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 长安区 绿地 系统规划(2020-2035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区性质 长安区是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为主导的,具有丰富人文资源、良好人居 和生态环境的城市南部区。 长安区未来发展目标 长安区未来发展目标在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教文化旅游型城区;重点发展 商贸、房地产、旅游服务、金融和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成为市区的金融商贸副中心、 文化娱乐旺区、网络服务基地;与雁塔、碑林、莲湖、新城共同构成全市的城市中心。 长安区规划结构 空间分区布局结构为:三心、四轴、七片区的发展结构 城市的总体布局既考虑前瞻性,又考虑规划实施中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综合考虑 了长安区与西安市、中心城镇与长安区域的关系。根据长安城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 城市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形成了“三线、两带、四组团”的结构模式
市域生态体系规划结构
生态保护体系 纳入大秦岭生态保护区。在该规划中长安县南部设有城市生态保护区,生态协调区, 中部为生态控制区。生态优先战略——以城市生态隔离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保 护山、水、塬、田、林自然地貌,彰显城市特有的山水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典范。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长 安 县 城 郊 区 置
直 属 省
西
为
西
安 市 长 安 区
年 , 撤 销 长
安
县
,
改
1958
年
划
归
西
安
市
长安区始于新石器时期,
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
在新石器时期祖先便在此
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原
始公社文化,为后来长安
县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上位规划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西安市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内容解读
水安全格局分析
生态格局分析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乡土文化安全格局
基于城市山水格局的绿地系 统规划探究
规划主题&目标&策略&指标
案例分类汇总成果
规划结构图
核心区尺度
规划理念&手法 结构图
Part 5.专项研究
Part 1.基地研究
区位分析 历史沿革 上位规划 现状概述
区位分析
长安区
宏观
关中城镇群的重要节点之一长安区属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 地,山、川、塬皆俱。
众多的文物古迹、优美的秦岭山麓和别具特色的农家乐形成了丰富的 旅游资源
西部大学城的建立为长安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西安产业 基地的落户更为长安高新产业开创了新的局面
行政区划
长安区辖16个街办232个行政村,84个社区:韦曲街道办事处、郭杜街道 办事处、滦镇街道办事处、引镇街道办事处、王寺街道办事处、马王街道 办事处、太乙宫街道办事处、东大街道办事处、子午街道办事处、斗门街 道办事处、细柳街道办事处、杜曲街道办事处、大兆街道办事处、黄良街 道办事处、兴隆街道办事处、王曲街道办事处、呜犊街道办事处; 高桥乡、灵沼乡、五星乡、五台乡、王莽乡、杨庄乡、炮里乡、魏寨乡
部分案例解析
长安区尺度
南昌市市区绿地系统设计 大庆市市区绿地系统设计 滦河水系绿道系统规划设计 斯洛伐克代表城市绿地系统
分类与规划设计 宁波市绿地系统规划 南阳市绿地系统规划 东京都23区绿地系统规划 北京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泰安绿地系统规划 雨洪调蓄案例参考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 态用地研究框架
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秋短春长。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5℃,降水约600 m m,湿度69.6%,无霜期216天, 日照1377小时。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6.8℃。雨量主 要分布在7、8、9三个月。雨热同期。年平均降雪日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终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受地形影响,长安全年多东北风。
土类面积46450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79%,它是在自然褐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耕作熟化,施肥养育,加厚“覆盖层”而形成的。黄土、红土和淤土 类均属岩成土壤,面积38801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05%。水稻土和潮土类 是水成和半水成土壤,面积22364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97%。褐土、棕 壤和暗棕壤 属山地土壤,面积96163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13%。 土壤分布:县境内西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主要为潮土、河淤土和潮土;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二、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原主要为褐土、 黑油土和黄墡土;中部的秦岭山前洪积扇和黄土残原主要为立茬土和水稻土;南部秦岭山区,随着海拔的增高,生物气候带的变化,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 布,有3个相应的地带性土壤:低山区(海拔500~1200米左右)为褐土地带;中山区(海拔在1200~2500米左右)为棕壤地带;秦岭主梁的山峰地区 (海拔2500~2886.9米)为暗棕壤地带。
长安区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年)
Part 1.基地研究
区位分析 历史沿革 上位规划 现状概述
目录
Part 2.调研整理
核心区范围陈述 核心区绿地现状调研
核心区公园绿地现状 核心区防护绿地现状 核心区广场用地现状 核心区附属绿地现状
核心区绿地现状总结
Part 3.案例分析
Part 4.主题研讨
市域生态体系规划图 (图片来源: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片来源: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
现状概述
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自
土壤结构
然
条
件
水文条件
动植物资源
人
文 条
景观资源
件
长安区地势为东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最长处55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南为秦 岭山地,北为渭河断陷谷地冲积平原区(包括台原),西为渭河冲积平原(含秦岭北麓洪积扇群),东部为黄土台原与川道沟壑。区内最高点为秦岭麦秫 磊东南(海拔2886.9米),最低点为区境西北角的西江渡(海拔384.7米),高差2500多米
历史沿革
春
高
秋
祖
为
七
毫
年
国
,
地
定
为
国
都
202
西
西
周汉为来自高王祖
畿
五
地
年
,
(
文
前
王
都
丰
)
,
置
文
长
王
安
都
县
镐
属天 长和 安三 、年 万, 年撤 二销 县山 。北
县 , 后 秦 设 山 北 县
改兴唐
名县武
。为德
万元
年年
县(
,
此 后 屡 经
) 改 大
2002
1950 1928
618
安
市
, 后 县 、 市 始 分
中观
位于西安西南部,南依秦岭,东接蓝田,南连柞水县、宁陕县,西邻鄠 邑区,咸阳市,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2公里,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处 于陇海兰经济轴带和陕西纵向经济轴带的枢纽位置,近居于西安市的南北 发展轴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
微观
长安区距离西安主城区15千米,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截至 2019年,长安区常住人口113万。另有20余万在校大学生,位置优越,交 通便利,区政府驻地距西安市仅8.7千米。
市域生态体系规划结构
生态保护体系 纳入大秦岭生态保护区。在该规划中长安县南部设有城市生态保护区,生态协调区, 中部为生态控制区。生态优先战略——以城市生态隔离体系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保 护山、水、塬、田、林自然地貌,彰显城市特有的山水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大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融的典范。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长 安 县 城 郊 区 置
直 属 省
西
为
西
安 市 长 安 区
年 , 撤 销 长
安
县
,
改
1958
年
划
归
西
安
市
长安区始于新石器时期,
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
在新石器时期祖先便在此
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原
始公社文化,为后来长安
县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上位规划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西安市长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内容解读
水安全格局分析
生态格局分析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乡土文化安全格局
基于城市山水格局的绿地系 统规划探究
规划主题&目标&策略&指标
案例分类汇总成果
规划结构图
核心区尺度
规划理念&手法 结构图
Part 5.专项研究
Part 1.基地研究
区位分析 历史沿革 上位规划 现状概述
区位分析
长安区
宏观
关中城镇群的重要节点之一长安区属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 地,山、川、塬皆俱。
众多的文物古迹、优美的秦岭山麓和别具特色的农家乐形成了丰富的 旅游资源
西部大学城的建立为长安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西安产业 基地的落户更为长安高新产业开创了新的局面
行政区划
长安区辖16个街办232个行政村,84个社区:韦曲街道办事处、郭杜街道 办事处、滦镇街道办事处、引镇街道办事处、王寺街道办事处、马王街道 办事处、太乙宫街道办事处、东大街道办事处、子午街道办事处、斗门街 道办事处、细柳街道办事处、杜曲街道办事处、大兆街道办事处、黄良街 道办事处、兴隆街道办事处、王曲街道办事处、呜犊街道办事处; 高桥乡、灵沼乡、五星乡、五台乡、王莽乡、杨庄乡、炮里乡、魏寨乡
部分案例解析
长安区尺度
南昌市市区绿地系统设计 大庆市市区绿地系统设计 滦河水系绿道系统规划设计 斯洛伐克代表城市绿地系统
分类与规划设计 宁波市绿地系统规划 南阳市绿地系统规划 东京都23区绿地系统规划 北京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泰安绿地系统规划 雨洪调蓄案例参考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 态用地研究框架
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秋短春长。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5℃,降水约600 m m,湿度69.6%,无霜期216天, 日照1377小时。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0.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6.8℃。雨量主 要分布在7、8、9三个月。雨热同期。年平均降雪日为13.8日,初雪日一般在11月下旬,终雪日一般在3月中旬。受地形影响,长安全年多东北风。
土类面积46450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79%,它是在自然褐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耕作熟化,施肥养育,加厚“覆盖层”而形成的。黄土、红土和淤土 类均属岩成土壤,面积38801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9.05%。水稻土和潮土类 是水成和半水成土壤,面积22364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97%。褐土、棕 壤和暗棕壤 属山地土壤,面积96163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13%。 土壤分布:县境内西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主要为潮土、河淤土和潮土;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二、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原主要为褐土、 黑油土和黄墡土;中部的秦岭山前洪积扇和黄土残原主要为立茬土和水稻土;南部秦岭山区,随着海拔的增高,生物气候带的变化,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 布,有3个相应的地带性土壤:低山区(海拔500~1200米左右)为褐土地带;中山区(海拔在1200~2500米左右)为棕壤地带;秦岭主梁的山峰地区 (海拔2500~2886.9米)为暗棕壤地带。
长安区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年)
Part 1.基地研究
区位分析 历史沿革 上位规划 现状概述
目录
Part 2.调研整理
核心区范围陈述 核心区绿地现状调研
核心区公园绿地现状 核心区防护绿地现状 核心区广场用地现状 核心区附属绿地现状
核心区绿地现状总结
Part 3.案例分析
Part 4.主题研讨
市域生态体系规划图 (图片来源: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片来源: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城市规划)
现状概述
地形地貌 气候条件
自
土壤结构
然
条
件
水文条件
动植物资源
人
文 条
景观资源
件
长安区地势为东原、南山、西部川,最低海拔384.7米,最高海拔2886.7米。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最长处55公里,东西最宽处52公里。南为秦 岭山地,北为渭河断陷谷地冲积平原区(包括台原),西为渭河冲积平原(含秦岭北麓洪积扇群),东部为黄土台原与川道沟壑。区内最高点为秦岭麦秫 磊东南(海拔2886.9米),最低点为区境西北角的西江渡(海拔384.7米),高差2500多米
历史沿革
春
高
秋
祖
为
七
毫
年
国
,
地
定
为
国
都
202
西
西
周汉为来自高王祖
畿
五
地
年
,
(
文
前
王
都
丰
)
,
置
文
长
王
安
都
县
镐
属天 长和 安三 、年 万, 年撤 二销 县山 。北
县 , 后 秦 设 山 北 县
改兴唐
名县武
。为德
万元
年年
县(
,
此 后 屡 经
) 改 大
2002
1950 1928
618
安
市
, 后 县 、 市 始 分
中观
位于西安西南部,南依秦岭,东接蓝田,南连柞水县、宁陕县,西邻鄠 邑区,咸阳市,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2公里,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处 于陇海兰经济轴带和陕西纵向经济轴带的枢纽位置,近居于西安市的南北 发展轴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
微观
长安区距离西安主城区15千米,处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截至 2019年,长安区常住人口113万。另有20余万在校大学生,位置优越,交 通便利,区政府驻地距西安市仅8.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