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转化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关于学困生转化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对学困生的界定、类型和转化方法作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以期对农村中学帮扶学困生做出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困难转化
对学习困难的科学研究一般认为从1896年西方摩根的神经学模式开始,以后逐步被心理学模式代替。到20世纪70、80年代,更多的西方学者注意学习困难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背景方面的研究,着重探讨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就责任归因、自我概念特征以及行为模式同其社会特征之间的联系【1】。
一、国内关于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国学者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学困生是指感官、智力正常,但在学习策略、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心理的某些品质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智力没有完全开发还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这一观念的认为,学困生是暂时的,是可以转化的;第二种说法认为,学困生指由于认知能力、情绪、生理、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换言之,即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就被认为是学困生【2】。
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界定,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真正的差生是不存在的。不管怎么界定,学习困难学生主要归因于生理,心理和环境上的问题,通过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学困生基本上能得到一定的转化。
二、学困生分类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达到转化的目的,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从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大致上将学困生归纳为以下几类:
1、智力型学习困难型
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可
以影响概括、比较、分析、综合等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不灵活类型的人在解决问题
速度方面,往往落后于灵活类型的人。他们的记忆困难、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
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
如别的学生,在学习困难方面表现为多学科处于持续困难状态。
2、动力不足型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学习动机出现偏常引起学习困难。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种类型在初中阶段表现得比较突出,也是他们开始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读书无用论等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
3、学习倦怠型
国内有研究者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与此类似的有我们通常说的厌学。大多学者对厌学界定的标准是:(1)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学习且厌恶学习必须在四科以上者。(2)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混文凭。(3)因不努力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的【3】。
这一类型在学困生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特别是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事情,同时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外面丰富的世界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和厌学情绪。
4、学习不得法型
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不得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
要特征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
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
遇到知识的迁移题、综合运算题就难以应付,缺乏去粗取精、概括归纳、举一反三
能力,更不能在学习中在实践上运用知识。
5、外因导致型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了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
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社会不良影响
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坡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
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好疲劳,懒散,有的表现为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
品德、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是单科或几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心理状态不稳,
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在学习困难表现为
段性的或局部性的较多。
由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和现状是多方面的,所以也带来类型之间的相互关联
相互兼有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教育对策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2】。
三、初中生学困生转化的几种方法:
中学阶段是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特别需要有人引领他们走过生的十字路口,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比较激烈变化的阶段,世界观、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发展的阶段,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准确客观的判断能力容易受感情而意气行事,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等,这些特点使他们在面对自己的
学习难现状时,容易产生抵触、自卑、失望等消极情绪,从而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和教育生更加不利的影响。
1、成功体验【4】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有自卑心理,学习智力型困难生。自卑心理是个体发展受到挫折而产生的看轻自己、自惭形秽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压抑自我的一种沉重的神压力。学习成绩落后是导致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往往受到讽刺和挖苦,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同时由于成绩落后,受到教师的冷落,其他学生受教师影响、暗示也不愿去亲近他们,使他们很少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难以融人到同学中去,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强烈的刺激。
适当的成功体验能让他们重新拾得信心并且敢于去尝试去面对更多的学习中的困难。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成功喜悦。对于学困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地关注,积极发现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选取不同层次的问题给不同的学生,当学困生能正确地回答上来时,要及时地表扬,并且经常对他们说你们真棒。除了在课堂上,在生活中的成功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和谐的人际交往也是成功体验的一种,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对一些事物的消极看法和产生勇敢面对的态度。
2、学习方法指导
很多学生智力正常但是没有好的或者说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者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会导致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方法指导,一是帮助学困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学会阅读、写作、制订学习计划、使用教科书、安排学习与娱乐,并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等;二是注意加强和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其掌握、运用、巩固应掌握的学习方法,并及时检查和反馈,逐步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要求他们跟紧老师,集中注意力,指导他们加强有意记忆,努力把刚学过的知识记到脑子里,融入到原有的知识块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尽量做到语言风趣、幽默,吸引学生,达到让学生专心听讲的目的。课外,要求他们自觉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好明天学习的内容。指导他们强化复习,回忆、巩固学过的知识。只要我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不断引导,强化训练,让学困生从“他律转化到自律”,最后一定能使他们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