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小儿腹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组。
16
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季节、年龄、大便的性状、 排便的次数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细菌、 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对于脱水程度及性 质,有无酸中毒及钾、钙等电解质缺乏的判定, 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症状诊断。
17
(一)临床诊断
1)诊断依据 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便、糊状便、粘液
便或脓血便。 ②大便次数增多。
非感染因素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 引起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本要为乳糖酶)缺乏 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 积滞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 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 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7
易感因素
• 2、机体防御功能差:①婴儿胃酸偏低,胃 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 弱;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 lgM、lgA) 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均较低;③新生儿生后 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 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 感染。
8
易感因素
3、人工喂养: 家畜乳中虽有母乳中某些成 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 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 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1、感染性腹泻: 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 症状性腹
泻病 过敏性腹泻病等.
4
四、流行病学
小儿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 位常见多发病,死因在我国居第二位。 1986年对广东等七省妇糼卫生示范县及北 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岁以下小儿急 性腹泻年发病率为201.46%,平均年发病次 数为2.01±0.03次/人,平均死亡率为 0.51‰。1988年21省入户调查发现5岁以下 小儿发病率为每年0.86-3.9次/人,平均为 每年2.5次/人。
18
临床诊断
3)病情分类 ①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②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
萎糜、嗜睡、面色苍白、高热 或体温不升、白 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4)临床分类 ①感染性:肠炎、痢疾、霍乱 ②非感染性: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等
19
望诊: 一般情况 眼窝 眼泪 口舌 口渴
2
二、病程分类
1、急性腹泻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周-2个月
3、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个月以上。
3
三、临床分类
触诊 皮肤弹性 诊断
脱水程度评估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良好
*烦躁、易激惹 *
正常
下陷
有
少或无
湿润
干燥
饮水正常 *口渴、想喝水
捏起后回 缩快 无脱水
Leabharlann Baidu
捏起后回缩慢 (<2秒)
轻至中度脱水: 患者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上述体征,其 中至少包括一个* 符号所示的体征, 丢失水份占体重的
小儿腹泻病
1
一、概念
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是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是有大便性 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在未明确病因 前,统称为腹泻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 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 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 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82年,石 家庄会议把腹泻病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
15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1、血、尿、粪为最基本检查,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 院也应开展此常规检查。
1)血常规 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改变可以判断 有无贫血,根据白细胞及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判 断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类型。
2)小便常规 有无蛋白及红细胞及白细胞、管型等 3)大便常规 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
13
临床表现
轻型: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 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 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 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14
重 型: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 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 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 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 睡,甚至昏迷、休克。
5
发病两个高峰期。 夏季腹泻:发生于6、7、8月,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
菌与痢疾杆菌, 秋季腹泻:发生于10、11、12月,为,主要致病菌为
轮状病毒, 危险因素:①1岁以内婴儿;②小儿照看人卫生差;
③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 ④既往经常患腹泻病;⑤饮用水不洁; ⑥禽畜放养。
6
五、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 分泌少,酶活力偏低;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 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进入量较多,加重 了胃肠道的负担;婴幼儿水分代谢旺盛,对缺水 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 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 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12
八、发病机制
(一)消化道功能紊乱:
主要是饮食的量与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 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并积 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有利于肠道下部 细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大 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高, 加之腐败酸的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道,使肠 蠕动增强,引起腹泻。
3、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
10
七、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
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 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 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 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 起腹泻。
11
9
六、感染因素
1、 肠道内感染: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 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2、肠道外感染: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 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 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 (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16
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季节、年龄、大便的性状、 排便的次数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细菌、 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对于脱水程度及性 质,有无酸中毒及钾、钙等电解质缺乏的判定, 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症状诊断。
17
(一)临床诊断
1)诊断依据 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便、糊状便、粘液
便或脓血便。 ②大便次数增多。
非感染因素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豆浆)过敏而 引起腹泻。对牛奶过敏者较多。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本要为乳糖酶)缺乏 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不良.使乳糖 积滞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 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能诱发 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7
易感因素
• 2、机体防御功能差:①婴儿胃酸偏低,胃 排空较快,对进人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 弱;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 lgM、lgA) 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均较低;③新生儿生后 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 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 感染。
8
易感因素
3、人工喂养: 家畜乳中虽有母乳中某些成 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 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 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1、感染性腹泻: 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 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 症状性腹
泻病 过敏性腹泻病等.
4
四、流行病学
小儿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国家小儿第一 位常见多发病,死因在我国居第二位。 1986年对广东等七省妇糼卫生示范县及北 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岁以下小儿急 性腹泻年发病率为201.46%,平均年发病次 数为2.01±0.03次/人,平均死亡率为 0.51‰。1988年21省入户调查发现5岁以下 小儿发病率为每年0.86-3.9次/人,平均为 每年2.5次/人。
18
临床诊断
3)病情分类 ①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②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如烦躁、精神
萎糜、嗜睡、面色苍白、高热 或体温不升、白 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4)临床分类 ①感染性:肠炎、痢疾、霍乱 ②非感染性:饮食性、症状性、过敏性等
19
望诊: 一般情况 眼窝 眼泪 口舌 口渴
2
二、病程分类
1、急性腹泻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周-2个月
3、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 病程在2个月以上。
3
三、临床分类
触诊 皮肤弹性 诊断
脱水程度评估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良好
*烦躁、易激惹 *
正常
下陷
有
少或无
湿润
干燥
饮水正常 *口渴、想喝水
捏起后回 缩快 无脱水
Leabharlann Baidu
捏起后回缩慢 (<2秒)
轻至中度脱水: 患者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上述体征,其 中至少包括一个* 符号所示的体征, 丢失水份占体重的
小儿腹泻病
1
一、概念
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是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是有大便性 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在未明确病因 前,统称为腹泻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 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 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 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82年,石 家庄会议把腹泻病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
15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1、血、尿、粪为最基本检查,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医 院也应开展此常规检查。
1)血常规 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改变可以判断 有无贫血,根据白细胞及分类,我们可以初步判 断有无感染及感染的类型。
2)小便常规 有无蛋白及红细胞及白细胞、管型等 3)大便常规 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
13
临床表现
轻型:
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 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 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 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14
重 型:
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 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 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 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 睡,甚至昏迷、休克。
5
发病两个高峰期。 夏季腹泻:发生于6、7、8月,主要是致病性大肠杆
菌与痢疾杆菌, 秋季腹泻:发生于10、11、12月,为,主要致病菌为
轮状病毒, 危险因素:①1岁以内婴儿;②小儿照看人卫生差;
③小儿饭前不用肥皂洗手; ④既往经常患腹泻病;⑤饮用水不洁; ⑥禽畜放养。
6
五、易感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 分泌少,酶活力偏低;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 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重,进入量较多,加重 了胃肠道的负担;婴幼儿水分代谢旺盛,对缺水 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儿时期神经、 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 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12
八、发病机制
(一)消化道功能紊乱:
主要是饮食的量与质不恰当,使婴儿消化道 功能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并积 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下降,有利于肠道下部 细菌上移繁殖,使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内产生大 量的乳酸、乙酸等有机酸,使肠腔渗透压增高, 加之腐败酸的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道,使肠 蠕动增强,引起腹泻。
3、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
10
七、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多为人工喂养儿,原因为:喂养不
定时;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过早 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果汁,特别是那些 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高渗性腹泻; 肠道刺激物(调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 起腹泻。
11
9
六、感染因素
1、 肠道内感染: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 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2、肠道外感染:如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肾盂肾炎、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 热、感染原释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 激惹(膀胱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 (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