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同步练习(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白杨礼赞
一、字音字形
倔强.()毡.子()无边无垠.()秀颀.()虬.枝()
坦荡如砥.()婆娑.()恹恹
..()
【答案】倔强.(jiàng)毡.子(zhān)无边无垠.(yín)秀颀.(qí)虬.枝(qiú)坦荡如砥.(dĭ)婆娑.(suō)恹.恹.(yān)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二、词语释义
错综:
开垦:
主宰:
力争上游:
旁逸斜出:
姿态:
屈曲:
盘旋:
伟岸:
朴质:
坚强不屈:
宛然:
纵横决荡:
贱视:
秀颀:
鄙视:
坦荡如砥:
恹恹:
【答案】错综:纵横交叉。
开垦:把荒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合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力争上游:努力奋斗,争取先进。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姿态:姿势;样儿。
态度;气度。
屈曲:弯曲、曲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徘徊;逗留。
伟岸:魁梧;高大。
朴质:纯真朴实;不矫饰。
坚强不屈:坚毅刚强,不屈服。
宛然:仿佛。
荷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磨折:折磨。
贱视:轻视。
秀颀:美而高。
鄙视:轻视;看不起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课文中词语意思。
三、自主探究
1. 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1)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2)外部形态的不平凡。
(3)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解析】阅读全文,重点从第二、五、七、八段归纳。
2.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答案】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写到它的外部形象,再写到它的内在气质,连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
【解析】阅读全文,重点从第二、五、七、八段归纳。
3. 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是“极普通”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以极常见、极普通来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的,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具有不寻常的象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反衬及象征的掌握。
4.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答案】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解析】课文第八段可得到答案。
5.文章第7段在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之前,先假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本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有什么作用?
【答案】欲扬先抑。
其作用是揭示白杨树与众树不同突出白杨树的内在美,由赞树到赞人,过渡自然本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作用在于引导读者去思考,易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解析】欲扬先抑,是要发扬、要放开,先控制、压抑。
也指一种写作手法,同“先抑后扬”,先贬低后褒扬。
6.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答案】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而划自己与顽圆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解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7.本文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再次点题,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表达作者强的爱憎之情。
【解析】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1、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2、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四、课后提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suō)主宰.(zăi)倔.强挺立(juè)潜.滋暗长(qián)
B.开垦.(kěn)倦怠(dài)虬枝(qiú)无边无垠(yíng)
C.锤炼(chuí)秀颀.(qí)外壳.(qiào)恹恹
..欲睡(yān)
D.毯.子(tăn)泛.出(fàn)旁逸.斜出(yì)坦荡如砥.(dĭ)
【答案】D
【解析】A.倔(jué);B.垠(yín);C壳(ké)。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B.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
C.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殆,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
D.当你在积雪初溶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答案】A
【解析】B.练一炼;C.殆一怠;D.溶一融。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上的乘客有的热情地聊着天,有的看着电子书,有的恹恹欲睡
....。
B.我喜欢无边无垠
....的大草原。
C.小明平时数学成绩很差,这次考试竟然得了90分,真是妙手偶得
....啊。
D.台风“莫兰蒂”给广东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广大人民坚强不屈
....,勇敢面对,积极行动,保护家园。
【答案】C
【解析】“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望文生义,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
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答案】B
【解析】A.关联词使用不当,将“而且”改为“但是”;C.语序不当,将“使用”与“收集”调换位置;D.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黑洞”后添加“的照片”
五、阅读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题。
人间草绿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
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
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甚至被称作是“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
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
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
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
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棵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
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
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
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
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
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忍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
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
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1. 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的句子。
【答案】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句的掌握,在文章结尾可找到答案。
2. 本文赞美了草卑微而不自卑、弱小却从容坚定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概括花和树的特点。
【答案】对比(衬托)。
写花是为了强调草凭借自己的挺拔自信,也会有自己的光彩;写树是为了表现出草虽然卑微却坚定从容、宁静安然的精神。
【解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3. 文章第②段中写:“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结合全文思考,草能给人怎样的精神支撑?(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1)给人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2)给人踏实、清爽感;(3)向人传达自信;(4)给人虽然卑微却从容坚定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