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的原理
![选择育种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2bd9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8.png)
选择育种的原理育种是指通过人为选择和培育,改良作物或动物的遗传特性,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目的的过程。
育种的原理是指在育种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和方法。
选择育种的原理涉及到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下面将从遗传原理、生理原理和生态原理三个方面来介绍选择育种的原理。
首先,遗传原理是选择育种的基础。
遗传原理认为,生物的遗传特性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又是由DNA分子编码的。
在育种过程中,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渐固定和积累这些优良基因,从而达到改良物种的目的。
在选择育种中,遗传原理的运用可以通过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式来改良物种的遗传特性,以期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生理原理在选择育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生理原理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受到生理过程的调控。
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控植物或动物的生理过程,来改良其产量和品质。
比如,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等生理过程,可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最后,生态原理也是选择育种的重要原理之一。
生态原理认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物种的生态适应性,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进行育种,以期获得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良物种的抗逆性,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发育,提高其生存能力和产量品质。
综上所述,选择育种的原理涉及遗传原理、生理原理和生态原理,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可以改良作物或动物的遗传特性、生理过程和生态适应性,从而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选择育种的原理对于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cb7f3d05763231126edb11bb.png)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实生选种 (一)概念
1.实生繁殖:用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 2.实生苗:由种子发芽长出的苗。 3.实生选种:对实生繁殖群体进行选择, 从中选出优良个体并建成营养系品种,或 改进继续实生繁殖时下一代的群体遗传组 成,均称为实生选种。【荷花】
48
荷花的育种中 实生选种效果最好
这种选择法的程序与多次单株选择法相似, 差别主要在这种选择法不在系统比较圃里留 种,而是在另设的留种区内留种。每一代每 一当选种子分成两份,一份用以播种系统比 较圃,一份用以留种区内留种。在系统比较 圃内各系统间不进行隔离,以便于较客观较 精确的比较。在留种区内各系统间进行隔离, 以防系统间杂交。根据系统比较圃的鉴定结 果,在留种区各相应系统内选株留种。下一 年继续这样继续。
第六章 选择育种
1
提要: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的实质 选择: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选择可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选择的实质是什么呢?
3
4
无论是自然选择或是人工选择 都能使群体内入选个体产生后代 淘汰个体不能产生或较少产生后代
❖ 一次单株选择法:多用于自花、常异花作物品种改良和 良种繁殖,以及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的保纯。
❖ 多次单株选择法:用于自花、常异花杂交后代的选择。
18
一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19
多 次 单 株 选 择 法
20
优点: 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
效率,多次单株选择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
株系比较进行时间的长短取决接于在…进行
名词解释选择育种
![名词解释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3f3017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b.png)
名词解释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在动植物繁殖过程中,通过选择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望在后代中获得相同或更好性状的育种方法。
这种育种方法通常用于改良或创造新的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于农作物、家畜或宠物的需求。
选择育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选择性交配,即将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进行配对交配,使其后代保留或加强这些性状。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对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以确保所需性状的遗传稳定性。
同时,选择性交配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健康状况,以避免遗传缺陷和疾病的传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选择育种也可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实现。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改,以精确地改变它们的性状。
这项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育种目标,也可以应对一些传统育种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遗传病的根除和逆境抗性的提高。
选择育种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家畜的肉质和产量,改善宠物的外观和性格。
同时,选择育种也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
然而,选择育种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方面,由于选择性繁殖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得物种更加容易遭受疾病和环境变化的威胁。
另一方面,过度的选择育种可能导致基因削弱和遗传缺陷的积累,对生物体的健康和适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选择育种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遗传多样性、健康状况、逆境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等,以确保育种结果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加快育种过程并克服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47cf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c.png)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或动物,以期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育种中,有多种育种方式可以选择,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原理。
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根据植株或动物本身的自然变异,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将其繁殖后代。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优良性状:根据遗传性状特点和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2)个体筛选:通过对育种材料进行观察和测试,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
(3)后代选择:选择所得后代中的最优个体,并进行进一步繁殖。
关键步骤原理:选择育种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和筛选方法。
根据遗传学原理,良好的性状在后代中具有较高的遗传率,通过持续的选择和繁殖,可以逐步积累并固定这些优良性状,从而获得更好的品种。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亲和性和互补性进行交配,以获得一代的杂种。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较好性状的亲本,确保其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2)交配:将选定的亲本进行人工或自然授粉交配,获得杂交后代。
(3)杂种优胜劣汰:评价杂交后代的性状,并选择优秀的杂交种植株或幼苗,在后续繁殖中进行淘汰和筛选。
关键步骤原理:杂交育种通过将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杂种优势的发挥。
杂交后代表现出了杂种优势,表现在生长速度、产量、抗病性等方面。
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具有较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固定这些优良性状。
3.突变育种突变育种是利用植物或动物自然突变或诱发突变,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突变体,将其进行繁殖和选育。
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突变体筛选:通过收集植物或动物种群,筛选出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2)突变体鉴定:对筛选出的突变体进行性状鉴定,并与野生型或普通品种进行比较。
(3)后代选择和繁殖:选择突变体中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并进行后代繁殖。
7组第6章选择育种
![7组第6章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d715c092bceb19e8b8f6badd.png)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生产田、试验田、种子田
株系比较圃
品比预备试验圃 抗性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栽培试验圃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A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B
区域试验或生 产试验 点C
三、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圃地设置的增减 在保证实验结果正确性的前提下,有时可减省一 些圃地。 如番茄,茄子等自花授粉作物,遗传 性状稳定,繁殖系数高,环境适应性强,可在试 验田中选择若干目标优良单株,将它们的后代种 植在株系圃里,经一次比较,如发现优良株系, 就可直接参加品种比较实验和生产实验。
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4、亲系选择法:与一般多次单株选择法的差别主要是 不在株系圃进行隔离,在另设的留种区种圃 5、剩余种子法:将入选种子分为两份,用相同编号, 一份播种与株系圃不同小区,另一份贮存在种子柜中。 6、集团选择法:对分离有几种不同性状的复杂群体, 将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分别进行混合选择,组成几个集 团与原始群体和对照种进行比较鉴定。 适用作物: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整理农家 品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选种
芽变选种(含营养 系微突变选种)
无性繁殖 植物的选 择育种
实生选种
芽变选种
(一)概念、特点和意义
1.芽变和芽变选种的概念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 细胞突变的一种。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 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 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本选择法比较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①消除环境影响,选择 效率高②加速性状的纯合与稳定③优中选优,不 断选优 不足:①费工费时②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 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③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 粉易引起生活里衰退
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8cae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e.png)
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介绍育种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一环,它通过选择和配对适合的作物品种,来获得更好的产量、品质和抗性。
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选择育种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分类传统育种方法1.分离育种: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进行交配,并通过观察和筛选后代来选择理想的品种。
2.选择育种:根据对不同品种的性状评估,选择具有所需特性的个体进行繁殖。
3.杂交育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交配,利用杂种优势来获得更优良的后代。
分子育种方法1.DNA标记辅助选择(MAS):利用分子标记来辅助选择具有目标基因的个体,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
2.基因编辑: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目标基因上进行精确的修改,以改善作物性状。
3.基因组选择:通过测定和分析植株基因组中的多样性,预测其表型,并选择具有期望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选择育种方法的优缺点传统育种方法1.优点:–成本低:传统育种方法不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低。
–适用广泛:传统育种方法适用于各种作物,能够满足不同的育种需求。
2.缺点:–时间长:传统育种方法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选择和筛选。
–选择效率低:传统育种方法受到环境因素和多基因性状的限制,选择效率相对较低。
分子育种方法1.优点:–高效:分子育种方法通过DNA标记和基因编辑技术,大大提高了选择效率和准确性。
–可控性强:分子育种方法可以精确地编辑和调整作物基因组,快速改良性状。
2.缺点:–成本高:分子育种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需要专业知识:分子育种方法需要专业的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知识,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不同方法的结合应用为了克服单一育种方法的局限性,现在通常采用不同方法的结合应用来进行育种工作。
1. 筛选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首先通过传统筛选方法选择具有期望性状的个体,然后利用分子标记的技术验证其是否带有目标基因。
2. 杂交与基因组选择相结合:根据植株基因组的分析结果,选择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的亲本进行杂交,以增加后代的遗传潜力。
四种育种方法
![四种育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ba99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a.png)
四种育种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育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现在,育种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常见的四种育种方法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转基因育种。
一、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指通过人为选择种群中某些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配种,从而获得更优良的后代。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然繁殖能力强的动植物,如家禽、家畜、水稻、小麦等。
选择育种需要根据需要的特定性状进行筛选,如生长速度、肉质、耐病性等,选出表现最好的个体进行繁殖。
这种方法需要长期的繁殖和筛选,但是成本相对较低。
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品种、不同种属的动植物进行交配,获得具有双亲优点的种群。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然繁殖能力较弱的动植物,如玉米、葡萄、牛等。
杂交育种需要选择具有优质优产的亲本进行交配,通过基因的互补作用,获得更好的后代。
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选对了亲本,获得的效果会很显著。
三、基因编辑育种基因编辑育种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修改,获得更好的性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特定性状的动植物,如产药植物、耐旱作物等。
基因编辑育种需要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修改,使其具备更好的性状,如增加产量、提高抗病性等。
这种方法需要高端的技术支持,但是获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四、转基因育种转基因育种是指将特定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性状。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特定性状的动植物,如抗草害作物、抗虫作物等。
转基因育种需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特定性状的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组中,使其具备更好的性状。
这种方法需要高端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安全监管,但是获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这四种育种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动植物。
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相对简单,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基因编辑育种和转基因育种需要高端的技术支持,但是获得的效果非常显著。
在未来,这些育种方法还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0d11e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2.png)
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环境的新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七种常见的育种方法和原理。
一、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通过选择某些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选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遗传变异的原理,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提高这些性状在整个种群中的频率。
这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二、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种优势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基于杂种优势的原理,通过杂交可以使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高的产量等优势。
杂交育种法广泛应用于许多作物的育种中。
三、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指通过诱变剂或自然突变等手段,产生具有新性状的变异体,再通过选择繁殖,最终培育出具有这种新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突变的原理,通过人工或自然诱导的突变,可以创造出新的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
四、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指通过人工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从而产生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可以实现对植物或动物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和改造,为育种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五、细胞培养育种法细胞培养育种法是指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离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等方法,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植物细胞的再生和分化能力,可以在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实现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创造。
六、分子标记育种法分子标记育种法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或动物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选择,从而实现精准育种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分子标记与性状间的关联,通过对候选基因型进行分子鉴定,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加速育种进程。
七、遗传改良育种法遗传改良育种法是指通过遗传改良技术,改变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组成,从而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遗传改良技术的原理,如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等,可以实现对植物或动物基因组的精确改良,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
选择育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选择育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4cacdb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d.png)
选择育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选择育种是一种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来改良品种的方法。
引种与选择育种
![引种与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0b53ad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二)光照 光照充分,有利于作物旳生长,但在发育
上,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光照旳反应不同。 有旳对光照长短和强弱反应比较敏感,有旳 比较迟钝。日照长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植物所感受旳日照长度比日出和日没为原则 旳天文日照长度要长某些,还涉及曙、暮光。 光照对引种旳影响体现在有些作物一定要经 过短日照过程才干满足发育旳要求,不然会 阻碍其发育旳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 此类作物通常被称为短日照作物(如水稻、大 豆等);另一类作物一定要经过长日照过程才 干很好旳抽穗成熟,通常称为长日照作物(如
三、影响引种成功旳原因 (一)温度 各种作物品种对温度旳要求不同,同一品种
在各个生育期要求旳最适温度也不同。一般来 说,温度升高能增进生长发育,提早成熟;温 度降低,会延长生育期。但作物旳生长和发育 是两个不同旳概念,生长和发育所需旳温度条 件是不同旳。温度因纬度、海拔、地形和地理 位置等条件而不同。温度对引种旳影响体现在 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低温过程才干满足其发育 条件,不然会阻碍其发育旳进行,不能抽穗或 延迟成熟。例如,小麦一定要经过低温完毕其 春化阶段,才干正常抽穗成熟。
(六)植物旳发育特征 在一二年生植物旳发育过程中,存在着
对温度、日照反应不同旳发育阶段,即感温 (春化)阶段和感光阶段。感温阶段是植物发 育旳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中要求一定温度、 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旳总体作用, 但其中旳温度条件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当 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感温要求时,植物旳发育 就会停止,感光阶段就不能开始进行。不同 旳植物在经过感温阶段时,所需温度和时间 不同。同一作物因所处地域旳温度条件不同, 因而在感温阶段所要求旳低温和日数也不同。
我国目前栽培旳主要果树如苹果、葡萄、 甜橙、番木瓜、芒果、石榴、核桃、香蕉、 菠萝、草莓等都是从国外引进旳。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旳甘薯、马铃薯、 蚕豆、黄瓜、番茄、向日葵、可可、咖啡、 烟等都是因为历史上旳国外引种,才有今 日旳广泛栽培。这众多旳引进作物,不但 大大丰富了我国旳作物种类,有效旳改善 种植构造,而且大大地增长了我国旳产品 和产量。
简述选择育种的程序
![简述选择育种的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470f5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c.png)
简述选择育种的程序选择育种是一种通过有意识地选择适应特定目标的个体进行繁殖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品质和性状的后代。
这种程序在农业、畜牧业和园艺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简述选择育种的程序,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手段。
1. 确定育种目标在选择育种的程序中,首先需要明确育种目标。
这可以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等。
明确育种目标有助于指导后续的选择和筛选工作。
2. 收集遗传资源选择育种的第二个步骤是收集适合育种目标的遗传资源。
这包括采集和保存不同品种的种子或芽苗,以及获取有价值的杂交种。
这些遗传资源将成为后续选择和筛选的基础。
3. 进行杂交在选择育种的程序中,杂交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通过将具有不同有益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可以获得具有更好品质和性状的后代。
在杂交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亲本,并进行控制交配和控制杂交的方法。
4.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的核心步骤是选择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性状,如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来实现。
选择的依据可以是育种目标的具体要求,也可以是统计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的应用。
5. 筛选和评估后代在选择育种的程序中,筛选和评估后代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通过观察和测量后代的性状和表现,可以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并进一步确定其遗传潜力。
这可以通过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来实现。
6. 重复选择和筛选选择育种的程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反复进行选择和筛选。
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个体进行交配,获得更好的后代。
通过不断重复选择和筛选,可以逐步改良品种,实现育种目标。
7. 应用其他技术手段在选择育种的程序中,还可以应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辅助育种工作。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精确修改个体的基因组,以实现特定的育种目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帮助鉴定具有理想基因型的个体。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精确度。
总结起来,选择育种是一个复杂的程序,需要明确育种目标、收集遗传资源、进行杂交、选择育种、筛选和评估后代,以及应用其他技术手段。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2007ce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7.png)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 种间的杂交,创造新的 遗传变异,从中选择和 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利用基因 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 入受体植物中,创造出具 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两者比较:杂交育种主要 依赖自然产生的遗传变异, 而基因工程育种则可以人 工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物 质。
应用领域:农业、林业、 园艺等领域的植物育种。
配合力测定法:通过测 定不同亲本组合的配合 力,选择最佳的亲本进 行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法: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 转移、突变或体外重组, 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 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利 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 基因进行定位和跟踪,提 高选择育种的准确性和效 率。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选种材料的遗传分析
目的:了解种质资 源的遗传多样性, 为育种提供基础数 据
方法:采用分子标 记、基因组学等技 术手段进行遗传分 析
意义:为选择育种 提供科学依择代 表性强的种质资源 ,进行遗传多样性 分析,建立数据库
选种材料的繁殖和推广
繁殖材料的选择:选择健康、 无病虫害、遗传性状稳定的材 料进行繁殖。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遗传学基础
遗传学原理:基因、染色体和遗传规律 选择育种原理:通过选择优良性状,实现基因重组和遗传改良 遗传资源:利用种质资源,发掘有利基因,提高育种效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实现精准育种和快速育种
选择育种方法
群体改良法:通过选择 优良个体,改善整个群 体的遗传品质。
合成生物学:利用合成 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工生 物系统,实现作物性状 的定向改良和优化。
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的 结合:将生物技术与传 统育种、基因转移等技 术相结合,实现作物育 种的跨越式发展。
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a917ec31f111f18583d05ab0.png)
选择育种1.选择育种(Selection Breeding)解决生产上需要新优品种的途径之一,古老途径。
利用的是现有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的自然变异作为选择工作的原始材料。
杂交育种等是用现有品种先人工创造出变异,然后进行选择工作。
引种是以品种或杂交组合为单位进行比较选择。
选种首先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系统群体间比较。
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性状变异,人为地对这些自然变异或人工授粉变异进行选择和繁殖,从而培育出新品系的过程,称为选择育种。
这是植物常规育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可以得知,同属植物相互授粉就产生染色体重组,再加上染色体重组过程中发生片断置换、错位、丢失,会导致下代个体发生很多性状变异。
此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影响到植物本身的遗传物质组成,如化学药剂、射线等,从而产生育种上可利用的遗传变异。
不同植物在育种时要考虑植物的实际用途,例如花卉育种主要考虑形态方面的变异,如株型紧凑与否、花色、整齐度、观赏时期、花型等;当然也有生理特性方面的变异,如耐寒花卉的耐热性、热带花卉的抗寒性、对主要病害的抗病性等。
从遗传角度看,植物的变异存在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通常只发生于某处或某代,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例如,缺肥的环境可导致植株的瘦小、强烈的阳光可导致株型的紧凑等。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变异的结果,是选择育种的基础。
二、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和联系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3个主要因素,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达尔文将选择分为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自然选择是自然条件对生物(包括森林树木)的选择。
把一切不利于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变异淘汰掉,而保留一切对生物本身有利的变异。
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混杂的群体中挑选符合要求的个体或类型。
优树选择、种源选择等选择育种都属于人工选择。
叙述选择育种的概念及特点
![叙述选择育种的概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2517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c.png)
叙述选择育种的概念及特点选择育种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选择和配对优良的个体,来创造具有特定特征或性状的后代。
选择育种是人类长期农业实践的产物,早在人类开始农业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植物和动物的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出更适应人类需求的作物和动物,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在选择育种中,首先需要确定育种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增加抗性等。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可采用不同的选择育种方法。
选择育种的方法包括实际观察、遗传学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特征的个体,然后再通过人工选择、人工授粉等手段,来配对培育出具有所需性状的后代。
选择育种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性强:选择育种是基于遗传学理论的育种方法,它充分利用了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通过人工选择和配对来增加有益基因的频率,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2. 高效性:与自然进化相比,选择育种可以更加快速地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作物和动物。
通过精确的选择和配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满足特定需求的品种。
3. 多样性:选择育种可以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培育出不同的品种,满足人类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可以培育出既能产高产量又具有抗病性的作物品种,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需求。
4. 可控性强:选择育种是一种可以人为控制的育种方法。
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技术,可以精确地选择理想个体进行培育,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选择育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作物育种中,通过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高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动物育种中,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生长快、耐疾病、优质肉的新品种,从而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农业生产,选择育种也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药用植物的育种中,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含有丰富有效成分的新品种;在园艺植物的育种中,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花色丰富、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在家畜的养殖中,选择育种可以培育出肉质优良、疾病抗性的新品种。
六种常见育种方法
![六种常见育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97d2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c.png)
六种常见育种方法一、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育种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其他育种方法的前提。
通过选择育种法,可以选择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进行繁殖,逐步改良品种的性状,提高产量和品质。
选择育种法的步骤包括:选取种质资源、制定选择指标、进行选择、筛选和培育等。
在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和育种目标,选择适宜的选择指标和选择方法。
二、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通过人工控制杂交,将两个不同的亲本进行交配,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杂种。
通过杂交,可以利用亲本间的互补优势,获得更强大的遗传变异和组合。
杂交育种法的步骤包括:选择亲本、控制杂交、筛选杂种、选择优良杂种进行后代选育等。
在进行杂交选择时,需要考虑亲本的亲缘关系、杂交方式、杂交环境等因素,以保证杂交后代的稳定性和优良性状的表现。
三、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通过诱变剂或自然突变,使植物产生遗传变异,进而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体。
突变育种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遗传变异,加快育种进程。
突变育种法的步骤包括:诱变处理、筛选变异体、鉴定和选育等。
在进行突变诱变时,需要选择适宜的诱变剂和处理方法,控制突变体的数量和种类,以提高突变体的利用率和育种效果。
四、转基因育种法转基因育种法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进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调控和改良。
转基因育种法可以在植物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增加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转基因育种法的步骤包括:选择外源基因、构建转基因载体、导入植物细胞、筛选转基因植株、鉴定和选育等。
在进行转基因育种时,需要考虑转基因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转基因植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组织培养育种法组织培养育种法是利用植物体细胞和组织的再生和分化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进行植物的繁殖和改良。
组织培养育种法可以克服传统繁殖方法的局限性,实现对植物的精细调控和改良。
组织培养育种法的步骤包括: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和增殖、分化和再生等。
选择育种名词解释
![选择育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d9a3a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e.png)
选择育种名词解释选择育种名词解释在农业生产中,育种是农民朋友们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选择育种属于常见的一种育种方法,它通过筛选和选择遗传特性出色的种子和后代,以达到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目的。
那么,什么是选择育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优势性选择优势性选择是指在进行繁殖过程中,选择具有较好表现的品种进行交配,以期望获得更出色的后代。
这种选择方式主要是为了保留和积累优异的基因型。
当然,优势性选择需要依靠科学的测定和评估,欲选中的品种的表现必须要相对优秀,具有充足的遗传优势。
二、相似性选择相似性选择是指在育种过程中,选择相似的品种进行交配,以寻找相互对应的基因型并进行遗传的优化。
这种选择方式需要考虑到种子和后代之间的互补作用和互惠合作,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遗传优势,提高产出质量和数量。
三、体系选择体系选择是指在育种过程中,按一定的特定目标和需要,选择搭配和交配相互适应的品种进行繁殖。
这种选择方式主要是为了在保持带有选定特征、符合需求的基因型优势的情况下,予以优化和升华,从而达到提高产出效益和质量的目的。
四、专门化选择专门化选择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物种,基于具备较高繁殖效能和质量的种子或后代进行选择繁育。
这种选择方式主要是提升所选物种遗传优势,并在保证繁殖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特定属性的发展。
五、循环选择循环选择是指不断的对种子和后代进行再筛选,以达到更好的遗传优势和产出效益。
这种选择方式可以使育种策略更加科学化,达到持续优化和提高种子和后代的质量的效果。
无论哪一种选择育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种植业或畜牧业需求。
在选择种子或后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排除和选择因素。
但总体而言,选择育种对于种植业或畜牧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选择法
❖ 在原始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选出一定数量的优良单株,混合 脱粒、保存,第二年将入选的种子,播在小区内,并设对照 品种与原始群体相邻种植,进变的发生;植株和种子内部 的生理生化的变化引起自发突变;块茎和块根作物发生的 芽变等。
• 新育成品种群体中的变异
有些品种在其育成时,有的性状并未达到真正地纯合,在 田间种植时就出现分离现象,产生有价值的变异。
第二节 性状鉴定与选择
❖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选择育种就是从自然变异的群体中,根 据单株的表现型挑选符合生产需要的基因型,使选择的性状 稳定地遗传下去。选择是创造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重要 手段。任何育种方法,都要通过诱发变异、选择优株和试验 鉴定等步骤,因此,选择是育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表4-l 菜豆纯系内对籽粒轻重的选择效果
(Johannsen,1903)
亲本籽粒的平均重量(g) 了代籽粒的平均重量(g)
世 最轻
最重
最
代
差
由最轻亲本选 由最重亲本选 相 育出的籽粒重 育出的籽粒重 差
1
60
70
+10
2
55
80
+25
3
50
87
+37
4
43
73
+30
5
46
84
+38
6
56
81
+25
63.15
75.19 54.59 63.55 74.38 69.07
64.85
70.88 50.68 63.64 70.00 67.66
+1.70
-4.31 -3.19 +0.09 -4.38 -1.41
二、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
• 自然异交引起的基因重组
一个品种与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互交后,引起基因重 组,而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 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学说是人工选育新品种的理论基础。 它的中心内容是变异、遗传和选择。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 传是选择的保证,没有遗传,选择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变 异、遗传和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三个重要因素。
一、选择的基本方法
二、鉴定的作用和方法
一、选择的基本方法
❖ 单株选择法(又称系统选择法、系统选育) ❖ 混合选择法 ❖ 集团选择法 ❖ 改良混合选择法
❖ 混合选择法根据选择的次数也分为:
一次混合选择法:按上述方法对原始群体只进行一次选 择,第二年便将混合选择的种子与原始群体及对照品种 相邻种植,进行比较 。此法多应用于自花传粉作物群体 品种类型的分
多次混合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进行一次混合选择后, 在以后几代比较鉴定的同时,在表现较好的小区中再进 行二次、三次或更多次的混合选择,直到性状表现较一 致,实现选种要求为止 。多次混合选择法常应用于自花 授粉作物较为混杂的群体和异花传粉作物、常异花传粉 群体类型的分离和杂种后代的选择。
图 3一次混合选择法示意图
图4 多次混合选择法示意图
混合选择法的优缺点
❖ 方法简便易行,比较省事,而且有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原有 品种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可迅速获得大量种子,解决生产的 需要。
❖ 混合选择把品种群体的基本类型的优良单株或单穗选出,既能保 持品种种性,又能达到不断提高品种种性提纯复壮的目的。
单株选择法
❖ 目前育种工作最常用
❖ 单株选择法根据选择的次数可分为:
一次单株选择法:就是从原始群体中只进行一次单株选 择,经过比较、鉴定,育成新品种。
多次单株选择法:在一次单株选择的后代中,当选个体 的基因型仍然是异质结合,有的植株遗传性状还不稳定, 继续出现分离,再在其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单穗), 分别收获,脱粒、种植,进行比较鉴定,选优去劣。这 样重复几次,直至性状一致时,再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 以选出优良新品种
第一节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一、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现象和纯系学说 二、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
一、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现象和纯 系学说
❖ 作物品种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不 断变化而产生的突变或自然杂交等原因,不断地出现自然变异。因此, 品种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 丹麦植物学家Johannsen进行了连续6年的选择试验,得到两点主要结论: ①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繁殖,可以分离出若 干个不同的纯系,表明原始品种为各个纯系的混合群体,通过选择可以 分离出这些纯系,这样的选择是有效的。
❖ 混合选择由于选择是根据当代表现型进行的,把一些在优良环境 条件下表现良好,而其基因型并不合乎要求的个体也选入,在经 过混合脱粒、混合播种后,就很难了解当选个体在性状上的表现, 同时也就很难在后代中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个体一一清除,因而 降低了选择效果。
❖ 当选择的经济性状与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有矛盾时,如选择高的蛋 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糖的含量和棉花纤维长度等性状,应用混 合选择法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4-1 一次单株选择法示意图
图2 多次单株选择法示意图
单株选择法的优缺点
❖ 第一 选择效果较好。单株选择不仅在选择当年根据个体的 表现进行选择,而且在第二年是按入选的单株分别播种的, 能对单株后代的表现来加以鉴定,这样对上代所选单株是否 属于遗传的变异,可以看得很清楚,故能将在当年偶然表现 优良的单株,在后代的鉴定选择中加以淘汰。单株选择虽然 是根据表现型进行的,但选择的基础却是放在基因型上的, 所以说单株选择法的选择效果较好。
②从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因为同一纯系的不同个体的基因型 是相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异由环境因素所引起的,是不能稳定遗传的。
❖ Johannsen提出的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作物纯系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 它把变异分成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即环境的变异)。在育种 工作中,通过后代鉴定,选择可遗传的变异。
集团选择法
❖ 根据育种目标,在原始群体中选择各种类型的优良 个体,然后将属于同一类型的优良个体混合脱粒, 组成几个集团与原始群体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 这种方法称为集团选择法
❖ 集团选择法的每一个集团实质上就是一次混合选择 法获得的后代。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在每一个集团 中再进行混合选择或集团选择。此法在整理我国丰 富的、复杂的农家群体品种时,能分离出优良品种, 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另外,因为集团选择法能保 存原始群体中的主要类型,不致于因选择而破坏了 有价值的复杂群体,必要时可以把优良的小集团合 并为大集团,再与对照品种比较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