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P1-2

内涵

1明确“战略”与“策略”的差异。战略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策略是根据形势变化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战略大于策略。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不同。前者指企业对所处的内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出的总体策划。后者是对前者进行全方位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3有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人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设计的组织系统”,“为促进企业实现目标的规划性部署与活动方式”“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特点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突出人力资源方向性、整体性、时空性、规划性。适时制定规划,集中全力实施规划,全方位监督、控制,及时反馈、修订规划。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跟高阶段。实践和理论都有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更高更新要求,不但应进步战略规划管理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总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就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端,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点P2-7

重要发展时期

1经验管理时期。19世纪末的前一历史时期。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在苏格兰创建工作绩效评价系统

2科学管理时期。19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倡导“动作与时间研究理论,”开创现代劳动定额学及工业工程学先河。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

3现代管理时期。梅奥(哈佛大学教授)创立人际关系学说。“社会人”的员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40年代以后,赫茨伯格创立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

三个具体发展阶段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后期)有影响迈克尔.朱休斯主编《人事管理学》。特点:(1)人事管理活动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建立了人事档案、员工规则、人事统计和员工记录(2)管理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由一般行政性、事务性管理,扩展到实行集中式员工招聘、人员测试和挑选、正式员工绩效评估,以及有效激励的的薪资福利管理。(3)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工作效率为中心,强调采用动作时间研究的方法,推行生产工作定额,加大劳动强度,转变到有效运用心理测量和面谈等科学方法,重视员工的个别差异,借用工会、非正式组织、团队建设、薪资福利、保险计划、入职教育、技能培训、主管关怀下属、执行劳动法令等管理措施,注重调整人际关系,奖励员工积极性。(4)出现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1)人事管理范围继续扩大如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录用与考评、平等就业与反对歧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员工激励方案、发展计划培训与开发、关系管理、士气调查、薪资结构设计、工资测算、劳动力生产调查、薪酬调查、劳动纪律监察、劳资合同与协商谈判、退休与解职管理、医疗与饮食服务、员工住房保障、证书管理(3)不但人事部门承担员工责任,各级直线主管也必须对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4)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当做财富的新观念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已经上升到主导地位,日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重点。90年代以来,又从初级推向更高更新阶段,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在此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性质和深度、角色和职能、方式和方法、等诸方面都凸显了新的变化和特色。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特征P8-12

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从狭义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计划,提升到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制定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单一的行政性事务管理转变为整体的专业性职能管理,再转变到综合的系统性战略管理。有以下特点(1)组织性能的转变。早期管理阶段人事部门是在各级直线部门的集中指挥和领导下,承担着人事管理职能的服务性和咨询性的参谋部门。初级管理阶段,每层级人事部门除受直线部门的指挥和监督外,还直接件隶属于上一层级的领导。人事部门具有半独立性地位,既有参谋性又有决策性。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性,以保障各层级直线主管人事管理活动的政策性和公平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完全转变为足以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表现和绩效的重要决策部门,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和直线主管部门的重要支撑系统。(2)管理角色变化从管理程序、对象、期限、性质四个维度剖析(3)管理职能的转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扩展纵向是以经营性能为起点,逐步转换到系统性、方向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横向扩展由过去强调“提升员工职业生活质量,注重员工劳动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发展到企业社会性职能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提倡企业与劳动者双赢,与社会同步发展。”(4)管理模式转变采用系统的、权变的管理模式,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理想境界。“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P12-13

1基础工作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程序程度5管理活动精确程度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念P13

战略的特点目标性全局性计划性长远性纲领性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依据人力资源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将其细化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工作计划。定义为:它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益、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特点:除具有企业战略一般属性和特征外,还具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