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概论期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齐鲁文化概论
随堂练习(1)
一、填空题
1、文化区域是实际地域与意识观念形成的结合体。
2、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汶河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
3、齐国东部为半岛,环以辽阔的海洋,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沿海滩涂。
5、据考古发现,山东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早期,大约与北京猿人相当,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6、田野考古发现说明,在今山东地区存在着: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考古谱系,它们的居民应当是同一个民族,即山东地区的土著民族。
7、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是传说中的战神。
9、齐鲁文化是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东夷文化在东夷故地上互融的结果
10、济南大辛庄遗址是山东境内已知面积最大的商文化遗存,这里出土了殷墟之外极为罕见的刻辞甲骨。
11、在青州苏埠屯发掘的两座商代大墓,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发现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大钺,是商代青铜文化的代表物。
12、最初齐鲁两国都是周的封国,都实行周代礼制,实行共同的政治制度。
1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姜尚,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
14、鲁国的首都是曲阜。
15、在政治上,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
16、在经济上,齐国重视发展工商渔盐业,鲁国重视农业。
17、在用人上,齐国遵循“尊贤尚功”,鲁国遵循“尊尊亲亲”。
18、齐文化圈的形成是伴随着齐桓公霸业的形成而形成的。
20、齐国威、宣之际,稷下学宫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在儒学中卓有影响的孟子和荀子都曾来到这里。
21、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分别是鲁人和邹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亦为鲁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是齐人。
23、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天地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24、以强权重威构筑君主专制是齐法家的重要思想。
25、老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总体上来说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
26、在战国时期,黄老之学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处于江汉流域的楚国,这里是道家学派的原生地;一是齐国的稷下,是道家学派在北方的代表。
27、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汉代的文化政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28、谶纬渊源于齐学,而其发展又依托于鲁之儒学。
29、东汉后期,出现了道教的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太平经》。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
A、沂源人
B、东夷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颛顼
B、帝喾
C、蚩尤
D、尧
3、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是()
A、伯禽
B、周公旦 C 、姜尚 D、管仲
4、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A、管仲
B、鲍叔
C、宁戚
D、晏婴
5、“五德终始”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主要创建者是()
A、叔孙通
B、邹衍
C、申培
D、董仲舒
6、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7、“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A、《管子》
B、《墨子》
C、《论语》
D、《公羊传》
8、标志着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神学由纷歧斗争走向统一融合、统一经学建立的完成的一部著作是()
A、《终始》
B、《大圣》
C、《白虎通义》
D、《太平经》
三、名词解释
1、齐鲁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2、东夷文化: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3、齐文化圈P12
4、鲁文化圈P12
5、《太平经》:《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就穷、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领书》。
四、问答题
1、齐鲁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P2至3
2、略述齐鲁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P3至8
3、略述齐国、鲁国在建国方略上有何不同?P9至11
4、为什么说“周礼尽在鲁”? P12至13
5、简要说明齐鲁文化与秦代政治文化的关系。P16至20
6、简述稷下之学的主要内容。P20至21
7、汉武帝时期政治文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P23至24
随堂练习(2)
一、填空题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孔子的思想、言论、行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的《论语》一书中。
3、孔子思想中,“天”有两种涵义:一种是自然性质的感性存在,用以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另一种涵义是指超越社会和个人之上的一种道德价值来源及终极评价标准。
4、“礼”是调谐、稳定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制度,人的真挚情感是其根本。
5、孔子用“中庸”和“仁”从外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确定了“礼”的实践标准。
6、“仁”首先是一种总德,是“德之君”。
7、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晚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8、公元前440年,墨子率领墨家集团完成了一件足可彪炳史册的壮举——止楚伐宋,充分显示了这一团体的实力。
9、“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墨子影响最大的主张。
10、“非攻”是墨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这是从“兼爱”的立场自然引申出来的观点,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贪婪暴虐、交相攻伐的残酷现实的最有力的批判。
11、墨子对逻辑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三物”说。
12、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3、孟子首先要完成的使命是确立对人的信心。为此他提出了“人性善”的观点。这也是孟子儒学的理论基石。
14、“士”的原意是指上古掌管刑狱司法的官员,也指周朝的一种等级较低的爵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已演变成对有知识、有技能、处在贵族与庶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