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思性学习形成的途径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作者:褚明玉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16期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不仅要求教师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实践合理性由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工具合理性等要素组成,从反思内容的角度对反思活动进行分析。

(一)下面先谈一下从时间的角度来认识反思性教学,用通俗的方式探讨反思的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包括讲授内容的难度、材料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学技术的运用等。

课前反思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并带来教学效能感的增加。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

包括内容呈现的顺序、难易的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运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

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败进行分析。

(二)反思性教学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明确问题,2.收集资料。

3.分析资料。

4.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5.实施行动。

(三)反思性教学的五种方法:1.注重写好反思日记,反思日记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

同时学会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详尽记录下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等。

2.课后备课,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课后若不及时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立足作业 注重反思 提高能力——浅谈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立足作业 注重反思 提高能力——浅谈通过作业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监控 、 自我指导 、 自我强 化 , 三个子过 程都要 求学生有 较强 这 的反思能 力。反思是英语思 维活动的核心 和动 力 , 没有反 思 , 学生 的理解水平不可能 升华 到更 高的层次 。新 课程背景下 的 初 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师 改变传 统的观念 ,把学 生反思性学 习
能 力 的培 养 放 在 一 个 重 要 的 位 置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 主体
作用 , 促使学生由被动反思转为 主动反思 , 由不 会反思变成善
于反 思 。

行 反思 , 他们往 往只对学 习结果进行 检查 、 对 , 核 答案正 确就
停止反思 , 他们 的学 习往往 “ 一竿 子插 到底 ”学 习中出现错误 , 就一错到底 。此 外 , 低年级 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 只从一个角度 或一个侧 面考虑 问题 ,这表 明他 们的反思是结果性 的 、局部
价 和 判 断 自己思 考 方 法 的 优 劣 ,也 不 善 于 找 出和 纠 正 自己 的
行 为 主义 心 理 学 家 认 为 , 自主学 习 包 括 三 个 子 过 程 : 自我
错误 。再者 , 学生对英语学 习的认识也只 浮在表 面 , 为只要 认
完 成 了学 习任 务 , 达 到 了学 习 的 要 求 。很 少 有 学 生 以 “ 会 就 学
同类 问题中及对 问题进行推 广引 申。他们 往往 听完课就急着
解题, 获得正确答 案就 心满意足 。在 学生的意识 中, 多做题 实 在, 很多学生认 为解题后 的反思是浪费时间 。笔者 曾在 自己
学习 ; 可以使学生 的学习成 为探究性 、 研究 性 的活动 ; 以增 可 强学生 的能力 , 提高学生 的创造力 , 促进 他们的全面发展 。反 思性 学习应该立 足于“ 学会学 习” 目的 , 为 既关 注学 习的直接

浅谈小学生数学反思意识养成的途径

浅谈小学生数学反思意识养成的途径

从 目前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看 , 新课程倡 的 主 动参 与 。但 目标 直 指 让 学生 尽 快 接 受 “ 确 知 导的多元化评价要求并未真正落实 。 正 考查记忆性知识
识” 。表现 为 教师 在教 学 中或 将 优 秀学 生 的思 考过 程 与 只关 注 解 题 结 果 正 确 与 否仍 然 是 最 主 要甚 至 唯一 与结果 代替 解决 问题 的过 程 , 或者 选 择 “ 佳 ” 最 的解 题 的 内容 与标 准 ; 同学 问横 向 比较 仍 是评 价 结果 呈 现 的 思 路 与格 式 给 学 生 示 范 ,很 少 暴 露 对 问题 的思 考 过 主要 形 式 。而 反映 思 维过 程 、 判 与纠 正错 误 的 思 维 评 程 ,更少 暴 露 在反 思错 误 的思维 策 略 中调 整思 路 、 最 方式 、 向 比较 自身 的! 纵 学习进 步 等 能体 现 反思 内容 和
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 ,影响学生 自 我意识的形成 , 个体探索基础上的同伴交流 , 使学生看到各 自对问题
导 致反 思意识 的薄弱 。
的理 解方 式 、 决 问题 的不 同方 法 , 解 这有 利 于 丰富 思
的过程 , 教师 的榜 样作 用 至关 重要 。
反思意识的养成是潜移默化、 但又不是 自然生成 考形式 , 反思解决问题过程 , 增强迁移能力。 在 小 组 交 流过 程 中 。 维 活 动 得 以 显性 化 。 以 思 可
终 解决 这个 问题 的“ 难 ” 艰 的思维 历 程 : 也很 少 引 导学 方法 的则 凤 毛 麟角 , 而 在一 定 程 度上 影 响小 学 生反 从
生 深入 比较 几种 不 同思路 、 法 的优 劣 。 明显 。 样 思 的积极 性 。 解 很 这 的教学 , 教师 不 示范 反思 的方 法 、 巧 , 技 学生 没 有反 思 反 思情 景知 识 的缺 失 。

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波 斯纳 (on r ,9 9 提 出 了教 师成长 的公 式 : P se J 1 8 ) G 成 长= 验+ 思 他认 为 , 有反 思 的经验 是 狭隘 经 反 没 的经验 , 至多 只能是 肤浅 的知识 。 反思性 教学被 认为
人信息 沟通与交 流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同事们 可 以作 “
听课 , 可 以观 看专家 同事 的教学录像 . 也 进行教 学交
l 2・ O
流反思 自己教 学 中的得 与 失 。马拉 吉 奇作 为瑞 志 欧
教 育 的创始人 认 为 , 育必 须 放弃 孤立 、 默 的工作 教 沉 模 式 , 倡合 作式 团队 学 习 。 如果 教 师 身 处合 作 的 提
程。
技能, 同时还要 具有 深厚 的理论基 础 、 硬的教 育科 过
研 能力 、 敏感 的教育 问题及 反思 意识 。《 础教 育课 基 程 改革 纲要 》试行 ) ( 在本 次 关 于评价 课程 改革 中 , 尤 其 强调 教师对 自己教 学行 为的 分析与 反思 。 因此 , 教
二 、 中小 学 教 师 进行 反 思 性 教 学 的培 养
第3 2卷第 3期
2 1 年 3月 01
通 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T ONGHUA NORMAL UNI RS r VE I Y r
Vo - 2№ 3 l3 Ma .2 r 011
中小学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 的培养途径
解 平 平 , 文 和 唐
( 林 师 范大 学 教 育 技术 与传 播 学 院 , 吉 吉林 四平 160 ) 3 0 0
摘 要 : 思性 教 学 是 中 小 学教 师直 面教 学这 一 复杂 问题 情 境 时 , 反 运用 来 自经验 的 知识 来反 思教 学 中遇到 的 问

探析如何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探析如何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

反思性 学习 ,顾名 思义就是 通过对学 习 应付 的态 度 ,甚至置 之不理 的处理办法 。要 中的排序时 ,学生在掌握了排序的方法 之后 ,
活 动过程 的反思来进行 学习 ,就是 学 习者对 让学生遇 疑不慌 、处 疑不惊 ,不受 课堂 时空 会觉得处 处皆可用 了 ,如果再讲 下去 ,有许 自身学 习活 动的过程 ,以及 活动过 程 中所涉 限制 ,教 师要 因疑 引疑 、设疑 质疑 ,引导学 多 同学会不 想听 ,效果 也就不会很 理想。 因
都应 引起重视 的问题 。

层次 ,诱 发学生 的创 新思维 ,往往 能收到 ( 2) 设 置陷阱法 。 教 师在授课 中 ,在讲解 课堂 上的知识点
和 自我监 控等相关 方面 的综 合性能力 ,它是 有正 确的认识 ,同时教师对学 生 的探究 与反 意想不到的效果 。
( 3)要 把 反思 的权 利 还给 学生 ,把 思 后 , 在拓展知识 中, 可 以对学生进行设置 “ 陷
学 情 境 ,让 学 生 觉 得 宽 松 、 自然 ,敢 于 质 用格式 ”这个命令 的时候 ,里 面是不是有 一 的应用水 平与创新 能力 ,最终将所学 知识融
选项 ”按钮啊 ?它有什 么作用 呢?那 么 会贯通 。 疑 。这样能 激发学生 学习 的兴趣 ,增强他 们 个 “ 在教学 《 信 息 技术 基础 》中 e x c e l 美 化 的求 知 欲 望 。如 在 教 学 《 多 媒 体 技 术 与应 排序里 面会不会也有 相 同的按 钮存在 呢?请 工作表 时 ,教师可 以只讲解 单元格格 式属性 用 》中 p h o t o s h o p和 f l a s h部分 内容时 ,我们 大家去试 试看 。通过 提示 ,学 生积极 回顾 , 并在排序 中进行相应 的操作 ,使问题迎 刃而 里 的某 一个标签 ,其余 的就可 以让 学生依据 就 可 以展示 几个学 生所 做 的作 品 ,并且告诉

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作者针对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原则,并对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具有反思性,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

它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

反思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通俗地说,就是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学习活动。

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反思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体性、进展性、创新性四个基本特征。

反思学习能力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起重要作用[1]。

1、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原则1.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反思性学习的反思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的对自己学习过程的重新再认识、再思考,是一种内蕴的高层次理性思维活动。

反思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反思的对象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活动过程,反思的过程伴随着学生自己元认知能力水平的应用和提高,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己进一步的学习。

反思性学习无疑是在学生主体内进行的,它需要学生主动分析、评价、选择、整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

因此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采取的所有措施都必须围绕如何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指向,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是否成功也只能通过学生自身学习上的成长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榜样和引导!教师的诱导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习自主反思

学习自主反思

学习自主反思自主反思是指通过个人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深入思考,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反思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调控能力。

本文将探讨自主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将自主反思应用到学习中。

一、自主反思的重要性自主反思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找出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自主反思还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习成果更加牢固。

二、反思的方法和技巧1. 定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

可以选择每周或每月的某个时间点,对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定期反思,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方向。

2. 提问自己:反思时,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思考。

比如问自己“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是否深刻?我遇到的问题有哪些?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通过提问自己,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并找出问题所在。

3. 详细记录:在反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笔记本、电子文档等方式进行记录,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路,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三、将自主反思应用到学习中1. 设立学习目标:在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先为自己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反思,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目前的水平和不足之处,然后设立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要达到的成果。

2. 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反思,我们可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 持续改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反思的态度。

无论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学习成果,我们都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

是将 “ 门主学 习” . 一我 教 育” 合起 来 , I“ j 结 使 学符 号语言 之 间建立起 联 系 ,町以帮 助学 生 题 ,只有 这样 才能对 症下 药 ,使 自己得到 提 学生 对学 习活动 的 思考 、 再审 视 , 是学 生 自 把 实物 的 、 画的 、 号 的 、J 的 以及 用 心 高 。 图 符 [头 主学 习的最 重要表现 , 自我教育 的开端 。 是 学 智捕绘 的数 学概 念联 系起 来 ,还 可 以发展 和
『 利 于学牛 n我学 习意识 和 自主学 习能 力的培 学 习档案 ,给学 生们学 会 如何评估 自己 的学 而这 些错 误有 些是 学生 口 以避 免 的 ,有些 是 学生 难 以理解 而造 成 的错 误 , 甚至 在教学 中, 养, 又影 响了教 学效率 , 妨碍 了学 生 的 自我教 习情 况提供 了一 个 可以操 作 的具体方 法 。在 教 师 口 以有意 识地设 置解 题 陷阱 ,让学生 陷 『 1 T 育能力 的形成 。f 此 可 加 强反 思性学 习能 教学 过程 叶 ,口 以要求 学 生们相 互合 作来 建 } 1 力 的指导 ,培养 学生反 思性 学习 的能 力是 当 前新 课 改 革的一项 重要任 务 。 小学数 学反 思性学 习是 指 ,小 学牛 在数
并把 正确 的答 案写 在旁边 进行 比较 ,过一 段 学 学习 巾 ,小断 的监督 、评 价 自身的学 习过 流 。 程、 学习方 法 学 习结 果 , 学习 的过程 『促 j 在 1 1 从 学 生数学 学 习的 角度讲 ,交 流 可 以帮 时 间再让 学生 对这 典 错误 做上不 同的记 进 归 纳小 结 , 而找 到 自己学 习 中的问 从 进 自我 反 省的 v意识 和 能 力 的发 展 的行 为 。 助学 生在非 正式 的 、直 觉 的观念 I抽 象 的数 号 , j

高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途径的探索与研究2

高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途径的探索与研究2

《高中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途径的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提出的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把过去只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把过去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研究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高完中,针对在刚刚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教师要打造高效、卓越课堂外,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我们的思考,将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突破口,把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促使学生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由不会反思变成善于反思,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反思性学习是将学习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理解和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或帮助下,由学生主体把要学的知识去发展或再创造的过程;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使学习成为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

反思性学习能力形成途径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水平所使用的方法和实施的措施。

因此,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途径的的研究,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宗旨,深入研究理解现代教育理论,重新审视教学现状,着力探索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三、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研究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旨在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从而真正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形成反思性学习,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1、学生具有良好的反思性学习心理;2、学生基本掌握反思性学习常用方法;3、学生具有较强反思性学习的自觉性;四、本课题提出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的检验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路径(3篇)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路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路径。

二、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1. 知识建构理论: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互动、与环境的互动以及与自身的互动,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 反思性思维理论:反思性思维理论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自身思维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以促进认知发展。

3. 成长心态理论:成长心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得到提升。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路径1. 明确反思目标(1)教师应明确反思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以提升教学质量。

2. 教学设计反思(1)教学目标:教师应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方向。

(2)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实施反思(1)课堂氛围: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师生互动: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过程:教师应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如课堂纪律、教学节奏等,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 教学评价反思(1)评价方式: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内容: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成长。

(3)评价反馈:教师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5. 教学反思记录(1)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浅谈反思性教学

浅谈反思性教学

时间安排、 课堂活动组织 、 教学是否得心应手、 学生思维能力 有否提高、 教师角色、 行为举止等的反思。反思能否根据教学 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 如:在教学中, 我原本的设计是利用CAI呈现课文, 让学生感 知。 可是那天上完一个班后 , 紧接着上另外一个班时, U盘接触 不好, 无法打开CAI。我立即调整教学, 运用已做好的人物头
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 中的角色进行对
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 觉地根据自 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 而长期以来, 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 的自 我实践反思意识。因此, 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 积 极对自 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 的更新与转变, 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观念更新要从多角 度、 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 从下看上”即从“ 的角度看 , 学” 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 、 学生的发展状况, 以及学生发展的能 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 的行为、教” 教” “ 的目的和 “ 的思想。 教” 要学会“ 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 , 角度看问题, 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 从前看后” 或 “ 从后看前”对教育而言, , 尤其要注意“ 从后看前”用未来的 , 眼光看待教育改革, 来观察教育现状, 来反思教育问题。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程坚持“ 学生发展为本” 以 的理念, 提出了使学生 “ 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 展” 的教育目 标。 因此,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 标开发、 利 用学习资源, 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 情趣和认知规律等。教师可 以 立足新教材,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 由 近及远, 由大到小, 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人深, 循序渐进。 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 因材施教, 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

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作者:桑志军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6年第04期自主学习是孩子终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培养和形成,一直是近年来学校教育探索的焦点和热点,正如加拿大心理学家温内所说:“当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做准备号召提出时,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就被追加到也已冗长的教育目标的清单上。

”[1]对于自主学习概念界定,国内外不同的教育理论派别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过描述。

总体而言,自主学习不外这样几个特征:学习者有主动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学习兴趣,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能恰当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能有效校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核心素养,近年来教育领域对此有较多的探索。

本文试从反思性学习的角度对其进行一些思考。

我们认为,反思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核心环节。

一、反思性学习的提出最早提出“反思”这一概念的是杜威。

杜威在《我们怎么思维》一书中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

在杜威之后,对“反思性”深入研究的当属美国的学者斯冈(DonaldA.Schon),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反思实践者”这一核心概念。

他强调在行动中思维,在实践中反思,认为理论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并且对理论的情境性做了较多的强调。

斯冈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反思性实践者”,真正在教育领域对“反思性”进行较为深入探索的,当属伯莱克(J.Berlak,1992)和维拉(L.M.Vilar,1994)。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反思性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至此,反思性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逐渐影响深远。

上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被引入到我国教育领域。

华东师大熊川武等一批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反思性教学在我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开展,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反思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反思性教学应该不仅仅只是反思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反思性学习

神。 . 4培养学生持之 以恒、 善始善终的品质。在执行 的过程中, 常常有与既定 目标不符合 、 具有诱惑力的 事物 吸引 。 这就 要求 学 生学会 控制 自己 的感情 , 除 排 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使 自己的行动按照预定的方 向 和轨道坚持到底 ,而那种见异思迁 、半途而废 的行 为, 正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有的学生只有几分钟热度。我们教师应该在 日常教 学 中善 于发 现 、 尊重 和 引导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在兴 趣 的稳定性上多做些工作 ,切忌以 自己的好恶来支配 学 生 , 自己的意愿 强加 于学 生 。 把 二 、 养学 生 良好 的学 习意 志力 培 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建立在 自 觉性 、持久性 和 自 制力 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懂得学习需要天长 日 的 久 积 累 , 有滴 水穿 石 的功 夫 。 要 良好 的意志 力不 是天 生 就有 的 , 养意 志力 的方 法很 多 , 培 而且 因人 而 异 。 比 如 :.指 导学 生 确立 明确 而适 当的 目标 。 目标 越 明 1 确, 越具体 , 学习的意志力就越 能有 的放矢 , 始终如 坚 持到 底 。2指 导学 生 制定 切 实 可行 的计 划 , . 目 标 已经确 定 , 就必 须 拟定 切实 可行 的行 动计 划 , 制 在 定计划时要正确分析实现计划 的主客观条件 ,以及 采取 各 种 手段 的有 效 性 和合 理 性 。3培 养 学生 迎 难 .
【 : E u ain l a t ea d R s ac \ 壁 d c t a ci n e e rh o Pr c
墼 直 宴 壅 量塑 窒
关键词 : 培养兴趣 ; 意志力 ; 调节压力 ; 习习惯 学
中图分 类号 :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0 X 2 1 )4 0 0 — 2 G4 1 A 1 0 — 1 ( 0 0 — 0 9 0 0 2

教师反思性学习的途径探析

教师反思性学习的途径探析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郑雪莲教师反思性学习的途径探析反思性学习是指学习者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的学习活动。

反思性学习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本文从教师反思性学习的意义以及态度出发,提出几条可操作的教师反思性学习途径。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学习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潮流扑面而来,随着有关反思性学习的研究也日益涌现。

教师反思性学习是指教师作为学习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思考、评价和解决的活动。

从教育心理学上看,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元认知活动,它是学习者对于自身的一种监控、指导以及调节。

1教师反思性学习的意义教师反思性学习不仅是国际思潮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现如今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要想与时俱进,必然要发展。

那么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直接执行者,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方向,那教师的学习能力是教师质量的根本保证,其中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是提高教师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次,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于世界,而是以主观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脑海里。

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这种知识的不确定性要求教师要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教师学习还要是主动性的,自觉建构知识体系,反思性学习是学习者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不断地审视自我发展的过程,它是一种对认知的认知,正好迎合了这一知识观和学习观。

最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教学是一项极具复杂的工程,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教师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一项挑战,它需要教师学习的知识不仅是持续的,还应该是情境性的。

教师反思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育理念,也可以是与课堂时间紧密相关的具体确切性问题,所以选择反思性学习这一方式,也为应对教育的复杂性提供了保证。

2教师反思性学习的三种态度美国教育理论家John Dewey认为,反思性行为是教师有意识地关注某一教学信念或教学实践,并对其所带来的结果给予认真考虑。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

“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反思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引导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产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

反思性学习不失为一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不断提高的途径。

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使学生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即倡导学生对知识内容及产生过程、思维的方法及推理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在解题活动中总是要涉及一些已获得的具体的生物知识,那么要反思自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了活动所要求的程度,包括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这些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相关方面建立联系的程度,通过亲身经历这一活动过程,反思自己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反思自己原有的认识有些什么欠缺之处,如何进行补救。

?例1:(2001年广东、河南卷)下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到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

其中正确的是()A.(1)(2)B.(1)(3)C.(2)(4)D.(3)(4)此题属于组合式单选题,学生只有明确“DNA总量增加、每个细胞体积减小、所有细胞体积之和变小、有机物总量不会增加”的道理,并能读懂和理解相关的曲线含义才能作答。

虽然上述知识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叙述,但它却实实在在隐含在其中:(1)受精卵的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分裂过程意味着DNA的复制和倍增。

(2)教材中的发育图显示了分裂后的'细胞逐渐变小(其所产生的细胞不经过生长就立即进入到下次分裂,这是与一般有丝分裂的区别)和所有细胞体积之和变小(囊胚内出现空腔,但总体积仍与受精卵相等)的特点。

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本途径

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本途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承担教学任务的过程、内容和效果进行深入反思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教师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探讨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本途径。

一、教学反思的起点1.意识觉醒: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认识和理解的深化是教学反思的起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起点。

3.学生反馈:学生的反馈是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

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找到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教学反思的基本途径1.教师自觉反思: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自觉的分析和反思,从而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2.同行互动交流: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促进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观其他教师的课堂,听取教师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从其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示,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育研讨会:参加教育研讨会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在研讨会上,教师可以与专家学者和其他教师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交流,开拓眼界,拓宽思路。

4.教学反思日志: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日志来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思考。

通过写作,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5.课堂观摩与录像回放: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录像回放自己的课堂,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结语: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深入的反思和分析,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和提高。

教师可以从自身觉醒、问题意识、学生反馈等方面寻找教学反思的起点,同时通过教师自觉反思、同行互动交流、教育研讨会、教学反思日志、课堂观摩与录像回放等基本途径来进行教学反思。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摘要:学生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进程等进行反观自省,这一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后写学习后记,让学生写探究过程的反思,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之后写反思。

关键词:小学生反思能力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

教学中,在经历了有益的探索尝试之后,我认为让学生写反思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后写学习后记每学完一节课,老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这节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态度、效果等进行反思、小结,并把它记下来。

如课堂上自己通过学习领悟哪些新知,自己是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上自己的学习态度怎样;自己是否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还有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哪些知识自己还觉得模糊不清等等。

二、让学生写探究过程的反思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

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

不能解完题便就此罢手;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贯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在问题解决之后,要不断地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浪费了重要的信息,能否开辟新的解题通道?解题过程多走了哪些思维回路,思维、运算能否变得简捷?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势,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这样不断地质疑、不断改进,让解题过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简捷性。

点滴的发现,都能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

长期的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并增加知识的储存量。

三、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之后写反思当学生考试和写完作业之后,不免会有一些错题,这时老师不要急于讲评,而是让学生针对写错的题,从两个方面写反思:一方面,写出自己当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等进行质疑、探索,找到错误的根源。

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浅议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反思性学习贯穿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环节,也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学习;学习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论语》),所提倡的是一种从容地把有限的知识放大到极限的学习方式。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中学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离不开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具有探究性、自主性、发展性、创造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一、反思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我在教学中经常尝试一些能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教学方式,从中我深深地感到:如果能让学生对原有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历程等不断回望,及时修正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最终可使学生学会学习。

数学教育家威费登塔尔提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而只有以反思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实现再创造。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反思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所谓数学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维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例如:下面这道题,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出错。

已知实数a,b满足条件a2-7a+2=0,b2-7b+2=0,则上述解答看起来条理清楚,推理过程步步有依据,因此解答结果似乎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反思后发现漏解,学生在上述解题过程中默认了a与b不相等。

观察·研读·倾听——看见幼儿游戏中的反思性学习

观察·研读·倾听——看见幼儿游戏中的反思性学习

当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因观察而不断提高,相伴成长的教师与幼儿将不再是狭隘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携手。

教师从中获得的感动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感动,其间流动的爱是一种专业之爱。

这种爱的情感会进一步激励幼儿更大胆、更主动地探究,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学习与发展。

教育者所追求的幼儿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唯有在此刻才能真正发生。

(二)依据观察与评价结果推进家园共育“相伴成长”的主体不仅指教师,还包括家长。

有效观察和专业解读不仅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可提升家园共育的实效。

借助观察与评价结果来分享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认识,引导家长理解和支持科学保教,这是家园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应将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解读结果作为家园沟通的重要资源,通过呈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案例并做专业解读,让每一个家长都能真切地看见幼儿在生活、游戏等活动中的主动学习及由此获得的成长。

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理解进而主动支持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理解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才能与教师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合力共育。

不断提高教师倾听儿童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同时实现其与幼儿、家长的共同成长,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前教育教研部门的有力保障与支持。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为广大幼儿园合理减负,让教师有时间、有条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如何有效观察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其次,区域教研、园本教研应贯彻国家《“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在调研教师观察能力现状、剖析成因的基础上,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通过常态化的班级观察去了解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的基本情况,聚焦教师在观察、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方面的实践困惑,助其在保教实践中深入践行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以观察、倾听幼儿为基础不断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浅谈职高学生反思性学习英语的途径

浅谈职高学生反思性学习英语的途径
习惯。 文从反 思英语学 >活动及其涉及 的一些相关 内容入手进行阐述, 在使 学生明确什 么时候反思、 本 - j 旨 反思什 么、 怎么 反思, 而真正学会反思, 于反思, 从 善 形成反思性学 习 培养学 习英语的能力, 高英语 学习效率。 。 提
关键 词 :职高学生; 思性学 习; 反 英语; 途径 中 图 分 类 号 : G 1 . 7 8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28 (09 1 — 0 O— 0 02 59 20 ) 8 22 2
以培养获 取信息 、 提炼 问题 、 决问题 的反思能力和反思 解
习惯。
2 . 课堂 中反思。 在上课 中 , 通过师生对话 、 生生对话 、 讨 论等来 反思 自己的注意力, 积极思维, 尽量做到“ 五到”即心 , 到、 眼到 、 耳到 、 口到 、 手到 , 培养 注意 力 ; 通过设计 , 比如 : “ 这个句子是怎 么表达 的 ,分析一 下思考过程 ”句子表达 “
作者简介 : 刘敏( 90 )女, , 18- , 汉族 浙江人 , 浙江省瑞安市农 业技术 学校英语教师 , 浙江工业大学 20 届硕士研 究生, 06 主 U Y a I J iu O Y 3 a

注 意 哪 些 问题 ?
学习 目标的反思包括 今天英 语学习了哪部分内容 , 该 部分 的学 习是否完成 , 天的练习或作业是 否完成 。知识 今 目标是反思的明线 , 能力 、 过程 、 方法和情感态度 目标是暗
线, 二者统一于学习者的反思 活动 中。 目标 的反思让学生
2l 0 2
握?老师讲解 的知识点采用的方法是否理解 ?该节课中要
职高英语教学改革要求: 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 习 积极性 , 提供 给学生充分运用 英语交 际的机会 , 获得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反思性学习形成的途径[摘要]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目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

本文从创设反思的机会和抓住反思的契机入手进行阐述,旨在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从而真正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形成反思性学习,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质,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反思性教学培养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评价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学习是反思的,没有反思的学习不可能深刻。

反思是在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

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数学反思能力就是认知者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对自身数学认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探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

它是以反思的体验、反思的知识和反思的技能为基础,并对数学认知过程的评价、控制和调节中显示出来的高层次思维活动,它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指导、支配、决定、监控的作用。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所以,教师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有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分析,从而学会学习。

一、创设反思的机会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再发现”道路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

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常规活动的内容及程序,教师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及程序,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机会。

1.课前创设反思机会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因此,在教学之前,如果能布置学生自学教材,反思要学的新知识与以往所学的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的“学”走到教师的“教”前面,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在课前给学生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对比迁移,联系旧知,构建学习目标。

(1)课题中的反思机会新课之前,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思维定向。

看到课题后,应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课题与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能回忆起这些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吗?”“本节课我们会重点学习什么新的知识?”如,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学生一看到课题,立即会联想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关。

于是,马上形成表象,并回忆有关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如何用式子表示?完成这一步后,学生又会想: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会不会相似,有何联系与区别?有的同学就开始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了。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反思已学过的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指向要学习的目的。

一般来说,学生一看到课题总能想到些什么,只不过一开始学生的反思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但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会渐渐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反思了。

(2)教材中的反思机会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教材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

教材是给学生看的,而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却从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往往是教师自己钻研透了教材之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把教材说给学生听。

事实上,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钻研教材,反思教材。

这样,教材就不再是与学生无关、与生活无关的普遍性结论,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亲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中热情参与、积极探究,生成对知识的个人化理解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也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一起参与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在阅读数学教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联想和想象,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回忆和重组。

如,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生阅读了教材后,可自我提问:“我真正弄懂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了吗?”“我会举出生活中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我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走到了教师的“教”前面,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也正是在这种阅读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课堂上创设反思机会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自身的发展过程。

同样,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重要阵地。

教师通过在课上给学生创设反思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炼方法,扩展延伸,学会主动学习。

(1)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机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的“再发现”过程。

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这一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反思知识的内在规律,让他自己去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当他们从表中发现相应规律“差值恰好是两数积的2倍”后,再鼓励他们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理性推导。

得出结论。

在运用公式解题的过程中,又及时反思运用要领,概括为口诀。

当学生对公式的掌握运用已经较为熟悉后,反思还没结束,又让学生计算(1) (-a-b)2(2)(-a+b)2与(a+b)2,(a-b)2相比较,进一步获得符号变化的规律。

通过反思,深化了认知,提高了问题转化。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情景,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其自己去反思,学生自已获取的“再发现”结论,这样的教学往往比以前的教学更合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最优化的培养。

(2)可扩展内容中的反思机会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往往不满足书上的知识,他们学了新知识后往往会联想到与之有关的,但书上却没有提及的知识。

这种创造性的猜想,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火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设想,要极力表扬,并以此来补充完善教材的知识内容。

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后,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有唯一的一个解?有没有无解或无数解的情形?我把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展示出来,并鼓励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编题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这样一来,很好地扩展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学生已经能积极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有了主动去探究未知数学问题的需求。

3.课堂结束前创设反思机会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其去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数学本领,有其它什么收获等等。

在这样的反思中让学生去矫正学习的偏差,以更好的学习姿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以发挥更大的数学潜能。

二、抓住反思的契机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一套见解、经验来到课堂,并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先前的学习,来建构新知。

先前的见解、经验就是学生反思的起点。

学生初步形成知识模型、找到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之后是学生反思的契机。

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学生反思的起点,抓住反思的契机,才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使学生学会反思。

1.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反思在探究新知中,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操作程序以及获得的结论等。

正如新课标指出的: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可以这样说,没有学生的自我反思,就难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在探索过程中或探索结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探索一:老师拿出一张四边形纸片,请同学们回答这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学生用多种方法得出结果:(1)直接量出每个内角度数相加;(2)把四边形分成三角形,计算内角和;(3)利用已经知道的结果……引导学生反思:在方法(2)中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探索二:再拿出一张五边形纸片,要求学生用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求五边形的内角和。

如果是六边形、七边形呢?当学生经历、体验了不同的探索方案后,再引导学生反思:从刚才的探究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思,从而获得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在不断地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

2.在学生错例处进行反思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

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顶角等于。

学生往往错解为300。

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认真理解“三角形的高”这个知识点,他们认为“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内部。

通过学生反思、讨论,知道钝角三角形的高有两条在三角形外部,从而得到另一解为1500。

通过反思,学生们发现本题的错误在于对图形的分类不全面造成漏解。

3.在问题解决后进行反思这里主要指解题后的反思,一项最重要的反思。

主要包括检验解题结果,回顾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需对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等。

具体可反思:(1)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解法是如何分析而来的?解法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有何规律可循?(2)解决问题的关键何在?如何进行突破?是否还有其他解法?试比较各种解法,哪种解法更优?(3)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何种结构特征(如数字、图形位置、题型构造)?运用这些特征是否可以将条件和结论加以推广?(4)结论正确吗?有无增、漏情况?符合题意吗?(5)解题过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难?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两实根的平方和为m,两实根的和为n,试求am+bm+2c的值。

对于此题,很多学生在练习时,没有清晰的思路,有些学生考虑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虽然能解出此题,但过程较为繁琐。

于是在点评时,鼓励大家反思题目已知及所求目标的特征,比较所求目标am+bm+2c与方程ax2+bx+c=0,就会发现它们中a、b、c出现的顺序完全一致,只是目标中c的系数为2,方程中c 的系数为1,而从1到2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