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
CNAS-CL01培训课件
![CNAS-CL01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2430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2023《CNAS-CL01培训课件》contents •引言•CL01认证概述•CL01认证培训内容•CL01认证考试及成绩查询•CL01认证培训的收获与展望•CL01认证培训总结及答疑目录01引言本培训课件旨在帮助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了解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目的实验室认可作为国家认证认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需要不断加强实验室管理和技术能力建设。
背景目的和背景课程内容本培训课件主要围绕CNAS-CL01《实验室认可准则》展开,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概念、申请流程、现场评审和常见问题等内容。
课程组织本培训课件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同时,为了方便学员学习,还提供了练习题和测试题。
课程内容和组织02CL01认证概述1 2 3通过CNAS-CL01认证,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培训,提升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提升实验室技术水平CNAS-CL01认证要求实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CNAS-CL01认证的实验室可以获得国家认可,提高实验室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检测项目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应符合CNAS-CL01认证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检测项目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CNAS-CL01认证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并经过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环境条件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应符合CNAS-CL01认证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噪音、振动等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人员素质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技能、资格和经验应符合CNAS-CL01认证的要求,以确保实验室人员具有必要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CNAS-CL01认证要求实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这是认证的难点之一。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9255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4.png)
06
持续改进在CNAS实验室中 应用
持续改进理念在实验室中推广
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营造改进氛围
向实验室人员传达持续改进对于提高 实验室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鼓励员 工积极参与改进活动。
通过组织培训、交流会议等活动,营 造实验室内部的改进氛围,激发员工 的改进意识和积极性。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 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时间表和 责任人。
则。
设备选型与采购
介绍设备选型的依据和 采购流程,包括市场调 研、性能比较、价格谈
判等。
设备使用与维护
阐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 法和维护保养措施,确 保设备的良好运行和延
长使用寿命。
04
样品管理、数据处理及结果 报告
样品接收、保存和处置规范
样品接收
建立样品接收程序,确保样品在接收时状态良好、标识清 晰、信息完整。接收人员应对样品进行初步检查,并记录 相关信息。
THANKS
结果报告编制和审核要点
结果报告编制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结果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部分。确保报告内容清晰、准确、完整, 同时注意报告的语言表达和规范性。
结果报告审核
建立结果报告的审核机制,对报告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重点关注报告的数据准确性、结论合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规 范性等方面。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预防措施制定和效果评估
识别潜在问题
通过对实验室运作过程中的潜在 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制定相应 的预防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
实施预防措施
将制定的预防措施落实到实验室的 日常工作中,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
监控和评估效果
定期对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 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 应的纠正措施,确保预防措施的有 效性。
CNAS培训 ppt课件
![CNAS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914b843b3567ec112d8ab1.png)
中国实验室 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
CNAS培训 ppt课件 2021/3/26
4
认可组织的互认协议
CNAS是IAF、ILAC、PAC、APLAC的正式成员,与IAF、 ILAC签署国际互认协议。
◦ 保证出口方的检测、校准和检查报告为进口方所承认 ◦ 以此避免重复性检测、检查; “一次检测,全球承认” ◦ 避免产品不为进口方接受 ◦ 消除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抽样单》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记录》、《标准溶液稀释记 录》、
ZCSN-QR23-2015
《微生物风险评估记录表》
CNAS培训 ppt课件 2021/3/26
11
实验室认可准则与程序文件讲解
CNAS培训 ppt课件 2021/3/26
12
15个管理要求
4.1 组织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7 服务客户 4.8 投诉
ZCSN-QR37-2015
ZCSN-QP35-2015、
ZCSN-QP35-2015、
CNAS培训 ppt课件 2021/3/26
9
监督员
资料管理员
设备管理员
ZCSN-QP1-2015、ZCSN-QP2-2015、ZCSN-QP3-2015、 ZCSN-QR01-2015、ZCSN-QR02-2015、ZCSN-
ZCSN-QR06-2015、ZCSN-QR07-2015、ZCSN-QR21-2015、 ZCSN-QR22-2015、ZCSN-QR23-2015、ZCSN-QR28-2015、 ZCSN-QR35-2015、ZCSN-QR36-2015、ZCSN-QR37-2015、 ZCSN-QR38-2015、ZCSN-QR39-2015、ZCSN-QR40-2015、 ZCSN-QR41-2015、
CNAS-CL01培训课件
![CNAS-CL01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7e13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4.png)
获得认可后,实验室应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 管理体系水平,确保满足认可要求。
05
实验室认可案例分析
案例一:食品检测实验室认可经验分享
实验室概况
某食品检测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 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技术人员 和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认可申请流程
该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 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申 请,取得了CNAS-CL01的认可 证书。
进行。
实验室应确保设施和环境条件的 维护和检查,及时排除影响检测
质量的隐患。
实验室应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 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检测和校准方法
实验室应使用适宜的检测和校 准方法,确保检测和校准结果
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实验室应确保检测和校准方法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遵循国家
和国际标准。
实验室应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 的应用,提高检测和校准能力
目的
该准则旨在确保实验室具备从事检测和校准工作的基本条件 和能力,提高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提升检测和校准 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一致性,促进实验室持续改进和创 新发展。
准则结构与范围
结构
CNAS-CL01由准则内容和应用说明两部分组成。准则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管 理体系、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检测和校准方法、质量控制等 九个方面。
如化学检测领域的认可范围可能包括无机物、有机物、环 境样品等,而标准则可能涉及GB、ISO、ASTM等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标准。
制定认可计划和流程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认可范围,制定详细的认可计划和 流程。
制定合理的实验室内审、管理评审、质量监控等流程,以确 保实验室符合CNAS-CL01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全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ea2f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a.png)
1.3 “准则”的注是对正文的说明、举例和指导。
1.4 “准则”是CNAS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进行认可的依据, 为实验室建立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以 及为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确认或 承认提供指南
管理体系: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 系
1.5 “准则”不包含实验室运作中应符合的法规和安全要 求。
第二方实验室:组织内实验室或委托某实验室代表其检测或校准 供方提供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供方产品质 量。一般使用约定标准。
第三方实验室:独立于第一方实验室和第二方实验室 , 为社会 提供检测或校准服务的实验室,数据为社会所用。目的是提高和 控制社会产品质量。一般使用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4.1 组织
6方面的要求: 1、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4.1.1) 2、实验室的责任(4.1.2) 3、管理体系应覆盖的范围(4.1.3) 4、公正性要求(4.1.4) 5、组织要求(4.1.5) 6、内部沟通(4.1.6)
4.1 组织
4.1.1实验室必须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独立的法人 母体中的一部分 4.1.2实验室的责任 满足本准则的要求 并能满足客户 法定管理机构 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
4、管理要求
4.1 组织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7 服务客户 4.8 投诉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 控制
4.10 改进 4.11 纠正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3 记录的控制 4.14 内部审核 4.15 管理评审
实验室认可培训
第一章 实验室认可概论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bdbd0bde80d4d8d15a4ff3.png)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认监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制定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基本规范、评审准 则、证书和标志,并公布实施。”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遵循吸纳 ISO/IEC17025国际标准的主要精髓,兼顾我 国政府对检测市场检测实验室监管的强制性 管理要求。
二、什么是实验室认可
认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某个人有能力
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
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 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的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认可与认证的区别
二、什么是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 “权威机构依据程序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 的 检测/校准所给予的正式承认”。
实验室认可培训
第一章 实验室认可概论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简称CNAS)
一、合格评定概念
1. 合格评定
定义:对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
有关规定要求等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 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 有效性和效率”。
一、理论基础
原则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 目标”。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 础上”。
一、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2、审查认可(验收)
《 标准化法》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 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进行检验”。(1988年)
CNASCL01培训课件
![CNASCL01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2a1f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0.png)
VS
设备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 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等,以确保设备 的正常运转和准确使用。同时,实验室应 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以确保设备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方法的选择
1 2
基于检测目的选择方法
根据实验室的检测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考虑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记录保存
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应形成相应的记录,包括审核记录、评审记录、会议记录等。记录应清晰、完整、易于 查阅。
改进措施
根据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改进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 和可验证性,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原因分析
对于不符合检测工作,实验室应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问题所在, 并提出改进措施。
纠正措施实施
实验室应针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如重 新培训人员、维修设备等,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09
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确定内审范围和时间
根据实验室的业务需求和检测项目,制定内审计划,包括审核范 围、审核时间、审核人员等。
CNAS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确认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条件 ;
评审结果
评审员根据评估结果,向实验 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提交申请
实验室向CNAS提交申请,包 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管理体 系文件等;
现场评审
CNAS派遣评审员对实验室进 行现场评审,评估实验室的技 术能力和管理体系;
批准认可
CNAS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 否给予实验室认可。
CNAS-CL01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CNAS认可标准及实验室应用培训(ppt 74页)
![CNAS认可标准及实验室应用培训(ppt 7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90cd4c8b7360b4c2f3f64d5.png)
29
维持检测/校准能力的措施也有很多,如: 对测量仪器进行期间核查,稳定性考核,检测 能力的重复性考核等等,但没有明确判据。新 版标准在判据上做了规定,要求实验室根据监 控的结果给出判据,没有判据就不可能谈论检 测结果的有效,所以学会给出合理、正确的判 据是考核实验室能力的一项重点工作。
能力认可准则》
要点说明
10
•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 则(531).doc
11
4.7服务客户
• 4.7.2
– 实验室应从客户寻求反馈意见,包括正面的 或负面的反馈。应使用并分析这些反馈以改 进管理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以及客户服务。
– 2003版的4.7注3变为强制要求 – 注:反馈的实例包括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客
21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 1)在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测和
/或校准时,应予特别注意。对影响检测和校准结 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 2)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 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 件。例:EMC检测 3)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 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
30
实验室认可相关文件
31
• 认可文件表:
• 认可规则:
通用规则3个;专用规则5个
• 基本认可准则:5个 • 应用说明和专门要求:17个;3个 • 认可指南:9个 • 认可申请书:5个
32
• 认可规则相关内容介绍 • 实验室体系文件新政策和
变化 • 现场评审时需注意的问题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0354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1.png)
实验室认可证书
CNAS向获得认可的实验 室颁发认可证书,证书上 注明认可范围、有效期等 信息。
实验室认可报告
实验室在获得认可后,需 定期向CNAS提交工作报 告,以接受监督和管理。
2023
PART 03
实验室认可申请与受理
REPORTING
申请条件及流程
申请条件
具备法律地位的实验室,拥有固 定场所和必要设备,能承担法律 责任,满足CNAS相关要求。
审。
2023
PART 05
实验室认可后监督管理
REPORTING
定期监督评审制度
监督评审周期
一般认可实验室的监督评审周期为2年,特殊领域 或高风险实验室的监督评审周期可能更短。
监督评审内容
主要包括对实验室管理体系、技术能力、人员能 力、设备设施、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全面审查。
监督评审方式
采用现场评审、文件评审、远程评审等多种方式 进行。
2023
PART 06
CNAS实验室能力建设与 发展趋势
REPORTING
能力建设方向和目标设定
提升实验室技术能力
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 术,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 化和科学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鼓励实验室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回顾
参加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会议
积极参与ILAC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实验室认 可的国际影响力。
CNAS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课件
![CNAS实验室认可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7ed5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1.png)
部分学员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
2024/1/27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7
认可准则和政策的更新
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验室管理的进步,CNAS认可准则和政策将
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实验室认可和管理的智能化
强化实验室认可和监管机制
加强对实验室认可和监管的力度,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严格的实验室认可和监管机 制,确保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1/27
积极参与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活动
加入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国际组织,积极参与相关 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与国际先进实验室的互认
加强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与国际先进实验室的互认工作,提高我国实 验室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实验室在技术、管理和认可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我国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推动我国实验室认可事业的持续发展。
建立组织结构和职责,确 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
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确认 ,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水 平;
9
技术能力评价与确认
建立技术能力档案,记录技 术人员培训、考核和业绩情
况;
制定技术能力发展规划和年 度计划;
02
01
03
实施技术能力评价和确认, 包括方法验证、设备校准、
比对试验等;
参加能力验证计划和实验室 间比对活动,提高技术能力
设备使用与维护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PPT课件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bf6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5.png)
测/校准实施、结果报告等
加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及 时发现和纠正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积极参加CNAS组织的认可交流 活动和培训,不断提高实验室 的管理水平和检测/校准能力
03 实验室认可申请与受理
申请条件及材料准备
申请条件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或经法人授权 ,拥有固定场所和必要设备,能 承担法律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准备申请材料?如何了解评审进度?如何处理不符合项?等。
04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流程介绍
01
02
03
评审前准备
确定评审时间、地点、人 员,准备评审文件资料
首次会议
介绍评审组成员、确认评 审计划、强调评审纪律
现场考察
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 布局、设备设施、人员配 置等情况
现场评审流程介绍
、关键人员变动等,需及时向 CNAS报告并申请变更认可。
备案制度
实验室需按照CNAS的要求建立 备案制度,对涉及认可范围内的 设备、方法、标准等进行备案管 理,确保其与认可要求保持一致
。
变更申请流程
实验室需在变更发生后一个月内 提交变更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 材料。CNAS将根据变更情况决 定是否进行现场检查或文件评审
现场评审重点关注内容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核查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是否符合CNAS认可准则 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技术能力的符合性和可持续性
确认实验室人员、设备、设施等资源是否满足检测/校准需求,技术 能力是否达到认可标准,并具备可持续性。
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核查实验室提交的文件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符合CNAS 认可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
![《实验室认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3f0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8.png)
整改与复评
对于现场评审中发现的问 题,实验室需进行整改, 并经过复评合格后才能获
得认可。
01
02
03
04
05
申请与受理
实验室向权威机构提出申 请,并提交相关资料,权 威机构对申请进行受理。
现场评审
权威机构对实验室进行现 场评审,包括对实验室环 境、设备、人员素质等方
面的检查。
颁发证书
实验室获得认可后,权威 机构颁发相应的认可证书 ,证明实验室具备相应的 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缺 乏互动和讨论环节
培训建议
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环 节,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小组讨论 、互动问答等,提高学员参与度 和学习效果
01
02
增加培训时间,深入讲解实验室 认可的细节和难点
03
04
对专业术语进行详细解释,确保 学员理解无障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增强市场竞争力
获得实验室认可的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因为客户通常更愿意 选择经过权威机构认可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或校准。
03
促进国际互认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等机构致力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实验
室认可的互认,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实验室认可的流程
文件审查
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提交的 文件进行审查,包括质量 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操作
06
实验室认可培训总结
培训收获
01
02
03
04
了解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概念和 流程
掌握实验室认可申请和评审要 求
学会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和技术能力
增强实验室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和竞争力
实验室认可准则的培训(PPT 56页)
![实验室认可准则的培训(PPT 5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8c4584fcfc789eb162dc82f.png)
4.2 管理体系(2-1)
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体系*
规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声明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 文件结构*
实施充分的监督
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组织 结构的范围可包括有关与外
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 部组织的接口。
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
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
员工)进行充分的监督
4.1 组织(3-3)
指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 指定关键人员的代理人 确保实验室人员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
--新的、复杂的、高要求的工作(全面评审) •合同变更的控制 •委托母体中其他部门受理客户要求的控制是否 符合 •评审记录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 通知客户
评得审到客要户点准:许 •除分非包客政户策或、管程理序机是构否指定符分合包标方准,要否求则实验
•室分要包为方分条包件方及的评工审作过向客程户、负方责法是否明确 •分分包包结通果知应、在确证认书要/报求告规上定注是明否适宜 •保是存否分保包留方分登包记方表报及告其能力证明记录***
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 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
重要性传达到组织 质量手册应包括或引用支持性程序,并概述
文件结构* 质量手册中应规定技术管理者和质量主管的
责任 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最高管理
者应确保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4.3 文件控制(2-1)
****** 外来文
cnas培训课件ppt
![cnas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d357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a.png)
现场评审实施
配合评审专家进行现场评审, 包括体系运行情况、技术能力
、人员资质等方面。
评审问题整改
针对评审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 议,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整改
措施。
整改与持续改进
制定整改计划
针对现场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制 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
和整改期限。
保设备状态良好。
检测数据不准确
加强数据监控和管理, 定期进行数据核查和校 准,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
CNAS认证发展趋势与展望
国际互认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CNAS认 证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推 动检测结果国际互认。
技术创新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不断 提升检测行业的水平和效率, 为CNAS认证带来新的挑战和机 遇。
案例二:某实验室的设备管理实践
总结词:设备管理
详细描述:该实验室在设备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建立设备台账、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计划、实施设备 校准和期间核查等,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实验室还加强了设备采购和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 合要求。
案例三:某实验室的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
02
CHAPTER
CNAS实验室管理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01
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手册、程序
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02
根据实验室运行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对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
进和优化。
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
03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寻求外部认证,
04
2024年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PPT学习教案
![2024年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7e2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2024/2/28
11
人员培训与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全面的人员培训计划
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
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人员技能 提升培训、管理人员领导力培训等, 确保各岗位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
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演练等方式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27
2024/2/28
21
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评价及应用
结果评价
结果应用
对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 进行评价,包括数据的统计分 析、异常值的处理、结果判定 等方面。确保评价结果客观、 公正、准确。
将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 应用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技 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针 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实验 室的整体水平。
2024/2/28
6
02 实验室质量管理 体系建立
2024/2/28
7
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2024/2/28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01
明确实验室的业务范围、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以及与其他组织
的关系。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02
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CNAS认可要求的质量方针
和质量目标。
要求实验室建立有效 的改进机制,确保改 进措施得以实施和跟 踪
2024/2/28
鼓励实验室在日常工 作中不断寻求改进机 会
24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
分析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针对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制定预 防措施避免问题发生
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跟踪 和验证机制,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幻灯片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08cda6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7.png)
某实验室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高了设备使 用效率和检测准确性。
成功案例三
某实验室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不断提升 自身技术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成功案例二
某实验室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和管理体系,缩短了检 测周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经验分享
实验室应关注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完善自身 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实现持续改进和发展。同时, 积极参加行业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 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
实验室设备设施陈旧、维护不当,无法满 足检测/校准需求。
人员能力不足
实验室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无法 胜任相应工作。
样品管理不规范
样品标识不清、保存不当,导致样品混淆、 损坏等问题。
整改不符合项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整改资源不足
实验室可能面临资金、人力等资 源不足的问题,难以完成整改工 作。解决方案包括寻求外部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等。
整改期限紧张
实验室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整改工作,否则可能面临严重的 后果。解决方案包括制定详细的 整改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等。
整改效果难以保证
实验室在整改过程中可能遇到各 种困难和挑战,导致整改效果难 以保证。解决方案包括建立有效 的监督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体系等。
05
CNAS实验室认可后监督 管理与持续改进
CNAS实验室认可培训幻灯片
目录
• 引言 • CNAS实验室认可基本要求 • CNAS实验室认可流程与要点
目录
• CNAS实验室认可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方案
• CNAS实验室认可后监督管理与持续 改进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培训目的和背景