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八章 第三节 怎样解物质成分分析实验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第八章第三节怎样解物质成分分析实验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实验题

1 . 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图,如图: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其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__。

(3)过筛与过滤类似,其目的是拦截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二、科学探究题

2 .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提示:

Ba2+与SO42-可形成BaSO4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_稀硫酸过量

①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__。

②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会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

(3)成成同学认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他提出可以对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铝的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提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化学式为Al(OH)3)。

(4)现取1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 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

0.1%)

3 .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

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全部是CO2;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⑴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_____气体。

⑵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采取⑶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为无明显现象,“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

_________”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

4 . 探究某氧化铜与炭的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取样品10g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氧气能与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

(1)关闭弹簧夹,高温加热装置B,观察黑色固体部分变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装置C增加1.1g 后质量不再增加,装置C中吸收了___mol的气体,由此可知装置B中___。

a.氧化铜过量 b.炭过量 c.恰好完全反应 d.无法判断

(2)装置D的作用是___。

(3)打开活塞和弹簧夹,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装置C的质量又增加,则观察到装置B中红色固体又变黑色,同时看到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装置C质量增加的原因___、___。

(4)实验过程中,通入装置B中氧气的量大于参与反应的量,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___。

5 .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考试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没有塞上瓶塞,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②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想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且BaCl2+Na2CO3═BaCO3↓+2NaCl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②或猜想③,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③成立,否则猜想②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 ,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②或猜想③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②或猜想③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实验操作)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________保存.

6 .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

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___(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