐射换热也占到 一定的比例。
Company Logo
氮氧化物的生成浓度。 2)全预混燃烧降低了CO浓度 由CO的生成机理可知,CO是由含碳燃料氧化而产生的一种 中间产物,燃料中最初所含有的碳都将先被氧化成CO,再进 一步被氧化成CO2。实验证明,在火焰温度下,如果有充分 的氧气和停留时间,CO的浓度就会在反应之后降至很低的程 度。由于全预混燃烧在燃烧前已经完成了燃气与过剩空气的 均匀混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每一个燃气分子周围都有 充分的氧气分子存在。因此全预混燃烧的CO排放浓度很低。
第四章 全预混燃烧技术
一、燃气全预混燃烧的特点 1.燃气全预混燃烧是指燃气在燃烧器前与足够的空气进行充 分混合,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供给空气的燃烧方式。 全预混燃烧的火焰传播速度快,燃烧室容积热强度很高,一 般可达28~56x103kW/m2或更高,且能在很小的过剩空 气系数下达到完全燃烧(通常α=1.05~1.1),几乎不存 在化学不完全燃烧现象。因此,燃烧温度很高,但火焰稳定 性较差,易发生回火。为防止回火,应尽可能使气流速度场 均匀,保证在最低负荷下燃烧器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均大于火 焰传播速度。同时,气流分布均匀也保证了燃烧器表面火焰 的均匀,避免在燃烧器表面上火焰过长,接触到换热器表面 导致不完全燃烧。 2.全预混燃烧方式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1)全预混燃烧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首先,全预混燃烧不产生燃料型氮氧化物;其次,全预混燃 烧不产生快速型氮氧化物;最后,全预混燃烧降低了温度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