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161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 p8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二)齐家治国的基础 (三)光耀门楣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1、礼仪常规的训练 礼:童子礼 2、卫生习惯 (二)初步的道德教育 1、孝悌 2、崇俭 3、诚信 4、为善
(三)文化知识教育 识字、学书、听解《四书》 学习名诗、名赋、格言
《千字文》周兴嗣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罔谈彼短 存以甘棠 上和下睦 谓语助者 宇宙洪荒 秋收冬藏 靡恃己长 去而益咏 夫唱妇随 焉哉乎也 日月盈昃 知过必改 信使可覆 乐殊贵贱 孤陋寡闻 辰宿列张 得能莫忘 器欲难量 礼别尊卑 愚蒙等诮
具体的他曾提出六大解放: 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想 。 2.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么去做、去干,他指 出自古以来不许孩子动手的错误。 3.解放儿童的眼睛。要让孩子自己去看,去观 察。要引导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否则世界上的 事物将在他面前白白流过。 4.解放儿童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问 。 5.解放孩子的空间。把孩子从牢笼式的学校解 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要解放 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儿童内 在的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三字经》王应麟
• • • • • • 人之初 苟不教 昔孟母 养不教 香九龄 融四岁 性本善 性乃迁 择邻处 父之过 能温席 能让梨 性相近 教之道 子不学 教不严 孝于亲 弟于长 习相远 贵以专 断机杼 师之惰 所当执 宜先知
《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四)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记载了西周王公贵族在家庭 中实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教育
• 保傅教育制度 三公:师、保、傅 • 乳保教育制度 三母:子师、慈母、保姆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开始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春秋战 国时期,开始走出宫廷。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教育的性质:社会公育
2、教育内容 生活在原始社会个人需要学习什么?
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捕猎、饲养;采集、种植;建 筑居所;缝制衣服;军事) 与生存相联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宗教信仰(敬神 仪式、禁忌)
二、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 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最应该服务的对象是广 大工人和农民,最应该办幼稚园的地方是工厂和 农村。工厂附近开办幼稚园是幼稚园的第一新大 陆。 陶行知开辟幼儿教育新大陆的思想,是他坚 持幼儿教育要为工人农民而服务的方向,他号召 应该开展一个幼稚园下厂、下乡的运动。要办好 中国的工厂和农村的幼稚园,他认为最关键的问 题是要打破对外国的盲目崇拜,要建立中国式的 幼稚园,使幼稚教育适合国情。
陶行知还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 一是改变我们的态度。 二是改变幼稚园的办法。 1、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 2、建设省钱的幼稚园 3、建设平民化的幼稚园 三是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三、论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㈠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摆进儿 童的队伍里,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加入 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这便可以认识小孩子 有创造力。 ㈡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 ,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 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庠: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校的雏形 养羊的地方 米仓 学校的雏形 养老的地方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点
教育无阶级性,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教育是为了生存(而非个人发展)及种族的保存 父母及公社的长者是主要的教育者 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劳动技能、道 德规范教育、宗教教育、美育、军事体育等) 教育的方法:实践活动中让儿童观察模仿,口耳 相传 儿童观:儿童是父母的隶属品
陶行知作为一名旧中国知识分子,他是 由教育救国走上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典范。 在政治上,他从晓庄师范时期的“摸黑路” 到终于成为“一个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 尔什维克了”;在教育上,他从在教育救国 思想指导下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 教育转变为为民族民主斗争而开展国难教育 、抗战教育、民主教育。他的热爱祖国,追 求真理,追求进步,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救国 事业、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精神永远值得 人们学习和怀念。
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学校,以晓庄学 校为中心,设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 晓庄小学,还有乡村医院等。1931年,陶 行知回到上海,发起“科学下嫁活动,办 “自然科学园”主持编辑《儿童科学丛书 》。1932年在上海办山海工学团。1936年 陶行知发起国难社教育,开展国难教育运 动。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在育才 学校实施生活教育理论。1945年后,他的 教育活动由战时教育转入民主教育运动。
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胎教发展
一、封建社会胎教学说的发展 二、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三、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 二、选左右 三、重儒术
第七章
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 理论与实践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陶行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力主改革旧教 育,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曾一度着力介绍美国教 育家杜威的学说。但他也反对盲目崇拜外国地洋 化教育。五四以后,在平民教育思潮影响下,, 他总结平民教育地经验,指出平民教育是:“要 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 书,做好人。”最初平民教育主要在城市进行, 后来,陶行知逐渐认识到中国受苦百姓,更多的 是在农村,认为平民教育应该下乡。他的乡村活 动对当时社会影响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