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组成和分类
核酸化学

2.DNA双螺旋特征
(1)主链:两条平行的多核 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 一条由3΄向5΄,另一条由5΄向 3΄),围绕着同一个(想象的) 中心轴,以右手旋转方式构成 一个双螺旋形状。疏水的碱基 位于螺旋的内侧,亲水的磷酸 基和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相 连成的骨架位于外侧。糖环平 面与中心轴平行,碱基平面与 中心轴相垂直。
• DNA三股螺旋结构常出现在 DNA复制、转录、重组的起始位 点或调节位点,如启动子区。 第三股链的存在可能使一些调控 蛋白或RNA聚合酶等难以与该区 段结合,从而阻遏有关遗传信息 的表达。
(3)四股螺旋DNA
•形成条件--串联重复的鸟苷酸 •基本结构单元--鸟嘌呤四联体 •碱基之间靠 Hoogsteen 键连接 •已有实验结果表明--真核细胞端 粒中存在四链结构
第4章 核酸化学
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体 内一些组织结构复杂的高分 子,它们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基础,因而被称为生命 物质。主要类型有蛋白质、 核酸、多糖、脂类。 生物大分子大多数是由 简单的组成结构聚合而成的, 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 酸……
第1节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化学组成
DNA超螺旋的形成
DNA正常的双螺旋结构 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双 螺旋中没有张力而处于 松弛状态。如果这种正 常双螺旋额外增加或减 少螺旋圈数,就会使双 螺旋内的原子偏离正常 的位置而产生张力,这 样正常的双螺旋就发生 扭曲而形成超螺旋。超 螺旋总是向着抵消初级 螺旋改变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原核生物 : 1)共价封闭的环状 双螺旋分子 2)超螺旋结构:双 螺旋基础上的螺旋化
Erwin Chargaff (1905-1995)
(二)DNA的一级结构 由4种脱氧核苷酸 dAMP 、 dGMP 、 dCMP 、 dTMP 按 照 一定的排列顺序通 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而成的没有分支的 多核苷酸链。
核酸的组成及种类

核酸的组成及种类一、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是构成生物体遗传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苷酸是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的。
1. 碱基碱基是核苷酸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嘌呤和嘧啶两类。
嘌呤碱基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碱基包括胸腺嘧啶(T)、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和胞嘧啶(C)。
2. 糖糖是核苷酸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两种类型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
脱氧核糖存在于DNA中,核糖存在于RNA中。
3. 磷酸磷酸是核苷酸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它与糖分子连接形成糖磷酸骨架,稳定了核苷酸的结构。
二、核酸的种类核酸主要分为两类:脱氧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1. 脱氧核酸(DNA)脱氧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
它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DNA由两条互补的链以双螺旋结构存在,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其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通过两个氢键连接,鸟嘌呤和胞嘧啶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2. 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分子。
与DNA不同,RNA只有单链结构,其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尿嘧啶(U)和胞嘧啶(C)。
RNA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mRNA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合成,rRNA则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1. 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DNA通过碱基序列的编码,存储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且能够通过DNA复制的过程将这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
2. 蛋白质合成DNA转录成mRNA后,mRNA通过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tRNA和r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3. 能量转化核酸分解产生的核苷酸可以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为生物体提供生存所需的能量来源。
第三章 核酸化学

rRNA的功能 参与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思考题:
体内有哪些重要的核苷酸?各有何作用?
DNA和RNA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何异同? 利用核酸的理化性质在临床实践中有何应用?
N O O
-
NH2 N N OCH2
-
O O
-
O O
-
N H H
P O
-
P O
-
P O
O
H H
OH OH 三磷酸腺苷 (AT P )
多磷酸核苷酸
5′-磷酯键
N N O -O O O O O
NH 2
N
N
P O-
P O-
P O-
O
CH 2 H H OH
O H H H
脱氧腺嘌呤核苷 脱氧腺嘌呤一磷酸 (dAMP) 脱氧腺嘌呤二磷酸 (dADP) 脱氧腺嘌呤三磷酸 (dATP)
NH
核苷
N N
2 N 9 N
糖苷键
CH O H O 2 1'
H H OH H 2' O H H
嘌呤N-9或嘧啶N-1与核糖C-1通过β-N-糖苷 键相连形成核苷。
核苷酸(ribonucleotide)
NH2
酯键
O
N N O
N
9 N
糖苷键
HO P O CH 2 O
-
H
H
OH
' 1 H H 2'
* tRNA的二级结构
——三叶草形
氨基酸臂 DHU环 反密码环
额外环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缠绕1.75圈 约140~160bp
60bp
核心颗粒 2 (H2A·H2B ·H3 ·H4 )
染色质纤维
人类46条染色体的DNA总长可达 1.7m,经过螺旋化压缩,实际总 长只有200nm。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Replica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OH
HN
HCH3
H
H
ON
H
胸腺嘧啶 thymine
(T)
DNA
胸腺嘧啶 (T)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RNA
尿嘧啶 (U)
(二)戊糖
HOH2C5’ O OH
4’
1’
3’ 2’
OH OH
β-D-2-核糖
核糖 (Ribose) 构成 RNA
HOH2C5’ O OH
4’
1’
3’ 2’
(2)碱基互补配对:AT配对(两个氢键), GC配对(三个氢键);碱基对平面垂直纵轴 (3)右手双螺旋:螺距为3.4 nm,直径为2.0 nm,10.5 bp/圈
(4)表面功能区: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 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5)维持结构稳定的力量:氢键维持双链横向 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纵向稳定
脱氧 d
碱基 A G T C U
磷酸基数目 M D T
磷酸 P
• DNA、RNA组成异同
DNA与RNA在组成成份上略有不同:
DNA
RNA
磷酸 碱基
戊糖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2脱氧核糖(dR)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生物化学第三章核酸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NA
• DNA和RNA的区别
不同点 戊糖 碱基 二级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种类 RNA 核糖 G C A U 单链 忠实性较低 多 (mRNA,rRNA, tRNA 等) DNA 脱氧核糖 G C A T 双链 忠实性高 少
碱基互补配对: 腺嘌呤/胸腺嘧啶(A-T)
4.双螺旋表面存在大沟和小沟
小沟
大沟
(二) DNA二级结构的多样性
• 三种DNA构型的比较
螺距 旋向 (nm) 每圈碱 基数 螺旋直径 (nm) 骨架 走行
存在条件
A型 右手 B型 右手
2.3 3.54
11 10.5
2.5 2.4
平滑 平滑
体外脱水 生理条件
(二)碱基
碱基(base)是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腺嘌呤
嘌呤 碱基 嘧啶 鸟嘌呤 存在于DNA和RNA中
胞嘧啶
尿嘧啶 胸腺嘧啶 仅存在于RNA中 仅存在于DNA中
NH2
嘌呤(purine,Pu)
N 7 8 9 NH
N
N
NH
5 4
6 3 N
1N 2
腺嘌呤(adenine, A)
O N
N
NH
NH
鸟嘌呤(guanine, G)
(二) 原核生物DNA的环状超螺旋结构
原核生物DNA多为环状,以负超螺旋的形 式存在,平均每200碱基就有一个超螺旋形成。
DNA超螺旋结构的电镜图象
(三) 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组装
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DNA染色质呈现出的串珠样结构。 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细胞中的核酸知识点

核酸知识点【基础知识整合】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其分子组成为。
3.核酸的功能:细胞内携带的物质,控制合成。
2.核酸的功能特性(1)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2)每个DNA分子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3)有些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
考点二核酸与蛋白质【知识拓展】细胞质内核糖体上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2.联系(1)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2)DNA 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总结提升】蛋白质和核酸两者均存在物种特异性,因此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为生物进化、亲子鉴定、案件侦破等提供依据,但生物体内的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氨基酸、核苷酸等不存在物种的特异性。
考点三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知识拓展】 一、实验原理①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②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 、RNA 的亲和力不同: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二、实验流程图1、取口腔上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消毒牙签刮口腔内侧壁后在液滴中涂抹几下载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载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载玻片放入盛有30 mL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大烧杯中加入30 ℃温水↓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保温5 min2、水解3、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 s染色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2滴染色5 min↓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4、观察低倍镜观察:选染色均匀、色浅区域移至视野中央、调清晰后观察↓高倍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细胞质染色情况三、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结论:真核细胞的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
生化核酸结构与功能(共58张PPT)

测定两种核酸分子间的序列相似性 检测某些专一序列在待检样品中存在与否 是基因芯片技术的根底第Fra bibliotek节核酸酶
Nuclease
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 ➢依据底物不同分类
• DNA酶(DNase): 专一降解DNA。
• RNA酶 (RNase):
专一降解RNA。
➢依据切割部位不同
DNA纯品: OD260/OD280 = 1.8 RNA纯品: OD260/OD280 = 2.0
二、DNA的变性(denaturation)
定义: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
单链的过程。
理化因素:过量酸,碱,加热,变性试剂如尿素以及 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变性后其它理化性质变化:
比旋度下降
除侵浮入力密细度升胞高的外源性核酸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
〔一W、aDtsNoAn,的C二ric级k,结19构在53〕消化液中降解食物中的核酸以利吸收
二、核酸的分类及分布
体外重组DNA技术中的重要工具酶
核酶
催化性RNA (ribozyme) 作为序列特异性的核酸 内切酶降解RNA。
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 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 传信息的载体。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Primary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 元素组成
C、H、O、N、P
2. 分子组成 —— 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 —— 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 —— 磷酸(phosphate)
核酸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G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P
核苷酸
P
五碳糖
碱基核糖核苷酸P来自核 糖碱基核酸和蛋白质一样, 也是高分子化合物,相对 分子质量在几十万至几百 万.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磷酸 含N碱基 碱基 五碳糖
核 苷
碱
基
一种含有N元素, 一种含有N元素,表现出碱 性的基团,在核酸中有嘌呤和嘧 性的基团,在核酸中有嘌呤和嘧 两大类, 啶两大类,共5种. A:腺嘌呤 G:鸟嘌呤 C:胞嘧啶 U:尿嘧啶 T:胸腺嘧啶
(一)核酸的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简称DNA 简称DNA 简称RNA 简称RNA
(二)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在生物的遗传, 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中的核酸 1,病毒-----------------------DNA或RNA ,病毒 或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 核糖
碱基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G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U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最经典总结-核酸的组成和结构、功能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组成(1)组成元素:C 、H 、O 、N 、P 。
(2)基本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成分:a.磷酸、b.五碳糖、c.含氮碱基,其相关种类:b 是2种,c 是5种。
(3)基本单位的种类⎩⎪⎨⎪⎧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组成DNA核糖核苷酸(4种)――→组成RNA■助学巧记巧记DNA 组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2.核酸的种类和功能(1)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三看”法快速确认DNA 、RNA3.DNA 和RNA 的比较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成分碱基共有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特有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磷酸功能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和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针对RNA病毒: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2)mRNA:传递遗传信息(3)tRNA:运输氨基酸(4)rRNA:组成核糖体(5)极少数RNA可作为酶,具有催化功能存在①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②原核生物:拟核、质粒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利用吡罗红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2016·四川,6A)(×)(2)核酸→核苷酸属于水解反应(2016·经典高考)(√)(3)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2014·江苏卷,1A)(√)(4)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2014·江苏,1D)(×)(5)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2013·重庆高考)(√)以上内容考查了DNA和RNA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空间结构、功能及鉴定,其主要源自教材必修1P26~29关于核酸的相关知识,大多属识记内容。
2.(教材必修1P28图2-9改编)下图为某核苷酸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有C、H、O、NB.图示化合物为DNA的一条链C.图中的T、C、G可参与合成6种核苷酸D.图示化合物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解析核苷酸链的组成元素有C、H、O、N、P,A错误;图中含有碱基T,为DNA的一条链,B正确;T、C、G可参与合成5种核苷酸,C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D错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4-3 核酸 知识点梳理

第三节核酸一、核酸的组成(一)天然核酸的分类根据组成中所含戊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少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二)核酸的组成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可达上百万。
核酸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过程如下:因此,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其中的戊糖是核糖或脱氧核糖,它们均以环状结构存在于核酸中,对应的核酸分别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碱基是具有碱性的杂环有机化合物,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分别用字母A、G、C、U表示),D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用字母T表示)。
碱基与戊糖缩合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核苷酸,核苷酸缩合聚合可以得到核酸:二、核酸的结构(一)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1、DNA 分子由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组成,两条链平行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
2、每条链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结合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如下图所示是碱基互补配对时形成氢键的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氢键。
(二)RNA 的结构特点RNA 也是以核苷酸为基本构成单位,其中的戊糖和碱基与DNA 中的不同,核糖替代了脱氧核糖,尿嘧啶(U)替代了胸腺嘧啶(T)。
RNA 分子一般呈单链状结构,比DNA 分子小得多三、核酸的生物功能(一)基因的定义有一定碱基排列顺序的DNA 片段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被称为基因。
(二)核酸的生物功能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一系列性状。
RNA 则主要负责传递、翻译和表达DNA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三)DNA 分子的复制在细胞繁殖分裂过程中,会发生DNA 分子的复制。
高中生物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高中生物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1、核酸的简介由许多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最早由米歇尔于1868年在脓细胞中发现和分离出来。
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物、植物细胞、微生物内、生物体内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
根据化学组成不同,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简称RNA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DNA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RNA在蛋白质牲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移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核酸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核酸在实践应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近2000种遗传性疾病都和DNA结构有关。
如人类镰刀形红血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发生了改变,白化病毒者则是DNA分子上缺乏产生促黑色素生成的酷氨酸酶的基因所致。
肿瘤的发生、病毒的感染、射线对机体的作用等都与核酸有关。
70年代以来兴起的遗传工程,使人们可用人工方法改组DNA,从而有可能创造出新型的生物品种。
如应用遗传工程方法已能使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干扰素等珍贵的生化药物2、核酸的研究历史核酸是怎么发现的1869年,F.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因存在于细胞核中而将它命名为"核质"(nuclein)。
核酸(nucleicacids),但这一名词于Miescher的发现20年后才被正式启用,当时已能提取不含蛋白质的核酸制品。
早期的研究仅将核酸看成是细胞中的一般化学成分,没有人注意到它在生物体内有什么功能这样的重要问题。
核酸为什么是遗传物质1944年,Avery等为了寻找导致细菌转化的原因,他们发现从S型肺炎球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肺炎球菌混合后,能使一些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且转化率与DNA纯度呈正相关,若将DNA预先用DNA酶降解,转化就不发生。
核酸的组成和分类

核酸的组成和分类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由碱基和戊糖组成。
DNA 中戊糖为D-2-脱氧核糖(D-2-deoxy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 中戊糖为D-核糖(D-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碱基和戊糖的化学结构组成核酸的碱基主要为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酸中的嘌呤衍生物都是腺嘌呤和鸟嘌呤。
嘌呤碱基由母体化合物嘌呤衍生而来。
嘧啶碱基是母体化合物嘧啶的衍生物,DNA :嘧啶衍生物为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 :嘧啶碱为胞嘧啶和尿嘧啶,但tRNA 中含有少量胸腺嘧啶核酸中还发现一些修饰碱基,也称稀有碱基,它们绝大部分也都是嘌呤和嘧啶类化合物。
稀有碱基含量很少,种类却很多,以甲基化的碱基居多。
核酸中,tRNA 含稀有碱基最多,含量可高达10%。
(自己画结构)核酸根据戊糖的种类分类,构成DNA 的戊糖是D-2-脱氧核糖,RNA 链的戊糖是D-核糖。
此外, 还发现有D-2-O-甲基核糖。
糖环上的C 原子编号为1’,2’,3’,4’,5’。
核苷戊糖与碱基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
1、核苷的分类 按照戊糖种类的不同:核糖核苷,脱氧核糖核苷,2-O-甲基核苷;按照碱基的不同: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2、核苷的结构特点核苷结构中糖基与碱基以β-糖苷键相连,称为N-糖苷键,核苷中戊糖均为呋喃型环状结构。
在空间结构上碱基与糖环平面互相垂直,在DNA双螺旋中碱基配对是以反式定位的,碱基上的氨基或酮基可以互变异构为亚氨基或烯醇基。
不同pH条件下核苷有不同的解离态。
核苷酸1、种类核苷的磷酸酯叫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核糖核苷的戊糖分别可形成2’ 、3’、5’三种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只能形成3’和5’-核苷酸;2’-O-甲基核苷也只有两种核苷酸。
生物体内存在的游离核苷酸多以5’形式存在,碱水解RNA时,可得到2’,3’-核糖核苷酸的混合物。
核酸的组成与核苷酸的命名

核酸的组成与核苷酸的命名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存储遗传信息和参与遗传转录、翻译等重要生物功能。
核酸由核苷酸构成,每个核苷酸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三个部分组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的组成以及核苷酸的命名方法。
一、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状高分子物质。
每个核苷酸分子由磷酸、糖和碱基三个部分组成。
磷酸是核苷酸的磷酸根,连接不同核苷酸的磷酸根构成了核酸的骨架。
糖是核苷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
碱基是核苷酸的碱性部分,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尿嘧啶(U)和胞嘧啶(C)等五种。
二、核苷酸的命名方法核苷酸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一般采用三个字母表示碱基,一个字母表示糖类,PO4表示磷酸根。
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核糖(R)或脱氧核糖(dR),第二个字母表示碱基,第三个字母表示磷酸根。
例如,脱氧腺苷酸的命名为dAMP,核苷酸里面带有T(腺嘌呤)碱基的命名为dTMP,核苷酸里面带有U(尿嘧啶)碱基的命名为UMP等。
三、核酸的作用与重要性核酸是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具有存储和传递生物遗传信息的重要功能。
DNA(脱氧核酸)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核糖核酸)则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核酸还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物过程。
四、核酸的结构与双螺旋模型核酸的结构是由两个互补的链以螺旋状相互缠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以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而成,使得每个碱基与对应的碱基配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这种碱基配对方式使得DNA的结构更加稳定。
五、总结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由核苷酸构成。
核苷酸由磷酸、糖和碱基三个部分组成,磷酸形成了核酸的骨架,糖和碱基构成了核苷酸的核心部分。
核苷酸的命名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糖类、碱基和磷酸根分别用字母表示。
高中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1.核酸:(1)种类①脱氧核糖核酸(DNA);②核糖核酸(RNA)。
(2)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3.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包括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
4.核苷酸的分类:①4种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C5H10O4)+含氮碱基(A/T/G/C)②4种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C5H10O5)+含氮碱基(A/U/G/C)③DNA和RNA的比较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成分磷酸H3PO4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结构双链双螺旋一般为单链主要存在部位细胞核细胞质显色反应遇甲基绿呈绿色遇吡罗红呈红色5.水解产物①核酸初步水解产物: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五碳糖、磷酸、含氮碱基。
②DNA初步水解产物: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G/C/T)。
③RNA初步水解产物: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G/C/U)。
6.DNA和RNA的分布(1)真核细胞①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里,少量分布在细胞质里(线粒体和叶绿体);②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里。
(2)原核细胞①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少量分布在质粒(细胞质里存在的小型环状DNA分子);②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里。
7.总结对比核酸五碳糖碱基核苷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和RNA2种5种8种病毒DNA或RNA1种4种4种8.病毒①病毒体内只含有1种核酸,DNA或者RNA;②如果某1种生物体内含有2种核酸,那么它一定不是病毒。
9.总结①DNA病毒和所有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就整个生物界而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就某一种具体的生物而言,它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或者就是RNA(而非主要是)。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

核酸检测基本知识1.什么是核酸检测核酸的定义:核酸是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核酸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贮存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
2.核酸的分类核酸大分子可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3.核酸的组成DNA和RNA都是由一个一个核苷酸(nucleotide)头尾相连而形成的,由C、H、O、N、P,5种元素组成。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少数不含DNA的病毒(如HIV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等)的遗传物质。
RNA平均长度大约为2000个核苷酸,而人的DNA却是很长的,约有3*10^9个核苷酸。
4.核酸的功能在蛋白质的复制和合成中起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核酸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因而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DNA与RNA都是核酸,它们在化学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如下:5.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同时进行靶核酸扩增和可检测信号的生成来检测样品中的靶核酸。
可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血液筛选、遗传病诊断和预防、法医学等领域的核酸检测。
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ASBA是由一对引物介导的、连续均一的、体外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等温扩增RNA的新技术。
反应在42℃进行,可在2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109倍。
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转录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进行扩增。
整个反应分非循环相和循环相:在非循环相中,引物I与模板RNA退火后在AMV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杂合体,随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与cDNA退火,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
双链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经其启动子序列起动而转录RNA,RNA又可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成DNA,进入循环相,对模板进行大量扩增。
核酸的组成单体

核酸的组成单体
核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由许多单体组成。
核酸的单体通常被称为核苷酸。
核苷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
其中,含氮碱基是核苷酸的关键部分,因为它决定了核酸的遗传信息。
含氮碱基有四种类型: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通过特定的碱基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在核酸分子中形成双链结构,这对于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至关重要。
戊糖部分通常是脱氧核糖或核糖,具体取决于核酸的类型。
脱氧核糖用于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而核糖用于组成核糖核酸(RNA)。
磷酸基团连接在戊糖上,形成了核苷酸的骨架。
多个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核酸的长链结构。
不同的核酸分子(如 DNA 和 RNA)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DNA 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它的双链结构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RNA 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参与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
总之,核酸的组成单体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由含氮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
这些单体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结构的核酸分子,如 DNA 和 RNA。
对核酸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遗传、转录和表达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你对核酸的其他方面还有疑问,比如核酸的作用、检测方法等,都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我会尽力帮你解答的。
【高中生物】2024届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4课时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有机物的鉴定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tRNA是单链,但有 双链区,含氢键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四、核酸的分布和功能
以染色体形 式存在
DNA:主要位于细胞核 中,少量位于 线粒体 、叶绿体 中 (1)真核细胞
分类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功能: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控制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生物合成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二、核酸的结构层次
标记元素
磷酸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核糖核苷酸 →RNA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项目 基本单位
DNA (脱氧核糖核酸)
脂质
C、H、O, 有的含N、P
功能
遗传信息的携 生命活动的主 主要能源物质
带者
要承担者
主要储能物质 (脂肪)
考点二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需要消耗能量
单体 单__糖__ _氨__基__酸__ 核苷酸
多聚体 多糖
蛋白质 核___酸_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的单体是葡萄糖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DNA的特性
多样性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4 种,但是 如果数量不限,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是极 其多样的,所以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原因与蛋白质不同, 没有种类和空间结构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DNA的特性
特异性
每个DNA分子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和排列顺序是 特定的, 遗传信息储存在特定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酸的组成和分类核酸的组成和分类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核苷和磷酸组成,核苷由碱基和戊糖组成。
DNA 中戊糖为 D-2-脱氧核糖D-2-deoxy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 中戊糖为 D-核糖D-ribose,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碱基和戊糖的化学结构组成核酸的碱基主要为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酸中的嘌呤衍生物都是腺嘌呤和鸟嘌呤。
嘌呤碱基由母体化合物嘌呤衍生而来。
嘧啶碱基是母体化合物嘧啶的衍生物,DNA:嘧啶衍生物为胞嘧啶和胸腺嘧啶,RNA:嘧啶碱为胞嘧啶和尿嘧啶,但 tRNA 中含有少量胸腺嘧啶核酸中还发现一些修饰碱基,也称稀有碱基,它们绝大部分也都是嘌呤和嘧啶类化合物。
稀有碱基含量很少,种类却很多,以甲基化的碱基居多。
核酸中,tRNA 含稀有碱基最多,含量可高达 10,。
(自己画结构) DNA RNA 尿嘧啶(U) 56-二氢尿嘧啶(DHU) 5,羟甲基尿嘧啶(hm5U) 5,甲基尿嘧啶,即胸腺嘧啶 T 5,甲基胞嘧啶(m5C) 4,硫尿嘧啶(s4U) 5,羟甲基胞嘧啶(hm5C) 5,甲氧基尿嘧啶(mo5U) N6,甲基腺嘌呤(m6A) N4-乙酰基胞嘧啶(ac4C) 2-硫胞,甲基腺嘌呤(m1A) N6N6-二甲基腺嘌呤(m26A) N6-异戊烯基嘧啶(s2C) 1腺嘌呤(iA) 1,甲基鸟嘌呤(m1G) N1N2N7-三甲基鸟嘌呤m32,2, 7G 次黄嘌呤(I) 1,甲基次黄嘌呤(m1I) 核酸根据戊糖的种类分类,构成 DNA 的戊糖是 D-2-脱氧核糖,RNA 链的戊糖是 D-核糖。
此外还发现有 D-2-O-甲基核糖。
糖环上的 C 原子编号为1’,2’,3’,4’,5’。
核苷戊糖与碱基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核苷的分类按照戊糖种类的不同:核糖核苷,脱氧核糖核苷,2-O-为核苷。
1甲基核苷;按照碱基的不同: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2、核苷的结构特点核苷结构中糖基与碱基以β-糖苷键相连,称为 N-糖苷键,核苷中戊糖均为呋喃型环状结构。
在空间结构上碱基与糖环平面互相垂直,在 DNA 双螺旋中碱基配对是以反式定位的,碱基上的氨基或酮基可以互变异构为亚氨基或烯醇基。
不同 pH 条件下核苷有不同的解离态。
核苷酸 1、种类核苷的磷酸酯叫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核糖核苷的戊糖分别可形成2’ 、3’、5’三种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只能形成3’和5’-核苷酸;2’-O-甲基核苷也只有两种核苷酸。
生物体内存在的游离核苷酸多以5’形式存在,碱水解 RNA 时,可得到2’3’,核糖核苷酸的混合物。
2、核苷酸的结构 3、多磷酸核苷酸核苷中戊糖的羟基被一个磷酸单酯化,称单磷酸核苷酸或单磷酸酯,核苷还有二磷酸酯和三磷酸酯。
细胞中含有少量游离存在的多磷酸核苷酸,它们既可以作为核酸合成的前体,也可以是生物体内的辅酶或能量载体。
(ATP) 4、环核苷酸在细胞中的含量很低,却有极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细胞内往往作为重要的调节分子和信号分子,常被称之为“第二信使”。
常见的环核苷酸有3’5’-环化腺苷酸 (cAMP)和3’5’-环化鸟苷酸(cGMP)核酸分子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1、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分子 2、表示方法 1)碱基表示法 ademine:Ade thymine:Thy 一般不使用碱基符号2)核苷的表示法核苷一般以单字母表示,A、G、C、U,脱氧核苷以 dA dG dC dT 表示;修饰成分的表示方法是在缩写符号左面以小写英文字母和数字注明取代基种类、数目和位置。
例如:m26A:即 N6N6,二甲基腺苷;m3227G:即 N2N2N7,三甲基鸟苷3 核苷酸的表示法核苷符号左方的小写字母p,表示5’-磷酸酯,核苷符号右方的小写字母 p,表示3’-磷酸酯。
如pA:5’-腺苷酸,Cp:3’-胞苷酸。
多磷酸酯以小写字母 p 的数目表示,ppU;pppA;ppGpp:鸟苷四磷酸,3’5’-环化核苷酸书写为 cAMP,cGMP 等。
4)核酸链的表示法从左向右从5’ 端写至3’ 端5’pApGpC pUpC3’ ,AGC UC,AGC UC 竖线表示核酸的戊糖碳链,A、G、C、T 表示碱基,p 代表磷酸基,p 引出的斜线一端与C3’相连另一端与C5’相连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 1、A T、G C ,A G T C 2、DNA 的碱基组成具有特异性不同物种的 DNA 有自己独特的碱基组成,同一物种的DNA 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也不随年龄、环境和营养状态变化DNA 的一级结构 DNA 的一级结构就是核苷酸在 DNA 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DNA 是由 A、T、G、C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直线型或环型多聚体, DNA 也是一种生物高分子。
生命信息绝大部分贮存在 DNA 分子中,以核苷酸不同的排列顺序编码在DNA 分子上,核苷酸排列顺序变了,其生物学含义也就不同了。
DNA 分子结构无支链。
DNA 的二级结构 1、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征 1)主链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以右手螺旋相互盘绕而成。
多核苷酸链的方向习惯上以C3’?C5’为正向,磷酸核糖处于螺旋外侧,是亲水性的,糖环平面与中心轴平行。
2)碱基对由于几何形状的限制,只有嘧啶和嘌呤配对形成的碱基对才能合适地安置在双螺旋内,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两条核苷酸链依靠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
碱基之间的疏水作用可导致碱基堆积,碱基堆积力和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共同稳定了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原则:A 与 T 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 与 C 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该原则是 DNA复制、转录等的分子基础。
3)大沟和小沟双螺旋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条深,一条浅,深的称大沟,1.2nm,宽深 0.8nm,浅的称小沟,宽 0.6nm,深 0.75nm 4)结构双螺旋平均直径为 2nm,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也称碱基堆积。
距离是0.34nm,相邻碱基之间的夹角为 36O,每 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螺距 3.4nm。
实际的DNA 分子平均每一螺周含 10.4 个碱基对,二个配对碱基不在同一平面,而是扭曲成螺旋浆状,以提高碱基堆积力,使 DNA 结构更稳定。
2、双螺旋结构的类型 1)B-DNA 相对湿度为 92 时得到的 DNA 钠盐纤维,这种 DNA 称 B 型 DNA,生物体内天然状态的 DNA 几乎都以 B-DNA 形式存在。
以上讨论的双螺旋特征均为 B 型双螺旋。
2)A-DNA 当 DNA 钠盐(或钾盐、铯盐)在相对湿度 75时,DNA 就处于 A 型构象。
A-DNA 也是由两条反向的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也为右手螺旋,但螺体宽而短,碱基平面与螺旋轴有 19 O 的倾角,上下两个碱基相差 2.56,二个相邻碱基的夹角是 32.7 O,螺距为 28。
RNA 分子的双螺旋区及 RNA-DNA 杂交双链的结构类似于 A-DNA。
A 型和 B型结构是 DNA 分子的 2 个基本双螺旋形式,A 型结构的螺旋比 B 型螺旋更紧,碱基倾角更大,大沟的深度比小沟深得多。
3)Z-DNA 自然界中还有一种 Z-DNA,为左手螺旋,所以它也称左旋 DNA。
B-DNA与 Z-DNA 之间可以互变 3、三螺旋 DNA 在三股螺旋中,通常是一条同型寡核苷酸与寡嘧啶核苷酸,寡嘌呤核苷酸双螺旋的大沟结合,第三股核苷酸链与寡嘌呤核苷酸之间为同向平行,第三股链的碱基可与 Watson-Crick 碱基对中的嘌呤碱基形成Hoogsteen 氢键。
三股螺旋中的第三股既可以来自分子间,也可以来自分子内。
比如,当 DNA 的一段多聚嘧啶核苷酸或多聚嘌呤核苷酸组成镜像重复(即 H-回文结构) ,就可以回折产生三螺旋结构。
DNA 的三级结构DNA 的三级结构指 DNA 分子通过扭曲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单链与二级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 DNA 的拓扑特征。
环状 DNA:生物体内有些 DNA 分子以双链环型 DNA形式存在,如细菌染色体 DNA,质粒 DNA,细胞器 DNA 等。
正常的 DNA 分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如果将正常的双螺旋拧紧或拧松,分子会产生额外张力。
若双螺旋末端是开放的,张力可以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如果末端被固定或形成环状分子,张力只能在内部消化,即 DNA内部原子的位置会重排,导致分子扭曲以抵消张力,这种扭曲就称为超螺旋。
超螺旋是 DNA 三级结构的一种形式。
天然 DNA 分子的超螺旋一般为负超螺旋,超螺旋的 DNA 结构比较紧密,密度较大,在离心场中移动较快,在电泳中泳动的速度也比较快,应用超离心及凝胶电泳可以分离不同构象的 DNA。
DNA 分子的一些重要特性 1、DNA 分子的长度大肠杆菌染色体 DNA——bp:4×106MW:2.6×109长度:1.4×106nm(L/D?7105)人类 DNA 分子——bp:3.2×109长度约 1 米(L/D?108)。
极易受机械力的影响而降解。
2、DNA 分子的稳定性 DNA 在生理状态下十分稳定,维持这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氢键:G,C gt A-T,碱基堆积力:相邻两个螺旋间碱基的π 电子之间可以产生π,π 堆积。
DNA 的碱基集中在双螺旋内侧,层层堆积起来的碱基在螺旋内形成了强大的疏水区,使之与介质中的水分子隔开。
维持 DNA 分子稳定性的其它因素还有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和范德华力。
(介质中的阳离子与核苷酸中的 PO4-3) 3、DNA 分子的可塑性由于热力学作用,在溶液中,DNA 骨架上的共价键转角会改变,引起 DNA 分子的弯曲,缠绕或伸展。
4、DNA 分子结构中的碱基互变异构体 DNA 的化学性质与碱基上的氢原子位置有关,碱基上的氢原子具有较固定的位置 A 和 C 上的氮原子基本上是以 NH2 形式存在,只有少数亚胺基;同样 G 和 T 上的氧常常是酮式,很少有烯醇式。
这一现象具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是碱基互补原则、双螺旋结构、DNA 复制乃至遗传学的基础。
互变异构偶尔会发生,极端情况下碱基会有不同的解离态,这是 DNA 突变的原因之一,也会导致生物的进化RNA 分子的组成及二级结构 1、RNA 的组成 RNA 的组成与 DNA 类似,也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和尿嘧啶核苷酸。
与 DNA 相比,核糖核苷酸中,核糖替代了脱氧核糖,尿嘧啶取代了胸腺嘧啶。
RNA 组成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存在稀有碱基,尤其是tRNA 中稀有碱基为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