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心理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取向逐渐成为一条清晰的脉络,相对于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老年心理理论研究也开始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以往的老年心理理论研究结果来看,虽然多数研究证实正常老年心理理论能力随个体老化而下降的趋势,但也有不少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本研究以老年心理正常群体为研究对象,从老年心理理论研究范式、老年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老年心理理论两成分及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角度进行综述。关键词:老年心理理论

1 引言

“心理理论”最早由Premack和Woodruff对黑猩猩的认知能力进行研究时提出[1],近三十年来相关领域的成果颇丰,尤其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渐趋成熟。如今,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理论的拓展研究,并且把心理理论作为一个毕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发展也成为了研究的新课题。

心理理论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但较为一致的理解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感知、知识、需要、意图、愿望、信念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2]。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大概在4岁就已经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3],但4岁之后心理理论如何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理论是否会有不同的特点?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们更大的兴趣,越来越多人开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心理理论。

国内的心理理论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儿童,成人涉及较少但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关于老年人心理理论的研究才刚刚展开,并大多归属于成人心理理论研究而很少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外关于老年人的心理理论研究较早,成果也较为丰富,以下的综述主要侧重国外文献。

2 老年心理理论研究范式

考虑到老年心理理论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不同,采用相同的研究范式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其有效性受到质疑[4]。目前更为有效的研究范式正在探索中,

但也已有一些研究范式在老年心理理论研究中得到使用。

2.1 一级错误信念任务

错误信念范式最早用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儿童的一级错误信念任务主要包括“意外转移”和“欺骗外表”范式,通过呈现故事考查被试对他人的心理的认知和表征变化[5]。老年心理理论研究中也采用呈现故事的形式,German和Hehman 在对比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心理理论时要求被试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推理一种心理或身体状态,第二是基于故事主角的正确或错误信念回答一些心理状态的问题。在这两个任务中,老年人的心理理论成绩都不如年轻人[6]。Phillips等人重复了以上研究的第二种任务得出了不同结论,即老年人在错误信念推理上不如年轻人,但是在正确信念推理上相反[7]。Duval等人要求老年人完成三种不同的一级错误信念任务,以卡通画测验为形式,包括口头描述、猜测卡通画中的主角意图及判断主角的偏好,结果发现老年人在以上任务中的表现都不如年轻人组或中年人组[8]。

2.2 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主要考查被试同时表征多个他人的信念的能力,比如“我知道小红知道小丽不喜欢冰激凌”。儿童能够拥有完成这种任务的能力大约在5-7岁,可以推测完成二级错误信念任务相比于完成一级错误信念任务需要更多的执行能力和流体智力,因此认为老年人在老化过程中执行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上的成绩不如年轻人组[9],这点已经被某些文献证实[10-11]。

2.3 失言识别任务

用于测查年长个体的心理理论水平的失言识别任务范式最早是由Stone等人提出的[12],Stone认为,当人们说了一些令人尴尬的、伤害他人或冒犯了他人的话,而说话者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这些话该不该说的时候,就构成了失言情境。被试如果对故事中主人公的失言行为能够进行准确的理解,说明被试的心理理论水平较高[13]。

我国学者王异芳等人的研究中以青年人和老年人为被试进行失言任务的测量,发现老年人在失言任务上的测量比年轻人的表现差[14]。李孝明则发现青年组和老年大学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且这两组都好于老年中学组[15]。而MacPherson 也得出类似结果,并没有在失言任务上发现年龄效应[16],同样地,

Shaw等人也发现青年组和老年组在失言任务上的表现差异不显著[17]。

2.4眼测验

眼测验最早是由Baron-cohen在1997年提出的用于测量成人心理理论的方法[18],并在2001年加以修订,要求被试根据仅呈现的眼部表情的照片判断和推测人物眼神中流露的心理状态[19]。

李孝明等人用眼测验对老年人心理理论水平测量后发现,老年人和青年组没有显著差别[15],在Phillips等人的研究中,控制了教育程度和智力水平后,老年人的在眼测验的表现与年轻人组存在显著差异[20],Pardini和Michelli也发现了这一年龄效应[21]。Bailey等人发现老年组的表现明显差于年轻人[22],Duval等人让老年人完成两个版本的眼测验后发现,老年人在基本情绪的识别上与年轻人组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在复杂情绪的识别上明显差于年轻人组[8]。

3 老年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是指灵活目标指向行为中涉及到的一系列认知加工,主要包括计划、工作记忆、控制冲动、抑制、定势转移或心理灵活性以及动作产生和监控等[23]。对于执行功能对心理理论的作用,大致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领域特殊性观点,即认为执行功能只是在儿童期对他人的愿望和信念理解的最初构建起关键作用,一旦构建成功之后心理理论的表征系统就成为一个特殊的模块独立起作用,而不再需要执行功能的支持;另一种是领域一般性观点,即认为执行功能在心理理论过程中期即时作用,不管是儿童期还是成年或者老年期,执行功能始终作为一般认知能力参与心理理论的过程,心理理论不能独立地起作用[24]。

3.1老年心理理论的领域特殊性研究

Happe等人对比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心理理论上的成绩之后发现老年人成绩高于青年人,这就为领域特殊性观点提供了支持,因为老年人的心理理论并没有随着年龄增大而衰退,执行功能一般会随着年龄增大而衰退,老年人表现优于年轻人说明老年人的心理理论独立于执行功能,这就证明心理理论是一个特殊的模块[25]。另外我国学者王异芳在研究老年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时发现,匹配了智商和教育水平后,老年人的智商和执行功能与年轻人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心理理论任务上如失言任务上老年人表现的不如年轻人,这也间接证明了领域特殊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