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本质“四因说”(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本质“四因说”(一)
在国内近来关于“文学是什么”(文学的本质)的争议中,存在着“本质主义”观点和“反本质主义”观点的对立。
但是,如果进一步考察这两种对立观点的具体阐述,我们又会发现对立的双方又都是用了一种“先验的本质”眼光去打量文学。
无疑,在这种“先验的本质”眼光下,人们是不可能真正认清文学是什么的,争论也只能被置于僵局中。
文学是人类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面体。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以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为原因的。
运用“四因说”的方法来考察和解析文学,正可以动态立体地揭示文学的本质。
一、质料因: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作品,即语言是文学的质料(媒介)。
这是凡承认有“文学”的人都必然要承认的公理。
但是,正是从这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开始,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就开始了。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作品,但语言的作品并不都是文学。
那么,构成文学的语言,是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学语言呢?
从历史来看,文学语言的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韦勒克和沃伦曾在其《文学理论》中对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日常语言作区别,认为文学语言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第一,文学语言有多种歧义;第二,文学语言本身是感性的;第三,文学语言是高度提炼和严密组织的。
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使它具有普通语言不具有的丰富表现力、象征意味和感染力。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最典型地表现了文学语言的特性,因此,诗歌的语言是意味最丰富、最不容阐释和改写的,即中国古代诗论所谓的“诗无达诂”。
承认文学作品是由具有特殊材质的语言构成的,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基点。
但是,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界限。
文学语言是包涵在普通语言之中的,它不过是后者的提炼、转化和再生。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语言本身就是文学性的,因为语言原本是感性的、象征性的,并且富有表现性的。
只是在文明进化过程中,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日益朝符号化的指意功能和交流功能发展,而丧失了它的文学性——诗意。
所以,海德格尔说:“语言不是诗歌,因为它是原始的诗;反之,诗歌产生在语言中,因为语言储藏着诗的原始根源。
”目前,有一种来自西方的文学观念,主张“文学终结,文学性扩张”。
这种文学观念是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究其实质,是将对文学的整体性关注下降到对作品语言的文学性关注。
保罗·德·曼(PauldeMan)在他的《抗拒理论》一文中指出,文学性是通过在使用语言中将修辞功能压倒语法功能和逻辑功能来实现的,它作为一个要害性的而又不安定的因素介入模式,以各种方式和面貌扰乱其内在平衡,从而也扰乱它的外在世界。
德里达对德·曼这个文学性的主张表示认同,他说:“德·曼没有说错,归根到底,一切文学修辞就是自我解构的。
”因此,解构主义的文学性,是关于语言修辞的非指意性、多义性和差异性的突出和强化,它拒绝文学整体性,只关注语言差异性。
二、形式因:意象
文学的形式,首先表现在文学类型(体裁)上。
按传统划分,文学分为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四大类型。
文学是什么,以及文学是否存在,都要依靠是否存在这些特定的类型来判断。
不同的文学类型,有不同的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既保证了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差异,又保证了各种类型共同的文学属性——虚构的、非现实的、非逻辑性的世界。
文学风格是文学形式的第二层次,它是文学的文化、时代和个性差异的表现。
风格并不是文学可有可无的存在,不是它的外在装饰。
风格在表现文学形态的特殊性的时候,就是在展现文学的具体历史的存在,展现它的生命的真实性和个体性。
因此,正如不存在抽象的文学一样,也不存在没有风格的文学。
风格的形成类似于自然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我们会看到文学实践中对风格的模仿和借鉴,但在精确的意义上,风格是不可学习的。
在作者之间,不同风格的相互影响是存在的,但归根到底,是不会存在雷同的。
文学形式的第三个层次是作品的意象。
意象是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整体的情景。
文学作品并不一定要塑造具体的形象,但是必须创建一个生动可感的情景。
文学意象是语言的物态化作品向非语言的想象情景转换的结果。
因此,作品的意象是作品的最终形式。
文学意象概念揭示文学的本质特性在于,文学不仅是想象的作品,而且最终是以想象的形式存在的。
就此而言,文学意象将文学展现为一个现象学事实,即文学作品不是一个独立的自在实体,而是必须通过读者的感受和想象进行再创性来呈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形式在其三个层次上都发生着变化。
但是,相对而言,文学类型的变化更为缓慢,因为文学类型的稳定性保证着文学体制的稳定性,为文学创作和评价提供准则。
文学准则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体制的准则,它不是一种强制的、固定的规则,而是基于创作的自由原则具有宽泛性和灵活性。
德里达认为,“文学是一个矛盾的体制”,“原则上,文学的法则趋向于拒绝或撤消法则。
它因而允许人在这个‘言说一切’的经验中思考这个法则的本质。
它(文学)是一个趋向于逾越这个体制的体制”。
看到文学体制的矛盾性和运动性,是对文学的历史性的正确揭示。
然而,如果因此根本否定文学体制的相对稳定性,否定文学类型划分的相对确定性,则会走向历史性的反面——在本质主义的立场上否定文学形式,并且否定文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