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有一次和妹妹游玩西湖时遇雨,产生了制造雨具的念头,又从小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这有趣的一幕中得到启发,继而经过反复实践,发明了雨伞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插图逼真有趣,贴近儿童生活,易读易懂,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意识。

【设计理念】

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充分、自如地接触课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同时,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起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学习新偏旁“匚”。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雨伞的经过。

3学习善于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勇于改革的精神和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

难点: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具准备】

字词卡、多媒体课件或插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上学期学过的谁发明什么的小故事?

2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①谁知道鲁班是什么人?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②读了课题后,你最感兴趣或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③教师梳理学生疑问,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与同桌或四人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_____”标出要求会认的生字,用“△”标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正音,并讨论交流记字方法。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体会生字在词句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4四人小组中每人读一段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谁的进步快。

5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习新偏旁“匚”。

②让学生观察要求“会写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难在什么地方?

③重点指导“湖、亭、匠”等字,注意间架结构。

④学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写,在你认为写得好的字旁边画“☆”。

⑤小组评一评,推荐写得好的字给老师在班中展示。

四拓展作业

搜集有关鲁班的小故事,也可以搜集你喜欢的其他发明家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大意

1听写“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自荐分段读课文。

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②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2指导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说说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试说说理由(教师相机点拨)。

③听录音朗读,结合插图,想象游人在西湖游玩,突然遇雨,四处躲藏和孩子们顶着荷叶在雨中追逐玩耍的情景。④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鲁班与妹妹的对话,体会妹妹爱动脑筋,敢于提合理化建议的精神。

⑤听了妹妹的话,鲁班怎样想,怎样做,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感悟鲁班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思考,敢于改革创新的良好品行。

三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_________________,他从___________

(遇到什么问题)(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启发,经过___________,

(怎样做)

终于____________。

(结果)

2读了鲁班造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再作小结。)

3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四课后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感想。

2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曾经遇到的一两个问题,你当时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3如果有兴趣的话,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作品有创意。

教学设计2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先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鲁班的资料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教师导言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质疑。

(二)试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读准,把课文读连贯、正确。

2.由小组长负责在小组内检查生字读音,全班正音。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4.检查,反馈。

(三)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布置自学要求。(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

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3)可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独立思考或在同学间交流。

2.交流学习所得。

(1)指名回答以上思考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教学建议中提出的词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四)练习说话

1.读了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解答的自己解答,不能理解的同桌交流,互相解答,有的在教师帮助下解决。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六)积累语言,总结升华

1.学生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空花朵上。

2.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参考资料

鲁班: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相传姓公输,名般,亦作班、盘。他是鲁国人,因般与班同音,故又称鲁班。他大约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

鲁班出生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参加木工劳动。据传说,他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和磨粉用的石磨,以及很多木工工具,如锯、曲尺、墨斗、刨子、凿子、铲子等。被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数千年来,鲁班的名字已成为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配套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鲁班的故事》和《爱动脑筋的帕斯卡》。《鲁班的故事》由《巧设鲁挑梁》和《小草和锯子》两个小故事组成,都是描写鲁班的发明创造的,是学生进一步认识鲁班极好的补充材料。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了解鲁班是怎样帮老木匠的忙和如何发明锯子的,了解帕斯卡是如何开动脑筋解决难题的,从而学习主人公平时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