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唐代大书家怀素(737——799),俗姓钱,湖南零陵人。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因自小“忽发出家之意”,“二亲难阻”,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为了学习书法,在漆盘上练字,竟把盘子都磨穿了。他不辞辛劳,千里求教,可见其专学之毅力,其草书风格,为历代书家所钦羡。

所谓“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发”,敢从破体变风姿,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着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大器的秘奥所在。

生平与交往

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高僧传》记载,怀素的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的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大钱师,小钱师”。

怀素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明好学,做事少年老成,甚得父母钟爱。因此人人说他“学必成功,才当逸格”。

怀素十岁那年,“忽发出家之意”,急得双亲唉声叹气,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所谓“猛利之性,二亲难阻”。他在《自叙帖》里也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惊人的。李肇《唐国史补》中曾描写道:“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集埋于山下,曾曰‘笔冢'。”《怀素别传》说:怀素家贫,家里买不起纸,只好在寺里的墙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又说,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剪其叶以供挥洒。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以致把盘、板都写穿了。怀素“弃笔成冢,盘板皆穿”的勤学苦练精神,难怪李肇说他“有笔如山墨作溪”。

怀素草书的名气,在青少年时代已经远近闻名。当时有位朱逵处士,听说少年和尚草书有名,特从远处赶来衡阳,拜访怀素,并赠诗道:“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怪状崩腾着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永州太守王邕也亲自登堂拜望怀素,赠诗道:“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余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

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一)向李白求诗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怀素二十二岁。这年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被怀素找到求诗。两人虽是忘年交,李白精神十

分振奋,当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赞扬他:“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

浑脱舞。”

(二)向徐浩京笔法向苏涣求诗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怀素三十一岁。他由零陵出发,作万里之行,求师访友,向当代名家探求笔法,经衡阳、客潭州。于代宗大历二年(767),南下到广州向徐浩学笔法。黄

山谷云:“唐自欧、虞后,能备八法者独徐会稽(浩)与颜太师(真卿)耳。”(《题徐浩碑》)诗人苏涣在长沙遇见了怀素。当时正是徐浩去广州任刺史,怀素要苏涣题诗,苏涣就写了《赠零陵僧》(一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忽如裴曼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蚊龙。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西河舞剑气凌云,孤篷自振唯有君。今日华堂看洒落,四座喧呼叹佳作。回首邀余赋一章,欲令羡价齐钟张。琅诵□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诗中称赞怀素是“草圣”张旭之后唯一继承人,称赞徐浩的书法几乎凌驾于王献之之上,如果怀素得到徐的赏识,定会“洛阳纸贵”。“贪泉”一词是双关语,一指水名,在广东南海县西北;一指贪钱、贪财。末句大有深意。不出所料,后来徐浩成了贪官。《资治通鉴》代宗大历五年,说他“贪而佞,倾南方珍货以赂(元)载”。

(三)拜访邬彤

次年,怀素北上岳州。《自叙帖》上说得很清楚:“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凝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

他到了南昌,写了一首《洪州诗》,抒发胸中的抱负。此诗已佚,只在宋代董逌的《广川书跋》中留下了“汉家聚兵楚无人”一句。董逌解释道:“怀素似不许右军得名太过,谓‘汉家聚兵楚无人也',其与阮籍言‘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气也略等矣。”可知怀素胸怀大志,要超过前人。

邬彤是怀素的表叔,怀素便拜表叔为老师。邬彤是张旭的学生,颜真卿的同学。邬彤便把他留在家中,把张芝临池之妙,张旭的草书神鬼莫测,王献之的书法如寒冬枯树等,一一给怀素讲解;邬彤又将作字之法的一个“悟”字教给怀素。所谓“悟”,就是要抓住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山峦、鸟兽、虫鱼、花果、日月、星辰、风雨、雷霆等等,加以观察、分析、研究,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或感受,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灌注在草书之中,因此获得了许多成就。

一天,怀素要辞别而去,邬彤对他说:“万里之别,我无一物相赠,很感抱歉,我想有件宝赠送您。”当时传说,邬彤藏有王羲之的《恶溪》、《小王》、《骚劳》三帖,这是无价之宝,怀素认为表叔将以此物相赠,可是临走时,邬彤对怀素道:“草书竖牵,似古钗脚,勉旃!”意思是说草书的直连(如竖),应像古代的钗脚那样的古朴圆浑,希望你勉励吧!原来就是这么一句宝贵的临别赠言。

(四)看“夏云随风

怀素离别了邬彤,这次是应礼部尚书张谓的邀请,去京城长安。唐代任华有诗记载道:“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古人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怀素对邬彤的谆谆教诲是刻骨铭心的。有一天,怀素看见几块浮云,像棉花团似的一朵朵分散着,映照着温和的阳光,云块的四周射出金色的光辉,太阳已被浮云遮蔽住了,不禁令他忆起“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李白诗句。一会儿这些积云又很快地消散了,它们又成为扁球状的云块,云块间露出碧蓝色的天幕,远远望去这些白云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一会儿像奔马,一会儿像雄狮,像大鹏,有

的像奇峰。忽然乌云密布,雷电齐鸣,风雨大作。这时候他恍然想起邬老师说的一个“悟” 字,我何尝不可把这些夏云随风的变化运用于狂草之中呢!正如《怀素别传》所说:“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又说:“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一一自然。”

从此怀素的狂草,有了一个飞跃,冲破了王羲之、王献之受章草的影响束缚,创造性地形成

了他自己的狂草风貌。

(五)看公孙大娘剑器舞

《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公孙大娘是开元时有名的女舞剑家,她的弟子也擅长舞剑。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道:“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诗中还说剑光明亮闪烁,好像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轻捷,犹如群神驾龙飞翔;舞剑开始时,前奏的鼓声暂歇,好像雷霆停止了震怒;舞罢时,手中的剑影好像江海上平静下来的波光。怀素看了公孙剑器舞后,大受启发。由此他的狂草在画形分布、笔势往复中增强了高昂回翔之态;在结体上也加强轻重曲折、顺逆顿挫的节奏感。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六)向颜真卿求张旭笔法

怀素四十岁至京兆,向颜真卿求教笔法,并请作序以“冠诸篇首”。《广川书跋》说:“书法相传至张颠后,鲁公《颜真卿》得尽于楷;怀素得尽于草。”怀素是通过颜氏而学到张旭笔法的。颜真卿说:我二十多岁时,曾游长安,师事张旭二年,略得笔法,自以为未稳。三十五岁,从醴泉罢职回来,又特往洛阳去访张旭,继续求教。有次我再三要求张长史教笔法,长史许久不说,乃左右盼望,心情不舒畅而去,我跟在他后面,走到东竹林院小堂里,张公坐在床上,命我居于小榻边,说道:“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岂可言其妙!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子,可须思妙。”张旭举出“十二笔意”授颜真卿,颜就把“十

二笔意”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等传授给怀素。又问怀素道:“你的草书除了老师传授外,自己有否获得感受?”怀素道:“贫僧有一天傍晚,曾长时间地观察夏云

的姿态。我发现云朵随着风势的转化而变化莫测,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蛟龙翻腾,或如飞鸟

出林,惊蛇入草,或如大鹏展翅,平原走马,不胜枚举,美妙无穷。”颜真卿说:“你的’夏云多奇峰’的体会,使我闻所未闻,增加我的广识,’草圣’的渊妙,代不乏人,今天有你在,后继有人了。”

(七)晚年撰经

怀素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度过。贯休诗:“师不谈经不说禅。”《唐释怀素食鱼帖》后李璜说怀素既食肉又食鱼。《金壶记》说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

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怀素对佛学也很有研究。有位昙元德尊,从《律藏》中选编了一部《四分律》。相州日光寺有个叫法砺的法师也研究《四分律》,著有《四分律疏》。有一天,他听了怀素对《四分

律》的解释,大为吃惊,感叹道:“我研习这书三年了,古人的义章错误实在太多,解释的任务要落在你的肩上!”从此怀素编撰《四分律开宗记》。怀素还懂梵文,能翻译。他的堂

叔父钱起有诗道:“释子吾家宝,神清慧有余。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张芝)书。”

他晚年患风痹病,于贞元十五年圆寂,享年六十二岁。

怀素留下的草书有:《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去夏帖》、《贫道帖》、《逐鹿帖》、《酒狂帖》、《食鱼帖》、《客舍帖》、《别本六帖》、《藏真帖》、《七帖》、《高座帖》、《北亭草笔》等。

“狂草”的师承和风格

怀素狂草的师承关系,还应该追溯到张芝、索靖、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人。怀素的狂草比起二王的草书来,要“狂逸”得多了。任华诗道:“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

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任华又说:“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 贯休云:“张颠之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这些人说明怀素“以狂继颠”,他的“狂”草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说明了“以狂继颠”,正是以师承源流而

说的。

但怀素的“狂草”也不是随意涂涂写写的,而是出规入矩的。明代项元汴说过:“予仅

得宋秘所藏《苦笋》一帖,其用笔婉丽,出规入矩,未有越于法度之外。畴昔谓之’狂僧’ 是不解其’藏正于绮,蕴真于草,稿巧于朴,露筋于骨’。观其以怀素称名,’藏真’为号,无不心会神解,若徒视形体,

以点画求之,岂能窥其精妙!”这段话对领会怀素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项氏原来只知道怀素是“狂僧”,而不知道怀素

取名“藏真”的用意,读了“藏正于绮,蕴真于草”之后,乃心领神会怀素的抱负和他的奋斗目标。

怀素的狂草风格是糅取各家之长而形成的。他兼容并蓄地把篆书、隶书、蝌蚪文、虫书、

稿草、章草、飞白等笔意容纳在其中。所以有人说狂草的瘦劲朴野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背向则出于飞白;沉着痛快则出于章草。

黄庭坚说过,数百年来只有三个半人懂得这个道理。这三个半就是张旭、怀素和黄自己,

苏舜钦只能算半个。他说:“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

草书是由行书发展而来。后汉时的张芝,学崔瑗、杜度的草书之法,创变成了“今草”。后来王羲之在张芝“今草”的基础上除去了一些章草的波磔,结合楷书笔法创了王羲之派

“今草”(即行草)。王献之又在其父“行草”的基础上变方笔为圆笔,字画更为秀媚流畅,

便变革为“破体书"。唐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道: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余。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怀素的狂草脱胎于张芝、王献之的“一笔书"。“一笔书"即字字相连,一笔而成,多用中锋,融合圆字,一气呵成。怀素圆而长的笔画,有“春蚓秋蛇”、“奔蛇走虺”之趣。顾复《平生壮观》评怀素说:“《千文》、《自叙》、《苦笋帖》,有春蚓秋蛇之意,变化不可

端倪,险绝也。”

怀素的笔法有的脱胎于“雕虫篆”。他的狂草风貌,有时遒劲,垂画纤长,旋绕屈曲,同雕虫相像。前人谓怀素的狂草为“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有的学自索靖的“银钩虿尾”。他的狂草风貌,有时笔画如丝如发拖得很长,似断非断,似续非续。正如任华说的“或如丝,

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贯休说的“或细微,仙衣半缝金线垂”一样。怀素《自叙帖》中“常接游居”、“张旭之作也”等字细如丝发,正是索靖的“银钩虿尾”。

怀素的狂草风格又似“筋书”。《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

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骨无筋者病。”怀素狂草妙在瘦,张旭狂草妙在肥。黄山谷说:“怀素草,暮年乃不减长史,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两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

孙过庭《书谱》云:“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奇,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这些姿态在怀素《自叙帖》中都有表现。

王羲之的行草,一般说来,行距、字距都有较空宽舒静的感觉。而怀素的狂草,行与行、字与字大都安排紧凑茂密,全篇布局有一盘棋的整体感。他草字的结体,大小、上下、左右、前后、正斜,往复回旋,曲折起伏,幅度极大。主次、虚实、揖让、呼应、收放,奏节和谐,字里行间,浑然一体,显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总之,怀素狂草的结体已摆脱了王羲之受章草影响的束缚,大大地变革了王体字字独立的局面,而扩大了“回环绕相拘连”的运动幅度的旋律。

正如贯休所说,“东却西,南又北,倒又起,断复续”,已有千姿百态的变化了。《自叙帖》的结体变化规律

怀素《自叙帖》是他狂草的代表作,全篇七百零二字,一百二十六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真如龙蛇竟走,激电奔雷,它是一种圆转流畅的书法艺术。

《自叙帖》的结体可以从下面数点来赏析:

(一)以图破方,方圆结合怀素的狂草,不仅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汉字是以方块体为基础的,如大、小篆书多长方形,隶书多扁方,楷书多正方,行草书则长扁。但随着今草和大草的出现,由于笔画的高度省俭和运笔速度的加快,已打破了方块的外形,趋于圆转,特别通过怀素浪

漫主义的夸张,巧妙地创造,其书法的外形已达到以圆破方,化方为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自叙帖》中,一些无外框的字,如“评”、“满”、“疑”等字,已经塑造出圆的字形来,这不能不说是怀素的一个创造。

但不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亦不论点画的长短、疏密、参差如何变化,总是万变不离方形,故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互用。因为方和圆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即无所谓圆,故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则更显出动和静也是相对而存在的。

(二)从破体书发展成为解体书王献之的破体书就是敢于打破其父王羲之的受章草旧法的束缚,从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和布白的方法。而怀素的狂草也就是敢于打破王献之以前的布白、平正的方法,怀素在字形布局,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大大地扩大了“回环缭绕相拘连”的运动幅度,已经打破了“破体书”的束缚,从“破体书”而进入“解体书”。所谓“解体”,就是基本上打破前人结体的体势和一切成法,熔篆、隶、真、行、草为一炉。创造了为自己独有的新的草书体,即所谓狂草。

(三)不拘成法,以险取胜他要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纵有行、竖有列等等布白方法,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以险取胜,则更为突出。

怀素采取了各种艺术手法使之富于变化:(1)大破大立。怀素大胆地逾越规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规入矩。破和立也是相对而说的。孙过庭《书谱》谓:“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第一个平正是合乎规矩的立,险绝就是破,至于第二个复归平正乃是破后的新立,也是法书险绝以后的新平衡。不破不立,立就是稳,破就是险,只有大破大立才能出现无限风光。

(2)大疏大密。在布白中对疏密变化的安排,正是怀素着力探究的重要课题。如“醉来信手”四字中,“来”字竖笔,极力伸长,几乎占了一行的一半,可谓大疏;而其他三个字仅占半行,可谓大密,即每行字之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3)篇章布局,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自叙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有全局观点。字的笔画粗细不同,字形长短大小不一,长短参差,大小相间,把它安排在一定的地方,就要字字得所,行行有条。字能上下连属,但不是笔连而是意贯“行气”。要贯“气”就要防止字字粘在一起,要行行有活气。所谓活气,就是它既能“承上启下”,又能“自出机杼”,既能连属又能飞动。它的行笔要笔断意连,字断势连,行断而气连,显得更有精神。如“醉来信手”一行中的“来”字,其中的很长的竖连,那一直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再加中间的几撇,这一字便成这行中“画龙点睛”的一个字。(四)夸张变形,万态争呈

怀素在草书的结体上,大大改变了字的方圆、大小、正斜等方面的变化,大胆地夸张和

变形,尽变化之能事。比如字的大小变化,有时甚至上下相连的两个字,竟相差三至五倍,甚至十倍左右。再如长短之变,有的字形伸长竟达其宽的二至三倍。这种变化是于变化中有

“统一”与“和谐”,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化多端却又调和统一。

总之,怀素《自叙帖》的字体结构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间、疏密互映、斜正参差的手法,常常使每行中的字倾跌出中轴以外,造成跌宕的险势,从破体发展成解体,打破了旧的平衡,从而造成了充满新意的草书形象。

他利用了点、线型的各种变化,以及用笔的方圆、干湿对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书法具

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从而使观者与书家的心声共鸣,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书法的韵律之中。他的“狂草”正是古典浪漫主义的书法艺术,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赏。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一览表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一览表 姓名职称单位类别价位 (元/每平尺) 来源状态简评(个人观点) 丁立人教授自由艺术家人物12000 拍卖升可大量收藏 于水编辑《北京晚报》社人物8000 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于志学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书画院冰雪20000(均价)拍卖平值得收藏于愚公画家自由艺术家山水7000 本人平持币观望 于文江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人物20537(均价)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袁志山一级美术师南京博物馆山水10000 本人平可大量收藏 方土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人物5000 本人平可大量收藏 方骏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山水6580(均价)拍卖平可大量收藏 方楚乔副教授广州济南大学山水5000 画廊平有升值空间 方增先教授上海美协人物30000 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方楚雄教授广州美术美院花鸟20000 本人升值得收藏 方竹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民族画院山水 28520(均价)拍卖升可大量收藏 方向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画院山水8157(均价)拍卖平可大量收藏 程大利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出版社山水20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杨竹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雪竹16000 拍卖升可大量收藏 王涛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协人物6000 画廊平值得收藏 王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山水25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林一级美术师河南日报社人物2000 画廊平值得收藏 王文东美术师北京冲和园花鸟2000 画廊升可大量收藏 王绣一级美术师洛阳市美协写意3000 本人平有升值空间 王辅民一级美术师兰州画院人物3000 本人平值得收藏 王孟奇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人物7000 画廊平持币观望 王明明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人物20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迎春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人物8323(均价)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王合多画家职业艺术家重彩6000 本人平有升值空间 王和平一级美术师福建画院花鸟4626(均价)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王有政一级美术师陕西国画院人物3116(均价)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王西京一级美术师西安中国画院人物8067(均价)拍卖平持币观望 王乃壮教授清大学美术学院人物10000 画廊平有升值观望 王彦萍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水墨8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彦萍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彩墨16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彦萍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人物25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生才画家自由艺术家写意3000 本人平值得收藏 王玉珏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工笔10000 画廊平值得收藏 王子武一级美术师深圳画院人物19161(均价)拍卖平有升值空间 王晓辉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小品8000 画廊平可大量收藏 王成喜一级美术师北京燕京书画社写意7098(均价)拍卖平持币观望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李可政之国画艺术

赏当代中国国画名家李可政之著作 李可政,又名:常乐君。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现任河南希望书画院院长,河南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油画家学会会员,青年艺术评论家,北方作家协会会员等职。 著作《常乐君艺术评论》一书,油画《归》,国画《荷香》,书法《诗词立轴》被美国北肯塔基州大学收藏,多幅禅画作品及书法作品被中国佛教协会、河南省佛教协会、少林寺、云阳寺、圣水寺等地收藏,油画代表作:《泉》、《无悔》、《永恒记忆》、《太行山上》、《青春》,《果林法师》等。国画代表作:《残荷》、《达摩拜石》、《问道图》、《三教归一图》、《太白邀月》等。国画作品《荷韵》捐于河南省希望工程。 自古以来,画荷的大师太多了,要想在这个领域再别出心裁,更显难度。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水墨除了与人心近,与文化更近,因而没有足够的人文修养,根本无法探到它的底蕴。更何况可政先生不是追求形式上的传统符号和元素——因为没有精神内涵的符号和元素,是不可能表达中国写意画的精神内涵的。可政先生选择了这一主题,无疑是接受了挑战,因为要想在此类题材上取得成就,不仅需要过人的勤奋,更需要别出心裁的睿智。 国画的四君子中并没有荷花,但是如果论到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最重要的题材,除了梅花以外,就应该是荷花了,荷花这一题材的重要,其理由,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得好:“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自周敦颐的阐释之后,无论在自然、社会、艺术各个领域里,荷花的身份都有了这种独特的含义。而且,近千年来,早已深入君子之心,“出淤泥而不染”,映照的正是一颗清虚正直、光明磊落、萧雅高洁的心。即使是出世的释道二家,也赞许那淡泊宁静、出于尘外的莲子之心。

云厚长书画名家名单

李灵机男,汉族,1950年08月出生于广西梧州,祖籍广东顺德。岭南画派、漓江画派知名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夏巨人名人堂评审委员会主任,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签约画家,梧州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作品入选第七、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览。 宋龙飞,1969年生,湖南郴州人。天性聪颖、自幼习画,师承著名国画家苗重安、葛觉民先生,擅长山水、花鸟、走兽。现为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华夏巨人名人堂评审委员会理事,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签约画家。他的作品始终流动着一种江南特有的清灵和江南天地间特有的律动。

赵戚:(笔名赵琦),号藤居,其画室名为——藤居草堂。目前定居湖南长沙,陕西西安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夏巨人名人堂评审委员会理事,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连锁签约画家,福建省建阳市武夷朱子书画社副社长,长沙杜甫江阁书画院特聘画家,《书画中国网》专职画家,文化中国签约画家。自幼随家父习画,后受刘文西、王忠义、易图镜等国画大师指点,尤为擅长巨幅之作。 解占林 1978年考入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师承河北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许鸿宾老师(许鸿宾老师是李苦禅先生的弟子)在工艺美术学院上学其间主攻写意花鸟画,华夏巨人名人堂评审委员会理事,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签约画家。

荆德杰,山东淄博人,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美术系首届书法专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淄博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市青年书协副主席,九五书社社员,华夏巨人名人堂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签约画家。 李广福,别署昭阳散人,号福鹤子,出生于江苏沛县,早年随程大利先生学习绘画。 199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2006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研班,师承张立辰,霍春阳,甘长霖,郭枚忠,郭书仁,等教授。现为江苏省美术家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河南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河南画圣吴道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江苏书画院特聘画家一级美术师。沛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龙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振鸣书画院副院长,2006年中国当代书画家创作中心授予“中国当代书画百杰”称号,云厚长中国书画专卖签约画家。

中国著名书画家吴惠良

中国著名书画家吴惠良 吴惠良,1961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当代文化名人,《汉字字体鉴赏辞典》编委会主任兼主编,感动中国七大艺术封面人物之一,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内实力派艺术家。现为(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世界名人协会副秘书长,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收藏频道艺术顾问,香港书画网首席艺术顾问,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诗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武汉市老教授协会会员兼艺术培训中心指导教师,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 中国著名书画家吴惠良 文化名人感动中国的文章 具体内容请您附上 吴惠良艺术年表 2007年中国画“溪山秋色”在《中国书画家精品集》第八卷中荣获金奖;国家人事机构评定:一级美术师。 2007年9月担任中外经济杂志栏目当代艺术评委。 2008年中国画“西山雨后”、“远瞩”经审定同意编入《中国书画拍卖图库》C卷,并授予“2008年最具有市场升值潜力人物”荣誉称号。 2008年7月15日武汉市老教授协会首批会员兼艺术培训中心指导教师。 2009年1月当选为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院士,高级研究员、名誉院长。 2009年10月当选为世界名人协会副秘书长。 2009年10月新中国60周年被国家有关机构特聘为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 2010年中国艺术学会授予“2010感动中国艺术人物”荣誉称号;出版《吴惠良书画作品选集》。 2011年鉴于您在2011年元月“禅韵丹青”书画慈善拍卖会中所做出的贡献,经组委会评定授予您“中华慈善艺术家”称号。 2011年6月根据您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华文化研究院审定,同意您正式入选“中华文化名人堂”。授予您“中华文化名人”称号。 2011年6月鉴于您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兹聘请您为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2011年7月吴惠良作品在2011中国文艺百年大展入选,并编入《文艺百年传世人物作品集》。2011年7月25日鉴于您在书画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影响,经中国书画收藏频道艺委会研究决定,特聘请您为中国书画收藏频道艺术顾问。 2011年9月当选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诗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 2011年10月当选“2011年度感动中国艺术人物”。 2011年世界华人书画名家协会,北京崇阳书画院联合严格审定,综合评选与论证,特授予您“最具影响力国际书画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1年世界艺术家评级认证委员会审核艺术等级评定为:中国画国际一级画家,润格认证

书画名家简介

宣海生 浙江诸暨人。本院院务委员。四川大学毕业,文学学士。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会会员。现为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戴跃 1962 年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中青展、全国展、首届行草大展及第一、二届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渊源与流变―二王帖系书风展、首届西部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特展、全国中青年书法 20 家展、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第十九届中日自作诗书展等。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出版有《戴跃书法作品集》。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刘新德 男,山东淄博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四川书协理事暨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暨行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创作评审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品主要荣获全国第六、七届书展“全国奖”;全国第七届中青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金奖”;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一等奖。1999年出席“向国汇报”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被中国文联授予“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出版有《刘新德行书板桥词》、《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刘新德卷》。

舒炯 舒炯,满族,室名观云堂,心香山馆,1956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岁学书,受业于西蜀李灏先生。四十年来,遍习历代名家,精研篆隶、兼及真楷而为行为革。取精用宏,化融碑帖,以书证道,道与书合,遂成自家面貌。其书作气韵生动,笔势跌宕,于凝练古雅中透露出超逸潇洒的个人情调。纵横交错的点线,浓淡枯湿的墨彩,营造出一种具时空效应和生命活力的形式美。 舒炯先生为刘朋岳题字 现为成都市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诗书画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成都少城诗书画学院名誉会长。 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二、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首届、二、三届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1983年东京);第二次中新(新加坡)书法艺术交流展;国际书法展;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览;国家书法精品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等重大展览。 1987年,担任“蜀都青年书法大赛”任评委;1988年担任“全

中国名家书画协会简介

中国名家书画协会简介 中国名家书画协会(简称:中画协、ZHX)、英文名:CHINA FAMOUS PAINTING & CALLIGRAPHY ASSOCIATION(缩写:CFCA) ,筹备成立于2009年5月9日,于2013年1月9日经香港特区人民政府批准注册,国家文化部登记备案正式成立。 中国名家书画协会下设13个专业艺术委员会:国画艺术委员会、油画艺术委员会、陶瓷绘画艺术委员会、抽象画派艺术委员会、版画雕刻艺术委员会、佛教易经画艺术委员会、指墨烙画艺术委员会、金文象形艺术委员会、篆书篆刻艺术委员会、隶书艺术委员会、草书艺术委员会、小楷艺术委员会、毛体书法艺术委员会。 同时设立专家顾问委员会、评审认证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网站会刊编委会以及会员服务部、培训创作部、策划展览部等职能部门。 本会贯彻执行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指示精神,接受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总部设在深圳,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立联络办事处,是目前国内最具广泛影响的社会团体之一。 协会始终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文艺工作方针和路线,坚持书画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组织全国各民族书画艺术家,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致力于繁荣社会主义书画艺术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协会官网及网络传播为依托,组织和团结各地书画工作者继承、发掘、研究和整理中华书画文化遗产,广泛推动全球性书画艺术交流;为书画创作者的创作水平进行权威评审认证、注册考评和传统书画原创推广。 本会不定期举办书画创作笔会论坛,以提高各地书画艺术发展水平,促进会员之间的书画创作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之间书画艺术家的友好往来。挖掘全球性书画市场,组织和开展国际性大型书画艺术比赛活动,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书画文化艺术为宗旨,竭力促进传统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全面推动中国书画文化走向世界,力争打造国际性的书画艺术品交易博览会;全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品交易博览会,简称“画博会”。 本会主办和编辑出版《中国美术家》杂志和《中国名家书画报》等报刊,并

中国当代十大名人字画

xx当代十大名人字画 “名人字画”一词,自东晋王羲之、顾恺之时期开始,在民间酝酿,“二王”在中国书法界具有绝对的划时代意义。而为中国画作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顾恺之,亦可谓中国画的祖师。那么字画发展至今天,我们又有哪些突破呢?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中国当代十大名人字画。(以下顺序并非按作者实力大小排列。) 注: 本QQ群9提供: 蔡国声、张铁林、卢禹舜、张改琴、于亨、蒯惠中、吴东民、张业法、胡金来等近百位书法家、画家、名人作品资源包。资源包优势: 1.对于部分企业客户,客户可选择指定资源包后,名家大师可以现场创作,让企业在得到真品的同时,为企业带来轰动效果; 2.字画、书法可以用来装饰客厅,装饰办公室,乃家装、公司装修必备; 3.资源包可以作为赠送领导的最佳礼品; 1.水墨画代表---xx “以墨为彩,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清.张式画谭》,张式虽然对用水有较高的认识,也未见对用水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在创作实践中我运用了不同的笔墨方法,都没能表现出我对园林和石竹兰松梅的感受。我试着探索大量的用水,笔中含有饱和的水墨,一点、一线、一面都用充足水性的笔墨写成,将用水推向极致。充分运用水与墨在宣纸上渗化生成的水迹墨渍,表现水墨的润、或的空灵感;水迹墨渍相积,依需要叠加,在空灵的水墨中体现厚、重、沉的骨法。 “用水”的极致化,是我初觉感受的书法和对园林、石竹兰松梅意境的表达。 2.国画代表---蒯惠中(作品《华山松云图》成为国礼被送给奥巴马)著名画家孙其峰极其精辟地用16字概括了其山水画艺术特色:

“外师造化,中发心源,融汇众长,自立门户。” 蒯惠中十分敬重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笔墨精神,曾临摹过范宽、石涛、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得其精髓。他的作品既富北宗山水画折射的沉雄、刚健、浓厚、苍茫、豪放的阳刚之气,又有南宗山水画的舒展、幽静、滋润、灵动、明媚的阴柔之美,融贯了南北山水画派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符号。他喜好石涛的泼墨破气,汲取沈周的笔势简练,推崇徐渭的水墨写意,领略四王的笔墨精髓,传承吴门画派的审美视角,从而在创作山水画中融古通今,推陈出新。挥毫时既有阔笔放纵的大写意,又有细笔勾勒的小写意;既有水墨驰骋的气势,又有墨彩绚烂的雅逸;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既有北派山水刚猛、豪放,又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灵秀。他的山水画巧妙地吸收传统的绘画技法,用墨有度,设色淡雅,用笔锐中有钝,曲中有直,断中有连,率意而不轻飘,厚重而不凝滞,在传统法度中张扬个性,在个性中蕴含传统法度。他的作品十分讲究虚实对比: 水墨的浓淡虚实,景物的高下虚实,山峦的远近虚实,芦荡的疏密虚实,云烟的飘浮虚实……在虚虚实实中凸现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神韵和审美情趣。 3.水墨画代表---xx 国家画院在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在促进当代中国画的学术发展上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在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上应该体现国家水准,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和引领作用。国家画院的前身是中国画研究院,是对中国画继承与发展进行研究的核心机构,同时,老一代的中国画大师们给中国画研究院留下了许多优良传统。卢禹舜说,像李可染、黄胄、叶浅予等老一辈人的优秀传统,当代的中青年画家应该很好地继承。他说,老一代国画大师们确实称得上德艺双馨,他们为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画院的精神理念集中了前辈大师们的聪明智慧。画院曾经多次举办老艺术家们的画展和研讨会等活动,就是想通过学术研讨和纪念活动,进一步发扬光大前辈大师们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大师们艺术作品的研习、揣摩和对其生活历程的追忆、回顾来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强化影响。

书画名家简介

书画名家简介 张月仙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民间民俗艺术委员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剪纸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联谊委员会会员。1999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艺术美术师称号。1989年剪纸书票10枚入选日本名古屋展出,1991年3月《小小养猪户》等物件作品获首届全国三八剪纸展奖;1995年5月获“1994年首届中华巧女工艺品大奖”。1998年中国剪纸在北京举办“全国剪纸精品展”,《金鱼闹莲》获剪纸艺术展二等奖;1999年11月《山妹绣花等哥来》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99中国民间剪纸博览会”铜奖;2000年在跨世纪全国剪纸展览中,作品《枕花四幅》荣获银奖。2000年获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剪纸艺术节“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2002年,作品《祖国万岁》参加海峡两岸四地“团圆”艺术剪纸大展。2003年,作品《孔雀舞》参加黑龙江举办的中国剪纸艺术节荣获金奖。2003年《摘豆豆》入选中国研究院及北京神州风采书画艺术研究院联合出版的大型艺术画册《古国丹青画卷》中。2004年10月在湖南全国剪纸邀请赛中获得银奖。2005年被光荣选入大型国际交流系列《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辞书中。2005年剪纸作品《孔雀舞》在本届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国际优秀作品奖。2005年8月纪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品《胜利之花永远长开》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展出并获奖。 罗毅东旅居泰国的中国民间著名微妙雕刻篆之艺术家,以“巧夺天工”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誉。为“沟通中泰文化,增进两国友谊”罗毅东先生得到了泰王国诗琳通公主殿下和中国驻泰王国全权大使李世淳阁下赐见及各界人士、侨团、首长的热烈欢迎及特殊鼓励。《泰国名人杂志》及中、英、泰、日报争先刊登其作品。罗先生能够在小到一粒象牙米上微雕古今诗词20首(计560字);15根毛发上微雕中国唐诗100首;3*4cm的象牙片上雕刻的自传、遗嘱、著作组合微雕全世界名人及父母肖像(计10000字左右);指甲大的象牙面上用中、英、泰、日、法、意、德、俄、西班牙等九种文字微雕世界各国地图……。大到镌刻楹联匾额:诗词长联、家谱、族谱、宗亲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古兰经等陈列于酒楼、住宅、寺庙及佛堂。其自由研究中国民间雕刻技艺历40年,目前儒家人士能收藏其一件作品或雕刻一枚精致的印章,馈赠亲友,都视为稀有珍宝。 郭怡芳人称牡丹仙子,7岁开始学画,10余岁已能画鱼、虫、小猪等动物。1989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通过大学4年的系统学习与深造,为她踏上求新求异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笔下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图,精谨工细,点拂不怠,足以说明她的笔墨体悟及用笔用墨功力。除了其传神的人物外,她更擅长的是牡丹,其创作的牡丹名扬海内外,内涵深邃,意境幽然,倾倒了众多中外观者,诚如其所言“绘画是一种无国界的世界语言,她能生动地概括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告知人们其全部内涵,中国画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必将会永远释放者她特有的清香”。牡丹的自然美质哺育了历代花鸟画家,而著名牡丹花家郭怡芳,继前人之遗风,源生活之精华,创造了牡丹画的新技法,是当今画坛的又一个佼佼者。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怀素 唐代大书家怀素(737——799),俗姓钱,湖南零陵人。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因自小“忽发出家之意”,“二亲难阻”,进入佛门后,改字藏真。史称“零陵僧”或“释长沙”。为了学习书法,在漆盘上练字,竟把盘子都磨穿了。他不辞辛劳,千里求教,可见其专学之毅力,其草书风格,为历代书家所钦羡。 所谓“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发”,敢从破体变风姿,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着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大器的秘奥所在。 生平与交往 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高僧传》记载,怀素的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的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大钱师,小钱师”。 怀素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明好学,做事少年老成,甚得父母钟爱。因此人人说他“学必成功,才当逸格”。 怀素十岁那年,“忽发出家之意”,急得双亲唉声叹气,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所谓“猛利之性,二亲难阻”。他在《自叙帖》里也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惊人的。李肇《唐国史补》中曾描写道:“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集埋于山下,曾曰‘笔冢'。”《怀素别传》说:怀素家贫,家里买不起纸,只好在寺里的墙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又说,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剪其叶以供挥洒。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以致把盘、板都写穿了。怀素“弃笔成冢,盘板皆穿”的勤学苦练精神,难怪李肇说他“有笔如山墨作溪”。 怀素草书的名气,在青少年时代已经远近闻名。当时有位朱逵处士,听说少年和尚草书有名,特从远处赶来衡阳,拜访怀素,并赠诗道:“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怪状崩腾着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永州太守王邕也亲自登堂拜望怀素,赠诗道:“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余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 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一)向李白求诗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怀素二十二岁。这年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被怀素找到求诗。两人虽是忘年交,李白精神十 分振奋,当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赞扬他:“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

当代十二名家书画真迹经典大作 当代12名家书法真迹

当代十二名家书画真迹经典大作 最近由朋友介绍,看中了北京中藏联盟发行的《当代十二名家书法真迹》,突然就爱上了收藏,虽然还是菜鸟,心情也很激动的了,自己也终将步入文化内涵人之列了吧,下面随意拙见附上。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阅读,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幸福。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势必向往高级的精神生活。由于一幅好的字画对应的是一种很高雅的精神享受。所以,无论是出于艺术欣赏的目的,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理念,收藏名人字画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企业形象与知名度,又可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股票、房地产和艺术品是当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三大行业。三者之中又以艺术品投资最俏。从当今中国书画市场交易情况看,收藏名人字画的投资回报率高者达到成百上千倍。上世纪50年代买一幅齐白石的画也不过20多元,现如今至少也值2万元。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初开,李可染等名家作品一平方尺也才15元,齐白石的画也仅200多元一幅。当时谁具慧眼哪怕借债贷款买下几十幅,如今准发大财。据范曾讲,有位日本华侨当时就占过大便宜。他到京城遍邀名家,开琼宴于全聚德,一顿酒席换走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画各两幅,黄胄、李苦禅、范曾画各三、四幅。到90年代,此等好事不再。中国书画市场已趋于成熟,名人字画价格猛然飙升,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可以肯定,随着中国入世,从经济层面上讲,国人已是“世界人”。中国名画的价格必定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