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研究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进与实践探讨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进与实践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6ec04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5.png)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进与实践探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
结合目前教学模式,为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必须不断改进当前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
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进方法以及实践措施。
标签: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教学改革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使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改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等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控测量仪器的能力,因此,学校必须要增加实际训练的力度,及时更新相应的测量仪器设施。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
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由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学科过于重视知识的积累,从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轻视了应用训练,导致知识越发僵化,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建筑测量技术不能快速反应出最新的科技成果,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缺乏充足的实践培训内容,使工程测量技术无法快速地适应社会发展。
因此,对建筑工程测量这门学科进行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2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1教学的测量仪器设施较为落后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施反复使用多年,设备系统较为落后,并且没有及时地引入先进的设备,设备的数量十分有限。
近几年,学校进行扩招,导致测量仪器设备不足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学生的数量比以往更多,并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改进,无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设备,往往容易导致测量仪器设备的损坏,严重的甚至直接报废。
即使对测量设备进行维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设备的灵敏性[2]。
《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测量》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26a0914c281e53a5802ff40.png)
济、 人才 培养 和用 人 机制 相适 应 , 究 和建 立新 世 纪工 程 研 测量新 的教学 体 系 , 养 适 应社 会 发 展 和 经 济 建 设 需 要 培
的综合 型人才 。本文 结 合我 校 情况 就 测量 教 学 中有 关 问 题 进行 了一 系列 改 革 , 提 出 了工 程 测 量 教 学 体 系 改 革 并 与创新 的思路 及办 法 。
工 程测 量课程 教学 面 临着 严 峻 的挑 战 。因 此 , 教 学 中 在
些先进 的理论 、 进 的 技术 也 逐渐 融 入 到整 个 测 量教 学 先 中 , 就 出现 了传统 的 内容与新 的理论 、 的技 术共存 的 这 新 状况。如果 完全 抛 弃传 统 的 方法 而 一 味追 求 新 的 理论 、
图 1 创 新性教学 体 系的构 建
Fi .1 Co t uci n ft nno to t a hi y t m g nsr to o he i va in e c ng s se
测量技 术与基 础知识 包括 测量 _ 概述 及测 绘科 学 [ = 作
现有教材 内容 包 括两 部 分 , 一部 分 为测 量 技 术 与 第 方法 , 主要 包括 绪论 、 准仪 及 水 准测 量 、 纬仪 及 角 度 水 经
测量 、 距离 测量 、 测量误 差 的基 本知识 、 小地 区控 制测 量 、
1 3 新 的理 论 、 的 技术 与 传 统 内容 的 问题 . 新
体现 当代 最新 的测 绘科 学 技 术 发 展 , 向 国家 水 利 及 土 面 木工 程建 设 主战 场 , 面分 析 社 会对 水 利 及 土 木 工 程 专 全 业人 才测 量能 力 的要求 , 以能力 培养 为本位 , 构筑 面 向 2 l 世纪 的课 程教学 内容新 体 系… 。 结合 我校情 况 , 重解 决 工 程 测 量 教 学 中存 在 的几 着
着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测量教学研究与改革
![着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测量教学研究与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e83702ea5e9856a561260c0.png)
就我校而言 , 目前开设 的《 土木 工程测量》 课程的专业包括土 木工程专业 、 交通工程专业 。在教学实际 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 第一 , 两个专业 对《 土木 工程测量》 课程知识要求 有所 区别 , 以前开设的工程测量是针对交通工程专业的 , 其并不完全适用于 我校 新开 土木工程 专业 的教学 。因此 , 需要 重新制 定其教 学 内 容, 针对 不同专业需求 , 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块 。
向和 人 才 培 养 定 位 。
第三 , 目前的实践 环节主要是测量 实习 , 比较单一 。已有 的 实践环节对 于培养学生 的实 践能力相对不 足。因此如何在教学
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 改革教学方法 , 于提 高教学效果 , 对 增
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引入和研究多种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 - 目前 的 土 木 工 程 测 量课 程 包 括 理 论 教 学 和 独 立 的测 量 实 习 环节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为独立授课 , 测量实 习安排在理论 教 学全部完成后 的期末进行 。这种分 块教学 的方式 易于集 中管
工测量工作 。根 据以上课程定位 和 目标 , 合理 规划课程 内容 , 优
化 教学 大 纲 。
理论 、 基本 方法和基本 知识 ; 握常规测量仪器 的基本构造和技 掌 术操作方法 、 基本的测绘和测设方法 , 在有关测量计算 、 图与用 测 图等方 面得 到较 为系统的训练 。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e2b93c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8.png)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测绘工程是现代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测绘工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传统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也制约了测绘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有必要进行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校教学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测绘工程人才。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搭建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桥梁,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更新与优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该改革,可以实现教学、研究、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推动测绘工程领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1.2 问题提出现代测绘工程是测绘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测绘工程在工程建设、资源勘察、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较少,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
这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的能力缺乏,无法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及时跟进,无法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测绘工程实践教学需要与产业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传统教学模式中产业界、学术界和教学界的联系较为薄弱,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现代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8fcd223169a4517723a3df.png)
并 高 亡E 并根据现场的需要 , 对教材 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对普通测量技 基本测量技术 和技 能训 练之 目的 , 争取获得 中 、 级测: 订
术进行适 当的删减 ,增加应用测 量技术和现代测量 技术 的相 书 。但是 , 目前测量实训教学 尚存在 许多不 足之处 , 主要 表现
关 内容 。比如 , 可以增 加计算器编程 、 全站仪在施: 放样 中的 在 : J 二 = 设计 的实训项 目还没有完全 和工程建设相结合 ; 实训 项 目
一
2工程测量 实践教 学环节的改革 . 二 程测量实训是工 程测 量教学 中重要 的教学环节 ,是学 [ :
、
工 程测 量 课 程 内容 的 改 革
生对所学知识 的综合 应用 ,以及掌握测量 仪器操作技 能和测
从现有 的教材来看 ,大多数工程测量课程 内容落后 于生 量作业方法的主要途径。工程测量实训可提高学生 动手能力 , 产现实 的需要 ,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 学 中合理地选 用教材 , 达到 独立进行 施工放样 、 高程控制 、 筑物定位 、 形测 绘等 建 地
主, 要适 当引进 现代教学手段 , 如制作多媒 体课件 , 充分 利用 识饵决实际问题 。以往 的考试多采用试卷考核方式 , 出一些填 选择 、 判断 、 简答 、 计算题 目进行考 核。有些学 生死记硬背 投影 、 录像 、 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 多媒 来改善课 堂环境 。 空 、 学生对所讲 知识 的理 解是抽象的 , 为了加深学 生的理解 , 可以 考出好成绩 , 但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为 了避免这种现象, 在课件 中引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
第2 6卷
第1 O期
辽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 n lo a nn u ain lAd nsr t n I siue o r a fLio igEd c to a miitai n t t o t
论《工程测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论《工程测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f9b86addccda38376bafe0.png)
因为工 程 测量 学 主 要是 为各 类 工 程 测量 服 务 , 因此 , 求学 生具 有 一定 的土 木 工 程 知识 。 由于学 要
宿迁学院教 改项 目: 工程测量学》 《 课程理论与实践教 学体 系改革研究 (09 J 1 ) 20 Y G 2 。
在 理论教 学 阶段 , 以压 缩 和别 的课 程有 重 叠 可 的部分 , 增 加 课 堂 讨 论 的部 分 。从 第 八 章 ( 业 而 工 设 备 的安装 和 检 校 测 量 ) 第 十 三 章 ( 下 工程 测 至 地
动 了工程 测量 学这 一学 科 的发 展 。 因此 , 工 程 对 测 量学实 践教 学 内容必 须不 断改革 , 时俱 进 , 与 以适
应 发展 的需要 。
学, 老师可 以提 出一个项 目, 鼓励学生在课 堂上讨
1 实践 教 学 中存 在 的不 足
1 1 实验仪 器设备 存在 的问题 .
在教 学过 程 中 , 能仅仅 是教 师在黑 板上 板书 , 不
学生 在下 面 听和 记 。很 多工 程对 象 , 别是 现代 的 特 大跨 、 超高 结构 、 次 超 静定 结 构 , 用 多媒 体 手 段 高 不 很难 给学生 讲清楚 测 量 内容 。教师 不能完 全依赖 教 材, 仅仅要 求 学 生 死 记 硬 背 , 加 大 参 观 教 学 的分 应 量, 面对实 物给 学生 讲解 j 4。应该 破 除 “ 鸭 ” 教 填 式
听说 过某种 仪器 , 从而影 响到 实践 教学 效果 。 另外 , 在实践 教学 过程 中 , 多仪 器损 坏或者 是 许
工程测量学 的新发展 、 新动 向, 以便充实到教学 中 去 , 能只满 足于 教材 , 不 因为 教材是 静止 的 。
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工程测量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246b723453610661ed9f477.png)
维度 的统一性和历 史文 脉营造 的整 体性 。雁 山园 观文楼 为林 徽 桂林 悠久的具有地域风情 、 民俗 市井 表演 , 开展歌 舞 、 水 秀等实 景 因设计 , 其设计风格为 中西文化 融合 , 既有徽派建 筑 的浓 墨淡 彩 , 演出, 调动本地老 居 民本 色 出演 , 重 现给 游人一 幅动 态 的历史 画 又有西 方建 筑的结构 饰件 , 但 在设计 时 , 充分 利用 时间维 度进 行 卷 。 营建 , 使其不显突兀 , 为中西交融营造方式的范例 。 以上三点要 在设 计某 一景 区 时也应在 空 间层次 的基 础上 结
培 养 出具 有技 术 型 、 伴随着 网络技术 、 地理 信息 系统 、 卫 星定位 系 统等 现代科 学 要能够跟得上 日新 月异 的测绘 学发 展步伐 , 应用型及生产第一线 型 的符合社 会需 求 的高素质 复合 型工程 测 技 术的发明 , 现代 化测 绘技 术不断 出现 新手 段 、 新设备、 新策 略 , 急需 提高我校水利 土木 工程专业 学生 的测量 动手能 在应 用范围上 也不 断扩 展 , 社 会 对测 绘专 业 人才 的需 求 越来 越 量技术人才 ,
古树 给人稳重 , 古朴感 , 新植的小树则 是一种生 机与活 力 ; 静 谧 的 以致动态地浮现出本地 的历史发展线 索。桂林 市园博 园设计 时 ,
潭水 给人永恒之感 , 急湍则 寓意速度与激 情 , 植 物花期 不 同, 生长 在某一些景点上采 用声音 景观 处理 , 游人 接近 景点后 , 高 科技 感 这 是最基 本 的互 动方式 , 阶段不 同 , 敏感度 也不 同 , 比如红 枫和银 杏等 植物 在秋 天颜色 改 知系统会 自动发 出相 适用 的古典 音乐 , 变, 塑造历史感 。再次 , 就“ 中不 中, 西不西” 和“ 翻新 显 旧, 仿 古又 然而“ 多维互动 ” 则 有待进 一步研究 。 比如建 设具 有历史 文化 底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e3e8a1659eef8c75fbfb36d.png)
从理论教学改革 、 实践教学改革 、 教学方法与考试改革 4方面 提 课程
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关键词 : 程测 量; 工 教学改革 ; 探索
中图 分 类 号 :U 3 ;1 T 24( 2 7
工 程 测量是 高等 职业 院校 工程 测量技术 专业 开 设 的一 门技 术性 较 强 的专业 课 , 负 为将 来 从 事 的 肩 专业工 作及后 续课 程 的学 习 , 具 有直 接 的实用 价 都 值 。本着 适应 2 世 纪社会 对人才 的需求 , 了提高 l 为 教 学质量 , 在工 程 测量 教 学 围绕 学生 应 用 能力 这 个 中心 , 注重 学生创 新思 维 的培养 , 强对学 生综合 素 加 质 的培养 , 提高 学 生动 手 能力 和实践 能力 。根 据 笔 者从事 工程 测量 教 学与 实践 , 工 程 测 量 的教 学 改 对
1 教学 设 计 的宗 旨: ) 以学 到 实 用 技 能 、 提高 职
地, 以适应各种测量 方法 的实习 , 建立校 内实 习基
地 , 以帮助教 师 在测 量 实 践 中严 格要 求 学 生 的测 可 量实 习质量 和有效 地 控 制 管理 实 习 , 学 生 能严 格 使 按 测量 规范程序 进行 实 习 , 加强学 生实 习的责任 心 。 3 学校 还 应 建 立 稳 定 、 范 的校 外 实 习基 地 , ) 规 这些 实 习基 地不 仅 满 足工 程 测量 的需 要 , 能满 足 还 相关专 业学 习 , 学生 将 来 起着 重 要作 用 。在 实 习 对 时充分 调动 学生 的主动 性 , 高学生 的综合 能力 。 提
第2 6卷 第 l 期 5 21 0 0年 8月
甘 肃科 技
G n u S i n e a d T c n lg a s ce c n e h oo y
对《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对《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178e9d050e2524de5187e75.png)
1 1 教 学 内容 受大 纲 约束 , . 教材 内容落 后 对 于每 门课 , 它都 有 相 应 教 学 大 纲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教 师 必 须 按 大 纲 的 要 求 进 行 教 学 , 调 教 学 与 大 纲 同 步 。 但 Ⅸ 程 测 量 强 工 学 》 是 一 门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课 程 , 些 比 较 一 成熟并在生 产中得到广 泛应 用的新方 法、 新 技 术 和 新 仪 器 在 大 纲 中 并 没 能 得 到 体 现 , 以 就 造 成 了 教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想 传 所 授 新的知识也 没有足够 的课时来 实现 , 尤 其 是 在 使 用 新 教 材 时 , 管 新 教 材 里 已 有 尽 了新 的 理 论 、新 的 技 术 , 很 难 落 实 到 教 却 学 中去 , 使得 学 生 学 到 的东 西 , 作 后 却 这 工 用 不 上 , 用 的却 没 学 到 。 实 1 2 理论 与实验 课分 开 , . 分别 由两 个 由老 师 进 行 教 学 《 程 测 量 学 一 般 都 是 由理 论 和 实 工 验 两部 分 组 成 , 是 很 多 情 况 下 , 者 的 教 但 两 学都 是 分 开 的 , 就 是 理 论 是 一 个 教 师 教 , 也 实验 是 另一 个 教 师 带 。 笔者 认 为这 种安 排 对 教 学 效 果 影 响 很 大 。理 论 教 师所 传授 的 是 一 些 基 本 理 论 及 仪 器 的 基 本 组 成 , 于 至 学 生 的 能 理 解 多 少 及 接 受 多 少 并 不 是 很 清 楚 , 多学 生 理 论 上 掌 握 得 很 好 , 实 际操 很 但 作 时 情 况 却 相 反 , 知 道 如 何 去 操 作 。 对 不 于 实 验 教 师 来 说 , 们 传 授 的 是 仪 器 的 操 他 作 和 使 用 方 法 , 是 不 了解 学 生 掌 握 理 论 但 的 情 况 , 做 实 验 的过 程 中就 很 难 把 握 哪 在 些 内 容还 需 要 讲 , 些 不 需 要 讲 , 会 出 现 哪 就 实验 老 师认 为 应 该 是 理 论 老 师讲 授 的部 分 而 实 际 上 理 论 老 师 却 没 讲 , 反 应 该 实 验 相 老 师 讲 的 理 论 老 师却 讲 过 的 现 象 。 1 3 实验 仪器 设备 跟 不上 社会 的发 展 . 随着 社 会 的 发展 , 测量 仪器 也 在 不 断 的 更 新升 级 , 站仪 、测 仪 、G S 都 广 泛 的 全 P 等 应 用 到 的 工 程 中 。 而 目前 很 多 的 实 验 设 备 都还 停 留 在光 学 仪 器上 , 虽然 使 用 光 学 仪器 不影 响 学生 掌 握 常规 的测 量 方法 和 技 术 , 但 是在 交通 封 建 工 程实 际中 , 本 上 全都 使 用 基 全站 仪 , 统 的 光 学 仪 器 已基 本 被 淘 汰 了 , 传 培养 出来 的学 生 不能 适 应 社会 发 展 的需 要 。 1 4 教学 师资素 质不 高 . 近几年来 , 由于 高 校 不 断 扩 大 招生 , 同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b72ed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2.png)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首先分析了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探讨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然后详细描述了《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
最后对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了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好处和挑战。
结论部分展望未来项目化教学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工程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程测量、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实施策略、实践、效果评估、展望1. 引言1.1 引言工程测量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和笔记来理解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校对《工程测量》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项目化教学是指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系列项目,通过项目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意义、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以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构建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上的。
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项目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通过项目设计和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bcb2126bd97f192279e9ba.png)
《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授课的对象的专业特点,阐述了《测量学》实习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应数字化技术的新型实习模式和全新的实习内容,以求和各位同仁交流、学习。
关键词: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teaching object of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measurement study “practice reform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igital technology presented to meet the new practice mode and new internship content, in order to colleagues and exchange and study.key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引言《工程测量》是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以及必要的计算和应用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解决土木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基本测量问题(施工放样等)和发展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奠定重要的学科基础。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实习(实验)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设计与研究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设计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79ad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f.png)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设计与研究一、课程项目化设计的意义1. 项目选择: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测量项目作为教学实践的内容。
选取一条道路的勘测工作、一个建筑物的高程测量等,这些项目既能涵盖到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又能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
2. 项目分组:在确定了项目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分工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3. 项目规划:在确定了项目和小组之后,需要对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的范围、测量的方法、所需的测量仪器等,通过规划和设计,让学生学会考虑实际工程测量项目的方方面面。
4. 项目实施:在规划和设计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他们需要亲自进行实地测量操作,遇到问题时需要及时调整和解决。
通过实施阶段的工作,学生能够感受到实际工程测量项目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5. 项目总结: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形成相应的总结报告。
通过总结的过程,学生能够对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有所认识,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化设计,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际工程测量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所学知识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化设计中学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
3. 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项目化设计,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b9f0cef524de518964b7d57.png)
际中的实际案例 ,从问题引入的角度讲授知识 ,让 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讲授过程
中, 要 留出适宜 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 间。充分利用投影仪 、录像 、多媒体教室电脑等现 代化教学设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课件中可以引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0 — 1 5
适应工作岗位 ,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在课 间实训项 目方面 ,充分利用测量实训室的
条件 ,对原有的实训项 目 进行整合 ,把比较落后的、 工程上已经淘汰的项 目 进行删减 ,加强工程上常用
的实训项 目,把测 量行 业 发展 的新 技术 和新 方法及
作者简 介:吴 聚巧,女 ,1 9 6 3 ~,教授。主要研究 方向 :工程测量 。
Wu J u q i a o B u Xi u mi n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e b e i J i a o t o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9 1 ; 2 . D e a n S O f f i c e ,H e b e i J i a o t o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9 1 )
1 . 2 实践 教 学改革
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近几年来 ,工程测量新技 术迅速发展 ,测量软件不断更新 ,这对该课程的教 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探索新 的教学模式、整改教
高校《工程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工程测量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999a914a300a6c30c229fff.png)
针对以上的情况 ,对 《 工程涣量 >的考试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I ( )多种 形式 的期 末实 习设 计 。学期期 末 安排一 周 的实 习设 1 计 ,根据近几届学生的设计情况来看 ,可不能 充分体现和运用 。
生 的水 平 , 要进 行改革。上述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表现在如下几个 需 方面 。一是教师 为学 生划范围。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准备得充分 些 ,任 课教师 一般 给学生划范围 、I重点 ,助长 了部分学生学习不深 割 入的浮躁情绪 ,无 意中强化了学生围着教师转的不 良氛围 ;二是学生 死背硬 记。学 生在 教师划定的范围内列提纲 、找答案 、背题 目,不能 深入 、综合地进行复 习.势必造成 高分低 能的后果 。
由于 工程 测 量教 学 实验 所 用 的仪 器设 备用 途 单一 、精 密 程 度 高、 使用次数 多。长期以来设备损坏严重 ,仪器设备老化 ,对 实验 室 投人不足 ,供 < 工程测量学 )教学实习使用的仪器数量少 ,分组过 大,学生动 手操作 少 , 器品种不全 ,设备落后 。精密度降低 ,甚 至 仪 损坏 没有精 密度 。实验 师资缺 乏 ,教 师在使 用仪器过 程中责 任心 不 足 。不能督促 学生 爱惜仪器 ,保护仪器 。从学生方面看 ,由于对社 会 的需求不十分 清楚 ,对专业认识不清 。测量课一般都开设在大一下学 期 ,专业认识 不强。大部分学生还存在 “ 学好学坏都能及格 ,毕业 去 考公务 员”;有 的学 生由于好奇心和不负责任 .存在不正确使用仪器 的情 况 。而 有一部 分学 生对试 验课认 为可上可 不上 ,产生迟 到 、早 退 ,甚至旷 课现象“ ’ ,实验报告 出现群体抄袭甚至不 交实验报告 。 1 教 学与考核不适应 实际需要 . 2 ( ) 1 教学方法陈 旧。 目前西藏 “ 程测量学 ”的教学 仍然采 用 工 传统的教学手段 , “ 教师 教 、学生学” 、 “ 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学 生没有质疑 、 调查 、 究 ,直接影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 探 培养 。学生 接触工 程很少 ,对工 程建 设中的具体 情况和 特点 了解甚 少。因此对施工的方法 、过 程往往难以理 解 ,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 。 针对教学实际 ,我们应该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制作高质量 的教 学课件 ,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培 养学生 的创造性和 自主性 。 为 了更好地 选择学 生能接 受的教 学手段 ,笔者采 用了不 记名 的 调查问卷方式 。在20级 本科 学生中进 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 问卷 o9 调查 。此 次调查共发 问卷 l 净,回收有效 问卷 9份。问卷 内容包括 f 2 工程测量多媒体教学 、 题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的适应性 专 四方面 。调查结果 见表 l 。
《工程测量》的教学问题及其教改探讨
![《工程测量》的教学问题及其教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6c0cc8b02d276a200292ef8.png)
专 业教 学研 究
《 工程测量》 的教学 问题及其教改探讨
黄 丰 盛
( 东省 肇 庆 公 路 技 工 学 校 广 东 肇 庆 5 6 2 ) 广 2 0 0
摘 要 : 对 现 有 《 程 测 量 》 学 中存 在 的不 足 , 文 阐 述 了在 课 程 内 容 、 学 组 织 、 学 方 法 等 方 面 的 教 学 改 针 工 教 本 教 教 革 建议 与 措 施 以及 通 过教 学 改 革解 决 《 程 测量 》 工 教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高 《 程 测量 》 程 的教 学质 量 的途径 。 提 工 课
教 学理 念 和 教 学模 式 落 后 目前 的
程 测 量 》 课 程 能 适 应 测 绘 科 学 与 技 术 迅 猛 发 展 的 要 求 , 分 体 现 中职 、 工 教 育 充 技 以培 养 技 能 应 用 型 专 门人 才 为 主 要 任 务 的特 色 .掌握 工 程 建 设 中 所 需 的测 量 知
艺 设计 能力 又会 得 到 进 一 步 的 提 高 因 此 . 教 学 中 . 师 应 找 到 机 械 制 图 课 程 与 其 他 课 程 的 在 教
得不 到 应有 的锻 化 。《 程测 量 》 程 各 工 课
教学 环节 结 合不 够 紧密 .存 在一 定 程度 的
统(P ) G S 以及 地理 信 息 系 统 ( I) 新 技 GS 等 术 的 出现 , 《 程 测 量》 门 传统 的工 程 给 工 这
E cl x e 电子 表 格 .结 合 公 路 C D辅 助 软 A 件 、微 型 电脑 计 算 程 序 、卡 西 欧 f- 8 0 x4 5
影 响 .仍 是所 谓 的 “ 中心 ”教学 模式 . 三 即
关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64e84cd8bd63186bcebbc91.png)
3 工 程 测 量测 量 这 门 课程 有很 强 的特 点 , 要 表 现 在 理 论 和 实 践 主
结合非常紧密 ; 采用传统的试 卷考 核方式难 以反应 学生的实际 操 作能力, 而且考核 内容 过于依赖教材 内容 , 导致学 生只注意 对 理论 知识 的掌握 , 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有必要对
G S在 施 工 中的 应 用等 。现 在 大 多 数 的 工程 测 量 教 材 在 应 用技 P 术 章 节 讲 的 过 于 简 单 , 在 教 学 中要 讲 到 各 个 方 面 的难 度 是 比 这 较 大 的 ; 以优 化 教 学 内容 , 通 测 量 技 术 作 为 土 木 工 程 专 业 可 普 通用 , 应用 测量 技术 作 为 土木 工程 专 业 根据 不 同 的方 向进 行 选
工 程 测 量 实 训 是 工 程 测 量 教 学 中 重 要 的教 学 环 节 ; 训 环 实
节 是 学 生 对 所 学 知 识 的 综 合 应用 , 以及 掌 握 测 量 仪 器 操 作 技 能
科学合理 的考 核方式 , 从传统 性教学 向应用性 教学转化 ,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能力 , 作能力和 适应发展 能力, 操 以适应社会 的需 要 。工程测量作为高等职业 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 课程地位 非常重要 , 内容庞杂 , 但 要很好地 掌握该课程十 分不 易 。因此 , 测绘新仪器、 在 新理论 、 新技术 、 新方法迅猛发展情况
要 留出适宜 的空间 , 让学生独立 思考 。教学手段不 能一 味的以 板书为主 , 要适 当的引进现代 教学手段 , 制作多媒体课件 , 充分 利用投影 、 录像 、 多媒体 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 来改善课 堂环 境; 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理解是抽象的, 了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 为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e508a58f01dc281e53af096.png)
空 航 天遥感 技术 、地 面一 体化 技术 和地 理信 息技 术
以及 3 S集 成技 术 为代 表 的 当代 测绘 高新 科 学 技 术
收 稿 日期 :2 1 — 7一 ) 0 l O 【 4
用 、大 比例 尺数 字测 图及 其在 工程 中的应用 、建 筑 施 工 测量 、建 筑变 形测 量与竣 工 总 图的编绘 、路 线
Te c i g Reo m fS r e g n e ig Ba e n t e Cu tv t n o i t a h n f r o u vy En i e rn s d o h li a o fAb l y i i
XU e — u Zh n h a
网站 ,利 用互 联 网让学 生及 时 了解 测 量行业 的最 新 发 展动 态 。这样 ,通 过丰 富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法 激
几个 必做 的实验 项 目( 水 准仪 、经纬 仪 使用 等 ) 如 ,
1 《 工程测量》 教学 改革 的必要性
《 工程测 量 》 为 一 门传 统 课 程 ,其 教 学 内容 作
已经延 续 了几 十年 。近几 年 ,以空间定 位技 术 、航
周 ;理 论 教学 时 间被 严 重压缩 。理 论教 学讲 授 内容 包 括 :测量 工作 的基 本原 理 与仪 器 、全 站仪 及其 使 用 、测量误 差 的基本 知识 、控 制测 量 、G S测量 的 P 原 理 与方法 、大 比例 尺地 形 图 的测 绘 、地形 图的应
基 础课 ,是 理论 与实 践并 重 、技术 性很 强 的应用 性 学 科 。它 主要是 研究 测量 的基 本 知识 和基本 操作 技
能 ,为学生 应用 有关 测绘 资料 和测 量手 段解 决工 程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abf27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6.png)
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前言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测量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实践做好准备。
传统的工程测量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项目化教学则更加注重实践的能力培养,可以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的优点1.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2.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强化学生与团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术水平。
3.实践能力强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实质性的测量工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1.教学设计方案在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下,需要针对学生掌握测量实践技能的能力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测量工程作为项目,利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
2.实践操作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将实践操作作为课程的重点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完成项目测量任务,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课堂互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经验,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深受赞誉,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经验,灵活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研究
摘要:针对现代工程测量课程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在保障教学仪器投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教、学、练、做”一体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动手能力
在水利类、交通类、土木类等工科院校,现代工程测量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近些年社会上探讨现代工程测量的改革,制作了一批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课件,推出了包含GPS、数字测图等测绘新技术的教材。
但各院校的教学改革进展并不平衡,仍有一些院校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知识为主。
随着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定位,调整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拓宽了培养方向,加强了学生对适应测绘新技术的能力需求。
1 教学改革的主要思想
现代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应以传统的测图为主向应用测绘技术为主方向转变,逐渐增加更适合专业需要的专业测量和施工测设等内容,相应减少了地形图测绘的比例。
使学生就业在工作中遇到测绘问题时,能够做好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教师应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精心考虑和统筹安排。
首先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要讲清楚重点
与难点和背景知识,然后教师通过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其抓住其中关键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教学工作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对实践操作比较突出的学生,提供一些科研课题以及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导,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更新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测量点位要素,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熟悉常规仪器使用及了解测量新技术应用;将测绘方法联系实际的测绘、测设工作的能力。
2.1 出版校企结合教材
好的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工程测量》校企合编高职高专教材,内容包括测量学的高程、角度和距离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绘制,施工放样等。
还要反映测量新技术,例如:GPS、三维激光扫描仪、数字测图技术等新技术。
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这样学生能及时学到专业上需要的新知识、新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四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正确使用“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了解了“四新”(数字测图、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会识图和用图,学会了应用新技术解决专业问题。
2.2 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试卷的形式,以百分制对学生的成绩一锤定音。
该方法在激励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教师根据考试成绩查漏补缺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考试命题容易过于依附教材、考试形式单一、评定缺乏科学性。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考核的方法应科学,考核应具有检查、激励的功能”。
高职教育在保证传授新知和理论系统性的同时,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以能力的考核为中心”作相应的转变。
也就是推行操作与理论、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考核模式。
首先分析课程的能力要求和必备的知识,设计出有效的考核内容和方式。
例如:数字测图这部分内容就选择了地物和地貌的具体画法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作为操作考核的内容。
考核时,技能考试内容在考试第一堂课就布置给学生,并告诫同学虽然测量的工作是集体配合完成的,但每个人还要独立通过每一项的考核,若技能操作考核不合格则不能参加期末笔试考核。
使学生打消侥幸和依赖心理,重视操作训练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课程考核第二项内容是“专业核心项目”的考核。
这个专业核心选择专业上的重点和实用项目,考核采取了分组实操、模拟答辩的方式。
这项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的综合能力和集体工作中的协作能力。
课程考核的第三项是平时考核,包括课堂问答和课外作业。
课堂问答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外作业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办事的质量意识、规范意识,检查工作态度是否认真、实训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等。
课程考核的第四项是期末的笔试考核。
将传统的考核方式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考核内容不仅考专业知识,更要考应用能力。
在上述考核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10%,操作考核与项目考核占50%,笔试考核占40%。
经过我们多轮的实践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教学效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都比改革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 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工程测量教学课时少、信息量大,这就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以保证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1 多媒体
由于多媒体教学可把大量的文字、声音及视频图像等信息集成于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变长期以来课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课堂授课和多媒体相结合。
教师在不需要添置挂图、模型等
教具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清晰直观地演示给学生,加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其教学效果更直观、可更好地对知识的理解。
如:讲授GPS测量时,将其外型及各部件的关系、测量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概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化进行教学是改革的又一方向。
例如:将教学资料放在网络公共信箱里,学生可以查阅、下载,教师还可利用QQ和微博与学生随时交流答疑。
3.2 实训
现代工程测量通过实训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授课时,将原理、方法与工程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各学校基本建设不断的“优势”,与工程建筑单位联系,让学生实地学习,让学生建立起贯穿测量施工全过程的直接印象。
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一次为期三周的综合生产性实训。
综合生产性实训是要达到与专业整合、学科衔接、生产岗位相结合的目的。
为此,按照“教、学、练、做”一体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
教师制定出实训的框架、实训应上交的成果,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工作,而不必做事必亲耕、口口喂食的保姆。
4 职业教师素质
第一,当前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每个教师都要注重不断学习,到测绘生产单位锻炼或高校进行必要的进修。
调整知识结构,努力学习新技术,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专业转轨。
第二,建好“双师型”教师队伍。
无论从课堂教学,还是生产性实训项目、课间实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能做到。
在有限的时问和空间内,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也让学生从教师的负责精神中看到可贵的职业道德素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调查分析,确定现代工程测量课程的定位,力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测量项目教学更接近于生产实际,达到与生产岗位技能“零距离”。
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过程,总结经验,切实将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与就业岗位要求水平相适应的合格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谭衢霖,杨松林,王斌.工程测量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0(12):69-72.
[2] 侯文顺,胡英杰.关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0):12-13.
[3] 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36-140.
[4] 李风荣,杨秀平,刘明坤.美国外语教师教育标准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2):137-140.
[5] 张晓雅,赵景民,王军龙,等.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09(1):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