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601dd8b9f3f90f76c61b68.png)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7月目录一、控费、降价呈常态化,行业增速逐步上行 (4)1、医保推进、城镇化驱动,行业长期增长无忧 (4)2、医保控费使行业收入增速低于理论需求,但负面冲击在减弱 (5)3、降价、控费呈常态化,行业增速逐步上行 (8)二、招标提速,把握结构性机会 (10)1、招标政策趋暖,基药独家、新药、进口替代品种有望受益 (10)2、低价药迎来政策性利好,“基低药”成最大赢家 (11)3、药价改革机制逐步推出,“二次议价”加剧行业分化 (13)三、把握行业变局,掘金主题投资:医疗服务 (15)1、医疗机构终端改革加速,民营医疗服务迎来大发展 (15)(1)台湾案例:制度红利两次释放,成效十分明显 (18)2、民营医院发展方向:差异化竞争 (21)(1)专科连锁:蓬勃发展 (21)(2)高端医疗:扩张起步 (22)(3)综合医院:公平对待的政策姗姗来迟 (24)(4)投资建议 (26)四、把握行业变局,掘金主题投资:并购 (28)1、行业层面:制药持续活跃,医疗服务窗口打开,医疗器械集中爆发 (29)(1)并购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要求,高估值加快并购节奏 (29)2、医疗器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一二级市场估值差距推动并购集中爆发 (30)3、公司层面:平台并购价值期望分析 (31)五、投资策略 (34)六、重点公司简况 (36)1、天士力:招标助推快速成长丹滴三期值得期待 (36)2、华东医药:核心品种快速驱动,股改有望合理解决 (37)3、康缘药业:产品驱动公司高成长 (39)4、康恩贝: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40)5、红日药业:朝阳蓬勃,光彩夺目 (41)6、白云山:旺季喜迎世界杯国产伟哥即将上市 (42)7、福安药业:上半年主业大幅预增业绩拐点确认无疑 (43)8、益佰制药:产品梯队丰富,营销改革发力 (44)9、嘉事堂:GPO模式有望复制,全国高端耗材配送网络初具规模 (45)10、理邦仪器:新产品打开价值空间 (46)11、乐普医疗:战略大布局,发展新时代 (47)。
201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b42d67561252d380eb6e6e.png)
201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8月目录一、医疗信息化市场仍具巨大潜力 (3)1、HIS及CIS:发展现状 (4)2、HIS及CIS:市场分散,整合将加剧 (6)3、HIS及CIS:迎接移动互联网盛宴 (9)4、医保控费,大势所趋 (10)5、区域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化持续高增长 (13)二、医疗信息化,中国还在山脚下 (15)1、电子病历:医疗信息化的核心 (15)2、看Cerner,医疗信息化景气期没有终点 (19)三、相关公司简况 (21)1、卫宁软件 (21)2、东软集团 (22)3、神州泰岳 (22)4、万达信息 (23)一、医疗信息化市场仍具巨大潜力目前对于医疗信息化发展空间市场存在一定的悲观情绪,认为当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进入了一定的瓶颈期,特别是若干上市公司近两年来相关业务表现不佳,更是加深了市场的这种错觉。
市场确有公司业务表现不佳,但我们认为这只与个体公司具体的战略布局有关,而不代表行业景气度的下滑。
我们对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的长期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依旧持乐观态度。
医疗信息化市场主要可以分为医院管理信息化(HIS),医技管理信息化(CIS),区域卫生信息化(RHIS)以及公共卫生信息化四类。
前两者一般是作为医院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而建立,所以对应的下游一般为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后两者一般作为政府提高总体医疗资源运行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而建立,所以对应的下游一般各级政府卫生机构。
一般来讲,医疗信息化遵循医院信息化->医技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顺序,国内医疗信息化发展从90 年代至今已经历20 多年,医院信息化和医技信息化建设在一二线城市部分医疗机构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正处于区域医疗信息化高深化建设和高速增长阶。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c04144e45c3b3567ec8bbb.png)
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12月版目录简介 (1)一、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二、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 (5)2.1丁香园——医生社区 (5)2.2春雨医生——轻问诊 (6)2.3好大夫——重问诊 (8)2.4华康全景——挂号/院内外 (9)2.5掌上药店——导药/购药 (10)2.6益体康——穿戴硬件 (11)三、Q&A (13)四、投资建议 (15)图表目录图表1 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对比 (5)图表2 丁香园-商业模式画布 (6)图表3 春雨医生-商业模式画布 (7)图表4 好大夫-商业模式画布 (8)图表5 华康全景-商业模式画布 (10)图表6 掌上用药-商业模式画布 (11)图表7 益体康-商业模式画布 (12)简介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无论从美国还是欧洲来讲,全世界放松移动医疗监管是一个大趋势,这个趋势的主要条件是,第一是促进创新,提高效率,也是根本,第二是事后监管,根据依法治国的精神,移动医疗应该比照医疗器械,由CFDA 来监管。
移动医疗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一是要控费,第二是全覆盖。
移动医疗重要价值在于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移动医疗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六家移动医疗代表性企业,都是第一梯队的,各个商业模式都不一样,分别代表所处的子行业。
丁香园——医生社区丁香园具有环形商业体系,商业模式非常复杂,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为医生提供免费文献/学术工具/交流平台,以医生社区为核心导向;二是医药观察数据;三是医药人才招聘平台;四是生物科研试剂类的企业宣传平台;五是专业媒体。
丁香园是国内移动医疗里面唯一完成虚拟货币发行的企业,即丁当。
丁香园真正的变现点是为药企做e-marketing,有中国真正的、最多的、重度活跃的医生用户,大概10 万。
未来发展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发展用药助手的核心内容,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丁香医生的线下诊所,实现医患线上和线下的O2O闭合链条。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86c323453610661ed9f4b7.png)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移动医疗:医疗服务蓝海扬帆起航 (3)1、移动医疗关键词: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强化 (3)2、医患心中的移动医疗:主动管理、双向沟通、全面知情 (5)二、行业方兴未艾,产品结构优化进行时 (7)1、全球市场爆发增长,欧美亚三足鼎立 (7)2、从诊断治疗到健康管理,产品结构优化与医疗、通信水平正相关 (8)3、中国市场进入加速期,监测、诊断类仍是主流 (11)三、行业趋势:人性化、医疗化、标准化 (12)1、人性化:便携化、精细化 (12)(1)产品的便捷化,用户针对性的精细化 (12)(2)针对性的精细化 (13)2、医疗化:数据管理医疗 (15)3、标准化:产品个性化,平台标准化 (17)四、相关公司:行业初崛起,公司成长进行时 (20)1、宝莱特 (20)2、九安医疗 (22)3、蓝帆医疗 (23)一、移动医疗:医疗服务蓝海扬帆起航1、移动医疗关键词:整体解决方案、系统强化移动医疗服务通俗定义。
移动医疗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 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认为,移动医疗是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个人/群体)医疗的强化系统。
我们认为移动医疗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个人/群体)医疗的强化系统。
其中,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而医疗强化系统包括:紧急情况反应、医疗支持、医疗监管、医疗管理。
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f400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4.png)
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1. 行业概述互联网医疗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医疗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逐渐崭露头角,为传统医疗领域带来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2. 市场规模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并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3. 行业动态互联网医疗行业在技术和政策层面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
新兴的互联网医疗模式涵盖了在线问诊、远程医疗、药店电商等多方面。
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繁荣。
4. 优势和挑战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方便了患者就医和医生开展工作。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医疗资源不平衡、医疗信息保护与隐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5.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互联网应用的依赖程度的增加,互联网医疗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互联网医疗将会更加注重精细化服务、跨界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发展。
6. 守护患者隐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伴随着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采取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不受侵犯。
7. 慢病管理与互联网医疗慢性病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患者与医生的随时随地交流、远程监测和个性化管理,对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8. 医保支付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与医保支付的结合也是行业趋势之一。
互联网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医疗费用预算和查询、在线报销等便捷服务,提高医保的效率与透明度。
9. 跨界融合驱动创新互联网医疗领域涌现出多个跨界合作的创新模式,如互联网医疗与保险、互联网医疗与电商等的融合。
这些跨界合作不仅促进了创新的发展,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2014年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
![2014年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561d2c2f60ddccda38a012.png)
2014年医药行业主要政策分析摘要:2014年,新出台的医药行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部门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组织研究制定并出台各项政策文件,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新的突破;其次,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改进价格管理、完善采购办法、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加大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提出了保障常用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的政策措施;再次,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代表的多项政策,完善医疗器械产业监管体系,确保医疗器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最后,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在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医药行业,政策,医改,药价,医疗器械,儿童用药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新突破2014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的关键之年。
为进一步明确2014年医改的任务目标及政策导向,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5月13日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并确定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与往年相比,2014年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体现出一系列变化,如首次给出各项重点工作推进的时间要求、强调公立医院改革在医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推进社会办医单独成项、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工作重点从健全转为扎实推进、首次提及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
表1:2014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解读资料来源:DRC行业景气监测课题组加工整理与此同时,各部门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改革任务,组织研究制定并出台各项政策文件,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并取得新的突破。
特别地,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代表的政策举措成为2014年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表2:2014年相关部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举措概览资料来源:DRC行业景气监测课题组加工整理整体来看,2014年医改工作已进入政策落地阶段,但仍需防范各地政策落地力度不一致、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慢于预期以及反商业贿赂影响超预期等风险。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f6d78fe53a580216fcfeff.png)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互联网医疗的崛起 (4)1、移动技术加速渗透 (4)2、移动医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5)(1)移动医疗有望节省卫生费用 (5)(2)移动医疗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7)3、产业跨界,下一站:颠覆医疗 (8)二、在线医疗服务:最具想象空间 (9)1、行业格局:政策、资本助力行业加速发展 (10)(1)政策出台,规范行业发展 (11)(2)BAT 三大巨头的“医疗梦” (12)(3)各路资本纷纷布局 (12)2、行业趋势:提高效率、合理资源配臵、个性化需求 (13)3、按用途分类:面向患者、面向医生/医院 (14)(1)面向患者/健康人群的应用 (15)①WellDoc:专注于慢病管理,向保险公司收费 (16)②春雨掌上医生:“自查+轻问诊”模式 (18)③掌上药店:从药品营销媒体到平台型线上渠道 (20)(2)面向医生/医院的应用 (22)①Epocrates:专业医学信息服务商 (24)②丁香园:拥有最多医生资源的平台型公司 (26)③睿医:在线医学教育营销平台 (29)4、按盈利模式分类:向患者、医生、医院、第三方收费 (31)(1)向患者收费 (31)(2)向医生和医院收费 (33)(3)向第三方收费 (34)5、互联网医疗七大难点 (36)(1)同质化程度高 (36)(2)低频应用 (37)(3)政策落地难 (37)(4)医疗机构开放程度低 (38)(5)各方观念都有待培育 (38)(6)缺乏专业评估手段和行业监管 (39)(7)变现难,商业模式不明晰 (40)6、几个争论 (40)(1)从哪个环节切入更有效 (40)(2)谁来买单 (41)(3)什么样的公司胜出 (43)三、代表公司简况:泰和诚、福瑞股份 (44)1、泰和诚 (44)2、福瑞股份 (45)一、互联网医疗的崛起每一次新的技术潮流,都会引发传统行业颠覆性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碰撞与融合已经发生。
2014年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875a1b0b4e767f5acfcedd.png)
2014年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基因测序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6月目录一、医疗器械的看点仍在于并购和医疗信息化趋势 (3)1、医疗器械工业增长远没有股价表现的那么强劲 (3)2、并购是去年以来推动医疗器械板块估值不断提升的最重要因素 (4)3、医疗信息化是医疗领域最大的热点 (5)(1)移动医疗领域 (5)(2)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 (6)(3)基因测序技术 (6)二、移动医疗对于医疗产业的影响最为深刻 (7)1、智慧医院 (7)(1)医院传统影像科室工作流程 (7)(2)PACS 使得医院影像信息移动互联化 (8)(3)PACS使得远程医疗得以实现 (9)2、智慧医院是实现移动医疗的重要基础 (10)3、电子诊断是目前移动医疗发展最快的一个细分领域 (12)4、医药电商才露尖尖角 (14)5、移动医疗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 (16)三、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开创全新的蓝海市场 (17)1、智能可穿戴设备正步入爆发式增长期 (17)2、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我国将更易受青睐 (19)四、基因测序技术进步神速 (22)1、基因测序的发展阶段 (22)2、第二代基因测序的原理及流程 (24)3、Illumina是全球最领先的基因测序企业 (26)4、1000美元的测序成本仍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28)5、基因测序在临床的大规模应用最值得期待 (30)6、基因测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32)一、医疗器械的看点仍在于并购和医疗信息化趋势1、医疗器械工业增长远没有股价表现的那么强劲医疗器械板块是最近一年多的热点板块,但从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在最近一年并没有表现出强劲的增长。
2013 年,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增速在20%左右,比2012 年仅略有提高,利润增速更是不足15%。
2、并购是去年以来推动医疗器械板块估值不断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在医疗器械工业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并购是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捷径。
就全球范围来看,医疗器械巨头的的成长无不伴随着大量的并购。
20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67e7fdf90f76c661371ac5.png)
2014年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1、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介绍 (4)2、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分类 (4)(1)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Public Hea1th) (5)(2)区域医疗信息系统(RHIS) (5)(3)移动医疗 (5)二、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 (6)1、公共卫生管理和区域医疗 (7)2、移动医疗 (8)三、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9)1、产业链上游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0)2、产业链下游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11)2、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对本行业的影响 (12)四、行业壁垒 (12)1、行业经验壁垒 (13)2、技术和人才壁垒 (13)3、客户资源壁垒 (13)五、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4)1、行业监管体制 (14)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6)六、影响该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8)1、有利因素 (18)(1)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18)(2)具备庞大的市场基础 (18)(3)技术进步带来发展机遇 (19)2、不利因素 (20)(1)行业处于不规范发展初期阶段 (20)(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待加强 (20)(3)企业投融资能力较弱 (20)七、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21)1、行业的周期性 (21)2、行业的季节性 (21)3、行业的区域性 (21)八、行业风险 (22)1、行业竞争风险 (22)2、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 (22)3、政策和监管风险 (22)九、行业竞争态势 (23)1、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24)2、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4)3、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5)4、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5)5、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5)一、行业概况1、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介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指通过计算机科学、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重点在于信息化的管理和信息的共亭,是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有助于实现医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等。
移动医疗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
![移动医疗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0378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3.png)
移动医疗平台可行性分析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医疗平台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移动医疗平台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方式。
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健康管理、预约挂号等服务。
本文将从技术、市场和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移动医疗平台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移动医疗平台的技术可行性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个是平台的技术稳定性,另一个是医疗数据的安全性。
1. 技术稳定性移动医疗平台需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涉及到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平台的稳定性能否得到保障。
同时,平台需要在用户数量增加时,保证能够实现扩容。
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如5G网络的普及,移动医疗平台的技术稳定性将得到极大提升。
2. 医疗数据安全性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医疗数据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医疗信息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因此,平台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以及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医疗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
二、市场可行性移动医疗平台作为新型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其市场可行性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而移动医疗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
2. 竞争环境现有的医疗服务市场已经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竞争对手。
如传统医院、药店和私人医生等。
但是移动医疗平台提供的服务更加灵活和个性化,可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和移动成本,具有一定优势。
3. 商业模式移动医疗平台的商业模式可以采用类似于电商平台的模式,收取一定的佣金。
此外,平台可以通过广告、会员制度、数据交易等方式获得收益。
三、政策可行性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政府也需要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新的变化。
以下是政策可行性的几个考虑点。
1. 政策认可如何避免法律风险,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认可是移动医疗平台必须考虑的问题。
政府应该设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567ee7998fcc22bcd10d84.png)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9月目录一、移动医疗概览: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医疗革命 (4)1、移动医疗基本概念:移动的医疗/健康服务 (4)2、移动医疗应用场景:软硬结合打造四大场景 (4)3、移动医疗产业链:三条链路勾连两大阵营 (6)4、移动医疗盈利模式:直接/间接两大消费端,共六大盈利模式 (8)二、全球移动医疗发展状况:三大因素驱动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9)1、全球移动医疗发展状况综述:2014年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9)2、全球移动医疗发展主要推动力:社会、技术、资本三大因素联合驱动. 10(1)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加剧 (10)(2)技术因素:移动互联网的爆发 (11)(3)资本因素:风险投资大规模涌入 (12)3、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竞争格局:新兴阵营态度积极,传统阵营徘徊观望. 13三、中国移动医疗发展状况:四大条件+三大阵营,推动行业大发展 (17)1、中国移动医疗发展状况综述:起步较晚,发展逐渐提速 (17)2、中国移动医疗大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社会、技术、资本和政策强势推动 (18)(1)社会条件: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18)(2)技术条件:移动互联网的爆发 (19)(3)资本条件:风险资金大规模涌入 (20)(4)政策条件:政府大力扶持 (21)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竞争格局:三大阵营齐发力,助力行业大发展 (22)四、投资机会分析:持三大甄选标准,掘移动医疗真金 (28)1、面向患者、药企市场有望率先爆发 (28)(1)直接消费端盈利模式分析:面向患者收费市场率先爆发 (29)(2)间接消费端盈利模式分析:面向药企收费市场率先爆发 (31)2、合作与并购将成为未来市场两大重要主题 (34)3、以集成医疗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垂直解决方案是行业发展方向 (37)五、相关上市公司简况 (39)1、九安医疗:最符合三大甄选标准的移动医疗企业 (39)(1)盈利模式决定市场容量:主攻面向患者收费市场 (39)(2)合作并购拓展想象空间:与苹果、腾讯等IT巨头深入合作 (40)(3)平台战略塑造行业巨头:“硬件+APP+云”助力向平台型公司转变 (40)(4)看好公司转型前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41)。
2014年中美医疗信息化行业比较分析报告
![2014年中美医疗信息化行业比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a46aac0029bd64783e2c81.png)
2014年中美医疗信息化行业比较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美国医疗信息化发展路径 (5)1、医院信息化 (5)(1)历史发展和现状 (5)(2)医院信息化市场格局 (8)2、区域医疗平台信息化 (11)(1)自上而下推动 (11)(2)私有HIE的崛起 (15)3、专业的医疗信息化厂商在区域医疗建设中将更有优势 (16)二、中国的国医疗信息化 (18)1、医疗信息化整体架构 (18)2、医院信息化:双维度提升空间依然广阔 (21)(1)信息化应用广度 (21)(2)信息化应用深度 (21)①内生需求: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23)②政策规定 (23)③政府补助 (25)3、区域医疗信息化方兴未艾,建设高峰仍未到来 (26)(1)政策推进力度加大,医改第二批试点确立 (29)(2)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平台建设 (30)(3)技术标准确立 (30)三、总结与对比 (32)四、医保控费 (34)1、我国医保控费业务的动力及发展方向 (34)2、美国PBM商业模式 (37)3、中美医保控费业务模式的异同 (39)(1)服务对象性质不同导致收费模式区别 (40)(2)医药体系不同带来的区别 (40)①盈利模式与空间区别 (40)②产业链中信息化服务商地位与参与度的区别 (41)五、相关公司 (42)1、卫宁软件 (42)2、万达信息 (43)3、海虹控股 (44)4、东华软件 (45)5、东软集团 (45)六、风险因素 (46)经过比较中美两国在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轨迹,我们认为两国的行业发展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医院信息化市场存在一定的共性,而在区域医疗及医保控费领域,由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差异,将出现分化:医院信息化市场由于客户地域性较强和分散化的市场特性,以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属性,医院信息化市场分散化程度较高,且大供应商的份额相对稳定,单一供应商较难在短期内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突破,行业的集中度提升将多依赖于并购整合。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a65904763231126edb1171.png)
2014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概览 (4)二、长期以来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都很低下 (5)1、实际诊疗和住院主要集中在我国三级医院 (5)2、医生定点执业、医生依附医院获取患者 (6)3、我国分诊和转诊制度乏力 (7)4、现行排队优先制导致医生无法筛选到合适患者、医疗资源浪费不可避免 (8)三、政策:医师多点执业正在松动、是必然趋势 (8)1、医师多点执业2014年开始松动 (8)2、北京医师多点执业有望在全国领先 (9)3、回顾政策逐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历史 (9)4、医疗集团内部的医疗机构之间“多点执业”无需审批 (11)四、政策对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医院,支持力度空前 (12)五、医生:依靠其个人品牌价值实现流动成为趋势 (13)1、先看国外:医生收入与其诊疗患者数紧密相关 (13)2、医师多点执业将使患者去好医院看病的观念,向找好大夫看病转变 (14)六、当前几种主要的“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 (15)1、国外互联网医疗的软件类企业的盈利模式 (15)(1)向药企收费 (15)(2)向医生收费 (15)(3)向保险公司收费 (15)2、国外互联网医疗的硬件类企业的盈利模式 (16)(1)向医院收费 (16)(2)向消费者收费 (16)3、我国互联网医疗的软件类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17)4、国内互联网医疗的硬件类企业的盈利模式 (17)七、相关公司简况 (18)1、好大夫在线:中国目前最大的医患沟通平台,以患者为核心 (18)2、宝莱特: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仪 (19)3、九安医疗:ihealth系列可穿戴健康设备 (21)4、海虹控股:国内医疗福利管理先行者 (22)一、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概览据国外咨询报告称,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很大的普及。
2012年全球移动医疗产业达到了6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速30%~40%,在中国,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10亿元。
2014年医疗互联网分析报告
![2014年医疗互联网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8c5d46c850ad02de80413c.png)
2014年医疗互联网精准营销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医疗互联网:互联网精准营销市场呼之欲出 (3)二、市场空间:近500亿元的蛋糕逐步向网络渠道倾斜 (3)三、细分市场竞争格局:诸侯割据,星火燎原 (7)1、平台类:商业模式为广告收入+活动策划 (7)2、产品类:商业模式是按照衍生项目/效果收费 (9)3、IT构架类:商业模式是SaaS (11)四、医疗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三大催化剂引领市场持续扩大 (12)五、医疗互联网行业带给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14)1、有望从医院入口介入医疗互联网精准营销的上市公司 (15)(1)卫宁软件 (18)(2)科大讯飞 (19)2、有望从个人入口介入医疗互联网精准营销的上市公司 (20)(1)东软集团 (20)(2)东华软件 (21)3、有望从政府入口介入医疗互联网精准营销的上市公司 (23)(1)万达信息 (23)(2)海虹控股 (25)4、医疗互联网行业可能给A股市场带来的并购投资机会 (26)(1)东软集团 (26)(2)东华软件 (26)(3)易联众 (27)(4)用友软件 (28)一、医疗互联网:互联网精准营销市场呼之欲出首先,医疗互联网是个近来非常热门但相对模糊的概念,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移动医疗到医疗物联网,再到健康管理,甚至是远程诊断、远程监护、网上药店等方面,都可笼统的列入医疗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医疗的大范畴之中。
从技术层面、产品层面、服务层面等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切分方式。
因此,我们界定本文讨论的“医疗互联网”的企业主要范围为:为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材的企业对拥有处方权的医生进行产品设备和服务的精准营销的互联网公司。
之所以选择这个领域作为我们探讨互联网医疗和医疗互联网的第一篇报告主题,是因为这是一个相对细分和相对独立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些商业模式和已经成长到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一些在不远的将来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机会。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f9fb1c6edb6f1aff001fdc.png)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行业分析:移动医疗行业空间广阔,BAT争相布局 (3)1、全球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3)2、我国移动医疗产业市场有望达到百亿规模 (4)3、BAT战略布局移动医疗多个细分领域,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6)二、标杆分析:九安医疗 (7)1、公司简介:国产血压计龙头,移动医疗领域领头羊 (7)(1)股权结构:天津民营企业 (8)(2)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系列:ODM代工、传统自主品牌、ihealth (9)2、公司分析:身处变革行业,领头羊更具先发优势 (11)(1)领先布局移动医疗市场,深耕国外市场多年 (11)(2)围绕“硬件+APP+云服务”战略,积极尝试多种合作方式 (14)(3)物联网时代可穿戴终端的普及促进云服务盈利 (16)(4)与小米合作ihealth系列,国内市场有望爆发式增长 (18)(5)定向增发,转型成功更添保障 (20)3、主要风险 (21)(1)ihealth系列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 (21)(2)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22)(3)国内企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22)一、行业分析:移动医疗行业空间广阔,BAT争相布局移动医疗,即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
移动设备主要有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植入式器械和检测器、可穿戴医疗设备等。
1、全球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全球移动终端在2013 年已经超过74 亿,预计到2017 年达到97 亿。
随着移动终端数量的增长,可带动移动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
其中,中国是拥有移动终端数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中国已拥有11.7 亿移动终端。
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2014 年达69 亿美元,2017 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230 亿美元,其中欧洲以及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各占30%,其次是北美占比28%。
2014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2014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932fae3f8c75fbfc77db239.png)
2014年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增速大幅放缓,平均收入增速为13.7%,可能为全年最低点。
主要由于医保控费后医保支出增速放缓,拉低了行业增速。
从子行业来看,中成药收入增速放缓最为明显,主要因为近来紧刮的降价风潮影响下游客户备货。
从第一季度各中成药公司的收入来看,平均增速为13.83%,但同仁堂、云南白药等“巨无霸”的独家品种由于其强势的价格保护能力而受影响较少。
化学制剂类公司正逐步走出低谷,高端专科药企业增长稳定。
化学制剂类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速为12.72%,利润增速为18.82%。
2013年化学制剂行业受GSK贿赂影响甚大,从2013年9月开始该产业的收入增速开始放缓,从2013年1-8月的20%狂跌至2014年1-2月的3%。
目前来看,行业已逐步走出阴影,高端专科药的增长正带动行业整体利润的提升。
医疗器械方面,利润增速下降,行业整合优胜劣汰。
行业一季度的利润增速仅有5.31%,同比下滑3.7%,出口形势尚不明朗,低壁垒品种竞争趋向激烈,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2012年以来行业整合步伐加快,细分领域集中度提升。
今年3月公布的新版医疗器械监管条例的修改草案,新条例从6月1日起实施,总体上鼓励创新,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力,提升新品产出率,加快行业增长。
化学原料药的出口仍处于低谷期,环保方面的压力让企业“压力山大”。
一季度行业收入增速为11.32%,同比下降8.65%,受库存周期和产品价格影响,行业增速还在剧烈波动。
大宗原料药企业目前还面临空前的环保压力,加上产品降价,企业的毛利率趋向于下降态势。
从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医药上市公司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正处于过去5年来同期最低水平。
医药上市公司的发展分化也正在加剧。
在179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扣非净利润增速大于20%的公司占比从2009年的7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0%;扣非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公司占比从2009年的4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6%。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45d40cbed5b9f3f90f1c6e.png)
2014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2月目录一、2014年医药政策展望:博弈中政策将从阻力最小点突破 (4)1、2013年医药政策环境关键词:招标、反商业贿赂 (4)2、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医改新增关键词:市场化 (5)3、医改方向明确、政策落地不易,关键词:部门博弈 (6)4、博弈中政策将从阻力最小点突破,关键词:药价政策 (7)5、2014年医药政策环境展望:方向确定、路径不明,整体上略好于今年.. 9二、2014年行业盈利展望:盈利增速平稳 (9)三、高品质药品受益药价政策,面临进口替代的大好机遇 (10)1、原研药长期获得超国民待遇:定价优势 (10)2、控费压力下,原研药超国民待遇有望取消 (13)(1)医保压力:取消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的根本原因 (13)(2)GSK事件:取消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的导火索 (13)(3)取消原研药超国民待遇的三种方式 (14)3、高品质药将受益于药价政策和进口替代叠加利好 (17)4、重点企业 (19)(1)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即将迈入收获期 (19)(2)华东医药:主打品种高增长 (20)(3)常山药业:进口替代的最大受益者 (21)四、医疗服务行业迎来最佳投资机会 (22)1、三中全会背景下,医院行业迎来最佳投资机会 (22)2、医院行业盈利能力突出 (24)3、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三种运营模式 (26)(1)专科医院连锁:如火如荼 (27)(2)综合医院连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8)(3)高端医院连锁:方兴未艾 (29)4、重点企业 (30)(1)爱尔眼科:三级连锁模式打造眼科帝国 (30)(2)和佳股份:模式创新打造医疗器械发展平台 (31)(3)鱼跃医疗:转型稳扎稳打,并购或带来额外惊喜 (32)五、基药制度红利尚未结束 (33)1、基药市场扩容可期 (33)2、重点企业 (36)(1)天士力:中药现代化龙头,大品种驱动成长 (36)(2)康缘药业:重磅品种铸造辉煌 (36)(3)益佰制药:并购丰富产品群 (37)六、投资策略: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投资的星星之火 (38)七、风险因素 (39)一、2014年医药政策展望:博弈中政策将从阻力最小点突破1、2013年医药政策环境关键词:招标、反商业贿赂2013 年行将结束,回顾2013 年全年的医药政策环境,验证了我们年初的判断:一季度因换届因素是政策真空期,政策环境上半年好于下半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移动医疗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5月
目录
一、概述 (4)
1、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与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与运用 (4)
2、案例研究:因跨界而实现颠覆性发展 (5)
(1)美国ESI(Express Scripts Inc.)公司 (5)
3、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 (8)
4、跨界首先从数据传递开始,再到信息的运用 (10)
(1)数据传递的新模式 (11)
(2)数据互动,有利于建立医患互信 (12)
(3)数据支撑,医生病家皆可“升级” (12)
二、医疗领域:跨界的机遇与挑战 (13)
1、跨界的机遇:有需求,亦有可能 (15)
(1)患者方: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需求 (16)
(2)医生方:医院内部沟通、患者沟通 (20)
2、跨界的挑战:有曙光,顶着风雨前行 (24)
(1)医药产业链的国家体制监管 (25)
(2)医学知识的专业壁垒和传统医疗观念的强大粘性 (26)
(3)法律法规因素带来的准入问题和特殊医患关系 (27)
3、跨界需求:医疗需求为核心,互联网需求为媒介 (28)
三、医疗跨界:信息标准化传递 (29)
1、POCT监测 (29)
2、基因组测序 (32)
3、解剖学:成像技术的更新 (35)
四、医疗跨界:信息互动应用 (38)
1、远程医疗 (38)
2、春雨掌上医生、好大夫等 (41)
五、医改趋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PCMH)模式 (42)
1、医疗服务支出增速过快,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 (42)
2、以患者为中心(PCMH)重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4)
3、PCMH 模式实施的关键:现代医疗信息化技术 (45)
(1)电子病历系统 (45)
(2)个人健康档案 (46)
(3)远程医疗系统 (46)
4、美国PCMH 试点结果:急诊室访问率显著降低,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 47
(1)PCPCC组织全美大规模PCMH试点 (47)
(2)PCMH试点成果显著,可降低急诊/住院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48)
六、移动医疗:PCMH 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佳实践 (50)
1、移动医疗是现代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的新形态 (50)
2、移动医疗细分应用领域 (50)
(1)远程医疗 (50)
(2)慢性病管理:患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急需现代健康管理服务 (52)
3、移动医疗盈利模式 (53)
4、国外移动医疗案例:美国医疗信息化代表公司ESI (53)
(1)医药福利管理业务 (53)
(2)高科技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53)
(3)药品流通管理业务 (53)
(4)医疗服务管理和疾病管理业务 (54)
七、移动医疗:持续的主题投资机会 (54)
八、主要风险 (55)
一、概述
1、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与分享,基础是信息的标准化传递与运用
自由和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这与互联网技术架构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互联网环境等因素有关。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理解信息未来——互联网及其他》对“开放的网络”进行了定义。
“开放的网络”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对用户开放。
用户遵守网络协议,便捷的联入网络,网络可以随时保持对用户的开放。
(2)对信息来源开放。
网络是海量信息的环境,对信息服务提供者保持开放能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
(3)对网络提供者开放。
互联网对很多局部的、单独的网络也是开放的,只要他们遵守网络协议,如ICP/IP 协议等。
(4)对未来的改进开放。
互联网是一个成长性的网络,只有对未来实行开放,才能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真正的开放性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